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的电饭煲及其防止方法.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5371252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77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056310.6

申请日:

2012.03.06

公开号:

CN102599808A

公开日:

2012.07.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47J 27/56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美的集团有限公司变更后: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美的大道6号变更后: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美的大道6号美的总部大楼B区26-28楼|||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47J 27/56申请日:20120306|||公开

IPC分类号:

A47J27/56; A47J36/00

主分类号:

A47J27/56

申请人: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林毅; 龚圆杰; 邢胜华

地址: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美的大道6号

优先权:

2011.11.21 CN 201120464175.X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禹小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的电饭煲,其具有轴向密封的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对应进汽孔的位置设置有负压发生装置。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防止泡沫溢出的方法,其包括形成轴向密封的蒸汽通道和在所述蒸汽通道对应所述进汽孔的位置产生负压的步骤。本发明在煲体蒸汽流通通道内设置一个负压发生装置,通过快速抽气,使得煲体内的蒸汽来不及补充被该装置抽走气体的空间,因此在该负压发生装置附近产生一个局部压力低于煲体内部压力的局部低压空间,从物理角度完全杜绝电饭煲煮饭和煮粥过程中米汤泡沫溢出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的电饭煲,其包括面盖、设置在面盖下方的内盖和设置在内盖下方的盖板,所述面盖上设置有排汽孔,所述内盖上对应排汽孔的位置设置有蒸汽孔,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进汽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汽孔与所述排汽孔和蒸汽孔共同形成轴向密封的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对应进汽孔的位置设置有负压发生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盖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蒸汽阀座,所述蒸汽阀座与所述内盖密封连接,所述蒸汽阀座对应所述进汽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发生装置包括电机、电机轴和设置在电机轴末端的叶片,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面盖与所述内盖之间,所述叶片设置在所述内盖和所述盖板之间,所述电机轴穿过所述内盖与所述叶片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上设置有连接器,所述电机轴通过所述连接器与所述叶片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为柱塞连接器,所述柱塞连接器具有球头柱塞,所述叶片通过球头柱塞固定在连接器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为螺纹连接器,所述叶片通过螺母连接至所述连接器。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的末端设有第一磁性组件,所述叶片对应第一磁性组件设有第二磁性组件,所述第一和第二磁性组件径向或轴向相吸。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发生装置包括电机、电机轴、由内盖向盖板方向延伸的转轴以及能够以转轴为中心自由旋转的叶片,其中所述电机轴不穿过所述内盖,所述电机轴的末端设有第三磁性组件,所述叶片对应第三磁性组件设有第四磁性组件,所述第三和第四磁性组件径向或轴向相吸。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饭煲还包括与负压发生装置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10.一种防止电饭煲内泡沫溢出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a)在电饭煲内形成轴向密封的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包括排汽孔、与所述排汽孔轴向贯通的蒸汽孔以及与所述排汽孔和所述蒸汽孔径向偏离或直通的进汽孔;和(b)在所述蒸汽通道对应所述进汽孔的位置产生负压。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止电饭煲内泡沫溢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骤是在检测到蒸汽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后进行的。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止电饭煲内泡沫溢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是通过电机驱动叶片转动而形成的。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止电饭煲内泡沫溢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的值为0.85至1个大气压。

说明书

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的电饭煲及其防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饭煲,其具有防止或杜绝泡沫溢出的功能;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防止或杜绝电饭煲蒸煮过程中泡沫溢出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饭煲产品在煮饭和煮粥过程中,煲体内部会产生大量米汤泡沫。如果产品上不加任何控制,这些米汤泡沫会沿着蒸汽通道排到煲体外部,对产品清洁以及整体安全性能带来麻烦。

目前解决米汤溢出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方法是通过在蒸汽通道中(如蒸汽阀内部)增加交错筋位,以增加米汤泡沫从煲体内到与煲体外空气接触的整个运动轨迹的长度,使得泡沫在运动过程中因为表面张力改变而破碎,从而减少米汤泡沫溢出到煲体外的几率。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在蒸汽通道中设置一些元件,使得米汤泡沫在运动过程中接触到这些元件时被这些元件阻挡刺破,从而减少米汤泡沫溢出到煲体外的几率。再一种方法是通过一些特定装置将煲体内产生的蒸汽或泡沫导入到一个独立空间(如水箱)中,而不排出到煲体外部。

但是,上述前两种方法在米汤泡沫量大的时候均不能完全杜绝泡沫溢出问题,杜绝米汤溢出的可靠性较低;第三种方法则是要在煲体内单独设置一个独立空间,造成煲体空间尺寸变大、总体成本高以及清洁不方便等一系列问题。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防止泡沫溢出的结构和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满足使用者对清洁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饭煲,其能够有效地防止、甚至完全杜绝在蒸煮过程中米汤泡沫的溢出,并且不会造成煲体空间尺寸或制造成本的显著增加。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电饭煲蒸煮过程中米汤泡沫溢出的方法,该方法可靠性高,可以完全杜绝米汤泡沫溢出的现象。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的电饭煲,其包括面盖、设置在面盖下方的内盖和设置在内盖下方的盖板,所述面盖上设置有排汽孔,所述内盖上对应排汽孔的位置设置有蒸汽孔,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进汽孔,其中所述进汽孔与所述排汽孔和蒸汽孔共同形成轴向密封的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对应进汽孔的位置设置有负压发生装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内盖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蒸汽阀座,所述蒸汽阀座与所述内盖密封连接,所述蒸汽阀座对应所述进汽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发生装置包括电机、电机轴和设置在电机轴末端的叶片,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面盖与所述内盖之间,所述叶片设置在所述内盖和所述盖板之间,所述电机轴穿过所述内盖与所述叶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轴上设置有连接器,所述电机轴通过所述连接器与所述叶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为柱塞连接器,所述柱塞连接器具有球头柱塞,所述叶片通过球头柱塞固定在连接器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为螺纹连接器,所述叶片通过螺母连接至所述连接器。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轴的末端设有第一磁性组件,所述叶片对应第一磁性组件设有第二磁性组件,所述第一和第二磁性组件径向或轴向相吸。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发生装置包括电机、电机轴、由内盖向盖板方向延伸的转轴以及能够以转轴为中心自由旋转的叶片,其中所述电机轴不穿过所述内盖,所述电机轴的末端设有第三磁性组件,所述叶片对应第三磁性组件设有第四磁性组件,所述第三和第四磁性组件径向或轴向相吸。

进一步地,所述电饭煲还包括与负压发生装置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只有当温度传感器感应到煲体内的蒸汽温度达到预设温度(例如90℃)时,才发出信号启动负压发生装置。当然,负压发生装置也可随电饭煲的烹饪程序的开启而开启。

本发明另一目的提供一种防止电饭煲内泡沫溢出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在电饭煲内形成轴向密封的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包括排汽孔、与所述排汽孔轴向贯通的蒸汽孔以及与所述排汽孔和所述蒸汽孔径向偏离或直通的进汽孔;和(b)在所述蒸汽通道对应所述进汽孔的位置产生负压。

进一步地,所述(b)步骤是在检测到蒸汽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后进行的。进一步地,所述负压是通过电机驱动叶片转动而形成的。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的值为0.85至1个大气压。所述负压的值可通过调节叶片转动的速度来改变,例如可通过增加叶片的转速来得到更小的值,或通过减小叶片转速获得更大的值。负压在本发明的意义上应理解为相对于米汤泡沫内的压强小的压力。

在实际操作中,电饭煲通电开始煮饭或煮粥工作,煲体内部的米水被电饭煲的发热元件加热,温度上升;当米水温度被加热至即将沸腾的状态时,此时煲体内上盖温度传感器感应到设定的温度值,传感器发出信号使负压发生装置开始工作;负压发生装置工作后,在其附近进气口产生局部低压区域,此区域气压达到0.85至1.0个大气压强范围;煲体内的米水继续被加热,达到沸腾状态,开始有米汤泡沫从米水中溢出,当泡沫到达上述低压区域后,由于米汤泡沫内部压强大于外部空间压强,泡沫在压力差作用下迅速膨胀后破裂,达到杜绝米汤溢出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煲体蒸汽流通通道内设置一个负压发生装置,通过快速抽气,使得煲体内的蒸汽来不及补充被该装置抽走气体的空间,因此在该负压发生装置附近产生一个局部压力低于煲体内部压力的局部低压空间,通过控制负压发生装置的工作状态可以控制此局部低压空间,经测试此低压空间气压控制在0.85至1.0个大气压强的范围可以有效杜绝米汤溢出问题,本发明从物理角度完全杜绝电饭煲煮饭和煮粥过程中米汤泡沫溢出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原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饭煲的实施例1的结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电饭煲的实施例1的沿A-A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电饭煲的实施例2的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电饭煲的实施例3的结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电饭煲的实施例4的结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电饭煲的实施例5的结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电饭煲的实施例5的叶片与连接器配合结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电饭煲的实施例6的结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电饭煲的实施例7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其显示了本发明电饭煲防止泡沫溢出的结构原理。图1所示的电饭煲大体上包括煲盖100和煲体200,其中煲盖100包括面盖101、设置在面盖101下方的内盖102和设置在内盖102下方的盖板103,所述面盖101上设置有排汽孔104,所述内盖102上对应排汽孔104的位置设置有蒸汽孔105,所述盖板103上设置有进汽孔106,其中所述进汽孔106与所述排汽孔104和蒸汽孔105径向偏离设置并与所述排汽孔104和蒸汽孔105共同形成轴向密封的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对应进汽孔106的位置设置有负压发生装置107。当然,所述进汽孔106也可以在轴向上对应于所述排汽孔104和蒸汽孔105设置,从而使得进汽孔106、排汽孔104和蒸汽孔105在轴向上是贯通,并轴向密封以形成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对应进汽孔106的位置设置有负压发生装置107。

当煲体200内的米水混合物108温度被加热至即将沸腾的状态时,此时煲体内与负压发生装置电性连接的上盖温度传感器(未图示)感应到设定的温度值,传感器发出信号使负压发生装置107开始工作,在其附近产生局部低压区域109,此区域气压可达到0.85~1.0个大气压强范围;煲体内的米水混合物继续被加热,达到沸腾状态,开始有米汤泡沫从米水中溢出,蒸汽或米汤泡沫沿箭头P所示的方向通过所述蒸汽通道。当泡沫到达上述低压区域109后,由于米汤泡沫内部压强大于外部空间压强,泡沫在压力差作用下迅速膨胀后破裂,达到杜绝米汤溢出的目的。

实施例1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饭煲包括面盖1、内盖2、电机4、蒸汽阀座9和叶片6。内盖2安装在面盖1的下方,面盖1上设有排汽孔11,面盖1下方围绕排气孔11设有向内盖2方向突出的环形挡筋12,内盖2上对应排气孔11处设有蒸汽孔21,环形挡筋12和内盖2之间设有面盖密封圈3。

如图2所示,上述蒸汽阀座9上端开口,扣合在内盖2的下方,覆盖内盖2上的蒸汽孔21和通孔22,蒸汽阀座9和内盖2的扣合处设有密封筋7进行密封并形成一腔体。

电机4安装在面盖1和内盖2之间,具体地,内盖2上邻近蒸汽孔21处设有通孔22,电机4固定在内盖2上方,电机4的电机轴41向下穿过通孔22与叶片6固定连接。

叶片6安装在内盖2与蒸汽阀座9之间的腔体内,并通过连接器5与电机4连接,具体地,电机4的电机轴41上设有连接器5,连接器5上设有球头柱塞8,叶片6通过球头柱塞8固定在连接器5上,当电机4工作时,电机轴41带动叶片6转动;蒸汽阀座9下端对应叶片6处设有开口(或称进汽孔)91。

当煲体内的米水沸腾产生蒸汽时,蒸汽先后通过进汽孔91,流经叶片所在的空腔,流经内盖的蒸汽孔21,最后从面盖的蒸汽孔11排出煲体外部。当电机4工作时,电机转轴41带动叶片6转动,叶片6通过蒸汽阀座9的进汽孔91从电饭煲煲体内吸气,进入蒸汽阀座9与内盖2之间的腔体,并经过内盖2上的蒸汽孔21从面盖1上的排汽孔11而排出电饭煲煲体,使煲体内部在叶片附近形成局部低压空间,当米汤泡沫上升至此空间时,由于泡沫内外存在压力差而迅速膨胀破裂,达到破泡防溢出的效果。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电饭煲包括面盖1、内盖2、电机4、盖板13和叶片6。内盖2安装在面盖1的下方,面盖1上设有排汽孔11,面盖1下方围绕排气孔设有向内盖2方向突出的环形挡筋12,内盖2上对应排气孔处设有蒸汽孔22,环形挡筋12和内盖2之间设有面盖密封圈3。

电机4安装在面盖1和内盖2之间,具体的,内盖2上邻近蒸汽孔处设有通孔,电机4固定在内盖2上方,电机4的电机轴41向下穿过通孔与连接器5刚性连接,连接器5与叶片6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叶片6安装在内盖2与盖板13之间的腔体内,并通过连接器5与电机4连接;具体的,电机4的电机轴41上设有连接器5,连接器5内镶嵌有磁铁51,叶片6内镶嵌有一磁铁61,磁铁61与磁铁51的磁极呈径向排布,叶片6通过磁铁61与磁铁51的径向磁性吸力悬浮在电机轴41的末端,当电机4工作时,电机轴41带动连接器5转动,此时由于磁铁磁极存在异向吸引同向排斥的特性,磁铁51对磁铁61产生一个轴向扭转力矩驱动叶片6转动;盖板13下端对应叶片6处设有进汽孔131。

当煲体内的米水沸腾产生蒸汽时,蒸汽先后通过进气孔131,流经叶片所在的空腔,流经内盖的蒸汽孔22,最后从面盖的蒸汽孔11排出煲体外部。当电机4工作时,电机轴41带动叶片6转动,叶片6通过盖板13的进汽孔131从电饭煲煲体内吸气,进入盖板13与内盖2之间的腔体内,并经过内盖2上的蒸汽孔22从面盖1上的排汽孔11而排出电饭煲煲体,使煲体内部在叶片附近形成局部低压空间,当米汤泡沫上升至此空间时,由于泡沫内外存在压力差而迅速膨胀破裂,达到破泡防溢出的效果。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饭煲与实施例2大体相同,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连接器5为柱塞连接器,叶片6通过球头柱塞8固定在连接器5上。当电机4工作时,电机轴41通过连接器5带动叶片6转动,从而形成局部负压空间。

实施例4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饭煲与实施例2大体相同,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连接器5为螺纹连接器,叶片6通过螺母14螺纹紧固固定在连接器5上。当电机4工作时,电机轴41通过螺母14带动叶片6转动,从而形成局部负压空间。

实施例5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饭煲与实施例2大体相同,区别仅在于,磁铁61与磁铁51的磁极呈轴向排布,叶片6通过磁铁61与磁铁51的轴向磁性吸力悬浮在电机转轴41的末端。具体地,如图8所示,连接器5是一个非圆形的柱状结构,同样的叶片6上也设置有与之相匹配的非圆形孔,当电机4工作时,电机转轴带动连接器5转动,连接器5通过非圆形柱状结构带动叶片6随之转动,从而产生局部负压空间。

实施例6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饭煲包括面盖1,安装在面盖下方的内盖2,扣合在内盖下方的盖板13,安装在内盖与盖板之间的叶片6和密封圈15,面盖上设有排气孔11,内盖2上设有转轴21以及对应所述排气孔的蒸汽孔22,盖板13上设有进气孔131,其中面盖1与内盖2之间安装有电机4,电机轴41末端装有连接器5,连接器5内镶嵌有磁铁51,叶片6内镶有一个磁铁61,磁铁51和磁铁41上下平行分布,且磁极呈异向对应。电机轴41不穿过内盖2,因此不与叶片6直接接触,也不通过连接器5与叶片6间接接触。

具体地,叶片6以内盖2上设置的转轴21为轴心安装,叶片可以自由地以转轴21为中心进行旋转,叶片6通过磁铁51与磁铁61的磁力悬浮于内盖2与盖板13之间的空腔内。

当煲体内的米水沸腾产生蒸汽时,蒸汽先后通过进气孔131,流经叶片所在的空腔,流经内盖的蒸汽孔22,最后从面盖的蒸汽孔11排出煲体外部。当电机4工作时,电机转轴41带动连接器5,此时连接器5中的磁铁51通过磁力驱动叶片6内的磁铁61跟着一起转动,从而带动叶片6旋转从盖板13的进气孔131吸气,进入内盖2与盖板13的腔体,并经过内盖2上的蒸汽孔22从面盖1上的排汽孔11而排除电饭煲煲体,使煲体内部在叶片附近形成局部低压空间,当米汤泡沫上升至此空间时,由于泡沫内外存在压力差而迅速膨胀破裂,达到破泡防溢出的效果。

实施例7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大体相同,区别在于电机轴41末端安装的磁铁51与叶片6内镶嵌的磁铁61呈同心轴安装,叶片6的驱动力来自磁铁51与磁铁61轴向相吸的磁力。当电机4工作时,电机转轴41带动连接器5,此时连接器5中的磁铁51通过磁力驱动叶片6内的磁铁61跟着一起转动,从而产生局部负压空间。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止电饭煲内泡沫溢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在电饭煲内形成轴向密封的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包括排汽孔、与所述排汽孔轴向贯通的蒸汽孔以及与所述排汽孔和所述蒸汽孔径向偏离的进汽孔;和(b)在检测到蒸汽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后在所述蒸汽通道对应所述进汽孔的位置产生负压。

在本实施例中,在蒸汽通道对应所述进汽孔的位置设置叶片,通过叶片的旋转而产生0.85~1.0个大气压的负压。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可使用其他方法在蒸汽通道中形成负压区域,形成负压区域的方法不限于本发明提供的方案。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是对本发明原理的解释性的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之后能够对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和方法进行适当的修改,应当认为这些修改也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的电饭煲及其防止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的电饭煲及其防止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的电饭煲及其防止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的电饭煲及其防止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的电饭煲及其防止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59980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7.25 CN 102599808 A *CN102599808A* (21)申请号 201210056310.6 (22)申请日 2012.03.06 201120464175.X 2011.11.21 CN A47J 27/56(2006.01) A47J 36/00(2006.01) (71)申请人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美 的大道 6 号 (72)发明人 林毅 龚圆杰 邢胜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102 代理人 禹小明 (54)。

2、 发明名称 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的电饭煲及其防止方 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的电 饭煲, 其具有轴向密封的蒸汽通道, 所述蒸汽通道 对应进汽孔的位置设置有负压发生装置。本发明 同时提供一种防止泡沫溢出的方法, 其包括形成 轴向密封的蒸汽通道和在所述蒸汽通道对应所述 进汽孔的位置产生负压的步骤。本发明在煲体蒸 汽流通通道内设置一个负压发生装置, 通过快速 抽气, 使得煲体内的蒸汽来不及补充被该装置抽 走气体的空间, 因此在该负压发生装置附近产生 一个局部压力低于煲体内部压力的局部低压空 间, 从物理角度完全杜绝电饭煲煮饭和煮粥过程 中米汤泡沫溢出问题。 (66)本国。

3、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7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7 页 1/1 页 2 1. 一种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的电饭煲, 其包括面盖、 设置在面盖下方的内盖和设置 在内盖下方的盖板, 所述面盖上设置有排汽孔, 所述内盖上对应排汽孔的位置设置有蒸汽 孔, 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进汽孔,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汽孔与所述排汽孔和蒸汽孔共同形成轴 向密封的蒸汽通道, 所述蒸汽通道对应进汽孔的位置设置有负压发生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的电饭煲, 。

4、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盖 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蒸汽阀座, 所述蒸汽阀座与所述内盖密封连接, 所述蒸汽阀座对应 所述进汽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的电饭煲,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压 发生装置包括电机、 电机轴和设置在电机轴末端的叶片, 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面盖与所述 内盖之间, 所述叶片设置在所述内盖和所述盖板之间, 所述电机轴穿过所述内盖与所述叶 片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的电饭煲,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轴 上设置有连接器, 所述电机轴通过所述连接器与所述叶片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

5、的电饭煲,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 为柱塞连接器, 所述柱塞连接器具有球头柱塞, 所述叶片通过球头柱塞固定在连接器上。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的电饭煲,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 为螺纹连接器, 所述叶片通过螺母连接至所述连接器。 7.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的电饭煲,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轴 的末端设有第一磁性组件, 所述叶片对应第一磁性组件设有第二磁性组件, 所述第一和第 二磁性组件径向或轴向相吸。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的电饭煲,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压 发生装置包括电机、 电机轴、 由内盖向盖板方向延伸的转。

6、轴以及能够以转轴为中心自由旋 转的叶片, 其中所述电机轴不穿过所述内盖, 所述电机轴的末端设有第三磁性组件, 所述叶 片对应第三磁性组件设有第四磁性组件, 所述第三和第四磁性组件径向或轴向相吸。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的电饭煲,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饭 煲还包括与负压发生装置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 10. 一种防止电饭煲内泡沫溢出的方法, 其特征是, 包括以下步骤 : (a) 在电饭煲内形成轴向密封的蒸汽通道, 所述蒸汽通道包括排汽孔、 与所述排汽孔轴 向贯通的蒸汽孔以及与所述排汽孔和所述蒸汽孔径向偏离或直通的进汽孔 ; 和 (b) 在所述 蒸汽通道对应所述进汽孔的位。

7、置产生负压。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防止电饭煲内泡沫溢出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b) 步骤 是在检测到蒸汽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后进行的。 12.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防止电饭煲内泡沫溢出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压是 通过电机驱动叶片转动而形成的。 13.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防止电饭煲内泡沫溢出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压的 值为 0.85 至 1 个大气压。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599808 A 2 1/5 页 3 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的电饭煲及其防止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饭煲, 其具有防止或杜绝泡沫溢出的功能 ; 本发明。

8、还涉及一种 防止或杜绝电饭煲蒸煮过程中泡沫溢出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电饭煲产品在煮饭和煮粥过程中, 煲体内部会产生大量米汤泡沫。如果产品上不 加任何控制, 这些米汤泡沫会沿着蒸汽通道排到煲体外部, 对产品清洁以及整体安全性能 带来麻烦。 0003 目前解决米汤溢出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方法是通过在蒸汽通道中 (如蒸 汽阀内部) 增加交错筋位, 以增加米汤泡沫从煲体内到与煲体外空气接触的整个运动轨迹 的长度, 使得泡沫在运动过程中因为表面张力改变而破碎, 从而减少米汤泡沫溢出到煲体 外的几率。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在蒸汽通道中设置一些元件, 使得米汤泡沫在运动过程中接 触到这些元件时被这些。

9、元件阻挡刺破, 从而减少米汤泡沫溢出到煲体外的几率。再一种方 法是通过一些特定装置将煲体内产生的蒸汽或泡沫导入到一个独立空间 (如水箱) 中, 而不 排出到煲体外部。 0004 但是, 上述前两种方法在米汤泡沫量大的时候均不能完全杜绝泡沫溢出问题, 杜 绝米汤溢出的可靠性较低 ; 第三种方法则是要在煲体内单独设置一个独立空间, 造成煲体 空间尺寸变大、 总体成本高以及清洁不方便等一系列问题。 0005 有鉴于此, 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防止泡沫溢出的结构和方法, 以克服现有技术 中存在的缺陷, 满足使用者对清洁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饭煲, 其能够有效地。

10、防止、 甚至完全杜绝在蒸煮过 程中米汤泡沫的溢出, 并且不会造成煲体空间尺寸或制造成本的显著增加。 0007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电饭煲蒸煮过程中米汤泡沫溢出的方法, 该 方法可靠性高, 可以完全杜绝米汤泡沫溢出的现象。 0008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的电饭煲, 其包括 面盖、 设置在面盖下方的内盖和设置在内盖下方的盖板, 所述面盖上设置有排汽孔, 所述内 盖上对应排汽孔的位置设置有蒸汽孔, 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进汽孔, 其中所述进汽孔与所述 排汽孔和蒸汽孔共同形成轴向密封的蒸汽通道, 所述蒸汽通道对应进汽孔的位置设置有负 压发生装置。 0009 进。

11、一步地, 在所述内盖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蒸汽阀座, 所述蒸汽阀座与所述内 盖密封连接, 所述蒸汽阀座对应所述进汽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负压发生装置包括电机、 电机轴和设置在电机轴末端的叶片, 所述 电机设置在所述面盖与所述内盖之间, 所述叶片设置在所述内盖和所述盖板之间, 所述电 机轴穿过所述内盖与所述叶片连接。 说 明 书 CN 102599808 A 3 2/5 页 4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电机轴上设置有连接器, 所述电机轴通过所述连接器与所述叶片 连接。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连接器为柱塞连接器, 所述柱塞连接器具有球头柱塞, 所述叶片通 过球头柱塞固。

12、定在连接器上。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连接器为螺纹连接器, 所述叶片通过螺母连接至所述连接器。 0014 进一步地, 所述电机轴的末端设有第一磁性组件, 所述叶片对应第一磁性组件设 有第二磁性组件, 所述第一和第二磁性组件径向或轴向相吸。 0015 进一步地, 所述负压发生装置包括电机、 电机轴、 由内盖向盖板方向延伸的转轴以 及能够以转轴为中心自由旋转的叶片, 其中所述电机轴不穿过所述内盖, 所述电机轴的末 端设有第三磁性组件, 所述叶片对应第三磁性组件设有第四磁性组件, 所述第三和第四磁 性组件径向或轴向相吸。 0016 进一步地, 所述电饭煲还包括与负压发生装置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

13、 只有当温 度传感器感应到煲体内的蒸汽温度达到预设温度 (例如 90) 时, 才发出信号启动负压发生 装置。当然, 负压发生装置也可随电饭煲的烹饪程序的开启而开启。 0017 本发明另一目的提供一种防止电饭煲内泡沫溢出的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a) 在电饭煲内形成轴向密封的蒸汽通道, 所述蒸汽通道包括排汽孔、 与所述排汽孔轴向贯通 的蒸汽孔以及与所述排汽孔和所述蒸汽孔径向偏离或直通的进汽孔 ; 和 (b) 在所述蒸汽通 道对应所述进汽孔的位置产生负压。 0018 进一步地, 所述 (b) 步骤是在检测到蒸汽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后进行的。进一步地, 所述负压是通过电机驱动叶片转动而形成的。 00。

14、19 进一步地, 所述负压的值为 0.85 至 1 个大气压。所述负压的值可通过调节叶片转 动的速度来改变, 例如可通过增加叶片的转速来得到更小的值, 或通过减小叶片转速获得 更大的值。负压在本发明的意义上应理解为相对于米汤泡沫内的压强小的压力。 0020 在实际操作中, 电饭煲通电开始煮饭或煮粥工作, 煲体内部的米水被电饭煲的发 热元件加热, 温度上升 ; 当米水温度被加热至即将沸腾的状态时, 此时煲体内上盖温度传感 器感应到设定的温度值, 传感器发出信号使负压发生装置开始工作 ; 负压发生装置工作后, 在其附近进气口产生局部低压区域, 此区域气压达到 0.85 至 1.0 个大气压强范围 。

15、; 煲体内 的米水继续被加热, 达到沸腾状态, 开始有米汤泡沫从米水中溢出, 当泡沫到达上述低压区 域后, 由于米汤泡沫内部压强大于外部空间压强, 泡沫在压力差作用下迅速膨胀后破裂, 达 到杜绝米汤溢出的目的。 00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在煲体蒸汽流通通道内设置一个负压发生装置, 通过快速 抽气, 使得煲体内的蒸汽来不及补充被该装置抽走气体的空间, 因此在该负压发生装置附 近产生一个局部压力低于煲体内部压力的局部低压空间, 通过控制负压发生装置的工作状 态可以控制此局部低压空间, 经测试此低压空间气压控制在0.85至1.0个大气压强的范围 可以有效杜绝米汤溢出问题, 本发明从物理角度完全。

16、杜绝电饭煲煮饭和煮粥过程中米汤泡 沫溢出问题。 附图说明 0022 图 1 是本发明原理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102599808 A 4 3/5 页 5 0023 图 2 是本发明电饭煲的实施例 1 的结构正视图。 0024 图 3 是本发明电饭煲的实施例 1 的沿 A-A 向的剖视图。 0025 图 4 是本发明电饭煲的实施例 2 的结构剖视图。 0026 图 5 是本发明电饭煲的实施例 3 的结构剖视图。 0027 图 6 是本发明电饭煲的实施例 4 的结构剖视图。 0028 图 7 是本发明电饭煲的实施例 5 的结构剖视图。 0029 图 8 是本发明电饭煲的实施例 5 的叶。

17、片与连接器配合结构俯视图。 0030 图 9 是本发明电饭煲的实施例 6 的结构剖视图。 0031 图 10 是本发明电饭煲的实施例 7 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3 如图1所示, 其显示了本发明电饭煲防止泡沫溢出的结构原理。 图1所示的电饭煲 大体上包括煲盖 100 和煲体 200, 其中煲盖 100 包括面盖 101、 设置在面盖 101 下方的内盖 102和设置在内盖102下方的盖板103, 所述面盖101上设置有排汽孔104, 所述内盖102上 对应排汽孔 104 的位置设置有蒸汽孔 105, 所述盖板 103 上设置有进。

18、汽孔 106, 其中所述进 汽孔 106 与所述排汽孔 104 和蒸汽孔 105 径向偏离设置并与所述排汽孔 104 和蒸汽孔 105 共同形成轴向密封的蒸汽通道, 所述蒸汽通道对应进汽孔 106 的位置设置有负压发生装置 107。当然, 所述进汽孔 106 也可以在轴向上对应于所述排汽孔 104 和蒸汽孔 105 设置, 从 而使得进汽孔106、 排汽孔104和蒸汽孔105在轴向上是贯通, 并轴向密封以形成蒸汽通道, 所述蒸汽通道对应进汽孔 106 的位置设置有负压发生装置 107。 0034 当煲体 200 内的米水混合物 108 温度被加热至即将沸腾的状态时, 此时煲体内 与负压发生装置。

19、电性连接的上盖温度传感器 (未图示) 感应到设定的温度值, 传感器发出 信号使负压发生装置 107 开始工作, 在其附近产生局部低压区域 109, 此区域气压可达到 0.851.0 个大气压强范围 ; 煲体内的米水混合物继续被加热, 达到沸腾状态, 开始有米汤 泡沫从米水中溢出, 蒸汽或米汤泡沫沿箭头 P 所示的方向通过所述蒸汽通道。当泡沫到达 上述低压区域 109 后, 由于米汤泡沫内部压强大于外部空间压强, 泡沫在压力差作用下迅 速膨胀后破裂, 达到杜绝米汤溢出的目的。 0035 实施例 1 如图2和图3所示, 本实施例的电饭煲包括面盖1、 内盖2、 电机4、 蒸汽阀座9和叶片6。 内盖 。

20、2 安装在面盖 1 的下方, 面盖 1 上设有排汽孔 11, 面盖 1 下方围绕排气孔 11 设有向内 盖 2 方向突出的环形挡筋 12, 内盖 2 上对应排气孔 11 处设有蒸汽孔 21, 环形挡筋 12 和内 盖 2 之间设有面盖密封圈 3。 0036 如图 2 所示, 上述蒸汽阀座 9 上端开口, 扣合在内盖 2 的下方, 覆盖内盖 2 上的蒸 汽孔 21 和通孔 22, 蒸汽阀座 9 和内盖 2 的扣合处设有密封筋 7 进行密封并形成一腔体。 0037 电机 4 安装在面盖 1 和内盖 2 之间, 具体地, 内盖 2 上邻近蒸汽孔 21 处设有通孔 22, 电机 4 固定在内盖 2 上。

21、方, 电机 4 的电机轴 41 向下穿过通孔 22 与叶片 6 固定连接。 0038 叶片 6 安装在内盖 2 与蒸汽阀座 9 之间的腔体内, 并通过连接器 5 与电机 4 连接, 具体地, 电机 4 的电机轴 41 上设有连接器 5, 连接器 5 上设有球头柱塞 8, 叶片 6 通过球头 说 明 书 CN 102599808 A 5 4/5 页 6 柱塞 8 固定在连接器 5 上, 当电机 4 工作时, 电机轴 41 带动叶片 6 转动 ; 蒸汽阀座 9 下端对 应叶片 6 处设有开口 (或称进汽孔) 91。 0039 当煲体内的米水沸腾产生蒸汽时, 蒸汽先后通过进汽孔 91, 流经叶片所在。

22、的空腔, 流经内盖的蒸汽孔 21, 最后从面盖的蒸汽孔 11 排出煲体外部。当电机 4 工作时, 电机转轴 41 带动叶片 6 转动, 叶片 6 通过蒸汽阀座 9 的进汽孔 91 从电饭煲煲体内吸气, 进入蒸汽阀 座 9 与内盖 2 之间的腔体, 并经过内盖 2 上的蒸汽孔 21 从面盖 1 上的排汽孔 11 而排出电 饭煲煲体, 使煲体内部在叶片附近形成局部低压空间, 当米汤泡沫上升至此空间时, 由于泡 沫内外存在压力差而迅速膨胀破裂, 达到破泡防溢出的效果。 0040 实施例 2 如图 4 所示, 本实施例的电饭煲包括面盖 1、 内盖 2、 电机 4、 盖板 13 和叶片 6。内盖 2 安。

23、装在面盖1的下方, 面盖1上设有排汽孔11, 面盖1下方围绕排气孔设有向内盖2方向突 出的环形挡筋 12, 内盖 2 上对应排气孔处设有蒸汽孔 22, 环形挡筋 12 和内盖 2 之间设有面 盖密封圈 3。 0041 电机 4 安装在面盖 1 和内盖 2 之间, 具体的, 内盖 2 上邻近蒸汽孔处设有通孔, 电 机 4 固定在内盖 2 上方, 电机 4 的电机轴 41 向下穿过通孔与连接器 5 刚性连接, 连接器 5 与叶片 6 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0042 叶片 6 安装在内盖 2 与盖板 13 之间的腔体内, 并通过连接器 5 与电机 4 连接 ; 具 体的, 电机 4 的电机轴 41 上。

24、设有连接器 5, 连接器 5 内镶嵌有磁铁 51, 叶片 6 内镶嵌有一磁 铁 61, 磁铁 61 与磁铁 51 的磁极呈径向排布, 叶片 6 通过磁铁 61 与磁铁 51 的径向磁性吸力 悬浮在电机轴 41 的末端, 当电机 4 工作时, 电机轴 41 带动连接器 5 转动, 此时由于磁铁磁 极存在异向吸引同向排斥的特性, 磁铁 51 对磁铁 61 产生一个轴向扭转力矩驱动叶片 6 转 动 ; 盖板 13 下端对应叶片 6 处设有进汽孔 131。 0043 当煲体内的米水沸腾产生蒸汽时, 蒸汽先后通过进气孔 131, 流经叶片所在的空 腔, 流经内盖的蒸汽孔22, 最后从面盖的蒸汽孔11排出。

25、煲体外部。 当电机4工作时, 电机轴 41 带动叶片 6 转动, 叶片 6 通过盖板 13 的进汽孔 131 从电饭煲煲体内吸气, 进入盖板 13 与 内盖 2 之间的腔体内, 并经过内盖 2 上的蒸汽孔 22 从面盖 1 上的排汽孔 11 而排出电饭煲 煲体, 使煲体内部在叶片附近形成局部低压空间, 当米汤泡沫上升至此空间时, 由于泡沫内 外存在压力差而迅速膨胀破裂, 达到破泡防溢出的效果。 0044 实施例 3 如图5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饭煲与实施例2大体相同, 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连接 器 5 为柱塞连接器, 叶片 6 通过球头柱塞 8 固定在连接器 5 上。当电机 4 工作时, 电。

26、机轴 41 通过连接器 5 带动叶片 6 转动, 从而形成局部负压空间。 0045 实施例 4 如图6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饭煲与实施例2大体相同, 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连接 器 5 为螺纹连接器, 叶片 6 通过螺母 14 螺纹紧固固定在连接器 5 上。当电机 4 工作时, 电 机轴 41 通过螺母 14 带动叶片 6 转动, 从而形成局部负压空间。 0046 实施例 5 如图 7 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饭煲与实施例 2 大体相同, 区别仅在于, 磁铁 61 与磁铁 51的磁极呈轴向排布, 叶片6通过磁铁61与磁铁51的轴向磁性吸力悬浮在电机转轴41的 说 明 书 CN 10259980。

27、8 A 6 5/5 页 7 末端。具体地, 如图 8 所示, 连接器 5 是一个非圆形的柱状结构, 同样的叶片 6 上也设置有 与之相匹配的非圆形孔, 当电机 4 工作时, 电机转轴带动连接器 5 转动, 连接器 5 通过非圆 形柱状结构带动叶片 6 随之转动, 从而产生局部负压空间。 0047 实施例 6 如图9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饭煲包括面盖1, 安装在面盖下方的内盖2, 扣合在内盖 下方的盖板 13, 安装在内盖与盖板之间的叶片 6 和密封圈 15, 面盖上设有排气孔 11, 内盖 2 上设有转轴 21 以及对应所述排气孔的蒸汽孔 22, 盖板 13 上设有进气孔 131, 其中面盖。

28、 1 与 内盖 2 之间安装有电机 4, 电机轴 41 末端装有连接器 5, 连接器 5 内镶嵌有磁铁 51, 叶片 6 内镶有一个磁铁 61, 磁铁 51 和磁铁 41 上下平行分布, 且磁极呈异向对应。电机轴 41 不穿 过内盖 2, 因此不与叶片 6 直接接触, 也不通过连接器 5 与叶片 6 间接接触。 0048 具体地, 叶片 6 以内盖 2 上设置的转轴 21 为轴心安装, 叶片可以自由地以转轴 21 为中心进行旋转, 叶片 6 通过磁铁 51 与磁铁 61 的磁力悬浮于内盖 2 与盖板 13 之间的空腔 内。 0049 当煲体内的米水沸腾产生蒸汽时, 蒸汽先后通过进气孔 131,。

29、 流经叶片所在的空 腔, 流经内盖的蒸汽孔22, 最后从面盖的蒸汽孔11排出煲体外部。 当电机4工作时, 电机转 轴 41 带动连接器 5, 此时连接器 5 中的磁铁 51 通过磁力驱动叶片 6 内的磁铁 61 跟着一起 转动, 从而带动叶片 6 旋转从盖板 13 的进气孔 131 吸气, 进入内盖 2 与盖板 13 的腔体, 并 经过内盖 2 上的蒸汽孔 22 从面盖 1 上的排汽孔 11 而排除电饭煲煲体, 使煲体内部在叶片 附近形成局部低压空间, 当米汤泡沫上升至此空间时, 由于泡沫内外存在压力差而迅速膨 胀破裂, 达到破泡防溢出的效果。 0050 实施例 7 如图 10 所示, 本实施。

30、例与实施例 6 大体相同, 区别在于电机轴 41 末端安装的磁铁 51 与叶片 6 内镶嵌的磁铁 61 呈同心轴安装, 叶片 6 的驱动力来自磁铁 51 与磁铁 61 轴向相吸 的磁力。当电机 4 工作时, 电机转轴 41 带动连接器 5, 此时连接器 5 中的磁铁 51 通过磁力 驱动叶片 6 内的磁铁 61 跟着一起转动, 从而产生局部负压空间。 0051 实施例 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止电饭煲内泡沫溢出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 (a) 在电饭煲内形成轴 向密封的蒸汽通道, 所述蒸汽通道包括排汽孔、 与所述排汽孔轴向贯通的蒸汽孔以及与所 述排汽孔和所述蒸汽孔径向偏离的进汽孔 ; 和 (b) 在。

31、检测到蒸汽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后在所 述蒸汽通道对应所述进汽孔的位置产生负压。 0052 在本实施例中, 在蒸汽通道对应所述进汽孔的位置设置叶片, 通过叶片的旋转而 产生 0.851.0 个大气压的负压。但是, 应当理解的是, 可使用其他方法在蒸汽通道中形成 负压区域, 形成负压区域的方法不限于本发明提供的方案。 0053 应当理解的是,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是对本发明原理的解释性的阐述, 本领域技 术人员在阅读之后能够对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和方法进行适当的修改, 应当认为这些修改也 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2599808 A 7 1/7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599808 A 8 2/7 页 9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599808 A 9 3/7 页 10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599808 A 10 4/7 页 11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599808 A 11 5/7 页 12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599808 A 12 6/7 页 13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599808 A 13 7/7 页 14 图 9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599808 A 1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