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型设备复制印刷整幅超大型绘画珍品的方法 本发明是在目前的小型设备上复制印刷整幅超大,尤其超长型绘画珍品的方法,涉及印刷复制技术领域。
为了保护、抢救、收藏、展示一些绘画珍品,常常采用复制印刷的办法。而这种办法又多数采用胶印的方法。这是公知公用的技术。
1995年9月5日授权的中国专利93114279.2《用于宣纸的胶印制板、印刷方法及其产品》,他所公开的是在分色步骤中采用200-250线/平方英寸的网点制板;用高光限制键把原底色去掉;采用原盒油墨;在宣纸下面垫铜板纸等所集中的常规技术。
由本人主持设计,于1995年12月1日申请,并于近期将要公告的中国专利95119718.5《应用调频幅网技术在特种纸上复制中西画的方法》,特征在于:应用调频挂网技术,电分机分色加网制板为主体,配合调幅挂网或手工加网技术,并在纸处理,使用调合墨,采取焦墨工艺,仿古复旧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基本上代表了在特种纸复制绘画珍品的较新技术。
现有技术基本解决了一般规格尺寸的绘画珍品的复制问题。但是,对于超大型,尤其是超长型绘画珍品,即超过120cm地大幅面作品,由于现有设备的局限性,只能采用拼接的方法,这样就破坏了作品的完整性,仿真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小型设备复制印刷整幅超大型绘画珍品的方法,即在普通的中型平台胶印机上,在一个整幅载体上,采用特殊工艺复制超大尤其是超长的绘画珍品。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彻底废弃复制珍品中的拼接方法,在国际范围内创造一个先例。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原作幅面大小予留刁口C后确定复制载体的外廓尺寸,测绘原作及复制载体的中心O线,分别形成A、B面,并将复制载体按中心O线对折。
将原作的A、B面分别在胶印打样机打样制版,制备A版和B版。
用A版多色套印于复制载体的A面,复制原作的上半部分。
用B版多色套印于复制载体的B面,复制原作的下半部分。
按原作幅面尺寸留刁口C多余部分。
复制载体展开后人工修饰中心O线处的画面。
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发明具备了以下的技术效果:
1、解决了用小设备复制超大超长绘画珍品的难题。现有小型设备复制品幅面不能超过120cm,而用该技术可以达以210cm。
2、彻底抛弃了拼接的方法。复制载体展开后是一完整的幅面,再加上中心O线处画面人工修饰,仿真效果会更好。
3、我们用该技术方案已经成功的复制了超大型绘画珍品,事实上开创了一个先例。近期,在国际上复制珍品较有名气的日本“二玄社”,复制台湾故宫藏画,仍然采用拼接方法。
本发明的附图及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绘画珍品原作。
图2为复制载体幅面。
图3为复制载体对折示意图。
图4为复制后的A面示意图。
图5为复制后的B面示意图。
图中:A为原作及复制载体的上半部分,B为原作及复制载体的下半部分,C为刁口,O为中心线。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复制160×70cm的中国画珍品。
按图1测绘原作中心O线,分成上半部A面,下半部B面。如图2,用宣纸作复制载体,下料尺寸为180×80cm,两边予留10cm的刁口C。测绘中心O线。
按图3,以中心O线为轴对折形成复制载体的A面和B面。
在KF-123-GL型对开胶印打样机打样制备A版和B版。如图4,用A版多色套印于复制载体的A面上,即复制了原作的上半部分。如图5,用B版多色套印于复制载体的B面上,即复制了原作的下半部分。
剪切刁口C的多余部分。
展开后人工修饰中心O线处的画面。
由此,实现了本发明用小型设备复制印刷整幅超大型绘画珍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