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器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净化器的种类繁多,其被广泛的应用在居家、工业以及医疗等领
域内。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专利号为CN201520203832.3,名称为一种空气净化器,其
包括把手、底座、壳体和内设装置,该内设装置安装在壳体内,内设装置包括电
路板、电机、轴流风轮和脱臭虑网。其中,该空气净化器的进风口设置的数量较
少,并且出风口设置在操作面板上。虽然,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器可以过滤一
些杂质,但是随着人们对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空气净
化器已不能很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因此,急需设计一种净化效率高的空气净化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过滤组件,所述
过滤组件具有多个进风面,所述过滤组件能够将外部的空气经各所述进风面而进
入到所述过滤组件的内部,在所述过滤组件的过滤作用下,将外部空气转化为洁
净空气;设置在所述过滤组件的上端口处的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的上端构造
有出风口,所述风机组件能够将所述过滤组件内的所述洁净空气经所述出风口输
送到外部。由此可见,由于本申请的空气净化器的进风面较多,这样,便可在单
位时间内净化的外部空气的体积较大,从而在单位时间内输送出较多量的洁净空
气、提高了空气的净化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套设的高效过滤器、中效
过滤器和初效过滤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高效过滤器的内部构造有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
分别与各所述进风面相连通。这样,从外部进入到该过滤组件内的空气经过净化
后便可顺利地进入到该进风通道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初效过滤器、所述中效过滤器以及所述高效过滤器从
外到内依次套设后构造成具有四个进风面的所述过滤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底壳,所述底壳为第二进风格栅,
在所述第二进风格栅上构造有多个进风口,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
进风格栅的上表面上的底面过滤器。由此可见,将该底壳也设计为进风面,则便
大大地提高了洁净空气的输出比率,从而可以很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过滤器定位框,在所述过滤器定位
框的朝向所述底壳的端面上构造有环形安装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初效过滤器、所述中效过滤器以及所述高效过滤器的
上端均镶嵌在所述环形安装槽内。由此可见,该过滤器定位框的设置,可以起到
固定上述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以及高效过滤器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滤器定位框的上端面上的
第一进风格栅,在所述第一进风格栅上构造有多个通孔,各所述通孔均与所述进
风通道相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进风格栅上的外罩,
在所述外罩内且位于所述进风通道的上方设有离心风机,在所述离心风机的外侧
设有多个彼此错开的离心叶轮。该离心风机具有风压大和吸力强的优点,因而可
在单位时间内输送较大体积的洁净空气,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洁净空气的输送效
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罩的上端口处的出风
网,在所述出风网上构造有所述出风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进风格栅上设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分别包裹
所述离心风机以及各所述离心叶轮,所述环形板、所述出风网以及所述第一进风
格栅三者构造成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与所述进风通道相连通。
根据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空气净化器具有净化效率高、净化
效果好、结构简单、容易安装及拆卸、移动灵活的优点以及还具有单位时间和单
位面积内输出的洁净空气多的优点。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在图中: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风机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描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其中,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该空气净化器
100过滤组件2和风机组件3。
该过滤组件2具有多个进风面21,这样,便可在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内相对
于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大大地增大了进入到过滤组件2内的外部空气的体积。进一
步地,也大大地提高了单位时间内净化外部空气的体积、提高了净化空气的效率
以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该过滤组件2的设置,能够将外部空气中的颗粒灰尘、悬浮物以及有害气体
等吸附在该过滤组件2上,从而将该外部空气转化为洁净空气,达到净化空气的
目的。
风机组件3设置在过滤组件2的上端口22处,该风机组件3的上端构造有
出风口521,该风机组件3能够将过滤组件2内的洁净空气经出风口521输送到
外部。由此可见,由于本申请的空气净化器100的进风面21较多,这样,便可
在单位时间内净化的外部空气的体积较大,从而在单位时间内输送出较多量的洁
净空气、提高了空气的净化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风机组件3可通过可拆卸式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过滤组件
2上,例如可通过卡扣式、插拔式或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在过滤组件2上。由此
可见,采用可拆卸式的连接方式,不仅便于安装及拆卸,同时,也方便风机组件
3和过滤组件2的更换。
另外,通过使得该过滤组件2和风机组件3之间采用可拆洗式的连接方式,
则大大地提高了该空气净化器100的集成度、节省了安装空间。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空气净化器100还包括底壳1,该底壳1位于该空
气净化器100的最底端,起到支撑过滤组件2和风机组件3的作用。
另外,为了满足使用的需要,有可能将该空气净化器100的整体尺寸设计的
较大,在考虑方便搬运和移动该空气净化器100的情况下,可将该空气净化器100
设计为可移动式。即,在该底壳1的下表面上设有脚轮300。这样,便可达到方
便搬运和移动该空气净化器100的目的,同时,在移动的过程中也起到了节省人
力和物力的作用。
上述过滤组件2设置在底座1上。
如图2所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过滤组件2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套设
的高效过滤器23、中效过滤器24和初效过滤器25。其中,该高效过滤器23主
要用于捕集0.5um(微米)以下的颗粒、灰尘、各种悬浮物以及有害气体等。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高效过滤器23可为高效过滤网,其可采用超细
玻璃纤维纸作为滤料,采用胶版纸或铝膜等材料作为分割板,然后利用铝合金胶
胶合在木框上即可。
中效过滤器24主要用于捕集1-55μm(微米)的颗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该
中效过滤器24可为中效过滤网,其可由特殊无纺布或玻璃纤维制造而成,由此,
该中效过滤网便可反复被清洗。
初效过滤器25主要用于过滤55μm(微米)以上的尘埃粒子。其可为无纺布、
尼龙网、铁网或铝网等。
由此可见,通过该初效过滤器25、中效过滤器24以及高效过滤器23的设置,
便可实现对外部空气的层层过滤,从而达到洁净外部空气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高效过滤器23、中效过滤器24和初效过滤器25三者
间可采用胶合的方式粘贴为一体,从而实现三者的固定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该高效过滤器23的内部构
造有进风通道231,该进风通道231分别与上述各个进风面21相连通。这样,从
外部进入到该过滤组件2内的空气经过净化后便可顺利地进入到该进风通道231
中。
另外,为了进一步增强对外部空气的过滤效果,可在该高效过滤器23的进
风通道231的周壁上设置活性炭网、光触媒网或紫外灯等,这样,便可达到对已
经被高效过滤器23过滤后的空气进行二次过滤的目的,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对外
部空气的净化程度。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过滤组件2可通过该初效过
滤器25、中效过滤器24以及高效过滤器23从外到内依次套设后构造而成并具有
四个进风面21。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底壳1为第二进风格栅11,
在该第二进风格栅11上构造有多个进风口,该过滤组件2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进
风格栅11的上表面上的底面过滤器26。由此可见,上述进风口的设置,能够方
便外部的空气经上述各个进风口而进入到过滤组件2的内部。这样,在上述已经
可以四面进风的情况下,通过使得底壳1同样也可进风。即,在原有的单位时间
内进入到过滤组件2内的空气体积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地增大了在单位时间内进
入到过滤组件2内的空气体积。由此可见,将该底壳1也设计为进风面21,则便
大大地提高了洁净空气的输出比率,从而可以很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由于上述底面过滤器26设置的作用与上述高效过滤器23设置的作用相同,
为避免赘述,此处不作详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高效过滤器23可由多个叶片彼此依次相连以构造成整
体为可伸缩和可折叠的过滤网。由此可见,采用可折叠和可伸缩的过滤网则便大
大地增大了该高效过滤器23的过滤面积,从而增大了集尘和容尘的能力。进一
步地,大大地提高了该高效过滤器23的过滤性能。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空气净化器100还包括过滤
器定位框4,在该过滤器定位框4的朝向底壳1的端面上构造有环形凹槽41。具
体地,该环形凹槽41的开口端朝向底壳1。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初效过滤器25、中效过滤器24以及高效过滤器
23的上端均镶嵌在环形安装槽41内。由此可见,该过滤器定位框4的设置,可
以起到固定上述初效过滤器25、中效过滤器24以及高效过滤器23的作用,避免
初效过滤器25、中效过滤器24以及高效过滤器23的上端在同一水平面内发生横
向或纵向的变形。
如图4所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风机组件3包括设置在过滤器定位
框4的上端面42上的第一进风格栅421,在该第一进风格栅421上构造有多个通
孔422,各通孔422均与进风通道231相连通。具体地,通过使得各通孔422均
与进风通道231相连通,这样,便可将经过滤组件2净化后的洁净空气经该进风
通道231而被输送到风机组件3内。从而,为将该洁净空气输送到空气净化器100
的外部做好准备。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风机组件3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进风格栅421上的
外罩5,在该外罩5内且位于进风通道231的上方设有离心风机32,在该离心风
机32的外侧设有多个彼此错开的离心叶轮33。该外罩5可通过可拆卸式连接的
方式设置在第一进风格栅421上,其外形尺寸刚好和初效过滤器25的尺寸相同。
将该离心风机32设置在进风通道231的上方,便可有效地将经过滤组件2
过滤后的洁净空气全部地输送到空气净化器100的外部,从而达到净化室内空气
的目的。
上述离心叶轮33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该离心风机32的外侧,主要起到
将该洁净空气输送到外部的作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离心风机32具有风压大和吸力强的优点,因而可
在单位时间内输送较大体积的洁净空气,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洁净空气的输送效
率。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风机组件3还包括设置在外
罩5的上端口51处的出风网52,在该出风网52上构造有上述出风口521。然而,
该出风口521设计的具体个数可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节。由此可
见,该出风网52的设置,可以使得洁净空气均匀地输送到空气净化器100的外
部,避免洁净空气只在一处出风,造成某处风力较大而降低使用者在使用时的舒
适感的弊端。
如图4所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第一进风格栅421上设有环形板6,
该环形板6分别包裹离心风机32以及各离心叶轮33,该环形板6、出风网52以
及第一进风格栅421三者构造成出风通道7,该出风通道7与进风通道231相连
通。这样,便可使得外部空气经过滤组件2的过滤后转化成洁净空气,并从进风
通道231进入到风机组件3中。然后,在离心风机32和离心叶轮33的共同作用
下,该洁净空气将沿出风通道7经上述出风口521而输送到外部,从而达到净化
室内空气的目的。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该外罩5和初效过滤网25相连接的区域上安装有
控制面板200。该控制面板200的设置,可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对出风的风速、
输送出的洁净空气的体积以及是否连续输出洁净空气等功能进行相应的设定。由
此可见,该控制面板200的设置,大大地提高了该空气净化器100的智能性,同
时,也给使用者带来了使用上的便利。
综上所述,该空气净化器100具有净化效率高、净化效果好、结构简单、容
易安装及拆卸、移动灵活的优点以及还具有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内输出的洁净空
气多的优点。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
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
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
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的所有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