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超薄分离皮层的PIM1气体分离复合膜的制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具有超薄分离皮层的PIM1气体分离复合膜的制备.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6677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2.12 CN 103566777 A (21)申请号 201310594847.2 (22)申请日 2013.11.19 B01D 69/12(2006.01) B01D 67/00(2006.01) B01D 71/68(2006.01) B01D 71/42(2006.01) B01D 71/64(2006.01) B01D 53/22(2006.01) (71)申请人 天津工业大学 地址 300160 天津市河东区成林道 63 号 (72)发明人 赵红永 丁晓莉 谭小耀 裴建荣 李娜 (54) 发明名称 。
2、一种具有超薄分离皮层的 PIM-1 气体分离复 合膜的制备 (57) 摘要 本发明在聚合物多孔底膜的基础上, 通 过 引 入 中 间 过 渡 层 制 备 PIM-1(Polymers of intrinsic microporosity)的双层复合膜。 PIM-1 复合膜制备过程中通过中间过渡层的引入一方面 使得多孔底膜的孔径以及表面粗糙度得到一定改 善, 另一方面通过中间层的引入改善了底膜与预 涂层物质PIM-1的接触性, 使待PIM-1聚合物溶液 更易在底膜表面平铺展开更易得到超薄的 PIM-1 涂层。最终, 通过引入中间过渡层制备出的 PIM-1 复合膜具有很高的气体渗透通量以及良好的气。
3、体 选择性, 得到具有优异的 CO2与 H2S 等酸性气体分 离、 O2/N2分离、 有机蒸汽分离性能的 PIM-1 复合 膜, 很大程度的解决 PIM-1 直接涂层导致复合膜 皮层较厚且底膜阻力较大的问题。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66777 A CN 103566777 A 1/1 页 2 1.一种具有超薄分离皮层的PIM-1气体分离复合膜, 其特征在于 : PIM-1复合膜制备过 程中通过中间过渡层的引入一方。
4、面使得多孔底膜的孔径以及表面粗糙度得到一定改善, 另 一方面通过中间层的引入改善了底膜与预涂层物质 PIM-1 的接触性, 使得 PIM-1 聚合物溶 液更易在底膜表面平铺展开更易得到超薄的 PIM-1 涂层。最终, 通过引入中间过渡层制备 出的 PIM-1 复合膜具有很高的气体渗透通量以及良好的气体选择性, 其步骤如下 : a 单 体 提 纯 :用 以 合 成 PIM-1 基 础 单 体 的 提 纯 : 3, 3, 3, 3-tetrame.-1, 1-spirobiindane-5, 5, 6, 6-tetraolTTS BI使用重结晶提纯待用 ; Tetrafluoroterephth 。
5、alonitrile-TFTPN 使用真空升华提纯待用 ; b. 高温法与低温法分别合成 PIM-1 高温法 : 在氮气氛围中, 取一定比例的 TTSBI、 TFTPN 以及无水 K2CO3溶于 DMF 中, 在 160下加热回流, 反应一段时间后, 加入一定量甲苯, 继续反应一段时间后, 倒入甲醇中沉 降, 过滤后, 得到黄绿色固体, 在热水中回流蒸煮 12h, 然后真空烘箱中 80干燥 24h 待用 ; 低温法 : 氮气氛围中, 取一定比例的 TTSBI、 TFTPN、 无水 K2CO3以及 18 冠醚 -6 溶于 DMF 中, 在 65下加热反应 72h 后, 沉降于大量去离子水中, 过。
6、滤, 干燥真空烘箱中 120干燥 24h 待用 ; c. 过渡层涂层 : 取一定量预制备的中间过渡层的聚合物溶于一定溶剂中配置浓度在 0.1-10wt之间的过渡层预涂液, 在已制备好的膜 N2通量 1000-500000GPU 的聚合物多孔 底膜的基础上, 涂敷过渡层预涂液 1 到 2 次, 在常温烘干后, 放入烘箱中 100干燥固化 1h 后, 存放在水中待用 ; d.PIM-1 复合膜制备 : 取一定量 PIM-1 聚合物溶解到有机极性溶剂中配置浓度在 0.1-10wt之间的涂层溶液, 静置 5-6h 待用, 然后取出预涂层处理后的聚合物多孔底膜, 使用小型涂层机涂膜, 涂层完成后, 在空。
7、气中放置半个小时, 然后放入烘箱 80烘干 5h 待 用 ; e. 膜的保存 : 膜存放在干燥器中常温下保存。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PIM-1气体分离复合膜, 其特征在于, 步骤c中所用的中间过 渡层的聚合物如 : 聚 1- 三甲基硅基丙炔 -PTMSP、 硅橡胶 -PDMS、 商业化全氟材料 AF2400、 与 商业化全氟材料 AF1600 等。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PIM-1气体分离复合膜, 其特征在于, 步骤c中所用的聚合物 多孔底膜如 : 聚砜、 聚醚砜、 聚丙烯腈与商业化聚醚酰亚胺 ULTEM 等。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PIM-1气体分离复合膜, 其特征在于, 步骤c和d。
8、中预涂层液 与涂层液浓度范围为 0.1-10wt。 5.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 PIM-1 气体分离复合膜, 其特征在于, 步骤 d 中所用涂层液 溶剂为一些极性溶剂如 : 氯仿、 二氯甲烷、 四氢呋喃、 N, N- 二甲基乙酰胺、 N, N- 二甲基甲酰 胺、 N- 甲基 -2- 吡咯烷酮、 二甲基亚砜等。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66777 A 2 1/4 页 3 一种具有超薄分离皮层的 PIM-1 气体分离复合膜的制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分离膜技术, 具体地说是通过引入中间过渡层制备超薄分离皮 层的 PIM-1 气体分离复合膜。 背景技术 0002 与常规。
9、分离方法相比, 膜分离技术具有能耗低、 单级分离效率高、 过程简单无污染 等优点。膜分离技术的核心是膜, 膜的性能主要取决于膜材料与成膜工艺。气体膜分离发 展至今, 其膜组件及装置的研究已日趋完善, 其核心部分膜材料的选择也已由原来单纯采 用天然高聚物与工程塑料(如醋酸纤维素、 硅橡胶、 聚砜与聚醚砜等)转而研究开发具有针 对性的膜材料。 0003 内孔膜材料PIMs(Polymers of intrinsic microporosity)起源于有机聚合物储 氢材料的研制, 传统的大多数 PIMs 聚合物材料都具有很高的气体吸附性能以及储氢性能, 但大多是由交联网状结构构成, 基本不可溶于常见。
10、的有机溶剂, 为其在膜材料方面的应用 受到很大限制。 2004年, Peter Budd成功研制了含有螺环SPIRO结构的内孔材料PIM-1, 其 可溶性的特性使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PIM-1 材料, 具有很高的气体渗透通量与选择性, 稳定的热性能以及可溶易于成膜的特性使其成膜众多气体分离膜研究者的重视。 与传统的 气体分离膜材料相比, PIM-1 膜材料具有着高出一到两个数量级的气体渗透优势, 对于规模 性分离 CO2尤为适用。目前大多数工业中的规模性分离 CO2仍是多孔膜吸收为主, 由于致密 膜渗透通量普遍不高, 限制了其在规模性 CO2分离方面的发展。PIM-1 膜材料的高气体渗透 通。
11、量的优点, 使其有很大潜力替代膜吸收在规模性分离 CO2中的应用, 从而避免多孔膜吸收 中, 吸收剂再生回收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制备超薄分离皮层的 PIM-1 气体分离复合膜。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0006 通过中间过渡层的引入一方面使得多孔底膜的孔径以及表面粗糙度得到一定改 善, 另一方面通过中间层的引入改善了底膜与预涂层物质PIM-1的接触性, 使得PIM-1聚合 物溶液更易在底膜表面平铺展开更易得到超薄的 PIM-1 涂层。最终, 制备超薄分离皮层的 PIM-1 气体分离复合膜。 0007 具体地说,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
12、下 : 0008 a 单体提纯 : 用以合成 PIM-1 基础单体的提纯 : TTSD(3, 3, 3, 3-tetrame.-1, 1-spirobiindane-5, 5, 6, 6-tet raol)使用重结晶提纯待用 ; TFTPN(Tetrafluoroterephth alonitrile) 使用真空升华提纯待用。 0009 b. 高温法与低温法分别合成 PIM-1 0010 高温法 : 在氮气氛围中, 取一定比例的TTSBI、 TFTPN以及无水K2CO3溶于DMF中, 在 160下加热回流, 反应一段时间后, 加入一定量甲苯, 继续反应一段时间后, 倒入甲醇中沉 说 明 书 C。
13、N 103566777 A 3 2/4 页 4 降, 过滤后, 得到黄绿色固体, 在热水中回流蒸煮 12h, 然后真空烘箱中 80干燥 24h 待用。 0011 低温法 : 氮气氛围中, 取一定比例的 TTSBI、 TFTPN、 无水 K2CO3以及 18 冠醚 -6 溶于 DMF 中, 在 65下加热反应 72h 后, 沉降于大量去离子水中, 过滤, 干燥真空烘箱中 120干 燥 24h 待用。 0012 c. 过渡层涂层 : 取一定量预制备的中间过渡层的聚合物溶于一定溶剂中配置浓 度在 0.1-10wt之间的过渡层预涂液, 在已制备好的聚合物多孔底膜的基础上 ( 底膜通量 1000-500。
14、000GPU(N2), 涂敷过渡层预涂液 1 到 2 次, 在常温烘干后, 放入烘箱中 100干燥 固化 1h 后, 存放在水中待用。 0013 d.PIM-1 复合膜制备 : 取一定量 PIM-1 聚合物溶解到有机极性溶剂中配置浓度在 0.1-10wt之间的涂层溶液, 静置 5-6h 待用, 然后取出预涂层处理后的聚合物多孔底膜, 使用小型涂层机涂膜, 涂层完成后, 在空气中放置半个小时, 然后放入烘箱 80烘干 5h 待 用。 0014 e. 膜的保存 : 膜存放在干燥器中常温下保存。 001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PIM-1气体分离复合膜, 其特征在于, 步骤c中所用的中 间过渡层的。
15、聚合物如 : PTMSP( 聚 1- 三甲基硅基丙炔 )、 PDMS( 硅橡胶 )、 商业化 AF2400( 全 氟材料 )、 与商业化 AF1600( 全氟材料 ) 等。 0016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PIM-1气体分离复合膜, 其特征在于, 步骤c中所用的聚 合物多孔底膜如 : 聚砜、 聚醚砜、 聚丙烯腈与商业化聚醚酰亚胺 (ULTEM) 等。 0017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PIM-1气体分离复合膜, 其特征在于, 步骤c和d中预涂 层液与涂层液浓度范围为 0.1-10wt。 0018 5.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 PIM-1 气体分离复合膜, 其特征在于, 步骤 d 中所用涂 。
16、层液溶剂为一些极性溶剂如 : CHCl3( 氯仿 )、 CH2Cl2( 二氯甲烷 )、 THF( 四氢呋喃 )、 DMAc(N, N- 二甲基乙酰胺 )、 DMF(N, N- 二甲基甲酰胺 )、 NMP(N- 甲基 -2- 吡咯烷酮 )、 DMSO( 二甲基 亚砜 ) 等。 附图说明 0019 附图 1 为膜的扫面电镜 SEM 平面图 : a 是 PAN 底膜表面图 ; b 是 0.5wt PDMS 预涂 处理后膜表面 ; c 是 2wt PIM-1 涂层 3 次复合膜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 0021 1. 通过中间过渡层的引入一方面使得多孔底膜的孔径以及表面粗糙。
17、度得到一定 改善。 0022 2.制备出超薄分离皮层的PIM-1气体分离复合膜。 分离膜气体渗透性能由恒压变 体积法气体渗透仪测定。 0023 气体 A 在聚合物膜中的渗透系数 PA(cm3(STP)cm-2s-1cmHg-1) 按如下公式计 算 : 0024 说 明 书 CN 103566777 A 4 3/4 页 5 0025 其中, 下标 A 表示气体 A ; JA为渗透气通量 (cm3(STP)/s) ; A 为样品膜有效面积 (cm2) ; (p2-p1) 为膜上下两侧的压差 (cmHg)。 0026 气体 A/B 在聚合物膜中的理想分离系数 A/B按如下公式计算 : 0027 00。
18、28 实施例 1 0029 取一定量预制备的中间过渡层的聚合物 PTMSP 溶于一定溶剂中配置浓度在 1wt 之间的过渡层预涂液, 在已制备好的PAN多孔底膜的基础上(底膜通量200000GPU(N2), 涂 敷过渡层预涂液2次, 在常温烘干后, 放入烘箱中100干燥固化1h后, 存放在水中待用。 然 后取一定量 PIM-1 聚合物溶解到氯仿溶剂中配置浓度在 2wt之间的涂层溶液, 静置 5-6h 待用, 然后取出预涂层处理后的聚合物多孔底膜, 使用小型涂层机涂膜, 涂层 1 次完成后, 在空气中放置半个小时, 然后放入烘箱 80烘干 5h 待用。 0030 测试气体分离性能 : 0031 P。
19、CO2 2800GPU( 分离皮层厚度 0.71m) 0032 (1GPU 10-6cm3(STP)/(cm2scmHg) 0033 CO2/N2 11.4 0034 实施例 2 0035 取一定量预制备的中间过渡层的聚合物 PTMSP 溶于一定溶剂中配置浓度在 1wt 之间的过渡层预涂液, 在已制备好的PAN多孔底膜的基础上(底膜通量200000GPU(N2), 涂 敷过渡层预涂液2次, 在常温烘干后, 放入烘箱中100干燥固化1h后, 存放在水中待用。 然 后取一定量 PIM-1 聚合物溶解到氯仿溶剂中配置浓度在 2wt之间的涂层溶液, 静置 5-6h 待用, 然后取出预涂层处理后的聚合物。
20、多孔底膜, 使用小型涂层机涂膜, 涂层 3 次完成后, 在空气中放置半个小时, 然后放入烘箱 80烘干 5h 待用。 0036 测试气体分离性能 : 0037 PCO2 1560GPU( 分离皮层厚度 1.28m) 0038 (1GPU 10-6cm3(STP)/(cm2scmHg) 0039 CO2/N2 15.5 0040 实施例 3 0041 取一定量预制备的中间过渡层的聚合物 PDMS 溶于一定溶剂中配置浓度 在 0.5wt之间的过渡层预涂液, 在已制备好的 PAN 多孔底膜的基础上 ( 底膜通量 200000GPU(N2), 涂敷过渡层预涂液2次, 在常温烘干后, 放入烘箱中100干。
21、燥固化1h后, 存放在水中待用。然后取一定量 PIM-1 聚合物溶解到氯仿溶剂中配置浓度在 2wt之间的 涂层溶液, 静置 5-6h 待用, 然后取出预涂层处理后的聚合物多孔底膜, 使用小型涂层机涂 膜, 涂层 3 次完成后, 在空气中放置半个小时, 然后放入烘箱 80烘干 5h 待用。 0042 测试气体分离性能 : 0043 PCO2 3060GPU( 分离皮层厚度 1.0m) 0044 (1GPU 10-6cm3(STP)/(cm2scmHg) 0045 CO2/N2 15.5 0046 实施例 4 说 明 书 CN 103566777 A 5 4/4 页 6 0047 取一定量预制备的。
22、中间过渡层的聚合物 PDMS 溶于一定溶剂中配置浓度在 2wt 之间的过渡层预涂液, 在已制备好的PAN多孔底膜的基础上(底膜通量200000GPU(N2), 涂 敷过渡层预涂液2次, 在常温烘干后, 放入烘箱中100干燥固化1h后, 存放在水中待用。 然 后取一定量 PIM-1 聚合物溶解到氯仿溶剂中配置浓度在 2wt之间的涂层溶液, 静置 5-6h 待用, 然后取出预涂层处理后的聚合物多孔底膜, 使用小型涂层机涂膜, 涂层 3 次完成后, 在空气中放置半个小时, 然后放入烘箱 80烘干 5h 待用。 0048 测试气体分离性能 : 0049 PCO2 2020GPU( 分离皮层厚度 0.6。
23、m) 0050 (1GPU 10-6cm3(STP)/(cm2scmHg) 0051 CO2/N2 16.1 0052 比较例 0053 表 1 是本发明实施例 1 4 中的引入过渡层制备的 PIM-1 复合膜与无过渡层直接 涂层制备的 PIM-1 复合膜进行比较。本发明中过渡层的引入, 使得 PIM-1 聚合物溶液更易 在底膜表面平铺展开更易得到超薄的PIM-1涂层。 最终, 整体上得到分离皮层更薄的PIM-1 气体分离复合膜, 气体通量得到了大幅提高 0054 表 1 本发明引入过渡层制备的 PIM-1 复合膜与无过渡层直接涂层制备的 PIM-1 复 合膜性能比较 0055 0056 实施例 1 和实施列 2 做比较可以看出 PIM-1 涂层次数增大, 导致气体渗透通量有 一定下降, 分离性能得到提高。 0057 实施列 2 和实施列 3 做比较可以看出过渡层为 PDMS 复合膜比过渡层 PTMSP 复合 膜的气体通量要高, 分离皮层更薄一些。 0058 实施列 3 和实施列 4 比较可以看出过渡层 PDMS 的预涂层的浓度对复合膜的气体 透气性也有很大影响, 高浓度的预涂层会导致复合膜最终通量的大幅下降。 说 明 书 CN 103566777 A 6 1/1 页 7 附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66777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