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及其制备工艺.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5370060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0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04759.5

申请日:

2012.04.11

公开号:

CN102613536A

公开日:

2012.08.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L 1/24申请日:20120411|||公开

IPC分类号:

A23L1/24

主分类号:

A23L1/24

申请人:

四川松江酿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蹇福华

地址:

620030 四川省眉山市松江工业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代理人:

袁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它包括辣椒、酱油、食用植物油和辅料,且各组分的重量比为:辣椒45~55,酱油34~44,食用植物油1~3,辅料7~11;所述的辅料包括香辛料、味精、食盐;还公布了该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的制备工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安全性高,是原生态绿色有机食品,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本发明无需熬制步骤,避免了原料营养价值的流失,原料色彩、口感不变,鲜味更鲜,成品香辣可口、味美色鲜,且简化了制作步骤,制作工艺简单、独特,操作方便,耗时短,节省了能耗;本发明采用前期杀菌,在配方、流程上都保证了无菌化生产。

权利要求书

1.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辣椒、酱油、食用植物油和辅料,且各组分的重量比为:辣椒         45~55,酱油         34~44,食用植物油    1~3,辅料          7~11;所述的辅料包括香辛料、味精、食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取原料若干并进行精选,去除结块、霉变的原料;B、对精选后的原料在95~100℃温度下进行杀菌5~10分钟; C、将杀菌后的原料粉碎;D、按照上述重量比称取各原料组分,向粉碎好的辣椒中加入酱油、食用植物油和辅料并加以调配,使各组分混合均匀;E、将混合均匀后的原料盛入容器中,并将盛有原料的容器水浴杀菌消毒15~25分钟,水温保持在95~100℃; F、灌装,包装,即得成品。

说明书

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常食用调味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的香辣酱品种繁多,其原料组成含有辣椒、植物油和香辛料等,由不同的原材料和不同的配比得到各种口味的成品酱,赢得大众的喜好,但现有香辣酱的加工过程都采用熬制方法,这使得生产流程复杂,耗时长,浪费人力,能耗高,且不能保证安全性杀菌;而且熬制过程中易造成营养成分流失,原料颜色变暗,鲜味变低等现象,影响成品酱的营养、色泽和味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安全性高、味美色鲜的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它包括辣椒、酱油、食用植物油和辅料,且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辣椒         45~55,

酱油         34~44,

食用植物油    1~3,

辅料          7~11;

所述的辅料包括香辛料、味精、食盐。

所述的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的制备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A、取原料若干并进行精选,去除结块、霉变的原料;

B、对精选后的原料在95~100℃温度下进行杀菌5~10分钟; 

C、将杀菌后的原料粉碎;

D、按照上述重量比称取各原料组分,向粉碎好的辣椒中加入酱油、食用植物油和辅料并加以调配,使各组分混合均匀;

E、将混合均匀后的原料盛入容器中,并将盛有原料的容器水浴杀菌消毒15~25分钟,水温保持在95~100℃; 

F、灌装,包装,即得成品。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安全性高,是原生态绿色有机食品,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保质期比现有产品长3~5个月;本发明无需熬制步骤,避免了原料营养价值的流失,原料色彩、口感不变,鲜味更鲜,成品香辣可口、味美色鲜,且简化了制作步骤,制作工艺简单、独特,操作方便,耗时短,节省了能耗;本发明采用前期杀菌,在配方、流程上都保证了无菌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它包括辣椒、酱油、食用植物油和辅料,且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辣椒          50,

酱油          39,

食用植物油    1.9,

辅料          9.1;

所述的辅料包括香辛料、味精、食盐。

所述的香辛料包括花椒、胡椒和八角。

所述的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的制备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A、取原料若干并进行精选,去除结块、霉变的原料;

B、对精选后的原料在95~100℃温度下进行杀菌7分钟; 

C、将杀菌后的原料在粉碎机内粉碎;

D、按照上述重量比称取各原料组分,向粉碎好的辣椒中加入酱油、食用植物油和辅料并加以调配,使各组分混合均匀;

E、将混合均匀后的原料盛入容器中放入消毒房水浴杀菌消毒20分钟,水温保持在95~100℃;

F、使用灌装机进行灌装,按生产任务要求进行包装,即得成品。

制成的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的检测结果如下表:

检验项目名称标准规定值单位实测值感官具有该品种特有的色泽、滋气味和形态组织,无异味、无杂质。 符合水分≤65%41食盐(以NaCl计)≤16%10酸价(以脂肪计)≤5mgKOH/g1过氧化值(以脂肪计)≤0.25g/100g0.06山梨酸钾(以山梨酸计)≤1.0g/kg0.1苯甲酸钠(以苯甲酸计)≤1.0g/kg未检出铅(以Pb计)≤1.0mg/kg0.08菌落总数≤30000cfu/g7.9×102大肠菌落≤30MPN/100g<30

实施例2:

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它包括辣椒、酱油、食用植物油和辅料,且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辣椒         50,

酱油         34,

食用植物油    3,

辅料          9.1;

所述的辅料包括香辛料、味精、食盐。

所述的香辛料包括花椒、胡椒和八角。

所述的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的制备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A、取原料若干并进行精选,去除结块、霉变的原料;

B、对精选后的原料在95~100℃温度下进行杀菌6.5分钟; 

C、将杀菌后的原料在粉碎机内粉碎;

D、按照上述重量比称取各原料组分,向粉碎好的辣椒中加入酱油、食用植物油和辅料并加以调配,使各组分混合均匀;

E、将混合均匀后的原料盛入容器中放入消毒房水浴杀菌消毒15分钟,水温保持在95~100℃;

F、使用灌装机进行灌装,按生产任务要求进行包装,即得成品。

制成的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的检测结果如下表:

检验项目名称标准规定值单位实测值感官具有该品种特有的色泽、滋气味和形态组织,无异味、无杂质。 符合水分≤65%45食盐(以NaCl计)≤16%11酸价(以脂肪计)≤5mgKOH/g2过氧化值(以脂肪计)≤0.25g/100g0.06山梨酸钾(以山梨酸计)≤1.0g/kg0.1苯甲酸钠(以苯甲酸计)≤1.0g/kg未检出铅(以Pb计)≤1.0mg/kg<0.05菌落总数≤30000cfu/g4.9×102大肠菌落≤30MPN/100g<30

实施例3:

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它包括辣椒、酱油、食用植物油和辅料,且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辣椒         45,

酱油         39,

食用植物油    1,

辅料          7;

所述的辅料包括香辛料、味精、食盐。

所述的香辛料包括花椒、胡椒和八角。

所述的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的制备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A、取原料若干并进行精选,去除结块、霉变的原料;

B、对精选后的原料在95~100℃温度下进行杀菌5分钟; 

C、将杀菌后的原料在粉碎机内粉碎;

D、按照上述重量比称取各原料组分,向粉碎好的辣椒中加入酱油、食用植物油和辅料并加以调配,使各组分混合均匀;

E、将混合均匀后的原料盛入容器中放入消毒房水浴杀菌消毒20分钟,水温保持在95~100℃;

F、使用灌装机进行灌装,按生产任务要求进行包装,即得成品。

制成的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的检测结果如下表:

检验项目名称标准规定值单位实测值感官具有该品种特有的色泽、滋气味和形态组织,无异味、无杂质。 符合水分≤65%42食盐(以NaCl计)≤16%11酸价(以脂肪计)≤5mgKOH/g1过氧化值(以脂肪计)≤0.25g/100g0.06山梨酸钾(以山梨酸计)≤1.0g/kg0.1苯甲酸钠(以苯甲酸计)≤1.0g/kg未检出铅(以Pb计)≤1.0mg/kg0.08菌落总数≤30000cfu/g6.8×102大肠菌落≤30MPN/100g<30

实施例4:

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它包括辣椒、酱油、食用植物油和辅料,且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辣椒         55,

酱油         44,

食用植物油    2,

辅料          11;

所述的辅料包括香辛料、味精、食盐。

所述的香辛料包括花椒、胡椒和八角。

所述的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的制备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A、取原料若干并进行精选,去除结块、霉变的原料;

B、对精选后的原料在95~100℃温度下进行杀菌10分钟; 

C、将杀菌后的原料在粉碎机内粉碎;

D、按照上述重量比称取各原料组分,向粉碎好的辣椒中加入酱油、食用植物油和辅料并加以调配,使各组分混合均匀;

E、将混合均匀后的原料盛入容器中放入消毒房水浴杀菌消毒25分钟,水温保持在95~100℃;

F、使用灌装机进行灌装,按生产任务要求进行包装,即得成品。

制成的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的检测结果如下表:

检验项目名称标准规定值单位实测值感官具有该品种特有的色泽、滋气味和形态组织,无异味、无杂质。 符合水分≤65%41食盐(以NaCl计)≤16%10酸价(以脂肪计)≤5mgKOH/g1过氧化值(以脂肪计)≤0.25g/100g0.06山梨酸钾(以山梨酸计)≤1.0g/kg0.1苯甲酸钠(以苯甲酸计)≤1.0g/kg未检出铅(以Pb计)≤1.0mg/kg0.08菌落总数≤30000cfu/g5.8×102大肠菌落≤30MPN/100g<30

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及其制备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及其制备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及其制备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及其制备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及其制备工艺.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1353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8.01 CN 102613536 A *CN102613536A* (21)申请号 201210104759.5 (22)申请日 2012.04.11 A23L 1/24(2006.01) (71)申请人 四川松江酿造有限公司 地址 620030 四川省眉山市松江工业区 (72)发明人 蹇福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51218 代理人 袁英 (54) 发明名称 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及其制备工艺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 它包括 辣椒、 酱油、 食用。

2、植物油和辅料, 且各组分的重量 比为 : 辣椒 45 55, 酱油 34 44, 食用植物油 1 3, 辅料 7 11 ; 所述的辅料包括香辛料、 味 精、 食盐 ; 还公布了该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的制 备工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安全性高, 是原 生态绿色有机食品, 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 求 ; 本发明无需熬制步骤, 避免了原料营养价值 的流失, 原料色彩、 口感不变, 鲜味更鲜, 成品香辣 可口、 味美色鲜, 且简化了制作步骤, 制作工艺简 单、 独特, 操作方便, 耗时短, 节省了能耗 ; 本发明 采用前期杀菌, 在配方、 流程上都保证了无菌化生 产。 (51)Int.Cl. 权利。

3、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9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9 页 1/1 页 2 1. 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 其特征在于 : 它包括辣椒、 酱油、 食用植物油和辅料, 且各组 分的重量比为 : 辣椒 45 55, 酱油 34 44, 食用植物油 1 3, 辅料 7 11 ; 所述的辅料包括香辛料、 味精、 食盐。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的制备工艺, 其特征在于 : 它包括以下步 骤 : A、 取原料若干并进行精选, 去除结块、 霉变的原料 ; B、 对精选后的原料在 95 100温度下进行杀菌 5 10 分钟。

4、 ; C、 将杀菌后的原料粉碎 ; D、 按照上述重量比称取各原料组分, 向粉碎好的辣椒中加入酱油、 食用植物油和辅料 并加以调配, 使各组分混合均匀 ; E、 将混合均匀后的原料盛入容器中, 并将盛有原料的容器水浴杀菌消毒1525分钟, 水温保持在 95 100 ; F、 灌装, 包装, 即得成品。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13536 A 2 1/9 页 3 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日常食用调味品技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及其制备 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售的香辣酱品种繁多, 其原料组成含有辣椒、 植物油和香辛料等, 由。

5、不同 的原材料和不同的配比得到各种口味的成品酱, 赢得大众的喜好, 但现有香辣酱的加工过 程都采用熬制方法, 这使得生产流程复杂, 耗时长, 浪费人力, 能耗高, 且不能保证安全性杀 菌 ; 而且熬制过程中易造成营养成分流失, 原料颜色变暗, 鲜味变低等现象, 影响成品酱的 营养、 色泽和味道。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提供一种安全性高、 味美色鲜的非熬制 复合型香辣酱及其制备工艺。 0004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 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 它包括辣椒、 酱油、 食用植物油和辅料, 且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 辣椒 45 55, 酱油 34 44, 。

6、食用植物油 1 3, 辅料 7 11 ; 所述的辅料包括香辛料、 味精、 食盐。 0005 所述的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的制备工艺, 它包括以下步骤 : A、 取原料若干并进行精选, 去除结块、 霉变的原料 ; B、 对精选后的原料在 95 100温度下进行杀菌 5 10 分钟 ; C、 将杀菌后的原料粉碎 ; D、 按照上述重量比称取各原料组分, 向粉碎好的辣椒中加入酱油、 食用植物油和辅料 并加以调配, 使各组分混合均匀 ; E、 将混合均匀后的原料盛入容器中, 并将盛有原料的容器水浴杀菌消毒1525分钟, 水温保持在 95 100 ; F、 灌装, 包装, 即得成品。 0006 本发明具有以。

7、下优点 : 本发明安全性高, 是原生态绿色有机食品, 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保质期比现 有产品长 3 5 个月 ; 本发明无需熬制步骤, 避免了原料营养价值的流失, 原料色彩、 口感 不变, 鲜味更鲜, 成品香辣可口、 味美色鲜, 且简化了制作步骤, 制作工艺简单、 独特, 操作方 便, 耗时短, 节省了能耗 ; 本发明采用前期杀菌, 在配方、 流程上都保证了无菌化生产。 说 明 书 CN 102613536 A 3 2/9 页 4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 实施例 1 : 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 它包括辣椒、 酱油、 食用植物油和辅料, 且各组分。

8、的重量比为 : 辣椒 50, 酱油 39, 食用植物油 1.9, 辅料 9.1 ; 所述的辅料包括香辛料、 味精、 食盐。 0008 所述的香辛料包括花椒、 胡椒和八角。 0009 所述的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的制备工艺, 它包括以下步骤 : A、 取原料若干并进行精选, 去除结块、 霉变的原料 ; B、 对精选后的原料在 95 100温度下进行杀菌 7 分钟 ; C、 将杀菌后的原料在粉碎机内粉碎 ; D、 按照上述重量比称取各原料组分, 向粉碎好的辣椒中加入酱油、 食用植物油和辅料 并加以调配, 使各组分混合均匀 ; E、 将混合均匀后的原料盛入容器中放入消毒房水浴杀菌消毒 20 分钟, 水温。

9、保持在 95 100 ; F、 使用灌装机进行灌装, 按生产任务要求进行包装, 即得成品。 0010 制成的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的检测结果如下表 : 说 明 书 CN 102613536 A 4 3/9 页 5 检验项目名称标准规定值单位实测值 感官具有该品种特有的色泽、 滋气味和形态组织, 无异味、 无杂质。 符合 水分 65%41 食盐 (以 NaCl 计) 16%10 酸价 (以脂肪计) 5mgKOH/g1 过氧化值 (以脂肪计) 0.25g/100g0.06 山梨酸钾 (以山梨酸计) 1.0g/kg0.1 苯甲酸钠 (以苯甲酸计) 1.0g/kg未检出 铅 (以 Pb 计) 1.0mg/。

10、kg0.08 菌落总数 30000cfu/g7.9102 大肠菌落 30MPN/100g 30 实施例 2 : 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 它包括辣椒、 酱油、 食用植物油和辅料, 且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 辣椒 50, 酱油 34, 食用植物油 3, 说 明 书 CN 102613536 A 5 4/9 页 6 辅料 9.1 ; 所述的辅料包括香辛料、 味精、 食盐。 0011 所述的香辛料包括花椒、 胡椒和八角。 0012 所述的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的制备工艺, 它包括以下步骤 : A、 取原料若干并进行精选, 去除结块、 霉变的原料 ; B、 对精选后的原料在 95 100温度下进行杀菌 6.5 。

11、分钟 ; C、 将杀菌后的原料在粉碎机内粉碎 ; D、 按照上述重量比称取各原料组分, 向粉碎好的辣椒中加入酱油、 食用植物油和辅料 并加以调配, 使各组分混合均匀 ; E、 将混合均匀后的原料盛入容器中放入消毒房水浴杀菌消毒 15 分钟, 水温保持在 95 100 ; F、 使用灌装机进行灌装, 按生产任务要求进行包装, 即得成品。 0013 制成的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的检测结果如下表 : 说 明 书 CN 102613536 A 6 5/9 页 7 检验项目名称标准规定值单位实测值 感官具有该品种特有的色泽、 滋气味和形态组织, 无异味、 无杂质。 符合 水分 65%45 食盐 (以 NaC。

12、l 计) 16%11 酸价 (以脂肪计) 5mgKOH/g2 过氧化值 (以脂肪计) 0.25g/100g0.06 山梨酸钾 (以山梨酸计) 1.0g/kg0.1 苯甲酸钠 (以苯甲酸计) 1.0g/kg未检出 铅 (以 Pb 计) 1.0mg/kg 0.05 菌落总数 30000cfu/g4.9102 大肠菌落 30MPN/100g 30 实施例 3 : 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 它包括辣椒、 酱油、 食用植物油和辅料, 且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 辣椒 45, 酱油 39, 食用植物油 1, 说 明 书 CN 102613536 A 7 6/9 页 8 辅料 7 ; 所述的辅料包括香辛料、 味精、。

13、 食盐。 0014 所述的香辛料包括花椒、 胡椒和八角。 0015 所述的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的制备工艺, 它包括以下步骤 : A、 取原料若干并进行精选, 去除结块、 霉变的原料 ; B、 对精选后的原料在 95 100温度下进行杀菌 5 分钟 ; C、 将杀菌后的原料在粉碎机内粉碎 ; D、 按照上述重量比称取各原料组分, 向粉碎好的辣椒中加入酱油、 食用植物油和辅料 并加以调配, 使各组分混合均匀 ; E、 将混合均匀后的原料盛入容器中放入消毒房水浴杀菌消毒 20 分钟, 水温保持在 95 100 ; F、 使用灌装机进行灌装, 按生产任务要求进行包装, 即得成品。 0016 制成的非熬制。

14、复合型香辣酱的检测结果如下表 : 说 明 书 CN 102613536 A 8 7/9 页 9 检验项目名称标准规定值单位实测值 感官具有该品种特有的色泽、 滋气味和形态组织, 无异味、 无杂质。 符合 水分 65%42 食盐 (以 NaCl 计) 16%11 酸价 (以脂肪计) 5mgKOH/g1 过氧化值 (以脂肪计) 0.25g/100g0.06 山梨酸钾 (以山梨酸计) 1.0g/kg0.1 苯甲酸钠 (以苯甲酸计) 1.0g/kg未检出 铅 (以 Pb 计) 1.0mg/kg0.08 菌落总数 30000cfu/g6.8102 大肠菌落 30MPN/100g 30 实施例 4 : 非。

15、熬制复合型香辣酱, 它包括辣椒、 酱油、 食用植物油和辅料, 且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 辣椒 55, 酱油 44, 食用植物油 2, 说 明 书 CN 102613536 A 9 8/9 页 10 辅料 11 ; 所述的辅料包括香辛料、 味精、 食盐。 0017 所述的香辛料包括花椒、 胡椒和八角。 0018 所述的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的制备工艺, 它包括以下步骤 : A、 取原料若干并进行精选, 去除结块、 霉变的原料 ; B、 对精选后的原料在 95 100温度下进行杀菌 10 分钟 ; C、 将杀菌后的原料在粉碎机内粉碎 ; D、 按照上述重量比称取各原料组分, 向粉碎好的辣椒中加入酱油、 。

16、食用植物油和辅料 并加以调配, 使各组分混合均匀 ; E、 将混合均匀后的原料盛入容器中放入消毒房水浴杀菌消毒 25 分钟, 水温保持在 95 100 ; F、 使用灌装机进行灌装, 按生产任务要求进行包装, 即得成品。 0019 制成的非熬制复合型香辣酱的检测结果如下表 : 说 明 书 CN 102613536 A 10 9/9 页 11 检验项目名称标准规定值单位实测值 感官具有该品种特有的色泽、 滋气味和形态组织, 无异味、 无杂质。 符合 水分 65%41 食盐 (以 NaCl 计) 16%10 酸价 (以脂肪计) 5mgKOH/g1 过氧化值 (以脂肪计) 0.25g/100g0.06 山梨酸钾 (以山梨酸计) 1.0g/kg0.1 苯甲酸钠 (以苯甲酸计) 1.0g/kg未检出 铅 (以 Pb 计) 1.0mg/kg0.08 菌落总数 30000cfu/g5.8102 大肠菌落 30MPN/100g 30 说 明 书 CN 102613536 A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