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形成材料和布线形成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532967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88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04261.3

申请日:

1996.03.20

公开号:

CN1142673A

公开日:

1997.02.1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1.11.28|||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H01B1/16; H01L21/768; H01L23/52; H01L21/28

主分类号:

H01B1/16; H01L21/768; H01L23/52; H01L21/28

申请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川口明实; 寺井由佳; 矢野航作

地址:

日本大阪

优先权:

1995.03.20 JP 060750/95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范本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成膜材料是具有与Cu配位且含Si的六节环构造、一般式可用(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在上述一般式中,X1和X2比如说是O、S、Se、Te等的与Cu进行配位结合的同种或异种的VI族的元素.Y1、Y2和Y3三者之中的至少一个是Si。L为具有双键或三键且可把电子供与Cu的原子团。R1和R2比如说是SiF3、SiH3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由化合物构成的成膜材料,该材料具有与Cu配位且含 Si的六节环构造,一般式可用 通式1 表示, 通式1 其中,X 1 和X 2 是与Cu进行配位结合的同种或异种的VI 族的元素,Y 1 、Y 2 和Y 3 之中的至少一个是Si,L是具有双键或 三键且可把电子供与Cu的原子团,R 1 和R 2 是任意的元素或化合 物。
2: 如权利要求1的成膜材料,其中, 上述一般式里的Y 1 、Y 2 和Y 3 都是Si.
3: 如权利要求1的成膜材料,其中, 上述一般式里的L为其主链上具有双键或三键、且所有的骨 架上都含Si的原子团。
4: 如权利要求1的成膜材料,其中, 上述一般式里的R 1 和R 2 为含Si的原子团。
5: 一种由化合物构成的成膜材料,该材料具有与Cu配位且含 Si的六节环构造,一般式可用 通式2 表示, 通式2 其中,X 1 和X 2 是与Cu进行配位结合的同种或异种的VI 族的元素,Y 1 、Y 2 和Y 3 之中的至少一个是Si,R 1 和R 2 为任意 的元素或化合物。
6: 如权利要求5的成膜材料,其中, 上述一般式里的Y 1 、Y 2 和Y 3 都为Si。
7: 如权利要求5的成膜材料,其中,上述一般式里的R 1 和R 2 为含Si的原子团。
8: 一种布线形成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用CVD法向基板上供给成膜材料,以在上述基板上淀积含Si 铜膜的工序,其中上述成膜材料具有与Cu配位且含Si的六节环构 造,其一般式可用 通式3 表示, 通式3 其中,X 1 和X 2 为与Cu进行配位结合的同种或异种的VI 族的元素,Y 1 、Y 2 和Y 3 三者之中至少有一个是Si,L是具有双 键或三键且可把电子供与Cu的原子团,R 1 和R 2 为任意的元素或 化合物, 在上述铜膜的上边形成了光刻胶图形之后,以该光刻胶图形为 掩模进行刻蚀,以形成由上述铜膜构成的铜布线的工序; 对上述基板施行热处理,使含于上述铜布线中的Si在上述铜 布线的表面部分上偏析出来,以在上述铜布线的表面部分上形成铜 硅化物层的工序。
9: 一种布线形成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用CVD法向基板上供给成膜材料,以在上述基板上淀积含Si 铜膜的工序,其中上述成膜材料具有与Cu配位且含Si的六节环构 造,其一般式可用 通式4 表示, 通式4 其中,X 1 和X 2 为与Cu进行配位结合的同种或异种的VI 族的元素,Y 1 、Y 2 和Y 3 三者之中至少有一个是Si,R 1 和R 2 为 任意的元素或化合物, 在上述铜膜上形成了光刻胶图形之后,以该光刻图形为掩模对 上述铜膜进行刻蚀,以形成由上述铜膜构成铜布线的工序; 对上述基板施行热处理,使含于上述铜布线中的Si在上述铜 布线的表面部分上偏析出来,以在上述铜布线的表面部分上形成铜 硅化物层的工序。
10: 一种布线形成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在基板上淀积绝缘膜的工序; 在上述绝缘膜的上边形成了光刻胶图形之后,以该光刻胶图形 为掩模对上述绝缘膜进行刻蚀,以在上述绝缘膜上形成布线所用的 凹下部分的工序; 用CVD法,向上述绝缘膜上供给成膜材料以在上述绝缘膜的 用于布线的凹下部分上形成由含Si铜膜构成的铜布线的工序;其 中上述成膜材料具有与Cu配位具含Si的六节环构造,其一般式可 用 通式5 表示, 通式5 其中,X 1 和X 2 是与Cu进行配位结合的同种或异种的VI 族的元素,Y 1 、Y 2 和Y 3三者 之中的至少有一个是Si,L为具有双 键或三键且可把电子供与Cu的原子团,R 1 和R 2 是任意的元素或 化合物, 对上述基板施行热处理,使含于上述铜布线中的Si在上述铜 布线的表面部分上偏析出来,以此在上述铜布线的表面部分上形成 铜硅化物层的工序。
11: 一种布线形成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在基板上淀积绝缘膜的工序; 在上述绝缘膜上形成了光刻胶图形之后,以该光刻胶图形为掩 模对上述绝缘膜进行刻蚀。以在上述绝缘膜上形成用于布线的凹下 部分的工序; 向上述绝缘膜上用CVD法供给成膜材料,以在上述绝缘膜的 用于布线的凹下部分上形成由含Si铜膜构成的铜布线的工序;其 中成膜材料具有与Cu配位且含Si的六节环构造,其一般式可用 通式6 表示, 通式6 其中,X 1 和X 2 是与Cu进行配位结合的同种或异种的VI 族的元素,Y 1 、Y 2 和Y 3 三者之中的至少一个为Si,R 1 和R 2 是任 意的元素或化合物, 对上述基板施行热处理,使含于上述铜布线中的Si在上述铜 布线的表面部分上偏析出来以此在上述铜布线的表面部分上形成 铜硅化物层的工序。

说明书


膜形成材料和布线形成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基板上形成铜布线的膜形成材料和铜布线的形成方法。

    以往,作为在由硅构成的半导体基板上形成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布线材料主要用的是铝,但由于半导体集成电路的高集成比,铜作为布线材料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铜的电阻比铝低,有高的应力徙动和高的电徙动耐性。

    以下,作为第1现有例,对在基板上用溅射法形成铜布线的方法,参照图6(a)-(e)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6(a)所示,在硅基板100的上边整个面地淀积上SiO2绝缘膜101之后,如图6(b)所示,在绝缘膜101上边用光刻技术形成光刻胶图形102,之后,如图6(c)所示,以光刻胶图形102为掩模对绝缘膜101进行刻蚀以形成用于布线的凹部103。

    其次,如图6(d)所示,用含Si的铜构成的靶进行溅射,用这种方法,在上述绝缘膜101上边整个面地淀积上含Si地铜膜104之后,如图6(e)所示,比如说用CMP法除去铜膜104在绝缘膜101的表面上露了出来的部分之后,就形成了由铜膜104形成的铜布线105。之后,对基板100施以热处理。如图(f)中所示的那样在铜布线105的表面部分就形成了铜硅化物层106。

    形成铜硅化物膜106的理由如下。即,因为铜的抗氧化性低,故具有因在微量氧气氛中300℃左右的热处理而易于氧化的性质。为此,就存在下述问题。当铜布线105与构成绝缘膜101的SiO2等的含氧层接触的时候,伴随着经历加热工序将使铜氧化,同时,即便是铜布线105不和含氧层接触,在热处理时,铜布线105也会与空气接触而氧化,因而铜布线105的电阻上升。另外还存在铜布线105中的铜在绝缘膜101中扩散,造成晶体管的性能下降以及将铜布线105直接沉积在绝缘膜101之上时能使铜布线105与绝缘膜101之间的紧密接触性下降的问题。于是,为了防止铜布线105与绝缘膜101或空气接触。要在铜布线105的表面部分上形成铜硅化物层106。

    然而,在用溅射法在绝缘膜101的上边淀积铜膜104时,在布线规则小的情况下,存在着如图6(d)所示的、将形成空隙107的问题,由于这种空隙107也残存于铜布线105上,故将成为断线的根源。

    于是,近年来,一种用把有机铜络合化合物用作原料的CVD(Chemical Varpor Deposifion、化学气相淀积)法形成铜膜和铜布线的技术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半导体装置的领域里,人们正积极地进行着研究。

    以下,参照图7(a)-(d)和图8(a)-(c),作为第2现有例,对用CVD法形成铜布线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7(a)所示,在由Si构成的基板110的上边整个面地淀积上由SiO2构成的绝缘膜111之后,如图7(b)所示,在绝缘膜111的上边用光刻技术形成光刻胶图形112,之后,如图7(c)所示,以光刻胶图形112为掩模对绝缘膜111进行刻蚀以形成用于布线的凹下部分113。

    其次,如图7(d)所示,用溅射法或CVD法在用于布线的凹下部分113的侧面和底面上淀积例如由WSiN构成的第1阻挡层114之后,如图8(a)所示,用CVD法在绝缘膜111的上边整面地淀积上铜膜115之后,如图8(b)所示,比如说用CMP法除去铜膜115的在绝缘膜111的表面上露出来的部分后,就形成了用铜膜115构成的铜布线116。之后,如图8(c)所示,用溅射法或CVD法,在铜布线116和绝缘膜111的上边整面地淀积比如说由WSiN形成的第2阻挡层117。第2现有例中的第1和第2阻挡层114、117起着和第1现有例中的铜硅化物层106相同的作用。

    此外,由于用CVD法淀积铜膜115,故作为供给到基板100上去的用于成膜的材料,人们知道有在常温为液体或者固体的有机铜络合化合物。在把液体的有机铜络合化合物应用于CVD法的情况下,人们知道有使有机铜络合化合物保持液体状态不变地通过质量流量表之后,用汽化器使有机铜络合化合物升温而汽化,并把气体的有机铜络合化合物导入反应室的方法和用发泡法使液体的有机铜络合化合物气化,并通过加热过的管道把气体的有机铜络合化合物导入反应室的方法。

    此外,作为现有的有机铜错体化合物的一个例子,如USP5,144,049号所示,人们知道有示于<通式7>的那样的、配位基为β双酮(diketone)系的L=H2C=CH-SiMe3((hfac)Cu(Vinyl trimetyl silane-乙烯三甲基硅烷))。这种有机铜络合化合物在固体的情况下,使固体的有机铜络合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比如说溶于异丙醇(isopropyl alcohol)之后,用和液体相同的方法导入反应室。

    然而,倘应用基于CVD法形成铜布线的方法,则存在着下述问题。为要在铜布线116的表面上形成阻挡层,就必须用不同的工序来形成第1阻挡层114和第2阻挡层117,从而工序数增加且处理变长。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倘应用现有的有机铜络合化合物形成铜布线,则由于在铜布线里边作为杂质掺入有炭,故铜布线的电阻变高。

    监于上述,本发明以用CVD法形成铜布线的技术为前提,第1目的是削减在铜布线的表面部分上形成阻挡层的工序,第2目的是减小铜布线的电阻。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1成膜材料由化合物组成。这种化合物具有与Cu配位且含有Si的六节环构造,它的一般式可用<通式8>来表示。(其中,X1和X2为与Cu配位结合的同种或不同种的VI族元素,Y1、Y2和Y3之中至少一个为Si,L为具有双键或三键且可把电子供与Cu的原子团,R1和R2为任意的元素或化合物。)

    倘采用第1成膜材料,则由于在六节环构造中含有Si,故在对用第1成膜材料形成的铜膜施行热处理时,Si将在铜膜的表面上偏析出来,在铜膜的表面部分上形成由铜硅化物层构成的阻挡层。为此,如用第1成膜材料以CVD法形成铜膜,则可在铜膜的表面部分上形成阻挡层而不增加工序数。

    在第1成膜材料中,理想的是上述一般式中的Y1、Y2和Y3都是Si。这时,由于六节环构造中不含C,故由此成膜材料所形成的铜膜的阻抗将变小。

    在第1成膜材料中,理想的是上述一般式中的L是在主链上具有双键或三键,且在所有的骨架上都含有Si的原子团。当对用这种成膜材料所形成的铜膜进行热处理时,在铜膜的表面部分上会充分地形成由铜硅化物层构成的阻挡层,故可以确定地防止铜膜的氧化。

    在第1成膜材料中,上述一般式里的R1和R2理想的是含Si的原子团。当对用这样的成膜材料所形成的铜膜施行热处理时,由于在铜膜的表面部分会充分地形成由铜硅化物构成的阻挡层,故可以确实地防止铜膜的氧化。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2成膜材料由具有与Cu配位且含Si的六节环构造、一般式可用<通式9>表示的化合物组成。(其中,X1和X2是与Cu配位结合同种或异种的VI族的元素,Y1、Y2和Y3之中的至少一个是Si,R1和R2为任意的元素或者化合物)。

    倘采用第2成膜材料,则由于在六节环构造中含有Si,故当对用第2成膜材料形成的铜膜施行热处理时,就在铜膜的表面上偏析出Si并在铜膜的表面部分上形成用铜硅化物层构成的阻挡层。为此,当用第2成膜材料,以CVD法形成铜膜时,不用增加工序数目,就可以在铜膜的表面部分上形成阻挡层。

    在第2成膜材料中,理想的是上述一般式中的Y1、Y2和Y3都是Si。这样的话,由于在六节环构造中不含C,故用此成膜材料所形成的铜膜的电阻将变小。

    在第2成膜材料中,理想的是上述一般式里的R1和R2是含Si的原子团。当对用这种成膜材料形成的铜膜施行热处理时,由于在铜膜的表面部分可充分地形成由铜硅化物构成的阻挡层,故可以确实地防止铜膜的氧化。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1布线形成方法具有下步工序:

    用CVD法向基板上供给成膜材料并在上述基板上淀积含Si铜膜的工序。其中成膜材料具有与Cu配位且含Si的六节环构造,一般式可用<通式10>来表示(其中,X1和X2是与Cu配位结合的同种或异种的VI族的元素,Y1、Y2和Y3之中至少一个是Si,L为具有双键或三键且可以把电子供给Cu的原子团,R1和R2是任意的元素或化合物)。

    在上述铜膜的上边形成了光刻胶图形之后,以该光刻胶图形为掩模对上述铜膜进行刻蚀,以形成由上述铜膜构成的铜布线的工序。

    用对上述基板施行热处理使含于上述铜布线中的Si偏析到上述铜布线的表面上来的办法,在上述铜布线的表面部分上形成铜硅化物的工序。

    倘采用第1布线形成方法,则由于在成为成膜材料的化合物的六节环构造中含有Si,当对用该成膜材料形成的铜布线施行热处理时,就会在铜布线的表面上偏析出Si,从而在铜布线的表面部分上形成由铜硅化物构成的阻挡层。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2布线形成方法具备下述工序:

    用CYD法向基板上供给成膜材料,并在上述基板上淀积含Si铜膜的工序。上述成膜材料具有与Cu配位且含Si的六节环构造,其一般式可用<通式11>

    来表示(其中,X1和X2是与Cu配位结合的同种或异种的VI族的元素。Y1、Y2和Y3之中的至少一个是Si。R1和R2为任意的元素或化合物)。

    在上述铜膜的上边形成了光刻胶图形之后,以该光刻胶图形为掩模对上述铜膜进行刻蚀,形成由上述铜膜构成的铜布线的工序。

    对上述基板施行热处理并使含于上述铜布线里的Si偏析于上述铜布线的表面部分上,用这种办法在上述铜布线的表面部分上形成铜硅化物的工序。

    倘采用第2布线形成方法,则由于在将成为成膜材料的化合物的六节环构造中含有Si,故和第1布线形成方法一样,对铜布线施行热处理,就可在铜布线的表面部分上形成由铜硅化物构成的阻挡层。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3布线形成方法具备下述工序:

    在基板上淀积绝缘膜的工序;

    在上述绝缘膜上形成了光刻胶图形之后,以该光刻胶图形为掩模对上述绝缘膜进行刻蚀,以在上述绝缘膜上形成用于布线的凹下部分的工序。

    用CVD法向上述绝缘膜上供给成膜材料并在上述绝缘膜的用于布线的凹下部分形成由含Si铜膜构成的铜布线的工序。上述成膜材料具有与Cu配位且含Si的六节环构造,一般式可用(化12)表示(其中,X1和X2为与Cu配位结合的同种或异种的VI族的元素。Y1、Y2和Y3之中的至少一个是Si。L为具有双键或三键且可把电子供给Cu的原子团。R1和R2为任意的元素或化合物)。

    对上述基板施行热处理,使含于上述铜布线里的Si在上述铜布线的表面部分上偏析出来,用这种办法,在上述铜布线的表面部分上形成铜硅化物层的工序。

    倘采用第3布线方法,则由于在将成为成膜材料的化合物的六节环构造中含有Si,故和第1布线形成方法一样,对铜布线施行热处理,就可在铜布线的表面部分上形成由铜硅化物构成的阻挡层。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4布线形成方法具备有下述工序:

    在基板上淀积绝缘膜的工序,

    在上述绝缘膜的上边形成了光刻胶图形之后,以该光刻胶图形的掩模对上述绝缘膜进行刻蚀,以在上述绝缘膜上形成用于布线的凹下部分的工序,

    用CVD法向上述绝缘膜上供给成膜材料,在上述绝缘膜的用于布线的凹下部分上形成由含Si铜膜构成的铜布线的工序。上述成膜材料具有与Cu配位且含Si的六节环构造,其一般式可以用<通式13>表示(其中,X1和X2是与Cu配位结合的同种或并种的VI族的元素。Y1、Y2和Y3之中至少一个是Si。R1和R2是任意的元素或化合物)。

    对上述基板施行热处理使含于上述铜布线里的Si在上述铜布线的表面部分上偏析出来,用这种办法,在上述铜布线的表面部分上形成铜硅化物层的工序。

    倘采用第4布线形成方法,由于在将成为成膜材料的化合物的六节环构造中含有Si,故和第1布线形成方法一样,对铜布线施行热处理,就在铜布线的表面部分上形成由铜硅化物构成的阻挡层。

    倘采用第1-第4布线形成方法,由于在成膜材料的六节环构造中含有Si,故对铜布线施行热处理后,Si就在铜布线的表面上偏析出来,在铜布线的表面部分上形成由铜硅化物构成的阻挡层,故尽管是用CVD法形成铜布线,但不必增加工序数就可以在铜布线上形成阻挡层。

    下面对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第1CVD装置的概略图。该装置用于用本发明的各实施形态所涉及的成膜材料来淀积铜膜。

    图2是第2CVD装置的概略图。该装置用于用本发明的各实施形态所涉及的成膜材料来淀积铜膜。

    图3是旋转涂层器(spin coater)的概略图。该旋转涂层器在用本发明的各实施形态所涉及的成膜材料淀积铜膜之际使用。

    图4(a)-(f)的剖面图示出了应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形态所涉及的成膜材料的第1布线形成方法的各个工序。

    图5(a)-(f)的剖面图示出了应用本发明的各实施形态所涉及的成膜材料的第2布线形成方法的各个工序。

    图6(a)-(f)的剖面图示出了第1现有布线形成方法的各个工序。

    图7(a)-(d)的剖面图示了第2现有布线形成方法的各个工序。

    图8(a)-(c)的剖面图示出了第2现有布线形成方法的各个工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而作为其前提,先参照图1和图2,对用于淀积本发明的各实施形态中所用的铜膜的CVD装置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把固体的成膜材料用作原材料的第1CVD装置的概略性整体构成图。在图1中,1是收存原材料的材料容器,2是向材料容器1供给反应性低的Ar、N2、He等携带气体的第1气体贮存器。在材料容器1中,以溶解于有机溶剂的状态收存有固体的原材料。作为有机溶剂理想的是像四氢呋喃(tetrahyodrofuran)等那样的沸点低于100℃的溶剂。当从第1气体贮存器2向材料容器1供给携带气体时,材料容器1中的原材料用携带气体使之发泡变成气体状态从材料容器1流出之后,用第1质量流量控制器3调整流量后导入CVD反应室4内。在CVD反应室4内,在加热器5的上边载置有Si基板6,已导入CVD反应室4里的气体状的原材料从喷头7供到基板6上去。

    在图1中,8为贮存H2气体的第1气体贮存器,由该第2气体贮存器8供给的H2气体,在用第2质量流量控制器9进行流量调节之后,与由材料容器1供给的原材料进行混合后,由喷头7导入CVD反应室4内的同时,用第3质量流量控制器10进行流量调节后,直接导入CVD反应室4。为了促进反应把H2气体导入CVD反应室4中去,而从喷头7导入CVD反应室4中去的H2气体将防止堵住喷头7的喷孔。

    在图1中,11是贮存N2气体的第3气体贮存器。由该第3气体贮存器11供给的N2气体,在用第4质量流量控制器12进行流量调节之后直接导入CVD反应室4。此外,13是检测CVD反应室4内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14是控制CVD反应室4的压力的压力控制器。15是排放CVD反应室4中的气体的气体排放装置。借助于导入CVD反应室4中去的N2气体、压力传感器13、压力控制器14及气体排放装置15,可把CVD反应室4中的气体压力调整为恰当的值。

    图2示出了把液体的成膜材料用作原材料的第2CVD装置的概略性的整体构成图。在第2CVD装置的说明中,对与示于图1的第1CVD装置相同的部件,采用标以同一标号的办法而免予说明。

    材料容器1中收存有液体的原材料。材料容器1中的原材料在用携带气体推压使之以液体状态从材料容器1流出之后,用液体质量流量控制器16调整流量,然后用汽化器17气化并导入CVD反应室4中去。

    图3示出了淀积铜膜的旋转涂层器的概略性的构成,在把原材料从材料容器1导入CVD反应室4中之后,从喷头7向基板6的上边进行滴落。原材料被旋转涂覆于旋转着的基板6的表面上。可使原材料一边旋转涂覆,一边用加热器5把基板6加热到比如说约400℃,也可在原材料旋转涂覆之后加热基板6。将基板6上的原材料加热后,在基板6的上边就形成了铜膜。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所涉及的成膜材料进行说明。

    第1成膜材料是一种化合物,它具有与Cu配位且含Si的六节环构造,一般式可用<通式14>

    来表示。

    第1成膜材料的化学式中X1和X2为与Cu配位结合的同种或者异种的VI族的元素,比如为O、S、Se、Te等。

    第1成膜材料的化学式中的Y1、Y2和Y3之中至少一个是Si,特别希望Y1、Y2和Y3这三者都是Si。

    第1成膜材料的化学式里的L是具有双键或三键且可把电子供于Cu的原子团。作为L,理想的是在主链上具有双键或三键且在所有的骨架上都含有Si的原子团。

    第1成膜材料的化学式里的R1和R2为任意的元素或化合物,但理想的是为含Si的原子团。

    作为第1成膜材料的具体例子,有下述第1化学式所示的材料。

    <通式15>

    由于第1化学式所示的成膜材料在六节环构造中含有多个Si,故施行热处理时,在铜膜的表面上偏析出来的Si的量将会增多,在铜布线的表面部分上易于形成铜硅化物。另外,由于示于第1化学式的成膜材料在六节环构造中不含C,故铜布线的电阻将变小。

    第1化学式里的L,理想的是以下a、b中所示的第1、2化合物:<通式16>或者是以下c、d中所示的第3、4化合物。

    <通式17>

    H3Si-Si≡Si-H                (SiH3)3Si-Si≡Si-SiH3

            (c)                              (d)

    第1、2化合物有双键(链端,alkene),第3、4化合物具有三键(链炔,alkint)。

    作为第1化学式里的R1和R2,比如说可以从SiF3、SiH3、CF3、和CH3中选择同种或异种的化合物,但SiF3和SiH3比CF3和CH3更令人满意。其理由是,倘应用含有Si的化合物,则在进行热处理时,在铜膜的表面上偏析出来的Si的量会变多,因而易于在铜布线的表面部分上形成铜硅化物。此外,SiF3比SiH3更令人喜观。其理由如下。即F的外壳上有7个电子,是述出的电子供给原子团。可以由F向与F结合的Si供给多个电子。变成为电子稠密的状态。为此,即便是Si骨架上脱离(电子减少的反应)出去,

    SiF3也可以稳定地存在下去。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所涉及的成膜材料进行说明。

    第2成膜材料是一种化合物,它具有与Cu配位且含Si的六节环构造,一般式可用<通式18>表示。

    <通式18>

    第2成膜材料中的X1和X2是与Cu配位结合的同种或异种的VI族的元素,比如O、S、Se、Te等等。

    第2成膜材料里的Y1、Y2和Y3之中至少一个是Si,特别令人满意的是Y1、Y2和Y3这三者都是Si。

    第2成膜材料里的R1和R2是任意的元素或化合物,但理想的是含Si的原子团。

    作为第2成膜材料的具体例子,有示于下述第2化学式的那种材料。

    <通式19>

    示于第2化学式的成膜材料,由于在六节环构造中含有多个Si,故在施行热处理时,偏析于铜膜的表面上的Si的量变多,在铜布线的表面部分上易于形成铜硅化物。此外,示于第2化学式的成膜材料在六节环构造中,不含C,故铜布线的电阻变小。

    第2化学式中的R1和R2,比如说可以从SiF3、SiH3、CF3和CH3中选择同种或异种的化合物,但SiF3和SiH3比CF3和CH3更令人满意、SiF3比SiH3更理想。其理由如前所述。

    以下,对上述第1化学式中,L为上述第1化合物,且R1和R2可用SiF3来表示的材料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把

    氯化铜(1价)                                 0.15mol

    链烯(三甲硅烷乙烯硅烷(TSVS))                0.15mol

    1,1,1,5,5,5,5-六-2,4-

    五甲硅烷二酮钾盐                            0.15mol

    在200ml的溶剂(四氢呋喃或者n-乙烷(hexane))中进行混合,在40℃的温度下的N2气体的气流下搅拌24个小时,把所得到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粗制生成物之后,将该粗制生成物在减压下的60℃的温度下进行精制,则可以38%的收获率得到深黄色的用于铜布线的成膜材料。

    以下,对在上述第1化学式中,L为上述第2化合物且R1和R2可以用SiF3表示的材料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把

    氯化铜(1价)                                    0.15mol

    链炔(三甲硅烷甲硅烷丙炔(TSSP))                 0.15mol

    1,1,1,5,5,5-六氟-2,4-

    五甲硅烷二酮钾盐                               0.15mol

    在200ml的溶剂(四氟呋喃或n-己烷)进行混合,并在50℃的温度下N2气体的气流下搅拌30小时,把所得到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粗制生成物之后,把该粗制生成物在减压下的65℃的温度下进行精制后,就可以23%的收获率制得深黄色的用于铜布线的成膜材料。

    以下,对在上述第1化学式中,L为上述第1化合物且R1和R2可用CF3表示的材料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把

    氯化铜(1价)                                   0.15mol

    链烯(三甲硅烷乙烯硅烷(TSVS))                  0.15mol

    1,3三氟代甲醇-1,3-

    三甲基烷二铜钾盐                              0.15mol

    在200ml的溶剂(四氟呋喃或n-己烷)中进行混合,在40℃的温度下的氮气体的气流中搅拌24小时,把得到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粗制生成物之后,将该粗制生成物在减压下的40℃的温度下进行精制,就可以54%的收获率制得深黄色的铜布线所用的成膜材料。

    以下,对在上述第1化学式中,L为上述第2化合物且R1及R2可用CF3表示的材料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把氯化铜(1价)                                    0.15mol链炔(三甲硅烷甲硅烷丙炔(TSVS))                 0.15mol1,3三氟甲醇-1,3-三甲硅烷二酮钾盐                               0.15mol

    在200ml的溶剂(四氟呋喃或n-己烷)中进行混合,并在50℃温度下的氮气的气流下搅拌24小时,在把所得到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粗制生成物之后,把该粗制生成物在减压下的50℃的温度下进行精制,就可以46%的收获率制得深黄色的铜布线所用的成膜材料。

    以下,对在上述第2化学式中,R1和R2可用SiF3表示的材料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把氯化铜(1价)                                    0.15mol1,1,1,5,5,5-六氟-2,4-五甲硅烷二酮钾盐                         0.30mol

    在200ml的溶剂(四氟呋喃或n-己烷)中进行混合并在室温下的氮气气流下施行脱水处理之后,搅拌16小时,然后把所得到的混合物过滤并制得粗制生成物之后,把该粗制生成物在减压下的65℃的温度下进行精制,就可以56%的收获率制得深蓝色的铜布线所用的成膜材料。

    以下,对用本发明的第1或第2成膜材料在基板上形成铜布线的第1布线形成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4(a)所示,在用硅构成的基板30的上边淀积上比如SiO2绝缘膜31之后,用CVD法向该绝缘膜31上边供给第1或第2实施形态所涉及的成膜材料,如图4(b)所示,在绝缘膜31的上边淀积含Si的铜膜32。

    其次,如图4(c)所示,在铜膜32的上边形成了光刻胶图形33之后,如图4(d)所示,以光刻胶图形33为掩模,对铜膜32进行刻蚀以形成由铜膜32构成的铜布线34。

    其次,如图4(e)所示,在除去了光刻胶图形33之后,对基板30在真空中500℃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使含于铜布线34中的Si在铜布线线34的表面部分上偏析出来,以此在铜布线34的表面部分上形成铜硅化物层35。铜硅化物层35将成为防止铜布线34氧化的阻挡层(自我扩散阻挡层)。

    以下,对用本发明的第1或第2成膜材料在基板上形成铜布线的第2布线形成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5(a)所示,在由硅构成的基板40的上边淀积上由SiO2构成的绝缘膜41之后,如图5(b)所示,在绝缘膜41的上边形成了光刻胶图形42之后,如图5(e)所示,以光刻胶图形42为掩模对绝缘膜41进行刻蚀,以形成将成为布线区域的凹状沟43。

    其次,向绝缘膜41的上边用CVD法供给第1或第2实施形态所涉及的成膜材料,并如图5(d)所示,在绝缘膜41的上边淀积上含Si的铜膜44之后,比如说用CMP法除去铜膜44的在绝缘膜41的上边露出来的部分,以形成由铜膜44构成的铜布线45。

    其次,对基板40,在真空中500℃的温度下施行热处理,使含于铜布线45中的Si在铜布线45的表面部分偏析出来,以此在铜布线45的表面部分上形成铜硅化物层46。铜硅化物层46将成为防止铜布线45氧化的阻挡层(自我扩散阻挡层)。

膜形成材料和布线形成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膜形成材料和布线形成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膜形成材料和布线形成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膜形成材料和布线形成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膜形成材料和布线形成方法.pdf(3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成膜材料是具有与Cu配位且含Si的六节环构造、一般式可用(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在上述一般式中,X1和X2比如说是O、S、Se、Te等的与Cu进行配位结合的同种或异种的VI族的元素.Y1、Y2和Y3三者之中的至少一个是Si。L为具有双键或三键且可把电子供与Cu的原子团。R1和R2比如说是SiF3、SiH3/SUB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