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及其生产工艺.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5420700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5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76272.X

申请日:

2014.03.04

公开号:

CN103815590A

公开日:

2014.05.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41D 13/11登记生效日:20160322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四川省多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成都和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佳灵路20号1幢6层55号变更后权利人: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芯大道12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41D 13/11申请日:20140304|||公开

IPC分类号:

A41D13/11

主分类号:

A41D13/11

申请人:

四川省多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彤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佳灵路20号1幢6层5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包括口罩主体,和设置在该口罩主体两端的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由海绵、贴合于该海绵内外表面的棉布以及贴合于该棉布外表面的内部设置有滤膜的棉布夹层组成;所述口罩主体通过热压工艺一次性热压成型,其中部冲压成与人口鼻形状相吻合的凹槽空腔;在该凹槽空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人眼眶下缘对应的凸型防雾带,和向所述口罩主体两端延伸的导气槽。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口罩佩戴时容易在眼镜上起雾的问题,不仅能减少口罩佩戴者的麻烦,还避免了可能因眼镜起雾带来的安全事故,实用价值极高。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包括口罩主体(1),和设置在该口罩主体(1)两端的耳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1)由海绵、贴合于该海绵内外表面的棉布以及贴合于该棉布外表面的内部设置有滤膜的棉布夹层(6)组成;所述口罩主体(1)通过热压工艺一次性热压成型,其中部冲压成与人口鼻形状相吻合的凹槽空腔(3);在该凹槽空腔(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人眼眶下缘对应的凸型防雾带(4),和向所述口罩主体(1)两端延伸的导气槽(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型防雾带(4)靠近所述口罩主体(1)的上端边缘,并向所述口罩主体(1)的两端延伸。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槽(5)至少两条,且所有导气槽相互平行。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型防雾带(4)和导气槽(5)均通过冲压成型。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槽(5)与所述凹槽空腔(3)连通。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1)为蝶形。

7.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膜包括至少两层活性炭层和包裹于所有活性炭层外部的熔喷棉,以及包裹于该熔喷棉外表面的无纺布层。

8.  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棉布紧密贴合于海绵内侧面,高温压合成得到海绵贴合棉;
(2)使用冲孔模具对海绵贴合棉进行一次性冲孔,使其形成蜂窝结构;
(3)使用热压成型模具将海绵贴合棉一次性热压成蝶形结构,同时,在海绵贴合棉的内侧面冲压凹槽空腔、凸型防雾带和导气槽;
(4)在海绵贴合棉的外侧面中央贴合棉布夹层,内置滤膜; 
(5)在海绵贴合棉的两端分别缝合耳带。

说明书

说明书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罩,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防风、防寒、提高人体卫生状况的日常用品,它对于病菌、有害气体和其它污染物具有较好的隔离和过滤效果。
但是,在寒冷天气,比如北方的冬天,戴眼镜的人同时佩戴口罩,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个很大的麻烦:受现有口罩结构的影响,人口、鼻呼出的气体会从口罩的上下左右四个侧边排出,而呼出的热空气在流动过程中会迅速冷凝成雾,直接附着在眼镜上,遮挡佩戴者的视线,从而对佩戴者的行动造成极大的不便,特别是对于骑自行车和电瓶车的人群来说,这种状况将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对自己和其他人都可能带来人身安全问题。因此,这种现象必须尽快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体佩戴口罩后呼出气体容易在眼镜上凝成雾的问题,杜绝其引起的安全隐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包括口罩主体,和设置在该口罩主体两端的耳带,所述口罩主体由海绵、贴合于该海绵内外表面的棉布以及贴合于该棉布外表面的内部设置有滤膜的棉布夹层组成;所述口罩主体通过热压工艺一次性热压成型,其中部冲压成与人口鼻形状相吻合的凹槽空腔;在该凹槽空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人眼眶下缘对应的凸型防雾带,和向所述口罩主体两端延伸的导气槽。
进一步地,所述凸型防雾带靠近所述口罩主体的上端边缘,并向所述口罩主体的两端延伸。
再进一步地,所述导气槽至少两条,且所有导气槽相互平行。
再进一步地,所述凸型防雾带和导气槽均通过冲压成型。
为提高通气效果,所述导气槽与所述凹槽空腔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口罩主体为蝶形。
为确保过滤效果,达到对不同大小粒径的尘埃、杂质进行有效过滤的目的,所述滤膜包括至少两层活性炭层和包裹于所有活性炭层外部的熔喷棉,以及包裹于该熔喷棉外表面的无纺布层。
以上述结构为设计原理,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棉布紧密贴合于海绵内侧面,高温压合成得到海绵贴合棉;
(2)使用冲孔模具对海绵贴合棉进行一次性冲孔,使其形成蜂窝结构;
(3)使用热压成型模具将海绵贴合棉一次性热压成蝶形结构,同时,在海绵贴合棉的内侧面冲压凹槽空腔、凸型防雾带和导气槽;
(4)在海绵贴合棉的外侧面中央贴合棉布夹层,内置滤膜; 
(5)在海绵贴合棉的两端分别缝合耳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海绵为口罩的主体材料,并在上面冲压出数千个小孔,形成蜂窝状,海绵可以抑制病菌和螨虫滋生,而蜂窝状的小孔结构则可以将口鼻排出的余热和潮气轻松排出,使口鼻处的空气持续保持清新。同时,蜂窝结构改善了口罩的透气性能,减轻了口罩重量,使口罩的佩戴舒适性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2)本发明在口罩的内侧中部冲压有与人口鼻相对应的凹槽空腔,凹槽空腔两侧则冲压有凸型防雾带和导气槽,凸型防雾带与人的眼眶下缘对应,导气槽位于凸型防雾带下方。如此,既为人口鼻提供了足够的排气、吸气空间,又通过导气槽使口罩内部的气体从人脸颊两侧轻松外排,还防止了口罩内部的气体从口罩上端排出进而在眼镜上冷凝成雾,杜绝了安全事故隐患。凸型防雾带和导气槽的设置,彻底改变了人口鼻呼出的气体从口罩内排出时的流动方向,隔断了口罩内气体向上流动到达人眼部的途径,从根本上解决了寒冷天气佩戴口罩和眼镜时容易在眼镜上冷凝成雾的问题,为口罩的功能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研究的方向,具有十分重大的革新意义。
(3)本发明采用热压成型工艺一次性成型口罩的整体形状和凸型防雾带、凹槽空腔、导气槽等结构,生产工艺十分简单,无技术要求,非常适合大规模批量生产,容易形成产业化,可实施价值极高。
(4)本发明中,口罩主体的多孔海绵结构设计,可以有效保证口罩内部温度的稳定性,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使其一年四季均适合使用,无需更换其他类型的口罩,使用范围有效扩大。
(5)本发明在棉布夹层内设置滤膜,利用无纺布与活性炭的结合,来对细小微粒进行过滤,过滤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防护力大大增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内侧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口罩主体,2-耳带,3-凹槽空腔,4-凸型防雾带,5-导气槽,6-棉布夹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防起雾口罩结构,主要由口罩主体1和两端的耳带2组成,其中,口罩主体1以海绵为主要材料,在海绵内侧面和外侧面四周边缘紧密贴合一层棉布,而在其外侧面的中部则贴合一棉布夹层6,棉布夹层内置滤膜,滤膜包括至少两层活性炭层和包裹于所有活性炭层外部的熔喷棉,以及包裹于该熔喷棉外表面的无纺布层。该滤膜可以有效过滤进入人口鼻的空气杂质、细小颗粒,提高空气质量。棉布和棉布夹层两者相互配合,将海绵完全包裹于内部。
口罩主体1整体被热压工艺一次性冲压成蝶形,其内侧面中部冲压有一个凹槽空腔3,向口罩主体的外侧面凸出。在凹槽空腔3的两侧,分别冲压有一条凸型防雾带4和至少两条导气槽5,如图2、图3所示。凸型防雾带4位于导气槽的上方,靠近口罩主体的上端边缘,向口罩主体1的内侧面方向凸起,而导气槽5则向口罩主体1的外侧面方向凹陷,其端头可以与凹槽空腔3连通,也可以不连通,两者连通时,可以使人口鼻呼出的气体更加方便地从凹槽空腔进入导气槽,使排气更加轻松、快捷。本实施例中,凸型防雾带4和所有导气槽5的走向相同,不仅相互平行,而且均向口罩主体的两端延伸,使人口鼻呼出的气体沿人的两侧脸颊排出,凸型防雾带4的作用则是对凹槽空腔内的气体形成阻碍,防止气体从口罩主体上端排出,避免气体达到人佩戴的眼镜上,进而起雾引起安全事故。当然,导气槽5也可以不采用水平设置的方式,而采用斜向下的设置方式,甚至其他方式,只要能够将凹槽空腔内的气体顺利排出即可。凸型防雾带的具体形状本文不作限制,以配合人眼眶形状为准,其材料一般选用棉布或海绵,以佩戴舒适为准。
在生产加工时,首先将棉布紧密贴合于海绵的内侧面,并翻折覆盖海绵的外侧面边缘,然后高温压合成得到海绵贴合棉;之后,使用冲孔模具对海绵贴合棉进行一次性冲孔,使其形成蜂窝结构;其次,使用热压成型模具将海绵贴合棉一次性热压成蝶形结构,同时,在海绵贴合棉的内侧面冲压出凹槽空腔、凸型防雾带和导气槽;之后,在海绵贴合棉的外侧面中央贴合内置有滤膜的棉布夹层,棉布夹层的大小需配合已经贴合在海绵上的棉布,以将海绵完全包裹覆盖为准;最后,在海绵贴合棉的两端分别缝合耳带即可。
通过本发明的设计,不仅解决了现有口罩佩戴使呼出的气体容易到达人眼部位使得眼镜上容易起雾进而造成行动不便甚至安全事故的问题,解决了人们一直渴望解决而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极大地丰富了口罩的功能,提高了口罩的实用性,而且为口罩的研究和设计方向提供了新思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创造性和市场价值都十分明显。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发明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做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及其生产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及其生产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及其生产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及其生产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及其生产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1559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5.28 CN 103815590 A (21)申请号 201410076272.X (22)申请日 2014.03.04 A41D 13/11(2006.01) (71)申请人 四川省多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佳灵路 20 号 1 幢 6 层 55 号 (72)发明人 杨彤 (54) 发明名称 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及其生 产工艺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 雾口罩结构, 包括口罩主体, 和设置在该口罩主体 两端的耳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

2、口罩主体由海绵、 贴合于该海绵内外表面的棉布以及贴合于该棉布 外表面的内部设置有滤膜的棉布夹层组成 ; 所述 口罩主体通过热压工艺一次性热压成型, 其中部 冲压成与人口鼻形状相吻合的凹槽空腔 ; 在该凹 槽空腔的两侧, 分别设置有与人眼眶下缘对应的 凸型防雾带, 和向所述口罩主体两端延伸的导气 槽。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口罩佩戴时容易在眼镜上 起雾的问题, 不仅能减少口罩佩戴者的麻烦, 还避 免了可能因眼镜起雾带来的安全事故, 实用价值 极高。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

3、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15590 A CN 103815590 A 1/1 页 2 1. 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 包括口罩主体 (1) , 和设置在该口罩主体 (1) 两端的耳带 (2) ,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口罩主体 (1) 由海绵、 贴合于该海绵内外表面的棉布以 及贴合于该棉布外表面的内部设置有滤膜的棉布夹层 (6) 组成 ; 所述口罩主体 (1) 通过热 压工艺一次性热压成型, 其中部冲压成与人口鼻形状相吻合的凹槽空腔 (3) ; 在该凹槽空腔 (3) 的两侧, 分别设置有与人眼眶下缘对应的凸型防雾带 (4) , 和向所述口罩主体 (1) 两端 延。

4、伸的导气槽 (5)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 型防雾带 (4) 靠近所述口罩主体 (1) 的上端边缘, 并向所述口罩主体 (1) 的两端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导气槽 (5) 至少两条, 且所有导气槽相互平行。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 型防雾带 (4) 和导气槽 (5) 均通过冲压成型。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 气槽 (5) 与所述凹槽。

5、空腔 (3) 连通。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口 罩主体 (1) 为蝶形。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滤膜包括至少两层活性炭层和包裹于所有活性炭层外部的熔喷棉, 以及包裹于该熔喷棉外 表面的无纺布层。 8. 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的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1) 将棉布紧密贴合于海绵内侧面, 高温压合成得到海绵贴合棉 ; (2) 使用冲孔模具对海绵贴合棉进行一次性冲孔, 使其形成蜂窝结构 ; (3) 使用热压成型模具将海绵贴合棉一次性热压成蝶形结构。

6、, 同时, 在海绵贴合棉的内 侧面冲压凹槽空腔、 凸型防雾带和导气槽 ; (4) 在海绵贴合棉的外侧面中央贴合棉布夹层, 内置滤膜 ; (5) 在海绵贴合棉的两端分别缝合耳带。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15590 A 2 1/3 页 3 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及其生产工艺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罩, 具体地说, 是涉及一种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 构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0003 口罩是一种防风、 防寒、 提高人体卫生状况的日常用品, 它对于病菌、 有害气体和 其它污染物具有较好的隔离和过滤效果。 0004 但是, 在寒冷天气, 比如北方的。

7、冬天, 戴眼镜的人同时佩戴口罩, 将不可避免地面 临一个很大的麻烦 : 受现有口罩结构的影响, 人口、 鼻呼出的气体会从口罩的上下左右四个 侧边排出, 而呼出的热空气在流动过程中会迅速冷凝成雾, 直接附着在眼镜上, 遮挡佩戴者 的视线, 从而对佩戴者的行动造成极大的不便, 特别是对于骑自行车和电瓶车的人群来说, 这种状况将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对自己和其他人都可能带来人 身安全问题。因此, 这种现象必须尽快解决。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 解决现有技术 中存在的人体佩戴口罩后呼出气体容易在眼镜上凝成雾的问题, 杜绝其。

8、引起的安全隐患。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 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构, 包括口罩主体, 和设置在该口罩主体两端的耳 带, 所述口罩主体由海绵、 贴合于该海绵内外表面的棉布以及贴合于该棉布外表面的内部 设置有滤膜的棉布夹层组成 ; 所述口罩主体通过热压工艺一次性热压成型, 其中部冲压成 与人口鼻形状相吻合的凹槽空腔 ; 在该凹槽空腔的两侧, 分别设置有与人眼眶下缘对应的 凸型防雾带, 和向所述口罩主体两端延伸的导气槽。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凸型防雾带靠近所述口罩主体的上端边缘, 并向所述口罩主体的 两端延伸。 0008 再进一步地, 所述导气槽至少。

9、两条, 且所有导气槽相互平行。 0009 再进一步地, 所述凸型防雾带和导气槽均通过冲压成型。 0010 为提高通气效果, 所述导气槽与所述凹槽空腔连通。 0011 更进一步地, 所述口罩主体为蝶形。 0012 为确保过滤效果, 达到对不同大小粒径的尘埃、 杂质进行有效过滤的目的, 所述滤 膜包括至少两层活性炭层和包裹于所有活性炭层外部的熔喷棉, 以及包裹于该熔喷棉外表 面的无纺布层。 0013 以上述结构为设计原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基于海绵一次成型的防起雾口罩结 构的生产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 说 明 书 CN 103815590 A 3 2/3 页 4 (1) 将棉布紧密贴合于海绵内。

10、侧面, 高温压合成得到海绵贴合棉 ; (2) 使用冲孔模具对海绵贴合棉进行一次性冲孔, 使其形成蜂窝结构 ; (3) 使用热压成型模具将海绵贴合棉一次性热压成蝶形结构, 同时, 在海绵贴合棉的内 侧面冲压凹槽空腔、 凸型防雾带和导气槽 ; (4) 在海绵贴合棉的外侧面中央贴合棉布夹层, 内置滤膜 ; (5) 在海绵贴合棉的两端分别缝合耳带。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 (1) 本发明采用海绵为口罩的主体材料, 并在上面冲压出数千个小孔, 形成蜂窝状, 海 绵可以抑制病菌和螨虫滋生, 而蜂窝状的小孔结构则可以将口鼻排出的余热和潮气轻松排 出, 使口鼻处的空气持续保持清。

11、新。同时, 蜂窝结构改善了口罩的透气性能, 减轻了口罩重 量, 使口罩的佩戴舒适性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0015 (2) 本发明在口罩的内侧中部冲压有与人口鼻相对应的凹槽空腔, 凹槽空腔两侧 则冲压有凸型防雾带和导气槽, 凸型防雾带与人的眼眶下缘对应, 导气槽位于凸型防雾带 下方。如此, 既为人口鼻提供了足够的排气、 吸气空间, 又通过导气槽使口罩内部的气体从 人脸颊两侧轻松外排, 还防止了口罩内部的气体从口罩上端排出进而在眼镜上冷凝成雾, 杜绝了安全事故隐患。凸型防雾带和导气槽的设置, 彻底改变了人口鼻呼出的气体从口罩 内排出时的流动方向, 隔断了口罩内气体向上流动到达人眼部的途径, 从根本上。

12、解决了寒 冷天气佩戴口罩和眼镜时容易在眼镜上冷凝成雾的问题, 为口罩的功能设计提供了全新的 思路和研究的方向, 具有十分重大的革新意义。 0016 (3) 本发明采用热压成型工艺一次性成型口罩的整体形状和凸型防雾带、 凹槽空 腔、 导气槽等结构, 生产工艺十分简单, 无技术要求, 非常适合大规模批量生产, 容易形成产 业化, 可实施价值极高。 0017 (4) 本发明中, 口罩主体的多孔海绵结构设计, 可以有效保证口罩内部温度的稳定 性, 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使其一年四季均适合使用, 无需更换其他类型的口罩, 使用范围 有效扩大。 0018 (5) 本发明在棉布夹层内设置滤膜, 利用无纺布与。

13、活性炭的结合, 来对细小微粒进 行过滤, 过滤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防护力大大增强。 附图说明 0019 图 1 为本发明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0020 图 2 为本发明的一种内侧结构示意图。 0021 图 3 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内侧结构示意图。 0022 上述附图中, 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 1- 口罩主体, 2- 耳带, 3- 凹槽空腔, 4- 凸型防雾带, 5- 导气槽, 6- 棉布夹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下列实施例。 说 明 书 CN 103815590 A 4 3/3 页 5 实施例 0024 如。

14、图1、 图2和图3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防起雾口罩结构, 主要由口罩主体1和两端 的耳带 2 组成, 其中, 口罩主体 1 以海绵为主要材料, 在海绵内侧面和外侧面四周边缘紧密 贴合一层棉布, 而在其外侧面的中部则贴合一棉布夹层 6, 棉布夹层内置滤膜, 滤膜包括至 少两层活性炭层和包裹于所有活性炭层外部的熔喷棉, 以及包裹于该熔喷棉外表面的无纺 布层。该滤膜可以有效过滤进入人口鼻的空气杂质、 细小颗粒, 提高空气质量。棉布和棉布 夹层两者相互配合, 将海绵完全包裹于内部。 0025 口罩主体 1 整体被热压工艺一次性冲压成蝶形, 其内侧面中部冲压有一个凹槽空 腔 3, 向口罩主体的外侧面凸出。。

15、在凹槽空腔 3 的两侧, 分别冲压有一条凸型防雾带 4 和至 少两条导气槽 5, 如图 2、 图 3 所示。凸型防雾带 4 位于导气槽的上方, 靠近口罩主体的上端 边缘, 向口罩主体 1 的内侧面方向凸起, 而导气槽 5 则向口罩主体 1 的外侧面方向凹陷, 其 端头可以与凹槽空腔 3 连通, 也可以不连通, 两者连通时, 可以使人口鼻呼出的气体更加方 便地从凹槽空腔进入导气槽, 使排气更加轻松、 快捷。本实施例中, 凸型防雾带 4 和所有导 气槽 5 的走向相同, 不仅相互平行, 而且均向口罩主体的两端延伸, 使人口鼻呼出的气体沿 人的两侧脸颊排出, 凸型防雾带 4 的作用则是对凹槽空腔内的。

16、气体形成阻碍, 防止气体从 口罩主体上端排出, 避免气体达到人佩戴的眼镜上, 进而起雾引起安全事故。 当然, 导气槽5 也可以不采用水平设置的方式, 而采用斜向下的设置方式, 甚至其他方式, 只要能够将凹槽 空腔内的气体顺利排出即可。凸型防雾带的具体形状本文不作限制, 以配合人眼眶形状为 准, 其材料一般选用棉布或海绵, 以佩戴舒适为准。 0026 在生产加工时, 首先将棉布紧密贴合于海绵的内侧面, 并翻折覆盖海绵的外侧面 边缘, 然后高温压合成得到海绵贴合棉 ; 之后, 使用冲孔模具对海绵贴合棉进行一次性冲 孔, 使其形成蜂窝结构 ; 其次, 使用热压成型模具将海绵贴合棉一次性热压成蝶形结构。

17、, 同 时, 在海绵贴合棉的内侧面冲压出凹槽空腔、 凸型防雾带和导气槽 ; 之后, 在海绵贴合棉的 外侧面中央贴合内置有滤膜的棉布夹层, 棉布夹层的大小需配合已经贴合在海绵上的棉 布, 以将海绵完全包裹覆盖为准 ; 最后, 在海绵贴合棉的两端分别缝合耳带即可。 0027 通过本发明的设计, 不仅解决了现有口罩佩戴使呼出的气体容易到达人眼部位使 得眼镜上容易起雾进而造成行动不便甚至安全事故的问题, 解决了人们一直渴望解决而未 能有效解决的问题, 极大地丰富了口罩的功能, 提高了口罩的实用性, 而且为口罩的研究和 设计方向提供了新思路, 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创造性和市场价值都十分 明显。 0028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但凡采用 本发明的设计原理, 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做出的变化, 均应属于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3815590 A 5 1/1 页 6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15590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服装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