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辣咸鲜小麦糊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香辣咸鲜小麦糊及其制备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7184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03 CN 104171844 A (21)申请号 201410339572.2 (22)申请日 2014.07.17 A23L 1/10(2006.01) A23L 1/30(2006.01) (71)申请人 张久兵 地址 243100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乌溪镇 南广村竹元自然村 19 号 (72)发明人 张久兵 (74)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方琦 (54) 发明名称 一种香辣咸鲜小麦糊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辣咸鲜小麦糊, 由以下 。
2、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小麦仁 200-250、 膨化粳米粉 10-20、 黑芝麻 8-10、 南瓜籽 6-9、 干辣椒 7-9、 蛋 白干 8-11、 韭芽 7-9、 雪莲果 6-8、 干花豆 7-10、 金 荞麦仁 8-9、 车窝草 1-2、 黄花倒水莲 1-3、 淡竹叶 2-3、 金露梅1-2、 花生壳1-3、 蒲公英2-3、 盐适量、 芥末粉 4-6、 五香粉 5-7、 营养添加粉 10-12 ; 本发 明香气四溢、 麻辣鲜香、 口感绵延, 融入了雪莲果、 黑芝麻, 具有开胃消食、 健脾益胃、 暖胃散寒等功 效。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
3、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71844 A CN 104171844 A 1/1 页 2 1. 一种香辣咸鲜小麦糊,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小麦仁 200-250、 膨化粳米粉 10-20、 黑芝麻 8-10、 南瓜籽 6-9、 干辣椒 7-9、 蛋白干 8-11、 韭芽 7-9、 雪莲果 6-8、 干花豆 7-10、 金荞麦仁 8-9、 车窝草 1-2、 黄花倒水莲 1-3、 淡竹 叶 2-3、 金露梅 1-2、 花生壳 1-3、 蒲公英 2-3、 盐适量、 芥末粉 4-6、 五香粉 5-7、 营。
4、养添加粉 10-12 ; 所述的营养添加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牛骨汤 20-30、 牛肚 7-9、 牛奶 5-6、 蜂王浆 6-7、 薏仁米 7-9、 银耳 5-6、 红糖 4-5、 马蹄浆 液 15-20、 大红袍茶粉 4-6、 茶叶草 1-2、 芦苇根 2-3、 当归叶 4-5、 山药 2-4、 艾纳香叶 1-2、 金 银花 2-3 ; 制备方法为 :(1) 将薏仁米、 银耳置于马蹄浆液中浸泡 2-3 小时后, 薏仁米、 银耳、 红糖 连同未被吸收的马蹄浆液混合打浆, 所得浆液经喷雾干燥处理后, 得薏仁米银耳粉 ; (2) 将茶叶草、 芦苇根、 当归叶、 山药、 艾纳香叶、 金银花。
5、混合, 水提 2-3 次, 过滤, 合并滤 液 ; (3) 将步骤 (2) 所得滤液与牛骨汤混合入锅, 在锅中再加入牛肚、 牛奶、 蜂王浆、 大红袍 茶粉, 文火煮 1-2 小时后, 加入步骤 (3) 所得薏仁米银耳粉以及剩余各原料, 小火熬制成膏, 烘干, 粉碎成粉末, 即得。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香辣咸鲜小麦糊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1) 将车窝草、 黄花倒水莲、 淡竹叶、 金露梅、 花生壳、 蒲公英用纱布包裹成中药包后与 小麦仁、 金荞麦仁混合入锅, 加 3-4 倍水, 小火煮 40-60 分钟, 将小麦仁、 金荞麦仁出料, 烘 干, 研磨成粉 ; (2) 。
6、将黑芝麻、 南瓜籽、 干辣椒混合置于锅中, 炒制 3-4 分钟出香味, 研磨成粉, 与芥末 粉、 五香粉、 盐混合均匀, 得咸香调味粉 ; (3) 将干花豆在适量水中浸泡 1-2 小时候, 与蛋白干、 韭芽、 雪莲果混合, 再加 1-2 倍水 打浆, 所得浆液置于锅中, 小火熬制水干, 出料, 研磨成粉 ; (4) 将步骤 (1) 、(2) 、(3)处理后的物料与剩余各原料混合均匀, 将混合物料倒入调 湿器, 调节水分含量为 10%-20%, 将调湿后的混合物料送入膨化机中膨化处理, 膨化温度为 130 -150, 再将膨化后的混合物料进行超微粉碎, 即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1。
7、71844 A 2 1/2 页 3 一种香辣咸鲜小麦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主要涉及既食食品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香辣咸鲜小麦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即食食品种类繁多, 但大多脂肪含量超标, 长期食用对人体健 康造成危害, 且多不具有保健功能, 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 提供一种香辣咸鲜小麦糊及其制备方 法。 0004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一种香辣咸鲜小麦糊,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小麦仁 200-250、 膨化粳米粉 10-20、 黑芝麻 8-10、 南瓜。
8、籽 6-9、 干辣椒 7-9、 蛋白干 8-11、 韭芽 7-9、 雪莲果 6-8、 干花豆 7-10、 金荞麦仁 8-9、 车窝草 1-2、 黄花倒水莲 1-3、 淡竹 叶 2-3、 金露梅 1-2、 花生壳 1-3、 蒲公英 2-3、 盐适量、 芥末粉 4-6、 五香粉 5-7、 营养添加粉 10-12 ; 所述的营养添加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牛骨汤 20-30、 牛肚 7-9、 牛奶 5-6、 蜂王浆 6-7、 薏仁米 7-9、 银耳 5-6、 红糖 4-5、 马蹄浆 液 15-20、 大红袍茶粉 4-6、 茶叶草 1-2、 芦苇根 2-3、 当归叶 4-5、 山药 2-4、 艾。
9、纳香叶 1-2、 金 银花 2-3 ; 制备方法为 :(1) 将薏仁米、 银耳置于马蹄浆液中浸泡 2-3 小时后, 薏仁米、 银耳、 红糖 连同未被吸收的马蹄浆液混合打浆, 所得浆液经喷雾干燥处理后, 得薏仁米银耳粉 ; (2) 将茶叶草、 芦苇根、 当归叶、 山药、 艾纳香叶、 金银花混合, 水提 2-3 次, 过滤, 合并滤 液 ; (3) 将步骤 (2) 所得滤液与牛骨汤混合入锅, 在锅中再加入牛肚、 牛奶、 蜂王浆、 大红袍 茶粉, 文火煮 1-2 小时后, 加入步骤 (3) 所得薏仁米银耳粉以及剩余各原料, 小火熬制成膏, 烘干, 粉碎成粉末, 即得 ; 所述的香辣咸鲜小麦糊的制备方。
10、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1) 将车窝草、 黄花倒水莲、 淡竹叶、 金露梅、 花生壳、 蒲公英用纱布包裹成中药包后与 小麦仁、 金荞麦仁混合入锅, 加 3-4 倍水, 小火煮 40-60 分钟, 将小麦仁、 金荞麦仁出料, 烘 干, 研磨成粉 ; (2) 将黑芝麻、 南瓜籽、 干辣椒混合置于锅中, 炒制 3-4 分钟出香味, 研磨成粉, 与芥末 粉、 五香粉、 盐混合均匀, 得咸香调味粉 ; (3) 将干花豆在适量水中浸泡 1-2 小时候, 与蛋白干、 韭芽、 雪莲果混合, 再加 1-2 倍水 打浆, 所得浆液置于锅中, 小火熬制水干, 出料, 研磨成粉 ; (4) 将步骤 (1) 。
11、、(2) 、(3)处理后的物料与剩余各原料混合均匀, 将混合物料倒入调 说 明 书 CN 104171844 A 3 2/2 页 4 湿器, 调节水分含量为 10%-20%, 将调湿后的混合物料送入膨化机中膨化处理, 膨化温度为 130 -150, 再将膨化后的混合物料进行超微粉碎, 即得。 0005 本发明的优点是 : 本发明香气四溢、 麻辣鲜香、 口感绵延, 融入了雪莲果、 黑芝麻, 具有开胃消食、 健脾益 胃、 暖胃散寒等功效, 此外, 本发明含有多种中草药成分, 具有清热除烦、 利尿通淋、 强筋骨、 降血压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06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 实。
12、施例 : 一种香辣咸鲜小麦糊, 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小麦仁 250、 膨化粳米粉 20、 黑芝麻 10、 南瓜籽 9、 干辣椒 9、 蛋白干 11、 韭芽 9、 雪莲果 8、 干花豆 10、 金荞麦仁 9、 车窝草 2、 黄花倒水莲 3、 淡竹叶 3、 金露梅 2、 花生壳 3、 蒲公英 3、 盐适量、 芥末粉 6、 五香粉 7、 营养添加粉 12 ; 所述的营养添加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牛骨汤 30、 牛肚 9、 牛奶 6、 蜂王浆 7、 薏仁米 9、 银耳 6、 红糖 5、 马蹄浆液 20、 大红袍茶粉 6、 茶叶草 2、 芦苇根 3、 当归叶 5、 山药 4、 艾纳香叶 。
13、2、 金银花 3 ; 制备方法为 :(1) 将薏仁米、 银耳置于马蹄浆液中浸泡 3 小时后, 薏仁米、 银耳、 红糖连 同未被吸收的马蹄浆液混合打浆, 所得浆液经喷雾干燥处理后, 得薏仁米银耳粉 ; (2) 将茶叶草、 芦苇根、 当归叶、 山药、 艾纳香叶、 金银花混合, 水提 3 次, 过滤, 合并滤 液 ; (3) 将步骤 (2) 所得滤液与牛骨汤混合入锅, 在锅中再加入牛肚、 牛奶、 蜂王浆、 大红袍 茶粉, 文火煮 2 小时后, 加入步骤 (3) 所得薏仁米银耳粉以及剩余各原料, 小火熬制成膏, 烘 干, 粉碎成粉末, 即得 ; 所述的香辣咸鲜小麦糊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
14、) 将车窝草、 黄花倒水莲、 淡竹叶、 金露梅、 花生壳、 蒲公英用纱布包裹成中药包后与 小麦仁、 金荞麦仁混合入锅, 加4倍水, 小火煮60分钟, 将小麦仁、 金荞麦仁出料, 烘干, 研磨 成粉 ; (2) 将黑芝麻、 南瓜籽、 干辣椒混合置于锅中, 炒制 4 分钟出香味, 研磨成粉, 与芥末粉、 五香粉、 盐混合均匀, 得咸香调味粉 ; (3) 将干花豆在适量水中浸泡 2 小时候, 与蛋白干、 韭芽、 雪莲果混合, 再加 1-2 倍水打 浆, 所得浆液置于锅中, 小火熬制水干, 出料, 研磨成粉 ; (4) 将步骤 (1) 、(2) 、(3) 处理后的物料与剩余各原料混合均匀, 将混合物料倒入调湿 器, 调节水分含量为 20%, 将调湿后的混合物料送入膨化机中膨化处理, 膨化温度为 150, 再将膨化后的混合物料进行超微粉碎, 即得。 说 明 书 CN 104171844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