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小麦节水高产的栽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旱地小麦节水高产的栽培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9246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1.20 CN 103392469 A *CN103392469A* (21)申请号 201310275780.6 (22)申请日 2013.06.28 A01G 1/00(2006.01) A01C 21/00(2006.01) (71)申请人 青岛农业大学 地址 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 700 号 (72)发明人 刘义国 林琪 (54) 发明名称 旱地小麦节水高产的栽培方法 (57) 摘要 旱地小麦节水高产的栽培方法, 它涉及农作 物的栽培方法。它的栽培方法 : 施肥耕作品 种选择平播群体控制。
2、运用中耕和镇压保墒 防旱 ; 本发明以肥料的早深施来增加冬前根系下 扎, 增加根冠比, 使根系充分吸收深层土壤的水分 和养分, 采用均行平播增加旱地小麦群体, 培育壮 苗, 采用合理的群体管理策略, 在大群体的基础上 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同步提高来增加旱地小麦产 量 ; 不仅减少了小麦生育后期需要等雨追施的风 险, 而且省工省力。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92469 A CN 103392469 A *CN103392469A* 1/1 页 。
3、2 1. 旱地小麦节水高产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它的栽培方法为 : 施肥耕作品种选 择平播群体控制运用中耕和镇压保墒防旱。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旱地小麦节水高产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施肥为旱 地一般土壤干旱, 养分少, 土壤结构不良, 旱地缺水常与土壤瘠薄相伴随, 在施肥上不仅要 满足当季增产需要, 还要施足肥料培肥地力 ; 旱地小麦主攻方向是地上增蘖增穗, 地下促深 层根系发育, 肥料运筹要突出早、 深的特点 ; 一般亩施有机肥 3000 5000 千克, 纯氮 16 千 克、 五氧化二磷 12 千克、 氧化钾 8 千克左右, 硫酸锌 1 千克, 硼砂 0.5 1 千克 。
4、; 所施肥料结 合深耕全做基肥施入土壤, 以促进小麦苗期营养生长和冬前分蘖, 增加亩穗数。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旱地小麦节水高产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耕作为 通过深耕加深耕作层, 增加耕层对来年雨季降水的积蓄量, 并扩大根系的吸收范围, 耕深以 2530厘米为宜 ; 旱地小麦播种前土壤耕作, 不宜盲目深耕 ; 一般二年三作时, 就在冬闲时 深耕, 小麦播种前浅耕 ; 一年二作时, 土壤墒情较好又多年没深耕的地有明显的犁底层, 应 进行深耕 ; 播期干旱, 耕层有失墒危险时宜浅耕 ; 在玉米秸秆还田地块, 宜采取深松还田的 方式, 用深松机进行耕作播种一体化。 4. 根据权利要。
5、求 1 所述的旱地小麦节水高产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品种选择 为选用抗旱性强、 分蘖力强、 根系发达、 株型紧凑、 成穗率高、 抗寒性好的半冬性品种。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旱地小麦节水高产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播为不 起垄等行距 (20 22 厘米 ) 播种 ; 因为旱地小麦主攻方向是早期增加群体, 后期增加亩穗 数, 平播能保证有足够的苗、 株、 穗、 粒数, 比其它种植方式能增产 5左右, 同时省工省力。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旱地小麦节水高产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群体控制 为培育壮苗, 创建合理的群体结构, 适时播种, 要求基本苗每亩12万16。
6、万, 冬前主茎叶片 6 7 片, 冬前总蘖数 70 万 80 万, 春季总蘖数 80 万 100 万, 亩穗数 50 万左右 ; 旱地小 麦群体必须是高产低耗的结构, 在主要群体指标中, 关键是冬前群体够数而不过头, 须控制 冬前群体发展失控, 控旺促弱, 辅助以化控调节剂和抗旱减蒸剂抗旱节水。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旱地小麦节水高产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用中耕 和镇压保墒防旱为在雨后和早春土壤返浆时, 及时进行划锄, 特别是早春应采用锄和压相 结合, 先镇压后划锄 ; 生育后期, 如果出现脱肥现象, 要根据条件进行叶面追肥 ; 同时要搞 好麦田 “三防” , 即防病虫、 防。
7、早衰、 防干热风 ; 旱地小麦由低产变高产的过程, 病虫害有加重 的趋势, 必须注重做好病虫防治工作 ; 小麦蜡熟期, 及时收获。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92469 A 2 1/3 页 3 旱地小麦节水高产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的栽培方法, 具体旱地小麦节水高产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北方旱作区年平均降水量在 250-550mm 之间, 大部分地区降雨集中在七、 八、 九三个月, 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 60 -70, 冬春季节的降雨量只占 10 -15, 春旱在北 方地区发生的频繁相当高。夏季雨水相对较多, 但雨量过于集中, 阵雨、 大雨、 暴。
8、雨多, 在丘 陵山区, 大多形成地表径流而流失, 作物对雨水的利用率不足 30。近些年来, 北方地区年 降雨量变率比较大, 除春旱以外, 伏旱、 秋旱、 春夏连旱、 夏秋连旱、 冬春连旱的情况也十分 严重, 所以在北方地区, 是十年九旱、 三年两头旱、 年年有小旱、 五年十年一大旱。我国将近 一半面积的耕地经常受到干旱缺水的威胁。 因为 “三水循环” 障碍, 以及旱区范围不断扩大、 干旱程度持续加剧的干旱趋势, 使本已短缺的水资源, 益发捉襟见肘。 0003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 其生长季节是我国北方干旱严重时期, 小麦产量长 期以来低而不稳, 这一方面是由于干旱的经常性威胁, 另一方面。
9、, 降水资源的非充分利用也 为更为重要的直接性原因。因此, 通过改良小麦抗旱节水生产技术来提高旱地小麦产量对 于应对干旱和保障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0004 现有的旱地小麦生产技术主要是 : 0005 一、 耕作 : 旱地小麦多采用深耕蓄墒、 浅耕保墒, 隔年轮耕, 增加耕层对降水的积蓄 量。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早耕, 深度 20 25cm, 土层厚的地块可深耕到 30cm 以上, 以利接 纳较多雨水。要做到随耕随耙, 耙透耙平, 以减少失墒, 等待播种。 0006 二、 肥料 : 亩施优质有机肥 2000kg 以上的基础上, 配方施足无机肥, 纯氮 10-15kg, 磷(P2O5)8-10k。
10、g, 钾(K2O)5kg, 硫酸锌1kg, 硼砂0.5kg。 上述总施肥量中, 将全部的有机肥、 磷肥、 钾肥、 70 80的氮肥、 锌肥、 硼肥结合深耕全作基肥施入土壤, 于第 2 年春季土壤 返浆期开沟追施剩余的 20 -30的氮肥 ( 或者小麦返青后借雨追施 )。 0007 三、 选用抗旱性强、 分蘖力强、 根系发达、 株型紧凑、 成穗率高、 抗寒性好的半冬性 品种。种子包衣, 适期畦作播种, 适期时土层厚、 地力好的旱肥地亩播量 8kg 左右, 土层较 薄、 肥力较低的中低产旱地亩播量 10kg 左右。 0008 四、 小麦播种后及时镇压, 踏实土壤,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 对缺苗的地。
11、块要及时 补种。要求每亩基本苗 12-16 万, 冬前主茎叶片 6-7 片, 冬前总蘖数 70-80 万, 春季总蘖数 80-100万, 亩穗数50万左右。 播后至越冬、 返青至拔节2个阶段及时进行划锄, 对保墒防旱 有明显效果, 特别是早春应采用先镇压后划锄。 0009 五、 加强春季管理于早春土壤返浆期借墒追肥, 要结合划锄灭除杂草。 旱地麦田红 蜘蛛、 蚜虫等害虫危害严重, 应及时防治。 生育后期、 中后期易出现脱肥现象, 要进行根外追 肥或借墒追肥, 可酌情喷施黄腐酸、 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 以延缓衰老, 提高粒重。蜡熟末 期, 适时收获。 0010 综上所述, 采用以上技术存在以下缺。
12、点 : 说 明 书 CN 103392469 A 3 2/3 页 4 0011 1、 肥料需分次施用, 追施时受限于小麦返青后的降雨, 如果没有降雨条件, 又没有 灌溉, 会造成肥料追施不上的情况, 影响小麦后期的生长发育, 出现脱肥现象。且追施肥料 费工费时。 0012 2、 旱地小麦生产技术由于对旱地小麦产量形成机理的产量要素把握不准确, 后期 群体发展不足, 产量三要素不能协调发展, 一般产量较低, 旱肥地亩产 400 公斤, 旱薄地亩 产往往低于 300 公斤。 发明内容 001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旱地小麦节水高产的栽培方法, 它以肥料的早深施来增加冬 前根系下扎, 增加根冠比, 使。
13、根系充分吸收深层土壤的水分和养分, 采用均行平播增加旱地 小麦群体, 培育壮苗, 采用合理的群体管理策略, 在大群体的基础上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同步 提高来增加旱地小麦产量 ; 不仅减少了小麦生育后期需要等雨追施的风险, 而且省工省力。 0014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栽培方法 : 施肥耕作品种 选择平播群体控制运用中耕和镇压保墒防旱。 0015 所述的施肥为旱地一般土壤干旱, 养分少, 土壤结构不良, 旱地缺水常与土壤瘠 薄相伴随, 在施肥上不仅要满足当季增产需要, 还要施足肥料培肥地力。旱地小麦主攻方 向是地上增蘖增穗, 地下促深层根系发育, 肥料运筹要突出早、 深的特。
14、点。一般亩施有机肥 3000 5000 千克, 纯氮 16 千克、 五氧化二磷 12 千克、 氧化钾 8 千克左右, 硫酸锌 1 千克, 硼 砂 0.5 1 千克。所施肥料结合深耕全做基肥施入土壤, 以促进小麦苗期营养生长和冬前 分蘖, 增加亩穗数。 0016 所述的耕作为通过深耕加深耕作层, 增加耕层对来年雨季降水的积蓄量, 并扩大 根系的吸收范围, 耕深以 25 30 厘米为宜。旱地小麦播种前土壤耕作, 不宜盲目深耕。一 般二年三作时, 就在冬闲时深耕, 小麦播种前浅耕。一年二作时, 土壤墒情较好又多年没深 耕的地有明显的犁底层, 应进行深耕 ; 播期干旱, 耕层有失墒危险时宜浅耕。在玉米。
15、秸秆还 田地块, 宜采取深松还田的方式, 用深松机进行耕作播种一体化。 0017 所述的品种选择为选用抗旱性强、 分蘖力强、 根系发达、 株型紧凑、 成穗率高、 抗寒 性好的半冬性品种。 0018 所述的平播为不起垄等行距 (20 22 厘米 ) 播种。因为旱地小麦主攻方向是早 期增加群体, 后期增加亩穗数, 平播能保证有足够的苗、 株、 穗、 粒数, 比其它种植方式能增 产 5左右, 同时省工省力。 0019 所述的群体控制为培育壮苗, 创建合理的群体结构, 适时播种, 要求基本苗每亩 12 万16万, 冬前主茎叶片67片, 冬前总蘖数70万80万, 春季总蘖数80万100万, 亩穗 数50。
16、万左右。旱地小麦群体必须是高产低耗的结构, 在主要群体指标中, 关键是冬前群体够数 而不过头, 须控制冬前群体发展失控, 控旺促弱, 辅助以化控调节剂和抗旱减蒸剂抗旱节水。 0020 所述的运用中耕和镇压保墒防旱为在雨后和早春土壤返浆时, 及时进行划锄, 特 别是早春应采用锄和压相结合, 先镇压后划锄。生育后期, 如果出现脱肥现象, 要根据条件 进行叶面追肥。同时要搞好麦田 “三防” , 即防病虫、 防早衰、 防干热风。旱地小麦由低产变 高产的过程, 病虫害有加重的趋势, 必须注重做好病虫防治工作。小麦蜡熟期, 及时收获。 0021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 以肥料的早深施来增加冬前根系下扎。
17、, 增加根冠比, 使 说 明 书 CN 103392469 A 4 3/3 页 5 根系充分吸收深层土壤的水分和养分, 采用均行平播增加旱地小麦群体, 培育壮苗, 采用合 理的群体管理策略, 在大群体的基础上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同步提高来增加旱地小麦产量 ; 不仅减少了小麦生育后期需要等雨追施的风险, 而且省工省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栽培方法 : 施肥耕作品种选择平播群体控制 运用中耕和镇压保墒防旱。 0023 所述的施肥为旱地一般土壤干旱, 养分少, 土壤结构不良, 旱地缺水常与土壤瘠 薄相伴随, 在施肥上不仅要满足当季增产需要, 还要施足肥料培肥地力。旱地小麦主攻。
18、方 向是地上增蘖增穗, 地下促深层根系发育, 肥料运筹要突出早、 深的特点。一般亩施有机肥 3000 5000 千克, 纯氮 16 千克、 五氧化二磷 12 千克、 氧化钾 8 千克左右, 硫酸锌 1 千克, 硼 砂 0.5 1 千克。所施肥料结合深耕全做基肥施入土壤, 以促进小麦苗期营养生长和冬前 分蘖, 增加亩穗数。 0024 所述的耕作为通过深耕加深耕作层, 增加耕层对来年雨季降水的积蓄量, 并扩大 根系的吸收范围, 耕深以 25 30 厘米为宜。旱地小麦播种前土壤耕作, 不宜盲目深耕。一 般二年三作时, 就在冬闲时深耕, 小麦播种前浅耕。一年二作时, 土壤墒情较好又多年没深 耕的地有明。
19、显的犁底层, 应进行深耕 ; 播期干旱, 耕层有失墒危险时宜浅耕。在玉米秸秆还 田地块, 宜采取深松还田的方式, 用深松机进行耕作播种一体化。 0025 所述的品种选择为选用抗旱性强、 分蘖力强、 根系发达、 株型紧凑、 成穗率高、 抗寒 性好的半冬性品种。 0026 所述的平播为不起垄等行距 (20 22 厘米 ) 播种。因为旱地小麦主攻方向是早 期增加群体, 后期增加亩穗数, 平播能保证有足够的苗、 株、 穗、 粒数, 比其它种植方式能增 产 5左右, 同时省工省力。 0027 所述的群体控制为培育壮苗, 创建合理的群体结构, 适时播种, 要求基本苗每亩 12 万 16 万, 冬前主茎叶片。
20、 6 7 片, 冬前总蘖数 70 万 80 万, 春季总蘖数 80 万 100 万, 亩穗数 50 万左右。旱地小麦群体必须是高产低耗的结构, 在主要群体指标中, 关键是冬前 群体够数而不过头, 须控制冬前群体发展失控, 控旺促弱, 辅助以化控调节剂和抗旱减蒸剂 抗旱节水。 0028 所述的运用中耕和镇压保墒防旱为在雨后和早春土壤返浆时, 及时进行划锄, 特 别是早春应采用锄和压相结合, 先镇压后划锄。生育后期, 如果出现脱肥现象, 要根据条件 进行叶面追肥。同时要搞好麦田 “三防” , 即防病虫、 防早衰、 防干热风。旱地小麦由低产变 高产的过程, 病虫害有加重的趋势, 必须注重做好病虫防治工作。小麦蜡熟期, 及时收获。 0029 本具体实施方式以肥料的早深施来增加冬前根系下扎, 增加根冠比, 使根系充分 吸收深层土壤的水分和养分, 采用均行平播增加旱地小麦群体, 培育壮苗, 采用合理的群体 管理策略, 在大群体的基础上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同步提高来增加旱地小麦产量 ; 不仅减少 了小麦生育后期需要等雨追施的风险, 而且省工省力。 003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392469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