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热毒壅盛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5396036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1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47092.3

申请日:

2014.06.06

公开号:

CN104000954A

公开日:

2014.08.27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K 36/86申请公布日:2014082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6申请日:20140606|||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6; A61P15/00

主分类号:

A61K36/86

申请人:

济南科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上

地址: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路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代理人:

赵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热毒壅盛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金银花25~35份,蒲公英10~25份,野菊花12~25份,紫花地丁10~25份,天葵子12~26份,牡丹皮10~20份,赤芍10~22份,红藤20~38份,败酱10~25份,元胡10~20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所选原料均具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且制备方法简单,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治愈率为78.3%,总有效率为96.39%。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热毒壅盛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金银花25~35份,蒲公英10~25份,野菊花12~25份,紫花地丁10~25份,天葵子12~26份,牡丹皮10~20份,赤芍10~22份,红藤20~38份,败酱10~25份,元胡10~20份。

2.   一种治疗热毒壅盛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金银花28~32份,蒲公英15~22份,野菊花18~23份,紫花地丁15~20份,天葵子15~23份,牡丹皮12~18份,赤芍12~18份,红藤25~35份,败酱10~20份,元胡13~18份。

3.   一种治疗热毒壅盛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金银花30份,蒲公英20份,野菊花20份,紫花地丁20份,天葵子20份,牡丹皮15份,赤芍15份,红藤30份,败酱15份,元胡15份。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治疗热毒壅盛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热毒壅盛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祖国医学认为,妇科的发病机理,可以概括为脏腑功能失常(主要是脾虚、肾虚、肝郁),气血失调,以及冲、任、督、带四脉损伤三个方面。由于妇女特殊的生理特征,如经行、怀孕、生产,易造成胞脉空虚,邪毒乘虚内侵,湿浊、热毒畜积下焦,客于胞中,与气血相搏,因而产生妇科各种疾病疾病。正邪交争、营卫不和、邪毒壅盛,故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脾虚湿盛、痰湿下注、湿郁化热、肾气不固,而症见月经不调、赤白黄带、带下量多、痛经、腹胀、精神和食欲不振,壅遏不行而见腹痛,久而瘀毒内结,结而成癥。如因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余邪未尽,留滞为患,瘀积胞中,复感邪毒,与气血相搏,以致病势延绵,形成慢性妇科炎症疾病。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热毒壅盛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制备简单、使用方便、见效和痊愈时间短、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持久等优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热毒壅盛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金银花25~35份,蒲公英10~25份,野菊花12~25份,紫花地丁10~25份,天葵子12~26份,牡丹皮10~20份,赤芍10~22份,红藤20~38份,败酱10~25份,元胡10~20份。
优选地,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金银花28~32份,蒲公英15~22份,野菊花18~23份,紫花地丁15~20份,天葵子15~23份,牡丹皮12~18份,赤芍12~18份,红藤25~35份,败酱10~20份,元胡13~18份。
更为优选地,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金银花30份,蒲公英20份,野菊花20份,紫花地丁20份,天葵子20份,牡丹皮15份,赤芍15份,红藤30份,败酱15份,元胡15份。
药效分析:
金银花:味甘,性寒,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对于头昏头晕、口干作渴、多汗烦闷、肠炎、菌痢、麻疹、肺炎、乙脑、流脑、急性乳腺炎、败血症、阑尾炎、皮肤感染、痈疽疔疮、丹毒、腮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病症均有一定疗效。
蒲公英:味甘、微苦,性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野菊花:味辛、苦;归肺、肝经,清热解毒,疏风平肝,主治疔疮、痈疽、丹毒、湿疹、皮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高血压病。
紫花地丁:味苦、辛,性寒,归心、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
天葵子:味苦、微苦、微辛,性寒,归肝、脾、膀胱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水通淋,主小儿热惊、癫痫、痈肿、疔疮、乳痈、瘰疬、皮肤痒疮、目赤肿痛、咽痛、蛇虫咬伤、热淋、砂淋。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
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红藤:味苦,性平,归大肠、肝经,具解毒消痈,活血止痛,祛风除湿,杀虫功效,主治肠痈,痢疾,乳痛,痛经,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虫积腹痛。
败酱:味苦,性平,入肝、胃、大肠经,清热解毒,排脓破瘀,治肠痈,下痢,赤白带下,产后瘀滞腹痛,目赤肿痛,痈肿疥癣。
元胡:味辛、苦,性温,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的功能。
中医理论认为,热毒壅盛导致的子宫内膜炎常发于经期或产后,症状为突然小腹剧烈疼痛、拒按、腰骶胀痛,带下量多、色黄如脓或夹杂血丝、质粘稠有臭秽味,伴高热、寒战、食欲不振、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而燥,脉洪数或弦数,分析原因为,经期产后胞脉空虚,湿、热、毒之邪乘虚侵入胞中与败血搏结,阻于冲任、伤及带脉,故见小腹剧烈疼痛,带下量多;湿、热、毒壅盛,蕴积于冲任,故见带下如脓有秽味;正邪交争剧烈,故见高热、寒战,余证及舌脉均为热毒壅盛之象。因此,热毒壅盛导致的子宫内膜炎症在治疗时,应当清热解毒、利湿止带、化瘀止痛,以防病势深入,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所选原料均具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且制备方法简单,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治愈率为78.3%,总有效率为96.3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热毒壅盛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金银花25克,蒲公英10克,野菊花12克,紫花地丁10克,天葵子12克,牡丹皮10克,赤芍10克,红藤20克,败酱10克,元胡10克。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热毒壅盛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金银花35克,蒲公英25克,野菊花25克,紫花地丁25克,天葵子26克,牡丹皮20克,赤芍22克,红藤38克,败酱25克,元胡20克。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热毒壅盛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金银花28克,蒲公英15克,野菊花18克,紫花地丁15克,天葵子15克,牡丹皮12克,赤芍12克,红藤25克,败酱10克,元胡13克。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热毒壅盛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金银花32克,蒲公英22克,野菊花23克,紫花地丁20克,天葵子23克,牡丹皮18克,赤芍18克,红藤35克,败酱20克,元胡18克。
实施例5:
一种治疗热毒壅盛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金银花30克,蒲公英20克,野菊花20克,紫花地丁20克,天葵子20克,牡丹皮15克,赤芍15克,红藤30克,败酱15克,元胡15克。
临床资料:
本发明实施例5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83例,年龄20~55岁,所有患者都符合热毒壅盛型子宫内膜炎,症状为:突然小腹剧烈疼痛、拒按、腰骶胀痛,带下量多、色黄如脓或夹杂血丝、质粘稠有臭秽味,伴高热、寒战、食欲不振、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而燥,脉洪数或弦数。
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及症状酌情增减。一天一剂,水煎两遍取汁200~300ml,分早、晚两次温热服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刺激及腐烂之物,油煎、火燎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宜多吃。
疗效评定:
(1)治愈:小腹疼痛消失、腰骶无胀痛感,带下量正常无异味,其他症状消失;
(2)好转:小腹偶有疼痛感、腰骶偶有胀痛感,带下量正常,至黏稠略有异味,其他症状改善;
(3)未愈:症状未见改善。
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2~30天,治愈65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治愈率为78.3%,总有效率为96.39%,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一种治疗热毒壅盛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热毒壅盛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热毒壅盛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热毒壅盛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热毒壅盛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0095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8.27 CN 104000954 A (21)申请号 201410247092.3 (22)申请日 2014.06.06 A61K 36/86(2006.01) A61P 15/00(2006.01) (71)申请人 济南科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路 3 号 (72)发明人 李上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7221 代理人 赵妍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热毒壅盛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 物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热毒壅盛型子宫。

2、内膜 炎的中药组合物, 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 组成 : 金银花 2535 份, 蒲公英 1025 份, 野菊花 1225 份, 紫花地丁 1025 份, 天葵子 1226 份, 牡 丹皮1020份, 赤芍1022份, 红藤2038份, 败酱 1025 份, 元胡 1020 份 ;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 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 精选药物组方, 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 本 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所选原料均具清热解毒、 活血 化瘀的功效, 且制备方法简单, 经临床应用验证, 其疗效显著, 作用可靠, 药性平和, 未出现毒副作 用, 治愈率为 78.3%, 总有效率为 96.。

3、39%。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00954 A CN 104000954 A 1/1 页 2 1. 一种治疗热毒壅盛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 中药原料组成 : 金银花 2535 份, 蒲公英 1025 份, 野菊花 1225 份, 紫花地丁 1025 份, 天葵子 1226 份, 牡丹皮 1020 份, 赤芍 1022 份, 红藤 2038 份, 败酱 1025 份, 元胡 1020 份。 2. 一种。

4、治疗热毒壅盛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 中药原料组成 : 金银花 2832 份, 蒲公英 1522 份, 野菊花 1823 份, 紫花地丁 1520 份, 天葵子 1523 份, 牡丹皮 1218 份, 赤芍 1218 份, 红藤 2535 份, 败酱 1020 份, 元胡 1318 份。 3. 一种治疗热毒壅盛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 中药原料组成 : 金银花 30 份, 蒲公英 20 份, 野菊花 20 份, 紫花地丁 20 份, 天葵子 20 份, 牡丹皮 15 份, 赤芍 15 份, 红藤 30 份, 败酱 15 份。

5、, 元胡 15 份。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000954 A 2 1/3 页 3 一种治疗热毒壅盛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热毒壅盛型子宫 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祖国医学认为, 妇科的发病机理, 可以概括为脏腑功能失常 (主要是脾虚、 肾虚、 肝 郁) , 气血失调, 以及冲、 任、 督、 带四脉损伤三个方面。由于妇女特殊的生理特征, 如经行、 怀 孕、 生产, 易造成胞脉空虚, 邪毒乘虚内侵, 湿浊、 热毒畜积下焦, 客于胞中, 与气血相搏, 因 而产生妇科各种疾病疾病。正邪交争、 营。

6、卫不和、 邪毒壅盛, 故症见恶寒发热、 头痛 ; 脾虚湿 盛、 痰湿下注、 湿郁化热、 肾气不固, 而症见月经不调、 赤白黄带、 带下量多、 痛经、 腹胀、 精神 和食欲不振, 壅遏不行而见腹痛, 久而瘀毒内结, 结而成癥。 如因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 余 邪未尽, 留滞为患, 瘀积胞中, 复感邪毒, 与气血相搏, 以致病势延绵, 形成慢性妇科炎症疾 病。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热毒壅盛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 具有制备简单、 使用方便、 见效和痊愈时间短、 安全可靠、 疗效显著持久等优点。 0004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一种治疗热毒壅盛型。

7、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 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 金银花 2535 份, 蒲公英 1025 份, 野菊花 1225 份, 紫花地丁 1025 份, 天葵子 1226 份, 牡丹皮 1020 份, 赤芍 1022 份, 红藤 2038 份, 败酱 1025 份, 元胡 1020 份。 0005 优选地, 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 金银花 2832 份, 蒲公英 1522 份, 野菊花 1823 份, 紫花地丁 1520 份, 天葵子 1523 份, 牡丹皮 1218 份, 赤芍 1218 份, 红藤 2535 份, 败酱 1020 份, 元胡 1318 份。 0006 更为。

8、优选地, 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 金银花 30 份, 蒲公英 20 份, 野菊花 20 份, 紫花地丁 20 份, 天葵子 20 份, 牡丹皮 15 份, 赤芍 15 份, 红藤 30 份, 败酱 15 份, 元胡 15 份。 0007 药效分析 : 金银花 : 味甘, 性寒, 入肺、 心、 胃经, 具有清热解毒、 抗炎、 补虚疗风的功效, 主治胀满下 疾、 温病发热, 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 对于头昏头晕、 口干作渴、 多汗烦闷、 肠炎、 菌痢、 麻疹、 肺炎、 乙脑、 流脑、 急性乳腺炎、 败血症、 阑尾炎、 皮肤感染、 痈疽疔疮、 丹毒、 腮腺炎、 化脓性 扁桃体炎等病症均有一。

9、定疗效。 0008 蒲公英 : 味甘、 微苦, 性寒, 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 0009 野菊花 : 味辛、 苦 ; 归肺、 肝经, 清热解毒, 疏风平肝, 主治疔疮、 痈疽、 丹毒、 湿疹、 皮炎、 风热感冒、 咽喉肿痛、 高血压病。 0010 紫花地丁 : 味苦、 辛, 性寒, 归心、 肺经, 具有清热解毒, 凉血消肿, 清热利湿的作用, 说 明 书 CN 104000954 A 3 2/3 页 4 主治疔疮, 痈肿, 瘰疬, 黄疸, 痢疾, 腹泻, 目赤, 喉痹, 毒蛇咬伤。 0011 天葵子 : 味苦、 微苦、 微辛, 性寒, 归肝、 脾、 膀胱经, 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 利水通淋,。

10、 主小儿热惊、 癫痫、 痈肿、 疔疮、 乳痈、 瘰疬、 皮肤痒疮、 目赤肿痛、 咽痛、 蛇虫咬伤、 热淋、 砂 淋。 0012 牡丹皮 : 清热凉血, 活血散瘀, 温热病热入血分、 发斑、 吐衄、 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 热、 阴虚骨蒸潮热、 血滞经闭、 痛经、 痈肿疮毒、 跌扑伤痛、 风湿热痹。 0013 赤芍 : 味苦, 性微寒, 归肝经, 清热凉血, 活血祛瘀, 主温毒发斑, 吐血衄血, 肠风下 血, 目赤肿痛, 痈肿疮疡, 闭经, 痛经, 崩带淋浊, 瘀滞胁痛, 疝瘕积聚, 跌扑损伤, 用于温毒发 斑, 吐血衄血, 目赤肿痛, 肝郁胁痛, 经闭痛经, 症瘕腹痛, 跌扑损伤, 痈肿疮疡。 0。

11、014 红藤 : 味苦, 性平, 归大肠、 肝经, 具解毒消痈, 活血止痛, 祛风除湿, 杀虫功效, 主治 肠痈, 痢疾, 乳痛, 痛经, 经闭, 跌打损伤, 风湿痹痛, 虫积腹痛。 0015 败酱 : 味苦, 性平, 入肝、 胃、 大肠经, 清热解毒, 排脓破瘀, 治肠痈, 下痢, 赤白带下, 产后瘀滞腹痛, 目赤肿痛, 痈肿疥癣。 0016 元胡 : 味辛、 苦, 性温, 有活血散瘀, 理气止痛的功能。 0017 中医理论认为, 热毒壅盛导致的子宫内膜炎常发于经期或产后, 症状为突然小腹 剧烈疼痛、 拒按、 腰骶胀痛, 带下量多、 色黄如脓或夹杂血丝、 质粘稠有臭秽味, 伴高热、 寒 战、。

12、 食欲不振、 小便短赤、 大便秘结, 舌红, 苔黄而燥, 脉洪数或弦数, 分析原因为, 经期产后 胞脉空虚, 湿、 热、 毒之邪乘虚侵入胞中与败血搏结, 阻于冲任、 伤及带脉, 故见小腹剧烈疼 痛, 带下量多 ; 湿、 热、 毒壅盛, 蕴积于冲任, 故见带下如脓有秽味 ; 正邪交争剧烈, 故见高 热、 寒战, 余证及舌脉均为热毒壅盛之象。 因此, 热毒壅盛导致的子宫内膜炎症在治疗时, 应 当清热解毒、 利湿止带、 化瘀止痛, 以防病势深入,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所选原料均具清热 解毒、 活血化瘀的功效, 且制备方法简单, 经临床应用验证, 其疗效显著, 作用可靠, 药性平 和, 未出现毒副作用,。

13、 治愈率为 78.3%, 总有效率为 96.39%。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 实施例 1 一种治疗热毒壅盛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 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 金银花 25 克, 蒲公英 10 克, 野菊花 12 克, 紫花地丁 10 克, 天葵子 12 克, 牡丹皮 10 克, 赤芍 10 克, 红藤 20 克, 败酱 10 克, 元胡 10 克。 0020 实施例 2 : 一种治疗热毒壅盛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 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 金银花 35 克, 蒲公英 25 克, 野菊花 25 克, 紫花地丁 25 克,。

14、 天葵子 26 克, 牡丹皮 20 克, 赤芍 22 克, 红藤 38 克, 败酱 25 克, 元胡 20 克。 0021 实施例 3 : 一种治疗热毒壅盛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 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 金银花 28 克, 蒲公英 15 克, 野菊花 18 克, 紫花地丁 15 克, 天葵子 15 克, 牡丹皮 12 克, 赤芍 12 克, 红藤 25 克, 败酱 10 克, 元胡 13 克。 0022 实施例 4 : 说 明 书 CN 104000954 A 4 3/3 页 5 一种治疗热毒壅盛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 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 金银花 32 克,。

15、 蒲公英 22 克, 野菊花 23 克, 紫花地丁 20 克, 天葵子 23 克, 牡丹皮 18 克, 赤芍 18 克, 红藤 35 克, 败酱 20 克, 元胡 18 克。 0023 实施例 5 : 一种治疗热毒壅盛型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 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 金银花 30 克, 蒲公英 20 克, 野菊花 20 克, 紫花地丁 20 克, 天葵子 20 克, 牡丹皮 15 克, 赤芍 15 克, 红藤 30 克, 败酱 15 克, 元胡 15 克。 0024 临床资料 : 本发明实施例 5 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 83 例, 年龄 20 55 岁, 所有患者都符合热毒壅 盛型。

16、子宫内膜炎, 症状为 : 突然小腹剧烈疼痛、 拒按、 腰骶胀痛, 带下量多、 色黄如脓或夹杂 血丝、 质粘稠有臭秽味, 伴高热、 寒战、 食欲不振、 小便短赤、 大便秘结, 舌红, 苔黄而燥, 脉洪 数或弦数。 0025 用法用量 : 临床应用时, 组合物中的组分、 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 年龄及症状酌情 增减。一天一剂, 水煎两遍取汁 200300ml, 分早、 晚两次温热服用,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 辛 辣、 刺激及腐烂之物, 油煎、 火燎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宜多吃。 0026 疗效评定 : (1) 治愈 : 小腹疼痛消失、 腰骶无胀痛感, 带下量正常无异味, 其他症状消失 ; (2) 好转 : 小腹偶有疼痛感、 腰骶偶有胀痛感, 带下量正常, 至黏稠略有异味, 其他症状 改善 ; (3) 未愈 : 症状未见改善。 0027 治疗效果 : 该临床观察病例中, 服药 2 30 天, 治愈 65 例, 好转 15 例, 无效 3 例, 治愈率为 78.3%, 总有效率为 96.39%, 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说 明 书 CN 104000954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