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耐水解增强型尼龙66复合材料.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01576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7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250952.4

申请日:

2013.06.21

公开号:

CN103304994A

公开日:

2013.09.1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IPC(主分类):C08L 77/06申请公布日:2013091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L 77/06申请日:20130621|||公开

IPC分类号:

C08L77/06; C08L27/18; C08L51/06; C08L79/00; C08K13/04; C08K7/06; C08K3/04; C08K3/34; C08K5/54; C08K5/20

主分类号:

C08L77/06

申请人:

苏州新区佳合塑胶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卫; 蒋学功; 张美英

地址:

215129 江苏省苏州市枫桥镇木桥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李纪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耐磨耐水解增强型尼龙66复合材料,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PA66100~120份、碳纤维12~18份、聚四氟乙烯1~5份、马来酸酐接枝乙烯-1-辛烯共聚物1~2份、纳米蒙脱土2~5份、偶联剂0.3~0.6份、乙撑双硬脂酸酰胺0.1~0.5份、抗氧剂10100.2~0.5份、抗氧剂1680.2~0.5份、聚碳化二亚胺0.4~1.8份。本发明产品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稳定性,并且通过添加碳纤维、聚四氟乙烯以及纳米蒙脱土,提高了尼龙66耐磨性,同时,本发明产品能耐水解,可广泛应用于水泵等湿度较高的场合。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耐磨耐水解增强型尼龙66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PA66 100~120份、碳纤维12~18份、聚四氟乙烯1~5份、马来酸酐接枝乙烯‑1‑辛烯共聚物1~2份、纳米蒙脱土2~5份、偶联剂0.3~0.6份、乙撑双硬脂酸酰胺0.1~0.5份、抗氧剂1010 0.2~0.5份、抗氧剂168 0.2~0.5份、聚碳化二亚胺0.4~1.8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耐水解增强型尼龙66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A151或硅烷偶联剂A171。

说明书

说明书耐磨耐水解增强型尼龙66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耐磨耐水解增强型尼龙66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尼龙66为聚己二酰己二胺,工业简称PA66,其疲劳强度和钢性较高,摩擦系数低,耐磨性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和电子器件领域。虽然尼龙66应用范围较广,但是其尺寸稳定性不够,且耐冲击性能较差,所以如何增强尼龙66的稳定性成为高分子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同时,由于尼龙66其分子内酰胺基团的亲水性导致其吸湿性较大,当其应用于与高湿度场合时,其性能会明显不足,由于水解,缩聚而成的尼龙66的力学性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严重下降甚至消失殆尽,严重影响了其使用性能和应用范围。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生产出耐磨耐水解增强型尼龙66复合材料是目前高分子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耐磨耐水解增强型尼龙66复合材料,本发明产品机械性能好、稳定性高,且具有良好的耐磨、耐水解性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耐磨耐水解增强型尼龙66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PA66 100~120份、碳纤维12~18份、聚四氟乙烯1~5份、马来酸酐接枝乙烯‑1‑辛烯共聚物1~2份、纳米蒙脱土2~5份、偶联剂0.3~0.6份、乙撑双硬脂酸酰胺0.1~0.5份、抗氧剂1010 0.2~0.5份、抗氧剂168 0.2~0.5份、聚碳化二亚胺0.4~1.8份。
进一步,其优化方案为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A151或硅烷偶联剂A171。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 
1)先将PA66、碳纤维、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偶联剂和马来酸酐接枝乙烯‑1‑辛烯共聚物在低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得混合料A;
2)然后将乙撑双硬脂酸酰胺、聚四氟乙烯、纳米蒙脱土和聚碳化二亚胺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 得混合料B;
3)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料A和步骤2)所得的混合料B混炼挤出,冷却后切粒,筛分,脱水即得本发明产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产品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稳定性;(2)本发明发品通过添加碳纤维、聚四氟乙烯以及纳米蒙脱土,提高了尼龙66耐磨性;(3)本发明产品能耐水解,可广泛应用于水泵等湿度较高的场合。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耐磨耐水解增强型尼龙66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PA66 100份、碳纤维12份、聚四氟乙烯1份、马来酸酐接枝乙烯‑1‑辛烯共聚物1份、纳米蒙脱土2份、硅烷偶联剂A151 0.3份、乙撑双硬脂酸酰胺0.1份、抗氧剂1010 0.2份、抗氧剂168 0.2份、聚碳化二亚胺0.4份。
实施例2 
耐磨耐水解增强型尼龙66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PA66 120份、碳纤维18份、聚四氟乙烯5份、马来酸酐接枝乙烯‑1‑辛烯共聚物2份、纳米蒙脱土5份、硅烷偶联剂A151 0.6份、乙撑双硬脂酸酰胺0.5份、抗氧剂1010 0.5份、抗氧剂168 0.5份、聚碳化二亚胺1.8份。
实施例3 
耐磨耐水解增强型尼龙66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PA66 110份、碳纤维15份、聚四氟乙烯3份、马来酸酐接枝乙烯‑1‑辛烯共聚物1.5份、纳米蒙脱土4份、硅烷偶联剂A151 0.4份、乙撑双硬脂酸酰胺0.2份、抗氧剂1010 0.3份、抗氧剂168 0.35份、聚碳化二亚胺0.9份。
实施例4 
耐磨耐水解增强型尼龙66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PA66 115份、碳纤维17份、聚四氟乙烯4份、马来酸酐接枝乙烯‑1‑辛烯共聚物1.8份、纳米蒙脱土3份、硅烷偶联剂A171 0.5份、乙撑双硬脂酸酰胺0.4份、抗氧剂1010 0.4份、抗氧剂168 0.25份、聚碳化二亚胺1.4份。
本发明实施例1~4所得产品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本发明产品性能测试数据 

由上表可见,实施例1~4所得的尼龙66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热变形温度和耐冲击性能,还具有良好的耐水解性能。

耐磨耐水解增强型尼龙66复合材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耐磨耐水解增强型尼龙66复合材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耐磨耐水解增强型尼龙66复合材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耐磨耐水解增强型尼龙66复合材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耐磨耐水解增强型尼龙66复合材料.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0499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9.18 CN 103304994 A *CN103304994A* (21)申请号 201310250952.4 (22)申请日 2013.06.21 C08L 77/06(2006.01) C08L 27/18(2006.01) C08L 51/06(2006.01) C08L 79/00(2006.01) C08K 13/04(2006.01) C08K 7/06(2006.01) C08K 3/04(2006.01) C08K 3/34(2006.01) C08K 5/54(2006.01) C08K 5。

2、/20(2006.01) (71)申请人 苏州新区佳合塑胶有限公司 地址 215129 江苏省苏州市枫桥镇木桥村 (72)发明人 张卫 蒋学功 张美英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2200 代理人 李纪昌 (54) 发明名称 耐磨耐水解增强型尼龙 66 复合材料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耐磨耐水解增强型尼龙 66 复合 材料, 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 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 : PA66100120 份、 碳 纤维 1218 份、 聚四氟乙烯 15 份、 马来酸酐接枝 乙烯 -1- 辛烯共聚物 12 份、 纳米蒙脱土 25 份、 偶联剂 0.3。

3、0.6 份、 乙撑双硬脂酸酰胺 0.10.5 份、 抗氧剂 10100.20.5 份、 抗氧剂 1680.20.5 份、 聚碳化二亚胺 0.41.8 份。本发明产品具有 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稳定性, 并且通过添加碳纤维、 聚四氟乙烯以及纳米蒙脱土, 提高了尼龙 66 耐磨 性, 同时, 本发明产品能耐水解, 可广泛应用于水 泵等湿度较高的场合。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04994 A CN 103304994 A *CN103304994A*。

4、 1/1 页 2 1. 耐磨耐水解增强型尼龙 66 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 : PA66 100120 份、 碳纤维 1218 份、 聚四氟乙烯 15 份、 马来酸酐接枝乙烯 -1- 辛烯共聚物 12 份、 纳米蒙脱土 25 份、 偶联剂 0.30.6 份、 乙撑双硬脂酸酰胺 0.10.5 份、 抗氧剂 1010 0.20.5 份、 抗氧剂 168 0.20.5 份、 聚碳化二亚胺 0.41.8 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耐水解增强型尼龙66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偶联 剂为硅烷偶联剂 A151 或硅烷偶联剂 A171。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

5、304994 A 2 1/3 页 3 耐磨耐水解增强型尼龙 66 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耐磨耐水解增强型尼龙66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0002 尼龙 66 为聚己二酰己二胺, 工业简称 PA66, 其疲劳强度和钢性较高, 摩擦系数低, 耐磨性好, 被广泛应用于汽车、 机械和电子器件领域。虽然尼龙 66 应用范围较广, 但是其尺 寸稳定性不够, 且耐冲击性能较差, 所以如何增强尼龙 66 的稳定性成为高分子材料领域研 究的热点之一。 0003 同时, 由于尼龙 66 其分子内酰胺基团的亲水性导致其吸湿性较大, 当其应用于与 高湿度场合时, 其性能会。

6、明显不足, 由于水解, 缩聚而成的尼龙 66 的力学性能在使用一段 时间后会严重下降甚至消失殆尽, 严重影响了其使用性能和应用范围。 因此, 如何克服现有 技术的不足, 生产出耐磨耐水解增强型尼龙 66 复合材料是目前高分子领域亟需解决的问 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耐磨耐水解增强型尼龙 66 复合 材料, 本发明产品机械性能好、 稳定性高, 且具有良好的耐磨、 耐水解性能。 0005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 耐磨耐水解增强型尼龙 66 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 : PA66 100120 份、 碳纤维 1218 份、。

7、 聚四氟乙烯 15 份、 马来酸酐接枝乙烯 -1- 辛烯共聚物 12 份、 纳米蒙脱土 25 份、 偶联剂 0.30.6 份、 乙撑双硬脂酸酰胺 0.10.5 份、 抗氧剂 1010 0.20.5 份、 抗氧剂 168 0.20.5 份、 聚碳化二亚胺 0.41.8 份。 0006 进一步, 其优化方案为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A151 或硅烷偶联剂 A171。 0007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 : 1) 先将 PA66、 碳纤维、 抗氧剂 1010、 抗氧剂 168、 偶联剂和马来酸酐接枝乙烯 -1- 辛烯 共聚物在低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 得混合料 A ; 2) 然后将乙撑双硬脂酸酰胺、 聚四氟。

8、乙烯、 纳米蒙脱土和聚碳化二亚胺在高速混合机 中混合均匀 , 得混合料 B ; 3) 将步骤 1) 所得的混合料 A 和步骤 2) 所得的混合料 B 混炼挤出, 冷却后切粒, 筛分, 脱水即得本发明产品。 0008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其有益效果为 :(1) 本发明产品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 稳定性 ;(2) 本发明发品通过添加碳纤维、 聚四氟乙烯以及纳米蒙脱土, 提高了尼龙 66 耐磨 性 ;(3) 本发明产品能耐水解, 可广泛应用于水泵等湿度较高的场合。 具体实施例 0009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说 明 书 CN 103304994 A 3 2/3 页 4 001。

9、0 实施例 1 耐磨耐水解增强型尼龙 66 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 : PA66 100 份、 碳纤维 12 份、 聚四氟乙烯 1 份、 马来酸酐接枝乙烯 -1- 辛烯共聚物 1 份、 纳米 蒙脱土 2 份、 硅烷偶联剂 A151 0.3 份、 乙撑双硬脂酸酰胺 0.1 份、 抗氧剂 1010 0.2 份、 抗氧 剂 168 0.2 份、 聚碳化二亚胺 0.4 份。 0011 实施例 2 耐磨耐水解增强型尼龙 66 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 : PA66 120 份、 碳纤维 18 份、 聚四氟乙烯 5 份、 马来酸酐接枝乙烯 -1- 辛烯。

10、共聚物 2 份、 纳米 蒙脱土 5 份、 硅烷偶联剂 A151 0.6 份、 乙撑双硬脂酸酰胺 0.5 份、 抗氧剂 1010 0.5 份、 抗氧 剂 168 0.5 份、 聚碳化二亚胺 1.8 份。 0012 实施例 3 耐磨耐水解增强型尼龙 66 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 : PA66 110 份、 碳纤维 15 份、 聚四氟乙烯 3 份、 马来酸酐接枝乙烯 -1- 辛烯共聚物 1.5 份、 纳 米蒙脱土 4 份、 硅烷偶联剂 A151 0.4 份、 乙撑双硬脂酸酰胺 0.2 份、 抗氧剂 1010 0.3 份、 抗 氧剂 168 0.35 份、 聚碳化二亚胺 0。

11、.9 份。 0013 实施例 4 耐磨耐水解增强型尼龙 66 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 : PA66 115 份、 碳纤维 17 份、 聚四氟乙烯 4 份、 马来酸酐接枝乙烯 -1- 辛烯共聚物 1.8 份、 纳 米蒙脱土 3 份、 硅烷偶联剂 A171 0.5 份、 乙撑双硬脂酸酰胺 0.4 份、 抗氧剂 1010 0.4 份、 抗 氧剂 168 0.25 份、 聚碳化二亚胺 1.4 份。 0014 本发明实施例 14 所得产品的性能测试, 结果如表 1 所示。 0015 表 1 本发明产品性能测试数据 说 明 书 CN 103304994 A 4 3/3 页 5 由上表可见, 实施例 14 所得的尼龙 66 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热变形温 度和耐冲击性能, 还具有良好的耐水解性能。 说 明 书 CN 103304994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