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船或其他贮藏器中连续地 卸载散装货物的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从船或其他贮藏器(例如火车车厢等)中连续地卸载散装货物的装置,也可以用于船或其他贮藏器的装载。它带一个可平行于船或其他贮藏器移动的龙门架,和一个装在它上面的可以升降和旋转的悬臂。这种装置既可以装在陆地上,也可以借助于漂浮码头浮在水里。
迄今按不同的应用场合和用户的意见。取决于船的大小、传送效率以及考虑到所要传送的散装货物的种类和性质,并考虑到不断增长的环境保护的要求,不管是在船或其他贮藏器卸载还是在装载时应用各种非常不同的装置。
已知地从船或其他贮藏器中连续卸载散装货物的装置不是不适于用来装载就是非常昂贵。例如它的重量非常大、和/或能耗很大和要求很高的维护费用以及因此也就很高的运行费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制造一种装置,它不仅可以用于船或其他贮藏器的卸载,也可以用于卸载,使得同样的装置适用于尽可能多的应用场合。这种装置应该可以用于不同大小的船以及不同的场地情况和传送效率。其次用这种装置应该可以用来卸载或装载许多不同种类和性质的货物,并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而且以尽可能小的能耗。此外应该尽可能地对散装货物加以防护以免对环境造成影响。
对于开头所说的这种装置所提出的目的的解决办法在于:在悬臂的顶端装一个斗形提升机(Schalenelevator),在它的下返向端具有两个相向运转工作并强迫传动的送进和装载螺杆,其中斗形提升机铰接在一个设置在悬臂上的旋转支点上,在悬臂升降运动的同时借助于一个液压装置可使斗形提升机的下端平行于船或其他贮藏器的舱底来回运动。
通过装在斗形提升机下反向端,也就是直接在取料区域而且具有和各自的传送效率相匹配的长度的送进和装载螺杆,可使当船或其他贮藏器卸载时待卸的散装货物不断地送向斗形提升机,使斗形提升机的各个斗中尽可能多和均匀地装满货物然后散装货物通过斗形提升机提高。通过斗形提升机的下端平行于船或其它贮藏器的舱底的运动——所谓的蹬踢运动(Kickbewegung)——在悬臂有节奏地下降的同时以分层的方式在一个由送进和装载螺杆的长度确定的范围内在两个蹬踢方向平面形地卸除(剥离)待卸散装货物。这里蹬踢运动首先是在船或其他贮藏器的横向进行。蹬踢运动时可能的回转范围由船或其他贮藏器的大小和船舱或船舱开口的宽度确定。但是考虑到跟着转动的,在斗形提升机的上卸货点将其从斗形提升机中转移到悬臂传送带上去的过渡滑梯中的散装货物的滑动能力蹬踢运动不应该超过规定的角度。
斗形提升机下端的蹬踢运动以及悬臂有节奏的下降运动——除了传送元件的运动外——表示卸货期间装置仅有的工作运动,因此在一个船舱卸货时悬臂始终保持在一个确定的位置上,最好是90°,也就是对准船的横向,而不必进行例如为了到达舱角的附加的旋转运动。
在卸完一整舱货以后(根据船的大小的不同可以一直卸到舱底或者仅仅到一定的舱深)装置需要沿船的横向移动,以便接下来能够开始卸一个新的船舱。
通过接本发明结构的装置在手动运行时装置的驾驶员容易监控。在自动运行仅仅与少数参数,如回转用和下降深度有关。因此可以采用一个简单的、不太复杂的控制系统。
由于按本发明的装置的按坐标调整的卸载运动对于斗形提升机和悬臂的支承结构以及龙门架仅仅出现一个方向的静载荷,因此这个零件的结构可以设计得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同时结构本身相对来说容易实现,使得按本发明的装置的重量明显减小。所出现的力不是作为弯矩,而仅仅是作为压力或拉力由结构承受。
悬臂的旋转运动仅仅在换舱时为了绕过障碍才有必要,也就是说,如果在船舱之间有桅杆或吊车这样的建筑物,或者悬臂转到修理位置或非工作位置时才有必要。
在本发明的结构中为了实现必要的蹬踢运动液压装置具有两个顺序设置的液压油缸,它们可以同时操作,并且装在斗形提升机上端和悬臂之间。因此每个单独的液压油缸只需要相对来说较短的行程。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中为了悬臂的升降在悬臂平衡重一侧铰接一个液压油缸,它的另一端通过一个与悬臂的转动部分固定相连的、朝下的尖头(Horn)铰接支承。必要时这个尖头可以向下延长。如果对于油缸行程所要求的长度不够,活塞杆的上铰接点可以通过一个装在悬臂上的横跨结构(Jochkonstruktion)向上推移。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先采用的结构形式中斗形提升机在它的传送范围内由一个壳体完全封闭起来。传送范围应该理解为既包括斗形提升机的两个反向位置之间的区域、也包括斗形提升机装接散装货物的斗区域。在正常情况下只需要用壳体将传送段封闭起来就足够了。但是考虑到环境保护,例如在颗粒非常细小的材料时,下行段也封闭起来是有意义的。
紧密包围斗形提升机斗的运动轨道的壳体具有一个矩形横截面。通过这样完全封闭起来的斗形提升机完全排除了散装货物从斗中掉出来——因此也排除了灰尘对环境的污染,甚至即使在斗形提升机的斗由于蹬踢运动出现倾斜时也能达到这种效果。
斗形提升机宜于做成带一个或几个张紧在两个反向位置之间的链条的链式传送机,其中相隔一定间距连接的弯曲成斗形的带动斗借助于螺栓固定在链带上。这种斗形提升机只需要简单的保养。在斗形提升机只带一个链条时它做成平环链,而在斗形提升机带二个链条时它可以做成平环链,也可以做成圆环链。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斗形提升机弯曲成斗形的带动斗至少用一个同样借助于螺栓固定在链条上的支杆紧固,其中用来将确定的带动斗的支杆固定在链条上的螺栓同时用来固定在它上面的带动斗是合适的。由此在最小的结构费用机构件数量下确保可靠地承受负载力矩。通过倾斜分布的支杆提高了各个带动斗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力矩的能力。
倾斜分布的支杆还有着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优点。也就是对于通常固定的斗形带动斗当带动斗上升到反向轮上时带动斗外侧出现一个到两倍速度的冲击加速度,使得铰链中出现明显提高的冲击,这将导致更快的摩损,通过支杆——也就是内部的、固定在链条上的每个支杆的铰支点的超前运动——使得当链条啮合到链轮上时带动斗的前缘逐渐地加速,当链条从链轮上脱开时带动斗的前缘逐渐地减速。由此带动斗的外侧加速时出现的力明显地降低。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先采用的结构形式中装在斗形提升机上的送进和装载螺杆与斗形提升机的下反向轴固定连接。这样通过斗形提升机的链条的反向轴和它的驱动装置强迫带动螺杆,因此送进和装载螺杆不需要附加的驱动单元。
按本发明的装置还可以改善:在斗形提升机上安装一个沿送进和装载螺杆横向分布的、可液压升降的护板。这个护板防止在每次反向—回旋运动时——也是在码头方向——散装货物从送进和装载螺杆和斗形提升机的铲货区掉出来。护板的位置可以借助于一个液压油缸与不同的要求相适应,以达到几乎像“扫帚扫过的”一样卸空装货空间。
按本发明的装置的另一个改进在于:斗形提升机的入口横截面配备一个可调整的流量限止器。借此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改变入口横截面。
斗形提升机的斗的卸空在它的上反向端点链条之间通过重力实现。为了将从船中卸出的散装货物从斗形提升机中转移到悬臂传送带上设置了一个过渡滑梯,它从斗形提升机的侧向伸出一直延伸到悬臂传送带。在斗形提升机作蹬踢运动时过渡滑梯跟着一起旋转。
通过下面的方法使按本发明的装置简化:悬臂做成管状或箱形结构,悬臂传送带做成滑动传送带,其中悬臂的内腔设置一个中间隔板,悬臂传送带的上皮带支承在这个隔板上,而悬臂传送带的下皮带在悬臂内腔的底面上滑动。由此取消了通常必需的悬臂传送带的皮带的支承滚子。
为了将散装货物从悬臂传送带上转移到装在龙门架区域的传送带,例如码头传送带上,配备了一个过渡滑梯。这个过渡滑梯可以做成简单的管子或者阶梯。但是最好将过渡滑梯做成盘旋滑梯。
对于要求所提出的情况,按本发明的装置能够同时应用于两种运行情况——也就是既可用于船舶或其他贮藏器和卸货也可用于装货——这只需要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结构措施,也就是说只要用较小的费用就可以了。
用最简单的方法可以这样地使按本发明的装置也能用于船舶或其他贮藏器的装货:悬臂传送带做成可反转的,同时为了船和其他贮藏器的装货设置一个装载滑梯,(由)它将要装到船或其他贮藏器中去的散装货物从悬臂传送带上送入船或其他贮藏器中。
对于将按本发明的装置用于船或其他贮藏器的装货的情况在龙门架区域设置一个送料传送带,它的皮带借助于一个挂在龙门架上、跟着一起移动的回环传送带移动车升高,以便将散装货物卸在一个中间传送机上。这个中间传送机衔按回环传送带移动车的卸货点到悬臂传送带上的卸料点之间的路程。
对于散装货物的保护,尽可能不损坏的操作的要求,例如对于颗粒状的铁矿石或化肥,可以这样实现:在悬臂传送带和斗形提升机之间设置一个可以和悬臂传送带一起回转的过渡滑梯。在这种情况下斗形提升机在相反的方向传送散装货物;因此散装货物由斗形提升机有规律地向下运送。
按本发明的装置通过以下方法实现一个非常重要的改进:设置一个螺杆传送机用来将从船中卸下的散装货物从斗形提升机中转移到悬臂传送带上,螺杆传送机从斗形提升机的侧面伸出,并延伸出到悬臂传送带。螺杆传送机将受重力作用从斗形提升机的斗中掉下来的散装货物从斗形提升机的区域侧向输送出来,并将散装货物转移到装在斗形提升机旁的悬臂传送带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螺杆传送机宜水平地装在斗形提升机反向点的正下方,平行于反向轴,在上下传送的链传动区段之间,使得在斗形提升机的反向点以内在重力作用下从斗形提升机的斗中掉出来的散装货物直接到达螺杆传送机的溜槽内,或者按照斗形提升机倾斜位置的不同通过一个中间滑梯导入溜槽。
按本发明的装置的结构具有以下的优点,斗形提升机的旋转点可以正好设在螺杆传送机的轴上,使得斗形提升机在回转运动时不会出现转交点的变化,就和通过一个一起回转的滑梯转交散装货物的装置一样。因此在卸装粉尘形散装货物时使不受天气的影响以及不产生可能的灰尘在技术上要简单得多。
这个螺杆传送机可以配备自己的驱动装置。但是螺杆传送机的驱动轴和斗形提升机的驱动轴相连是合适的。由此可以节省一个螺杆传送机自己的驱动装置。
按照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另一个特征,螺杆传送机的驱动轴和斗形提升机的驱动轴之间的联接做成链传动装置。这种链传动装置制造简单、维护方便。
按本发明的装置还可以通过下述方法进一步改进:斗形提升机的下端设置一个液压油缸,用这个液压油缸下反向轮或下反向轮系可以和护板一起升降。这里向上移动的行程(带)由于材料的自重始终是张紧的,对于向下移动的行程(带)可以设置导向。通过本发明的这个特征可以补偿船的运动。
通过按本发明的装置的这种结构明显地减轻了重量,因此也明显地降低了成本。其次由于装置的重量较轻对码头产生的载荷也相应地比较小。按本发明的装置也可以采用小型结构做成带自备能源的独立的可移动装置,它可以用橡胶轮移动。
下面借助于以简图表示的按本发明的装置的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附图中:
图1.装置的侧视图,其中表示了悬臂传送带和斗形提升机的多个位置;
图2.图1所表示的装置放大的局部正视图;
图3.另一种装置的侧视图;
图4.斗形提升机纵向剖视的上部分;
图5.斗形提升机纵向剖视的下部分;
图6.另一个装置相当于图2所示的部分,同样在正视图内。
图1所示的实施例表示按本发明的在从船1中卸散装货物时的装置。这个装置主要由可沿平行于船1方向移动的龙门架2,带装在它上面的可升降和回转的悬臂3,悬臂的顶端装有一个斗形提升机4。在斗形提升机的下反向端具有两个相向运转工作的送进和装载螺杆5,它沿斗形提升机的横向安装。斗形提升机铰接在设置在悬臂3上的一个旋转支点上。借助于由两个并排安装的液压油缸7.1和7.2组成的液压装置可以使斗形提升机4——在悬臂3升降运动的同时——这样地来回运动,使斗形提升机4的下端平行于船的舱底运动。用双向箭头8表示的运动沿船1的横向进行。送进和装载螺杆5与斗形提升机4的下反向轴固定相连。在斗形提升机4下反向端区装有一个沿送进和装载螺杆5横向分布的护板9,它可以由液压升降。斗形提升机4的入口横断面10配备了一个可调整的流量限止器23(参见图5)。由船1中卸出的散装货物通过一个过渡滑梯12从斗形提升机4中移交到悬臂传送带11(参见图2)上。过渡滑梯12从斗形提升机4侧向伸出并一直伸展到悬臂传送带11。由船1中卸出的散装货物从悬臂传送带11中转移到装在龙门架2区域的码头传送带13上是通过另一个过渡滑梯14进行的(图1)。
为了使这个装置也能用于船1的装货,在码头传送带13旁边设置了一条上料传送带15。通过一个没有画出来的中间传送机使要装入船1的散装货物到达悬臂传送带11上,悬臂传送带反方向运行。散装货物通过一个装载溜槽16从悬臂传送带11上送入船1中(图2)。在有防护地装载时散装货物通过一个过渡滑梯送入斗形提升机中,然后由斗形提升机将散装货物有防护地向下运送。
为了悬臂3的升降在它的平衡重一侧铰接了一个液压油缸25,油缸的另一端通过一个与悬臂3的转动部分固定相连的,朝下的尖头(HORN)26铰接支承。
在图3中所画的表示海轮的实施例中。将散装货物从悬臂传送带11上转移到码头传送带13上的过渡滑梯做成盘旋滑梯17。
如图4所见,斗形提升机4在它的传送区由一个壳体18完全包围起来。斗形提升机4做成带一个或多个链条19的链传送机,其中作为链条19可以应用圆环链或平环链。在链条19上按一定的间隔固定了封闭的、弯曲成斗形的带动斗20。通过同样固定在链条19上的支杆21使带动斗卸荷。
图5上是设置在斗形提升4的下半部分的在两个不同位置的护板9——其中一个位置以实线、一个位置以虚线表示。护板9的位置可以借助于一个液压油缸22满足不同的要求。
在图6表示的实施例中装置的悬臂3的顶端装了一个斗形提升机。斗形提升机4在其下反向端具有两个相向运转工作的沿斗形提升机4的横向设置的送进和装载螺杆5。斗形提升机4铰接在一个设置在悬臂3上的旋转支点6上。送进和装载螺杆5与斗形提升机4的下反向轴固定相连。
从船1中卸出的散装货物由斗形提升机4中转移到悬臂传送带11上是通过一个螺杆传送机32实现的,它从斗形提升机4侧向伸出并一直伸展到悬臂传送带11。螺杆传送机32的驱动轴32A和斗形提升机4的驱动轴4A通过一个链传动装置33相互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