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层强热高效节能火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层强热高效节能火锅.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4618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1.02 CN 102846181 A *CN102846181A* (21)申请号 201210313321.8 (22)申请日 2012.08.30 A47J 27/00(2006.01) A47J 36/02(2006.01) (71)申请人 柳州市京阳节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地址 545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高新一 路 15 号科技工业苑 7 层 717 号 (72)发明人 韦战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45106 代理人 黎明天 (54) 发明名称 磁层强热高效。
2、节能火锅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层强热高效节能火锅, 其 由外锅体、 内锅体、 强热体构成, 其中所包括的外 围锅设置于内围锅外侧, 强热口设置于外围锅与 内围锅上端, 集灰盒设置于外锅底底侧中间, 外锅 底设置于强热膛下侧和风灰架外侧及侧, 内中锅 设置于内围锅中和上侧, 内围锅设置于外围锅内 侧和内中锅外侧之间, 内锅底分别连接于内围锅 下侧和内中锅下侧, 强热膛由外围锅下端内侧、 内 锅底下侧及外锅底上侧构成, 加热器设置于风灰 架上侧及强热膛中和凹形上端设有加热网及下端 进气管外侧设有电子开关, 风灰架设置于外锅底 通孔中。本发明设计结构精巧、 整体性能超前、 多 能雅观广用。
3、、 瓷磁夹层强热、 快速加热保温、 高效 节能环保、 制用成本低和特别经久耐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磁层强热高效节能火锅, 由外锅体、 内锅体、 强热体构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外锅体包括外围锅 (1) 、 强热口 (2) 、 集灰盒 (8) 、 外锅底 (10) , 所述外围锅 (1) 设置 于内围锅 (4) 外侧并相距形成中空强热夹层和下侧与外锅底 (10) 上侧连接及上顶部与强 热口 (2) 下侧。
4、连接, 所述强热口 (2) 设置于外围锅 (1) 与内围锅 (4) 上端和下侧分别与二 者上顶部连接, 且内侧突出于外围锅(4)内侧将强热口缩小, 所述集灰盒(8)设置于外锅底 (10)底侧中间的风灰架(9)下端口外侧, 所述外锅底(10)设置于强热膛(6)下侧和风灰架 (9) 外侧及侧边与外围锅 (1) 下端内侧连接 ; 所述内锅体包括内中锅 (3)、 内围锅 (4)、 内锅底 (5), 所述内中锅 (3) 设置于内围锅 (4)中和上侧向外突出与内围锅(4)一侧上缘连接并相互形成强热夹层, 所述内围锅(4)为 外侧边高内侧边低的 U 形状设置于外围锅 (1) 内侧和内中锅 (3) 外侧之间,。
5、 且外侧边上端 与强热口 (2) 下侧连接和内侧边上端与内中锅 (3) 突出边连接及下侧与内锅底 (5) 上侧边 缘连接, 所述内锅底 (5) 包括分别连接于内围锅 (5) 下侧和内中锅 (3) 下侧的锅底 ; 所述强热体包括强热膛 (6)、 加热器 (7)、 风灰架 (9), 所述强热膛 (6) 由外围锅 (1) 下 端内侧、 内锅底 (5) 下侧及外锅底 (10) 上侧构成, 所述加热器 (7) 设置于风灰架 (9) 上侧及 强热膛 (6) 中和凹形上端设有加热网及下端进气管外侧设有电子开关, 所述风灰架 (9) 设 置于外锅底 (10) 通孔中。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磁层强热高。
6、效节能火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加热器 (7) 、 强热 膛 (6) 内侧壁和外围锅 (1) 、 内围锅 (4) 、 内中锅 (3) 之间所形成的强热夹层侧壁, 均设置有 瓷磁混合磁波强热增温保温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层强热高效节能火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加热器 (7) 使用各 种燃气或电加热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846181 A 2 1/3 页 3 磁层强热高效节能火锅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餐饮用火锅, 特别是一种磁层强热高效节能火锅。 背景技术 0002 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和生活提高过程中, 应全面加大能源节约和环境资源保护的 综合节能、 降污。
7、减排、 降耗增效、 低碳运行力度, 而纵观目前城乡各地家庭生活和餐饮、 饭店 经营中, 作为普及率极高和大众喜爱的火锅菜谱加工所沿用的燃能和电能等炊具火锅, 大 都设计滞后、 功能单一、 实用不广、 外观不雅、 使用不便、 热效率低、 加工速度慢、 锅体不保 温、 节能环保差等弊端。 虽然有一些火锅也将锅体设计成内锅与外锅的组合体, 但其结构过 于老套与简单, 使用效果和节能效率不尽人意, 亟待加以改进和提高。为此, 本发明人经潜 心研究, 发明出一种磁层强热高效节能火锅。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火锅类技术欠缺和需求, 提供一种设计结构精巧、 整体 性能超前、 雅观实用更广。
8、、 磁波夹层强热、 快速加热保温、 高效节能环保、 制用成本更低和特 别经久耐用的磁层强热高效节能火锅。 0004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磁层强热高效节能火锅, 该火锅包括外锅体、 内锅体、 强热体等三个部分。 0005 所述外锅体包括外围锅、 强热口、 集灰盒、 外锅底, 所述外围锅设置于内围锅外侧 并相距形成中空强热夹层和下侧与外锅底上侧连接及上顶部与强热口下侧连接, 所述强热 口设置于外围锅与内围锅上端和下侧分别与二者上顶部连接, 且内侧突出于外围锅内侧将 强热口缩小, 所述集灰盒设置于外锅底底侧中间的风灰架下端口外侧, 所述外锅底设置于 强热膛下侧和风灰架外侧。
9、及侧边与外围锅下端内侧连接。 0006 所述内锅体包括内中锅、 内围锅、 内锅底, 所述内中锅设置于内围锅中和上侧向外 突出与内围锅一侧上缘连接并相互形成强热夹层, 所述内围锅为外侧边高内侧边低的 U 形 状设置于外围锅内侧和内中锅外侧之间, 且外侧边上端与强热口下侧连接和内侧边上端与 内中锅突出边连接及下侧与内锅底上侧边缘连接, 所述内锅底包括分别连接于内围锅下侧 和内中锅下侧的锅底。 0007 所述强热体包括强热膛、 加热器、 风灰架, 所述强热膛由外围锅下端内侧、 内锅底 下侧及外锅底上侧构成, 所述加热器设置于风灰架上侧及强热膛中和凹形上端设有加热网 及下端进气管外侧设有电子开关, 所。
10、述风灰架设置于外锅底通孔中。 0008 所述加热器、 强热膛内侧壁和外围锅、 内围锅、 内中锅之间所形成的强热夹层侧 壁, 均设置有瓷磁混合磁波强热增温保温层。 0009 所述加热器使用各种燃气或电加热器。 0010 由于采取上述技术结构方案,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 本发明磁层强热高效节能火锅采用超前设计理念与技术, 将现有繁杂的类似技术进行 说 明 书 CN 102846181 A 3 2/3 页 4 综合分析、 揉和、 优化与提高, 设计成由外锅体、 内锅体、 强热体等三个部分中的外围锅、 强 热口、 集灰盒、 外锅底、 内中锅、 内围锅、 内锅底、 强热膛、 加热器、 风灰架所构成。
11、的火锅体, 其 中外围锅可与内围锅外侧、 外锅底上侧、 强热口下侧形成外锅体强热夹层, 强热口可与外围 锅和内围锅上侧形成强热夹层并缩小强热口实现内围锅强热保温, 集灰盒内侧可与风灰架 下端外侧形成一定的通风间隙并集存灰尘, 外锅底可设置风灰架和与外围锅内侧及内围锅 内侧、 内中锅下侧形成强热膛, 内中锅可形成中心强热加热锅, 内围锅可高低两侧边分别与 外围锅内侧和内中锅一侧形成外夹层、 内夹层和与外锅底上侧形成强热膛并形成外围强热 夹层锅, 内锅底可直接给内围锅和内中锅中传导热能, 强热膛可利用热能和磁波能聚热强 热并分别给内围锅、 内中锅传热, 加热器可给强热膛加热, 风灰架可通风和下泄灰。
12、尘, 且加 热器、 强热膛内侧壁和外围锅、 内围锅、 内中锅之间所形成的强热夹层侧壁, 均设置有瓷磁 混合磁波强热增温保温层, 加热器可使用各种燃气和改用电加热器。尤其是该锅体的精妙 设计及瓷磁体强热保温、 消烟气、 防粘锅、 防锈蚀和高新热传导等材料的有机配制, 促使该 锅体可快速加热、 匀热、 消烟、 凝气及瓷磁波强热保温夹层, 且集火锅、 蒸煮、 清炖等功用及 火锅、 盅体、 多用锅制造技术于一身, 充分实现一锅多能、 广泛使用及强热保温、 除烟凝气、 降污减排、 快捷环保、 节能高效的最佳效果, 其推广使用可强热增效与综合节能 50% 上, 并 相对降污减排 50 以上, 综合经济效益。
13、与社会效益极为明显。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磁层强热高效节能火锅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2 如图是本发明磁层强热高效节能火锅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中元件标号说明 : 1- 外围锅, 2- 强热口 ,3- 内中锅, 4- 内围锅, 5- 内锅底, 6- 强 热膛, 7- 加热器, 8- 集灰盒, 9- 风灰架 ,10- 外锅底。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如图所示, 本发明磁层强热高效节能火锅, 其包括外锅体、 内锅体、 强热体等三个 部分。 0015 所述外锅体包括外围锅 1、 强热口 2、 集灰盒 8、 外锅底 10, 所述外围锅 1 设置于内 围锅 4 外侧并相。
14、距形成强热夹层和下侧与外锅底 10 上侧连接及上顶部与强热口 2 下侧连 接, 其作用是与内围锅 4 外侧、 外锅底 10 上侧、 强热口 2 下侧形成外锅体强热夹层, 所述强 热口 2 设置于外围锅 1 与内围锅 4 上端和下侧分别与二者上顶部连接, 且内侧突出于外围 锅 4 内侧将强热口缩小, 其作用是与外围锅 1 和内围锅 4 上侧形成强热夹层并缩小强热口 实现内围锅 4 强热保温, 所述集灰盒 8 设置于外锅底 10 底侧中间的风灰架 9 下端口外侧, 其作用是内侧与风灰架9下端外侧形成一定的通风间隙并集存灰尘, 所述外锅底10设置于 强热膛 6 下侧和风灰架 9 外侧及侧边与外围锅 。
15、1 下端内侧连接, 其作用是设置风灰架 9 和 与外围锅 1 内侧及内围锅 4 内侧、 内中锅 3 下侧形成强热膛 6。 0016 所述内锅体包括内中锅 3、 内围锅 4、 内锅底 5, 所述内中锅 3 设置于内围锅 4 中和 上侧向外突出与内围锅 4 一侧上缘连接并相互形成强热夹层, 其作用是形成中心强热加热 锅, 所述内围锅 4 为外侧边高内侧边低的 U 形状设置于外围锅 1 内侧和内中锅 3 外侧之间, 且外侧边上端与强热口 2 下侧连接和内侧边上端与内中锅 3 突出边连接及下侧与内锅底 5 说 明 书 CN 102846181 A 4 3/3 页 5 上侧边缘连接, 其作用是高低两侧边。
16、分别与外围锅1内侧和内中锅4一侧形成外夹层、 内夹 层和与外锅底 10 上侧形成强热膛 6 并形成外围强热夹层锅, 所述内锅底 5 包括分别连接于 内围锅 5 下侧和内中锅 3 下侧的锅底, 其作用是直接给内围锅 5 和内中锅 3 中传导热能。 0017 所述强热体包括强热膛6、 加热器7、 风灰架9, 所述强热膛6由外围锅1下端内侧、 内锅底5下侧及外锅底10上侧构成, 其作用是利用热能和磁波能聚热强热并分别给内围锅 4、 内中锅 3 传热, 所述加热器 7 设置于风灰架 9 上侧及强热膛 6 中和凹形上端设有加热网 及下端进气管外侧设有电子开关, 其主要作用是给强热膛加热, 所述风灰架 9。
17、 设置于外锅 底 10 通孔中, 其作用是通风和下泄灰尘。 0018 其中所述加热器 7、 强热膛 6 内侧壁和外围锅 1、 内围锅 4、 内中锅 3 之间所形成的 强热夹层侧壁, 均设置有瓷磁混合磁波强热增温保温层。 0019 其中所述加热器 7 可使用各种燃气和改用电加热器。 0020 工作过程 : 将本发明磁层强热高效节能火锅设置于所需位置, 并将加热器 7 外端与燃气导管连通 (若改用电加热器则应与电源连接) , 再按配方和需要将净水和火锅料等分次或同时投入外 围锅 1 和内中锅 3 中, 随之旋动燃气调节及电子点火同步开关将加热器 7 在强热膛 6 中加 热升温, 这时热能从强热膛 。
18、6 分别上升至由外围锅 1 和内围锅 4 与内中锅 3 所形成的强热 夹层中, 并在强热膛6和各夹层内侧壁瓷磁波及强热口2的强热、 速热、 消烟、 凝气等功能的 共同作用和下, 外围锅 1 和内中锅 3 中食物即迅速被加热熟透。在加热过程中, 少量灰尘会 自动从风灰架 10 下泄至集灰盒 8 中, 使用一段时间后, 可抽出集灰盒 8 将灰尘清理掉再放 回原位即可。从而实现强热快速加工和高效节能环保的目的。 0021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与简要实施例, 本发明的技术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 施例所列举的形式,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及等同替换等, 均应包 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2846181 A 5 1/1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846181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