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微丸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03903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73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277101.9

申请日:

2013.07.03

公开号:

CN104224726A

公开日:

2014.12.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61K 9/16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300410 天津市北辰区淮河道与汀江西路交口天之骄园区法务中心知识产权部变更后:300410 天津市北辰区淮河道与汀江西路交口天之骄园区法务中心知识产权部|||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9/16申请日:20130703|||公开

IPC分类号:

A61K9/16; A61K9/48; A61J3/00; A61K36/537; A61K36/532; A61K36/481

主分类号:

A61K9/16

申请人:

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章顺楠; 杨建会; 孙艳; 张洪坡; 董海鸥; 邵星云; 董莉娜; 马永强; 姚风娟; 陈聪; 刘晓峰; 周立红; 李晨鸣; 闫希军; 叶正良; 郑永锋; 范立君

地址:

300410 天津市北辰区淮河道与汀江西路交口天之骄园区法务中心知识产权部

优先权:

2013.06.17 CN 201310237560.4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130

代理人:

王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微丸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基丸,将基丸吸入到流化干燥包衣机内,使基丸在床体内完全流化;(2)待基丸温度上升到45℃时,开始以120g/min的速度喷入中药药液,随丸径的增大,输液量逐步增加,但速度最高不超过400g/min,喷药完毕,可以根据需要喷入包衣液进行包衣。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重量比为中药提取物或中药浸膏:基丸1:5-5:1备用; 
(2)上料流化:将处方量基丸吸入到流化干燥包衣机内,使基丸在床体内完全流化; 
(3)初期载药阶段:待物料温度40-60℃,开始以速度70-120g/min喷液,所述喷液是将中药提取物或中药浸膏加水稀释得到的预混中药提取物雾化成细小液滴,涂布于基丸表面; 
(4)载药过程中:在物料温度40-60℃,随着丸径的增加,喷液量逐步增加,颗粒丸径与喷液速度呈梯度提高,直至喷涂得到粒径为0.5-1.8mm的颗粒。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还包括(5)包衣技术,步骤(4)载药结束后,直接喷包衣液喷涂,包衣物料温度30-60℃,喷液速度40-300g/min,包衣时间1-4小时,所述包衣液浓度为5-25%。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重量比为中药提取物或中药浸膏:基丸1:5-5:1; 
(2)上料流化:将处方量基丸吸入流化干燥包衣机内,设定风量600-1500m3/h,使基丸在床体内完全流化,但不能剧烈流化,以基丸能够覆盖喷枪雾化液滴为准; 
(3)初期载药阶段:将预混提取物通过计量泵输送到喷枪,调试喷枪和雾化压力,使预混提取物能够均匀雾化为细小的液滴,分别设定上喷气和下喷气为2.0-3.0Bar和2.5-3.5Bar,设定物料温度50℃左右,待物料温度升至45℃后开始喷液,喷液速度设定60-120g/min; 
(4)载药过程中:物料温度45-55℃,随丸径的增大,输液量逐步增加,输液速度最高不超过400g/min,风量根据微丸的流化状态进行调整; 
(5)包衣:载药结束后直接喷包衣液进行包衣,包衣初期设定物料温度50℃,喷液速度40-80g/min,包衣20分钟后可将喷液速度调整至80-150g/min,物料温度控制在40-55℃,根据微丸的粘连情况调整输 液速度,风量和物料温度。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中药提取物为丹参提取物。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丹参提取物是有下述方法制备得到的: 
(1)丹参药材用低级醇提取,过滤得到醇提液,药渣A备用; 
(2)药渣A加水提取,过滤,得水提液,药渣B弃去; 
(3)醇提液、水提液分别降温静置,再分别吸取上清液为醇提上清液、水提上清液; 
(4)水提上清液浓缩得水提浓缩液; 
(5)水提浓缩液逐步加入醇提上清液,合并浓缩,得混合浓缩液; 
(6)混合浓缩液加入纯化水,混合均匀后浓缩,即得丹参提取物。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丹参提取物是由下述方法制备得到的: 
(1)丹参药材加药材量2-7倍量50-100%乙醇,回流提取约0.5-4小时,过滤得醇提液,药渣A备用; 
(2)上述药渣A加药材量2-7倍量水,煎煮约0.5-4小时,过滤,得水提液,药渣B弃去; 
(3)步骤(1)中醇提液降温静置,提取液搅拌时间10-60分钟,4小时内将提取液温度降至15℃以下,静置6~24小时吸取上清液得醇提上清液,步骤(2)水提液降温静置,提取液搅拌时间10-60分钟,4小时内将提取液温度降至15℃以下,静置6~24小时,吸取上清液得水提上清液; 
(4)水提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35,得水提浓缩液; 
(5)水提浓缩液逐步加入步骤(3)醇提上清液,合并浓缩,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0,得混合浓缩液; 
(6)混合浓缩液分次加入10L~100L纯化水,每次加入5~50L纯化水,合并浓缩,减压浓缩至82.5±2.5℃相对密度为1.25~1.35,趁热过滤,得丹参提取物。 

7.  如权利要求5或6任何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浓缩水提液至相对密度1.10~1.35后逐步加入步骤(3)醇提上清液。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浓缩水提液至相对 密度1.10~1.35后逐步加入步骤(3)醇提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5(82.5±2.5℃)收膏。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丸选自淀粉基丸、聚乙二醇6000基丸、蔗糖基丸,微晶纤维素基丸中的一种。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得微丸经过进一步加工制成丹参微丸胶囊,所述丹参微丸胶囊,配方如下: 
丹参提取物       20-40份 
淀粉基丸         10-20份 
欧巴代85G66817   1-2份 
制备方法如下: 
丹参提取物药液的配制:丹参提取物投入预混罐内,加入0.2~2倍量的纯化水,搅拌30分钟以上,得到中药药液; 
淀粉基丸载药:调试喷枪和雾化压力,使药液能够均匀雾化成细小液滴; 
上料流化:将淀粉基丸吸入流化干燥包衣机内,设定风量600~1500m3/h,使基丸在床体内完全流化,以基丸能够覆盖喷枪雾化液滴为准; 
将预混药液通过计量泵输送到喷枪,分别设定上喷气和下喷气为2.0~3.0Bar和2.5~3.5Bar;初期载药阶段,设定物料温度50℃左右,待物料温度升至45℃后开始喷液,喷液速度设定70~120g/min;载药过程中,物料温度45~55℃,随丸径的增大,输液量逐步增加,输液速度最高不超过400g/min,风量根据微丸的流化状态进行调整;载药过程中,必要时从取样口取样观察微丸的粘连和起粉情况,并根据微丸的粘连和起粉情况调整输液速度,风量和物料温度; 
包衣:取欧巴代85G66817和纯化水,搅拌混匀,搅拌不少于45分钟,得到18%的包衣液备用;载药结束后直接喷包衣液进行包衣,包衣初期设定物料温度50℃,喷液速度40~80g/min,包衣20分钟后可将喷液速度调整至80~150g/min,物料温度控制在40~55℃,根据微丸的粘连情况调整输液速度,风量和物料温度,包衣结束后,降温至35℃,出料; 
包衣丸筛选:将中间体包衣丸筛选,筛网网径为1.8mm,筛下物为丹参微丸;筛选所得丹参微丸占比例不低于90%; 
胶囊填充:将筛选到的丹参微丸,用胶囊填充机填充胶囊,即得。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中药微丸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药物制剂是指药物颗粒剂,特别是中药或植物药的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或植物药颗粒的传统制备方法是将中药或植物药或其提取物采用干法或湿法制成一定粒度的颗粒状物质,供患者使用时用水冲服或吞服。由于中药或植物药浸膏粘度较高,传统颗粒的制备方法大多存在颗粒的载药量低、外观不美观、口感差、易吸潮等问题。
空白微丸是制剂行业中常用的药物载体,很多市售的胶囊制剂都是在空白微丸上载药,再包衣制成一定释放要求的目标微丸。它具有流动性好,易填装胶囊,装量差异小,释药稳定等特点。微丸在药剂学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作为药物的载体,它既可以进一步压制成片剂,又可填充胶囊,不仅提高了药物稳定性,而且可有效地调节药物释放速率,作为药物释放系统,微丸还具有治疗学上的优势,它对肠道刺激较小,减少了药物的突释效应,提高了用药安全性。
在空白微丸上载药技术已经使用多年,但中药产品极少,很多中药载药技术要么载药量少,要么不稳定,要么外观差。
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工艺改进,找到一种适合中药提取物的载药技术,并进一步制备成中药微丸。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重量比为中药提取物或中药浸膏:基丸1:5-5:1备用;
(2)上料流化:将处方量基丸吸入到流化干燥包衣机内,使基丸在床体内完全流化;
(3)初期载药阶段:待物料温度40-60℃,开始以速度70-120g/min喷液,所述喷液是将中药提取物或中药浸膏加水稀释得到的预混中药提取物;
(4)载药过程中:在物料温度40-60℃,随着丸径的增加,喷液量逐步增加, 颗粒丸径与喷液速度呈梯度提高,直至喷涂得到粒径为0.5-1.8mm的颗粒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在喷药完毕后,还可以根据需要,对载药微丸喷入包衣液进行包衣步骤(5),包衣物料温度40-60℃,喷液速度40-300g/ml,包衣时间1-4小时,所述包衣液浓度为5-25%。
优选的,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重量比为中药提取物或中药浸膏:基丸1:3-3:1备用;优选2:1-1:1。
(2)基丸上料流化:设定风量600~1500m3/h,将基丸吸入到流化干燥包衣机内,使基丸在床体内完全流化;但不能剧烈流化造成基丸磨损起粉,以基丸能够覆盖喷枪雾化液滴为准;
(3)初期载药阶段:调试喷枪和雾化压力,使药液能够均匀雾化成细小液滴,将中药药液通过计量泵输送到喷枪,分别设定上喷气和下喷气为2.0~3.0Bar和2.5~3.5Bar,设定物料温度50℃左右,待物料温度升至45℃后开始喷液,喷液速度设定120g/min;
(4)载药过程中:物料温度45~55℃,随丸径的增大,输液量逐步增加,输液速度最高不超过400g/min,风量根据微丸的流化状态进行调整。
(5)包衣:载药结束后直接喷包衣液进行包衣,包衣初期设定物料温度50℃,喷液速度80g/min,包衣20分钟后可将喷液速度调整至80~150g/min,物料温度控制在40~55℃,根据微丸的粘连情况调整输液速度,风量和物料温度;
其中,中药药液是中药浸膏加水配制而成,中药浸膏与水的重量比为100:60-100,优选100:70-90,更优选的是100:75-85。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适合于任何一种中药提取物或中药浸膏,包括单方或复方,优选丹参提取物、芪参益气、藿香提取物等,最优选的是丹参提取物。
丹参提取物为市购或通过现有技术制备得到,为了更好的试验本发明的目的有限下述方法制备丹参提取物。
本发明所述的丹参提取物制备方法如下:
(1)丹参药材用醇提取,过滤得到醇提液,药渣A备用;
(2)药渣A加水提取,过滤,得水提液,药渣B弃去;
(3)醇提液、水提液分别降温静置,再分别吸取上清液为醇提上清液、水提上 清液;
(4)水提上清液浓缩得水提浓缩液;
(5)水提浓缩液逐步加入醇提上清液,合并浓缩,得混合浓缩液;
(6)混合浓缩液中加入纯化水,混合均匀后浓缩,干燥即得丹参提取物。
优选的,所述丹参提取物制备方法如下:
(1)丹参药材加药材量2-7倍量50-100%乙醇,回流提取约0.5-4小时,过滤得醇提液,药渣A备用;
(2)上述药渣1加药材量2-7倍量水,煎煮约0.5-4小时,过滤,得水提液,药渣B弃去;
(3)步骤(1)中的醇提液搅拌10-60分钟,4小时内将提取液温度降至15℃以下,静置6~24小时吸取上清液得醇提上清液,步骤(2)中的水提液搅拌10-60分钟,4小时内将提取液温度降至15℃以下,静置6~24小时,吸取上清液得水提上清液;
(4)水提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35,得水提浓缩液;
(5)水提浓缩液逐步加入步骤(3)醇提上清液,合并浓缩,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0,得混合浓缩液;
(6)混合浓缩液分次加入10L~100L纯化水,每次加入5~50L纯化水,合并浓缩,减压浓缩至82.5±2.5℃相对密度为1.25~1.35,趁热过滤,得丹参提取物。
其中,优选的步骤(5)中浓缩水提液至相对密度1.10~1.35后逐步加入步骤(3)醇提上清液。
其中,更优选的步骤(5)中浓缩水提液至相对密度1.10~1.35后逐步加入步骤(3)醇提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5(82.5±2.5℃)收膏。
最优选的,所述丹参提取物制备方法如下:
取切制丹参,加90±0.5%乙醇400±12L,煎煮90±5min,200目过滤,醇提液合并放入静置罐中;药渣进行第二次提取,加水500±15L,煎煮60±3min,200目过滤,药渣弃去,水提液合并放入不同静置罐中。醇提混合液和水混合提液分别置于不同静置罐中,静置罐通冷冻水降温静置,提取液搅拌30分钟后,4小时内将提取液温度降至15℃以下,静置6~24小时,吸取醇提上清液和水提上清液放至各自储罐中。先浓缩水提上清液至水提浓缩液比重1.25~1.30(82.5 ±2.5℃)之间;逐步加入醇提上清液进一步合并浓缩,浓缩过程中浓缩液比重不得低于1.15;浓缩至混合浓缩液比重≥1.34,分两次加入10L纯化水,每次加5L(45±5℃),合并浓缩,浓缩至比重1.33~1.35(82.5±2.5℃),趁热过滤(40目筛)得丹参提取物。
本发明所述的基丸,也称空白丸芯,或药用微丸丸芯,其为现有技术,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得到,在药用微丸丸芯方面的主要产品有:药用微丸丸芯(蔗糖型),微晶纤维素丸芯,淀粉丸芯等,本发明所述的基丸选自淀粉基丸、聚乙二醇6000基丸、蔗糖基丸,微晶纤维素基丸中的一种。优选淀粉基丸或聚乙二醇6000基丸,该基丸能够载药量高,喷涂容易,工艺容易控制,易于产业化。
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得载药微丸经过进一步加工可以制成丹参微丸胶囊。如将载药微丸包衣,过筛,得到包衣微丸,装入空白胶囊中即得本发明的中药微丸胶囊。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的复方丹参提取物微丸,本发明处方优选为丹参提取物20-40份,淀粉基丸10-20份、欧巴代1-2份。优选丹参提取物32份、淀粉基丸16份、欧巴代1.5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微丸,作为球形微丸,载体的用量少、单剂量小,一般每次服用量为0.1~4g;外形规则,呈球形或类球形、表面光滑圆整;物理特性良好,例如流动性好、颗粒粒度分布规整、质地致密耐挤压,耐磨损、密度大(堆密度为0.6~1.3g/ml)、比表面积小(只有0.01~0.03m2/g),溶散时限短;上述特点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并使包衣技术的实际推广应用成为可能,从而改善了中药或植物药易吸潮、不稳定等问题;另外,本发明的微丸除了可以作为普通的颗粒剂使用,还可以作为中间体或配方颗粒,灌装成胶囊剂等剂型,此外还可以制备成各种包衣制剂、缓控释制剂、定位释药制剂等。
本发明丹参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的优点如下:
本发明的中药提取物浓缩方式给制剂带来的好处主要是:提取物中难溶性颗粒显著改善,载药过程不再出现堵喷枪问题。提取物乙醇残留水平较低,制剂过程不再增加含醇操作,确保产品乙醇残留符合要求。提取物稳定性提高,制剂过 程指标成分转移率稳定。
以下为不同浓缩方法的比较实验
准确称量丹参药材450g,用4倍量90%乙醇提取1.5h,药液过滤;药渣用5倍量水回流提取1h,过滤,得醇提液和水提液。每个实验平行提取两次。
实验方案一、先浓缩醇提液后逐步加入浓缩水提液合并浓缩,至糖度86±2%收膏。
实验方案二、先浓缩水提液至糖度84±2%后,逐步加入醇提液合并浓缩,至糖度86±2%收膏。
样品来源:20120823先浓缩醇提液再加水提液浓缩
20120829先浓缩水提液再加醇提液浓缩
1、从丹参提取物放料后烧瓶粘附的图片可知20120823黑子渣子颗粒大且粘附比较严重,20120829可以看到析出黑色渣子比较细小并且比较均匀,从而20120829浓缩方式提取物性状较好。
2、用水清洗各自批次烧瓶结果图片可以看出20120823烧瓶黑子渣子粘附比严重,后种浓缩方式粘壁情况较少。从而从水清洗效果来说20120829批次浓缩方式对设备清洗较好。
3、从95%乙醇清洗的图片可知20120823清洗溶液颜色比较重,20120829溶液颜色较清。
综上所述,从丹参提取物表观性状和后续设备清洗来说20120829批次浓缩方式先浓缩水提液后逐步加入醇提液合并浓缩方式最优。
不同浓缩方式对丹参提取物粒度分布的影响
从上图2可以看出涂布图片中,20120823有明显大颗粒的黑子渣子析出,另种浓缩方式丹参提取物黑色渣子分布比较均匀且颗粒比较小,对丹参提取物对后续制剂影响较小。
药典筛检测粒度分布
分别取各批次丹参提取物浸膏50,加5倍量水溶解,过1-8号药典筛(药典筛依次叠放),用约500ml蒸馏水冲洗,观察每层药典筛中浸膏颗粒分布情况,然后将每层中的颗粒用水冲洗,收集,抽滤,连同滤纸烘干称重。


如上述图表可知从提取物颗粒大小以及大颗粒出现顺序可知,提取物性状优略顺序为20120829-J>20120823-J。因此20120829浓缩方式较好。
附图说明
图1实验过程中实验图片,其中,第一排丹参提取物放料后烧瓶粘附图片,第二排烧瓶水清洗后图片,第三排烧瓶95%乙醇清洗后图片
图2丹参提取物涂布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丹参提取物的制备,步骤如下:
切制丹参:药材外观检查,称量,备用。
药材投料要求:
切制丹参:可根据需要将不同批次切制丹参按适当比例搭配使用。
加入物料顺序:投料时先投E切制丹参,一煎加入90±0.5%乙醇、二煎加入一级RO水作为提取溶媒进行提取。
提取:
一批次由2罐组成,每罐均按批处方分别称取切制丹参100kg,加90±0.5%乙醇400±12L,煎煮90±5min,200目过滤,两罐醇提液合并放入静置罐中; 药渣进行第二次提取,加水500±15L,煎煮60±3min,200目过滤,药渣弃去,两罐水提液合并放入不同静置罐中。
降温静置:
醇提混合液和水混合提液分别置于不同静置罐中,静置罐通冷冻水降温静置,提取液搅拌30分钟后,4小时内将提取液温度降至15℃以下,静置6~24小时,吸取醇提上清液和水提上清液放至各自储罐中。
浓缩:
先浓缩水提上清液至水提浓缩液比重1.25~1.30(82.5±2.5℃)之间;逐步加入E01醇提上清液进一步合并浓缩,浓缩过程中浓缩液比重不得低于1.15;浓缩至E01混合浓缩液比重≥1.34,分两次加入10L纯化水,每次加5L(45±5℃),合并浓缩,浓缩至比重1.33~1.35(82.5±2.5℃),趁热过滤(40目筛)得E01丹参提取物。
实施例2
丹参微丸胶囊,可以根据以下方法制备:
原料:
丹参提取物       32.5kg
淀粉基丸         16.0kg
欧巴代85G66817   1.5kg
制备方法如下:
丹参提取物药液的配制:丹参提取物投入预混罐内,加入0.7~0.9倍量的纯化水,搅拌30分钟以上,得到中药药液;
淀粉基丸载药:调试喷枪和雾化压力,使药液能够均匀雾化为细小液滴;
上料流化:将淀粉基丸吸入流化干燥包衣机内,设定风量600~1500m3/h,使基丸在床体内完全流化,但不能剧烈流化造成基丸磨损起粉,以基丸能够覆盖喷枪雾化液滴为准;
将预混提取物通过计量泵输送到喷枪,分别设定上喷气和下喷气为2.0~3.0Bar和2.5~3.5Bar;初期载药阶段,设定物料温度50℃左右,待物料温度升至45℃后开始喷液,喷液速度设定70~120g/min;载药过程中,物料温度45~55℃,随丸径的增大,输液量逐步增加,输液速度最高不超过400g/min,风 量根据微丸的流化状态进行调整;载药过程中,必要时从取样口取样观察微丸的粘连和起粉情况,并根据微丸的粘连和起粉情况调整输液速度,风量和物料温度;
包衣:取欧巴代85G66817和纯化水,搅拌混匀,搅拌不少于45分钟,得到18%的包衣液备用;载药结束后直接喷包衣液进行包衣,包衣初期设定物料温度50℃,喷液速度40~80g/min,包衣20分钟后可将喷液速度调整至80~150g/min,物料温度控制在40~55℃,根据微丸的粘连情况调整输液速度,风量和物料温度,包衣结束后,降温至35℃,出料;
包衣丸筛选:将中间体包衣丸筛选,筛网网径为1.8mm,筛下物为丹参微丸;筛选所得丹参微丸占比例不低于90%;
胶囊填充:将筛选到的丹参微丸,用胶囊填充机填充胶囊,即得。
实施例3
载药微丸的制备
基丸上料流化:设定风量600m3/h,将基丸吸入到流化干燥包衣机内,使基丸在床体内完全流化;但不能剧烈流化造成基丸磨损起粉;
初期载药阶段:调试喷枪,使能够雾化良好,将中药药液通过计量泵输送到喷枪,分别设定上喷气和下喷气为2.0Bar和2.5Bar,设定物料温度50℃左右,待物料温度升至45℃后开始喷液,喷液速度设定70g/min;
载药过程中:物料温度50℃,随丸径的增大,输液量逐步增加,输液速度最高不超过400g/min,风量根据微丸的流化状态进行调整。
包衣:载药结束后直接喷包衣液进行包衣,包衣初期设定物料温度50℃,喷液速度40g/min,包衣20分钟后可将喷液速度调整至80g/min,物料温度控制在40℃,根据微丸的粘连情况调整输液速度,风量和物料温度;
其中,中药药液是中药浸膏加水配制而成,中药浸膏与水的重量比为100:90。实施例4
载药微丸的制备
基丸上料流化:设定风量1500m3/h,将基丸吸入到流化干燥包衣机内,使基丸在床体内完全流化;
初期载药阶段:调试喷枪,使能够雾化良好,将中药药液通过计量泵输送到喷枪,分别设定上喷气和下喷气为3.0Bar和3.5Bar,设定物料温度50℃左右,待物料 温度升至45℃后开始喷液,喷液速度设定120g/min;
载药过程中:物料温度55℃,随丸径的增大,输液量逐步增加,输液速度最高不超过400g/min,风量根据微丸的流化状态进行调整。
包衣:载药结束后直接喷包衣液进行包衣,包衣初期设定物料温度50℃,喷液速度80g/min,包衣20分钟后可将喷液速度调整至150g/min,物料温度控制在55℃,根据微丸的粘连情况调整输液速度,风量和物料温度;
其中,中药药液是中药浸膏加水配制而成,中药浸膏与水的重量比为100:70。实施例5
载药微丸的制备
基丸上料流化:设定风量1500m3/h,将基丸吸入到流化干燥包衣机内,使基丸在床体内完全流化;
初期载药阶段:调试喷枪,使能够雾化良好,将中药药液通过计量泵输送到喷枪,分别设定上喷气和下喷气为3.0Bar和3.5Bar,设定物料温度50℃左右,待物料温度升至45℃后开始喷液,喷液速度设定120g/min;
载药过程中:物料温度55℃,随丸径的增大,输液量逐步增加,输液速度最高不超过400g/min,风量根据微丸的流化状态进行调整。
包衣:载药结束后直接喷包衣液进行包衣,包衣初期设定物料温度50℃,喷液速度80g/min,包衣20分钟后可将喷液速度调整至150g/min,物料温度控制在55℃,根据微丸的粘连情况调整输液速度,风量和物料温度;
其中,中药提取物为丹参提取物,基丸为淀粉基丸,两者重量比例为2:1,中药药液是中药浸膏加水配制而成,中药浸膏与水的重量比为100:82。
实施例6
载药微丸的制备
基丸上料流化:设定风量1500m3/h,将基丸吸入到流化干燥包衣机内,使基丸在床体内完全流化;但不能剧烈流化造成基丸磨损起粉;
初期载药阶段:喷枪使用0.2mm的垫片,调试喷枪,使能够雾化良好,将中药药液通过计量泵输送到喷枪,分别设定上喷气和下喷气为3.0Bar和3.5Bar,设定物料温度50℃左右,待物料温度升至45℃后开始喷液,喷液速度设定120g/min;载药过程中:物料温度55℃,随丸径的增大,输液量逐步增加,输液速度最高不 超过400g/min,风量根据微丸的流化状态进行调整。
包衣:载药结束后直接喷包衣液进行包衣,包衣初期设定物料温度50℃,喷液速度80g/min,包衣30分钟后可将喷液速度调整至150g/min,物料温度控制在55℃,根据微丸的粘连情况调整输液速度,风量和物料温度;
其中,中药提取物为丹参提取物,基丸为蔗糖基丸,两者重量比例为1:1,中药药液是中药浸膏加水配制而成,中药浸膏与水的重量比为100:90。
实施例7
丹参微丸胶囊,可以根据以下方法制备:
原料:
丹参提取物       32.5kg
淀粉基丸         16.0kg
欧巴代85G66817   1.5kg
制备方法如下:
丹参提取物药液的配制:丹参提取物投入预混罐内,加入0.82倍重量的纯化水,搅拌30分钟以上,得到中药药液;
淀粉基丸载药:调试喷枪,使能够雾化良好;上料流化:将淀粉基丸吸入流化干燥包衣机内,设定风量1000m3/h,使基丸在床体内完全流化,但不能剧烈流化造成基丸磨损起粉;将预混提取物通过计量泵输送到喷枪,分别设定上喷气和下喷气为2.5Bar和3Bar;初期载药阶段,设定物料温度50℃左右,待物料温度升至45℃后开始喷液,喷液速度设定120g/min;载药过程中,物料温度50℃,随丸径的增大,输液量逐步增加,输液速度最高不超过400g/min,风量根据微丸的流化状态进行调整;载药过程中,必要时从取样口取样观察微丸的粘连和起粉情况,并根据微丸的粘连和起粉情况调整输液速度,风量和物料温度;
包衣:取欧巴代85G66817和纯化水,搅拌混匀,搅拌不少于45分钟,得到18%的包衣液备用;载药结束后直接喷包衣液进行包衣,包衣初期设定物料温度50℃,喷液速度80g/min,包衣20分钟后可将喷液速度调整至100g/min,物料温度控制在50℃,根据微丸的粘连情况调整输液速度,风量和物料温度,包衣结束后,降温至35℃,出料;
包衣丸筛选:将中间体包衣丸筛选,筛网网径为1.8mm,筛下物为丹参微丸; 筛选所得丹参微丸占比例不低于90%;
胶囊填充:将筛选到的丹参微丸,用胶囊填充机填充胶囊,即得。
实施例8柴胡提取物微丸胶囊,
处方:
柴胡提取物       1.40kg
微晶纤维素基丸   1.60kg
欧巴代85G66817   0.10kg
制备方法如下:
柴胡提取物药液的配制:柴胡提取物投入预混罐内,加入0.9倍重量的纯化水,搅拌30分钟以上,得到中药药液;
微晶纤维素基丸载药:调试喷枪,使能够雾化良好;上料流化:将微晶纤维素基丸吸入流化干燥包衣机内,设定风量1200m3/h,使基丸在床体内完全流化,但不能剧烈流化造成基丸磨损起粉;将预混提取物通过计量泵输送到喷枪,分别设定上喷气和下喷气为2.2Bar和3.2Bar;初期载药阶段,设定物料温度50℃左右,待物料温度升至45℃后开始喷液,喷液速度设定100g/min;载药过程中,物料温度50℃,随丸径的增大,输液量逐步增加,输液速度最高不超过400g/min,风量根据微丸的流化状态进行调整;载药过程中,必要时从取样口取样观察微丸的粘连和起粉情况,并根据微丸的粘连和起粉情况调整输液速度,风量和物料温度;
包衣:取欧巴代85G66817和纯化水,搅拌混匀,搅拌不少于45分钟,得到18%的包衣液备用;载药结束后直接喷包衣液进行包衣,包衣初期设定物料温度50℃,喷液速度80g/min,包衣20分钟后可将喷液速度调整至100g/min,物料温度控制在50℃,根据微丸的粘连情况调整输液速度,风量和物料温度,包衣结束后,降温至35℃,出料;
包衣丸筛选:将中间体包衣丸筛选,筛网网径为1.8mm,筛下物为柴胡微丸;筛选所得柴胡微丸占比例不低于90%;
胶囊填充:将筛选到的柴胡微丸,用胶囊填充机填充胶囊,即得。
实施例9芪参益气微丸胶囊,
处方:
芪参益气混合提取物     1.25kg
聚乙二醇6000基丸       3.75kg
欧巴代85G66817         0.20kg
制备方法如下:
芪参益气提取物药液的配制:芪参益气提取物投入预混罐内,加入0.7倍重量的纯化水,搅拌30分钟以上,得到中药药液;
聚乙二醇6000基丸载药:调试喷枪,使能够雾化良好;上料流化:将聚乙二醇6000基丸吸入流化干燥包衣机内,设定风量900m3/h,使基丸在床体内完全流化,但不能剧烈流化造成基丸磨损起粉;将预混提取物通过计量泵输送到喷枪,分别设定上喷气和下喷气为2.2Bar和3.2Bar;初期载药阶段,设定物料温度50℃左右,待物料温度升至40℃后开始喷液,喷液速度设定80g/min;载药过程中,物料温度50℃,随丸径的增大,输液量逐步增加,输液速度最高不超过400g/min,风量根据微丸的流化状态进行调整;载药过程中,必要时从取样口取样观察微丸的粘连和起粉情况,并根据微丸的粘连和起粉情况调整输液速度,风量和物料温度;
包衣:取欧巴代85G66817和纯化水,搅拌混匀,搅拌不少于45分钟,得到18%的包衣液备用;载药结束后直接喷包衣液进行包衣,包衣初期设定物料温度50℃,喷液速度80g/min,包衣20分钟后可将喷液速度调整至100g/min,物料温度控制在50℃,根据微丸的粘连情况调整输液速度,风量和物料温度,包衣结束后,降温至35℃,出料;
包衣丸筛选:将中间体包衣丸筛选,筛网网径为1.8mm,筛下物为芪参益气微丸;筛选所得芪参益气微丸占比例不低于90%;
胶囊填充:将筛选到的芪参益气微丸,用胶囊填充机填充胶囊,即得。
实施例10
藿香正气微丸胶囊,
处方:
藿香正气混合提取物     6.25kg
聚乙二醇6000基丸       6.25kg
欧巴代85G66817         0.40kg
制备方法如下:
藿香正气提取物药液的配制:藿香正气提取物投入预混罐内,加入0.8倍重量的纯化水,搅拌30分钟以上,得到中药药液;
聚乙二醇6000基丸载药:调试喷枪,使能够雾化良好;上料流化:将聚乙二醇6000基丸吸入流化干燥包衣机内,设定风量900m3/h,使基丸在床体内完全流化,但不能剧烈流化造成基丸磨损起粉;将预混提取物通过计量泵输送到喷枪,分别设定上喷气和下喷气为2.2Bar和3.2Bar;初期载药阶段,设定物料温度50℃左右,待物料温度升至40℃后开始喷液,喷液速度设定80g/min;载药过程中,物料温度50℃,随丸径的增大,输液量逐步增加,输液速度最高不超过400g/min,风量根据微丸的流化状态进行调整;载药过程中,必要时从取样口取样观察微丸的粘连和起粉情况,并根据微丸的粘连和起粉情况调整输液速度,风量和物料温度;
包衣:取欧巴代85G66817和纯化水,搅拌混匀,搅拌不少于45分钟,得到18%的包衣液备用;载药结束后直接喷包衣液进行包衣,包衣初期设定物料温度50℃,喷液速度80g/min,包衣20分钟后可将喷液速度调整至100g/min,物料温度控制在50℃,根据微丸的粘连情况调整输液速度,风量和物料温度,包衣结束后,降温至35℃,出料;
包衣丸筛选:将中间体包衣丸筛选,筛网网径为1.8mm,筛下物为藿香正气微丸;筛选所得藿香正气微丸占比例不低于90%;
胶囊填充:将筛选到的藿香正气微丸,用胶囊填充机填充胶囊,即得。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藿香正气、柴胡提取物、芪参益气提取物均按照现有技术制备。

一种中药微丸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种中药微丸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种中药微丸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中药微丸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中药微丸的制备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2472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24 CN 104224726 A (21)申请号 201310277101.9 (22)申请日 2013.07.03 201310237560.4 2013.06.17 CN A61K 9/16(2006.01) A61K 9/48(2006.01) A61J 3/00(2006.01) A61K 36/537(2006.01) A61K 36/532(2006.01) A61K 36/481(2006.01) (71)申请人 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00410 天津市北辰区淮河道与汀江西 路交。

2、口天之骄园区法务中心知识产权 部 (72)发明人 章顺楠 杨建会 孙艳 张洪坡 董海鸥 邵星云 董莉娜 马永强 姚风娟 陈聪 刘晓峰 周立红 李晨鸣 闫希军 叶正良 郑永锋 范立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11130 代理人 王为 (54) 发明名称 一种中药微丸的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微丸的制备方法, 所述 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取基丸, 将基丸吸入到流 化干燥包衣机内, 使基丸在床体内完全流化 ;(2) 待基丸温度上升到 45时, 开始以 120g/min 的 速度喷入中药药液, 随丸径的增大, 输液量逐步增 加, 但速度。

3、最高不超过 400g/min, 喷药完毕, 可以 根据需要喷入包衣液进行包衣。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0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24726 A CN 104224726 A 1/2 页 2 1. 一种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如下步骤 : (1) 取重量比为中药提取物或中药浸膏 : 基丸 1 : 5-5 : 1 备用 ; (2) 上料流化 : 将处方量基丸吸入到流化干燥包衣机内, 使基丸在床体内。

4、完全流化 ; (3) 初期载药阶段 : 待物料温度 40-60, 开始以速度 70-120g/min 喷液, 所述喷液是 将中药提取物或中药浸膏加水稀释得到的预混中药提取物雾化成细小液滴, 涂布于基丸表 面 ; (4) 载药过程中 : 在物料温度 40-60, 随着丸径的增加, 喷液量逐步增加, 颗粒丸径与 喷液速度呈梯度提高, 直至喷涂得到粒径为 0.5-1.8mm 的颗粒。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 特征在于 : 还包括 (5) 包衣技术, 步骤 (4) 载药结束 后, 直接喷包衣液喷涂, 包衣物料温度30-60, 喷液速度40-300g/min, 包衣时间1-4小时, 所述。

5、包衣液浓度为 5-25%。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如下步骤 : (1) 取重量比为中药提取物或中药浸膏 : 基丸 1 : 5-5 : 1 ; (2) 上料流化 : 将处方量基丸吸入流化干燥包衣机内, 设定风量 600-1500m3/h, 使基丸 在床体内完全流化, 但不能剧烈流化, 以基丸能够覆盖喷枪雾化液滴为准 ; (3)初期载药阶段 : 将预混提取物通过计量泵输送到喷枪, 调试喷枪和雾化压力, 使预混提取物能够均匀雾化为细小的液滴, 分别设定上喷气和下喷气为 2.0-3.0Bar 和 2.5-3.5Bar, 设定物料温度 50左右, 待物料温度。

6、升至 45后开始喷液, 喷液速度设定 60-120g/min; (4) 载药过程中 : 物料温度 45-55, 随丸径的增大, 输液量逐步增加, 输液速度最高不 超过 400g/min, 风量根据微丸的流化状态进行调整 ; (5) 包衣 : 载药结束后直接喷包衣液进行包衣, 包衣初期设定物料温度 50, 喷液速度 40-80g/min, 包衣 20 分钟后可将喷液速度调整至 80-150g/min, 物料温度控制在 40-55, 根据微丸的粘连情况调整输 液速度, 风量和物料温度。 4.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所述的中药提取物为丹参提取物。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

7、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丹参提取物是有下述方法制备 得到的 : (1) 丹参药材用低级醇提取, 过滤得到醇提液, 药渣 A 备用 ; (2) 药渣 A 加水提取, 过滤, 得水提液, 药渣 B 弃去 ; (3) 醇提液、 水提液分别降温静置, 再分别吸取上清液为醇提上清液、 水提上清液 ; (4) 水提上清液浓缩得水提浓缩液 ; (5) 水提浓缩液逐步加入醇提上清液, 合并浓缩, 得混合浓缩液 ; (6) 混合浓缩液加入纯化水, 混合均匀后浓缩, 即得丹参提取物。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丹参提取物是由下述方法制备 得到的 : (1) 丹参药材加。

8、药材量 2-7 倍量 50-100% 乙醇, 回流提取约 0.5-4 小时, 过滤得醇提液, 药渣 A 备用 ; (2) 上述药渣A加药材量2-7倍量水, 煎煮约0.5-4小时, 过滤, 得水提液, 药渣B弃去 ; (3) 步骤 (1) 中醇提液降温静置, 提取液搅拌时间 10-60 分钟, 4 小时内将提取液温度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24726 A 2 2/2 页 3 降至 15以下, 静置 624 小时吸取上清液得醇提上清液, 步骤 (2) 水提液降温静置, 提取液 搅拌时间 10-60 分钟, 4 小时内将提取液温度降至 15以下, 静置 624 小时, 吸取上清液得 水提。

9、上清液 ; (4) 水提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 1.101.35, 得水提浓缩液 ; (5)水提浓缩液逐步加入步骤 (3)醇提上清液, 合并浓缩, 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 1.20, 得混合浓缩液 ; (6) 混合浓缩液分次加入 10L100L 纯化水, 每次加入 550L 纯化水 , 合并浓缩, 减压浓 缩至 82.52.5相对密度为 1.251.35, 趁热过滤, 得丹参提取物。 7.如权利要求5或6任何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5) 中浓缩水提液至 相对密度 1.10 1.35 后逐步加入步骤 (3) 醇提上清液。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

10、骤 (5)中浓缩水提液至相对 密 度 1.10 1.35 后逐步加入步骤 (3)醇提上清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 1.35 (82.52.5) 收膏。 9.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基丸选自淀粉基丸、 聚乙二醇 6000 基丸、 蔗糖基丸, 微晶纤维素基丸中的一种。 10.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 所得微丸经过进一步加工制成丹参微丸胶囊, 所述 丹参微丸胶囊, 配方如下 : 丹参提取物 20-40 份 淀粉基丸 10-20 份 欧巴代 85G66817 1-2 份 制备方法如下 : 丹参提取物药液的配制 : 丹参提取物投入预混罐内, 加入 0.。

11、22 倍量的纯化水, 搅拌 30 分钟以上, 得到中药药液 ; 淀粉基丸载药 : 调试喷枪和雾化压力, 使药液能够均匀雾化成细小液滴 ; 上料流化 : 将淀粉基丸吸入流化干燥包衣机内, 设定风量 6001500m3/h, 使基丸在床体 内完全流化, 以基丸能够覆盖喷枪雾化液滴为准 ; 将预混药液通过计量泵输送到喷枪, 分别设定上喷气和下喷气为 2.03.0Bar 和 2.53.5Bar ; 初期载药阶段, 设定物料温度 50左右, 待物料温度升至 45后开始喷液, 喷液速度设定 70120g/min ; 载药过程中, 物料温度 4555, 随丸径的增大, 输液量逐步 增加, 输液速度最高不超过。

12、 400g/min, 风量根据微丸的流化状态进行调整 ; 载药过程中, 必 要时从取样口取样观察微丸的粘连和起粉情况, 并根据微丸的粘连和起粉情况调整输液速 度, 风量和物料温度 ; 包衣 : 取欧巴代85G66817和纯化水, 搅拌混匀, 搅拌不少于45分钟, 得到18%的包衣液 备用 ; 载药结束后直接喷包衣液进行包衣, 包衣初期设定物料温度 50, 喷液速度 4080g/ min, 包衣20分钟后可将喷液速度调整至80150g/min, 物料温度控制在4055, 根据微丸 的粘连情况调整输液速度, 风量和物料温度, 包衣结束后, 降温至 35, 出料 ; 包衣丸筛选 : 将中间体包衣丸筛。

13、选, 筛网网径为 1.8mm, 筛下物为丹参微丸 ; 筛选所得 丹参微丸占比例不低于 90% ; 胶囊填充 : 将筛选到的丹参微丸, 用胶囊填充机填充胶囊, 即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24726 A 3 1/10 页 4 一种中药微丸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的药物制剂是指药物颗粒剂, 特别 是中药或植物药的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中药或植物药颗粒的传统制备方法是将中药或植物药或其提取物采用干法或湿 法制成一定粒度的颗粒状物质, 供患者使用时用水冲服或吞服。由于中药或植物药浸膏粘 度较高, 传统颗粒的制备方法大多。

14、存在颗粒的载药量低、 外观不美观、 口感差、 易吸潮等问 题。 0003 空白微丸是制剂行业中常用的药物载体, 很多市售的胶囊制剂都是在空白微丸上 载药, 再包衣制成一定释放要求的目标微丸。 它具有流动性好, 易填装胶囊, 装量差异小, 释 药稳定等特点。 微丸在药剂学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作为药物的载体, 它既可以进一步压 制成片剂, 又可填充胶囊, 不仅提高了药物稳定性, 而且可有效地调节药物释放速率, 作为 药物释放系统, 微丸还具有治疗学上的优势, 它对肠道刺激较小, 减少了药物的突释效应, 提高了用药安全性。 0004 在空白微丸上载药技术已经使用多年, 但中药产品极少, 很多中药。

15、载药技术要么 载药量少, 要么不稳定, 要么外观差。 0005 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 经过工艺改进, 找到一种适合中药提取物的载药技 术, 并进一步制备成中药微丸。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0007 (1) 取重量比为中药提取物或中药浸膏 : 基丸 1 : 5-5 : 1 备用 ; 0008 (2) 上料流化 : 将处方量基丸吸入到流化干燥包衣机内, 使基丸在床体内完全流 化 ; 0009 (3) 初期载药阶段 : 待物料温度 40-60, 开始以速度 70-120g/min 喷液, 所述喷液 是将中药提取物或中药浸膏加水稀释得到的预混中。

16、药提取物 ; 0010 (4) 载药过程中 : 在物料温度 40-60, 随着丸径的增加, 喷液量逐步增加, 颗粒丸 径与喷液速度呈梯度提高, 直至喷涂得到粒径为 0.5-1.8mm 的颗粒 0011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 在喷药完毕后, 还可以根据需要, 对载药微丸喷入包衣液进行 包衣步骤 (5) , 包衣物料温度 40-60, 喷液速度 40-300g/ml, 包衣时间 1-4 小时, 所述包衣 液浓度为 5-25%。 0012 优选的,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0013 (1) 取重量比为中药提取物或中药浸膏 : 基丸 1 : 3-3 : 1 备用 ; 优选 2 : 1-1 。

17、: 1。 0014 (2) 基丸上料流化 : 设定风量 6001500m3/h, 将基丸吸入到流化干燥包衣机内, 使 基丸在床体内完全流化 ; 但不能剧烈流化造成基丸磨损起粉, 以基丸能够覆盖喷枪雾化液 说 明 书 CN 104224726 A 4 2/10 页 5 滴为准 ; 0015 (3) 初期载药阶段 : 调试喷枪和雾化压力, 使药液能够均匀雾化成细小液滴, 将中 药药液通过计量泵输送到喷枪, 分别设定上喷气和下喷气为2.03.0Bar和2.53.5Bar,设 定物料温度 50左右, 待物料温度升至 45后开始喷液, 喷液速度设定 120g/min ; 0016 (4) 载药过程中 :。

18、 物料温度 4555, 随丸径的增大, 输液量逐步增加, 输液速度最 高不超过 400g/min, 风量根据微丸的流化状态进行调整。 0017 (5) 包衣 : 载药结束后直接喷包衣液进行包衣, 包衣初期设定物料温度 50, 喷液 速度80g/min, 包衣20分钟后可将喷液速度调整至80150g/min, 物料温度控制在4055, 根据微丸的粘连情况调整输液速度, 风量和物料温度 ; 0018 其中, 中药药液是中药浸膏加水配制而成, 中药浸膏与水的重量比为 100 : 60-100, 优选 100:70-90, 更优选的是 100:75-85。 0019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 适合于任何一种。

19、中药提取物或中药浸膏, 包括单方或复方, 优 选丹参提取物、 芪参益气、 藿香提取物等, 最优选的是丹参提取物。 0020 丹参提取物为市购或通过现有技术制备得到, 为了更好的试验本发明的目的有限 下述方法制备丹参提取物。 0021 本发明所述的丹参提取物制备方法如下 : 0022 (1) 丹参药材用醇提取, 过滤得到醇提液, 药渣 A 备用 ; 0023 (2) 药渣 A 加水提取, 过滤, 得水提液, 药渣 B 弃去 ; 0024 (3)醇提液、 水提液分别降温静置, 再分别吸取上清液为醇提上清液、 水提上清 液 ; 0025 (4) 水提上清液浓缩得水提浓缩液 ; 0026 (5) 水提。

20、浓缩液逐步加入醇提上清液, 合并浓缩, 得混合浓缩液 ; 0027 (6) 混合浓缩液中加入纯化水, 混合均匀后浓缩, 干燥即得丹参提取物。 0028 优选的, 所述丹参提取物制备方法如下 : 0029 (1) 丹参药材加药材量 2-7 倍量 50-100% 乙醇, 回流提取约 0.5-4 小时, 过滤得醇 提液, 药渣 A 备用 ; 0030 (2) 上述药渣 1 加药材量 2-7 倍量水, 煎煮约 0.5-4 小时, 过滤, 得水提液, 药渣 B 弃去 ; 0031 (3) 步骤 (1) 中的醇提液搅拌 10-60 分钟, 4 小时内将提取液温度降至 15以下, 静置 624 小时吸取上清。

21、液得醇提上清液, 步骤 (2) 中的水提液搅拌 10-60 分钟, 4 小时内将 提取液温度降至 15以下, 静置 624 小时, 吸取上清液得水提上清液 ; 0032 (4) 水提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 1.101.35, 得水提浓缩液 ; 0033 (5) 水提浓缩液逐步加入步骤 (3) 醇提上清液, 合并浓缩, 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 1.20, 得混合浓缩液 ; 0034 (6) 混合浓缩液分次加入 10L100L 纯化水, 每次加入 550L 纯化水 , 合并浓缩, 减 压浓缩至 82.52.5相对密度为 1.251.35, 趁热过滤, 得丹参提取物。 0035 其中, 优选的步骤 (5)。

22、 中浓缩水提液至相对密度 1.10 1.35 后逐步加入步骤 (3) 醇提上清液。 0036 其中, 更优选的步骤 (5) 中浓缩水提液至相对密度 1.10 1.35 后逐步加入步骤 说 明 书 CN 104224726 A 5 3/10 页 6 (3) 醇提上清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 1.35(82.52.5) 收膏。 0037 最优选的, 所述丹参提取物制备方法如下 : 0038 取切制丹参, 加 900.5% 乙醇 40012L, 煎煮 905min, 200 目过滤, 醇提液合并 放入静置罐中 ; 药渣进行第二次提取, 加水 50015L, 煎煮 603min, 200 目过。

23、滤, 药渣弃 去, 水提液合并放入不同静置罐中。 醇提混合液和水混合提液分别置于不同静置罐中, 静置 罐通冷冻水降温静置, 提取液搅拌 30 分钟后, 4 小时内将提取液温度降至 15以下, 静置 624 小时, 吸取醇提上清液和水提上清液放至各自储罐中。先浓缩水提上清液至水提浓缩 液比重 1.25 1.30(82.52.5) 之间 ; 逐步加入醇提上清液进一步合并浓缩, 浓缩过程 中浓缩液比重不得低于1.15 ; 浓缩至混合浓缩液比重1.34, 分两次加入10L纯化水, 每次 加 5L(455 ), 合并浓缩, 浓缩至比重 1.33 1.35(82.52.5) , 趁热过滤 (40 目筛) 。

24、得丹参提取物。 0039 本发明所述的基丸, 也称空白丸芯, 或药用微丸丸芯, 其为现有技术, 可以在市场 上购买得到, 在药用微丸丸芯方面的主要产品有 : 药用微丸丸芯 (蔗糖型) , 微晶纤维素丸 芯, 淀粉丸芯等, 本发明所述的基丸选自淀粉基丸、 聚乙二醇 6000 基丸、 蔗糖基丸, 微晶纤 维素基丸中的一种。优选淀粉基丸或聚乙二醇 6000 基丸, 该基丸能够载药量高, 喷涂容易, 工艺容易控制, 易于产业化。 0040 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 所得载药微丸经过进一步加工可以制成丹参微丸胶囊。 如将载药微丸包衣, 过筛, 得到包衣微丸, 装入空白胶囊中即得本发明的中药微丸胶囊。 00。

25、41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的复方丹参提取物微丸, 本发明处方优选为丹参提取物 20-40 份, 淀粉基丸 10-20 份、 欧巴代 1-2 份。优选丹参提取物 32 份、 淀粉基丸 16 份、 欧巴 代 1.5 份。 004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43 本发明的微丸, 作为球形微丸, 载体的用量少、 单剂量小, 一般每次服用量为 0.1 4g ; 外形规则, 呈球形或类球形、 表面光滑圆整 ; 物理特性良好, 例如流动性好、 颗粒 粒度分布规整、 质地致密耐挤压, 耐磨损、 密度大 (堆密度为 0.6 1.3g/ml) 、 比表面积小 (只有0.010.03m2/g) , 溶散时限短 ; 上。

26、述特点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并使包衣技术的实 际推广应用成为可能, 从而改善了中药或植物药易吸潮、 不稳定等问题 ; 另外, 本发明的微 丸除了可以作为普通的颗粒剂使用, 还可以作为中间体或配方颗粒, 灌装成胶囊剂等剂型, 此外还可以制备成各种包衣制剂、 缓控释制剂、 定位释药制剂等。 0044 本发明丹参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的优点如下 : 0045 本发明的中药提取物浓缩方式给制剂带来的好处主要是 : 提取物中难溶性颗粒显 著改善, 载药过程不再出现堵喷枪问题。 提取物乙醇残留水平较低, 制剂过程不再增加含醇 操作, 确保产品乙醇残留符合要求。提取物稳定性提高, 制剂过程指标成分转移率稳定。。

27、 0046 以下为不同浓缩方法的比较实验 0047 准确称量丹参药材 450g, 用 4 倍量 90% 乙醇提取 1.5h, 药液过滤 ; 药渣用 5 倍量水 回流提取 1h, 过滤, 得醇提液和水提液。每个实验平行提取两次。 0048 实验方案一、 先浓缩醇提液后逐步加入浓缩水提液合并浓缩, 至糖度 862% 收 膏。 0049 实验方案二、 先浓缩水提液至糖度 842% 后, 逐步加入醇提液合并浓缩, 至糖度 说 明 书 CN 104224726 A 6 4/10 页 7 862% 收膏。 0050 样品来源 : 20120823 先浓缩醇提液再加水提液浓缩 0051 20120829 先。

28、浓缩水提液再加醇提液浓缩 0052 1、 从丹参提取物放料后烧瓶粘附的图片可知 20120823 黑子渣子颗粒大且粘附比 较严重, 20120829 可以看到析出黑色渣子比较细小并且比较均匀, 从而 20120829 浓缩方式 提取物性状较好。 0053 2、 用水清洗各自批次烧瓶结果图片可以看出 20120823 烧瓶黑子渣子粘附比严 重, 后种浓缩方式粘壁情况较少。从而从水清洗效果来说 20120829 批次浓缩方式对设备清 洗较好。 0054 3、 从95%乙醇清洗的图片可知20120823清洗溶液颜色比较重, 20120829溶液颜色 较清。 0055 综上所述, 从丹参提取物表观性状。

29、和后续设备清洗来说 20120829 批次浓缩方式 先浓缩水提液后逐步加入醇提液合并浓缩方式最优。 0056 不同浓缩方式对丹参提取物粒度分布的影响 0057 从上图 2 可以看出涂布图片中, 20120823 有明显大颗粒的黑子渣子析出, 另种浓 缩方式丹参提取物黑色渣子分布比较均匀且颗粒比较小, 对丹参提取物对后续制剂影响较 小。 0058 药典筛检测粒度分布 0059 分别取各批次丹参提取物浸膏 50, 加 5 倍量水溶解, 过 1-8 号药典筛 (药典筛依次 叠放) , 用约500ml蒸馏水冲洗, 观察每层药典筛中浸膏颗粒分布情况, 然后将每层中的颗粒 用水冲洗, 收集, 抽滤, 连同。

30、滤纸烘干称重。 0060 0061 0062 如上述图表可知从提取物颗粒大小以及大颗粒出现顺序可知, 提取物性状优略顺 序为 20120829-J20120823-J。因此 20120829 浓缩方式较好。 说 明 书 CN 104224726 A 7 5/10 页 8 附图说明 0063 图 1 实验过程中实验图片, 其中, 第一排丹参提取物放料后烧瓶粘附图片, 第二排 烧瓶水清洗后图片, 第三排烧瓶 95% 乙醇清洗后图片 0064 图 2 丹参提取物涂布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65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66 实施例 1 0067 丹参提取物的制。

31、备, 步骤如下 : 0068 切制丹参 : 药材外观检查, 称量, 备用。 0069 药材投料要求 : 0070 切制丹参 : 可根据需要将不同批次切制丹参按适当比例搭配使用。 0071 加入物料顺序 : 投料时先投 E 切制丹参, 一煎加入 900.5% 乙醇、 二煎加入一级 RO 水作为提取溶媒进行提取。 0072 提取 : 0073 一批次由 2 罐组成, 每罐均按批处方分别称取切制丹参 100kg, 加 900.5% 乙醇 40012L, 煎煮 905min, 200 目过滤, 两罐醇提液合并放入静置罐中 ; 药渣进行第二次提 取, 加水 50015L, 煎煮 603min, 200 。

32、目过滤, 药渣弃去, 两罐水提液合并放入不同静置罐 中。 0074 降温静置 : 0075 醇提混合液和水混合提液分别置于不同静置罐中, 静置罐通冷冻水降温静置, 提 取液搅拌 30 分钟后, 4 小时内将提取液温度降至 15以下, 静置 624 小时, 吸取醇提上清 液和水提上清液放至各自储罐中。 0076 浓缩 : 0077 先浓缩水提上清液至水提浓缩液比重 1.25 1.30(82.52.5) 之间 ; 逐步加 入 E01 醇提上清液进一步合并浓缩, 浓缩过程中浓缩液比重不得低于 1.15 ; 浓缩至 E01 混 合浓缩液比重 1.34, 分两次加入 10L 纯化水, 每次加 5L(45。

33、5 ), 合并浓缩, 浓缩至比 重 1.33 1.35(82.52.5) , 趁热过滤 (40 目筛) 得 E01 丹参提取物。 0078 实施例 2 0079 丹参微丸胶囊, 可以根据以下方法制备 : 0080 原料 : 0081 丹参提取物 32.5kg 0082 淀粉基丸 16.0kg 0083 欧巴代 85G66817 1.5kg 0084 制备方法如下 : 0085 丹参提取物药液的配制 : 丹参提取物投入预混罐内, 加入 0.70.9 倍量的纯化水, 搅拌 30 分钟以上, 得到中药药液 ; 0086 淀粉基丸载药 : 调试喷枪和雾化压力, 使药液能够均匀雾化为细小液滴 ; 说 明。

34、 书 CN 104224726 A 8 6/10 页 9 0087 上料流化 : 将淀粉基丸吸入流化干燥包衣机内, 设定风量 6001500m3/h, 使基丸 在床体内完全流化, 但不能剧烈流化造成基丸磨损起粉, 以基丸能够覆盖喷枪雾化液滴为 准 ; 0088 将预混提取物通过计量泵输送到喷枪, 分别设定上喷气和下喷气为 2.03.0Bar 和 2.53.5Bar ; 初期载药阶段, 设定物料温度 50左右, 待物料温度升至 45后开始喷液, 喷液速度设定 70120g/min ; 载药过程中, 物料温度 4555, 随丸径的增大, 输液量逐步 增加, 输液速度最高不超过 400g/min, 。

35、风量根据微丸的流化状态进行调整 ; 载药过程中, 必 要时从取样口取样观察微丸的粘连和起粉情况, 并根据微丸的粘连和起粉情况调整输液速 度, 风量和物料温度 ; 0089 包衣 : 取欧巴代 85G66817 和纯化水, 搅拌混匀, 搅拌不少于 45 分钟, 得到 18% 的 包衣液备用 ; 载药结束后直接喷包衣液进行包衣, 包衣初期设定物料温度 50, 喷液速度 4080g/min, 包衣 20 分钟后可将喷液速度调整至 80150g/min, 物料温度控制在 4055, 根据微丸的粘连情况调整输液速度, 风量和物料温度, 包衣结束后, 降温至 35, 出料 ; 0090 包衣丸筛选 : 将。

36、中间体包衣丸筛选, 筛网网径为 1.8mm, 筛下物为丹参微丸 ; 筛选 所得丹参微丸占比例不低于 90% ; 0091 胶囊填充 : 将筛选到的丹参微丸, 用胶囊填充机填充胶囊, 即得。 0092 实施例 3 0093 载药微丸的制备 0094 基丸上料流化 : 设定风量 600m3/h, 将基丸吸入到流化干燥包衣机内, 使基丸在床 体内完全流化 ; 但不能剧烈流化造成基丸磨损起粉 ; 0095 初期载药阶段 : 调试喷枪, 使能够雾化良好, 将中药药液通过计量泵输送到喷枪, 分别设定上喷气和下喷气为 2.0Bar 和 2.5Bar, 设定物料温度 50左右, 待物料温度升至 45后开始喷液。

37、, 喷液速度设定 70g/min; 0096 载药过程中 : 物料温度 50, 随丸径的增大, 输液量逐步增加, 输液速度最高不超 过 400g/min, 风量根据微丸的流化状态进行调整。 0097 包衣 : 载药结束后直接喷包衣液进行包衣, 包衣初期设定物料温度 50, 喷液速 度 40g/min, 包衣 20 分钟后可将喷液速度调整至 80g/min, 物料温度控制在 40, 根据微丸 的粘连情况调整输液速度, 风量和物料温度 ; 0098 其中, 中药药液是中药浸膏加水配制而成, 中药浸膏与水的重量比为 100 : 90。实 施例 4 0099 载药微丸的制备 0100 基丸上料流化 :。

38、 设定风量 1500m3/h, 将基丸吸入到流化干燥包衣机内, 使基丸在床 体内完全流化 ; 0101 初期载药阶段 : 调试喷枪, 使能够雾化良好, 将中药药液通过计量泵输送到喷枪, 分别设定上喷气和下喷气为 3.0Bar 和 3.5Bar, 设定物料温度 50左右, 待物料温度升至 45后开始喷液, 喷液速度设定 120g/min; 0102 载药过程中 : 物料温度 55, 随丸径的增大, 输液量逐步增加, 输液速度最高不超 过 400g/min, 风量根据微丸的流化状态进行调整。 0103 包衣 : 载药结束后直接喷包衣液进行包衣, 包衣初期设定物料温度 50, 喷液速 说 明 书 C。

39、N 104224726 A 9 7/10 页 10 度80g/min, 包衣20分钟后可将喷液速度调整至150g/min, 物料温度控制在55, 根据微丸 的粘连情况调整输液速度, 风量和物料温度 ; 0104 其中, 中药药液是中药浸膏加水配制而成, 中药浸膏与水的重量比为 100 : 70。实 施例 5 0105 载药微丸的制备 0106 基丸上料流化 : 设定风量 1500m3/h, 将基丸吸入到流化干燥包衣机内, 使基丸在床 体内完全流化 ; 0107 初期载药阶段 : 调试喷枪, 使能够雾化良好, 将中药药液通过计量泵输送到喷枪, 分别设定上喷气和下喷气为 3.0Bar 和 3.5B。

40、ar, 设定物料温度 50左右, 待物料温度升至 45后开始喷液, 喷液速度设定 120g/min; 0108 载药过程中 : 物料温度 55, 随丸径的增大, 输液量逐步增加, 输液速度最高不超 过 400g/min, 风量根据微丸的流化状态进行调整。 0109 包衣 : 载药结束后直接喷包衣液进行包衣, 包衣初期设定物料温度 50, 喷液速 度80g/min, 包衣20分钟后可将喷液速度调整至150g/min, 物料温度控制在55, 根据微丸 的粘连情况调整输液速度, 风量和物料温度 ; 0110 其中, 中药提取物为丹参提取物, 基丸为淀粉基丸, 两者重量比例为 2:1, 中药药液 是中。

41、药浸膏加水配制而成, 中药浸膏与水的重量比为 100 : 82。 0111 实施例 6 0112 载药微丸的制备 0113 基丸上料流化 : 设定风量 1500m3/h, 将基丸吸入到流化干燥包衣机内, 使基丸在床 体内完全流化 ; 但不能剧烈流化造成基丸磨损起粉 ; 0114 初期载药阶段 : 喷枪使用 0.2mm 的垫片, 调试喷枪, 使能够雾化良好, 将中药药液 通过计量泵输送到喷枪, 分别设定上喷气和下喷气为3.0Bar和3.5Bar,设定物料温度50 左右, 待物料温度升至 45后开始喷液, 喷液速度设定 120g/min; 载药过程中 : 物料温度 55, 随丸径的增大, 输液量逐。

42、步增加, 输液速度最高不超过 400g/min, 风量根据微丸的流 化状态进行调整。 0115 包衣 : 载药结束后直接喷包衣液进行包衣, 包衣初期设定物料温度 50, 喷液速 度80g/min, 包衣30分钟后可将喷液速度调整至150g/min, 物料温度控制在55, 根据微丸 的粘连情况调整输液速度, 风量和物料温度 ; 0116 其中, 中药提取物为丹参提取物, 基丸为蔗糖基丸, 两者重量比例为 1:1, 中药药液 是中药浸膏加水配制而成, 中药浸膏与水的重量比为 100 : 90。 0117 实施例 7 0118 丹参微丸胶囊, 可以根据以下方法制备 : 0119 原料 : 0120 。

43、丹参提取物 32.5kg 0121 淀粉基丸 16.0kg 0122 欧巴代 85G66817 1.5kg 0123 制备方法如下 : 0124 丹参提取物药液的配制 : 丹参提取物投入预混罐内, 加入 0.82 倍重量的纯化水, 说 明 书 CN 104224726 A 10 8/10 页 11 搅拌 30 分钟以上, 得到中药药液 ; 0125 淀粉基丸载药 : 调试喷枪, 使能够雾化良好 ; 上料流化 : 将淀粉基丸吸入流化干燥 包衣机内, 设定风量 1000m3/h, 使基丸在床体内完全流化, 但不能剧烈流化造成基丸磨损 起粉 ; 将预混提取物通过计量泵输送到喷枪, 分别设定上喷气和下。

44、喷气为 2.5Bar 和 3Bar ; 初期载药阶段, 设定物料温度 50左右, 待物料温度升至 45后开始喷液, 喷液速度设 定 120g/min ; 载药过程中, 物料温度 50, 随丸径的增大, 输液量逐步增加, 输液速度最高 不超过 400g/min, 风量根据微丸的流化状态进行调整 ; 载药过程中, 必要时从取样口取样 观察微丸的粘连和起粉情况, 并根据微丸的粘连和起粉情况调整输液速度, 风量和物料温 度 ; 0126 包衣 : 取欧巴代 85G66817 和纯化水, 搅拌混匀, 搅拌不少于 45 分钟, 得到 18% 的 包衣液备用 ; 载药结束后直接喷包衣液进行包衣, 包衣初期设。

45、定物料温度 50, 喷液速度 80g/min, 包衣20分钟后可将喷液速度调整至100g/min, 物料温度控制在50, 根据微丸的 粘连情况调整输液速度, 风量和物料温度, 包衣结束后, 降温至 35, 出料 ; 0127 包衣丸筛选 : 将中间体包衣丸筛选, 筛网网径为 1.8mm, 筛下物为丹参微丸 ; 筛选 所得丹参微丸占比例不低于 90% ; 0128 胶囊填充 : 将筛选到的丹参微丸, 用胶囊填充机填充胶囊, 即得。 0129 实施例 8 柴胡提取物微丸胶囊, 0130 处方 : 0131 柴胡提取物 1.40kg 0132 微晶纤维素基丸 1.60kg 0133 欧巴代 85G6。

46、6817 0.10kg 0134 制备方法如下 : 0135 柴胡提取物药液的配制 : 柴胡提取物投入预混罐内, 加入 0.9 倍重量的纯化水, 搅 拌 30 分钟以上, 得到中药药液 ; 0136 微晶纤维素基丸载药 : 调试喷枪, 使能够雾化良好 ; 上料流化 : 将微晶纤维素基 丸吸入流化干燥包衣机内, 设定风量 1200m3/h, 使基丸在床体内完全流化, 但不能剧烈流 化造成基丸磨损起粉 ; 将预混提取物通过计量泵输送到喷枪, 分别设定上喷气和下喷气为 2.2Bar 和 3.2Bar ; 初期载药阶段, 设定物料温度 50左右, 待物料温度升至 45后开始喷 液, 喷液速度设定 10。

47、0g/min ; 载药过程中, 物料温度 50, 随丸径的增大, 输液量逐步增加, 输液速度最高不超过 400g/min, 风量根据微丸的流化状态进行调整 ; 载药过程中, 必要时 从取样口取样观察微丸的粘连和起粉情况, 并根据微丸的粘连和起粉情况调整输液速度, 风量和物料温度 ; 0137 包衣 : 取欧巴代 85G66817 和纯化水, 搅拌混匀, 搅拌不少于 45 分钟, 得到 18% 的 包衣液备用 ; 载药结束后直接喷包衣液进行包衣, 包衣初期设定物料温度 50, 喷液速度 80g/min, 包衣20分钟后可将喷液速度调整至100g/min, 物料温度控制在50, 根据微丸的 粘连情。

48、况调整输液速度, 风量和物料温度, 包衣结束后, 降温至 35, 出料 ; 0138 包衣丸筛选 : 将中间体包衣丸筛选, 筛网网径为 1.8mm, 筛下物为柴胡微丸 ; 筛选 所得柴胡微丸占比例不低于 90% ; 0139 胶囊填充 : 将筛选到的柴胡微丸, 用胶囊填充机填充胶囊, 即得。 说 明 书 CN 104224726 A 11 9/10 页 12 0140 实施例 9 芪参益气微丸胶囊, 0141 处方 : 0142 芪参益气混合提取物 1.25kg 0143 聚乙二醇 6000 基丸 3.75kg 0144 欧巴代 85G66817 0.20kg 0145 制备方法如下 : 0146 芪参益气提取物药液的配制 : 芪参益气提取物投入预混罐内, 加入 0.7 倍重量的 纯化水, 搅拌 30 分钟以上, 得到中药药液 ;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