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波信号及中波信号接收电路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波信号及中波信号接收电路,可对这两种信号的接收进行选择切换。特别是当利用含有开关元件的切换回路,对长波信号及中波信号接收电路进行切换的场合,简化了本机振荡回路一侧的切换回路的构成。
欧洲规定中波信号的广播频率范围是522~1611kHz、长波信号的广播频率范围是153~281kHz。这样,当要用一台无线电收音机接收中波信号及长波信号时,就要使用具有长波信号及中波信号接收电路的无线电收音机。
当具有这样的长波信号及中波信号接收电路的收音机接收长波信号或中波信号时,要在变频器把这些信号变成450kHz的中间频率信号。在进行这种频率变换时,522~1611kHz广播频率范围的中波信号,同972~2061kHz频率的本机振荡信号相混合;153~281kHz广播频率范围的长波信号,同603~731kHz频率的本机振荡信号相混合。
图2就是以往的长波信号及中波信号接收电路构成的一个实例的电路图。
象图2所示的那样,变压器1是中波信号输入变压器,具有第1绕组11、第2绕组12和第3绕组13;变压器2是长波信号输入变压器,具有第1绕组21和带有中间抽头的第2绕组22;变压器3是中波信号本机振荡用耦合变压器,具有第1绕组31和第2绕组32;变压器4是长波信号本机振荡用耦合变压器,具有第1绕组41和第2绕组42。第1绕组11,一端连接天线输入端子5,另一端连接第2绕组22的中间抽头。第2绕组12,一端通过电容器14接地,同时又通过第1变容二极管15及电容器16接地;另一端同第2绕组22的一端相连。第1变容二极管15和电容器16地连接点,通过电阻17同调谐电压供给端子8相连。第3绕组13,一端同中波信号输出端子6及第1绕组21的一端相连,另一端接地。第1绕组21的另一端同长波信号输出端子7相连。第2绕组22同电容器23并联,而同第2绕组12相连接的一端,通过第1开关晶体管51的集电极、发射极接地,其另一端也接地。第1绕组31,一端通过电容器33与另一端相连,同时通过电容器34及电阻35接地,电容器34和电阻35的连接点,通过第2变容二极管36,同第1变容二极管15和电容器16的连接点相连;另一端通过电容器43同第1绕组41的一端相连,同时通过第2开关晶体管52的集电极、发射极接地。第2绕组32,一端同本机振荡音号供给端子9相连,另一端同第2绕组42的一端相连。第1绕组41,一端通过电容器44与另一端相连,另一端通过第3开关晶体管53的集电极、发射极接地。第2绕组42的另一端,同标准直流电源供给端子10相连。第1开关晶体管51,基极通过电阻54和电阻55同电源端子61相连;第2开关晶体管52,基极通过电阻56同电阻54和电阻55的连接点相连。第3开关晶体管53,基极通过电阻57同中波/长波切换信号端子62相连。
上述构成的长波信号及中波信号接收电路,其动作如下:
首先,接收中波信号时,由中波/长波切换信号端子62提供负极性或接地电位的切换信号。由于这个切换信号,使第3开关晶体管53断开,第1开关晶体管51及第2开关晶体管52接通。于是,由于第1开关晶体管51的接通,变压器1的第2绕组12的另一端和变压器2的第2绕组22的一端接地连通;由于第2开关晶体管52的接通,变压器3的第1绕组31的另一端接地连通;由于晶体管53的断开,变压器4的第1绕组41的另一端的接地断开。
这种状态时,变压器1的第2绕组12、电容器14、第1变容二极管15、电容器16,构成对天线输入端子5引入的中波信号调谐的第1振荡回路;变压器3的第1绕组31、电容器33、电容器34、第2变容二极管36、电容器16,构成对由本机振荡信号供给端子9传来的本机振荡信号调谐的第3振荡回路。这样,如果供给调谐电压供给端子8所需要的调谐电压,这个调谐电压就通过电阻17施加于第1变容二极管15及第2变容二极管36的阴极,第1变容二极管15的容量值及第2变容二极管36的容量值,都分别对应变化到所施加的调谐电压数值。这时,第1振荡回路同频率522~1611kHz的某一接收信号调谐,第2振荡回路和第1振荡回路的调谐频率相对应,同频率972~2061kHz的某一本机振荡信号调谐。其结果,接收信号就从变压器1的第3绕组13输出到中波信号输出端子6,供给未予图示的混合回路。在混合回路接收信号与本机振荡信号相混合,两者的频率差就生成450kHz的中间频率信号。
另一方面,当接收长波信号时,由中波/长波切换信号端子62提供正极性的切换信号。由于这个切换信号,使第3开关晶体管53接通,第1开关晶体管51及第2开关晶体管52断开。于是,由于第1开关晶体管51的断开,变压器1的第2绕组12的另一端,和变压器2的第2绕组22的一端的接地断开,由于第2开关晶体管52的断开,变压器3的第1绕组31的另一端的接地断开,由于第3开关晶体管53的接通,变压器4的第1绕组41的另一端接地连通。
这种状态时,变压器2的第2绕组22、电容器23,同第1振荡回路一起,构成对天线输入端子5引入的长波信号调谐的第2振荡回路;变压器4的第1绕组41、电容器43,44,同第3振荡回路一起,构成对本机振荡信号供给端子9传来的本机振荡信号调谐的第4振荡回路。这样,如果供给调谐电压供给端子8所需要的调谐电压,这个调谐电压就通过电阻17施加于第1变容二极管15及第2变容二极管36的阴极,第1变容二极管15的容量值及第2变容二极管36的容量值,都分别相应变化到所施加的调谐电压的数值。这时,第2振荡回路同频率153~281kHz的某一频率的接收信号调谐,第4振荡回路同第2振荡回路的调谐频率相对应,同频率603~731kHz的某一本机振荡频率调谐。其结果,接收信号就从变压器2的第1绕组21输出到长波信号输出端子7,供给未予图示的混合回路。在混合回路接收信号和本机振荡信号相混合,两者的频率差就生成450kHz的中间频率信号。
以往这样的长波信号及中波信号接收电路,在接收长波信号时,必须设置变压器4,利用它的第1绕组41和第2绕组42,传递本机振荡信号。不仅如此,还必须连接第2开关晶体管52,以便在接收长波信号或中波信号时,有选择的使变压器4的第1绕组41起作用或不起作用。因此,存在的问题是:本机振荡信号一侧的电路构成复杂、构成元件数量多、成本高、小型化困难等。
本发明就是以解决上述问题为目标,简化接收长波信号时的本机振荡信号一侧的电路构成,提供一种构成元件数量少、成本低、能实现小型化的长波信号及中波信号接收电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长波信号及中波信号接收电路,在对中波信号的本机振荡信号调谐的第3振荡回路上,配置一个并联的电容器,并使之可以进行接通和断开的切换。用包含这一电容器的第3振荡回路,取代对长波信号的本机振荡信号调谐的第4振荡回路。在接收中波信号时,使这个电容器同第3振荡回路呈断开状态;而在接收长波信号时,使这个电容器同第3振荡回路呈接通状态。
通过上述措施,仅仅在对中波信号的本机振荡信号调谐的第3振荡回路上,并联一个可以选择接通状态或断开状态的电容器,就获得了一个本机振荡信号一侧的电路构成得以大大简化的长波信号及中波信号接收电路。
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中,长波信号以及中波信号接收电路包括有:第1振荡回路,对中波信号调谐;第2振荡回路,同第1振荡回路串联,对长波信号调谐;第3振荡回路,对本机振荡信号调谐;第1开关元件,同第2振荡回路并联;电容器、第2开关元件及其串联电路,同第3振荡回路并联;开关控制器,接收中波信号时,使第1开关元件接通、第2开关元件断开;接收长波信号时,使第1开关元件断开、第2开关元件接通。
作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子,第1开关元件及第2开关元件,分别为开关晶体管,它们的基极分别接受由开关控制器发出的互补转换信号。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在接收中波信号时,同以往的这种接收回路一样,把第3振荡回路作为本机振荡信号一侧的电路来使用,对中波信号的本机振荡信号调谐;另一方面,在接收长波信号时,把第3振荡回路同电容器并联而成的第4振荡回路,作为本机振荡信号一侧的电路来使用。所以,在交替地接收长波信号或中波信号时,本机振荡回路一侧的电路,用第3振荡回路同一个并联的电容器选择断开状态或接通状态就足以构成了。同以往的这种接收电路相比,本机振荡信号一侧的电路构成大大简化,构成元件数量减少,成本降低,小型化地将成为可能。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图示加以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长波信号及中波信号接收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图。
在图1当中,凡与图2所示的构成元件相同者,都以相同代号标注。
这个本实施例的长波信号及中波信号接受电路(以下称为″本实施例电路″),同以往的长波信号及中波信号接收电路(以下称为″以往电路″)相比较,像以下所述的那样,长波信号的本机振荡信号一侧的电路构成大不相同;而且,开关控制器一侧的电路构成的一部分也不相同。除此之外,电路构成不变。
先看不同点:关于长波信号的本机振荡信号一侧的电路构成,以往电路有变压器4和两个电容器43、44,本实施例电路只有1个电容器45;关于开关控制器一侧的电路构成,以往电路有第2开关晶体管52和第3开关晶体管53,本实施例电路有第2开关晶体管52和反相器58。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电路中,电容器45的一端,同变压器3的第1绕组31的一端相连;电容器45的另一端,同第2开关晶体管52的集电极相连。第1绕组31的另一端及第2开关晶体管52的发射极分别接地。第2开关晶体管52的基极,通过电阻57,同中波/长波切换信号端子62相连。反相器58,输入端同中波/长波切换信号端子62相连,输出端通过电阻54同第1开关晶体管51的基极相连。
接上述构成的本实施例电路,其动作如下。
当接收中波信号时,中波/长波切换信号端子62,负极性或接地电位的切换信号。由于这个切换信号的作用,使第2开关晶体管52断开;第1开关晶体管51,由于反相器58使切换信号的极性反转而接通。于是,由于第1开关晶体管51的接通,变压器1的第2绕组12的一端接地连通,由于第2开关晶体管52的断开,电容器45的另一端接地断开,通向变压器3的第1绕组31的一端的电容器45的连接无效。
处在这种状态时,同以往电路一样,变压器1的第2绕组12、电容器14、第1变容二极管15、电容器16,就构成对天线输入端子5引入的中波信号调谐的第1振荡回路;变压器3的第1绕组31、电容器33、34、第2变容二极管36、电容器16、就构成对本机振荡信号供给端子9所传来的本机振荡信号调谐的第3振荡回路。这样,如果供给调谐电压供给端子8所需的调谐电压,这个调谐电压就通过电阻17施加于第1变容二极管15及第2变容二极管36的阴极,第1变容二极管15的容量值及第2变容二极管36的容量值,都分别相应变化到所施加的调谐电压的数值。这时,第1振荡回路同频率522~1611kHz的某一频率的接收信号调谐,第2振荡回路和第1振荡回路的调谐频率相对应,同频率972~2061kHz的某一频率的本机振荡信号调谐。其结果,接收信号由变压器1的第3绕组13输出到中波信号输出端子6,供给未予图示的混合回路。在混合回路,接收信号同本机振荡信号相混合,两者的频率差就生成450kHz的中间频率信号。
另一方面,当接收长波信号时,由中波/长波切换信号端子62提供正极性切换信号。由于这个切换信号,使第2开关晶体管52接通;第1开关晶体管51,由于反相器58使切换信号的极性反转而断开。于是,由于第1开关晶体管51的断开,变压器1的第2绕组12的另一端和变压器2的第2绕组22的一端的接地断开;由于第2开关晶体管52的接通,电容器45的另一端接地连通,电容器45就同变压器3的第1绕组31并联接通。
这种状态时,变压器2的第2绕组22、电容器23,就同第1振荡回路一起,构成对天线输入端子5引入的长波信号调谐的第2振荡回路;电容器45同第3振荡回路一起,构成对本机振荡信号供给端子9所提供的本机振荡信号调谐的第4振荡回路。这样,如果供给调谐电压供给端子8所需的调谐电压,这个调谐电压就通过电阻17施加于第1变容二极管15及第2变容二极管36的阴极,第1变容二极管15的容量值及第2变容二极管36的容量值,都分别对应变化到所施加的调谐电压的数值。这时,第2振荡回路,就同频率153~281kHz的某一接收信号调谐;第4振荡回路,和第2振荡回路的调谐频率相对应,同频率603~731kHz的某一本机振荡回路的频率调谐。其结果,接收信号由变压器2的第1绕组21输出到长波信号输出端子7,供给未予图示的混合回路。在混合回路,接收信号同本机振荡信号相混合,两者的频率差就生成450kHz的中间频率信号。
但是,接收中波信号时的本机振荡频率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比为:2061/972=2.12。
与此相对应,接收长波信号时的本机振荡频率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比为:731/603=1.21。
这样,接收中波信号时的第2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的可变比为2.12,相比之下,接收长波信号时的第4振荡回路的本机振荡频率的可变比就非常小,只有1.21。所以,在变压器3的第1绕组31和电容器33的并联电路上,仅仅是通过并联或不并联电容器45的变动,就可以构成对中波信号的本机振荡信号一侧的电路或构成对长波信号的本机振荡信号一侧的电路。
总之,按照本实施例,比以往电路省去了变压器4、电容器43、44等,是简化电路,可以减少构成元件数量,降低制造成本,可以小型化。
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第1开关元件及第2开关元件,只是用开关晶体管51、52举例说明而已。当然,根据本发明的第1开关元件及第2开关元件,并不仅仅是使用开关晶体管,也可以使用其他开关元件,例如开关场效应晶体管等。
如上述那样,按照本发明,在接收中波信号时,用以往的这种接收电路一样,对中波信号的本机振荡信号调谐的第3振荡回路不变,作为本机振荡信号一侧的电路来使用。而另一方面,当接收长波信号时,第3振荡回路并联一个电容器构成第4振荡回路,作为本机振荡信号一侧的电路来使用。所以在交替地接受长波信号或中波信号时,作为本机振荡信号一侧的电路,只要在第3振荡回路上,对一个并联电容器选择接通或断开就足以构成了。同以往的这种接收电路相比,其效果是:本机振荡信号一侧的电路构成得以大大简化,构成元件数量减少,成本降低,并可以小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