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治理方法.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5406028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9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47581.0

申请日:

2014.10.16

公开号:

CN104397020A

公开日:

2015.03.11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01N 59/06申请公布日:2015031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N59/06申请日:20141016|||公开

IPC分类号:

A01N59/06; A01P1/00; A01N47/44(2006.01)N

主分类号:

A01N59/06

申请人:

山西桃运扁桃技术开发研究所

发明人:

郭晓雁; 曹玉贵; 郭伟望; 郭莉萍; 刘彩萍

地址:

031500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古郡垣农业技术开发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9

代理人:

吴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治理方法,属于扁桃病害防治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治理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治理方法,具体是将质量比石硫合剂:硫酸链霉素:水=20-25:0.8-1.1:300配成杀菌剂,于每日日出前1小时和日落后2小时对受害扁桃全株进行喷洒,喷洒3到5次,每次喷洒间隔1天。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质量比石硫合剂:硫酸链霉素:水=20-25:0.8-1.1:300配成杀菌剂,于每日日出前1小时和日落后2小时对受害扁桃全株进行喷洒,喷洒3到5次,每次喷洒间隔1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质量比石硫合剂:硫酸链霉素:水=21-22:1-1.1:300配成杀菌剂。

说明书

说明书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治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治理方法,属于扁桃病害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受细菌性穿孔病危害的叶片,初时为半透明水渍状淡褐色小点,后变成紫褐色至黑褐色,病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约2毫米。病斑周围有水渍状淡黄绿色晕环(圈),边缘有裂纹,最后脱落或穿孔,孔缘不整齐。空气潮湿时,病斑背面有黄色菌源,严重时叶片早脱落。枝条被害后出现的病斑,分为春季溃疡和夏季溃疡两种病斑。春季溃疡发生在先年夏季枝条上,次年在春季枝条上形成暗褐色小疱疹,直径约2毫米,后扩展到长1—10厘米,但宽度不超过枝条直径的一半。当病斑环枝一周(圈)时,枝条则枯死。夏季溃疡多发生在夏末当年生的绿枝上,以皮孔和芽眼为中心,形成水渍状暗紫红色斑点,呈圆形或椭圆形,后扩大成褐色或紫黑色斑块,稍凹陷,病斑外缘水渍状,并有胶溢出,干后龟裂,严重时枯枝。果实被害后,病斑初为水渍状褐色小斑,逐渐扩大后呈暗紫色(深褐色),圆形,中央稍凹陷,边缘呈水渍状;潮湿时,病斑上溢出黄白色粘质物,也可产生大小裂纹,且受其他腐生菌侵染,导致果实腐烂。
其常用的药剂防治手段为:萌芽前喷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者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5-6月份病发前喷1:1:100的波尔多液。主要以预防为主,若是由于防治不当造成细菌性穿孔病的蔓延,治理起来就很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治理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治理方法,具体是将质量比石硫合剂:硫酸链霉素:水=20-25:0.8-1.1:300配成杀菌剂,于每日日出前1小时和日落后2小时对受害扁桃全株进行喷洒,喷洒3到5次,每次喷洒间隔1天。
优选的杀菌剂方案为:将质量比石硫合剂:硫酸链霉素:水=21-22:1-1.1:300配成杀菌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治理方法对于中等程度以下的细菌性穿孔病有着极为有效的效果;适用于前期没有及时进行药物防治导致的细菌性穿孔病的小规模爆发或者程度不是特别严重者;由于而今规模化的种植基本不会出现某种已知可防治病害的严重侵染,故而本方法具有极好的适用性。另外,本方法对于扁桃其他种类的穿孔病亦有一定的治理效果,但是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由于未进行其他种类作物的实验,其他效应尚未可知。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治理方法,具体是将质量比石硫合剂:硫酸链霉素:水=20:1.1:300配成杀菌剂,于每日日出前1小时和日落后2小时对受害扁桃全株进行喷洒,喷洒3次,每次喷洒间隔1天。
实施例2
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治理方法,具体是将质量比石硫合剂:硫酸链霉素:水=25:1:300配成杀菌剂,于每日日出前1小时和日落后2小时对受害扁桃全株进行喷洒,喷洒3次,每次喷洒间隔1天。
实施例3
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治理方法,具体是将质量比石硫合剂:硫酸链霉素:水=23:0.8:300配成杀菌剂,于每日日出前1小时和日落后2小时对受害扁桃全株进行喷洒,5次,每次喷洒间隔1天。
实施例4
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治理方法,具体是将质量比石硫合剂:硫酸链霉素:水=21:1:300配成杀菌剂,于每日日出前1小时和日落后2小时对受害扁桃全株进行喷洒,5次,每次喷洒间隔1天。
实施例5
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治理方法,具体是将质量比石硫合剂:硫酸链霉素:水=22:1.1:300配成杀菌剂,于每日日出前1小时和日落后2小时对受害扁桃全株进行喷洒,喷洒4次,每次喷洒间隔1天。
实施例6
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治理方法,具体是将质量比石硫合剂:硫酸链霉素:水=22:1:300配成杀菌剂,于每日日出前1小时和日落后2小时对受害扁桃全株进行喷洒,喷洒4次,每次喷洒间隔1天。
本发明可用其他的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具体形式来概述。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案都只能认为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能限制发明,权利要求书指出了本发明的范围,而上述的说明并未指出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在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变化,都应认为是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治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治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治理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治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治理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547581.0 (22)申请日 2014.10.16 A01N 59/06(2006.01) A01P 1/00(2006.01) A01N 47/44(2006.01) (71)申请人 山西桃运扁桃技术开发研究所 地址 031500 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古郡垣农 业技术开发区 (72)发明人 郭晓雁 曹玉贵 郭伟望 郭莉萍 刘彩萍 (74)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14109 代理人 吴立 (54) 发明名称 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治理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治理方法, 。

2、属于 扁桃病害防治技术领域 ;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治理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方 法 ; 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治 理方法, 具体是将质量比石硫合剂 : 硫酸链霉素 : 水=20-25 : 0.8-1.1 : 300配成杀菌剂, 于每日日出 前 1 小时和日落后 2 小时对受害扁桃全株进行喷 洒, 喷洒 3 到 5 次, 每次喷洒间隔 1 天。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9702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11 CN 10439。

3、7020 A 1/1 页 2 1. 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治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将质量比石硫合剂 : 硫酸链霉素 : 水 =20-25 : 0.8-1.1 : 300配成杀菌剂, 于每日日出前1小时和日落后2小时对受害扁桃全株进 行喷洒, 喷洒 3 到 5 次, 每次喷洒间隔 1 天。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治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将质量比石硫 合剂 : 硫酸链霉素 : 水 =21-22 : 1-1.1 : 300 配成杀菌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97020 A 2 1/2 页 3 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治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扁桃细菌性。

4、穿孔病的治理方法, 属于扁桃病害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受细菌性穿孔病危害的叶片, 初时为半透明水渍状淡褐色小点, 后变成紫褐色至 黑褐色, 病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形, 直径约 2 毫米。病斑周围有水渍状淡黄绿色晕环 (圈) , 边 缘有裂纹, 最后脱落或穿孔, 孔缘不整齐。空气潮湿时, 病斑背面有黄色菌源, 严重时叶片 早脱落。枝条被害后出现的病斑, 分为春季溃疡和夏季溃疡两种病斑。春季溃疡发生在先 年夏季枝条上, 次年在春季枝条上形成暗褐色小疱疹, 直径约 2 毫米, 后扩展到长 110 厘 米, 但宽度不超过枝条直径的一半。当病斑环枝一周 ( 圈 ) 时, 枝条则枯死。夏季溃疡多。

5、发 生在夏末当年生的绿枝上, 以皮孔和芽眼为中心, 形成水渍状暗紫红色斑点, 呈圆形或椭圆 形, 后扩大成褐色或紫黑色斑块, 稍凹陷, 病斑外缘水渍状, 并有胶溢出, 干后龟裂, 严重时 枯枝。果实被害后, 病斑初为水渍状褐色小斑, 逐渐扩大后呈暗紫色 ( 深褐色 ), 圆形, 中央 稍凹陷, 边缘呈水渍状 ; 潮湿时, 病斑上溢出黄白色粘质物, 也可产生大小裂纹, 且受其他腐 生菌侵染, 导致果实腐烂。 0003 其常用的药剂防治手段为 : 萌芽前喷 3-5 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者 45% 晶体石硫合 剂 30 倍液。5-6 月份病发前喷 1 : 1 : 100 的波尔多液。主要以预防为主, 。

6、若是由于防治不当 造成细菌性穿孔病的蔓延, 治理起来就很困难。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治理扁桃 细菌性穿孔病的方法。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治理方 法, 具体是将质量比石硫合剂 : 硫酸链霉素 : 水 =20-25 : 0.8-1.1 : 300 配成杀菌剂, 于每日 日出前1小时和日落后2小时对受害扁桃全株进行喷洒, 喷洒3到5次, 每次喷洒间隔1天。 0006 优选的杀菌剂方案为 : 将质量比石硫合剂 : 硫酸链霉素 : 水 =21-22 : 1-1.1 : 300 配 。

7、成杀菌剂。 000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 本发明的治理方法对于中等程度以下 的细菌性穿孔病有着极为有效的效果 ; 适用于前期没有及时进行药物防治导致的细菌性穿 孔病的小规模爆发或者程度不是特别严重者 ; 由于而今规模化的种植基本不会出现某种已 知可防治病害的严重侵染, 故而本方法具有极好的适用性。 另外, 本方法对于扁桃其他种类 的穿孔病亦有一定的治理效果, 但是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由于未进行其他种类作物的实 验, 其他效应尚未可知。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说 明 书 CN 104397020 A 3 2/2 页 4 0009 。

8、实施例 1 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治理方法, 具体是将质量比石硫合剂 : 硫酸链霉素 : 水 =20 : 1.1 : 300配成杀菌剂, 于每日日出前1小时和日落后2小时对受害扁桃全株进行喷洒, 喷洒3次, 每次喷洒间隔 1 天。 0010 实施例 2 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治理方法, 具体是将质量比石硫合剂 : 硫酸链霉素 : 水 =25 : 1 : 300 配成杀菌剂, 于每日日出前 1 小时和日落后 2 小时对受害扁桃全株进行喷洒, 喷洒 3 次, 每 次喷洒间隔 1 天。 0011 实施例 3 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治理方法, 具体是将质量比石硫合剂 : 硫酸链霉素 : 水 =23 : 0.8 :。

9、 300 配成杀菌剂, 于每日日出前 1 小时和日落后 2 小时对受害扁桃全株进行喷洒, 5 次, 每次 喷洒间隔 1 天。 0012 实施例 4 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治理方法, 具体是将质量比石硫合剂 : 硫酸链霉素 : 水 =21 : 1 : 300 配成杀菌剂, 于每日日出前1小时和日落后2小时对受害扁桃全株进行喷洒, 5次, 每次喷洒 间隔 1 天。 0013 实施例 5 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治理方法, 具体是将质量比石硫合剂 : 硫酸链霉素 : 水 =22 : 1.1 : 300配成杀菌剂, 于每日日出前1小时和日落后2小时对受害扁桃全株进行喷洒, 喷洒4次, 每次喷洒间隔 1 天。 0。

10、014 实施例 6 扁桃细菌性穿孔病的治理方法, 具体是将质量比石硫合剂 : 硫酸链霉素 : 水 =22 : 1 : 300 配成杀菌剂, 于每日日出前 1 小时和日落后 2 小时对受害扁桃全株进行喷洒, 喷洒 4 次, 每 次喷洒间隔 1 天。 0015 本发明可用其他的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具体形式来概述。因此, 无 论从哪一点来看,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案都只能认为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能限制发明, 权利要求书指出了本发明的范围, 而上述的说明并未指出本发明的范围, 因此, 在与本发明 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变化, 都应认为是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4397020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