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肥料吸收的方法.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5399725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7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60564.X

申请日:

2012.07.26

公开号:

CN103570437A

公开日:

2014.02.1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5G 3/00申请公布日:2014021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5G 3/00申请日:20120726|||公开

IPC分类号:

C05G3/00; C05G3/04

主分类号:

C05G3/00

申请人:

陈书茵

发明人:

陈书茵

地址:

中国台湾新北市永和区中兴街94号7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代理人:

刘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揭露一种增进肥料吸收的方法,其步骤包括:(A)提供一肥料组成物,其中该肥料组成物包括一肥料核及一固态凝化物;(B)将该肥料组成物保持为液态并施予至一土壤标的区域;(C)藉由一温度差使该肥料组成物逐渐转化为固态;(D)控制该转化为固态的肥料组成物散布在该土壤标的区域中达到一预定时间。藉由控制肥料的固态/液态转化,使液态肥进入土壤后逐渐转变为固态,除了可有效帮助植株对于肥料的吸收,且可避免液态肥料的流失浪费,进一步达到节省成本的功效。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增进肥料吸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A)提供一肥料组成物,其中该肥料组成物包括一肥料核及一固态凝化物;
(B)将该肥料组成物保持为液态并施予至一土壤标的区域;
(C)藉由一温度差使该肥料组成物逐渐转化为固态;
(D)控制该转化为固态的肥料组成物散布在该土壤标的区域中达到一预定时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肥料组成物的施予为散布于该土壤标的区域的表面使其逐渐渗入。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肥料组成物的施予为直接注入该土壤标的区域达到一预定深度。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在步骤(D)之后控制该肥料组成物再转化为液态。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固态凝化物为一生物胶,该生物胶选自洋菜、蒟蒻、豆胶、果胶及褐藻酸钠所组成的群组。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肥料核选自氮肥、氮钾肥、磷肥、磷钾肥及氮磷钾混合型肥料所组成的组群。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肥料组成物更包括至少一微生物群,该微生物群选自光合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乳酸菌群、丝状菌群、固氮菌群、硝酸菌群及溶磷菌群所组成的组群。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肥料组成物更包括至少一有机资材,该有机资材选自泥炭、污泥、发酵牛粪、完熟堆肥、发酵制纸渣、木屑堆肥、稻根、稻杆、稻榖壳、麦杆、锯木屑、果皮堆肥及干燥牛粪所组成的组群。

说明书

说明书增进肥料吸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进肥料吸收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藉由控制肥料组成物的液/固态转变以增进肥料吸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农业要求作物的单位产量高、产品质量要好,为达此目的,农地的物理条件和养分供应须能充分满足作物的需求;物理条件靠耕耘使土壤的质地疏松,养分供应则靠土壤肥力、施肥和灌溉,但土壤中的养分供应不一定能充分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若营养成分不足,则会造成植物生长的障碍;一般土壤中通常氮、磷、钾的供应力多不充分,一些问题土壤也可能缺乏一种或多种微量元素,因此这些养份的补充通常多施以肥料以助滋长。肥料对植物而言就像营养品,对叶片饱满、枝干茁壮、根系健全及开花结果均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适度与正确的施肥才会使植物更健壮。如同平日我们食用各式各样的食物以获取所需营养一般,植物也常需自外部添加营养素以利成长。营养不良也会造成植物发育不良,而过度的养分也会造成植物伤害。肥料依外观可分为固态肥及液态肥,固态肥是当基肥用,而液态肥是当追肥用,基肥通常肥效较长但较淡,所以会辅以液肥。然而,若是可发展出一种藉由控制肥料的固态/液态转化,使液态肥进入土壤后逐渐转变为固态,应可有效帮助植株对于肥料的吸收,且可避免液态肥料的流失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不使用人造化学物质,而以天然有机物质为原料,而不会有以往的药害问题与其它产物有盐类堆积结晶现象,以及能有效便捷地改良土壤性质与促进作物生长后。
缘此,本发明的一目的即是提供一种增进肥料吸收的方法,其步骤包括:(A)提供一肥料组成物,其中该肥料组成物包括一肥料核及一固态凝化物;(B) 将该肥料组成物保持为液态并施予至一土壤标的区域;(C)藉由一温度差使该肥料组成物逐渐转化为固态;(D)控制该转化为固态的肥料组成物散布在该土壤标的区域中达到一预定时间。
较佳地,其中该肥料组成物的施予为散布于该土壤标的区域的表面使其逐渐渗入。
较佳地,其中该肥料组成物的施予为直接注入该土壤标的区域达到一预定深度。
较佳地,更包括在步骤(D)之后控制该肥料组成物再转化为液态。
较佳地,其中该固态凝化物为一生物胶,该生物胶选自洋菜、蒟蒻、豆胶、果胶及褐藻酸钠所组成的群组。
较佳地,其中该肥料核选自氮肥、氮钾肥、磷肥、磷钾肥及氮磷钾混合型肥料所组成的组群。
较佳地,其中该肥料组成物更包括至少一微生物群,该微生物群选自光合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乳酸菌群、丝状菌群、固氮菌群、硝酸菌群及溶磷菌群所组成的组群。
较佳地,其中该肥料组成物更包括至少一有机资材,该有机资材选自泥炭、污泥、发酵牛粪、完熟堆肥、发酵制纸渣、木屑堆肥、稻根、稻杆、稻榖壳、麦杆、锯木屑、果皮堆肥及干燥牛粪所组成的组群。
经由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藉由控制肥料的固态/液态转化,使液态肥进入土壤后逐渐转变为固态,除了可有效帮助植株对于肥料的吸收,且可避免液态肥料的流失浪费,进一步达到节省成本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增进肥料吸收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实施例的增进肥料吸收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一肥料组成物,其中该肥料组成物包括一肥料核及一固态凝化物。肥料核选自氮肥、氮钾肥、磷肥、磷钾肥及氮磷钾混合型肥料所组成的组群。固态凝化物较佳为一生物胶,该生物胶选自洋菜、蒟蒻、豆胶、果胶 及褐藻酸钠所组成的群组,选用生物胶的目的在于避免使用人工化合物,可对植株及环境有较佳的保护作用。其中固态凝化物占总重量的较佳比例须视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以方便控制之后肥料组成物的液态/固态转换。
(B)将该肥料组成物保持为液态并施予至一土壤标的区域。土壤标的区域可以是在盆栽容器中,或是其它种植于需求为较大面积的栽种区域。而施予方式可以为喷洒、浇洒等方式,散布于土壤标的区域的表面使其逐渐渗入,也可以直接注入土壤标的区域达到一预定深度,使其位于土壤中的特定区域。
(C)藉由一温度差使该肥料组成物逐渐转化为固态。
(D)控制该转化为固态的肥料组成物散布在该土壤标的区域中达到一预定时间。此步骤可使肥料组成物保持在土壤中,让植株的根部进行有效地吸收所需养分。
在上述实施例中,更包括在步骤(D)之后控制该肥料组成物再转化为液态,此步骤可让植株在达到预定的吸收时间后,将肥料组成物转化为液态流掉,避免过长时间地停留在土壤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的肥料组成物,进一步地,可以为一种微生物性肥料,其包括至少一微生物群,该微生物群选自光合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乳酸菌群、丝状菌群、固氮菌群、硝酸菌群及溶磷菌群所组成的组群。
上述各种微生物群常见用于肥料使用,各种菌群的基本功能介绍如下。
光合菌群属营养维生物,利用光和热为能源,再以植物根部分泌物、有害气体(氨氮、硫化氢等)及有机物质为基质,合成胺基酸、核酸等氮化合物、及一些活性物、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有些被植物吸收,有些成为其它微生物的基质,故土壤中光合菌的存在,其它益菌也能增加,能使很多不溶性的物质让植物根部完全吸收。
酵母菌群可利用光合菌群合成的胺基酸与醣份充分发挥发酵力,合成对作物的有效物质,尤其酵母菌分泌的酵素,能促进根系生长及细胞分裂,同时也有利于其它有益微生物的增长。
放线菌群是介于细菌与霉菌中间的型态,摄取胺基酸产生抗生物质,此物质能有效抑制病原菌,并抢夺霉菌及其它有害病原菌所需的物质(壳质类),创造其它微生物的增生,且放线菌有助长固氮菌与根菌的作用,使植物根部 更茁壮。
乳酸菌群从光合菌群与酵母菌群所分解出的醣类产生乳酸,乳酸有强的杀菌能力与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乳酸菌可使很多不容易分解的有机物分解转换成作物所需的养分,同时乳酸菌能抑制有害细菌的增殖,有害线虫也就消失。
丝状菌群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霉菌,会造成腐败发臭,事实上在此的丝状菌乃发酵酒精时使用的霉浆菌为主,此菌和其它有益微生物能共存,对土壤中酯类的生成有良好的效果,此效果能防止蛆或其它有害昆虫的发生,也有分解氨氮与硫化氢的效果。
固氮菌群可固定自然界中的氮源,制造肥份。硝酸菌群可转变有毒的氨气成为硝酸态氮,供植物吸收。溶磷菌群可分解土壤中不可溶解的物质转成磷、铁、钙等,提供作物养分。
以上菌群全属有益菌群,相互共生各自发挥重要的功能,尤其是光合菌的存在,让其它有益微生物更能发挥效应,同时光合菌也利用其它微生物群所产生的物质,彼此共生共存,如此活耀于土壤中可改善土壤,让土壤避免硬化、酸化,更可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保持土壤的平衡,使作物顺利成长发育。
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的肥料组成物,进一步地,可以为一种有机资材性肥料,包括至少一有机资材,该有机资材选自泥炭、污泥、发酵牛粪、完熟堆肥、发酵制纸渣、木屑堆肥、稻根、稻杆、稻榖壳、麦杆、锯木屑、果皮堆肥及干燥牛粪所组成的组群。
由以上实施例可知,经由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藉由控制肥料的固态/液态转化,使液态肥进入土壤后逐渐转变为固态,除了可有效帮助植株对于肥料的吸收,且可避免液态肥料的流失浪费,进一步达到节省成本的功效。本发明所提供的增进肥料吸收的方法确具产业上的利用价值,惟以上的叙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说明,凡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依据上述的说明而作其它种种的改良,但这些改变仍属于本发明的精神及以下所界定的专利范围中。

增进肥料吸收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增进肥料吸收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增进肥料吸收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增进肥料吸收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进肥料吸收的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7043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2.12 CN 103570437 A (21)申请号 201210260564.X (22)申请日 2012.07.26 C05G 3/00(2006.01) C05G 3/04(2006.01) (71)申请人 陈书茵 地址 中国台湾新北市永和区中兴街 94 号 7 楼 (72)发明人 陈书茵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11264 代理人 刘俊 (54) 发明名称 增进肥料吸收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揭露一种增进肥料吸收的方法, 其步 骤包括 : (A) 提供一肥料。

2、组成物, 其中该肥料组 成物包括一肥料核及一固态凝化物 ; (B) 将该肥 料组成物保持为液态并施予至一土壤标的区域 ; (C) 藉由一温度差使该肥料组成物逐渐转化为固 态 ; (D) 控制该转化为固态的肥料组成物散布在 该土壤标的区域中达到一预定时间。藉由控制肥 料的固态 / 液态转化, 使液态肥进入土壤后逐渐 转变为固态, 除了可有效帮助植株对于肥料的吸 收, 且可避免液态肥料的流失浪费, 进一步达到节 省成本的功效。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

3、(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70437 A CN 103570437 A 1/1 页 2 1. 一种增进肥料吸收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 (A) 提供一肥料组成物, 其中该肥料组成物包括一肥料核及一固态凝化物 ; (B) 将该肥料组成物保持为液态并施予至一土壤标的区域 ; (C) 藉由一温度差使该肥料组成物逐渐转化为固态 ; (D) 控制该转化为固态的肥料组成物散布在该土壤标的区域中达到一预定时间。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肥料组成物的施予为散布于该土壤标的 区域的表面使其逐渐渗入。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肥料。

4、组成物的施予为直接注入该土壤标 的区域达到一预定深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更包括在步骤(D)之后控制该肥料组成物再 转化为液态。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固态凝化物为一生物胶, 该生物胶选自洋 菜、 蒟蒻、 豆胶、 果胶及褐藻酸钠所组成的群组。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肥料核选自氮肥、 氮钾肥、 磷肥、 磷钾肥及 氮磷钾混合型肥料所组成的组群。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肥料组成物更包括至少一微生物群, 该微 生物群选自光合菌群、 酵母菌群、 放线菌群、 乳酸菌群、 丝状菌群、 固氮菌群。

5、、 硝酸菌群及溶 磷菌群所组成的组群。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肥料组成物更包括至少一有机资材, 该有 机资材选自泥炭、 污泥、 发酵牛粪、 完熟堆肥、 发酵制纸渣、 木屑堆肥、 稻根、 稻杆、 稻榖壳、 麦 杆、 锯木屑、 果皮堆肥及干燥牛粪所组成的组群。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70437 A 2 1/3 页 3 增进肥料吸收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进肥料吸收的方法, 特别是涉及一种藉由控制肥料组成物的液 / 固态转变以增进肥料吸收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现代农业要求作物的单位产量高、 产品质量要好, 为达此目的, 农地的物理。

6、条件和 养分供应须能充分满足作物的需求 ; 物理条件靠耕耘使土壤的质地疏松, 养分供应则靠土 壤肥力、 施肥和灌溉, 但土壤中的养分供应不一定能充分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 若营养成分 不足, 则会造成植物生长的障碍 ; 一般土壤中通常氮、 磷、 钾的供应力多不充分, 一些问题 土壤也可能缺乏一种或多种微量元素, 因此这些养份的补充通常多施以肥料以助滋长。肥 料对植物而言就像营养品, 对叶片饱满、 枝干茁壮、 根系健全及开花结果均有十分重要的地 位。适度与正确的施肥才会使植物更健壮。如同平日我们食用各式各样的食物以获取所需 营养一般, 植物也常需自外部添加营养素以利成长。 营养不良也会造成植物发育。

7、不良, 而过 度的养分也会造成植物伤害。 肥料依外观可分为固态肥及液态肥, 固态肥是当基肥用, 而液 态肥是当追肥用, 基肥通常肥效较长但较淡, 所以会辅以液肥。然而, 若是可发展出一种藉 由控制肥料的固态 / 液态转化, 使液态肥进入土壤后逐渐转变为固态, 应可有效帮助植株 对于肥料的吸收, 且可避免液态肥料的流失浪费。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不使用人造化学物质, 而以天然有机物质为原料, 而不会有以往的药害问 题与其它产物有盐类堆积结晶现象, 以及能有效便捷地改良土壤性质与促进作物生长后。 0004 缘此, 本发明的一目的即是提供一种增进肥料吸收的方法, 其步骤包括 : (A) 提供 。

8、一肥料组成物, 其中该肥料组成物包括一肥料核及一固态凝化物 ; (B) 将该肥料组成物保 持为液态并施予至一土壤标的区域 ; (C) 藉由一温度差使该肥料组成物逐渐转化为固态 ; (D) 控制该转化为固态的肥料组成物散布在该土壤标的区域中达到一预定时间。 0005 较佳地, 其中该肥料组成物的施予为散布于该土壤标的区域的表面使其逐渐渗 入。 0006 较佳地, 其中该肥料组成物的施予为直接注入该土壤标的区域达到一预定深度。 0007 较佳地, 更包括在步骤 (D) 之后控制该肥料组成物再转化为液态。 0008 较佳地, 其中该固态凝化物为一生物胶, 该生物胶选自洋菜、 蒟蒻、 豆胶、 果胶及褐。

9、 藻酸钠所组成的群组。 0009 较佳地, 其中该肥料核选自氮肥、 氮钾肥、 磷肥、 磷钾肥及氮磷钾混合型肥料所组 成的组群。 0010 较佳地, 其中该肥料组成物更包括至少一微生物群, 该微生物群选自光合菌群、 酵 母菌群、 放线菌群、 乳酸菌群、 丝状菌群、 固氮菌群、 硝酸菌群及溶磷菌群所组成的组群。 0011 较佳地, 其中该肥料组成物更包括至少一有机资材, 该有机资材选自泥炭、 污泥、 说 明 书 CN 103570437 A 3 2/3 页 4 发酵牛粪、 完熟堆肥、 发酵制纸渣、 木屑堆肥、 稻根、 稻杆、 稻榖壳、 麦杆、 锯木屑、 果皮堆肥及 干燥牛粪所组成的组群。 0012。

10、 经由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 藉由控制肥料的固态 / 液态转化, 使液态肥进入 土壤后逐渐转变为固态, 除了可有效帮助植株对于肥料的吸收, 且可避免液态肥料的流失 浪费, 进一步达到节省成本的功效。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为本发明增进肥料吸收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如图 1, 本实施例的增进肥料吸收的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0015 (A)提供一肥料组成物, 其中该肥料组成物包括一肥料核及一固态凝化物。 肥料核 选自氮肥、 氮钾肥、 磷肥、 磷钾肥及氮磷钾混合型肥料所组成的组群。固态凝化物较佳为一 生物胶, 该生物胶选自洋菜、 蒟蒻、 豆胶、 果胶及褐藻酸钠所。

11、组成的群组, 选用生物胶的目的 在于避免使用人工化合物, 可对植株及环境有较佳的保护作用。其中固态凝化物占总重量 的较佳比例须视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以方便控制之后肥料组成物的液态 / 固态转换。 0016 (B) 将该肥料组成物保持为液态并施予至一土壤标的区域。土壤标的区域可以是 在盆栽容器中, 或是其它种植于需求为较大面积的栽种区域。 而施予方式可以为喷洒、 浇洒 等方式, 散布于土壤标的区域的表面使其逐渐渗入, 也可以直接注入土壤标的区域达到一 预定深度, 使其位于土壤中的特定区域。 0017 (C) 藉由一温度差使该肥料组成物逐渐转化为固态。 0018 (D) 控制该转化为固态的肥料组。

12、成物散布在该土壤标的区域中达到一预定时间。 此步骤可使肥料组成物保持在土壤中, 让植株的根部进行有效地吸收所需养分。 0019 在上述实施例中, 更包括在步骤 (D) 之后控制该肥料组成物再转化为液态, 此步 骤可让植株在达到预定的吸收时间后, 将肥料组成物转化为液态流掉, 避免过长时间地停 留在土壤中。 0020 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的肥料组成物, 进一步地, 可以为一种微生物性肥料, 其包括 至少一微生物群, 该微生物群选自光合菌群、 酵母菌群、 放线菌群、 乳酸菌群、 丝状菌群、 固 氮菌群、 硝酸菌群及溶磷菌群所组成的组群。 0021 上述各种微生物群常见用于肥料使用, 各种菌群的基本功。

13、能介绍如下。 0022 光合菌群属营养维生物, 利用光和热为能源, 再以植物根部分泌物、 有害气体 ( 氨 氮、 硫化氢等 ) 及有机物质为基质, 合成胺基酸、 核酸等氮化合物、 及一些活性物、 促进植物 生长发育的物质, 有些被植物吸收, 有些成为其它微生物的基质, 故土壤中光合菌的存在, 其它益菌也能增加, 能使很多不溶性的物质让植物根部完全吸收。 0023 酵母菌群可利用光合菌群合成的胺基酸与醣份充分发挥发酵力, 合成对作物的有 效物质, 尤其酵母菌分泌的酵素, 能促进根系生长及细胞分裂, 同时也有利于其它有益微生 物的增长。 0024 放线菌群是介于细菌与霉菌中间的型态, 摄取胺基酸产。

14、生抗生物质, 此物质能有 效抑制病原菌, 并抢夺霉菌及其它有害病原菌所需的物质 ( 壳质类 ), 创造其它微生物的增 说 明 书 CN 103570437 A 4 3/3 页 5 生, 且放线菌有助长固氮菌与根菌的作用, 使植物根部更茁壮。 0025 乳酸菌群从光合菌群与酵母菌群所分解出的醣类产生乳酸, 乳酸有强的杀菌能力 与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 乳酸菌可使很多不容易分解的有机物分解转换成作物所需的养 分, 同时乳酸菌能抑制有害细菌的增殖, 有害线虫也就消失。 0026 丝状菌群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霉菌, 会造成腐败发臭, 事实上在此的丝状菌乃发酵 酒精时使用的霉浆菌为主, 此菌和其它有益微生物。

15、能共存, 对土壤中酯类的生成有良好的 效果, 此效果能防止蛆或其它有害昆虫的发生, 也有分解氨氮与硫化氢的效果。 0027 固氮菌群可固定自然界中的氮源, 制造肥份。硝酸菌群可转变有毒的氨气成为硝 酸态氮, 供植物吸收。 溶磷菌群可分解土壤中不可溶解的物质转成磷、 铁、 钙等, 提供作物养 分。 0028 以上菌群全属有益菌群, 相互共生各自发挥重要的功能, 尤其是光合菌的存在, 让 其它有益微生物更能发挥效应, 同时光合菌也利用其它微生物群所产生的物质, 彼此共生 共存, 如此活耀于土壤中可改善土壤, 让土壤避免硬化、 酸化, 更可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保持土壤的平衡, 使作物顺利成长发育。

16、。 0029 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的肥料组成物, 进一步地, 可以为一种有机资材性肥料, 包括 至少一有机资材, 该有机资材选自泥炭、 污泥、 发酵牛粪、 完熟堆肥、 发酵制纸渣、 木屑堆肥、 稻根、 稻杆、 稻榖壳、 麦杆、 锯木屑、 果皮堆肥及干燥牛粪所组成的组群。 0030 由以上实施例可知, 经由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 藉由控制肥料的固态 / 液态 转化, 使液态肥进入土壤后逐渐转变为固态, 除了可有效帮助植株对于肥料的吸收, 且可避 免液态肥料的流失浪费, 进一步达到节省成本的功效。本发明所提供的增进肥料吸收的方 法确具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惟以上的叙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说明, 凡熟悉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当可依据上述的说明而作其它种种的改良, 但这些改变仍属于本发明的精神及以 下所界定的专利范围中。 说 明 书 CN 103570437 A 5 1/1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70437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肥料;肥料制造〔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