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的纳米复合正极材料LICOOSUB2/SUB三步合成制备新方法.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5344168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7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29682.5

申请日:

2004.03.31

公开号:

CN1677719A

公开日:

2005.10.0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1M 4/04申请日:20040331授权公告日:20070613终止日期:2014033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1M4/04; H01M4/48; H01M4/58; C01G1/02; C01G51/00; C01D15/02

主分类号:

H01M4/04; H01M4/48; H01M4/58; C01G1/02; C01G51/00; C01D15/02

申请人:

潘树明;

发明人:

潘树明

地址:

100088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43号北9楼60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的纳米复合正极材料LiCoO2LiCo1-xMxO2三步合成制备新方法。其中M代表下列元素1-3个:AL、Mn、Sn、P、V、Ni、La、Ce、Pr、Nd、Sm、Gd,合成的新方法是:以锂盐和钴的氧化物配比为摩尔比nLi∶nco=1∶1混合均匀。在1.2T磁场中磁化压块后600-900℃保温7-46h后再降到室温:编为A1。再用LiNO3和Co(NO3) 2·6H2O按nLi∶nco=1∶1混合置入柠檬酸中,用氨水中和到中性。再磁化,700℃烧结3h,降到室温编号为A2,第三步是A1、A2混合。混合比例范围是:编号A2料占混合后的重要百分数7%至28%,得到性能较好的产品。

权利要求书

1: 1、锂离子纳米复合正极材料LiCoO 2  LiCo 1-x M x O 2 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 (1)以Li 2 CO 3 、LiOH、Co 3 O 4 、Co 2 O 3 为原料,配比用Li 2 CO 3 和Co 3 O 4 按摩尔比N Li ∶N co =1∶1混合,混合均匀在磁场中磁化,后压 块,烧结,冷却后取出,制粉后,作为备用料,编号为A1。 (2)原料LiNO 3 、Co(NO 3 ) 2 ·6H 2 O,按摩尔比N Li ∶N co =1∶1配 料,将材料配好后溶于水中,在溶液中溶于柠檬酸,用氨水中和到 中性,在130-145℃蒸发水份,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放入坩锅之 中,干凝胶经450℃烧结之后成黑色粉末,置入700℃的煅烧炉中烧 3h冷却到室温。另一种方法是将配好的料在溶液中溶于柠檬酸,在 氨水中和在微波炉中200℃蒸去水分磁场中磁化后以1-2T/cm 2 压机 中成型后置入微波炉中在700-800℃烧10-20分钟即合成LiCoO 2 得到备用料,编号为A 2 。 (3)再将上述编号为A 1 、A 2 两种料混合,混合的比例范围是: 编号A 2 料占混合后的重量百分数7%到28%。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编号A 1 料烧 结温度是600℃-900℃,在此温度下保温7-46h。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磁场中磁 化、磁场强度为
2: 2T,即12000高斯。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LiCoO 2 LiCo 1-x M x O 2 是层状结构。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LiCo 1-x M x O 2 式 中的M为下列元素其中1种元素:AL、Mn、Sn、P、V、Ni、La、 Ce、Pr、Nd、Sm、Gd。

说明书


锂离子电池的纳米复合正极材料LiCoO2三步合成制备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金属氧化物LiCoO2制备方法。

    锂离子电池具有着很高的体积比能量和质量比能量,和已有电池相比具有电压高,无记忆效应,自放电率低的优点,尤其是质量比能量的优势更为明显。

    相对负极材料研究的热点而言,锂离子电池锂源的正极材料研究较为滞后,成为制约锂离子电池整体性能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存在的问题是:LiCoO2的价格较高,有一定毒性的缺点影响锂离子电池成本的降低,而且金属钴是战略物资,全世界储量仅有几百万吨,价格不稳定。LiCoO2脱嵌锂时Co原子之间的距离的改变会使得电导率发生突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容量高、循环性能好,价格适中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来实现的:本发明中正极材料LiCoO2化合物地制备步骤如下:

    1、制备LiCoO2材料是以钴的氧化物Co3O4、Co2O3和锂的氧化物碳酸盐为原料按下述反应合成在很高的氧化气氛能促使LiCoO2的分解。合成时,按锂化合物与钴化合物以摩尔比nLi∶nco为1∶1混合,实际合成中用Li1+xCoO2表示,反应温度400-900℃,保温以7-46小时制得,中间可以分段进行,在440-450℃保温6-9h,600-660℃保温5-10h,到800℃基本反应完毕,900℃已全部合成LiCoO2。

    2、LiCoO2材料的改性主要是掺杂下述元素其中1种:AL、Mn、Sn、P、V、Ni、La、Ce、Pr、Nd、Sm、Gd,提高嵌锂的可逆性或结构稳定性,其中加入AL提高容量,V元素可以提高电极的可逆性,P加入改善快速充电、放电能力提高循环寿命,其他元素加入提高电性能,加入AL时,则LiALxCo1-xO2,X=0.1-0.35时较好,X=0.156时可逆容量达到156mAh/g,10个循环后为140-145mAh/g,用Fe代Co可提高充电电压,LiFexCo1-xO2但电化学容量少有降低。

    纳米正极材料LiCoO2的合成:

    方法1:原料LiNO3、Co(NO3)2·6H2O,按摩尔比NLi∶Nco=1∶1配料,将材料配好后溶于净水中,在溶液中溶入柠檬酸(少许),用氨水中和到中性,在130-145℃蒸发水份,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放入坩锅中(预热到450℃),干凝胶经过450℃烧结之后成黑色粉末,置入700℃的煅烧炉中烧3h冷到室温,得到50-100nm的LiCoO2粉末。置入1.2T磁场,磁化在压机中压成块状,再置入微波炉中在800-820℃烧10-30分钟,得到产品。

    方法2:原料LiNO3、Co(NO3)2·6H2O,按摩尔比NLi∶Nco=1∶1将材料配好后溶于纯净水中,在溶液中溶入一定比例的柠檬酸,加入少量氨水调到中性,加入微波炉中200℃蒸去水份,再置入1.2T磁场中磁化后,在1-2T/cm2压机中成型后置入微波炉在720-800℃烧10-20分钟合成LiCoO2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再进一步具体说明三步合成制备方法:

    (1)以Li2CO3、LiOH、Co3O4、Co2O3为原料,配比用Li2CO3和Co3O4按摩尔比NLi∶Nco=1∶1均匀混合,混合均匀在磁场为1.2T(即12000高斯)中磁化,在1-2T/cm2压机中压成块状,在600℃-900℃烧结7-46h,冷却后取出,制粉作为备用料,编号为A1。

    (2)原料LiNO3、Co(NO3)2·6H2O,按摩尔比NLi∶Nco=1∶1配料,将材料配好后溶于水中,在溶液中溶于柠檬酸,用氨水中和到中性,在130-145℃蒸发水份,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放入坩锅之中,干凝胶经450℃烧结之后成黑色粉末,置入700℃的煅烧炉中烧3h冷却到室温。另一种方法是将配好的料在溶液中溶于柠檬酸,在氨水中和在微波炉中200℃蒸去水分磁场中磁化后以1-2T/cm2压机中成型后置入微波炉中在700-800℃烧10-20分钟即合成LiCoO2得到备用料,编号为A2。

    (3)再将上述编号为A1、A2两种料混合,混合的比例范围是:编号A2料占混合后的重量百分数7%到28%。得到LiCoO2产品是层状结构。为提高性能,用上述三步方法制备LiCo1-xMxO2是层状结构。其中M为下列元素的其中1种元素:AL、Mn、Sn、P、V、Ni、La、Ce、Pr、Nd、Sm、Gd。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正极材料LiCoO2的合成

    Co3O4和Li2CO3为原料,按nci∶nco(摩尔比)=1∶1的比例,配好混均匀在1.2T磁化,2T/cm2压机下压成块状,置入烧结炉中低温预烧460℃保温6h,升到650℃预烧结5h,升温到870℃合成20h到降到室温。上述正极材料进入粉碎机,粉碎粒度D50=9.5微米放置。(编号为A1)。

    LiNO3、Co(NO3)2·6H2O为原料按nLi∶nco(摩尔比)=1∶1混合均匀将材料混合均匀溶于净水中,在溶液中溶入少量柠檬酸,用氨水中和到中性,在140℃蒸发水份,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在1.2T磁场中磁化后,在2T/cm2压机中压成块状,置入烧结炉中,在700℃煅烧3h,冷却到室温。放置(编号A2)。

    将上述得到的A1和A2料配比,比例是A1∶A2=9∶1,放入磁力搅拌机中混合烘干。将A1、A2混合料制成正极薄片进行充放电测试,测得电性能如下:电化学可逆容量144mAh/g充放电效率98%,循环性能良好。

    实施例2:

    以醋酸钴取代例1中的Co3O4,例1中的870℃合成20h改为890℃合成16h,其他工艺条件与例1一致,所得产物的测试方法也与例1一致,测试结果电化学可逆容量140mAh/g,充放电效率98.92%。

    实施例3:

    以碱式碳酸钴取代例1中的Co3O4,例1中的870℃合成20h改为850℃合成24h,其他工艺条件与例1一致,所得产物的测试方法也与例1一致,测试电化学可逆容量145mAh/g,充放电效率98.62%,循环性能良好。

锂离子电池的纳米复合正极材料LICOOSUB2/SUB三步合成制备新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锂离子电池的纳米复合正极材料LICOOSUB2/SUB三步合成制备新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锂离子电池的纳米复合正极材料LICOOSUB2/SUB三步合成制备新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锂离子电池的纳米复合正极材料LICOOSUB2/SUB三步合成制备新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锂离子电池的纳米复合正极材料LICOOSUB2/SUB三步合成制备新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的纳米复合正极材料LiCoO2LiCo1xMxO2三步合成制备新方法。其中M代表下列元素13个:AL、Mn、Sn、P、V、Ni、La、Ce、Pr、Nd、Sm、Gd,合成的新方法是:以锂盐和钴的氧化物配比为摩尔比nLinco11混合均匀。在1.2T磁场中磁化压块后600900保温746h后再降到室温:编为A1。再用LiNO3和Co(NO3) 26H2O按nLinco11混合置入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