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热吸氧饮料及其配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热吸氧饮料及其配制方法,该饮料特别适用于在缺氧环境下作业的人员、运动员或伤病人员携带和吸食。
目前,在缺氧环境下作业的人员、伤病人员等,常常因为无法立即补充氧份而造成残疾直至死亡,为此,人们设计出了多种多样的便携式制氧装置,进而还设计出高氧饮料。申请号为86106460的中国专利申请就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高氧饮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把普通液体饮料,如矿泉水等经过加压充氧后制成高氧饮料。这种高氧饮料的缺陷是盛装这种高氧饮料的容器若承压能力过低,则含氧量必然很有限,若承压能力较高,则贮运、携带和使用均不太安全,且在某些情况下需加热后方能饮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在常温常压下贮运和携带,吸食时饮料温度能尽量接近人体可以接受的温度,且能释放出较多氧气的自热吸氧饮料;本发明还提出了这种自热吸氧饮料的配制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热吸氧饮料,原料中含有双氧水,无毒催化剂和水。
进一步的方案是,该饮料中还含有一种或多种调味品、营养物质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无毒催化剂可以是柠檬酸铁、醋酸铁,醋酸锶中的一种或其共承复合物,也可以是乳酸、乳酸铁等。
一种自热吸氧饮料的配制方法是:
a、配制适量的含有双氧水、调味品、营养物质和水的水溶液;
b、吸食前再将无毒催化剂置入上述水溶液;
c、立即吸氧;
d、饮用。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自热吸氧饮料的各种原料的含量可据实际需要配比成系列自热吸氧饮料。事实上,几乎所有现有饮料均可加入适量的双氧水和无毒催化剂制成风格各异的自热吸氧饮料。
无需调味品或营养物质的自热吸氧饮料地配制万法除原料中不合调味品或营养物质外,其基本方法与上述方法完全一致。
本发明自热吸氧饮料及其配制方法的理论基础基于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本发明自热吸氧饮料的配制装置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可以把由双氧水、水、调味品和营养物质构成的母液盛于主体容器中,无毒催化剂置于附属容器中,某些调味品和营养物质亦可与催化剂一起置于附属容器中,主体容器和附属容器既可以是分体式的,也可以是附属容器位于主体容器的某一部位的整体式。但无论是分体式还是整体式,均应保证在吸食前夕才能使催化剂与双氧水接触,且双氧水和催化剂接触后应立即吸氧和饮用才能较好地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由于本发明的主线是双氧水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成氧气和水,其化学反应又是放热反应,且在吸氧时才进行化学反应过程,因此很好地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同时,含有适当浓度的双氧水溶液具有自消毒作用,有利于饮料的保存和人体吸收。柠檬酸铁等既是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又是高级饮料的添加剂,因而还起到了一物多用的作用。
下面给出本发明的3个实施例:
实施例1:向500ml饮料瓶中注入30%双氧水溶液(分析纯)55ml,蒸馏水325ml、糖30g,其它调味品8g,在上述溶液中注入用分析纯柠檬酸铁和蒸馏水制造的催化剂溶液8ml,经测定,每分钟供氧速度为250~350ml,持续时间20分钟,氧气浓度≥99.98%,各项指标符合药典中医用氧之规定。适合一般保健及治疗吸氧。氧气释放完毕后,溶液为红葡萄酒色,PH=6.3,温度46℃。
实施例2:向500ml饮料瓶中注入27.5%双氧水60ml,蒸馏水340ml,糖25g,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醋酸铁3g,立即产生氧气,持续时间22分钟,每分钟产氧250~350ml,反应完毕毕后温度41.5℃,适于饮用。
实施例3:向500ml饮料瓶中注入25%双氨水70ml、蒸馏水380ml,调味品10g,在此溶液中加入醋酸锶5g,立即产生氧气,持续时间28分钟,每分钟产氧250~350ml,氧气释放完毕后温度为51℃,适于饮用。
实践表明,按上述方法用乳酸、乳酸铁等做催化剂或乳酸、乳酸铁与上述催化剂制成的复合催化剂亦可制得较好的自热吸氧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