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白炭黑(又名水合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就是一种用黄磷炉渣为原料制取白炭黑的方法,属于精细化工产品的制备技术领域。 白炭黑主要在合成橡胶工业中用作补强剂,也可用作稠化剂或增稠剖,也用于绝缘漆的调合剂和油漆的退光剂,其在摄影、铸造、化工、农药,造纸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而且用量很大。文献所记载的白炭黑的制备方法有干法生产、盐酸沉淀法和硝酸沉淀法,其中干法生产和硝酸沉淀法所用的原料昂贵,对设备的要求高,技术复杂。而应用最多的是盐酸沉淀法,该方法主要原料是石英砂、纯碱盐酸和二氧化碳,其工艺路线为:首先采用燃油或优质煤,在高温下,将石英砂与纯碱反应制得水玻璃,然后在一定条件下,从水玻璃的水溶液中制取白炭黑。此方法有如下缺点:第一、能耗高,第二、对原料要求严格,产品成本高,因此应用受到限制,往往需依赖进口。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工艺简单,成本低的白炭黑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是:以黄磷厂排放的废渣,即黄磷炉渣为原料,经一系列处理后制得所需产品。经分析,黄磷炉渣的主要成份是CaSiO3且SiO2的含量一般在35%以上,并具有一定地活性,能直接被酸分解,特别是易被盐酸分解,故此可用来作为制备白炭黑的原料,这样就提供了利用黄磷炉渣制备白炭黑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用黄磷炉渣为原料、经过原料盐酸化处理,制备硅酸钠,然后与硫酸混合制得粗品白炭黑,再经烘干、粉碎等工序得到精品白炭黑。
具体的本发明的特征包括:
a、将含有CaSiO3的黄磷炉渣(其中SiO2的含量在35%以上)用盐酸处理制得硅凝胶。
b、所得硅凝胶用碱处理制备硅酸钠(水玻璃)。
c、与硫酸混合制得白炭黑粗品。
d、粗品烘干、粉碎得成品。
黄磷炉渣用盐酸处理时,先将盐酸加热至50℃左右,所用的盐酸浓度15-30%范围均可,该反应过程为放热反应,控制在40-70℃为宜,反应过程可表示如下:
硅溶胶在酸性介质中极不稳定,立即生成硅凝胶,生成的硅凝胶用烧碱溶液处理,可获得硅酸钠:
这一过程控制反应温度在80-100℃范围,所用的烧碱溶液采用一般工业上常用的液碱即可。
用制得的硅酸钠与硫酸混合可制得白炭黑粗品:
对反应产物分离得到白炭黑SiO2·nH2O,上述反应的最佳条件为:硫酸浓度13-17Be,Na2O·mSiO2为14-17Be,控制反应温度55-65℃较适宜,为了加快反应速度,也可以加入适量食盐溶液;此外,为保证使反应形成的晶体成长稳定,提高白炭黑的纯度,还可以在混合液中加入晶种。
上述反应混合液经分离、水洗沉淀物、再经烘干、粉碎,可得到符合不同使用要求的白炭黑。
本发明的方法中间过程中虽有盐酸和硫酸水洗母液产生,但可以循环套用,经处理后完全可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无二次污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由于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最高不超过95℃,因此不需要燃料油或优质燃煤,节约了能源;其次,原料来源广泛,变废为宝,减少了环境污染,另外勿需大量纯碱,只要氯碱厂的付产品盐酸、液碱和食盐即可,工艺简单、成本低、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
a、原料盐酸化处理
称取100克粒度小于40目的黄磷炉渣,量取450ml120%的盐酸,先将盐酸加热至40-50℃,然后将炉渣倒入盐酸中进行反应,制取硅胶。
b、制备硅酸钠
将上述所得的硅胶水溶液水洗至中性、抽滤近干,再称取17克NaOH溶于50ml水中,使氢氧化钠溶液与硅胶在90℃温度下反应,制取硅酸钠(水玻璃)。
c、与硫酸混合制备白炭黑粗品,滤去反应残渣,加水使硅酸钠溶液浓度至16Be,在55℃条件下加入16Be的硫酸,使反应充分完成,沉析出白炭黑,然后过滤、水洗至PH=6-7。
d、干燥、粉碎得白炭黑精品
将上述所得的粗品白炭黑干燥,粉碎至325目通过即得成品。
实施例二
用7克分子浓度的浓盐酸、溶于245毫升水中,加热至55℃,不停地搅拌下加入100克黄磷酸炉渣,制得硅凝胶,然后经水洗至PH=6-7烘干。
用0.4克分子浓度的NaOH溶干50毫升水中,加热至80℃,在不断搅拌下,将硅凝胶与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生成硅酸钠。
将生成的硅酸钠经真空抽滤,除去杂质,再将0.2克分子浓度的NaCl溶于50毫升水中,与硅酸钠倒在一起,并用水配成13.5Be的混合液,在60℃温度下,用与硅酸钠等浓度(13.5Be)的硫酸与硅酸钠混合液进行反应沉析出白炭黑。
反应生成的白炭黑,经真空抽滤,水洗至PH=6-7烘干、粉碎、通过300目筛即得成品白炭黑。
本发明的方法制取的白炭黑经检测,其中SiO2的含量均超过90%,性能指标可以和联邦德国VN3篦美。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处理黄磷厂生产所造成废渣的有效方法,减少了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