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炼钢过程中的脱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转炉炼钢过程中的脱氧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7446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5.01 CN 103074462 A *CN103074462A* (21)申请号 201310039797.1 (22)申请日 2013.02.01 C21C 5/28(2006.01) (71)申请人 首钢水城钢铁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553028 贵州省贵阳市六盘水市钟山区 巴西北路 77 号 (72)发明人 田立峰 杨茂麟 刘永林 王丽鹃 张应荣 徐宾 韦轶华 陈海英 (74)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52106 代理人 刘安宁 (54) 发明名称 一种转炉炼钢过程中的脱氧方。
2、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炉炼钢过程中的脱氧方 法, 在转炉吹炼完成后出钢过程中, 在出钢 30 秒 即出钢至 1/4 时加入复合脱氧剂 ; 加完复合脱氧 剂 10 秒时加入硅锰、 硅铁进行合金 ; 完全出钢后, 根据钢种需要加入或不加入 SiAlCaBa 终脱氧剂、 或加入 SiAlCaBa 与该复合脱氧剂共同作为终脱 氧剂, 完成整个脱氧处理 ; 复合脱氧剂主要成分 有 Ca、 Si、 C、 P、 S ; 加入复合脱氧剂的量根据出钢 碳含量进行加入。本发明针对钢材产品冶炼过程 中脱氧剂加入量进行优化, 将钢中氧活度控制在 一定范围, 保证炼钢产品质量, 同时对炼钢冶炼工 艺未做。
3、大的变动, 未增加辅助设备, 即可大幅降低 炼钢生产成本, 达到节约资源、 优化工艺的目的, 适用于炼钢企业。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74462 A CN 103074462 A *CN103074462A* 1/1 页 2 1. 一种转炉炼钢过程中的脱氧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转炉吹炼完成后出钢过程中, 在出 钢 30 秒即出钢至 1/4 时加入复合脱氧剂 ; 加完复合脱氧剂 10 秒时加入硅锰、 硅铁进行合 金 ; 完全出钢后, 根据钢。
4、种需要加入或不加入 SiAlCaBa 终脱氧剂、 或加入 SiAlCaBa 与该复 合脱氧剂共同作为终脱氧剂, 完成整个脱氧处理 ; 所述复合脱氧剂主要成分为 : Ca35 50、 Si20 40、 C 20、 P 0.05、 S 0.05%, 所述加入预脱氧剂和终脱氧剂的 量根据出钢碳含量按下表进行加入 : 2.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入的复合脱氧剂是市售产品, 加 入后各钢种建材产品氧活度控制范围是 : 对 HPB235, 氧活度 70ppm ; 对 HRB335, 氧活度 50ppm ; 对 HRB400, 氧活度 70pp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
5、074462 A 2 1/6 页 3 一种转炉炼钢过程中的脱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钢的冶炼, 尤其涉及添加脱氧剂去除杂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用钢工业产品不断更新换代, 因而对钢材质量要求越来越严 格。这迫使炼钢工艺和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 生产洁净钢和超洁净钢, 以提高钢的质量 和改善钢材的机械性能, 满足工业产品的要求。过去, 为了不断完善炼钢脱氧、 脱硫、 脱 磷及去除钢中非金属夹杂物, 科技人员采用了传统的脱氧剂对钢液进行脱氧, 而且还在 不断研究新的脱氧剂,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件 00110156.0 号 一种炼钢用复合脱氧剂及其 制备方法 0。
6、1127029.2 号 用于炼钢过程的脱氧剂的制法及其制备的烯土复合脱氧剂 、 01122913.6 号 炼钢用复合脱氧合金剂 、 200510073137.0 号 一种炼钢用锰系多元复合脱 氧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 200610152055.X 号 用于炼钢脱氧及微合金化的复合合金 、 200810004338.9 号 用于炼钢脱氧的含铝铁合金 、 201110190484.7 号 一种在炼钢中使用 的复合脱氧剂及其使用方法 、 201210132072.2 号 一种炼钢用压制式复合脱氧剂及其制备 方法 等。 0003 采用顶底复吹转炉生产工艺的企业, 在冶炼末期钢中溶入过量的氧, 而过量。
7、的氧 在钢中凝固时将逐渐从钢液中析出, 会形成夹杂物和气泡, 严重影响铸坯质量、 轧制后产品 的性能、 外观。 为保证产品质量, 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采用硅铝钙钡作为脱氧材料进行钢 水脱氧, 但此脱氧剂价格高、 用量大, 导致炼钢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炉炼钢过程中的脱氧方法, 是采用新型复合脱氧剂 作为预脱氧剂, 以节约资源、 优化工艺、 降低成本。 0005 发明人经研究, 得出采用一种复合脱氧剂作为预脱氧剂, 需要时采用 SiAlCaBa 或 SiAlCaBa 与该复合脱氧剂共同作为终脱氧剂的工艺流程 ; 在转炉炼钢过程中, 不同钢种在 不同条件下执行不。
8、同的加入方式, 所得到的钢中氧活度均能满足控制要求, 铸坯质量得到 保证。 0006 因此发明人提供的炼钢过程中的脱氧方法, 是在转炉吹炼完成后出钢过程中, 在 出钢 30 秒即出钢至 1/4 时加入复合脱氧剂 ; 加完复合脱氧剂 10 秒时加入硅锰、 硅铁合金 ; 完全出钢后, 根据钢种需要加入或不加入SiAlCaBa终脱氧剂、 或加入SiAlCaBa与该复合脱 氧剂共同作为终脱氧剂, 完成整个脱氧处理 ; 所述复合脱氧剂主要成分为 : Ca35 50、 Si20 40、 C 20、 P 0.05、 S 0.05%, 所述加入预脱氧剂和终脱氧剂的量根据 出钢碳含量按下表进行加入 : 0007。
9、 说 明 书 CN 103074462 A 3 2/6 页 4 0008 0009 上述方法中, 加入的复合脱氧剂是市售产品, 加入后各钢种建材产品氧活度控 制范围是 : 对 HPB235, 氧活度 70ppm ; 对 HRB335, 氧活度 50ppm ; 对 HRB400, 氧活度 70ppm。 0010 本发明方法针对钢材产品冶炼过程中脱氧剂加入量进行优化, 将钢中的氧活度控 制在一定的范围, 保证炼钢产品的质量, 同时对炼钢冶炼工艺未做大的变动, 未增加辅助设 备, 即可大幅降低炼钢生产成本, 达到节约资源、 优化工艺的目的, 适于在冶金行业推广普 及。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实施例。
10、 说 明 书 CN 103074462 A 4 3/6 页 5 0012 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钢厂 2012 年使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钢材冶炼工 艺中的脱氧方法具体如下 : 0013 一、 所用复合脱氧剂理化指标如下表 : 0014 Ca(%)Si(%) C(%)P(%)S(%) 35 5020 40 20 0.05 0.05 0015 该复合脱氧剂系贵州博宏公司根据本公司的成分控制要求生产的 ; 0016 二、 采用该复合脱氧剂作为预脱氧剂的加入量是依据不同钢种出钢碳 0017 含量而定, 按下表进行加入 : 0018 0019 三、 使用方法 : 在转炉吹炼完成后出钢过程中, 在出钢。
11、30秒即出钢至1/4时加入复 合脱氧剂 ; 加完复合脱氧剂 10 秒时加入硅锰、 硅铁合金 ; 完全出钢后, 根据需要按照方案规 定加入 SiAlCaBa 终脱氧剂, 完成整个脱氧处理 ; 在使用脱氧剂时严禁直接加入大包包底 ; 0020 四、 各钢种建材产品氧活度控制要求范围如下 : 对 HPB235, 氧活度 70ppm ; 对 HRB335, 氧活度 50ppm ; 对 HRB400, 氧活度 70ppm ; 0021 通过采用本发明方法之后, 各钢种建材产品的实际生产氧活度均达到控制要求 值, 如下表所示 : 说 明 书 CN 103074462 A 5 4/6 页 6 0022 钢种。
12、最大氧活度 (ppm)最小氧活度 (ppm)平均氧活度 (ppm) HPB23565.543.655.2 HRB33546.836.638.3 HRB40026.518.623.5 0023 0024 连铸坯质量见下表 说 明 书 CN 103074462 A 6 5/6 页 7 0025 0026 通过对比, 采用该复合脱氧剂作为预脱氧剂、 SiAlCaBa 作为终脱氧剂的工艺后, 连 铸坯低倍检验皮下气泡指标与原工艺情况下指标基本一致。 0027 部分炉次实施情况见下表 0028 说 明 书 CN 103074462 A 7 6/6 页 8 0029 可见氧活度及铸坯皮下气泡等级均满足相关要求。 0030 该公司与其它钢铁企业脱氧剂使用不同之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 0031 1、 该公司炼钢冶炼过程中采用预脱氧剂和终脱氧剂的工艺方式, 大幅度降低炼钢 冶炼成本, 每吨钢材产品成本比过去下降 5 6 元, 并确保铸坯质量, 符合国家节能减排要 求 ; 0032 2、 已形成的不同钢种依据出钢碳含量对脱氧剂的加入量制度, 并进行产业化生 产。 说 明 书 CN 103074462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