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孔眼-缝纫机.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532903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84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9100888.X

申请日:

1999.02.24

公开号:

CN1227293A

公开日:

1999.09.0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2.11.2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9.2.24|||公开

IPC分类号:

D05B3/06

主分类号:

D05B3/06

申请人:

迪科普·阿德勒股份公司;

发明人:

埃伯哈德·卡斯特鲁普; 约亨·菲舍尔

地址:

联邦德国比勒费尔德

优先权:

1998.02.24 DE 19807772.6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兴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缝纫机,具有工作台,针迹形成装置和用于制做扣孔的裁剪装置;该扣孔被扣孔锁边的锯齿形针迹限定,缝纫工具包括一个针杆和一个在针杆下端部设置的针,该针与基板中的一个摆梭配合作用;为了在后剪模式中在扣孔锁边中产生中间料,设置了一个调节装置用于改变锯齿形针迹的位置;针杆的振荡运动可通过一个可转换的传动装置加以控制;通过转换该传动装置,锯齿形针迹的位置在与缝纫工具之转位的直接耦合联接中被改变。

权利要求书

1: 缝纫机,具有:一个可运动地被驱动的载有缝纫物(36)的 工作台(9),缝纫工具(4,6;11)和一个裁剪装置(34),其用 于在缝纫物(36)中制做一个设有剪口(32)的并在先剪或后剪模 式中形成的扣孔;该扣孔被围绕剪口(32)来往绕行的扣孔锁边(28) 之锯齿形针迹所限定;其中,缝纫工具(4,6;11)包括一个被上、 下驱动的并在水平方向上振荡的针杆(4)和一个在针杆(4)的下 端部安置的针(6),该针与一个在基板(12)中安置的摆梭(11) 配合作用;为了在后剪模式中在扣孔锁边(28)中产生中间料(b), 设置了一个用于改变锯齿形针迹之位置的调节装置(117);该针杆 (4)的振荡运动可通过一个可转换的传动装置(50)加以控制,其 中,通过传动装置(50)的转换,锯齿形针迹的位置则在与缝纫工 具(4,6;11)之转动位置的直接耦合联接中被改变。
2: 缝纫机,具有:一个被可运动地驱动的并载有缝纫物(36) 的工作台(9),缝纫工具(4,6;11)和一个裁剪装置(34),该 裁剪装置用于在缝纫物(36)中制做一个设有剪口(32)并在先剪 或后剪模式中形成的扣孔;该扣孔被围绕剪口(32)来往绕行的扣 孔锁边(28)之锯齿形针迹所限定;其中,该缝纫工具(4,6;11) 包括一个被上、下驱动的并在水平方向上振荡的针杆(4)和一个在 针杆(4)的下端部安置的针(6),该针与一个在基板(12)中安 置的摆梭(11)配合作用;为在后剪模式中在扣孔锁边(28)内产 生中间料(b),设置了一个用于改变锯齿形针迹之位置的调节装置 (117);该针杆(4)的振荡运动可通过一个可转换的传动装置(50) 加以控制;其中,通过传动装置(50)的转换,锯齿形针迹的位置 与已执行的用于扣孔的针迹数目相关地被改变。
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该锯齿形针迹的位置由一个曲线道(160)加以控制。
4: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中间料的宽度(b)通过一个在用于缝纫工具(4,6;11)的、 在调节轴(162)上安置的凸轮盘(161)来确定。
5: 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该传动装置(50)被安置在臂轴(1)上并可围绕它摆动。
6: 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该凸轮盘(162)通过一个基本上垂直伸展的杆件(111)与传 动装置(50)相连接。
7: 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传动装置(50)具有一个调节传动装置(80),它被可控制地 与一个控制装置(90)相连接。
8: 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该调节传动装置(80)是一个气动工作缸。
9: 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改变锯齿形针迹的位置是在保持其宽度(a)的条件下进行的。

说明书


扣孔眼一缝纫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其具有:一个在一平面内被驱动的载有缝纫物的工作台,一个针迹形成装置和一个载剪装置,其用于在缝纫物中制做一个设有剪口的并在先剪或后剪模式中形成的扣孔;该扣孔被围绕着剪口来往绕行的锯齿形针迹所限定,其中,该缝纫工具包括一个被上、下驱动的并在水平方向上振荡的针杆和一个在针杆之下端部设置的针、其与一个在基板中安置的旋转驱动的摆梭配合作用。

    多年来本申请人以名称“Duerkopp Adler KL.558”销售一种扣孔眼缝纫机。在先剪模式中,扣孔首先被剪口,然后围绕剪口形成扣孔锁边。在后剪模式中,首先制成扣孔锁边,然后剪出扣孔。在后剪模式中,在两个相对置的、构成该扣孔锁边的针迹列之间必须保留一个中间空间(中间料),依此,在随后的扣孔裁剪时只剪开缝纫料而不剪开缝好的扣孔锁边。在先剪模式中则力图,使相对置的缝纫列精确地相邻排置,依此,可避免已剪开的布料散边。为了在先剪和后剪模式中产生不同的锁边定位,在这种机器中不仅控制针杆的运动而且还控制工作台的运动。因而,不仅影响中间料的针迹位置而且针迹宽度在这一机器上都是可调节的。该工作台在针下方可纵向运动和摆动地被安置。这个纵向运动是通过一个主-凸轮盘控制的,而摆动运动则通过一个扣眼控制盘来控制。这一摆动运动是必需的,由此,缝纫布料在针地下方可以被侧向移动,以便这样制做扣孔锁边的扣眼。通过更换上述扣眼控制盘就可在扣眼形成期间实现对工作台之摆动运动的控制,这样,扣眼的宽度可以与针迹构成无关地加以改变。这样一种可控的缝纫机的性能和性能可靠性都是很高的。但是在为了不同的扣眼形状而更换控制盘时却是很耗时间的并因此成本提高了。此外,这种缝纫机就机械结构而言也是很复杂的,因而,它需要大量的各种单个部件。这种高的部件数量不仅要求一个相应成本增加的装配消费,而且还需要一个昂贵的贮存保管,进而制造成本和备件费用都提高了。

    在DE4132586C2中公开了一种扣孔眼一缝纫机,其中,中间料是通过缝纫图案的移位,从而产生一个错位来调整的。这个错位被传送给输送工作台。这就是说,在开始进行针迹构造之前,该输送工作台被置于这样的位置,即这种相对于以后的剪口位置设置的里边的针迹和相反对置的针迹保持一个相应的间距。为此,该工作台通过两个步进电机来驱动,它们被安置在相互垂直的轴线(x,y)上。通过贮存不同的用于控制步进电机的数据组就可以按照工作模式来调整上述错位。

    这种机器的缺点是,用于x-和y向电机的两种控制数据必须依据希望的错位值,对应于中间料的尺寸重新计算。如果在起始位置起动时丢步的话,则存在的危险是,在先剪模式中,针迹会相互错位并因此导致所形成的扣孔锁边被随后剪开。

    在德国专利文件690654中也公开了一种扣孔缝纫机,其具有一个用于送料板之纵向运动的主凸轮盘。应用一个在一个贯穿机器壳体的、可转动的支承销柱上在壳体外部安置的并可更换的辅助凸轮盘,就可以对载有缝纫物的工作台之运动加以影响以用于形成扣孔眼。而为了形成不同的扣孔眼对辅助凸轮盘的更换也是相当费时的。

    US1991627也公开了一种扣孔缝纫机,其设有一个用于调节或改变该锯齿形针迹之相互面对的针迹位置的装置以用于在扣孔锁边上产生后剪模式中必需的中间料。

    基于上面所讨论的问题,应该对开头所述类型的、其工作台由步进电机驱动的缝纫机作如此地改进:在改变缝纫图案时,用于控制步进电机的数据可以保持不改变。

    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是通过缝纫机的第一实施例实现的,该缝纫机具有:一个可运动地被驱动的载有缝纫物的工作台,缝纫工具和一个载剪装置,该载剪装置用于在缝纫物中制做一个设有剪口的并在先剪或后剪模式中形成的扣孔;该扣孔的边界由围绕剪口来往绕行的扣孔锁边之锯齿形针迹形成,其中缝纫工具包括一个可上、下驱动的并在水平方向上振荡的针杆和一个在针杆之下端部安置的针,该针与一个在基板中安置的摆梭配合作用:为了在后剪模式的扣孔锁边中产生中间料设置一个用于改变锯齿形针迹之位置的调节装置;该针杆的振荡运动是通过一个可转换的传动装置加以控制的,其中,通过传动装置的转换操作、锯齿形针迹的位置就通过与缝纫工具的转动位置之直接的耦合联接而被改变。

    在后剪模式中针迹位置的改变是依据针迹形成装置的转动位置实现的。为此,设置一个凸轮盘,它具有一个和希望的中间料宽度对应的曲线型廓。通过在保持轮针迹宽度情况下改变针迹位置不会影响针迹锁边的形成。因为中间料是以机械方式导入的,故可以排除,在后剪模式中针迹锁边即使在用于工作台的步进电机失步时也不会被剪开。任何情况下,该缝纫图案都可以被控制。另外,有利的是,用于改变针迹位置的运动可以从一个已有的转动运动中导出,因为这样,在扣孔眼中的锁边形成也可最佳地实现。进而,一种针迹数据的改变就不必要了。

    锯齿形针迹的位置可被一个曲线道控制。这个曲线道可以在一个凸轮上构成,它与用于缝纫工具的调节轴一起旋转运动。或者也可固定地设置,这样,用于传动装置的调节轴可在其上运行。

    特别是,锯齿形针迹位置的改变在保持其宽度的条件下执行。这样的优点是,不需要另外的改变就可在后剪模式中制做扣孔锁边。如果,在保持不变的针迹宽度情况下,对扣孔之中间料的外观影响会过大,当然,针迹宽度可以被减小。

    最好是中间料的宽度被一个在缝纫工具(摆梭、针杆或针)的调节轴上安置的凸轮盘所确定。

    该传动装置最好是被安置在一个驱动针杆的臂轴上并且可围绕该臂轴摆动。然后,通过一个基本垂直运行的杆件,可使凸轮盘与该传动装置相连接。

    按照一个第二实施例,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一个缝纫机实现,该缝纫机具有:一个可被运动地驱动的载有缝纫物的工作台,缝纫工具和一个裁剪装置,该裁剪装置用于在缝纫物中制做一个设有剪口的并在先剪或后剪模式中形成的扣孔;该扣孔的边界由围绕着剪口来往绕行的扣孔锁边之锯齿形针迹形成,其中,缝纫工具包括一个可上、下驱动的并在水平方向上振荡的针杆和一个在针杆之下端部安置的针,该针与一个在基板中安置的摆梭配合作用;为了在后剪模式的扣孔锁边内产生中间料设置了一个用于改变锯齿形针迹位置的调节装置;针杆的振荡运动可通过一个可转换的传动装置可加以控制,其中,通过传动装置的转换,该锯齿形针迹的位置,则与已执行的用于扣孔的针迹数目相关地被改变。

    通过这一结构方案,传动装置的操作可以通过一个最好是由气动工作缸构成的调节传动装置而被转换。依此各种部件数也可减少。通过一个控制装置,扣孔锁边之缝纫的针迹就可被计数和按照在控制装置中贮存的数据使气动工作缸得以控制。

    应该考虑的是,对于锯齿形针迹的位置由于处于和缝纫工具的转动位置直接联接并通过一个曲线道而被控制的情况,也间接地存在一个和所执行的扣孔针迹数对应的依赖关系,因为,通过该固定的联接,曲线道在一个预定数目的针迹后起作用。

    就完全性而言还应指出的是,从DE-PS1660845已经公开了一个两线-链式针迹-扣孔-缝纫机,其中,在横固线被缝纫之前,扣孔针迹宽度可自动地调整。为此,在针迹形成工具到达一个确定的转角位置时可操作一个装置,通过它,使针锯齿运动的驱动机构用手动调节而脱离并被调节到一个预定的扣孔针迹宽度值上。而在用于扣孔眼的整个针迹图范围内按照程序改变针迹宽度是不可能的。

    下面,借助附图详细地阐述本发明。附图中:

    图1是一个扣孔眼-缝纫机的前视图;

    图2是按照图1中箭头Ⅱ向的缝纫机头部放大视图;

    图3是按照图2中箭头Ⅲ向的缝纫机的一个局部区域视图;

    图4是按照图2中箭头Ⅳ向的以局部剖切方式示出的缝纫机针杆之下边轴承的视图;

    图5是按照图1中Ⅴ-Ⅴ剖示线的缝纫机下部剖视图;

    图6是按照图1中Ⅵ-Ⅵ剖示线的放大的剖视图;

    图6a是按照图6中视线箭头Ⅵa观看的凸轮盘之俯视图;

    图7是图6中箭头Ⅶ向示出的部分或者说按照图1箭头Ⅶ向的打开的缝纫机臂时的局部视图;

    图8是按照图7中剖示线Ⅷ-Ⅷ的视图,其中,该视图向反时针被旋转90°;

    图9是与图7中剖示线Ⅸ-Ⅸ对应的视图,其中,该视图被向反时针旋转90°;

    图10是箭头X向的图6中描述区域的部分视图;

    图11是图8中箭头Ⅺ向的图8部分视图;

    图12是沿图8中剖示线Ⅻ-Ⅻ的截面图;

    图13是箭头ⅩⅢ向的图10描述区域的视图;

    图14是在后剪模式中制做的扣孔眼之放大视图;

    图15是在先剪模式中制做的扣孔眼之放大视图;

    图16是一个和图6之剖视图相类似的另一实施例视图,具有被一调节传动机构可控制的传动装置;

    该缝纫机具有一个壳体17,其由基板12,立柱16和臂件22组装而成。通过一个电机18和一个由两个齿形带轮23,24与齿形带20组成的带传动机构,使在臂件22中可转动安置的臂轴1被驱动,该臂轴1通过一个曲柄传动机构2使在臂件22中被垂直支承在轴承3,5中的针杆4作上和下地驱动。在针杆4的下端部中安装了一个针6,它与摆梭11配合作用。臂轴1和电机18的连接通过带20和带轮23,24完成。

    一个包含摆梭11的摆梭轴承7可转动地安置在一上轴承8和一下轴承10中。该摆梭11的转动位置通过步进电机13及带15,165实现。通过调节轴162与其上设置的齿形带轮163,164,使缝纫工具,亦即摆梭11和带有针6的针杆4相互联接,这样,为了制做扣孔眼,两个构件可以同步转动。

    为了产生锯齿形针迹,针杆4在水平方向实行的振荡运动通过在图2中表示的装置40导出。在轴承156中安置了振荡轴154。一个叉式杠杆45握住调节环43,其被固装在针杆4上。该叉式杠杆45设有一个轴颈42,它沿离开针杆4的方向伸出。该轴颈42嵌置在振荡轴154的一端部中(见图3)。该针振荡的幅度,亦即针迹宽度α,可以通过改变振荡轴154之摆动运动来导入。为此设置一个在轴146上安置的偏心轮145,它与一个框架143配合作用(见图8)。该框架143具有两个臂件144和138。当一个臂件138通过滑块141,142在一个滑道轴109中设置的滑道槽126中运行时,另一个臂件144,则通过附加销151与用夹紧件153固紧在振荡轴154上的杠杆152相连接。通过偏心轮145,框架143的运动和依此振荡轴154的振荡运动就可以被控制。

    一个扣孔眼一缝纫机的工作方式是众所周知的。就此可特别地参考关于机器“推尔科普·阿德尔Duerkopp Adler kl.558”的操作说明及机械员指导。

    下面应该解释一下用于产生锯齿形运动的传动装置:

    如图10所示,在臂轴1上可摆动地安置一个带轴承101的U形框架100。该框架100具有一个腿件102和一个腿件103。在腿件102上构造了一个上边的桥接板104和一个下边的桥接板105(见图13)。在桥接板104,105上用螺钉107固定一个板件106。在桥接板104中构造了一个孔108,其中可转动地容置滑道轴109的一个端部。该桥接板105具有一个臂件110,在其端部上通过一个螺纹99及一个锁紧螺母112固定一个杆件111。此外在臂件110上设置一个销柱113。在销柱113上挂置一个被预张紧的弹簧114的端部,弹簧的另一自由端则挂置在于立柱16上设置的销柱115上。在板件106中安置一个带有内螺纹的凸缘116,其中容置一个可转动的调节螺栓117作为调节装置(见图6)。该弹簧114力图将框架100沿顺时针的转向去转动而不管臂轴1之可能的转动。

    缝纫机的臂件22设有窗口118,其借助螺钉被一个板件119所封闭。该板件119构造有一个此处未详细描绘的孔以用于调节螺栓117的穿过。框架100的转动位置则通过调节螺栓117靠置在板件119上而被限定。通过调节螺栓117的旋入可以锁定框架100的回转运动。

    如图8所示,板件106构造有一个轴承120,其中,可转动安置一个轴121。该轴121在一端部上固定设有一螺旋形的凸轮盘122,(图12)和在其自由端上设有一个调节钮123,其中,这个钮123用一个未描绘的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在轴121上。该调节钮123设有一个台阶部分124,它以约2mm的间隙通过一个在板件119中设置的通孔124a贯穿。

    如图11所示,该滑道轴109被构造有一个缩小直径的轴125,其可转动地被容装在腿103中构造的通孔125’中。此外,该滑道轴109设有一个T形的凹槽126a。在轴125的自由端上通过一个夹紧结构128固装一个杠杆127(图6)。该杠杆127设有一个销柱129。在销栓129之一端部上挂置一个张紧弹簧130的端部。弹簧130之另外的端部挂置在一个销柱131上,该销柱131则被固定在一个眼框132中,该眼框被安置在框架100上腿件103的这侧区域中。该销柱129的另一端部则靠置在凸轮盘122上(见图12)。该弹簧130则力图使杠杆127连同与其相连的轴125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图6)。在杠杆127上构造一个凸起133,它和一气动工作缸135的挺杆134有一间距。这个工作缸以简单工作方式构成并设有一个内部未描述的压力弹簧,为的是,该气动工作缸135在没有施加压力空气时处于一个状态,此时,该挺杆134处于一个驶入的位置上。该气动工作缸135设有一个支承板136,它被用螺栓137固定在框架100上腿件103的区域上。如图6所示,该气动工作缸135和杠杆127的结构配置是如此的:挺杆134在气动工作缸135被施加了压力空气时就会顶到杠杆127的凸起133上并因此使得,由杠杆127通过轴颈125夹紧的轴109沿与顺时针的反向被转动,依此,针杆振荡的幅度被改变。这种变化只有当选择在扣孔的端部应该缝纫一个横固线(Querriegel)(未示出)时才是需要的。该气动工作缸135和另一实施例的气动工作缸80被可控制地与一个控制装置90相连。

    在T形凹槽126a中伸入框架143的一个端部138,其中在这个端部138上还固定一个销柱140(图11)。在端部138的旁边并在销柱140上可转动地安装滑块141、142,该滑块141,142被如此地确定尺寸,即,它们没有间隙可移动地被容纳在包围着它们的凹槽126a的部件内。如图8所示,在框架143上构造一个臂件138和一个端部144。该框架143以其较长的相反对置的侧边包围着一个偏心轮145,该偏心轮用一个固定螺栓147固定在一个轴146上。

    此外,偏心轮145设有一个凸缘148。在轴146上同样通过一个固定螺栓147’固定一个带凸缘150的调节环149。这种带有凸缘148的偏心轮145和带有凸缘150的调节环149被这样构造,使框架143在轴向上和径向上都是无间隙地被导行(图8和11)。该框架143的端部144通过一个连接销151与一个杠杆152的端部接绞连接,杠杆152的自由端设有一个夹紧件153。这个夹紧件包围一个轴154。如图1所示,该轴154在缝纫机的臂件1中可转动地安置在轴承155,156中。该轴154在其对着针杆4的端部上设有一个直径更粗的部件157。

    如图6中所示,在杆件111的下边端部上安置有一个凸缘158以用于轴向导向一个在其下边可转动地安装在杆件111上的滚轮159。该滚轮159以间隙方式被一个U形结构的曲线道160所包围,该曲线道160按照一个预定的曲线连续地构造在凸轮盘161中。该凸轮盘161与轴162为固定连接,该上边的齿形带轮163和下边的齿形带轮164同样被固定在其上。

    通过与框架100拧装在一起的杆件111,该框架100与在齿形带轮163上方被固定在轴162上的凸轮盘161相连接。在凸轮盘161上加工的曲线道160如图6a所示是被一个内部的对中构件170和一个外部的凸轮169限定而成的。该凸轮盘161与调节轴162通过一个贯穿构件170和调节轴162延伸的销柱171形成抗钮连接。该曲线道160和其中容纳的滚轮159是如此确定尺寸的:滚轮159在一个位置上可以滚压在对中构件170上。而在另一个位置上与此相反,该滚轮159可以在凸轮169上滚动,因此,该滚轮159按照凸轮169的型廓可被提供一个偏移运动。如果该调节轴162被步进电机13所转动,为的是使缝纫工具带至在扣孔眼82中形成锁边的位置,那么,该凸轮盘161也被转动。在杆件111的下边端部上设置一个滚轮159,它运行在凸轮169上。凸轮盘161的一个转动可实现杆件111的一个偏移,进而实现框架100的摆动运动。在图6中描绘的位置情况下,松开螺栓117通过框架100的一个反时针转向的摆动运动可实现一个滚轮159被靠置到向径向外部回退的曲线道160上。这一点是通过拉力弹簧114的作用力实现的。同时,轴154发生一个位移,这样就使针6在缝纫物36中的针迹点改变并且调节了在扣孔眼28’中的中间料b,e(图14,15)。将螺栓117拧紧则实现一个到凸轮盘161的对中构件170上的靠置并因此,实现框架100在顺时针方向克服弹簧114之作用力的一个摆动。

    下面,应该简短地介绍一下缝纫机的工作方式;

    在先剪模式中,在工作台9上被夹板35所固定的缝纫物36中制做一个扣孔锁边28,如图15中所示。在这一模式中,在扣孔锁边28之纵向区域中安置的相反对置的针迹列26,27的针6的里边的针迹点必须是紧密地相互靠置的或者说相互对应的,因此,在缝纫前被裁剪装置34所制做的剪口32不会散边,而是被针迹列26,27所包围。该锯齿形针迹的里边的针位点在眼28’的区域内向里边移位尺寸d,这样,剪口32的裁剪边缘在扣孔眼之整个区域上被覆盖。该锯齿形针迹的宽度a是机械方式可预定的。本机器在此置于其基础位置上(无中间料)。因此,框架100必须是在其沿顺时针转向的终端位置中。通过拧紧调节螺栓117,该框架100就会克服弹簧114的作用力被拉到这一终端位置上。这个安置在杆件111之下边端部上的并在凸轮盘161中运行的滚轮159在这一位置上就靠置在凸轮盘161之对中构件170上。

    一个在后剪模式中制做的扣孔表明在图14中。在两个相反对置的针迹列26,27之间必须在纵向区域中形成一个宽度b的中问料29,它允许在缝纫以后产生剪口32而扣孔锁边28不会被剪开。在眼28’的区域内、该里边的针迹点相对于剪口位置调节一个间距e。该针迹宽度a相对于先剪模式是不变的。针迹位置的改变是通过凸轮盘161及在杆件111之下边端部上安置的滚轮159实现的。在将调节螺栓117松开之后,该框架100通过弹簧114之力以逆时针方向被摆动。同时杆件111在凸轮盘161中径向上朝外边移动并靠置在凸轮169上。在滚轮159靠置在凸轮169之型廓(曲线道160)上时,框架100之进一步的摆动运动就被阻止了。框架100的这个位移则导致框架143的一个位移,而这个位移则通过臂144及杠杆152而移动该振荡轴154。而振荡轴154的位移就调节出该中间料29的宽度b。现在,根据图6a中以172标注的对称线作为起始点就可以在箭头P的方向上实施缝纫工具的一个转动。该针迹列26被构成。在进入扣眼28’时,该滚轮159处在图6a中以“X”标注的位置上。然后在角度W的范围内,缝纫工具进行在扣眼区域中的转动;而针迹点在扣眼28’的顶点上位移尺寸e。通过凸轮盘161及框架100与摆梭11和针杆4的转动运动机械的联接在保持针迹宽度a的条件下并在一个转角W范围内实现对针迹位置的改变。

    因为,凸轮盘161的转动是依据相应扣孔的完成程度进行的,所以由此和已经实施的扣孔针迹数目存在一个间接的依赖关系,从如图16所典型描述的实施例一样,这一点下面还要详细阐述:

    若不用一个安置在轴162上的凸轮盘161,可设置一个分开的调节传动装置80,它通过一个气动工作缸构成。该气动工作缸80用螺栓固装在壳体17上并且它的活塞81与一个压力杆82配合作用,该杆82则作用在一个构造于框架100上的臂件100a上。通过拉力弹簧114使该框架100被保持在其以逆时针摆动的终端位置上。该工作缸80是通过压力管道92与阀91相连接的,该阀又通过压力空气管道93连接在一个此处未描述的压力空气源上。该阀91与电气控制装置90相连接。该控制装置90对已完成的针迹计数并依此判断扣孔的完成程度。一旦针迹位置必须被改变时,该控制装置90则向阀91发送一个信号。该阀打开并将压力空气管道93与管道92相连接。该活塞81则驶出并且压力杆92将杠杆100以顺时针方向围绕在图16中仅以点划线描绘的臂轴1摆动。因此,在此处图16中未表示的、并和图6中公开的描述相类似的传动装置50摆动并通过与其连接的臂件144改变振荡轴154的位置。

    零件编号

    1臂轴                2曲柄传动机构

    3上针杆轴承          4针杆

    5下针杆轴承          6针

    7可转动的摆梭轴承    8上摆梭轴承/轴承

    9 X-Y作台/工作台     10下摆梭轴承/轴承

    11摆梭               12基板

    13电机               14肋

    15齿形带             16立柱

    17壳体               18电机

    19齿形带             20齿形带

    21手轮               22臂件/机器臂

    23带轮               24带轮

    25电机用轴承         26针迹列

    27针迹列             28扣孔锁边

    28’扣眼/扣孔眼      29中间料

    30转轴               31齿轮

    32剪口               33齿形带轮

    34裁剪装置           35夹板

    36缝纫物             40锯齿(形成)装置/装置

    42轴颈               43调节环

    44下边轴承套        45叉式杠杆

    46同步环            50传动装置

    60传动装置          61齿轮

    62小齿轮            71向心球轴承

    72向心球轴承        80调节驱动装置/气动工作缸

    81活塞              82压力杆

    90控制装置          91阀

    92管道              93管道

    99螺纹              100框架

    100a臂件            101轴承

    102腿件             103腿件

    104桥接板           105桥接板

    106板件             107螺钉

    108孔               109轴/滑道轴

    110臂件             111杆件

    112锁定螺母         113销柱

    114弹簧             115销柱

    116凸缘             117调节螺栓/调节装置

    118窗口             119板件

    120轴承             121轴

    122曲线盘           123调节钮

    124台阶部分         124a孔

    125轴颈/自由端      125’孔

    126滑道             126a凹槽

    127杠杆             128夹紧件

    129销柱             130弹簧

    131销柱            132扣眼

    133凸起            134挺杆

    135气动缸/缸       136支承板

    137螺栓            138臂件

    140销柱            141滑块

    142滑块            143框架

    144臂件            145偏心轮

    146轴              147锁定螺栓

    147’锁定螺栓      148凸缘

    149调节环          150凸缘

    151附加销          152杠杆

    153夹紧件          154振荡轴

    155轴承            156轴承

    157构件            158凸缘

    159滚轮            160曲线道

    161凸轮盘          162轴

    163齿形带轮        164齿形带轮

    165齿形带          166齿形带轮

    167齿形带          169凸轮

    170对中构件        171销柱

    172对称线          a宽度/针迹度度

    b中间料            d中间利

    e中间料            p箭头

扣孔眼-缝纫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扣孔眼-缝纫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扣孔眼-缝纫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扣孔眼-缝纫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扣孔眼-缝纫机.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缝纫机,具有工作台,针迹形成装置和用于制做扣孔的裁剪装置;该扣孔被扣孔锁边的锯齿形针迹限定,缝纫工具包括一个针杆和一个在针杆下端部设置的针,该针与基板中的一个摆梭配合作用;为了在后剪模式中在扣孔锁边中产生中间料,设置了一个调节装置用于改变锯齿形针迹的位置;针杆的振荡运动可通过一个可转换的传动装置加以控制;通过转换该传动装置,锯齿形针迹的位置在与缝纫工具之转位的直接耦合联接中被改变。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缝纫;绣花;簇绒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