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垫罩连续模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连接垫罩连续模具.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0181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8.27 CN 104001813 A (21)申请号 201410271787.5 (22)申请日 2014.06.18 B21D 37/10(2006.01) (71)申请人 苏州旭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地址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弇山西路 188 号 (72)发明人 余桂萍 (74)专利代理机构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代理人 徐蓓 (54) 发明名称 一种连接垫罩连续模具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连续模具领域, 尤其为一种连接 垫罩连续模具, 包括上模座、 下模座, 以及设置于 上模座、。
2、 下模座之间的第一冲孔模具、 第二冲孔模 具、 三组拉深模具、 冲孔模具以及冲凸点模具, 所 述各组模具分别包括连接于上模座的上模和连接 于下模座的下模, 上模与下模相对应, 上模随着上 模座向下模座运动配合位于下模座上的下模分别 对脉冲式行走在各组模具之间的料带进行作业。 本发明能够以较快的生产速度生产连接垫罩, 并 且产品的精度能够满足使用的需要, 降低了产品 的废品率。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01813 A。
3、 CN 104001813 A 1/1 页 2 1. 一种连接垫罩连续模具, 包括上模座、 下模座,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上模座、 下 模座之间的第一冲孔模具、 第二冲孔模具、 三组拉深模具、 冲孔模具以及冲凸点模具, 所述 各组模具分别包括连接于上模座的上模和连接于下模座的下模, 上模与下模相对应, 上模 随着上模座向下模座运动配合位于下模座上的下模分别对脉冲式行走在各组模具之间的 料带进行作业 ; 所述第一冲孔模具的上模包括与料带横向两侧部分相对的第一切块和第二 切块, 料带在第一冲孔模具的冲切作用下形成仅在沿料带纵向两边与料带连接的第一中间 件 ; 所述第二冲孔模具的上模为第三切块, 。
4、所述第三切块的中部一侧边为直线型切口, 另一 侧边为曲线切口, 将第一中间件沿料带纵向的两侧与料带切断形成第二中间件, 第三切块 位于料带横向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切块和第二切块相配合在第二中间件的边缘冲切形成与 料带连接的多个弯曲的连接带 ; 所述三组拉深模具的拉深半径逐步减小, 拉深深度逐步增 加, 在第二中间件的中部拉深形成桶状体 ; 所述冲孔模具与进入对应工位的桶状体的中心 相对, 在桶状体的中部以及桶状体外围冲出圆形通孔 ; 所述冲凸点模具包含三组绕进入对 应工位的桶状体上的圆形通孔均匀分布的冲压组件, 在桶状体上圆形通孔的周围冲压出四 个均布的凸点。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连接垫。
5、罩连续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冲孔模具的前一 工位上设置有与料带边缘横向两侧边缘部分相对的定位孔冲切模具, 所述冲孔模具的后续 工位上还设置有与连接垫罩边缘相适应的切边落料模具。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连接垫罩连续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孔模具的后续工位 上还设置有与连接垫罩边缘相适应的切边落料模具。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001813 A 2 1/2 页 3 一种连接垫罩连续模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连续模具领域, 尤其为一种连接垫罩连续模具。 背景技术 0002 如图 1 所示的连接垫罩, 其中部设有桶状体, 桶状体的口部连接有外侧边缘为三 边曲线的环。
6、状体, 所述桶状体的底部中心具有通孔, 在桶状体上还设有均匀分布于通孔周 围的四个凸点, 所述环状体上围绕所述桶状体均布的三个通孔, 本发明对于凸点以及各通 孔的定位精度有较高的要求, 现有的加工方式需要通过多道独立工序配以对应的加工工具 才能生产出所述连接垫罩, 产品的生产效率较低且废品率较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 提供了一种连接垫罩连续模具, 具体由以下技术 方案实现 : 一种连接垫罩连续模具, 包括上模座、 下模座, 以及设置于上模座、 下模座之间的第一 冲孔模具、 第二冲孔模具、 三组拉深模具、 冲孔模具以及冲凸点模具, 所述各组模具分别包 括连接于上模座。
7、的上模和连接于下模座的下模, 上模与下模相对应, 上模随着上模座向下 模座运动配合位于下模座上的下模分别对脉冲式行走在各组模具之间的料带进行作业 ; 所 述第一冲孔模具的上模包括与料带横向两侧部分相对的第一切块和第二切块, 料带在第一 冲孔模具的冲切作用下形成仅在沿料带纵向两边与料带连接的第一中间件 ; 所述第二冲孔 模具的上模为第三切块, 所述第三切块的中部一侧边为直线型切口, 另一侧边为曲线切口, 将第一中间件沿料带纵向的两侧与料带切断形成第二中间件, 第三切块位于料带横向的两 侧分别与第一切块和第二切块相配合在第二中间件的边缘冲切形成与料带连接的多个弯 曲的连接带 ; 所述三组拉深模具的。
8、拉深半径逐步减小, 拉深深度逐步增加, 在第二中间件的 中部拉深形成桶状体 ; 所述冲孔模具与进入对应工位的桶状体的中心相对, 在桶状体的中 部以及桶状体外围冲出圆形通孔 ; 所述冲凸点模具包含三组绕进入对应工位的桶状体上的 圆形通孔均匀分布的冲压组件, 在桶状体上圆形通孔的周围冲压出四个均布的凸点。 0004 所述的连接垫罩连续模具, 其进一步设计在于, 所述第一冲孔模具的前一工位上 设置有与料带边缘横向两侧边缘部分相对的定位孔冲切模具, 所述冲孔模具的后续工位上 还设置有与连接垫罩边缘相适应的切边落料模具。 0005 所述的连接垫罩连续模具, 其进一步设计在于, 所述冲孔模具的后续工位上还。
9、设 置有与连接垫罩边缘相适应的切边落料模具。 0006 本发明能够以较快的生产速度生产连接垫罩, 并且产品的精度能够满足使用的需 要, 降低了产品的废品率。 附图说明 0007 图 1 为连接垫罩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104001813 A 3 2/2 页 4 0008 图 2 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9 图 3 为第一冲孔模具中第一切块、 第二切块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0 图 4 为第三切块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1 图 5 为利用本发明进行连续垫罩生产作业的产品排样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0013 如图 。
10、2 所示, 该连接垫罩连续模具, 包括上模座 1、 下模座 2 以及设置于上模座、 下 模座之间的第一冲孔模具 3、 第二冲孔模具 4、 三组拉深模具 5、 冲孔模具 6 以及冲凸点模具 7, 各组模具分别包括连接于上模座的上模和连接于下模座的下模, 上模与下模相对应, 上 模随着上模座向下模座运动配合位于下模座上的下模分别对脉冲式行走在各组模具之间 的料带进行作业 ; 如图 3 所示第一冲孔模具的上模包括与料带横向两侧部分相对的第一切 块 31 和第二切块 32, 料带在第一冲孔模具的冲切作用下形成仅在沿料带纵向两边与料带 连接的第一中间件 ; 第二冲孔模具 4 的上模为第三切块, 如图 4。
11、 所示, 第三切块的中部一侧 边为直线型切口, 另一侧边为曲线切口, 将第一中间件沿料带纵向的两侧与料带切断形成 第二中间件, 第三切块位于料带横向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切块和第二切块相配合在第二中间 件的边缘冲切形成与料带连接的多个弯曲的连接带 ; 三组拉深模具的拉深半径逐步减小, 拉深深度逐步增加, 在第二中间件的中部拉深形成桶状体 ; 冲孔模具与进入对应工位的桶 状体的中心相对, 在桶状体的中部以及桶状体外围冲出圆形通孔 ; 冲凸点模具包含三组绕 进入对应工位的桶状体上的圆形通孔均匀分布的冲压组件, 在桶状体上圆形通孔的周围冲 压出四个均布的凸点。 0014 结合图 5 以及图 2, 第一冲孔。
12、模具的前一工位上设置有与料带边缘横向两侧边缘 部分相对的定位孔冲切模具 8, 冲孔模具的后续工位上还设置有与连接垫罩边缘相适应的 切边落料模具 9, 切边落料模具将工件从料带上切除形成独立的连续垫罩。 0015 本发明能够以较快的生产速度生产连接垫罩, 并且产品的精度能够满足使用的需 要, 降低了产品的废品率。 说 明 书 CN 104001813 A 4 1/3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01813 A 5 2/3 页 6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01813 A 6 3/3 页 7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01813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