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附VOCS的改性蜂窝状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5340030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7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65849.X

申请日:

2015.12.01

公开号:

CN105289547A

公开日:

2016.02.0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01J 20/26申请公布日:2016020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J 20/26申请日:20151201|||公开

IPC分类号:

B01J20/26; B01J20/30; B01D53/02

主分类号:

B01J20/26

申请人:

福建紫荆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丽明; 王洪明; 杨广华; 吴晓东; 余立清

地址:

364000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东肖镇东肖北路1号龙岩学院清华紫荆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203

代理人:

李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吸附VOCs的改性蜂窝状活性炭,由下列原料按质量百分比配制而成:活化粉状活性炭:65-70wt%;陶瓷纤维棉粉末:2-3wt%;聚乙烯醇:5-10wt%;硬脂酸:1-2wt%;脲醛树脂:3-5wt%;TiO2-ZrO2复合氧化物:1-5wt%,Ti/Sr比为1;水:6-10wt%。制备方法为:取有机酸对粉状活性炭改性得到活化粉状活性炭;将活化粉状活性炭、陶瓷纤维棉粉末、聚乙烯醇、硬脂酸、脲醛树脂、TiO2-ZrO2复合氧化物和水混匀成泥料,再挤出成蜂窝状活性炭初胚;先干燥后活化,得到改性蜂窝状活性炭。本发明提高蜂窝状活性炭的机械强度,延长使用周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吸附VOCs的改性蜂窝状活性炭,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按质量百分比配制而成:活化粉状活性炭:65-70wt%;陶瓷纤维棉粉末:2-3wt%;聚乙烯醇:5-10wt%;硬脂酸:1-2wt%;脲醛树脂:3-5wt%;TiO2-ZrO2复合氧化物:1-5wt%,Ti/Sr比为1;水:6-10wt%。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VOCs的改性蜂窝状活性炭,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为:步骤(1):用活化液浸渍200目以下的粉状活性炭,真空条件下干燥得到活化粉状活性炭;步骤(2):将活化粉状活性炭、陶瓷纤维棉粉末、聚乙烯醇、硬脂酸、脲醛树脂、TiO2-ZrO2复合氧化物和水加入混料机内混合均匀形成泥料,再将泥料由真空挤出机挤出成蜂窝状活性炭初胚;步骤(3):将得到的蜂窝状活性炭初胚干燥、活化得到改性蜂窝状活性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附VOCs的改性蜂窝状活性炭,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液是由0.5mol/L的草酸、酒石酸、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等质量混合得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附VOCs的改性蜂窝状活性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活化液浸渍粉状活性炭的体积比为(2-5):1,浸渍时间为1-4小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附VOCs的改性蜂窝状活性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干燥真空度为0.5-1.5MPa,干燥温度为90-120℃,干燥时间为1-4小时。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附VOCs的改性蜂窝状活性炭,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干燥、活化过程为:在120-200℃下干燥1-4小时,而后在600-800℃下活化1-4小时。

说明书

一种吸附VOCs的改性蜂窝状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挥发性有机物吸附材料制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附VOCs的改性蜂窝状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s)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环境质量的有害物质。该类物质在常温下蒸发速率大、易挥发且长时间稳定存在,不仅会引发光化学烟雾、破坏臭氧层,还能造成人体内各系统紊乱,甚至有致癌危险。

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积高、失效后可再生等特点,而且其吸附过程经济、高效,因此在实际工业过程中活性炭吸附法被广泛应用于VOCs的治理与回收。与粒状、粉末状的活性炭相比,蜂窝状活性炭具有独特的蜂窝状结构,床层压降小且吸-脱附速率快。

在处理VOCs的实际过程中,蜂窝状活性炭的质量决定了整个处理过程的结果。然而,采用传统配方和工艺制备的蜂窝状活性炭机械强度不足、使用周期较短,无形中增加了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附VOCs的改性蜂窝状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于VOCs吸附领域,针对传统蜂窝状活性炭的缺点,提高机械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吸附VOCs的改性蜂窝状活性炭,由下列原料按质量百分比配制而成:

活化粉状活性炭:65-70wt%;

陶瓷纤维棉粉末:2-3wt%;

聚乙烯醇:5-10wt%;

硬脂酸:1-2wt%;

脲醛树脂:3-5wt%;

TiO2-ZrO2复合氧化物:1-5wt%,Ti/Sr比为1;

水:6-10wt%。

具体制备步骤为:

步骤(1):用活化液浸渍200目以下的粉状活性炭,真空条件下干燥得到活化粉状活性炭;

步骤(2):将活化粉状活性炭、陶瓷纤维棉粉末、聚乙烯醇、硬脂酸、脲醛树脂、TiO2-ZrO2复合氧化物和水加入混料机内混合均匀形成泥料,再将泥料由真空挤出机挤出成蜂窝状活性炭初胚;

步骤(3):将得到的蜂窝状活性炭初胚干燥、活化得到改性蜂窝状活性炭。

其中,活化液由0.5mol/L的草酸、酒石酸、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等质量混合得到。

所述的步骤(1)中,活化液浸渍粉状活性炭的体积比为(2-5):1,浸渍时间为2小时。

所述的步骤(1)中,干燥真空度为0.5-1.5MPa,干燥温度为90-120℃,干燥时间为1-4小时。

所述步骤(3)中的干燥、活化过程为:在120-200℃下干燥1-4小时,而后在600-800℃下活化1-4小时。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有机酸对粉末状活性炭改性,增加活性炭表面官能团,提高其吸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蜂窝状活性炭的机械强度;而制备过程中添加陶瓷纤维棉粉末和TiO2-ZrO2复合氧化物则大大提高了蜂窝状活性炭的正压抗压强度,使其达到3-15MPa。

附图说明

图1为改性蜂窝状活性炭吸附VOCs试验流程图。

图号说明:1、空气钢瓶,2、质量流量计,3、恒温水浴,4、有机气体发生器,5、气体混合器,6、真空泵,7、吸附床层,8、恒温水箱,9、气相色谱仪,10、尾气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蜂窝状活性炭所用原料质量分数为:

活化粉状活性炭,65wt%;

陶瓷纤维棉粉末:3wt%;

聚乙烯醇:10wt%;

硬脂酸:2wt%;

脲醛树脂:5wt%;

TiO2-ZrO2复合氧化物:5wt%;

水:10wt%。

具体制备步骤为:

步骤(1)取一定量0.5mol/L的草酸作为活化液,用3倍体积的活化液浸渍200目以下的粉状活性炭2h,再于0.8MPa真空度下100℃干燥2h备用;

步骤(2)将活化粉状活性炭、陶瓷纤维棉粉末、聚乙烯醇、硬脂酸、脲醛树脂、TiO2-ZrO2复合氧化物和水加入混料机内混合均匀形成泥料,在将泥料由真空挤出机挤出成蜂窝状活性炭初胚;

步骤(3)将得到的蜂窝状活性炭初胚先在180℃下干燥2h,而后在700℃下活化2h得到改性蜂窝状活性炭。

性能测试:以甲苯与空气混合气为模拟废气,甲苯浓度为500ppm,其余为空气,空速20000mL/(g·h)条件下测试样品对甲苯的吸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2:蜂窝状活性炭所用原料配比(质量百分比)为:

活化粉状活性炭,68wt%;

陶瓷纤维棉粉末:3wt%;

聚乙烯醇:10wt%;

硬脂酸:2wt%;

脲醛树脂:4wt%;

TiO2-ZrO2复合氧化物:3wt%;

水:10wt%。

具体制备步骤为:

步骤(1)取一定量0.5mol/L的草酸、酒石酸等质量混合得到活化液,用3倍体积的活化液浸渍200目以下的粉状活性炭3h,再于0.9MPa真空度下110℃干燥2h备用;

步骤(2)将活化粉状活性炭、陶瓷纤维棉粉末、聚乙烯醇、硬脂酸、脲醛树脂、TiO2-ZrO2复合氧化物和水加入混料机内混合均匀形成泥料,在将泥料由真空挤出机挤出成蜂窝状活性炭初胚;

步骤(3)将得到的蜂窝状活性炭初胚先在150℃下干燥2h,而后在600℃下活化2h得到改性蜂窝状活性炭。

性能测试:以甲苯与空气混合气为模拟废气,甲苯浓度为500ppm,其余为空气,空速20000mL/(g·h)条件下测试样品对甲苯的吸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3:蜂窝状活性炭所用原料配比(质量百分比)为:

活化粉状活性炭,70wt%;

陶瓷纤维棉粉末:2wt%;

聚乙烯醇:8wt%;

硬脂酸:2wt%;

脲醛树脂:5wt%;

TiO2-ZrO2复合氧化物:3wt%;

水:10wt%。

具体制备步骤为:

步骤(1)取一定量0.5mol/L的草酸、酒石酸、柠檬酸,等质量混合形成活化液,用3倍体积的活化液浸渍200目以下的粉状活性炭4h,再于1.2MPa真空度下100℃干燥2h备用;

步骤(2)将活化粉状活性炭、陶瓷纤维棉粉末、聚乙烯醇、硬脂酸、脲醛树脂、TiO2-ZrO2复合氧化物和水加入混料机内混合均匀形成泥料,在将泥料由真空挤出机挤出成蜂窝状活性炭初胚;

步骤(3)将得到的蜂窝状活性炭初胚先在130℃下干燥2h,而后在750℃下活化2h得到改性蜂窝状活性炭。

性能测试:以甲苯与空气混合气为模拟废气,甲苯浓度为500ppm,其余为空气,空速20000mL/(g·h)条件下测试样品对甲苯的吸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表1.实施例测试结果

测试项目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甲苯的吸附率88%93%98%正压抗压强度(MPa)13.69.57.9比表面积(m2/g)745.6869.4937.1

一种吸附VOCS的改性蜂窝状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吸附VOCS的改性蜂窝状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吸附VOCS的改性蜂窝状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吸附VOCS的改性蜂窝状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吸附VOCS的改性蜂窝状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吸附VOCs的改性蜂窝状活性炭,由下列原料按质量百分比配制而成:活化粉状活性炭:65-70wt%;陶瓷纤维棉粉末:2-3wt%;聚乙烯醇:5-10wt%;硬脂酸:1-2wt%;脲醛树脂:3-5wt%;TiO2-ZrO2复合氧化物:1-5wt%,Ti/Sr比为1;水:6-10wt%。制备方法为:取有机酸对粉状活性炭改性得到活化粉状活性炭;将活化粉状活性炭、陶瓷纤维棉粉末、聚乙烯醇、硬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