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铝型材表面润滑、防蚀剂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541902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9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1106060.X

申请日:

1991.03.21

公开号:

CN1056536A

公开日:

1991.11.2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23C22/38; C25B1/00

主分类号:

C23C22/38; C25B1/00

申请人:

庄凤铭;

发明人:

庄凤铭

地址:

110005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砂山街砂阳小区十二栋一单元5楼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辽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李殿中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铜、铝型材表面润滑、防蚀剂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步骤:一、在以铝作阳极、铜为阴极的电解槽中,采用pH值3-3.5的氢氟酸水溶液作电解液,正常电流密度0.35-0.65安培/分米2;二、保持电流密度,逐渐升高电解电压,向电解槽内缓慢注入铬酐溶液;三、施加冲去电流,电流密度增加1-2倍;四、注入磷酸液搅拌;五、再次增大电流密度,使其值为正常电流密度的1.5-3倍,至絮凝物定向流动并逐渐消失,液体由浅棕色变为浅黄色时终止。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铜、铝型材表面润滑、防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采用以下步骤:一、在以铝作阳极、铜为阴极的电解槽中,采用PH值3-3.5的氢氟酸水溶液作为电解液,正常电流密度0.35-0.65安培/分米 2 ,电解到液面出现大量絮凝物,并且不再明显增加时止;二、保持电流密度,逐渐升高电解电压,向电解槽内缓慢注入铬酐溶液,至液面絮凝物全部下沉,附着阴极铜板上气泡急剧增多时停止。三、施加冲去电流,电流密度增加1-2倍,絮凝物产生扰动,当不再产生新的絮凝物时停止,恢复原电流密度;四、注入磷酸液,同时搅拌,至絮凝物全部重新浮起时停止;五、再次增大电流密度,使其值为正常电流密度的
2: 5-3倍,至絮凝物定向流动并逐渐消失,液体由浅棕色变为浅黄色时终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采用以下步骤a,以铝作阳极,以铜作阴极,电解液为PH值3的氢氟酸水溶液,电流密度0.4安培/分米 2 ,电解电压18伏,通电20-30分钟,液面产生絮凝物。b、电流密度不变,,在20分钟内,使电解电压由0升至24伏,缓慢注入铬酐溶液,并保持该电压至液面絮凝物全部下沉,铜板上附着气泡急剧增加时为止。c、施加冲去电流,电流密度增至0.8安培/分米 2 ,絮凝物产生扰动,不再产生新的絮凝物时停止,恢复原电流密度;d、注入浓度70%的磷酸,搅拌至絮凝物浮起。e再次增大电流密度,为1安培/分米 2 ,絮凝物产生定向流动,至絮凝物全部消失,液体变成浅黄色时为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采用以下步骤a、 以铝作阳极,铜板为阳板,PH3.5的氢氟酸水溶液为电解液,电流密度0.6安培/分米 2 ,电解25分钟,液面出现大量絮凝物为止;b、在25分钟内,电压从0升至18伏,保持0.6安培/分米 2 的电流密度,缓慢注入浓度为5-8%的铬酐溶液,同时搅拌2-5分钟。c、施加电流密度为1.2安培/分米 2 的冲击电流,冲击时间2-5分钟。d、注入浓度70%的磷酸,搅拌至絮凝物浮起。e、增大电流密度至1.0安培/分米 2 ,再注入磷酸调PH值1.5-2,保持15-20分钟后,降低电流密度至0.6安培/分米 2 ,至絮凝物全部消失,液体呈浅黄色时终止。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一种铜、铝型材表面润滑、防蚀剂的制备方法,属于润滑组合物的技术领域。

    铜、铝型材,如铜、铝带或丝,在自然条件下存放时表面极易发生锈蚀。压延加工前必须进行表面除锈处理及润滑,而通常采用的酸洗除锈方式,排放液污染环境,处理工作繁杂,成本也高,涂覆润滑剂用量大。

    针对现有防蚀、润滑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铜、铝型材进行侵渍后,可达到后续压延加工的金属表面要求,并具有润滑性能的润滑,防蚀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几个步骤实现的。

    一、在以铝作阳极、铜为阴极的电解槽中,采用PH值3-3.5的氢氟酸水溶液作电解液,正常电流密度0.35-0.65安培/分米2,电解到液面出现大量絮凝物,并且不再明显增加时止;

    二、保持电流密度,逐渐升高电解电压,向电解槽内缓慢注入铬酐溶液,至液面絮凝物全部下沉,附着阴极铜板上气泡急剧增多时停止。

    三、施加冲击电流,电流密度增加1-2倍,絮凝物产生扰动,当不再产生新的絮凝物时停止,恢复原电流密度;

    四、注入磷酸液,同时搅拌,至絮凝物全部重新浮起时停止;

    五、再次增大电流密度,使其值为正常电流密度的1.5-3倍,至絮凝物定向流动并逐渐消失,液体由浅淙色变为浅黄色时终止。

    采用本发明方法所获得的最终电解液,即是用于铝、铜型材的润滑、防蚀剂。

    使用时,将清洗干净的铜、铝型材浸渍泡或向表面涂刷本液后,金属表面即生成浅灰色不透明的膜层。侵渍时间1-3分钟。

    该膜层保护基底金属在大气中放置3个月无锈蚀,并且在工件撞击弯曲情况下不会发生起皮剥落现象。将带有膜层的试样置入300℃炉内20分钟,经扫描电镜观察膜层无变化。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技术实质。

    例一:

    a、以铝作用阳极,以铜作阴极,电解液为PH值3的氢氟酸水溶液,电流密度0.4安培/分米2,电解电压18伏,通电20-30分钟,液面产生絮凝物。

    b、电流密度不变,,在20分钟内,使电解电压由0升至24伏缓慢注入铬酐溶液,并保持该电压至液面絮凝物全部下沉,铜板上附着气泡急剧增加时为止。

    c、施加冲去电流,电流密度增至0.8安培/分米2,絮凝物产生扰动,不再产生新的絮凝物时停止,恢复原电流密度;

    d、注入浓度70%的磷酸,搅拌至絮凝物浮起。

    e再次增大电流密度,为1安培/分米2,絮凝物产生定向流动,至絮凝物全部消失,液体变成浅黄色时为止。

    例二、

    a、以铝作阳极,铜板为阳板,PH3.5的氢氟酸水溶液为电解液,电流密度0.6安培/分米2,电解25分钟,液面出现大量絮凝物为止;

    b、在25分钟内,电压从0升至18伏,保持0.6安培/分米2的电流密度,缓慢注入浓度为5-8%的铬酐溶液,搅拌2-5分钟。

    c、施加电流密度为1.2安培/分米2的冲击电流,冲击时间2-5分钟。

    d、注入浓度70%地磷酸,同时搅拌至絮凝物浮起。

    e、增大电流密度至1.0安培/分米2,再注入磷酸调PH值1.5-2,保持15-20分钟后,降低电流密度至0.6安培/分米2,至絮凝物全部消失,液体呈浅黄色时终止。

铜铝型材表面润滑、防蚀剂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铜铝型材表面润滑、防蚀剂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铜铝型材表面润滑、防蚀剂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铜铝型材表面润滑、防蚀剂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铝型材表面润滑、防蚀剂的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铜、铝型材表面润滑、防蚀剂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步骤:一、在以铝作阳极、铜为阴极的电解槽中,采用pH值3-3.5的氢氟酸水溶液作电解液,正常电流密度0.35-0.65安培/分米2;二、保持电流密度,逐渐升高电解电压,向电解槽内缓慢注入铬酐溶液;三、施加冲去电流,电流密度增加1-2倍;四、注入磷酸液搅拌;五、再次增大电流密度,使其值为正常电流密度的1.5-3倍,至絮凝物定向流动并逐渐消失,液体由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化学处理;金属材料的扩散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金属材料腐蚀或积垢的一般抑制〔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