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91106923.2
1991.01.31
CN1063643A
1992.08.19
撤回
无权
|||公开
B44C1/165; G03C11/00; C04B41/00
南京泰克机电轻工技术研究所;
方弋明; 邹海军
210024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11号
江苏省专利服务中心
沈根水
本发明给出的是一种陶瓷装饰工艺——感光瓷像工艺。它主要分正底片制作工艺、晒像工艺、修补工艺、烧制工艺。采用铬盐光敏剂经过摄影底片曝光后集结陶瓷颜料形成影像,再经600—900℃高温烘烧后使影像与瓷釉溶结而成稳定清晰图像,它继承了传统工艺又发扬了现代工艺,将二者科学地结合在一起。具有生产效率高、图像清晰逼真,不怕水浸日晒、耐酸耐碱。保留时间长,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1: 感光瓷像工艺,其特征是分正底片制作、晒像、修补、烧制工艺,正底片制作工艺:利用放大机在暗房里放出黑白分明、清晰的幻灯正底片:晒像工艺:将锌片濡以水用木碳擦之,将配好的底胶流布于整个锌片表面,放置烘箱(800℃)烘烤10分钟,再移至光亮处感光1分钟,用排笔涂上黑瓷粉轻轻擦于已出现模糊影像的锌片上直擦至黑白分明成为完整像片为止,再将用火棉胶、乙醚、酒精混合而成的面胶均匀流布于锌片上,用竹片在面胶流布的边缘1-2毫米处划框线,然后将片轻轻放入清水盆中先有一部分水渗入面胶下面,使部分底胶渐渐溶化,再将此片提出水面左右倾倒,让水在面胶下面活动,底胶全部溶化,面胶已将瓷粉所形成的像片粘住形成薄膜像片,重新将此片放入水中,让面胶与锌片慢慢脱离,将一块瓷片轻轻插入水中,把脱离了锌片的胶膜像片反贴于瓷片上,随即用手指压着胶膜之两角略斜拖之,等到胶膜完全贴平于瓷片上便轻轻提出水面斜置平处侯其干燥,出水后的瓷像可通风5-6小时,日光下干燥日晒2-3小时;修补工艺:胶膜贴于瓷片上干燥后,对清晰像片可于像片四周距1-2毫米处用竹片或刮刀画框线,然后把边缘的薄膜清理干净,对模糊像片把像片主体(人像)以外的薄膜全部刮掉以白底反衬主体图形(人像),对像内的黑白斑点先用一只小研钵挑少许黑瓷粉放在其内再滴几滴清水于瓷粉中用破槌象磨墨那样檑研使水和瓷粉充分混合用鼠须笔轻点于黑点或用研好的瓷粉点于白点;烧制工艺:将炉 腔温度可控在800℃左右的电烘炉空烧,使炉腔内水蒸汽蒸发掉,将瓷像放入炉腔内,加盖密封,瓷片被烧成炽红,瓷片上的瓷像粉深入瓷片内,切断电源静置冷却8小时取出瓷像。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瓷像工艺,其特征是底胶配制工艺是将蒸馏水(少许)倒入暗瓶,蒸馏水(较多)倒入小铝煲内,将重铬酸钾和重铬酸铵倒入暗瓶内摇匀,将可溶性淀粉倒入小铝煲内搅拌加温至沸、冷却,然后把暗瓶和小铝煲内的化学物质混合搅拌再用药棉和滤纸过滤。
《感光瓷像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光瓷像工艺.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给出的是一种陶瓷装饰工艺感光瓷像工艺。它主要分正底片制作工艺、晒像工艺、修补工艺、烧制工艺。采用铬盐光敏剂经过摄影底片曝光后集结陶瓷颜料形成影像,再经600900高温烘烧后使影像与瓷釉溶结而成稳定清晰图像,它继承了传统工艺又发扬了现代工艺,将二者科学地结合在一起。具有生产效率高、图像清晰逼真,不怕水浸日晒、耐酸耐碱。保留时间长,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