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绕线机的清扫装置.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534723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70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103759.0

申请日:

1997.04.08

公开号:

CN1169947A

公开日:

1998.01.1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B65H54/88

主分类号:

B65H54/88

申请人: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发明人:

美马博志; 谷川保伸; 中村阳一

地址:

日本京都府

优先权:

1996.07.08 JP 198276/96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树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供线机的清扫装置,其可使在卷取单元的周围不飞散风棉,有效地进行风棉回收,其具有设在各卷取单元的前方朝向卷取单元吹出清扫气体的吹出口。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自动绕线机的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为排列设置多台卷取单元而成的自动绕线机内的清扫装置,各卷取单元前 方分别设置了向卷取单元吹出清扫气流的吹出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绕线机的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应于各卷取单元分别设置了吸入清扫气流的吸入口。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绕线机的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 风棉通过上述吸入口吸入的清扫气流而被回收,且过滤了风棉的排出气体再 度作为清扫气体由上述吹出口吹出。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绕线机的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吹出口由设置在卷取单元前方下侧的第1吹出口和设置在卷取单元前方 上侧的第2吹出口组成,上述吸入口设置在卷取单元后侧中部位置上。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绕线机的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吹出口的吹出和上述吸入口的吸入通过经常的吹出和吸入而连动。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绕线机的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 为使由吹出口吹出的清扫气流,通过吸入口吸入,形成了分别对应于各卷取 单元在自动绕线机内循环的清扫气流。

说明书


自动绕线机的清扫装置

    本发明涉及诸如环锭纺纱机生产的供线筒管重新卷取的卷取单元多台排列形成的自动绕线机的清扫装置。

    自动绕线机由多个卷取单元的锭子排列而成,现根据图7说明其一个锭子的机器配置。卷取单元1由支承管2和吸引导管3定位,供线轴4由卷取单元1从规定的位置供给,从该供线轴4被松解的纱线Y,通过球形导管9、给予纱线Y一定张力的张紧器6、润滑加工件7、检测纱线不良部分的清纱机8等,由导纱鼓13卷取在卷绕线包14上。15是接头器,16是将卷取线包一侧的线引导向接头器15的吸嘴,17是将供线轴一侧的线引导向接头装置15的中继管,21是风棉回收用吸管。每各卷取单元1上均有上述各部件,这种配置的卷取单元1若干台排列在图中未示的机座上构成一台自动绕线机。

    向上述各卷取单元1的规定位置上输送供线轴4,是将各供线轴4一个一个地插入托架18上进行的。沿各卷取单元1的背面配置有供料输送带11,而其前面配置有排料输送带12。供线轴交换过程是:通过回转圆盘19的转动,从供料输送带11取入新的供线轴4并将空的供线轴排出到排料输送带上。在上述回转圆盘15上除卷取位置A以外还设置了两个待机位置,以放置两个予备的供线轴。也就是说,各卷取单元1都有一套独立的供线轴4搬送、供给、卷取、排出系统。

    当将伸出线头且插入托架18的供线轴4输送至各卷取单元1的卷取位置上后,由上吹喷嘴20将线头向上吹动,经过球形导管9的导板10,保持在虚线所示地中继管17中,通过该中继管17的旋转将线头导内接头器15内,然后与从吸嘴16吸入的卷取线包14一侧的线头连接,即可开始供线轴4的放线运动。这样,若干个供线轴4都接头后形成一个卷取线包14。

    上述自动绕线机的卷取单元1中在回卷过程中,由供线轴4松解的线经与球形导管和张紧器6的接触会产生风棉。为了回收产生的风棉,设置了导管21等部件,但不能够回收全部的风棉,总有一部分四散飞扬,使设备各部位逐渐堆积起象雪一样的风棉积层。

    为了将卷取单元1及其四周堆积的风棉吹拂到地板上,使用了清扫装置。下面通过图8来说明传统的清扫装置。在机座25上排列有若干上述卷取单元1,形成一台自动卷取机。在上述机座25上形成了桥架26,该桥架26下垂有起重装置27。桥架26沿纸面厚度方向上设有导轨28,其上设有可沿导轨自由行走的清扫装置130。

    上述清扫装置130由行走驱动部131、风机箱132、前侧排气管133、与该前侧排气管133相对的后侧吸气管136、后侧排气管134、与该后方排气管134相对的前侧吸气管135、上述排气管133、134的排气嘴137以及吸气管135、136的吸气嘴138组成。

    从风机箱132经排气管133、134、排气嘴137吹出的空气如图所示箭头139方向对准整个卷取单元1的前后两侧,将聚集在设备各部位的风棉吹落到地面29上。而经吸气嘴139、吸气管135、136和风相箱132的空气将地面29上的风棉吸入回收。

    这种清扫装置130在沿纸面厚度方向往复运动过程中朝着卷取单元1整个依次进行吹拂吸入动作。

    用上述传统的清扫装置130,周期性地对卷取单元1的前方及后方吹出气流使风棉散落。这样,存在风棉散落到作业人员身上和堆积在其它设备之上等问题。

    此外,如图7所示,对应于各卷取单元1设置的导管21处于经常的吸引状态,并不与清扫装置130的空气吹拂动作连动,所以,传统的导管21只能回收部分风棉,卷取单元的各部位不可避免地聚集有风棉。

    因此,清扫装置130实际是将堆积的风棉吹散的结构,对于堆积的风棉骓以吹起、电线、气管等不显眼且吹不到的地方,风棉会越积越多。

    本发明供鉴传统技术的上述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卷取单元周围不会吹散风棉,可高效率地回收风棉的自动绕线机清扫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绕线机的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为排列设置多台卷取单元而成的自动绕线机内的清扫装置,各卷取单元前方分别设置了向卷取单元吹出清扫气流的吹出口。

    所述的自动绕线机的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应于各卷取单元分别设置了吸入清扫气流的吸入口。

    所述的自动绕线机的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

    风棉通过上述吸入口吸入的清扫气流而被回收,且过滤了风棉的排出气体再度作为清扫气体由上述吹出口吹出。

    所述的自动绕线机的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吹出口由设置在卷取单元前方下侧的第1吹出口和设置在卷取单元前方上侧的第2吹出口组成,上述吸入口设置在卷取单元后侧中部位置上。

    所述的自动绕线机的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吹出口的吹出和上述吸入口的吸入通过经常的吹出和吸入而连动。

    所述的自动绕线机的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

    为使由吹出口吹出的清扫气流,通过吸入口吸入,形成了分别对应于各卷取单元在自动绕线机内循环的清扫气流。

    所述发明是设置在排列有若干台卷取单元的自动绕线机中的清扫装置,在每个卷取单元前方都设置了朝向卷取单元吹出清扫气流的吹出口。

    由于风棉随清扫气流从各卷取单元前方向其后方传输,不会挂在作业人员身上。上述卷取单元前方就是作业人员对各卷取单元进行各种作业的一侧,也就是为作业者设置的作业空间一侧。

    所述的发明中,对应各卷取单元设置了吸入清扫气流的吸入口。

    由于从各卷取单元前方吹出口的吹出动作和各卷取单元吸入口的吸入动作。从各卷取单元到吸入口形成了清扫气流,各卷取单元发生的风棉随着上述清扫气流被传输回收。

    所述的清扫装置中,回收由上述吸入口吸入的清扫气流传送来的风棉后,去除风棉的排出气流再度作为清扫气流由上述吹出口吹出。

    由于吸入口的吸气和吹出口的排气是同步的,所以清扫气流不会因排气而不稳定。此外,通过一台风机,可同时进行吹出口的吹出动作和吸入口的吸入动作,从而使风棉随着清扫气体由放置在风机处的过滤器回收。

    所述的清扫装置中,上述吹出口由放置在卷取单元下前方的第1吹出口和设置在卷取单元上前方的第2吹出口形成,而上述吸入口设置在卷取单元后方中间高度位置处。

    从各卷取单元上前方以及下前方的第1、第2吹口出到卷取单元后方中间高度位置上的吸入口之间形成的清扫气体基本上复盖了各卷取单元,包括各卷取单元的广阔的范围内产生的风棉都可被回收。

    所述的发明中,上述吹出口的吹出动作与上述吸入口的吸入动作连动且始终可以进行。

    由于经常的吹出和吸入,对各卷取单元可产生不间断的清扫气体,可随时进行风棉的回收。

    如上说明,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

    在各卷取单元前方设置了吹出口,其吹出的清扫气流流向卷取单元,由于风棉随着清扫气流从各卷取单元前方吹向后方,所以与只是将风棉吹开或只将部分风棉吸走的方式比较,风棉不会落在作业人员身上,可以保持良好的作业环境。而且,风棉也不会聚集在各卷取单元各个部位(如电线或空气管上等)。此外,当两台自动卷取机分别相对设置在作业通路两侧时,风棉不会落到对面的机器上。

    所述的发明具有如下效果:相应于各卷取单元设置了清扫气流吸入口,由于可产生从各卷取单元到各吸入口的清扫气流,所以除产生上述的效果之外,各卷取单元发生的风棉通过上述清扫气吹送回收,其飞散量变少。

    本发明将排出气体再度利用为清扫气体,其具有如下效果:由于清扫气流并不因为排气而得不稳定,所以在上述的效果之外,还提高了风棉的回收效果。此外,由于从吹出口的吹拂与吸入口的吸入动作同时进行,随着清扫气流,风棉由设在风机处的过滤器回收,使能产生稳定清扫气流的机器结构变得较简单。

    所述的发明具有如下效果:上述吹出口由设在卷取单元下前方的第1吹出口和设在卷取单元上前方的第2吹出口形成,上述吸入口设置在卷取单元后方中部一侧,可产生复盖由第2吹出口到卷取单元后方中间部位附近广泛区域的清扫气流,所以除请示项2的效果外,能够在卷取单元很宽范围内回收风棉和防止风棉的扩散。

    所述的发明是上述吹出口的吹拂运动和上述吸入口的吸入运动始终连动进行,其效果是:由于始终有清扫气流以回收风棉,所以除了所述的效果外,可回收风棉和防止风棉扩散。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清扫装置总体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清扫装置总体结构上视图。

    图3是下气流导板的开闭扇结构的主体示意图。

    图4是下气流导板的开闭扇结构的上视图。

    图5表示下气流导板的开闭扇张开动作过程的上视图。

    图6表示下气流导板的开闭扇关闭状态的上视图。

    图7是卷取单元总体布局图。

    图8是传统清扫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下面根据图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

    图1是本发明的清扫装置总体结构的侧面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清洗装置总体结构的顶视图。

    如图1所示,清扫装置30主要由如下部分组成:即分别设置在各卷取单元中的第1吹出口31、第2吹出口32以及吸入口33和为若干卷取单元共用(如一台自动卷绕机及由卷取单元的10个纺锤形成的间隔上共用)而设置的第1排气导管41、第2排气导管42、吸气导管43以及风机44。该清扫装置30的1个特点在于对于各卷取单元,在绕线机内产生循环的清扫气流,因此,绕线机内清扫气流循环,由于清扫气体不被排出到外部,也不会引起外部气体的紊乱。

    第1吹出口31突出设置在卷取单元下前方(供料传输带11的前侧附近)沿图1纸厚度方向配置的配气导管34的上端部,该配气导管34与沿机座25下方设置的第1排气导管41的端部相连。而该第1排气导管41的根部与风机44的排气箱45相连。

    在第1吹出口31处形成有喷嘴结构,由该喷嘴喷出的清扫气体流动方向a成为朝卷向与从供线轴4的松解部位及从松解部位到张紧器6之间的方向。这样,可以对准最容易产生风棉的供线轴4的松线部位与张紧器6进行吹拂。

    第2吹出口32突出设置在卷取单元上前方(线团架27前侧附近)沿纸面厚度方向配置的配气管35的端部。该配气管35与跨越支撑有纱线装置27的桥架26上方的第2气管42端部相连,且可自由摆动。该第2排气导管42的根部与风机44的排气箱45相连。

    第2吹出口32处形成右喷嘴结构,由该喷嘴喷出的清气体流动方向在图中箭头b与c形成的扇形区内变动。沿箭头b所示方向吹出的气流经过卷取单元1的前方,而沿箭头c所示方向吹出的气流经过卷取线包14的上方和卷取单元1的背面。这样,即可将卷取单元1的上半部,特别是漂浮在卷取部位的风棉吹拂。

    吸入口33设置在扇形状部件的收口部位,该扇形部件上侧形成有延到卷取单元1内侧上半部分的上气流导板36、下侧形成有延伸到卷取单元1内侧下半部分的下气流导板37,而上述吸入口33位于卷取单元1的后方且在高度方向上正好处于中间位置,其端头与吸引通道3相连。

    沿图1纸而厚度方向配设的吸引管3通过吸气管43与风机44相连。该风机44的入口处设有回收风棉的过滤器46。由上述风机44排出的气流流向第与第1排气管41和第2排气导管42相连的排气箱45中。这里,上述风机44是排气风机,其入口处设置有过滤器46,由该排气风机排出的喷射状气体即可被作为清扫气体。

    下面根据图2说明沿卷取单元宽度方向上第1吹出口31、第2吹出口32以及吸入口33的配置。第1吹出口31、第2吹出口32以及吸入口33、31是以各卷取单元1宽度方向中间部分(图中A所示位置)为吹拂目标而固定配设的,其中第2吹出口32的排气角度可由配气管35的摆驱动部件47改变。

    在形成吸入口33的下气流导板37上设有开闭动扇38。该开闭扇38通过普通的连杆机构与排放杠杆22相连,该排放杠杆摆时可将位于卷取位置A的供给轴排放到排料输送带12上。也就是说,上述开闭扇38可定时打开,将卷取位置的供给轴排放,同时由供料输送带11将新的供给轴通过开闭扇38的打开部分输送至卷取位置A近旁的待机位置上。然后,排放杠杆22返回原位后,待机位置处的供线轴进入卷取位置,开闭扇38关闭。这种情况下,开闭扇38的打开时间最短。

    下面根据图1及图2说明上述清扫装置30的动作原理。在图2中,当排气箱45内的风机44起动后,在各卷取单元1的后方中间高度位置上的吸入口33处,形成了经由吸气导管43以及吸到通道3并沿图中箭头d所示方向流动的清扫气体,同时,形成了经过第1排气导管41以及配气管34由各卷取单元1下前方的第1吹出口31按图中箭头a所示方向吹出的清扫气体和经过第2排气导管42以及配气管35由各卷取单元1之前方的第2吹出口32按图中箭头、c所示方向吹出的清扫气体。由于吸入口33吸入的清扫气体中的风棉被回收,而作风棉的排出气体可再度作为清扫气体用,所以清扫气体的气流很稳定。此外,由第1吹出口31吹出的气流的流量和压力均比第2吹出口吹出的气流的流量和压力,这是因为供线轴4的松线部位比卷取部件处产生的风棉多。

    上述状态可由图1清楚地看到。由于各卷取单元1后侧中间沿箭头d方向的吸引力和各卷取单元1下前方的箭头a所示集中吹拂力,形成了横扫从给线轴4松线部位到张紧器6的风棉发生区域的清扫。这样,各卷取单元1的给线轴4松解部位到张紧器6之间产生的风棉由清扫气流吹经吸引通道3,最后被风机44前的过滤器回收。

    另一方面,由于各卷取单元1上前方的第2吹出口32吹出在箭头b与箭头c之间的区域内吹出方向可变动的清扫气流,所以在卷取单元1的上前方到吸入33之间广阔的范围内形成了柔和的清扫气流,用以回收卷取单元1上半部分漂浮的风棉。

    这样,在各卷取单元1的松线部位到张紧器6之间因未被回收干净而漂浮的风棉以及发生在张紧器6与卷取装置14之间的极少量的风棉也全被回收。

    还有,如图1所示,自动绕线机通常的结构中,机座25之间相对度量,中间是作业通道。由于从吹出口吹出的清扫气流流朝向机座25前的各卷取单元,所以风棉不会落到对面的机座上。

    下面根据图3和图4详细说明设置在形成吸入口33的下气流导板37的上述开闭扇38,其动作原理将根据图5和图6详细说明。

    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下气流导板37的大部分都由开闭扇38形成。即当图4中开闭扇38相对于左端固定部位关闭后,就整体形成了隔离卷取位置57的下气流导板37。

    上述开闭扇38与设置在供料输送带和排料输送带之间的换轴装置51中排料杠杆22的动作连动而进行开闭动作。

    上述换轴装置51的结构中,在底板52、第1上导板53和第2上导板54之间形成有搬入通路55和排出通路56,该两通路之间形成有卷取位置57,通过排料杠杆22将插有空轴等部件的托架18排出的同时使插有新轴的托架18进入卷取位置。在搬入通路中形成有托架18的第1待机位置59A和第2待机位置59B。

    排料杠杆22通过图中未示的凸轮机构中连杆动作而可绕轴58摆动,其结构中其有排料臂60、安装臂以及与安装臂成一体的止动部62。

    轴58突出位置在开闭扇38的长度方向上,并通过突出设置在开闭扇38上的上托板63和下托板64支持着开闭扇38,该开闭扇38以该轴58为中心轴作开闭运动。通常,由于设置在下托架63上的拉簧65的拉力,开闭扇38处于关闭位置。

    在排放杠杆22的弯臂61上安装有托架压板66,该托架压板66上设有将开闭扇38下端上表面压紧的弯曲部66a。当排放杠杆22顺时针摆动时,开闭扇38在压板66的弯曲部66a作用下克服拉簧65的拉力而张开。

    下面说明与换轴装置边动的开闭扇38的开闭原理。当排放杠杆22从图4位置顺时摆动到图5所示位置时,位于卷绕的托架18通过排出臂60经排出通路56,被运送到排料输送带12上。在这种状态下,处于第1待机位置的托架被止动件62挡动不动。这样排放杠杆22顺时针旋转的同时,托架压66的弯曲部66a挡住开闭扇38的下端,使拉第65伸长,将开闭扇38打开。

    随之,排放杠杆22从图5所示状态进一步顺时针转动,直至图6所示全开状态。

    进入图6所示状态后,由于回转圆盘19的送进,处于第1待机位置的托架18被送至排出臂60处,就可以由返回臂返回。开闭扇38张开至最大状态,使运送托架18的回转圆盘19不与之反生干涉。

    当图6状态中的排放杠杆22反时针方向旋转时,由返回臂61将返回的托架18搬入卷取位置57,而下一个托架18被止动件62挡在第1待机位置,由供料输送带11送来的新托架被送至第2待机位置,即恢复至图4所示状态。

    如图3所示,处于卷取位置的托架18突出18a由托架压板66端部与第2导板54的圆弧部54a夹持定位。同时,开闭扇38如图4所示处于关闭状态,而下气流导板37复盖了卷取位置57。这样,形成了从卷取单元1的下前方、上前方的宽广部分到卷取单元1后方中部的狭窄部位且流向图1所示吸入口33的清扫气流,尤其可以回收供线轴4松线端与张紧器6处生成的风棉。此外,通过开闭扇38与换轴装置连动而开闭的动作,使由供料输送带11到卷取位置之间搬送供线轴18时不发生挡碰。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虽然说明了在卷取单元1的前方有上、下两个只出口,但即使只在风棉产生多的前下方配置第1吹出口31,也能有效地回收大部分的风棉。

    在上述说明中,吹出口31、32与吸入口33连动且始终处于动作状态,也可以由整个自动绕线机配置一台风机44,通过风门切换等方式,对应于各机组分别定期地使吹出口31、32和吸入口33因而复始地动作或停止。

    此外,上述说明中,由一台风机44进行吸气和排气两种动作,也可以分别设置吸气风机和排气风机。

自动绕线机的清扫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自动绕线机的清扫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自动绕线机的清扫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绕线机的清扫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绕线机的清扫装置.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供线机的清扫装置,其可使在卷取单元的周围不飞散风棉,有效地进行风棉回收,其具有设在各卷取单元的前方朝向卷取单元吹出清扫气体的吹出口。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