一种带吸入消声器 的气密压缩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密压缩机,尤其涉及一种带吸入消声器的气密压缩机。该吸入消声器包括:一入口,用于接收可压缩介质,如致冷剂;和一出口,用于为压缩机单元供给可压缩介质。
气密压缩机被广泛应用于制冷系统,如冰箱或空调。这种压缩机将从蒸发器输出的气态致冷剂压缩至高温高压,并将压缩的气态致冷剂供给冷凝器。这种气密压缩机包括:一个外壳,形成一个气密的空间;和一马达驱动的压缩机单元,固定于外壳内。该压缩机单元包括:一个缸体;一个活塞,在缸体内往复运动;和一个缸头,固定于缸体内,并设定一个致冷剂的吸入口和一个致冷剂排出口。缸头内口的吸入口设置有一个吸入消声器,临时容纳致冷剂并将致冷剂供给缸体。
图9是在一个传统的气密压缩机内的吸入消声器的局部剖视图。图9中,吸入消声器103被连到一个缸头101上,该缸头被固定到设置在气密压缩机内的压缩机单元的缸体上。吸入消声器103通过致冷剂吸入管105接收从外源(未示出)输入的致冷剂,并通过缸头101将其供给缸体。吸入消声器103被连接到用于输送来自外源的致冷剂的吸入管105上,而该吸入管105被连接到蒸发器(未示出)上。
一个螺旋弹簧形的弹性连接管107设置在吸入管105与吸入消声器103之间。弹性连接管107的一端被用力安装于吸入管105前端的外缘上,而其另一端松驰地安装于吸入消声器103的入口109地内缘上。这样,流经吸入管105的致冷剂通过弹性连接管107,流入吸入消声器103。
由上面的结构,当压缩机运作时,沿吸入管105流动的致冷剂通过弹性连接管107,流入吸入消声器103,以暂时容纳于此,然后通过缸头101被吸入、压缩进入缸体。这样,在压缩机运作过程中,活塞高速往复运动,从而引起振动现象。根据振动,与缸头101整体连接的吸入消声器103发生振动。结果,弹性连接管107随摩擦和振动与吸入消声器103的入口109的内缘接触,从而产生了噪音。如果振动太严重,弹性连接管107会从入口109脱离。如果吸入消声器103由压缩机单元的振动而倾斜,那么弹性连接管107就被弯曲,在弹性连接管107和入口109之间形成间隙,从而通过间隙使致冷剂泄漏,因而降低了压缩效率。
为解决以上问题,美国专利5,252,035中公开了一种气密压缩机,带有一个设置于吸入消声器140的入口146与弹性连接管127之间的橡胶垫圈143,如图10所示,防止弹性连接管127和吸入消声器140之间的磨损,同时防止油流入缸体。然而,该现有技术不能防止弹性连接管127和/或橡胶垫圈143从吸入消声器140上脱离,而且当弹性连接管127弯曲时,不能防止致冷剂的泄漏。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密压缩机,有效解决弹性连接管和吸入消声器之间的脱离、产生噪音和致冷剂泄漏的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的以上目的,提供一种气密压缩机,包括:一个外壳;一个马达驱动压缩机单元,固定于外壳内;一个吸入管,用于将致冷剂从外源输送到外壳内;和一个吸入消声器,形成一个容纳致冷剂的腔,并具有一入口,用于接收来自吸入管的致冷剂,和一个出口,用于给压缩机单元供致冷剂。该气密压缩机包括:一个弹性连接管,吸入管的前端柔性插入其一端;和一个连接管座,固定设置于吸入消声器的入口,其上固定着弹性连接管的另一端。
这里,为保证将连接管座固定到吸入消声器上,优选的是:连接管座被制成管形体,插入吸入消声器的入口,将连接管座的外缘表面与入口内壁表面连接的装置设置于二者之间。这里,一个外缘肋在连接管座外表面上凸出,而与该外缘肋相啮合的内缘槽形成于入口的内壁表面上,反之亦然。
为连接弹性连接管和连接管座,优选的是:一个连接凹口形成于连接管座的外表面上,弹性连接管的该另一端与之啮合。同时,优选:弹性连接管的该另一端的直径小于该座的直径,从而使前者与连接凹口相啮合。
同时,该吸入消声器包括一对消声器盒,可沿平行于连接管座轴线的平面被分离,从而,在装配吸入消声器的同时,使连接管座被容易地固定到吸入消声器上。
一个向外突出的环状凸出部分也形成于吸入管端部的径向上,吸入管被插入弹性连接管内,从而增强了气密性并减小了致冷剂的泄漏,即使弹性连接管相对于吸入管稍有倾斜。
连接座与弹性连接管之间的连接可通过在连接管座端头沿径向形成一个直径扩大部分,在与连接管座相对的弹性连接管的端头形成一个直径缩小部分,连接管座与直径缩小部分相接合来实现。
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气密压缩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吸入消声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吸入消声器处于装配态的透视图;
图4是吸入消声器入口处于装配态的放大剖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吸入消声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图5中入口部分处于装配态的放大剖面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吸入消声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8是图7中吸入消声器处于装配状态的放大剖面图;
图9是一种传统气密压缩机的吸入消声器的局部剖面图;以及
图10是另一种传统吸入消声器的剖面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一个压缩机单元4容纳于压缩机外壳2内。润滑油6容纳于外壳2的底部。一致冷剂压缩缸设置于压缩机单元4之下。固定于缸上的缸头1与用入给缸内供致冷剂的吸入消声器3相连接。吸入消声器3被制成一个中空体,并构成一个用于容纳致冷剂的容纳腔,它包括:一个出口,与设置于缸头1上的吸入孔连通;和一个入口9,用于接收致冷剂。吸入消声器3的入口9通过一个螺旋弹簧形的弹性连接管7与吸入管5连接。吸入管5穿过外壳2,被连接到一个外部的蒸发器(未示出)上,从而使来自蒸发器的致冷剂被输送给外壳2内的吸入消声器。
图2是一种吸入消声器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装配好的吸入消声器的透视图,图4是装配好的该消声器入口的放大剖面图。如图所示,吸入消声器3由一对互相配合的吸入消声器盒3′和3″组成。入口9形成于这对吸入消声器盒3′和3″相互组合的状态中。固定弹性连接管7的一端的连接管座11被装入入口9内。
连接管座11被制成一般的管形体。外缘槽12沿连接管座11的外表面上的外圆周方向凹入。该外缘槽12与在入口9的内壁表面突出的内缘肋10形状配合连接。因此,连接管座11被安装于吸入消声器3的入口9内,以防止前者从后者上脱离。一个V形的连接凹口13形成于连接管座11的下部的外表面上。在弹性连接管7的一端的直径变小,形成连接环8,其与连接凹口13啮合。弹性连接管7的连接环8与被固定插入吸入消声器3入口9的连接管座11相接合,从而将弹性连接管7与吸入消声器3连接,因而,使二者不会互相脱开。
吸入管5的前端被插入弹性连接管7相对于连接环8的下端。吸入管5的外径小于弹性连接管7的内径。因此,吸入管5可沿弹性连接管7的长度方向移动,这样,尽管吸入消声器3振动,但可保持弹性连接管7和吸入管5的连接状态。
通过以上的结构,如果当压缩机运作时,致冷剂压缩缸发生振动,而吸入消声器3也一起振动,那么安装于连接管座11(设置于吸入消声器3入口9的内壁表面上)上的弹性连接管7也产生振动。当弹性连接管7振动时,吸入管5的端部沿弹性连接管7在长度方向上移动。因此,弹性连接管7并不做相对于吸入消声器3的相对运动。此外,弹性连接管7固定于吸入消声器3上,而不是与吸入消声器3分离,而且弹性连接管7不是弯的,从而防止噪音的产生和致冷剂的泄漏。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吸入消声器的分解透视图。图6是图5中入口部分处于装配状态的放大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一个向外突出的外缘肋22形成于连接管座21的外表面上,而与外缘肋22相接合的内缘槽23形成于入口9的内壁表面上。连接管座21通过连接管座21的外缘肋22与入口9的内缘槽23的接合与吸入消声器3相结合。如在上述的前一实施例中一样,在连接管座21的下面形成一V形连接凹口13,以使形成于弹性连接管7端部的连接环8固定插入V形连接凹口13。因此,连接管座21被固定于弹性连接管7的一端,吸入管5的前端部分可动地插入弹性连接管7的另一端。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吸入消声器的分解透视图。图8是图7的吸入消声器处于装配态的放大剖面图。在本实施例中,一个形成于连接管座31外表面上的外缘槽33,与形成于吸入消声器3入口9内的内缘肋34形状配合接合。一沿径向伸展的直径扩大部分32形成于连接管座31的下部。与直径扩大部分相对应的直径缩小部分38形成于与连接管座31相对的弹性连接管37的端部上。该弹性连接管37通过连接管座31的直径扩大部分32与弹性连接管37的直径缩小部分38的接合,与连接管座31不分离。同时,一径向向外突出的环形凸出部分36形成于插入弹性连接管37内的吸入管35的端部,与弹性连接管37的内径向表面接触。这样,使吸入管35与弹性连接管37之间的气密性增强。同时,即使弹性连接管37轴向偏离吸入管35,弹性连接管37也不是弯曲的,以保持气密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密压缩机,通过改进弹性连接管的连接结构,从而有效解决了弹性连接管与吸入消声器入口之间的相互脱扣、噪音产生和致冷剂泄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