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5376924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8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00859.8

申请日:

2011.12.06

公开号:

CN102416049A

公开日:

2012.04.1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714申请日:20111206|||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714; A61K9/70; A61P29/00; A61K31/045(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714

申请人:

常西海

发明人:

常西海

地址:

255400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闻韶路刘家北生活区23号楼1单元5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代理人:

杨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包括中药成分、基质和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成分主要由制草乌、制川乌、辽细辛、肉桂、延胡索、徐长卿、乳香、没药、冰片、独活、羌活、当归、麻黄、川芎、五加皮、杜仲、防风、秦艽、松节等配伍制成,具有活血通络,祛风湿、消痛消肿的功效。对颈肩痛、腰腿痛、风湿痛、骨质增生症、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都有较好的疗效。止痛迅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药力持久、过敏少,临床治疗效果好,无毒副作用,显、有效率可达81.3~94.4%,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 包括中药成分、 基质和载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 成分由 A、 B 两组药物原料制成, A、 B 两组药物分别按以下重量份配伍组成 : A 组药物 : 制草乌 40 ~ 60 份、 制川乌 40 ~ 60 份、 辽细辛 32 ~ 48 份、 肉桂 40 ~ 60 份、 延胡索 32 ~ 48 份、 徐长卿 32 ~ 48 份、 乳香 32 ~ 48 份、 没药 32 ~ 48 份、 冰片 24 ~ 36 份 ; B 组药物 : 独活 20 ~ 60 份、 羌活 20 ~ 60 份、 当归 20 ~ 60 份、 麻黄 20 ~ 60 份、 川芎 20 ~ 60 份、 五加皮 20 ~ 60 份、 杜仲 20 ~ 60 份、 防风 20 ~ 60 份、 秦艽 20 ~ 60 份、 松节 20 ~ 60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A、 B 两组药物 分别按以下重量份配伍组成 : A 组药物 : 制草乌 50 份、 制川乌 50 份、 辽细辛 40 份、 肉桂 50 份、 延胡索 40 份、 徐长卿 40 份、 乳香 40 份、 没药 40 份、 冰片 30 份 ; B 组药物 : 独活 40 份、 羌活 40 份、 当归 40 份、 麻黄 40 份、 川芎 40 份、 五加皮 40 份、 杜 仲 40 份、 防风 40 份、 秦艽 40 份、 松节 40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质为油丹 膏; 所述载体为棉布或牛皮纸。
4: 制备如权利要求 1 ~ 3 任一项所述的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 4.1 按比例称取 A 组药物, 将其投入中药粉碎机中, 制成 120 ~ 160 目的药粉 ; 4.2 按比例称取 B 组药物, 将其投入中药粉碎机中, 粉碎成 “豆粒” 大小的粗块, 用纯净 水浸泡 2 ~ 3 天后, 煮 1 ~ 2 小时, 将药渣滤出, 取其药汁 ; 再将药渣加纯净水煮 1 ~ 2 小时, 取其药汁, 同法处理 2 次 ; 将多次所取得的药汁混合放入盘中置于阳光下自然蒸发, 或者将 药汁放入锅内用文火将水蒸发, 制成浸膏 ; 4.3 制备膏药基质 : 将花生油 2kg 放入铁锅内升温至 150 ~ 160℃, 持续 2 ~ 3 小时, 再 升温至 200 ~ 230℃, 持续 2 ~ 3 小时, 使铁锅内花生油达到滴水成珠, 并且成不散开的状 态; 将温度升至 290 ~ 300℃, 按油丹比 16 ∶ 7 的比例下丹至滴水成片, 倒入水中, 边倒边 按一个方向搅拌, 制成油丹膏, 去火毒后即可使用 ; 4.4 分别将 B 组药物浸膏和 A 组药物药粉搅拌均匀后放入融化的膏药基质中并搅拌均 匀制成药膏, 将药膏 20 ~ 30 克置于棉布或牛皮纸载体上, 用压板压成厚度为 1.5mm, 直径 8 ~ 10cm 的圆饼, 即得膏药。

说明书


一种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风湿消肿消痛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颈肩腰腿风湿疼痛是一种常见病、 多发病, 也是临床各科难以诊治的疑难病, 这类 疾病是人体软组织即皮肤、 脂肪、 筋膜、 肌肉、 肌腱、 韧带、 关节囊、 滑膜、 骨膜等结缔组织的 病变, 对患者的工作及生活都产生严重的影响。目前治疗这类疾病的常见方法是贴止痛黑 膏药。但传统方法将中药材放入植物油中榨取药物有效成分, 因温度太高 ( 摄氏 250℃以 上 ) 对中药有效成分破坏严重, 影响疗效。而且往往组方太大, 这样就增加了过敏的机会, 患处出现瘙痒、 皮疹等。有的把中药材制成药粉实用, 但是, 一般在 60-100 目之间, 这样颗 粒较大, 影响药物有效成分释放, 且增加局部瘙痒机会。西医治疗多以消炎止痛药物、 利多 卡因和糖皮质类固醇局部封闭、 手术疗法等治疗方法。
     中国专利号 CN01115171.4 公布了一种治疗颈、 肩、 腰、 腿痛的膏药及制备方法, 由 生洋金花、 白芍、 威灵仙、 山楂、 生南星、 生马钱子、 生草乌、 生川乌、 雷公藤、 细辛、 独活、 羌 活、 生麻黄、 葛根、 狗脊、 牛膝、 人参、 生黄芪、 三棱、 莪术、 水蛭、 虻虫、 土鳖、 元胡、 姜黄、 白芷、 生穿山甲、 白花蛇、 狗胫骨、 肉桂、 当归、 川芎、 续断、 板蓝根、 栀子、 大黄、 骨碎补、 杜仲、 乳香、 没药、 麝香、 樟脑、 血竭。 按一定配比采用中药炮制方法制成膏药, 该膏药的组方太大、 复杂, 制作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 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配方简单, 制作成本 低的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以及该膏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该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 包括 中药成分、 基质和载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成分由 A、 B 两组药物原料制成, A、 B 两组药物 分别按以下重量份配伍组成 :
     A 组药物 : 制草乌 40 ~ 60 份、 制川乌 40 ~ 60 份、 辽细辛 32 ~ 48 份、 肉桂 40 ~ 60 份、 延胡索 32 ~ 48 份、 徐长卿 32 ~ 48 份、 乳香 32 ~ 48 份、 没药 32 ~ 48 份、 冰片 24 ~ 36 份 ;
     B 组药物 : 独活 20 ~ 60 份、 羌活 20 ~ 60 份、 当归 20 ~ 60 份、 麻黄 20 ~ 60 份、 川芎 20 ~ 60 份、 五加皮 20 ~ 60 份、 杜仲 20 ~ 60 份、 防风 20 ~ 60 份、 秦艽 20 ~ 60 份、 松节 20 ~ 60 份。
     优选的, 所述 A、 B 两组药物分别按以下重量份配伍组成 :
     A 组药物 : 制草乌 50 份、 制川乌 50 份、 辽细辛 40 份、 肉桂 50 份、 延胡索 40 份、 徐 长卿 40 份、 乳香 40 份、 没药 40 份、 冰片 30 份 ;
     B 组药物 : 独活 40 份、 羌活 40 份、 当归 40 份、 麻黄 40 份、 川芎 40 份、 五加皮 40 份、杜仲 40 份、 防风 40 份、 秦艽 40 份、 松节 40 份。
     优选的, 所述基质为油丹膏 ; 所述载体为棉布或牛皮纸。
     上述各原料药的药效如下 :
     制草乌, 性辛、 苦, 热。归心、 肝、 肾、 脾经。功能为祛风除湿, 温经止痛。用于风寒 湿痹, 关节疼痛, 心腹冷痛, 寒疝作痛, 麻醉止痛。
     制川乌, 性辛、 苦, 热。归心、 肝、 肾、 脾经。功能为祛风除湿, 温经止痛。用于风寒 湿痹, 关节疼痛, 心腹冷痛, 寒疝作痛, 麻醉止痛。
     辽细辛, 性辛, 温。入肺、 肾经。功能为祛风, 散寒, 行水, 开窍。用于风湿痹痛, 风 冷头痛, 鼻渊, 齿痛, 痰饮咳逆。
     延胡索, 性辛、 苦, 温。归肝、 脾经。功能为活血, 利气, 止痛。用于胸胁、 脘腹疼痛, 经闭痛经, 产后瘀阻, 跌扑肿痛。
     徐长卿, 性辛, 温。功能为疏风解热, 行气活血。用于祛风止痛, 风湿痹痛、 跌打损 伤疼痛、 脘腹痛、 牙痛等各种痛症。徐长卿还有止痒的作用, 用于湿疹、 风疹块、 顽癣等皮肤 病。
     乳香, 性辛苦, 温。入心、 肝、 脾经。功能为调气活血, 定痛, 追毒。主治 : 气血凝滞、 心腹疼痛, 痈疮肿毒, 跌打损伤, 痛经, 产后瘀血刺痛。 没药, 性苦, 平。 归心、 肝、 脾经。 功能为散血止痛, 消肿生肌。 用于痈疽肿痛, 心腹、 筋骨诸痛, 损伤瘀血, 外用可敛疮生肌。活血散瘀镇痛。外用有收敛和消炎作用。此外对多 种皮肤癣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可抑制结核杆菌。
     肉桂, 性大热, 味辛、 甘。归肾、 脾、 心、 肝经功能为散寒止痛, 补活血通经。火助阳, 引火归源。用于心腹冷痛、 虚寒吐泻、 经闭、 痛经、 温经通脉。
     冰片, 性味辛苦, 凉。入心、 肺经。功能为通诸窍, 散郁火, 去翳明目, 消肿止痛, 用 于治肢节疼痛, 骨痛。
     独活, 性辛、 苦, 微温。 功能为祛风胜湿、 止痛, 用于风湿痹痛、 腰膝酸痛、 阴寒头痛、 面瘫口喁。
     羌活, 性味辛, 苦, 温。归膀胱, 肾经。功能为散表寒, 祛风湿, 利关节, 止痛。用于 风寒湿痹, 风水浮肿, 外感风寒。
     当归, 性甘、 辛, 温。归肝、 心、 脾经。功能为补血活血, 调经止痛, 润肠通便。用于 风湿痹痛, 跌扑损伤, 血虚萎黄, 眩晕心悸, 虚寒腹痛, 肠燥便秘。
     杜仲, 性味甘微辛, 温。归肝、 肾经。功能为补肝肾, 强筋骨, 安胎。主治 : 腰脊酸 疼, 足膝痿弱, 小便余沥, 阴下湿痒, 胎漏欲堕, 高血压。
     麻黄, 性味辛、 微苦, 温。归肺、 膀胱经。功能为发汗散寒, 利水消肿。主治 : 风寒感 冒, 胸闷喘咳, 风水浮肿 ; 多用于表症已解, 气喘咳嗽。
     川芎, 功能为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 开郁燥湿。 用于湿痹痛、 胸肋刺痛、 跌打肿痛、 闭 经痛经、 月经不调、 寒痹痉挛、 痈疽疮疡。
     五加皮, 性味辛、 苦, 温。归肝、 肾经。功能为祛风湿, 补肝肾, 强筋骨, 利水, 抗炎、 镇痛、 镇静。用于风湿痹证, 筋骨痿软, 水肿。
     防风, 性辛、 甘, 微温。归肺、 膀胱、 肝、 脾经。功能为祛风解表, 胜湿止痛, 止痉。用 于感风湿或风湿痹痛。
     秦艽, 性辛、 苦, 微寒。归胃经、 肝经、 胆经。功能为祛风湿, 舒筋络, 抗炎, 清虚热。 用于风湿痹痛, 筋脉拘挛, 骨节酸痛。
     松节, 味苦, 温。归肝、 肾经。功能为祛风燥湿, 镇痛抗炎。用于风湿痹痛, 筋骨关 节疼痛, 牙痛, 骨质增生症, 跌打损伤。
     对以上有关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分析发现, 上述药物配伍具有以下作用 :
     局部麻醉作用 : 制草乌内含生物碱, 有表面局部麻醉作用, 效力为可待因的 2 倍。 制草乌内含生物碱, 具有局部麻醉作用, 刺激皮肤、 粘膜的感觉神经末梢, 先产生烧热感, 继 以麻醉, 丧失感觉。辽细辛对皮内神经末梢及人舌粘膜均有麻醉作用。
     镇痛作用 : 制草乌及制川乌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能提高痛阈值 45%; 辽细辛内含 挥发油, 实验证明 0.5ml/kg 其镇痛强度与氨基比林 0.5g/kg 相同。延胡索内含生物碱, 经 药理实验证明有镇痛作用的为延胡索甲素, 其效价为吗啡的 40%。徐长卿内含牡丹酚及生 物碱, 能提高痛阈值及镇痛率。 肉桂内含挥发油, 味辛、 甘, 味较大, 能促进皮肤药物吸收, 提 高 8 ~ 10 倍。乳香及没药为树脂类药物, 含有树脂、 树胶及挥发油, 挥发油有镇痛作用, 树 脂、 树胶能提高药物的粘性, 使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在取下时不与皮肤粘连, 粘贴后的 皮肤表面可以保持较好的清洁感。
     制备上述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的方法, 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
     1、 按比例称取 A 组药物, 将其投入中药粉碎机中, 制成 120 ~ 160 目的药粉 ;
     2、 按比例称取 B 组药物, 将其投入中药粉碎机中, 粉碎成 “豆粒” 大小的粗块, 用纯 净水浸泡 2 ~ 3 天后, 煮 1 ~ 2 小时, 将药渣滤出, 取其药汁 ; 再将药渣加纯净水煮 1 ~ 2 小 时, 取其药汁, 同法处理 2 次 ; 将多次所取得的药汁混合放入盘中置于阳光下自然蒸发, 或 者将药汁放入锅内文火将水蒸发, 制成浸膏 ;
     3、 制备膏药基质 : 将花生油 2kg 放入铁锅内升温至 150 ~ 160℃, 持续 2 ~ 3 小时, 再升温至 200 ~ 230℃, 持续 2 ~ 3 小时, 使铁锅内花生油达到滴水成珠, 并且成不散开的状 态; 将温度升至 290 ~ 300℃, 按油丹比 16 ∶ 7 的比例下丹至滴水成片, 再倒入水中, 边倒 边按一个方向搅拌, 制成油丹膏, 去火毒后即可使用 ;
     4、 分别将 B 组药物浸膏和 A 组药物药粉搅拌均匀后放入融化的膏药基质中并搅拌 均匀制成药膏, 将药膏 20 ~ 30 克置于棉布或牛皮纸载体上, 用压板压成厚度为 1.5mm, 直径 8 ~ 10cm 的圆饼, 即得膏药。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所具有的有益 效果是 : 采用制草乌、 制川乌、 辽细辛、 徐长卿、 延胡索作为主要药物, 可有效起到祛风除湿, 温经止痛的功用 ; 辅以药物五加皮、 杜仲、 防风、 秦艽、 松节、 独活和羌活, 祛风湿, 舒筋络, 镇 痛除湿 ; 药物 ( 佐药 ) 麻黄、 川芎、 当归可以发汗散寒、 利水消肿、 活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有 利于药物吸收 ; 乳香、 没药、 肉桂及冰片除了镇痛作用外, 同时在促进药物吸收方面起到良 好作用。
     本发明膏药为外用药, 组方小, 针对性强, 使用方法简单。本发明将 A 组药物制成 160 目药粉。颗粒小, 便于药物有效成分释放, 有利于皮肤吸收, 减少瘙痒。将 B 组药物粉 碎成小药块并用纯净水加热提取药物有效成分比油炸提取法更为合理。 本发明炮制工艺简 单, 制作成本低, 治疗效果明显, 显、 有效率高, 具有活血通络, 祛风湿、 消痛消肿的功效。对 颈肩痛、 腰腿痛、 风湿痛、 骨质增生症、 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都有较好的疗效。 通过使局部温度升高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止痛迅速、 药力持久、 过敏少, 临床治疗效果好, 安全无毒副作 用。
     通过对外敷该膏药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如下 :
     患者主要症状为 : 局部压痛明显, 肌肉痉挛, 关节外展及局部屈伸活动明显受限, 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受风及受潮后症状明显加重。
     疗效判断标准 : 依症状的改善状况将疗效分为显效、 有效和无效, 外敷 3-5 天疼痛 消失为显效, 外敷 6-10 天疼痛消失或缓解为有效, 贴用 11 天以上疼痛仅有所缓解, 但达不 到治愈效果为无效。使用时先用水擦干净患处皮肤, 将膏药贴于患处, 一贴膏药可使用 7 ~ 14 天, 连续外敷 5 天为一疗程。
     临床统计颈椎病显、 有效率可达 92%, 肩周炎显、 有效率可达 93%, 肌纤维炎显、 有效率可达 85 %, 腰椎间盘突出症显、 有效率可达 81 %, 风湿性关节炎显、 有效率可达 82%, 跌打损伤显、 有效率可达 93%, 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显、 有效率可达 71%。
     具体数据如下表表 1 所示 :
     表 1 临床实验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 5
     本发明所述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包括中药成分、 基质和载体, 其中, 中药成分 由 A、 B 两组药物原料制成, A、 B 两组药物配伍组分如表 2 所示, 其中实施例 3 为最佳实施方 式。
     表 2 实施例 1 ~ 5 的 A 组药物和 B 组药物 ( 以重量份计 )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 任 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 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 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改型, 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7

一种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1604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4.18 CN 102416049 A *CN102416049A* (21)申请号 201110400859.8 (22)申请日 2011.12.06 A61K 36/714(2006.01) A61K 9/70(2006.01) A61P 29/00(2006.01) A61K 31/045(2006.01) (71)申请人 常西海 地址 255400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闻韶路刘 家北生活区 23 号楼 1 单元 502 室 (72)发明人 常西海 (74)专利代理机构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代。

2、理人 杨娜 (54) 发明名称 一种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一种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 属于中药制 剂领域, 包括中药成分、 基质和载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成分主要由制草乌、 制川乌、 辽细辛、 肉 桂、 延胡索、 徐长卿、 乳香、 没药、 冰片、 独活、 羌活、 当归、 麻黄、 川芎、 五加皮、 杜仲、 防风、 秦艽、 松节 等配伍制成, 具有活血通络, 祛风湿、 消痛消肿的 功效。对颈肩痛、 腰腿痛、 风湿痛、 骨质增生症、 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都有较好的疗效。止痛迅 速、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药力持久、 过敏少, 临床治 疗效果好, 无毒副作用, 显、 。

3、有效率可达 81.3 94.4,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CN 102416057 A1/1 页 2 1. 一种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 包括中药成分、 基质和载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 成分由 A、 B 两组药物原料制成, A、 B 两组药物分别按以下重量份配伍组成 : A 组药物 : 制草乌 40 60 份、 制川乌 40 60 份、 辽细辛 32 48 份、 肉桂 40 60 份、 延胡索 32 48 份、 徐长卿 32 48 份、 乳香 32 48 份、 没药 32。

4、 48 份、 冰片 24 36 份 ; B 组药物 : 独活 20 60 份、 羌活 20 60 份、 当归 20 60 份、 麻黄 20 60 份、 川芎 20 60 份、 五加皮 20 60 份、 杜仲 20 60 份、 防风 20 60 份、 秦艽 20 60 份、 松节 20 60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A、 B 两组药物 分别按以下重量份配伍组成 : A 组药物 : 制草乌 50 份、 制川乌 50 份、 辽细辛 40 份、 肉桂 50 份、 延胡索 40 份、 徐长卿 40 份、 乳香 40 份、 没药 40 份、 冰片。

5、 30 份 ; B 组药物 : 独活 40 份、 羌活 40 份、 当归 40 份、 麻黄 40 份、 川芎 40 份、 五加皮 40 份、 杜 仲 40 份、 防风 40 份、 秦艽 40 份、 松节 40 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质为油丹 膏 ; 所述载体为棉布或牛皮纸。 4.制备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 4.1 按比例称取 A 组药物, 将其投入中药粉碎机中, 制成 120 160 目的药粉 ; 4.2 按比例称取 B 组药物, 将其投入中药粉碎机中, 粉碎成 “豆。

6、粒” 大小的粗块, 用纯净 水浸泡23天后, 煮12小时, 将药渣滤出, 取其药汁 ; 再将药渣加纯净水煮12小时, 取其药汁, 同法处理 2 次 ; 将多次所取得的药汁混合放入盘中置于阳光下自然蒸发, 或者将 药汁放入锅内用文火将水蒸发, 制成浸膏 ; 4.3 制备膏药基质 : 将花生油 2kg 放入铁锅内升温至 150 160, 持续 2 3 小时, 再 升温至 200 230, 持续 2 3 小时, 使铁锅内花生油达到滴水成珠, 并且成不散开的状 态 ; 将温度升至 290 300, 按油丹比 16 7 的比例下丹至滴水成片, 倒入水中, 边倒边 按一个方向搅拌, 制成油丹膏, 去火毒后。

7、即可使用 ; 4.4 分别将 B 组药物浸膏和 A 组药物药粉搅拌均匀后放入融化的膏药基质中并搅拌均 匀制成药膏, 将药膏 20 30 克置于棉布或牛皮纸载体上, 用压板压成厚度为 1.5mm, 直径 8 10cm 的圆饼, 即得膏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416049 A CN 102416057 A1/5 页 3 一种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风湿消肿消痛的膏药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颈肩腰腿风湿疼痛是一种常见病、 多发病, 也是临床各科难以诊治的疑难病, 这类 疾病是人体软组织即皮肤、 脂肪。

8、、 筋膜、 肌肉、 肌腱、 韧带、 关节囊、 滑膜、 骨膜等结缔组织的 病变, 对患者的工作及生活都产生严重的影响。目前治疗这类疾病的常见方法是贴止痛黑 膏药。但传统方法将中药材放入植物油中榨取药物有效成分, 因温度太高 ( 摄氏 250以 上 ) 对中药有效成分破坏严重, 影响疗效。而且往往组方太大, 这样就增加了过敏的机会, 患处出现瘙痒、 皮疹等。有的把中药材制成药粉实用, 但是, 一般在 60-100 目之间, 这样颗 粒较大, 影响药物有效成分释放, 且增加局部瘙痒机会。西医治疗多以消炎止痛药物、 利多 卡因和糖皮质类固醇局部封闭、 手术疗法等治疗方法。 0003 中国专利号 CN0。

9、1115171.4 公布了一种治疗颈、 肩、 腰、 腿痛的膏药及制备方法, 由 生洋金花、 白芍、 威灵仙、 山楂、 生南星、 生马钱子、 生草乌、 生川乌、 雷公藤、 细辛、 独活、 羌 活、 生麻黄、 葛根、 狗脊、 牛膝、 人参、 生黄芪、 三棱、 莪术、 水蛭、 虻虫、 土鳖、 元胡、 姜黄、 白芷、 生穿山甲、 白花蛇、 狗胫骨、 肉桂、 当归、 川芎、 续断、 板蓝根、 栀子、 大黄、 骨碎补、 杜仲、 乳香、 没药、 麝香、 樟脑、 血竭。 按一定配比采用中药炮制方法制成膏药, 该膏药的组方太大、 复杂, 制作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 克服现有。

10、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配方简单, 制作成本 低的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以及该膏药的制备方法。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该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 包括 中药成分、 基质和载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成分由 A、 B 两组药物原料制成, A、 B 两组药物 分别按以下重量份配伍组成 : 0006 A 组药物 : 制草乌 40 60 份、 制川乌 40 60 份、 辽细辛 32 48 份、 肉桂 40 60 份、 延胡索 32 48 份、 徐长卿 32 48 份、 乳香 32 48 份、 没药 32 48 份、 冰片 24 36 份 ; 0007 B 组药物 : 独。

11、活 20 60 份、 羌活 20 60 份、 当归 20 60 份、 麻黄 20 60 份、 川芎 20 60 份、 五加皮 20 60 份、 杜仲 20 60 份、 防风 20 60 份、 秦艽 20 60 份、 松节 20 60 份。 0008 优选的, 所述 A、 B 两组药物分别按以下重量份配伍组成 : 0009 A 组药物 : 制草乌 50 份、 制川乌 50 份、 辽细辛 40 份、 肉桂 50 份、 延胡索 40 份、 徐 长卿 40 份、 乳香 40 份、 没药 40 份、 冰片 30 份 ; 0010 B 组药物 : 独活 40 份、 羌活 40 份、 当归 40 份、 麻黄。

12、 40 份、 川芎 40 份、 五加皮 40 份、 说 明 书 CN 102416049 A CN 102416057 A2/5 页 4 杜仲 40 份、 防风 40 份、 秦艽 40 份、 松节 40 份。 0011 优选的, 所述基质为油丹膏 ; 所述载体为棉布或牛皮纸。 0012 上述各原料药的药效如下 : 0013 制草乌, 性辛、 苦, 热。归心、 肝、 肾、 脾经。功能为祛风除湿, 温经止痛。用于风寒 湿痹, 关节疼痛, 心腹冷痛, 寒疝作痛, 麻醉止痛。 0014 制川乌, 性辛、 苦, 热。归心、 肝、 肾、 脾经。功能为祛风除湿, 温经止痛。用于风寒 湿痹, 关节疼痛, 心腹。

13、冷痛, 寒疝作痛, 麻醉止痛。 0015 辽细辛, 性辛, 温。入肺、 肾经。功能为祛风, 散寒, 行水, 开窍。用于风湿痹痛, 风 冷头痛, 鼻渊, 齿痛, 痰饮咳逆。 0016 延胡索, 性辛、 苦, 温。归肝、 脾经。功能为活血, 利气, 止痛。用于胸胁、 脘腹疼痛, 经闭痛经, 产后瘀阻, 跌扑肿痛。 0017 徐长卿, 性辛, 温。功能为疏风解热, 行气活血。用于祛风止痛, 风湿痹痛、 跌打损 伤疼痛、 脘腹痛、 牙痛等各种痛症。徐长卿还有止痒的作用, 用于湿疹、 风疹块、 顽癣等皮肤 病。 0018 乳香, 性辛苦, 温。入心、 肝、 脾经。功能为调气活血, 定痛, 追毒。主治 :。

14、 气血凝滞、 心腹疼痛, 痈疮肿毒, 跌打损伤, 痛经, 产后瘀血刺痛。 0019 没药, 性苦, 平。 归心、 肝、 脾经。 功能为散血止痛, 消肿生肌。 用于痈疽肿痛, 心腹、 筋骨诸痛, 损伤瘀血, 外用可敛疮生肌。活血散瘀镇痛。外用有收敛和消炎作用。此外对多 种皮肤癣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可抑制结核杆菌。 0020 肉桂, 性大热, 味辛、 甘。归肾、 脾、 心、 肝经功能为散寒止痛, 补活血通经。火助阳, 引火归源。用于心腹冷痛、 虚寒吐泻、 经闭、 痛经、 温经通脉。 0021 冰片, 性味辛苦, 凉。入心、 肺经。功能为通诸窍, 散郁火, 去翳明目, 消肿止痛, 用 于治肢节。

15、疼痛, 骨痛。 0022 独活, 性辛、 苦, 微温。 功能为祛风胜湿、 止痛, 用于风湿痹痛、 腰膝酸痛、 阴寒头痛、 面瘫口喁。 0023 羌活, 性味辛, 苦, 温。归膀胱, 肾经。功能为散表寒, 祛风湿, 利关节, 止痛。用于 风寒湿痹, 风水浮肿, 外感风寒。 0024 当归, 性甘、 辛, 温。归肝、 心、 脾经。功能为补血活血, 调经止痛, 润肠通便。用于 风湿痹痛, 跌扑损伤, 血虚萎黄, 眩晕心悸, 虚寒腹痛, 肠燥便秘。 0025 杜仲, 性味甘微辛, 温。归肝、 肾经。功能为补肝肾, 强筋骨, 安胎。主治 : 腰脊酸 疼, 足膝痿弱, 小便余沥, 阴下湿痒, 胎漏欲堕, 。

16、高血压。 0026 麻黄, 性味辛、 微苦, 温。归肺、 膀胱经。功能为发汗散寒, 利水消肿。主治 : 风寒感 冒, 胸闷喘咳, 风水浮肿 ; 多用于表症已解, 气喘咳嗽。 0027 川芎, 功能为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 开郁燥湿。 用于湿痹痛、 胸肋刺痛、 跌打肿痛、 闭 经痛经、 月经不调、 寒痹痉挛、 痈疽疮疡。 0028 五加皮, 性味辛、 苦, 温。归肝、 肾经。功能为祛风湿, 补肝肾, 强筋骨, 利水, 抗炎、 镇痛、 镇静。用于风湿痹证, 筋骨痿软, 水肿。 0029 防风, 性辛、 甘, 微温。归肺、 膀胱、 肝、 脾经。功能为祛风解表, 胜湿止痛, 止痉。用 于感风湿或风湿痹。

17、痛。 说 明 书 CN 102416049 A CN 102416057 A3/5 页 5 0030 秦艽, 性辛、 苦, 微寒。归胃经、 肝经、 胆经。功能为祛风湿, 舒筋络, 抗炎, 清虚热。 用于风湿痹痛, 筋脉拘挛, 骨节酸痛。 0031 松节, 味苦, 温。归肝、 肾经。功能为祛风燥湿, 镇痛抗炎。用于风湿痹痛, 筋骨关 节疼痛, 牙痛, 骨质增生症, 跌打损伤。 0032 对以上有关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分析发现, 上述药物配伍具有以下作用 : 0033 局部麻醉作用 : 制草乌内含生物碱, 有表面局部麻醉作用, 效力为可待因的 2 倍。 制草乌内含生物碱, 具有局部麻醉作用, 刺激皮。

18、肤、 粘膜的感觉神经末梢, 先产生烧热感, 继 以麻醉, 丧失感觉。辽细辛对皮内神经末梢及人舌粘膜均有麻醉作用。 0034 镇痛作用 : 制草乌及制川乌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能提高痛阈值 45; 辽细辛内含 挥发油, 实验证明 0.5ml/kg 其镇痛强度与氨基比林 0.5g/kg 相同。延胡索内含生物碱, 经 药理实验证明有镇痛作用的为延胡索甲素, 其效价为吗啡的 40。徐长卿内含牡丹酚及生 物碱, 能提高痛阈值及镇痛率。 肉桂内含挥发油, 味辛、 甘, 味较大, 能促进皮肤药物吸收, 提 高 8 10 倍。乳香及没药为树脂类药物, 含有树脂、 树胶及挥发油, 挥发油有镇痛作用, 树 脂、 。

19、树胶能提高药物的粘性, 使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在取下时不与皮肤粘连, 粘贴后的 皮肤表面可以保持较好的清洁感。 0035 制备上述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的方法, 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 0036 1、 按比例称取 A 组药物, 将其投入中药粉碎机中, 制成 120 160 目的药粉 ; 0037 2、 按比例称取 B 组药物, 将其投入中药粉碎机中, 粉碎成 “豆粒” 大小的粗块, 用纯 净水浸泡 2 3 天后, 煮 1 2 小时, 将药渣滤出, 取其药汁 ; 再将药渣加纯净水煮 1 2 小 时, 取其药汁, 同法处理 2 次 ; 将多次所取得的药汁混合放入盘中置于阳光下自然蒸发, 或 者将药。

20、汁放入锅内文火将水蒸发, 制成浸膏 ; 0038 3、 制备膏药基质 : 将花生油2kg放入铁锅内升温至150160, 持续23小时, 再升温至200230, 持续23小时, 使铁锅内花生油达到滴水成珠, 并且成不散开的状 态 ; 将温度升至 290 300, 按油丹比 16 7 的比例下丹至滴水成片, 再倒入水中, 边倒 边按一个方向搅拌, 制成油丹膏, 去火毒后即可使用 ; 0039 4、 分别将B组药物浸膏和A组药物药粉搅拌均匀后放入融化的膏药基质中并搅拌 均匀制成药膏, 将药膏2030克置于棉布或牛皮纸载体上, 用压板压成厚度为1.5mm, 直径 8 10cm 的圆饼, 即得膏药。 0。

21、04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所具有的有益 效果是 : 采用制草乌、 制川乌、 辽细辛、 徐长卿、 延胡索作为主要药物, 可有效起到祛风除湿, 温经止痛的功用 ; 辅以药物五加皮、 杜仲、 防风、 秦艽、 松节、 独活和羌活, 祛风湿, 舒筋络, 镇 痛除湿 ; 药物(佐药)麻黄、 川芎、 当归可以发汗散寒、 利水消肿、 活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有 利于药物吸收 ; 乳香、 没药、 肉桂及冰片除了镇痛作用外, 同时在促进药物吸收方面起到良 好作用。 0041 本发明膏药为外用药, 组方小, 针对性强, 使用方法简单。本发明将 A 组药物制成 160 目药粉。

22、。颗粒小, 便于药物有效成分释放, 有利于皮肤吸收, 减少瘙痒。将 B 组药物粉 碎成小药块并用纯净水加热提取药物有效成分比油炸提取法更为合理。 本发明炮制工艺简 单, 制作成本低, 治疗效果明显, 显、 有效率高, 具有活血通络, 祛风湿、 消痛消肿的功效。对 颈肩痛、 腰腿痛、 风湿痛、 骨质增生症、 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都有较好的疗效。 通过使局部温 说 明 书 CN 102416049 A CN 102416057 A4/5 页 6 度升高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止痛迅速、 药力持久、 过敏少, 临床治疗效果好, 安全无毒副作 用。 0042 通过对外敷该膏药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如下。

23、 : 0043 患者主要症状为 : 局部压痛明显, 肌肉痉挛, 关节外展及局部屈伸活动明显受限, 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受风及受潮后症状明显加重。 0044 疗效判断标准 : 依症状的改善状况将疗效分为显效、 有效和无效, 外敷 3-5 天疼痛 消失为显效, 外敷 6-10 天疼痛消失或缓解为有效, 贴用 11 天以上疼痛仅有所缓解, 但达不 到治愈效果为无效。使用时先用水擦干净患处皮肤, 将膏药贴于患处, 一贴膏药可使用 7 14 天, 连续外敷 5 天为一疗程。 0045 临床统计颈椎病显、 有效率可达 92, 肩周炎显、 有效率可达 93, 肌纤维炎显、 有效率可达 85, 腰椎间盘突出症。

24、显、 有效率可达 81, 风湿性关节炎显、 有效率可达 82, 跌打损伤显、 有效率可达 93, 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显、 有效率可达 71。 0046 具体数据如下表表 1 所示 : 0047 表 1 临床实验结果 0048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实施例 1 5 0050 本发明所述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包括中药成分、 基质和载体, 其中, 中药成分 由 A、 B 两组药物原料制成, A、 B 两组药物配伍组分如表 2 所示, 其中实施例 3 为最佳实施方 式。 0051 表 2 实施例 1 5 的 A 组药物和 B 组药物 ( 以重量份计 ) 说 明 书 CN 102416049 A CN 102416057 A5/5 页 7 0052 0053 0054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 任 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 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 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改型, 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2416049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