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化喷注墙体及其施工工艺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结构化设计的喷注墙体及其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工程中,施工的主流方式是采用混凝土砌块,利用混凝土逐渐
砌出整个墙体结构,然后在墙体结构表面喷涂装饰层或功能层。这样的施工方式
不仅施工复杂,而且施工效率很难提高,施工效率的改进完全依赖于工人的操作
熟练程度,难于实现机械化操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墙体结构,该墙体是结构化设计的,
其施工能够实现全程的机械化操作,显著提供了施工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具体地说,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结构化喷注墙体,包括横向轻钢龙骨架、竖向轻钢龙骨架,其中横向轻
钢龙骨架端部固定于柱子,竖向轻钢龙骨架端部分别固定于楼板和梁底;在横向
轻钢龙骨架、竖向轻钢龙骨架构成的支架结构上固定有钢丝板网,在钢丝板网上
喷涂有浆料。
在上述结构中,以轻钢龙骨、钢板网作为墙体骨架和内模,从而实现了结构
化设计,便于施工构建主体结构;使用喷涂浆料为填充料,有利于机械施工、减
少人力成本,便于根据需要改善墙体的性能和寿命。
同时,上述的结构化设计,能有效降低墙体的整体重量,降低建筑物的含钢
量,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
其中,所用的浆料包括保温层和防水层,所述保温层均匀喷涂于钢丝板网,
在保温层表面压入玻璃纤维网格布,然后喷涂防水层。
优选的,防水层的厚度为3-5mm。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得整个喷涂成型环节完全采用机械化操作,实现建筑
质量的标准化,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保温层和防水层与玻璃纤维网格布的叠合
结构设计有利于在浆料硬化后保持较低的干密度,易于调整墙体厚度。
为了便于安装,横向轻钢龙骨架为U型,竖向轻钢龙骨架为T型,与楼板、
梁底和柱子的结合处采用角码。
在本发明中,所用的浆料保温层和防水层可采用任何已有的结构实现。为了
便于实现轻质化,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浆料的干密度,优选所述浆料
包括保温层和防水层,二者的质量比为(1-1.5):1;在保温层中,各成分的质量
份数为半水石膏60-75、水泥3-10、粉煤灰20-35、缓凝剂0.5-1、木纤维0.2-1、
聚丙烯纤维0.1-0.2、膨润土0.2-1、可再分散性乳胶粉0.1-0.5、纤维素醚0.1-0.5、
引气剂0.01-0.1、减水剂0.05-0.2、聚苯颗粒0.5-2、玻化微珠5-10、水40-50;
在防水层中,各成分的质量份数为水泥20-50、重钙10-20、级配石英砂40-60、
可再分散性乳胶粉1-5、木纤维0.2-0.5、纤维素醚0.2-0.5、膨润土0.2-1、聚丙
烯纤维0.02-0.2、水20-30。
相应的,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结构化墙体的施工工艺,包括下述步骤:
1)在建筑的柱子、楼板和梁底安装角码,将轻钢龙骨架固定于楼板、梁底
和柱子;
2)将钢丝板网固定在龙骨结构,在其两侧喷涂浆料至其平整。
进一步的,所用浆料包括保温层和防水层,将保温层以单次喷涂厚度不高于
30mm喷涂于钢丝板网两侧,整平后表面压入玻璃纤维网格布,喷涂3-5mm防
水层,整平即可。
在上述中,所称的保温层以单次喷涂厚度不高于30mm是指如需喷涂大于
30mm墙体,需分两次施工,第二层施工应在第一次墙体初凝之后进行。
附图说明
附图1-5以此显示了本发明结构化墙体的施工工艺与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结构化墙体的实现与施工进行详细说明。如下所提供
的示例仅为示意性的,并不对本发明构成特别限定。
参考图1,本发明的结构化墙体设计使用的基础框架结构包括轻钢龙骨架
(横向U型)、轻钢龙骨架(竖向T型)和角码,在建筑梁柱上安装角码3,将
轻钢龙骨固定于楼板、梁底和柱子上,其中横向轻钢龙骨架1端部固定于柱子
10,竖向轻钢龙骨架2端部分别固定于底部的楼板(图中未示出)和上部的梁底
20。
参考图2,将钢丝板网4固定在龙骨结构上。
参考图3,在钢丝网两侧喷涂浆料的保温层5,每次喷涂厚度不超过30mm,
如需喷涂大于30mm墙体,需分两次施工,第二层施工应在第一次墙体初凝之后
进行。
参考图4,在最后一层墙体喷涂施工完成后立刻对墙面进行整平。
参考图5,在保温层表面压入玻璃纤维网格布6,喷涂3-5mm防水层7,
进行整平,即完成整个墙体施工.
在大量施工中进行验证,与传统的混凝土墙体结构相比,在满足同样的性能
指标下,整个工艺过程可采用机械化操作,施工效率提高至少50%;墙体厚度比
传统墙体薄50-65%,有效增大建筑物使用面料4%-8%。
同时,采用本发明公开的优选浆料,硬化后干密度是传统墙体材料的1/2以
下,墙体重量减少一倍以上,有利于实现轻质化设计,且具有优异的早强性能,
与钢丝网粘结力高,具有良好保温性能和很好的力学性能,如抗冲击性,抗弯曲
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