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枝生产饲料的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桑枝生产饲料的生产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310353708.0 (22)申请日 2013.08.15 A23K 1/14(2006.01) A23K 1/00(2006.01) (71)申请人 颜笑天 地址 223021 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丰登路 4 号 (72)发明人 颜笑天 (54) 发明名称 一种桑枝生产饲料的生产方法 (57) 摘要 一种桑枝生产饲料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所要 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个生产方法, 将桑枝 转变为动物饲料。 本生产方法是利用膨化、 中低温 微生物、 食用菌和高效木质素分解菌、 酵母酦酵四 个主要程序将桑枝转化为动物饲料。本发明的目 的。
2、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 : 本发明所需原物 料有效成份大各组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为 : (1) 粉 碎桑枝 50 95 公斤、 (2) 秸秆粉 30 50 公斤、 (3)米糠1015公斤、 (4)尿素34公斤、 (5) 禽畜粪 30 70 公斤、 (6) 食用菌种、 中低温好气 微生物、 酵母菌为上述总配比 1 20。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6600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2.25 CN 104366002 A 1/1 页 2 1. 一种桑枝生产饲料的生产方。
3、法, 其特征在于 : 1.1 有效成分中各组成分的重量百分 比为 : (1) 粉碎桑枝 50 95 公斤 (2) 秸秆粉 30 50 公斤 (3) 米糠 10 15 公斤 (4) 尿素 3 4 公斤 (5) 禽畜粪 30 70 公斤 (6) 食用菌种、 高效木质素分解菌、 中低温好气 微生物、 酵母菌为上述总配比 1 20, 1.2 其工艺程序为 : 1. 原料粉碎 2. 原物料混合 膨化 3. 中低温好氧微生物酸酵 4. 真菌接种 5. 固态真菌菌丝酸酵 6. 酵母酸酵 7. 饲料。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其主要原料为农业废弃物桑树枝条, 其桑树枝条可为干燥或 新鲜桑枝均可做为原料, 。
4、米糠和尿素可用禽畜粪或是粕类或是其它含氮物质替代 ; 部份 粉碎桑枝可用秸秆粉替代, 原料混合后组成份的碳氮比范围在 20 35。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工艺流程, 其特征在于桑枝粉末或是其它原料经膨化处理, 混 合原料纤维素总量低于 30以下可不经膨化。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工艺流程, 其特征在于酸酵温度由常温升至摄氏 45 60 度保 持 1 至 3 天, 期间酸酵堆维持在好氧条件, 酸酵过程加入嗜中温菌。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工艺流程, 其特征在于全程可在禽畜饲养场或是生产厂或是 有机肥料厂进行, 密闭酸酵可加入其它添加剂配方和酵素。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工。
5、艺流程, 其特征在于固态真菌酸酵使用之菌种可为任一种 食用菌或是多种食用菌的混合菌种或是无生物毒的高效木质素分解菌种。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66002 A 2 1/4 页 3 一种桑枝生产饲料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畜禽饲料的生产方法, 特别是一种利用桑树枝条做基料生产畜禽类饲 料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 非粮性饲料技术发展迅速, 树叶、 秸秆、 木屑等等农业废弃物经微 贮、 热 喷、 化学、 生物等等处理方法均可将非粮性作物或其废弃物转变为粗或精饲料, 已经成为普 遍实用技术。桑枝少部份用于造纸或制造纤维, 但是造纸和纤维工业为高污染工业且桑。
6、枝 产量及季节性也不足以维持大型纸浆厂的生存与发展。 因为桑枝本身硬较不易处理, 所 以桑枝大部份就在农田就地焚烧, 也因此造成二 次环境及空气污染。木屑经非粮性饲料 加工技术可成为粗饲料, 和桑叶养份相当 的构树已经开发成商品精饲料。桑枝含粗蛋白 5.44、 纤维素51.88、 木质素18.81 、 半纤维23.02、 灰分1.57, 此外, 尚含酚性物 质、 果胶、 葡萄糖、 琥珀酸、 腺嘌呤等有效成份, 其养份较多年生木本植物的木屑含量较高, 显示桑枝更有利于程序加工生产动物饲料。 就前人开发研究发现桑枝不含对菇类生长发育 有害的 油脂、 松脂、 精油、 苦味、 臭味及其它异味, 富含菇。
7、类生长的营养成份, 桑枝可以是栽 培香菇和木耳等食用菌的优良介质。 显示桑枝之木质素为真菌菌丝可分解转化利用及合成 生质量, 可做为动物的营养来源。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个生产方法, 将桑枝转变为动物饲料。 本 生产方法是利用膨化、 中低温微生物、 食用菌和高效木质素分解菌、 酵母酦酵 四个主要程 序将桑枝转化为动物饲料。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 : 本发明所需原物料有效成份大各组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为 ; (1) 粉碎桑枝 50 95 公斤 (2) 秸秆粉 30 50 公斤 (3) 米糠 10 15 公斤 (4) 尿素 3 4公斤 (5) 禽畜粪 3。
8、0 70 公斤 (6) 食用菌种、 中低温好气微生物、 酵母菌为上述总配比 1 20。 0004 其工艺程序为 : 1.原料粉碎2.原物料混合膨化3.中低温好氧微生物酦酵 4.真菌接种5.固 态真菌菌丝酦酵 6. 酵母酦酵 7. 饲料。每一程序分别说明如 下 : 1. 原料粉碎 : 桑枝经粉碎机粉碎至粉末状或一定大小备用 ( 颗粒大小视喂饲动物口器 而定, 一般 牛为 5mm, 猪鸡则为 1mm 以下粉末状较佳 )。鲜桑枝营养成 份较佳, 干桑枝养份较低。原料 配比比例是将碳氮比调至 20 35 之间。 说 明 书 CN 104366002 A 3 2/4 页 4 0005 2. 原物料混合膨。
9、化 : 将碳源(粉碎桑枝和秸秆)原料与米糠混合后, 使用膨化机将原物料膨软 化初步将纤 维素的初步分解, 同时将不必要的杂菌做高温灭菌处理。若 原物料纤维素含量 30以下, 可不进行膨化程序。经膨化之混合物可降 解 10 20的纤维素。 0006 3. 中低温好氧微生物酦酵 : 膨化物料、 尿素及中低温好氧微生物制剂以搅拌机或人工混合均匀后将 含水量调整 6070后堆置, 酦酵料的温度在堆置后由常温升高摄氏 5060度后保持36小时搅 拌一次, 如此重复三次或是升温至摄氐5060 度保持23天期间间歇通气达30分钟以 上维持酦酵料为好氧条件亦可。 中低温好氧酦酵菌种主要有枯草杆菌、 无芽孢类细。
10、菌、 嗜 热真菌和放线 菌等中低温菌种。本程序约可降解纤维素 10 25。特殊菌种可提高至 30 40。可用无生物毒性的咸性或酸性物质将酸咸值调整至 6 8 之间 均可, 一般以 调整至咸性环境较佳。 0007 4. 真菌接种 : 真菌接种可采一般液态或固态酦酵制程所生产的食用真菌或是高效木 质素分解菌菌 液做为接种源或是由菇类培养场取得无杂菌污染且已长 满菌丝的菇类培养包。利用搅拌 或液态注射将菌种均匀的与物料混合以 利菌丝快速增长, 缩短酦酵时间。 0008 5. 固态真菌菌丝酦酵 : 本阶段以培养真菌菌丝为主要目的, 将酦酵物料的碳氮比维持在 20 30 之间 ( 越接 近20或更低较有。
11、利菌丝生长, 不利子实体生长)。 大量使用接 种真菌菌液或菌体达重量比 10以上, 可减省二次灭菌程序, 加速酦酵 速度和杂菌酦酵机会。本程序可采酦酵间堆置 法或是袋式酦酵方式进行 酦酵, 空气湿度维持在 90, 最适温度以所选择的菌种为主, 通 常酦酵 堆易产热, 故采用耐高温食用菌菌株其分解能力较佳。培养环境要维持 充足的氧 气和二氧化碳, 食用菌为腐生菌不需照光, 故保持在黑暗条件 较佳。一般食用真菌菌种其 菌丝生长时间约515天, 视白色菌丝均匀 分布即表示桑枝内的3040木质或纤维素 已经分解, 桑枝的组成份已 大部转变为动物可利用之真菌及微生物蛋白。 0009 6. 酵母酦酵 : 。
12、酵母酦酵为酵母菌厌气酦酵为一般厌气酦酵即可进行, 可将固态真菌酦 酵产物直接 置入封闭桶或槽体内, 加入适量酵母菌或是乳酸菌等厌气产酸菌种, 搅拌均匀, 完全闭封使 之成为厌气酦酵环境让酵母菌作用13 天即可制成带酸香气味之饲料。 本程序以生物性 强酸环境对纤维素做降 解, 其降解可达2030。 此时, 原物料中的纤维素及木质素总量 会降 解至 18以下 ( 通常为 5 10 ), 成为精饲料。酵母厌气酦酵的优点是将 口感不 佳的固态真菌酦酵产物做进行酵母菌之酸性酦酵, 并利用酵母酦 酵所产生的强酸环境灭 除好气杂菌, 适度的酸度并提高适口性。 0010 7. 饲用 : 酵母酦酵后的产物依据饲。
13、养禽畜种类调整微量元素及辅料或直接喂饲畜禽。 0011 用此工艺方法可以生产桑枝类的中药类食品, 以提高桑枝类产品的营养、 适口性 和药效。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CN 104366002 A 4 3/4 页 5 0012 最佳实施例 : 桑枝饲料的实施方法, 包括下列步骤 : 本发明所需原物料有效成份大各组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为 ; (1) 粉碎桑枝 50 95 公斤 (2) 秸秆粉 ( 桑枝替代品 ) 30 50 公斤 (3) 米糠 10 15 公斤 (4) 尿素 3 4 公斤 (5) 禽畜粪 ( 替代米糠和尿素 ) 30 70 公斤 (6) 食用菌种、 中低温好气微生物、 酵母菌为上述总。
14、配比 1 20。 0013 其工艺程序为 : 1. 原料粉碎 2. 原物料混合膨化 3. 中低温好氧微生物酦酵 4. 真菌接种 5. 固态真菌菌丝酦酵 6. 酵母酦酵 7. 饲料。每一程序分别说明如 下 : 1. 原料粉碎 : 桑枝经粉碎机粉碎至粉末状或一定大小备用 ( 颗粒大小视喂饲动物口而定, 一般牛为 5mm, 猪鸡则为 1mm 以下粉末状较佳 )。鲜桑枝营养成份较佳, 干桑枝养份较低。原料配比比 例是将碳氮比调至 20 35 之间。 0014 2. 原物料混合膨化 : 将碳源(粉碎桑枝和秸秆)原料与米糠混合后, 使用膨化机将原物料膨软 化初步做纤 维素的初步分解, 同时将不必要的杂菌做。
15、高温灭菌处理。 若原物料纤维素含量30以下, 可 不进行膨化程序。经膨化之混合物可降 解 10 20的纤维素。 0015 3. 中低温好氧微生物酦酵 : 膨化物料、 尿素及中低温好氧微生物制剂以搅拌机或人工混合均匀后将 含水量调整 6070后堆置, 酦酵料的温度在堆置后由常温升高摄氏 5060度后保持36小时搅 拌一次, 如此重复三次或是升温至摄氐 50 60 度保持 2 3 天期间间歇通气 30 分钟。中 低温好氧酦酵菌种主要有枯草 杆菌、 无芽孢类细菌、 嗜热真菌和放线菌等中低温菌种。本 程序约可降 解纤维素1025。 特殊菌种可提高至3040。 可用无生物毒性的咸 性 或酸性物质将酸咸值。
16、调整至 6 8 之间均可, 一般以调整至咸性环境较 佳。 0016 4. 真菌接种 : 真菌接种可采一般液态或固态酦酵制程所生产的食用真菌或是高效木 质素分解菌菌 液做为接种源或是由菇类培养场取得无杂菌污染且已长 满菌丝的菇类培养包。利用搅拌 或液态注射将菌种均匀的与物料混合以 利菌丝快速增长, 缩短酦酵时间。 0017 5. 固态真菌菌丝酦酵 : 本阶段以培养真菌菌丝为主要目的, 将碳氮比维持在 20 30 之间 ( 越接 近 20 或更 低较有利菌丝生长, 不利子实体生长)。 大量使用接种真菌菌 液可减省二次灭菌程序, 加速 酦酵速度和杂菌酦酵机会。 本程序可采酦 酵间堆置法或是袋式酦酵方。
17、式进行酦酵, 空气湿 度维持在 90, 最适温 度以所选择的菌种为主, 通常酦酵堆易产热, 故采用耐高温食用菌 菌株 其分解能力较佳。培养环境要维持充足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食用菌为腐 生菌不需照 光, 故保持在黑暗条件较佳。一般食用真菌菌种其菌丝生长 时间约 5 15 天, 视白色菌丝 均匀分布即表示 30 40木质或纤维素已经 分解, 桑枝的组成份已大部转变为动物可利 说 明 书 CN 104366002 A 5 4/4 页 6 用之真菌及微生物蛋白。 0018 6. 酵母酦酵 : 酵母酦酵为酵母菌厌气酦酵为一般厌气酦酵即可进行, 可将固态真菌酦 酵产物直接 置入封闭桶或槽体内, 加入适量酵。
18、母菌或是乳酸菌等厌气产 酸菌种, 搅拌均匀, 完全闭封 使之成为厌气酦酵环境让酵母菌作用13 天即可制成带酸香气味之饲料。 本程序以生物 性强酸环境对纤维素做降 解, 其降解可达2030。 此时, 原物料中的纤维素及木质素总 量会降 解至 18以下 ( 通常为 5 10 ), 成为精饲料。酵母厌气酦酵的优点是将 口感 不佳的固态真菌酦酵产物做进行酵母菌之酸性酦酵, 并利用酵母酦 酵所产生的强酸环境 灭除好气杂菌, 适度的酸度并提高适口性。 0019 7. 饲用 : 酵母酦酵后的产物依据饲养禽畜种类调整微量元素及辅料或直接喂饲 畜禽, 亦可采 行一般饲料之烘干与造粒工艺制造成颗料饲料。 0020 本实施例未述部份与现有技术相同。 说 明 书 CN 104366002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