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0675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4.11 CN 102406752 A *CN102406752A* (21)申请号 201110378899.7 (22)申请日 2011.11.25 A61K 36/804(2006.01) A61P 29/00(2006.01) (71)申请人 荣成市交通诊所 地址 264300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文化东路 荣成市交通诊所 (72)发明人 张答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代理人 周述志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57) 摘要 本发明属于传统中药领域。本发明。
2、的目的是 提供一种见效快, 不复发, 无副作用的治疗痹症的 中药组合物。 其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 : 独活 9-15 份, 槲寄生 9-15 份, 秦芁 9-15 份, 防风 5-15份, 细辛20-40份, 川芎10-30份, 当归10-20 份, 熟地 20-40 份, 赤白芍各 10-20 份, 云苓 20-40 份, 肉桂5-15份, 杜仲10-20份, 土牛膝10-20份, 党参 10-20 份, 甘草 5-10 份, 茜草 20-40 份。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CN 1024。
3、06755 A1/1 页 2 1. 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 : 独活 9-15 份, 槲寄生 9-15 份, 秦芁 9-15 份, 防风 5-15 份, 细辛 20-40 份, 川芎 10-30 份, 当归 10-20 份, 熟地 20-40 份, 赤白芍各 10-20 份, 云苓 20-40 份, 肉桂 5-15 份, 杜仲 10-20 份, 土 牛膝 10-20 份, 党参 10-20 份, 甘草 5-10 份, 茜草 20-40 份。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406752 A CN 102406755 A1/3 页 3 一种治疗痹症的中。
4、药组合物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属于传统中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3 痹, 即痹阻不通。痹证是指人体机表、 经络因感受风、 寒、 湿、 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 节及肌肉酸痛、 麻木、 重着、 屈伸不利, 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临床上有渐 进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特点。 0004 中医认为 : 痹症的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 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引发痹症 的原因有多种,如热邪迫络, 风热湿浸, 脾肾阳虚等。 故中医治疗痹症方式为 : 温阳益气, 透 表清热, 化湿通络。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现有治疗痹症不同的中药。
5、。为实现该技术目的, 本 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 药物组成 : 独活 9-15 份, 槲寄生 9-15 份, 秦芁 9-15 份, 防风 5-15 份, 细辛 20-40 份, 川芎 10-30 份, 当归 10-20 份, 熟地 20-40 份, 赤白芍各 10-20 份, 云苓 20-40 份, 肉桂 5-15 份, 杜 仲 10-20 份, 土牛膝 10-20 份, 党参 10-20 份, 甘草 5-10 份, 茜草 20-40 份。 0006 其中所述的原料药物中 : 独活, 辛、 苦, 微温。归肝、 肾、 膀胱经。祛风胜湿 。
6、; 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 ; 腰膝疼痛 ; 少阴伏风头痛, 头痛齿痛。 0007 槲寄生, 味苦、 甘, 性平。归肝、 肾经。补肝肾 ; 强筋骨 ; 祛风湿 ; 安胎。主治腰膝酸 痛 ; 风湿痹痛 ; 胎动不安 ; 胎漏下血。 0008 秦艽, 其性味辛、 苦, 平, 归胃、 肝、 胆经。具有祛风湿, 清湿热, 止痹痛功效, 用于风 湿痹痛, 筋脉拘挛, 骨节酸痛, 日晡潮热, 小儿疳积发热等症治疗 ; 防风, 味辛、 甘, 性微温, 归膀胱、 肝、 脾经。 可祛风解表, 胜湿止痛, 止痉, 主治外感表证, 风疹瘙痒, 风湿痹痛, 破伤风。 0009 细辛, 主治祛风, 散寒, 行水, 开窍。
7、。治风冷头痛, 鼻渊, 齿痛, 痰饮咳逆, 风湿痹痛。 0010 川芎, 性味辛, 温, 归肝、 胆、 心包经。可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用于安抚神经, 正头 风头痛, 症瘕腹痛, 胸胁刺痛, 跌扑肿痛, 头痛, 风湿痹痛。 0011 当归, 其性味甘、 辛, 温。 归肝、 心、 脾经,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具有抗癌作用 ; 护肤美 容作用 ; 补血活血作用 ; 抑菌、 抗动脉硬化作用。 0012 熟地, 其性味甘, 微温, 归肝、 肾经。具有补血养阴, 填精益髓之功 ; 赤白芍中 : 赤芍药气味苦平, 无毒, 主治邪气腹痛, 除血痹, 破坚积, 寒热, 病疲, 止痛, 利 小便, 益气 ; 白。
8、芍药气味酸平。元明诸家相沿为酸寒收敛之品, 凡里虚下利者, 多用之以收 说 明 书 CN 102406752 A CN 102406755 A2/3 页 4 敛。 0013 云苓, 性平、 味甘淡, 入心、 肝、 肾经。具有利水渗湿、 健脾和宁心安神等功能。 0014 肉桂, 性大热, 味辛、 甘。补火助阳, 引火归源, 散寒止痛, 活血通经。用于阳痿、 宫 冷、 心腹冷痛、 虚寒吐泻、 经闭、 痛经、 温经通脉。 0015 杜仲, 其性味甘微辛, 温, 归肝、 肾经。具有补中, 益精气, 坚筋骨, 除阴下痒湿之 功 ; 土牛膝, 活血散瘀, 祛湿利尿, 清热解毒。 治淋病, 尿血, 妇女经闭。
9、, 症瘕, 风湿夫节痛, 脚 气, 水肿, 痢疾, 疟疾, 白喉, 痈肿, 跌打损伤。 0016 党参, 其性平, 味甘、 微酸, 归脾、 肺经。具有补中益气, 健脾益肺之功 ; 甘草, 其性平, 味甘, 归十二经。有解毒、 祛痰、 止痛、 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 ; 茜草, 其性寒, 味苦, 归肝、 心、 肾、 脾、 胃、 心包经。具有凉血止血, 且能化瘀功效 ; 本发明精选药物组方, 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 在作用上相辅相成, 具有协同作用, 其 药效优于单味药物的效果, 能够以达到标本兼的目的。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 中药原料, 其配制简便、 药源广、 成本低。 0017 本发明。
10、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 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 经临床应用验证, 其疗效显著可靠, 药性平和, 未出现毒副作用, 有效率 98%, 治愈率 90%。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 实施例 1 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 : 独活 12g, 槲寄生 12g, 秦芁 12g, 防风 10g, 细辛 30g, 川芎 20g, 当归 15g, 熟地 30g, 赤白芍各 15g, 云苓 30g, 肉桂 10g, 杜仲 15g, 土牛膝 15g, 党参 15g, 甘草 10g, 茜草 30g。 0019 实施例 2 一种治疗痹。
11、症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 : 独活 9g, 槲寄生 15g, 秦芁 9g, 防风 15g, 细辛 20g, 川芎 30g, 当归 10g, 熟地 40g, 赤白芍各 10g, 云苓 40g, 肉桂 5g, 杜仲 20g, 土牛膝 10g, 党参 20g, 甘草 5g, 茜草 40g。 0020 实施例 3 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 : 独活 15g, 槲寄生 9g, 秦芁 15g, 防风 5g, 细辛 40g, 川芎 10g, 当归 20g, 熟地 20g, 赤白芍各 20g, 云苓 20g, 肉桂 15g, 杜仲 10。
12、g, 土牛膝 20g, 党参 10g, 甘草 10g, 茜草 20g。 0021 实施例 4 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 : 独活 10g, 槲寄生 13g, 秦芁 10g, 防风 13g, 细辛 25g, 川芎 25g, 当归 13g, 熟地 35g, 赤白芍各 12g, 云苓 35g, 肉桂 7g, 杜仲 18g, 土牛膝 12g, 党参 8g, 甘草 6g, 茜草 35g。 0022 实施例 5 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 : 独活 13g, 槲寄生 10g, 秦芁 13g, 防风 7g, 细辛 35g, 川。
13、芎 15g, 当归 18g, 熟地 25g, 赤白芍各 18g, 云苓 25g, 肉桂 13g, 杜仲 12g, 土牛膝 18g, 党参 12g, 甘草 9g, 茜草 25g。 说 明 书 CN 102406752 A CN 102406755 A3/3 页 5 0023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 : 将组方 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 加冷水漫过药面, 浸泡 15 20 分钟, 再加水没过药面约 8 厘米, 进 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 沸后用文火煎煮 20 30 分钟 ; 第二煎煮, 水沸后煎煮 15 20 分钟。两次煎煮取汁, 合并。 0024 一种。
14、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 临床药效总结 : 一般性资料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 治疗患者 40 例 , 男 22 例, 女 18 例, 年龄 4667 岁。 0025 用法用量 : 临床应用时, 组合物中的组分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年龄酌情增减。 一日一 剂, 水煎两遍取汁约 300ml, 分早、 晚两次服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 荤腥、 油腻之品。 0026 治疗效果 : 该临床观察病例中, 服药 10 90 天, 痊愈 36 例, 随访未见复发 ; 显效 3 例, 有效 2 例, 无效 1 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0027 典型病例 : 病例 1 46岁, 肘关节疼不可弯, 遇暖加重, 得冷则舒, 日轻夜重。 服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痹 症的中药组合物, 30 天后弯曲自由, 继续服用 10 天后痊愈。 0028 病例 2 52 岁, 腰部脊柱关节疼痛, 活动不利。 0029 服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20 天后运动不吃力, 继续服用, 80 天后痊愈。 0030 病例 3 65 岁, 痛无定处, 膝关节灼热红肿, 关节活动不利, 服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痹症的 中药组合物, 90 天后症状减轻。 说 明 书 CN 102406752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