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湿热蕴积所致尿路结石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湿热蕴积所致尿路结石的中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8863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27 CN 102988634 A *CN102988634A* (21)申请号 201210543974.5 (22)申请日 2012.12.03 A61K 36/884(2006.01) A61P 13/04(2006.01) A61K 33/12(2006.01) A61K 35/37(2006.01) (71)申请人 韩乃巍 地址 266200 山东省即墨市中医医院 (72)发明人 韩乃巍 王希初 (54) 发明名称 治疗湿热蕴积所致尿路结石的中药 (57) 摘要 一种治疗湿热蕴积所致尿路结石的中药,。
2、 其特点是 : 组方成分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 : 金 钱草 20 -50、 海金沙 10 -40、 车前子 10 -35、 瞿麦 10 -35、 扁蓄 10 -35、 滑 石 10 -40 、鸡 内 金 10 -35 、大 黄 5 -15 、 冬 葵 子 20 -40 、 王 不 留 行 10 -40、 怀牛膝 10 -35、 石苇 20 -40、 木 香 10 -35 、栀 子 10 -35 、泽 泻 10 -35、 黄芪 10 -40、 小蓟 10 -35、 炙 甘草5-15。 以上诸药合用, 清热利湿、 通淋排 石、 消肿止痛。主治湿热蕴积所致的尿路结石症 ; 用于治疗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
3、、 膀胱结石及配合体 外碎石后应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1 页 2 1. 一种治疗湿热蕴积所致尿路结石的中药, 其特征是 : 组方成分为 : 金钱草、 海金沙、 车前子、 瞿麦、 扁蓄、 滑石、 鸡内金、 大黄、 冬葵子、 王不留行、 怀牛膝、 石苇、 木香、 栀子、 泽泻、 黄芪、 小蓟、 炙甘草。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治疗湿热蕴积所致尿路结石的中药, 其特征是 : 组方 成分重量百分比为 : 金钱草 20 -50、 海金沙 10 -40、。
4、 车前子 10 -35、 瞿麦 10 -35、 扁蓄 10 -35、 滑石 10 -40、 鸡内金 10 -35、 大黄 5 -15、 冬葵子 20-40、 王不留行10-40、 怀牛膝10-35、 石苇20-40、 木香10-35、 栀 子 10 -35、 泽泻 10 -35、 黄芪 10 -40、 小蓟 10 -35、 炙甘草 5 -15。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88634 A 2 1/2 页 3 治疗湿热蕴积所致尿路结石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 具体说是一种治疗湿热蕴积所致尿路结石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泌尿系结石包括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 。
5、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 多原发于肾脏。其临 床表现为发病突然, 剧烈腰痛, 疼痛多呈持续性或间歇性, 并沿输尿管向髂窝、 会阴及阴囊 等处放射 ; 出现血尿或脓尿, 排尿困难或尿流中断等。 目前的研究表明大多数结石是可以防 治的, 中医药在治疗泌尿系结石方面取得较好的排石效果, 中药治疗以其疗效好、 无创性等 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因泌尿系结石病因复杂, 对不同病因和部位的结石采用何类中药治疗, 是进一步提高中药治疗本病的前提。 本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大体可分为湿热蕴积、 肾气亏虚、 气滞血瘀三型论治。 所以根据体质和症状运用传统中药治疗配以体外碎石技术相结合的方 法来治疗泌尿系结石会取得很好的疗效。。
6、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治疗泌尿系结石存在的技术性难题, 对祖传验方进行改良, 提 供一种治疗湿热蕴积所致尿路结石的中药。 0004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治疗湿热蕴积所致 尿路结石的中药, 包括 : 0005 1、 组方成分为 : 金钱草、 海金沙、 车前子、 瞿麦、 扁蓄、 滑石、 鸡内金、 大黄、 冬葵子、 王不留行、 怀牛膝、 石苇、 木香、 栀子、 泽泻、 黄芪、 小蓟、 炙甘草。 0006 2、 组方成分重量百分比为 : 金钱草 20 -50、 海金沙 10 -40、 车前子 10 -35、 瞿麦 10 -35、 扁蓄 10 -35。
7、、 滑石 10 -40、 鸡内金 10 -35、 大黄 5 -15、 冬葵子 20 -40、 王不留行 10 -40、 怀牛膝 10 -35、 石苇 20 -40、 木香 10 -35、 栀子 10 -35、 泽泻 10 -35、 黄芪 10 -40、 小蓟 10 -35、 炙 甘草 5 -15。 0007 3、 制作方法为 : 0008 按重量比称取上述 18 味中药, 文火水煎二次, 合并煎液, 口服, 每日二次, 每次 200ml。 0009 上述组分中, 方中金钱草利水通淋 ; 海金沙、 车前子、 瞿麦、 扁畜、 滑石、 冬葵子、 王 不留行、 石韦、 牛膝清热利湿、 消肿利水、 通淋。
8、排石 ; 鸡内金化坚消石 ; 大黄、 栀子清热泻火 ; 木香行气止痛, 黄芪补气利水, 小蓟凉血止血, 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 共奏清热利湿、 通淋排石、 止痛消肿之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实施例 1 0011 称取金钱草 20g、 海金沙 10g、 车前子 10g、 瞿麦 10g、 扁蓄 10g、 滑石 10g、 鸡内金 说 明 书 CN 102988634 A 3 2/2 页 4 10g、 大黄5g、 冬葵子20g、 王不留行10g、 怀牛膝10g、 石苇20g、 木香10g、 栀子10g、 泽泻10g、 黄芪 10g、 小蓟 10g、 炙甘草 5g。文火水煎二次, 合并煎液,。
9、 口服, 每日二次, 每次 200ml。 0012 实施例 2 0013 称取金钱草 40g、 海金沙 20g、 车前子 20g、 瞿麦 20g、 扁蓄 20g、 滑石 20g、 鸡内金 20g、 大黄9g、 冬葵子30g、 王不留行20g、 怀牛膝20g、 石苇25g、 木香12g、 栀子15g、 泽泻15g、 黄芪 20g、 小蓟 15g、 炙甘草 9g。文火水煎二次, 合并煎液, 口服, 每日二次, 每次 200ml。 0014 实施例 3 0015 称取金钱草 50g、 海金沙 40g、 车前子 35g、 瞿麦 35g、 扁蓄 35g、 滑石 40g、 鸡内金 35g、 大黄 15g、 冬葵子 40g、 王不留行 40g、 怀牛膝 35g、 石苇 40g、 木香 35g、 栀子 35g、 泽泻 35g、 黄芪40g、 小蓟35g、 炙甘草15g。 文火水煎二次, 合并煎液, 口服, 每日二次, 每次200ml。 说 明 书 CN 102988634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