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黄牛犊牛生长发育的代乳料.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5373838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2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12576.8

申请日:

2010.10.19

公开号:

CN102450406A

公开日:

2012.05.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23K 1/18申请公布日:20120516|||公开

IPC分类号:

A23K1/18; A23K1/14; A23K1/16; A23K1/175; A23K1/06

主分类号:

A23K1/18

申请人:

西安大农畜牧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田成山; 齐普查; 田超

地址:

710061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69号创业研发园C区12号楼503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犊牛生长发育的代乳料,其特征在于,该代乳料组成为:全脂奶粉10%、大豆浓缩蛋白粉19.5%、玉米蛋白粉10%、干乳清粉9%、玉米淀粉10.2%、葡萄糖10%、油脂12.3%、磷酸氢钙4%、石粉1.6%、蛋氨酸0.4%、赖氨酸1.3%、食盐0.3%、乳化剂0.5%、香味剂9.4%、预混料1.5%,合计100%。其中预混料组成为:玉米30%、小麦10.34%、玉米酒精糟10%、小麦麸10%、花生粕10%、玉米蛋白粉12%、米糠7.06%、葵花粕4.6%、石粉2.67%、磷酸氢钙1.59%、锡0.9%、食盐0.8%、多微0.04%,合计100%。本发明的代乳料通过大范围应用于秦川牛等中国黄牛群体,取得了明显的促进生长,提高生产性能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促进犊牛生长发育的代乳料, 其特征在于, 该代乳料由全脂奶粉、 大豆浓缩蛋白 粉、 玉米蛋白粉、 干乳清粉、 玉米淀粉、 葡萄糖、 油脂、 磷酸氢钙、 石粉、 蛋氨酸、 赖氨酸、 食盐、 乳化剂、 香味剂、 预混料组成。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预混料, 其特征在于, 该预混料由玉米、 小麦、 玉米、 酒精糟、 小 麦麸、 花生粕、 玉米蛋白粉、 米糠、 葵花粕、 石粉、 磷酸氢钙、 锡、 食盐、 多微组成。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预混料, 其特征在于, 该代乳料组成成分的比例分别是 : 全脂奶 粉 10%、 大豆浓缩蛋白粉 19.5%、 玉米蛋白粉 10%、 干乳清粉 9%、 玉米淀粉 10.2%、 葡萄糖 10%、 油脂 12.3%、 磷酸氢钙 4%、 石粉 1.6%、 蛋氨酸 0.4%、 赖氨酸 1.3%、 食盐 0.3%、 乳 化剂 0.5%、 香味剂 9.4%、 预混料 1.5%, 合计 100%。
4: 如权利要求 1 和 2 所述的预混料, 其特征在于, 该预混料组成成分的比例分别是 : 玉 米 30%、 小麦 10.34%、 玉米酒精糟 10%、 小麦麸 10%、 花生粕 10%、 玉米蛋白粉 12%、 米糠 7.06%、 葵花粕 4.6%、 石粉 2.67%、 磷酸氢钙 1.59%、 锡 0.9%、 食盐 0.8%、 多微 0.04%, 合计 100%。

说明书


一种促进黄牛犊牛生长发育的代乳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畜禽早期饲养管理的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犊牛生长的日粮配方, 特别 是涉及一种能明显促进中国黄牛犊牛生长发育的日粮配方。
     背景技术 黄牛的生长发育是通过细胞增殖与细胞增大以及细胞外液的增加而实现的。 黄牛 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是出生后 2 月龄内, 如此迅速增长主要靠优质乳汁供给营养, 所需的 粗蛋白质应基本上是真蛋白质, 其消化率应达到 94%以上。犊牛肌肉组织的生长主要集中 于 8 月龄前, 如初生至 8 月龄肌肉组织的生长系数为 53 ; 8 ~ 12 月龄为 1.7 ; 到 1.5 岁时降 为 1.2。肌肉的生长在出生后主要是肌肉纤维体积的增大, 并随着年龄的增长, 肉的纹理变 粗, 故老龄牛肉质粗硬。脂肪的比例在初生时占胴体的 90%。1 岁以内仍增加不多, 以后逐 渐增加, 年龄越大则脂肪的百分率越高。因此, 提高黄牛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日增重方面, 充分利用黄牛的生长规律, 根据黄牛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的生长特点, 配制和饲喂不同营养 水平和类型的日粮, 使其在规定的年龄内达到屠宰体重, 这是生产优质、 高档牛肉的重要因 素。
     刚出生犊牛瘤胃在生理和代谢功能上均未发育完全, 瘤胃不具有成年动物器官高 度角质化程度。瘤胃的发育可分为瘤胃容量的增加和瘤胃绒毛的生长, 初生犊牛瘤胃体积 约占四个胃的 1/3, 以后随着消化功能的完善最终瘤胃约占四个胃总体积的 4/5。瘤胃容积 的增加并不能刺激瘤胃绒毛的生长, 只有当瘤胃发酵发生才能促进瘤胃上皮的发育, 说明 刺激瘤胃绒毛正常发育需要短链脂肪酸的存在。 犊牛断奶前肠道的发育主要受到初乳和常 乳中生长因子的作用。 断奶后瘤胃发育过程和小肠发育变化主要受到日粮能量采食量和日 粮能量浓度的影响。肠道随着代谢能采食量显著变化, 并受营养水平高度影响。使用等能 代料和颗粒料的研究表明日粮的物理形态对小肠发育的影响不大。
     犊牛的饲料主要有三种, 即全乳、 代乳料 ( 粉 ) 和以谷物为主的精料。但是在饲喂 犊牛时, 往往并不是一直都只用一种饲料饲喂。生产特殊饲喂的犊牛主要是用全乳或代乳 料饲喂, 一般代乳料中包含了几乎所有的乳蛋白, 并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保证营养平衡 ; 但犊牛常常还需要提供饮水和谷物等固体饲料。非特殊饲喂的 ( 谷物饲喂的 ) 犊牛在前 6 ~ 8 时也需要吃奶或代乳料, 其间还也需要饮水和干草等 ; 6 ~ 8 周以后, 犊牛即可用以玉 米为主谷物饲料饲喂。
     目前, 国内有关家畜代乳料的研究十分活跃, 成果也时有报导, 这些成果在促进畜 牧业朝 “两高一优” 方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Follenweider 和 Metz 等 1991 年认 为胴体肉色的深浅是衡量肉品品质的重要指标, 胴体上的色素沉积受到牛品种、 年龄以及 日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使生产出的小牛肉颜色苍白, 生产者则严格控制日粮种固体 饲料 ( 纤维素 ) 和铁的摄入, 于是就用铁含量很低的牛奶或奶粉或其他代乳品饲喂, 而且犊 牛圈中不铺放任何垫草和铺垫物, 甚至牛圈的围栏均用非铁质器材围成。但是, 仅用全乳 饲喂而引起的铁的严重缺乏, 不仅造成牛的贫血, 加之饲料单一、 耗氧量降低, 抗病力降低
     等则会出现生长速度严重低下。铁是催化机体氧化作用的多种酶的组成部分或重要辅基, Robyh 等 1993 年研究证实铁缺乏的犊牛其相关酶的活性降低, 于是体内的无氧酵解和乳糖 循环加剧, 使得能量消耗增加, 铁缺乏组犊牛的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低于铁充足组, 而且铁缺乏组犊牛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升高。 G.A.J.Miltenburg 等 1992 年研究了育肥前 7 周 饲料中铁含量对肉色的影响, 发现屠宰后肌肉中铁和色素含量受育肥前 7 周代乳品中铁含 量的影响较大。在传统的饲养方式下, 在犊牛的整个长达 6 个月的育肥期, 犊牛仅用代乳料 为基础的液体饲料饲喂, 而不饲喂任何固体物质, 这样对犊牛的影响很大。 仅饲喂代乳品不 仅影响瘤胃的生理发育, 而且也抑制了咀嚼和反刍这些饲喂固体饲料犊牛的正常行为的形 成。而且, 这种仅饲喂液体饲料的犊牛瘤胃内常形成毛球, 会影响犊牛的消化活动。在小牛 肉生产中也常见因瘤胃乳头过度角化而影响其消化的。 但是这饲养方式允许小牛肉成苍白 色, 而苍白色是消费者和市场专家评价小牛肉的主要指标。 欧洲理事会出于动物福利考虑, 颁布了一个 97/2/EC 规范, 规定了 8 ~ 20 周龄的犊牛日粮中纤维素性饲料的最小供给量, 但其中对于纤维素性饲料的没有特殊规定。G.Cozzi 等 2002 年就比较了补饲两种不同的 纤维性饲料——甜菜渣和麦秸对小牛肉犊牛生产性能、 瘤胃发育以及胴体和肉质的影响, 发现补饲甜菜渣组的犊牛的日增中极显著增加 (P < 0.01), 补饲固体饲料的犊牛健康状况 也要优于仅饲喂代乳品组 ; 而且, G.Cozz 等认为肉色与饲料中铁含量没有直接关系, 而是 取决于动物对饲料中铁的利用能力。 粗饲料的供应情况对犊牛的行为和福利都有很大的影 响。根据 Koojiman 等 1991 年的研究可知, 在饲养过程中让犊牛自由采食干草可以减少犊 牛的舔癖, 但是玉米青贮方面的功效则较小。 然而, 如果粗饲料中纤维含量太高, 如秸秆, 则 往往会造成慢性的应激。 往往能使犊牛的皱胃创伤。 如果犊牛的日粮种缺乏足够的粗饲料, S.Mattiello 等 2002 年的研究了仅饲喂代乳料、 代乳料 + 麦秸和代乳料 + 甜菜渣三种饲喂 条件下犊牛的行为和生理变化, 结果表明, 粗饲料对犊牛养成安全的行为习惯有重要作用。 J.N.Kaufhold 等 2000 年研究了饲喂频率对进食后体内代谢和激素水平的影响, 发现 16h 内 饲喂 6 次以上和每天仅饲喂两次这两种饲喂频率下采食量和日增重差异不显著, 但是两组 的代谢和内分泌水平差异显著。全乳饲喂和代乳品饲喂方式下, 全液体饲料的饲喂也会给 犊牛造成一系列的消化问题。Wiepkma 等 1987 年发现, 只饲喂牛乳而不饲喂粗饲料会抑制 瘤胃发育。Cozzi 等 2002 年研究并比较了饲喂液体 + 干草、 液体饲料 + 甜菜渣和仅喂代乳 料犊牛的发育情况, 发现干草可促进瘤胃的发育, 而甜菜渣能促进网胃的发育, 均比饲喂代 乳料组效果好。Morisse 等在 1999 年和 2000 年指出饲喂颗粒饲料也能促进犊牛瘤胃的发 育。 Di Giancamillo 等 2003 年发现饲喂固体饲料的牛大部分时间采食饲料和反刍, 而至饲 喂液体饲料的犊牛则多数时间在添舐他可以接触到的任何物品。Welchman 和 Baust 1987 年发现饲喂代乳料会使犊牛幽门部形成病状隆起。Wipkema 等 1987 年对 60 头单笼饲养的 犊牛的研究发现, 约 2/3 的犊牛皱胃壁上出现了可视创伤。
     在国际奶牛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多用代乳料和开食料组合对犊牛实施早期断 奶。在我国利用开食料对犊牛进行早期断奶已经取得成功, 并为广大奶牛场所采用。而代 乳料却迟迟未能得到应用, 主要原因是养殖户对用代乳料培育犊牛认识不足。 然而, 随着我 国奶牛业集约化生产, 牛场生产、 管理水平的提高及人民对优质牛肉需求量的持续增长, 这 就需要开发经济适用的代乳料来喂犊牛。另外, 中国黄牛约存栏 1 亿多头, 但都存在产奶量 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 低的问题, 甚至难以满足犊牛的需要。因此, 开发犊牛代乳料研究,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犊牛营养需要和自身代谢情况, 在不断研究改进代乳料配方的基础 上, 研制出适于中国黄牛犊牛生长发育的代乳料, 该代乳料能够明显提高犊牛的生长发育 速度。
     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解决方案是 : 一种犊牛代乳料, 其特征在于, 该代乳料由 全脂奶粉、 大豆浓缩蛋白粉、 玉米蛋白粉、 干乳清粉、 玉米淀粉、 葡萄糖、 油脂、 磷酸氢钙、 石 粉、 蛋氨酸、 赖氨酸、 食盐、 乳化剂、 香味剂、 预混料组成, 其中预混料由玉米、 小麦、 玉米、 酒 精糟、 小麦麸、 花生粕、 玉米蛋白粉、 米糠、 葵花粕、 石粉、 磷酸氢钙、 锡、 食盐、 多微组成。
     代乳料各成分组成比例为 :
     上述预混料组成比例为 :本发明的代乳料已应用于秦川牛等中国黄牛群体中, 在犊牛时期, 通过应用代乳 料使其体重、 体高、 体长、 胸围、 胸深、 腰角宽等生长发育指标均显著提高, 取得了明显的促 进生长, 提高发育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促进剂配方 : 代乳料各成分组成比例为 :
     上述预混料组成比例为 :实验和应用 :
     (1) 实验牛选择及分组
     本实验犊牛选择西安大农畜牧科技技术有限公司秦川牛养殖基地初生重 25kg 左 右个体大小一致的秦川牛 10 ~ 20 日龄犊牛 36 头, 随机分为 3 组, 分别为全乳组、 精料组、 代乳料组, 每组 12 头。
     (2) 饲养管理
     犊牛出生后采取单栏饲养, 各组奶公犊统一饲喂常乳 5 日。5 日后, 全乳组试验 全期饲喂全乳, 并补充部分精料 ; 精料组以牛乳为基础饲喂购置陕西正大公司的犊牛精料 ; 代乳组用配制的代乳料饲喂。三个组日喂代乳料量是体重的 8%~ 12%, 每天饲喂 3 次, 乳 和代乳料温度在 38℃~ 40℃, 从 15 日龄起自由饮水, 自由采食干草, 其它管理措施和免疫 程序按肉牛饲养常规进行。
     (3) 指标测定
     2.2.1 生长情况测定
     每 15 日按组逐头测定体尺指标, 称重, 观察牛群健康状况, 并统计增重。
     测定的性状包括 : 体长, 从肩胛前缘 ( 肱骨突 ) 到同侧坐骨结节后缘间的距离 ; 体 高, 又称鬐甲高, 是自鬐甲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高度 ; 腰高, 又称十字部高, 为两腰角连线中 点至地面的垂直高度 ; 尻长, 又称臀长, 为腰角前缘至坐骨结节后缘间的距离 ; 腰角宽, 两 腰角外缘间的距离 ; 胸深, 肩胛后缘胸部上、 下之间的距离 ; 胸围, 在肩胛骨后缘处作一垂 线, 用卷尺饶一周测量 ; 坐骨端宽, 也称臀端宽或尻宽, 为两坐骨结节外缘间的宽度。
     (4) 数据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 Microsoft 2003Excel 整理数据, 用 SPSS 13.0 对试验数据进行统 计分析, 用 One-way ANOVA 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5) 实验结果
     实验得到的数据, 经过处理后, 结果如下 :
     0 ~ 6 月龄各组犊牛的体重变化情况 ( 单位 : kg)
     月龄 0 0.5 1.0 全乳组 23.67±2.45a 30.17±1.88a 47.10±6.83a 代乳料组 23.81±2.36a 30.87±2.06a 48.34±5.61a 精料组 24.06±2.73a 30.32±2.20a 47.24±6.29a6CN 102450406 A 1.5 2.0 2.5 3.0 3.5 4.0
     61.17±8.36a 80.91±6.84a 95.91±8.34a 113.81±5.27a 130.24±14.45a 147.81±5.27a说明书61.67±6.75a 81.03±4.04a 96.01±10.24a 113.87±10.56a 131.67±15.50a 147.17±10.56a5/7 页65.65±5.13a 89.80±7.09b 106.76±9.32b 126.76±12.56b 145.22±16.46b 165.76±12.56b注: 同一行中标有不同小写字母的表示差异显著 (P < 0.05), 下同。
     上表可以看出, 代乳料组的秦川犊牛体重是随着月龄的增加而增加的, 在 2.0 ~ 4.0 月龄时显著高于全乳组和精料组 (P < 0.05)。
     0.5 ~ 6 月龄各组犊牛的体高变化情况 ( 单位 : cm)
     月龄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全乳组 83.82±3.03a 87.42±3.58a 92.58±2.68a 94.17±3.76a 97.12±3.03a 100.58±4.21a 104.92±1.93a 108.03±3.74a 代乳料组 84.15±4.61a 88.77±2.43a 93.58±1.74a 96.33±4.15a 99.58±2.62a 104.42±3.58b 108.00±3.46b 110.42±4.39a 精料组 83.58±4.21a 87.38±3.67a 91.42±3.48a 95.15±4.64a 97.98±3.67a 101.07±2.43a 105.72±1.73a 107.20±1.77a上表可以看出, 代乳料组的秦川犊牛体高是随着月龄的增加而增加的, 在 3.0 ~ 3.5 月龄时显著高于全乳组和精料组 (P < 0.05)。
     0.5 ~ 6 月龄各组犊牛的体长变化情况 ( 单位 : cm)
     月龄 0.5 1.0 全乳组 75.03±3.72a 81.09±5.91a 代乳料组 75.85±3.97a 81.08±4.60a 精料组 76.06±4.23a 81.23±6.60a7CN 102450406 A 1.5 2.0 2.5 3.0 3.5 4.0
     86.00±3.16a 91.25±4.31a 96.67±3.98a 101.89±6.54a 105.85±5.32a 110.75±6.97a说明书87.25±5.27a 91.00±6.45a 96.47±3.02a 101.25±3.53a 106.47±5.51a 109.80±5.19a6/7 页87.45±3.48a 92.62±5.71a 98.55±5.46a 105.42±5.06b 108.22±3.87a 111.83±4.96a上表可以看出, 代乳料组的秦川犊牛体长是随着月龄的增加而增加的, 在 3.0 月 龄时显著高于全乳组和精料组 (P < 0.05)。
     0.5 ~ 6 月龄各组犊牛的胸围变化情况 ( 单位 : cm)
     月龄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全乳组 94.23±3.17a 100.42±1.50a 105.00±4.00a 109.82±5.56a 116.42±4.67a 121.11±6.97a 129.08±7.92a 133.33±3.49a 代乳料组 94.50±5.18a 100.83±3.12a 107.59±4.76a 113.30±6.54a 119.40±8.31b 125.33±4.39b 130.75±2.68a 134.48±6.54a 精料组 95.06±4.67a 99.90±5.86a 105.42±3.55a 110.67±3.83a 116.50±6.06a 120.35±7.17a 128.06±4.76a 132.65±4.84a上表可以看出, 代乳料组的秦川犊牛胸围是随着月龄的增加而增加的, 在 2.5 ~ 3.0 月龄时显著高于全乳组和精料组 (P < 0.05)。
     0.5 ~ 6 月龄各组犊牛的胸深变化情况 ( 单位 : cm)
     月龄 0.5 1.0 1.5 全乳组 22.92±3.06a 25.73±1.51a 30.33±2.30a 代乳料组 23.02±4.18a 26.62±2.11a 32.92±2.18a 精料组 23.10±3.23a 26.25±1.88a 30.00±1.53a8CN 102450406 A 2.0 2.5 3.0 3.5 4.0
     34.34±2.86a 37.67±1.37a 42.72±1.37a 44.67±3.14a 45.06±3.16a说明书34.82±2.83a 37.35±3.03a 42.58±1.77a 45.27±2.96a 47.17±3.43a7/7 页37.67±1.17a 42.25±1.25b 44.47±2.54a 45.55±3.34a 46.67±2.27a上表可以看出, 代乳料组的秦川犊牛胸深是随着月龄的增加而增加的, 在 2.5 月 龄时显著高于全乳组和精料组 (P < 0.05)。
     0.5 ~ 6 月龄各组犊牛的腰角宽变化情况 ( 单位 : cm)
     月龄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全乳组 19.83±0.97a 20.82±1.52a 22.46±2.11a 23.19±1.56a 24.00±1.05a 25.95±0.85a 27.20±1.05a 28.92±1.41a 代乳料组 20.13±1.28a 21.15±1.44a 23.75±1.41a 25.33±1.37b 26.42±0.80b 27.28±1.37a 28.85±1.23a 29.10±2.21a 精料组 20.25±2.26a 21.29±2.83a 22.14±0.84a 23.07±1.54a 24.28±1.37a 25.75±2.27a 27.32±1.25a 28.42±0.92a上表可以看出, 代乳料组的秦川犊牛腰角宽是随着月龄的增加而增加的, 在 2.0 ~ 2.5 月龄时显著高于全乳组和精料组 (P < 0.05)。
     另外, 经实验测定分析, 得知代乳料组的秦川犊牛的腰高、 尻长和坐骨端宽在 0.5 ~ 4.0 月龄与全乳组和精料组无显著关系 (P > 0.05)。
     综上结果, 在秦川犊牛时期, 通过应用代乳料, 秦川牛的体重、 体高、 体长、 胸围、 胸 深、 腰角宽等生长发育指标均明显提高。9

一种促进黄牛犊牛生长发育的代乳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促进黄牛犊牛生长发育的代乳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促进黄牛犊牛生长发育的代乳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促进黄牛犊牛生长发育的代乳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促进黄牛犊牛生长发育的代乳料.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5040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5.16 CN 102450406 A *CN102450406A* (21)申请号 201010512576.8 (22)申请日 2010.10.19 A23K 1/18(2006.01) A23K 1/14(2006.01) A23K 1/16(2006.01) A23K 1/175(2006.01) A23K 1/06(2006.01) (71)申请人 西安大农畜牧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710061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 69 号创业研发园 C 区 12 号楼 503 室 (72)发明人 田成山 齐普。

2、查 田超 (54) 发明名称 一种促进黄牛犊牛生长发育的代乳料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犊牛生长发育的代 乳料, 其特征在于, 该代乳料组成为 : 全脂奶粉 10、 大豆浓缩蛋白粉 19.5、 玉米蛋白粉 10、 干乳清粉 9、 玉米淀粉 10.2、 葡萄糖 10、 油脂 12.3、 磷酸氢钙 4、 石粉 1.6、 蛋氨酸 0.4、 赖氨酸 1.3、 食盐 0.3、 乳化剂 0.5、 香味剂 9.4、 预混料 1.5, 合计 100。其中预 混料组成为 : 玉米 30、 小麦 10.34、 玉米酒精 糟 10、 小麦麸 10、 花生粕 10、 玉米蛋白粉 12、 米糠 7.06、 。

3、葵花粕 4.6、 石粉 2.67、 磷酸氢钙 1.59、 锡 0.9、 食盐 0.8、 多微 0.04, 合计 100。本发明的代乳料通过大范围 应用于秦川牛等中国黄牛群体, 取得了明显的促 进生长, 提高生产性能的效果。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1/1 页 2 1. 一种促进犊牛生长发育的代乳料, 其特征在于, 该代乳料由全脂奶粉、 大豆浓缩蛋白 粉、 玉米蛋白粉、 干乳清粉、 玉米淀粉、 葡萄糖、 油脂、 磷酸氢钙、 石粉、 蛋氨酸、 赖氨酸、 食盐、 乳化剂。

4、、 香味剂、 预混料组成。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预混料, 其特征在于, 该预混料由玉米、 小麦、 玉米、 酒精糟、 小 麦麸、 花生粕、 玉米蛋白粉、 米糠、 葵花粕、 石粉、 磷酸氢钙、 锡、 食盐、 多微组成。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预混料, 其特征在于, 该代乳料组成成分的比例分别是 : 全脂奶 粉10、 大豆浓缩蛋白粉19.5、 玉米蛋白粉10、 干乳清粉9、 玉米淀粉10.2、 葡萄糖 10、 油脂 12.3、 磷酸氢钙 4、 石粉 1.6、 蛋氨酸 0.4、 赖氨酸 1.3、 食盐 0.3、 乳 化剂 0.5、 香味剂 9.4、 预混料 1.5, 合计 100。 4.。

5、 如权利要求 1 和 2 所述的预混料, 其特征在于, 该预混料组成成分的比例分别是 : 玉 米 30、 小麦 10.34、 玉米酒精糟 10、 小麦麸 10、 花生粕 10、 玉米蛋白粉 12、 米糠 7.06、 葵花粕 4.6、 石粉 2.67、 磷酸氢钙 1.59、 锡 0.9、 食盐 0.8、 多微 0.04, 合计 100。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450406 A 2 1/7 页 3 一种促进黄牛犊牛生长发育的代乳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畜禽早期饲养管理的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犊牛生长的日粮配方, 特别 是涉及一种能明显促进中国黄牛犊牛生长发育的日粮配方。 背景技术。

6、 0002 黄牛的生长发育是通过细胞增殖与细胞增大以及细胞外液的增加而实现的。 黄牛 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是出生后 2 月龄内, 如此迅速增长主要靠优质乳汁供给营养, 所需的 粗蛋白质应基本上是真蛋白质, 其消化率应达到 94以上。犊牛肌肉组织的生长主要集中 于 8 月龄前, 如初生至 8 月龄肌肉组织的生长系数为 53 ; 8 12 月龄为 1.7 ; 到 1.5 岁时降 为 1.2。肌肉的生长在出生后主要是肌肉纤维体积的增大, 并随着年龄的增长, 肉的纹理变 粗, 故老龄牛肉质粗硬。脂肪的比例在初生时占胴体的 90。1 岁以内仍增加不多, 以后逐 渐增加, 年龄越大则脂肪的百分率越高。因此,。

7、 提高黄牛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日增重方面, 充分利用黄牛的生长规律, 根据黄牛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的生长特点, 配制和饲喂不同营养 水平和类型的日粮, 使其在规定的年龄内达到屠宰体重, 这是生产优质、 高档牛肉的重要因 素。 0003 刚出生犊牛瘤胃在生理和代谢功能上均未发育完全, 瘤胃不具有成年动物器官高 度角质化程度。瘤胃的发育可分为瘤胃容量的增加和瘤胃绒毛的生长, 初生犊牛瘤胃体积 约占四个胃的 1/3, 以后随着消化功能的完善最终瘤胃约占四个胃总体积的 4/5。瘤胃容积 的增加并不能刺激瘤胃绒毛的生长, 只有当瘤胃发酵发生才能促进瘤胃上皮的发育, 说明 刺激瘤胃绒毛正常发育需要短链脂肪酸的存。

8、在。 犊牛断奶前肠道的发育主要受到初乳和常 乳中生长因子的作用。 断奶后瘤胃发育过程和小肠发育变化主要受到日粮能量采食量和日 粮能量浓度的影响。肠道随着代谢能采食量显著变化, 并受营养水平高度影响。使用等能 代料和颗粒料的研究表明日粮的物理形态对小肠发育的影响不大。 0004 犊牛的饲料主要有三种, 即全乳、 代乳料 ( 粉 ) 和以谷物为主的精料。但是在饲喂 犊牛时, 往往并不是一直都只用一种饲料饲喂。生产特殊饲喂的犊牛主要是用全乳或代乳 料饲喂, 一般代乳料中包含了几乎所有的乳蛋白, 并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保证营养平衡 ; 但犊牛常常还需要提供饮水和谷物等固体饲料。非特殊饲喂的 ( 谷物饲。

9、喂的 ) 犊牛在前 68时也需要吃奶或代乳料, 其间还也需要饮水和干草等 ; 68周以后, 犊牛即可用以玉 米为主谷物饲料饲喂。 0005 目前, 国内有关家畜代乳料的研究十分活跃, 成果也时有报导, 这些成果在促进畜 牧业朝 “两高一优” 方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Follenweider 和 Metz 等 1991 年认 为胴体肉色的深浅是衡量肉品品质的重要指标, 胴体上的色素沉积受到牛品种、 年龄以及 日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使生产出的小牛肉颜色苍白, 生产者则严格控制日粮种固体 饲料(纤维素)和铁的摄入, 于是就用铁含量很低的牛奶或奶粉或其他代乳品饲喂, 而且犊 牛圈中不铺放任何。

10、垫草和铺垫物, 甚至牛圈的围栏均用非铁质器材围成。但是, 仅用全乳 饲喂而引起的铁的严重缺乏, 不仅造成牛的贫血, 加之饲料单一、 耗氧量降低, 抗病力降低 说 明 书 CN 102450406 A 3 2/7 页 4 等则会出现生长速度严重低下。铁是催化机体氧化作用的多种酶的组成部分或重要辅基, Robyh 等 1993 年研究证实铁缺乏的犊牛其相关酶的活性降低, 于是体内的无氧酵解和乳糖 循环加剧, 使得能量消耗增加, 铁缺乏组犊牛的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低于铁充足组, 而且铁缺乏组犊牛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升高。 G.A.J.Miltenburg等1992年研究了育肥前7周 饲料中铁含量对肉。

11、色的影响, 发现屠宰后肌肉中铁和色素含量受育肥前 7 周代乳品中铁含 量的影响较大。在传统的饲养方式下, 在犊牛的整个长达 6 个月的育肥期, 犊牛仅用代乳料 为基础的液体饲料饲喂, 而不饲喂任何固体物质, 这样对犊牛的影响很大。 仅饲喂代乳品不 仅影响瘤胃的生理发育, 而且也抑制了咀嚼和反刍这些饲喂固体饲料犊牛的正常行为的形 成。而且, 这种仅饲喂液体饲料的犊牛瘤胃内常形成毛球, 会影响犊牛的消化活动。在小牛 肉生产中也常见因瘤胃乳头过度角化而影响其消化的。 但是这饲养方式允许小牛肉成苍白 色, 而苍白色是消费者和市场专家评价小牛肉的主要指标。 欧洲理事会出于动物福利考虑, 颁布了一个 97。

12、/2/EC 规范, 规定了 8 20 周龄的犊牛日粮中纤维素性饲料的最小供给量, 但其中对于纤维素性饲料的没有特殊规定。G.Cozzi 等 2002 年就比较了补饲两种不同的 纤维性饲料甜菜渣和麦秸对小牛肉犊牛生产性能、 瘤胃发育以及胴体和肉质的影响, 发现补饲甜菜渣组的犊牛的日增中极显著增加 (P 0.01), 补饲固体饲料的犊牛健康状况 也要优于仅饲喂代乳品组 ; 而且, G.Cozz 等认为肉色与饲料中铁含量没有直接关系, 而是 取决于动物对饲料中铁的利用能力。 粗饲料的供应情况对犊牛的行为和福利都有很大的影 响。根据 Koojiman 等 1991 年的研究可知, 在饲养过程中让犊牛自。

13、由采食干草可以减少犊 牛的舔癖, 但是玉米青贮方面的功效则较小。 然而, 如果粗饲料中纤维含量太高, 如秸秆, 则 往往能使犊牛的皱胃创伤。 如果犊牛的日粮种缺乏足够的粗饲料, 往往会造成慢性的应激。 S.Mattiello 等 2002 年的研究了仅饲喂代乳料、 代乳料 + 麦秸和代乳料 + 甜菜渣三种饲喂 条件下犊牛的行为和生理变化, 结果表明, 粗饲料对犊牛养成安全的行为习惯有重要作用。 J.N.Kaufhold等2000年研究了饲喂频率对进食后体内代谢和激素水平的影响, 发现16h内 饲喂 6 次以上和每天仅饲喂两次这两种饲喂频率下采食量和日增重差异不显著, 但是两组 的代谢和内分泌水。

14、平差异显著。全乳饲喂和代乳品饲喂方式下, 全液体饲料的饲喂也会给 犊牛造成一系列的消化问题。Wiepkma 等 1987 年发现, 只饲喂牛乳而不饲喂粗饲料会抑制 瘤胃发育。Cozzi 等 2002 年研究并比较了饲喂液体 + 干草、 液体饲料 + 甜菜渣和仅喂代乳 料犊牛的发育情况, 发现干草可促进瘤胃的发育, 而甜菜渣能促进网胃的发育, 均比饲喂代 乳料组效果好。Morisse 等在 1999 年和 2000 年指出饲喂颗粒饲料也能促进犊牛瘤胃的发 育。 Di Giancamillo等2003年发现饲喂固体饲料的牛大部分时间采食饲料和反刍, 而至饲 喂液体饲料的犊牛则多数时间在添舐他可以接。

15、触到的任何物品。Welchman 和 Baust 1987 年发现饲喂代乳料会使犊牛幽门部形成病状隆起。Wipkema 等 1987 年对 60 头单笼饲养的 犊牛的研究发现, 约 2/3 的犊牛皱胃壁上出现了可视创伤。 0006 在国际奶牛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多用代乳料和开食料组合对犊牛实施早期断 奶。在我国利用开食料对犊牛进行早期断奶已经取得成功, 并为广大奶牛场所采用。而代 乳料却迟迟未能得到应用, 主要原因是养殖户对用代乳料培育犊牛认识不足。 然而, 随着我 国奶牛业集约化生产, 牛场生产、 管理水平的提高及人民对优质牛肉需求量的持续增长, 这 就需要开发经济适用的代乳料来喂犊牛。另。

16、外, 中国黄牛约存栏 1 亿多头, 但都存在产奶量 低的问题, 甚至难以满足犊牛的需要。因此, 开发犊牛代乳料研究, 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 说 明 书 CN 102450406 A 4 3/7 页 5 义。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根据犊牛营养需要和自身代谢情况, 在不断研究改进代乳料配方的基础 上, 研制出适于中国黄牛犊牛生长发育的代乳料, 该代乳料能够明显提高犊牛的生长发育 速度。 0008 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解决方案是 : 一种犊牛代乳料, 其特征在于, 该代乳料由 全脂奶粉、 大豆浓缩蛋白粉、 玉米蛋白粉、 干乳清粉、 玉米淀粉、 葡萄糖、 油脂、 磷酸氢钙、 石 粉、 蛋氨酸、。

17、 赖氨酸、 食盐、 乳化剂、 香味剂、 预混料组成, 其中预混料由玉米、 小麦、 玉米、 酒 精糟、 小麦麸、 花生粕、 玉米蛋白粉、 米糠、 葵花粕、 石粉、 磷酸氢钙、 锡、 食盐、 多微组成。 0009 代乳料各成分组成比例为 : 0010 0011 上述预混料组成比例为 : 0012 0013 本发明的代乳料已应用于秦川牛等中国黄牛群体中, 在犊牛时期, 通过应用代乳 料使其体重、 体高、 体长、 胸围、 胸深、 腰角宽等生长发育指标均显著提高, 取得了明显的促 进生长, 提高发育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促进剂配方 : 0015 代乳料各成分组成比例为 : 0016 0017。

18、 上述预混料组成比例为 : 0018 说 明 书 CN 102450406 A 5 4/7 页 6 0019 实验和应用 : 0020 (1) 实验牛选择及分组 0021 本实验犊牛选择西安大农畜牧科技技术有限公司秦川牛养殖基地初生重 25kg 左 右个体大小一致的秦川牛 10 20 日龄犊牛 36 头, 随机分为 3 组, 分别为全乳组、 精料组、 代乳料组, 每组 12 头。 0022 (2) 饲养管理 0023 犊牛出生后采取单栏饲养, 各组奶公犊统一饲喂常乳 5 日。5 日后, 全乳组试验 全期饲喂全乳, 并补充部分精料 ; 精料组以牛乳为基础饲喂购置陕西正大公司的犊牛精料 ; 代乳组。

19、用配制的代乳料饲喂。三个组日喂代乳料量是体重的 8 12, 每天饲喂 3 次, 乳 和代乳料温度在 38 40, 从 15 日龄起自由饮水, 自由采食干草, 其它管理措施和免疫 程序按肉牛饲养常规进行。 0024 (3) 指标测定 0025 2.2.1 生长情况测定 0026 每 15 日按组逐头测定体尺指标, 称重, 观察牛群健康状况, 并统计增重。 0027 测定的性状包括 : 体长, 从肩胛前缘 ( 肱骨突 ) 到同侧坐骨结节后缘间的距离 ; 体 高, 又称鬐甲高, 是自鬐甲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高度 ; 腰高, 又称十字部高, 为两腰角连线中 点至地面的垂直高度 ; 尻长, 又称臀长, 为。

20、腰角前缘至坐骨结节后缘间的距离 ; 腰角宽, 两 腰角外缘间的距离 ; 胸深, 肩胛后缘胸部上、 下之间的距离 ; 胸围, 在肩胛骨后缘处作一垂 线, 用卷尺饶一周测量 ; 坐骨端宽, 也称臀端宽或尻宽, 为两坐骨结节外缘间的宽度。 0028 (4) 数据分析 0029 数据处理采用 Microsoft 2003Excel 整理数据, 用 SPSS 13.0 对试验数据进行统 计分析, 用 One-way ANOVA 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0030 (5) 实验结果 0031 实验得到的数据, 经过处理后, 结果如下 : 0032 0 6 月龄各组犊牛的体重变化情况 ( 单位 : kg) 00。

21、33 月龄 全乳组 代乳料组 精料组 0 23.672.45a 23.812.36a 24.062.73a 0.5 30.171.88a 30.872.06a 30.322.20a 1.0 47.106.83a 48.345.61a 47.246.29a 说 明 书 CN 102450406 A 6 5/7 页 7 1.5 61.178.36a 65.655.13a 61.676.75a 2.0 80.916.84a 89.807.09b 81.034.04a 2.5 95.918.34a 106.769.32b 96.0110.24a 3.0 113.815.27a 126.7612.56b。

22、 113.8710.56a 3.5 130.2414.45a 145.2216.46b 131.6715.50a 4.0 147.815.27a 165.7612.56b 147.1710.56a 0034 注 : 同一行中标有不同小写字母的表示差异显著 (P 0.05), 下同。 0035 上表可以看出, 代乳料组的秦川犊牛体重是随着月龄的增加而增加的, 在 2.0 4.0 月龄时显著高于全乳组和精料组 (P 0.05)。 0036 0.5 6 月龄各组犊牛的体高变化情况 ( 单位 : cm) 0037 月龄 全乳组 代乳料组 精料组 0.5 83.823.03a 84.154.61a 83。

23、.584.21a 1.0 87.423.58a 88.772.43a 87.383.67a 1.5 92.582.68a 93.581.74a 91.423.48a 2.0 94.173.76a 96.334.15a 95.154.64a 2.5 97.123.03a 99.582.62a 97.983.67a 3.0 100.584.21a 104.423.58b 101.072.43a 3.5 104.921.93a 108.003.46b 105.721.73a 4.0 108.033.74a 110.424.39a 107.201.77a 0038 上表可以看出, 代乳料组的秦川犊牛体。

24、高是随着月龄的增加而增加的, 在 3.0 3.5 月龄时显著高于全乳组和精料组 (P 0.05)。 0039 0.5 6 月龄各组犊牛的体长变化情况 ( 单位 : cm) 0040 月龄 全乳组 代乳料组 精料组 0.5 75.033.72a 75.853.97a 76.064.23a 1.0 81.095.91a 81.084.60a 81.236.60a 说 明 书 CN 102450406 A 7 6/7 页 8 1.5 86.003.16a 87.453.48a 87.255.27a 2.0 91.254.31a 92.625.71a 91.006.45a 2.5 96.673.98a。

25、 98.555.46a 96.473.02a 3.0 101.896.54a 105.425.06b 101.253.53a 3.5 105.855.32a 108.223.87a 106.475.51a 4.0 110.756.97a 111.834.96a 109.805.19a 0041 上表可以看出, 代乳料组的秦川犊牛体长是随着月龄的增加而增加的, 在 3.0 月 龄时显著高于全乳组和精料组 (P 0.05)。 0042 0.5 6 月龄各组犊牛的胸围变化情况 ( 单位 : cm) 0043 月龄 全乳组 代乳料组 精料组 0.5 94.233.17a 94.505.18a 95.0。

26、64.67a 1.0 100.421.50a 100.833.12a 99.905.86a 1.5 105.004.00a 107.594.76a 105.423.55a 2.0 109.825.56a 113.306.54a 110.673.83a 2.5 116.424.67a 119.408.31b 116.506.06a 3.0 121.116.97a 125.334.39b 120.357.17a 3.5 129.087.92a 130.752.68a 128.064.76a 4.0 133.333.49a 134.486.54a 132.654.84a 0044 上表可以看出, 代。

27、乳料组的秦川犊牛胸围是随着月龄的增加而增加的, 在 2.5 3.0 月龄时显著高于全乳组和精料组 (P 0.05)。 0045 0.5 6 月龄各组犊牛的胸深变化情况 ( 单位 : cm) 0046 月龄 全乳组 代乳料组 精料组 0.5 22.923.06a 23.024.18a 23.103.23a 1.0 25.731.51a 26.622.11a 26.251.88a 1.5 30.332.30a 32.922.18a 30.001.53a 说 明 书 CN 102450406 A 8 7/7 页 9 2.0 34.342.86a 37.671.17a 34.822.83a 2.5 3。

28、7.671.37a 42.251.25b 37.353.03a 3.0 42.721.37a 44.472.54a 42.581.77a 3.5 44.673.14a 45.553.34a 45.272.96a 4.0 45.063.16a 46.672.27a 47.173.43a 0047 上表可以看出, 代乳料组的秦川犊牛胸深是随着月龄的增加而增加的, 在 2.5 月 龄时显著高于全乳组和精料组 (P 0.05)。 0048 0.5 6 月龄各组犊牛的腰角宽变化情况 ( 单位 : cm) 0049 月龄 全乳组 代乳料组 精料组 0.5 19.830.97a 20.131.28a 20.。

29、252.26a 1.0 20.821.52a 21.151.44a 21.292.83a 1.5 22.462.11a 23.751.41a 22.140.84a 2.0 23.191.56a 25.331.37b 23.071.54a 2.5 24.001.05a 26.420.80b 24.281.37a 3.0 25.950.85a 27.281.37a 25.752.27a 3.5 27.201.05a 28.851.23a 27.321.25a 4.0 28.921.41a 29.102.21a 28.420.92a 0050 上表可以看出, 代乳料组的秦川犊牛腰角宽是随着月龄的增加而增加的, 在 2.0 2.5 月龄时显著高于全乳组和精料组 (P 0.05)。 0051 另外, 经实验测定分析, 得知代乳料组的秦川犊牛的腰高、 尻长和坐骨端宽在 0.5 4.0 月龄与全乳组和精料组无显著关系 (P 0.05)。 0052 综上结果, 在秦川犊牛时期, 通过应用代乳料, 秦川牛的体重、 体高、 体长、 胸围、 胸 深、 腰角宽等生长发育指标均明显提高。 说 明 书 CN 102450406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