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步行单向自行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步行单向自行鞋.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9698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5.08 CN 103096985 A *CN103096985A* (21)申请号 201180025791.8 (22)申请日 2011.12.02 A63C 17/04(2006.01) (71)申请人 蔡建明 地址 362000 中福建省石狮市八七路 669 号 (72)发明人 蔡建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 司 35205 代理人 陈雪莹 (54) 发明名称 一种步行单向自行鞋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步行单向自行鞋, 其包括一 鞋本体, 该鞋本体的鞋底的前部相对其后部稍翘。
2、 起, 该鞋底的前部下底面处开设有一开口状容置 腔, 该容置腔内设有轴向沿垂直上述鞋本体长度 方向设置的滑轮体, 该滑轮体轮面的最低点伸出 上述容置腔的开口且与上述鞋底的后部相齐平, 且该滑轮体上设有控制其作单向转动以带动上述 鞋底前行的单向控制件 ; 本发明步行单向自行鞋 适于日常穿戴使用且具有自滑行功能, 其能够为 行走中提供一定的前行动力, 具有结构简单又实 用等特点。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2.11.20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CN2011/083352 2011.12.02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11 页 。
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96985 A CN 103096985 A *CN103096985A* 1/1 页 2 1. 一种步行单向自行鞋, 其包括一鞋本体, 其特征在于 : 该鞋本体的鞋底的前部相对 其后部稍翘起, 该鞋底的前部下底面开设有一开口状容置腔, 该容置腔内设有轴向沿垂直 上述鞋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轮体, 该滑轮体轮面的最低点伸出上述容置腔的开口且与上 述鞋底的后部相齐平, 且该滑轮体上设有控制其作单向转动以带动上述鞋底前行的单向控 制件。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
4、种步行单向自行鞋, 其特征在于 : 上述滑轮体采用一中间轴 轴接在容置腔内, 上述单向控制件为安装在上述滑轮体与上述中间轴之间的单向轴承件。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步行单向自行鞋, 其特征在于 : 上述容置腔内衬套有一与 上述容置腔相适配的底部呈开口状的内腔壳, 上述滑轮体和中间轴安装在该内腔壳内。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步行单向自行鞋, 其特征在于 : 上述容置腔内还设有调节 上述滑轮体使其轮面的最低点与此容置腔的开口相齐平的调节模块。 5. 如权利要求 1 或 4 所述的一种步行单向自行鞋, 其特征在于 : 上述鞋底的背面上位 于上述容置腔与上述鞋底中部间的位置处开设有。
5、一软化槽。 6.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步行单向自行鞋, 其特征在于 : 上述调节模块包括一外壳 体、 一旋转件和二弹性件 ; 上述外壳体与上述容置腔相适配, 且该外壳体上相对的二侧壁上 各开设有一两端部呈高低设置的弧型下凹的弧形槽, 用于轴接上述滑轮体的中间轴的两端 分别嵌设在二上述弧形槽内 ; 上述旋转件包括一旋转轴和二旋转臂, 上述外壳体上对应上 述弧形槽的上方且其两端部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供旋转轴适配轴接的轴孔, 上述旋转轴的 一端向外延伸至上述鞋底外形成一调节柄 ; 上述二弹性件分别套置在上述二旋转臂上并呈 压缩连接于上述中间轴与上述旋转轴之间。 7.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步。
6、行单向自行鞋, 其特征在于 : 上述调节模块包括一外壳 体、 一旋转件及二弹性件 ; 上述外壳体与上述容置腔相适配, 且该外壳体上相对的二侧壁上 各开设有一调节槽, 该调节槽包括相贯通的均为下凹弧型状的水平弧段部和倾斜弧段部, 该水平弧段部的自由端部高于上述倾斜弧段部的自由端部, 用于轴接上述滑轮体的中间轴 的两端分别嵌设在二上述调节槽内 ; 上述旋转件包括一旋转轴和二旋转臂, 上述外壳体上 对应上述调节槽的上方且其两端部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供旋转轴适配轴接的轴孔, 上述旋 转轴的一端向外延伸至上述鞋本体外形成一调节柄 ; 上述二旋转臂的自由端各开设有一用 于适当卡持上述中间轴并带动其在上述调节。
7、槽内滑动调节的条形槽, 上述二弹性件呈压缩 连接在上述中间轴与上述旋转轴之间。 8.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步行单向自行鞋, 其特征在于 : 上述调节模块包括一外壳 体、 一旋转件及弹性件 ; 该外壳体与上述容置腔相适配, 且此外壳体内连设有二连接部 ; 上 述旋转件包括一旋转轴和二连接臂, 上述旋转轴的两端部轴接在上述二连接部上, 并且旋 转轴的一端向外延伸至上述鞋本体外形成调节柄, 上述中间轴经由上述二连接臂平行连设 于上述旋转轴上 ; 上述外壳体上对应位于上述旋转轴的另一端部的正上方位置处设有一定 位柱, 上述弹性件呈拉伸连接在上述定位柱与上述中间轴之间, 上述旋转轴上还设有限制 上。
8、述中间轴往后端摆动幅度的限位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96985 A 2 1/5 页 3 一种步行单向自行鞋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体, 具体是指一种步行单向自行鞋。 背景技术 0002 鞋是人们日常生活一种必需的生活用品, 其按大的分类可以分为日常穿戴的护脚 步行鞋、 带滑轮或冰刀等具有滑行功能的轮鞋及特殊条件下使用的特种鞋等等 ; 护脚步行 鞋按款式、 工艺、 用途等可分有许许多多类型, 不管是哪种类型, 都有一共同点是鞋底均为 与脚板相适应的平面式结构, 在使用中要随同穿戴者的脚一起做步行式的行走, 其不同于 带滑行功能的轮鞋, 护脚步行鞋的前移动力完全由穿戴。
9、者的脚来控制, 且穿戴行走中稳定 可控 ; 然而, 正由于所述护脚步行鞋稳定可控, 故其不具有如同轮鞋一样的自滑行功能, 不 能够为行走提供一定的动力, 存在步行缓慢的缺陷 ; 而现有轮鞋虽然具有自滑行功能, 但其 只能够作为一种娱乐体育用品, 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应用。 0003 有鉴于此, 本发明人针对所述现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发明了一种具有自行功 能的日常用步行鞋, 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日常穿戴使用且具有自滑行功能的步行单向自 行鞋, 其能够为行走中提供一定的前行动力, 具有结构简单又实用等特点。 0005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解。
10、决方案是 : 0006 一种步行单向自行鞋, 其包括一鞋本体, 该鞋本体的鞋底的前部相对其后部稍翘 起, 该鞋底的前部下底面开设有一开口状容置腔, 该容置腔内设有轴向沿垂直上述鞋本体 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轮体, 该滑轮体轮面的最低点伸出上述容置腔的开口且与上述鞋底的后 部相齐平, 且该滑轮体上设有控制其作单向转动以带动上述鞋底前行的单向控制件。 0007 上述滑轮体采用一中间轴轴接在容置腔内, 上述单向控制件为安装在上述滑轮体 与上述中间轴之间的单向轴承件。 0008 上述容置腔内衬套有一与上述容置腔相适配的底部呈开口状的内腔壳, 上述滑轮 体和中间轴安装在该内腔壳内。 0009 上述容置腔内还设。
11、有调节上述滑轮体使其轮面的最低点与此容置腔的开口相齐 平的调节模块。 0010 上述鞋底的背面上位于上述容置腔与上述鞋底中部间的位置处开设有一软化槽。 0011 上述调节模块包括一外壳体、 一旋转件和二弹性件 ; 上述外壳体与上述容置腔相 适配, 且该外壳体上相对的二侧壁上各开设有一两端部呈高低设置的弧型下凹的弧形槽, 用于轴接上述滑轮体的中间轴的两端分别嵌设在二上述弧形槽内 ; 上述旋转件包括一旋转 轴和二旋转臂, 上述外壳体上对应上述弧形槽的上方且其两端部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供旋 转轴适配轴接的轴孔, 上述旋转轴的一端向外延伸至上述鞋底外形成一调节柄 ; 上述二弹 性件分别套置在上述二旋转臂。
12、上并呈压缩连接于上述中间轴与上述旋转轴之间。 说 明 书 CN 103096985 A 3 2/5 页 4 0012 上述调节模块包括一外壳体、 一旋转件及二弹性件 ; 上述外壳体与上述容置腔相 适配, 且该外壳体上相对的二侧壁上各开设有一调节槽, 该调节槽包括相贯通的均为下凹 弧型状的水平弧段部和倾斜弧段部, 该水平弧段部的自由端部高于上述倾斜弧段部的自由 端部, 用于轴接上述滑轮体的中间轴的两端分别嵌设在二上述调节槽内 ; 上述旋转件包括 一旋转轴和二旋转臂, 上述外壳体上对应上述调节槽的上方且其两端部之间的位置处开设 有供旋转轴适配轴接的轴孔, 上述旋转轴的一端向外延伸至上述鞋本体外形成。
13、一调节柄 ; 上述二旋转臂的自由端各开设有一用于适当卡持上述中间轴并带动其在上述调节槽内滑 动调节的条形槽, 上述二弹性件呈压缩连接在上述中间轴与上述旋转轴之间。 0013 上述调节模块包括一外壳体、 一旋转件及弹性件 ; 该外壳体与上述容置腔相适配, 且此外壳体内连设有二连接部 ; 上述旋转件包括一旋转轴和二连接臂, 上述旋转轴的两端 部轴接在上述二连接部上, 并且旋转轴的一端向外延伸至上述鞋本体外形成调节柄, 上述 中间轴经由上述二连接臂平行连设于上述旋转轴上 ; 上述外壳体上对应位于上述旋转轴的 另一端部的正上方位置处设有一定位柱, 上述弹性件呈拉伸连接在上述定位柱与上述中间 轴之间, 。
14、上述旋转轴上还设有限制上述中间轴往后端摆动幅度的限位件。 0014 采用上述方案后, 本发明一种步行单向自行鞋, 其滑轮体设置在鞋底前部的下底 面所开设的容置腔内, 滑轮体轴向垂直于鞋底的长度方向设置, 且该滑轮体轮面的最低点 伸出容置腔的开口且与鞋底的后部相平齐, 则本案自行鞋能够同现有护脚步行鞋一样稳定 地行走, 滑轮体只能作带动鞋底前行的单向旋转, 则在平稳的路面上能够进行可控的稳定 行走 ; 当需要借助步行单向自行鞋进行较快的前进时, 特别是在下斜坡时, 可以将脚底的重 心稍偏向前部, 则借由地心引力作用, 滑轮体向前单向旋转, 即可实现自行效果, 倘若需要 恢复步行, 只需将脚底的重。
15、心恢复平稳即可, 简单又方便。 0015 再有, 本案还可以配设一调节滑轮体位置的调节模块, 则不需要借助滑轮体实现 自行作用时, 通过调节模块将滑轮体适当上调至其轮面的最低点与容置腔的开口相齐平, 以利于加强自行鞋在步行时的平稳舒适性, 还避免了滑轮体在未使用中可能受到磨损的缺 陷。 附图说明 0016 图 1 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 0017 图 2 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 0018 图 3 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在下斜坡时的剖视图 ; 0019 图 4 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 0020 图 5 是本发明调节模块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 未。
16、包括外壳体 ) ; 0021 图 6 是本发明调节模块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侧视图 ; 0022 图 7 是本发明调节模块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 未包括外壳体 ) ; 0023 图 8 是本发明调节模块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组装侧视图 ; 0024 图 9 是本发明调节模块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 0025 图 10 是本发明调节模块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 0026 图 11 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对滑轮体位置调节的状态示意图。 0027 标号说明 说 明 书 CN 103096985 A 4 3/5 页 5 0028 鞋底 1 前部 11 0029 容置腔 12 软化槽 13。
17、 0030 滑轮体 2 单向控制件 3 0031 中间轴 4 悬臂 41 0032 调节柄 41 调节模块 5 0033 外壳体 51 调节槽 511 0034 弧形槽 512 连接部 513 0035 定位柱 514 旋转件 52 0036 旋转轴 521 旋转臂 522 0037 调节柄 523 条形槽 524 0038 连接臂 525 限位件 526 0039 弹性件 53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 述。 0041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步行单向自行鞋, 其第一较佳实施例如图 1-2 所示, 其包括一 鞋本体和滑轮体 2 。
18、; 为了便于滑轮体 2 的设置, 优选的, 所述鞋本体的鞋底 1 具有一定的厚 度, 该鞋底 1 的前部 11 相对其后部稍翘起, 于该前部 11 的下底面处开设有一容置腔 12, 该 容置腔 12 的下底部呈开口状 ; 容置腔 12 内还可以适配衬套有一下底面呈开口状的内腔壳 (图1中未标示出), 其便于下述中间轴4的组装, 也起到降低所述容置腔12、 滑轮体2对整 个鞋底 1 的影响作用, 确保整个鞋底 1 穿戴中的舒适性。 0042 所述滑轮体 2 设有两个, 其可旋转的容置在容置腔 12 内, 具体可以采用一中间轴 4 轴接在容置腔 12 内, 滑轮体 2 以其轴向沿垂直鞋底 1 长度。
19、方向的方式设置, 如图 2 所示, 滑轮体轮 2 设置于容置腔 12 内之后, 其轮面的最低点伸出容置腔 12 的开口且与鞋底 1 的 后部相齐平 ; 滑轮体 2 上还设有控制其作单向转动以带动鞋底 1 前行的单向控制件 3, 该单 向控制件 3 优选的为一单向轴承件, 其安装在滑轮体 2 与中间轴 4 之间。 0043 由于所述滑轮体2只设置在鞋底1的前部, 且由该滑轮体2的轮面及鞋底1后部的 底面构成为一齐平的平面, 则所述步行单向自行鞋能够同现有护脚步行鞋一样稳定地步行 行走, 滑轮体2只能作带动鞋底1前行的方向单向旋转, 则其在平稳的路面上能够进行可控 的稳定行走 ; 当需要借助步行单。
20、向自行鞋进行较快的前进时, 特别是在下斜坡时, 如图 3 所 示, 可以将脚底的重心稍偏向前部 11, 则借由地心引力作用, 滑轮体 2 向前单向旋转, 即可 实现自行效果, 而且在自行过程中可通过改变脚底(即鞋底1)的重心位置随时调节自行的 速度, 倘若需要恢复步行作用, 只需将脚底的重心恢复平稳即可, 变换方式简单又方便 ; 故 本发明步行单向自行鞋不仅能够稳定可控的步行行走外, 还具有自滑行功能, 适于日常鞋 体使用, 同时能够适当提高人们步行速度, 极其实用, 也给人们的出行中增添许多的乐趣。 0044 本发明进一步给出了第二较佳实施例, 所述容置腔12内还设有调节滑轮体2位置 的调节。
21、模块 5, 则不需要借助滑轮体 2 实现自行作用时, 通过调节模块 5 将滑轮体 2 适当上 调至其轮面的最低点与容置腔 12 的开口相齐平 ( 参见图 11 所示 ), 其不仅避免了滑轮体 2 说 明 书 CN 103096985 A 5 4/5 页 6 在未使用中可能受到磨损的缺陷, 而且还加强了自行鞋在步行时的平稳舒适性 ; 下面通过 三个较佳的实施例来具体阐述调节模块 5。 0045 这里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 本发明为了适应滑轮体2及调节模块5的设计, 自行鞋 的鞋底1设有一定的厚度, 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此设计对鞋底1穿戴中的舒适性及稳定性, 于鞋底 1 的背面上位于容置腔 12 与鞋。
22、底 1 中部之间的位置处还开设有一软化槽 13, 其使 鞋底 1 适应前脚掌与脚后跟在步行中作略微弯曲的踩踏方式, 由此提高了步行时的舒适性 和平稳性 ; 而且当自行鞋下斜坡作自滑行时, 在确保鞋底 1 的前部处于平稳状态下, 借由软 化槽13的设计能够使鞋底1的后部稍翘起, 其使自行鞋在自滑行中能够进行更为平稳的控 制。 0046 所述调节模块 5 的第一较佳实施例, 参见图 4-6, 其包括一外壳体 51、 一旋转件 52 及二弹性件 53 ; 其中 : 0047 所述外壳体 51 为一底面开口的壳体, 其与容置腔 12 相适配, 于外壳体 51 上相对 的二侧壁上各开设有一调节槽 511。
23、, 所述中间轴 4 的两端分别嵌设在该二调节槽 511 内 ; 参 见图 6, 调节槽 511 包括相贯通的均呈下凹弧型状的水平弧段部和倾斜弧段部, 该水平弧段 部的自由端部高于上述倾斜弧段部的自由端部, 即调节槽 511 的二端部呈高低设置, 当中 间轴 4 位于调节槽 511 的低位置端部时, 滑轮体 2 的轮面的最低点伸出容置腔 12 的开口且 与鞋底 1 的后部相齐平, 当位于调节槽 511 高位置端部时, 滑轮体 2 恰好完全容置在容置腔 12 内 ; 所述外壳体 51 上对应调节槽 511 的上方位置处各开设有一供下述旋转轴 521 轴接 的轴孔 ( 图中未示出 ), 该轴孔在水平。
24、方向上位于调节槽 511 的两端部之间, 较佳地较靠近 低位置端部 ; 0048 所述旋转件 52 包括一旋转轴 521 和二旋转臂 522, 旋转轴 521 的两端适配轴接在 所述二轴孔内, 上述旋转轴 521 的一端向外延伸至鞋本体外形成一调节柄 523 ; 二旋转臂 522对应形成于靠近旋转轴521两端部处, 二旋转臂522的自由端各开设有一用于卡持中间 轴 4 的条形槽 524, 该条形槽 524 用于带动中间轴 4 在调节槽 511 内滑动的作用, 中间轴 4 在滑动中其与旋转轴 521 间的距离为变化的, 故所述条形槽 524 需设置有一定的槽深 ( 具 体如图 5 所示 ) 以便。
25、于调节 ; 0049 所述二弹性件 53, 对应于所述二旋转臂 522 的位置设置, 其呈压缩状连接在中间 轴 4 与旋转轴 521 之间, 具体当二旋转臂 522 旋转至对应调节槽 511 的两端部时, 该弹性件 53 处于压缩状态, 由该弹性件 53 的顶持作用力使得中间轴 4 固定在两端部处, 当需要调节 中间轴 4 在调节槽 511 内滑动中, 其同时借由弹性件 53 的伸缩弹性力及条形槽 524 的侧壁 带动及槽深调节作用实现 ; 0050 由此, 假设中间轴 4 处于调节槽 511 的低位置端部时, 中间轴 4 借由弹性件 53 顶 持作用实现定位, 操作调节柄 523, 由旋转轴。
26、 521 带动旋转臂 522 往调节槽 511 的高位置端 部方向旋转, 过程中, 由条形槽 524 的侧壁带动中间轴 4 沿调节槽 511 的倾斜弧段部上移, 之后同时借由条形槽 524 侧壁带动及被压缩的弹性件 53 的恢复伸展趋势, 使中间轴 4 进入 水平弧段部, 最后随着所述旋转臂 522 的继续旋转使中间轴 4 受顶持固定在调节槽 511 的 高位置端部处 ( 如图 5 所示 ) ; 中间轴 4 的反方向调节原理如上所述, 这里不再详细阐述。 0051 所述调节模块 5 的第二较佳实施例, 参见图 7-8 所示, 其结构类似第一较佳实施 例, 其包括一外壳体 51、 一旋转件 52。
27、 和二弹性件 53 ; 其中 : 说 明 书 CN 103096985 A 6 5/5 页 7 0052 所述外壳体 51 与容置腔 12 相适配, 且该外壳体 51 上相对的二侧壁上各开设有一 两端部呈高低设置的弧型下凹的的弧形槽512, 中间轴4的两端分别嵌设在该二弧形槽512 内 ; 旋转件 52 包括一旋转轴 521 和二旋转臂 522, 外壳体 51 上对应弧形槽 512 的上方位置 处开设有供旋转轴 521 适配轴接的轴孔 ( 图中未示出 ), 旋转轴 521 的一端向外延伸至鞋 底 1 外形成一调节柄 523 ; 上述轴孔在水平方向上位于调节槽 511 的两端部之间, 较佳地较 。
28、靠近低位置端部 ; 所述二弹性件 53 分别套置在二旋转臂 522 上, 即二旋转臂 522 分别插入 二弹性件 53 内, 并且该二弹性件 53 呈压缩地连接于中间轴 4 与旋转轴 521 之间, 则中间轴 4、 弹性件 53 及旋转轴 521 三者位于同一平面上, 且由弹性件 53 的弹性作用, 所述中间轴 4 与旋转轴 521 间的距离为可调节的。 0053 由此, 假设中间轴 4 处于弧形槽 512 高位置端部时, 中间轴 4 借由被压缩的弹性件 53的抵持作用实现定位(如图7), 滑轮体2恰好完全容置在容置腔12内 ; 操作调节柄523, 由旋转轴 521、 旋转臂 522 带动弹性。
29、件 53, 从而带动中间轴 4 往弧形槽 512 的中间低位置处 旋转, 旋转至中间轴 4 置于弧形槽 512 的低位置端部停止旋转, 中间轴 4 同样借由被压缩的 弹性件53的抵持作用实现定位, 此时滑轮体2的轮面的最低点伸出容置腔12的开口 ; 中间 轴 4 的反方向调节原理如上所述, 这里不再详细阐述。 0054 所述调节模块5的第三较佳实施例, 参见图9-10所示, 其包括一外壳体51、 一旋转 件 52 及二弹性件 53 ; 其中 : 0055 所述外壳体51与容置腔12相适配, 且此外壳体51内连设有二连接部513 ; 所示旋 转件 52 包括一旋转轴 521 和二连接臂 525,。
30、 上述旋转轴 521 的两端部经由轴孔轴接在二连 接部 513 上, 并且旋转轴 521 的一端向外延伸至上述鞋本体外形成调节柄 523, 所示中间轴 4 经由二连接臂 525 平行连设于旋转轴 521 上 ; 外壳体 51 上对应位于旋转轴 521 的另一端 部的正上方位置处设有一定位柱 514, 二弹性件 53 呈拉伸连接在定位柱 514 与中间轴 4 之 间。 0056 所述旋转件 52 带动中间轴 4 的旋转幅度类似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弧形槽的调节幅 度, 其调节原理类似上面二实施例, 这里不再详细阐述 ; 但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在该实 施例中, 由于中间轴4呈悬空摆动状态, 故对应弹。
31、性件53的状态为拉伸状态, 则能够用于提 持中间轴 4 及其上的滑轮体 2, 另外该第三实施例的结构设计无需在外壳体 51 上开设调节 槽或弧形槽就能够实现, 可增强整个外壳体 51 的稳定性。 0057 为了使所述中间轴 4 及滑轮体 2 在调节过程中前后具有一定的限位幅度, 于旋转 轴 521 上还可设有对应前后限位的二限位件 526( 图中只画出前限位的限位件 ), 该限位件 526 位一限位凸柱, 例如当旋转轴 521 旋转上调到一定幅度 ( 滑轮体 2 完全沉入容置腔 12 内 ) 时, 借由该限位凸柱与外壳体 51 的内壁之间的相互限位, 即可实现限位中间轴 4 上调 摆动的幅度,。
32、 后限位原理同上所述。 0058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 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 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说 明 书 CN 103096985 A 7 1/11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96985 A 8 2/11 页 9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96985 A 9 3/11 页 10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96985 A 10 4/11 页 11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96985 A 11 5/11 页 12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96985 A 12 6/11 页 13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96985 A 13 7/11 页 14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96985 A 14 8/11 页 15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96985 A 15 9/11 页 16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96985 A 16 10/11 页 17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96985 A 17 11/11 页 18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96985 A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