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具有加入的电解质的热加压水中连续制备2丁酮的方法.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5325492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65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80042513.3

申请日:

2011.10.17

公开号:

CN103080059A

公开日:

2013.05.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7C 45/52申请公布日:2013050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C 45/52申请日:20111017|||公开

IPC分类号:

C07C45/52; C07C49/10

主分类号:

C07C45/52

申请人:

瓦克化学股份公司

发明人:

C·吕丁格; H-J·埃贝勒; A·索莱尔; H·福格尔

地址:

德国慕尼黑

优先权:

2010.10.20 DE 102010042703.9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过晓东;谭邦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加入电解质的热加压水中从2,3-丁二醇连续制备2-丁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选自Ce(SO4)2、Fe2(SO4)3、Al2(SO4)的化合物作为所述加入的电解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用于在具有加入的电解质的热加压水中从2,3‑丁二醇连续制备2‑丁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选自Ce(SO4)2、Fe2(SO4)3、Al2(SO4)的化合物作为所述加入的电解质。
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入的电解质以200‑1100ppm(g g‑1)的浓度使用。
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0.5‑20%(g g‑1)或0.056‑2.22mol L‑1的2,3‑丁二醇的水溶液作为反应物。
权利要求1、2或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在300℃‑400℃、特别优选320℃的温度下,和优选300‑400巴、特别优选340巴的压力下进行。
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在反应室中的流体力学停留时间为5‑200秒。

说明书

说明书用于在具有加入的电解质的热加压水中连续制备2‑丁酮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具有加入的电解质的热加压水中从2,3‑丁二醇连续制备2‑丁酮的方法。
2‑丁酮主要被用作燃料添加剂和用于清漆、塑料、树脂、硝化纤维和乙酰纤维素的溶剂。另外,它也被用于润滑油的脱蜡。相当低比例的2‑丁酮被用作制备甲基异丙烯基酮以及甲基戊基酮和乙基戊基酮的原料。在过氧化氢的存在下,甲基乙基酮转化为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其为一种聚合引发剂。
在1,4‑位具有羟基的多醇,例如1,4‑丁二醇的反应产生相应的四氢呋喃衍生物。相比之下,具有邻羟基的二醇,例如1,2‑丙二醇和1,2‑丁二醇的脱水产生相应的醛或酮。之前已通过异相催化和均相催化实施了2,3‑丁二醇的脱水。硅铝酸盐(A.N.Bourns,R.V.V.Nicholls,Can.J.Res.B 1946‑1947,24‑25,80ff)和‑H(I.Bucsi,A.Molnár,M.bartók,Tetrahedron 1994,50,27,8195ff)被用作异相催化剂。硫酸(A.C.Neish,V.C.Haskell,F.J.MacDonald,Can.J.Res.B 1945,23,281ff)或磷酸(E.R.Alexander,D.C.Dittmer,J.Am.Chem.Soc.1951,73,1665ff)被用于均相催化脱水。在所有试验中,以不同的比例获得2‑丁酮和异丁醛,以及其与2,3‑丁二醇的乙缩醛。Bourns能够在225℃下在硅铝酸盐上的气相反应中以85%的收率获得2‑丁酮。收率在更高温度下下降,而高于450℃下仅形成气态分解产物。Bucsi等通过‑H催化剂上的异相催化实现了83%的2‑丁酮选择率和几乎完全的转化,而异丁醛的形成可几乎完全消除(S=3%)。Neish研究了加入3‑20%(g g‑1)硫酸的2‑丁酮的脱水动力学。对于外消旋‑内消旋原料((R,R‑)和(S,S‑)和内消旋‑2,3‑丁二醇的异构混合物),使用85%磷酸的蒸馏导致2‑丁酮和异丁醛的合并收率为59%。然而,高酸浓度的使用伴随着反应器腐蚀的增加。此外,处理(workup)过程中需要额外的中和。
还已知通过在亚临界水和超临界水中加入硫酸锌和硫酸镍,可增加多醇的转化率以及收率。在水中在内消旋赤藓糖醇脱水生成的主产物1,4‑脱水赤藓糖醇中其360℃、340巴下的最大收率为55%,并且含有988ppm(gg‑1)的硫酸锌。由亚临界水和超临界水中的1,2‑丙二醇开始反应,在360℃、340巴、停留时间120秒且含有400ppm(g g‑1)的硫酸锌下所实现的丙醛最大收率为90%。在320℃、34MPa和90秒的停留时间下,转化率为约70%,并且收率为70%(L.Ott,S.Kohl,M.Bicker,H.Vogel,Chem.Eng.Technol.2005,28,1561)。在340℃和340巴下,在400ppm(g g‑1)硫酸锌的存在下的1,2‑丁二醇向正丁醛的转化中,在120秒的停留时间之后实现了70%的最大收率(L.Ott,V.Lehr,S.Urfels,M.Bicker,H.Vogel,J.Supercrit.Fluids 2006,38,80ff)。该反应过程是不利的,因为硫酸锌非常昂贵,并且根据有害物质法规,硫酸镍被分级为对环境有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具有加入的电解质的热加压水中从2,3‑丁二醇连续制备2‑丁酮的优化方法。
该目的通过以下方法实现,其中将在热加压水中包含2,3‑丁二醇的混合物转化为2‑丁酮,其特征在于使用选自Ce(SO4)2、Fe2(SO4)3、Al2(SO4)3的化合物用作所述加入的电解质。
该加入的电解质优选以200‑1100ppm(g g‑1)的浓度使用,硫酸铁优选以200‑800ppm(g g‑1)(0.5‑2mmol L‑1),特别优选以200ppm(g g‑1)(0.5mmol L‑1)的浓度使用,硫酸铝优选以200‑1064ppm(g g‑1)(0.58‑3.11mmolL‑1),特别优选以200ppm(g g‑1)(0.58mmol L‑1)的浓度使用,并且硫酸铈优选以800ppm(g g‑1)(2.41mmol L‑1)的浓度使用。由于形成氢氧化物,与硫酸铁和硫酸铝的反应优选在具有pH<7的溶液中,特别优选在5%(g g‑1)乙酸溶液中进行,而硫酸铈优选以水溶液使用。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优选0.5‑20%(g g‑1)或0.056‑2.22mol L‑1的2,3‑丁二醇水溶液用作反应物。2,3‑丁二醇存在三种立体异构体,它们可彼此生化分离;两种对映体(R,R)‑和(S,S)‑2,3‑丁二醇以及内消旋形式的(R,S)‑2,3‑丁二醇。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优选使用(R,R)‑和(S,S)‑2,3‑丁二醇的异构混合物、以及内消旋形式的(R,S)‑2,3‑丁二醇,其在应用中也被称为外消旋‑内消旋‑2,3‑丁二醇。
所述反应在热加压水存在的条件下进行。这些条件优选包括温度300‑400℃,特别优选320℃,并且压力优选300‑400巴,特别优选340巴。
反应时间(反应室中的流体力学(hydrodynamic)停留时间)优选为5‑200秒。2,3‑丁二醇在亚临界水和超临界水(高压水)中的脱水是有利的,因为生化制得的丁二醇稀水溶液可在高压设备中直接被转化为2‑丁酮,而无需提前将水除去。在亚临界水和超临界水中的反应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处理过程中无需额外的中和。
使用硫酸铁和硫酸铝是有利的,因为这些盐非常廉价。根据有害物质法规,与硫酸锌和硫酸镍相比,硫酸铝和硫酸铁都是对环境友好的。
根据本发明,通过加入硫酸铝、硫酸铁和硫酸铈,可获得与使用硫酸锌相同的高达70mol%的2‑丁酮收率。这可由图9和10显示。由图8清楚地是硫酸铁和硫酸铝增强的活性。异丁醛的收率也与加入硫酸锌的那些相当。然而,清楚地是,对于2,3‑丁二醇向2‑丁酮的转化,与硫酸锌或硫酸镍相比,Ce(SO4)2、Fe2(SO4)3和/或Al2(SO4)具有增强的活性,因此能够使空时收率比硫酸锌或硫酸镍更佳。
图1显示了实施例所用设备的流程图。
图2显示了来自实施例1、在320℃和34MPa下未加入和加入200‑1064ppm(g g‑1)的Al2(SO4)3下的2,3‑丁二醇转化率作为停留时间的函数。
图3显示了来自实施例1、在320℃和34MPa下未加入和加入200‑1064ppm(g g‑1)的Al2(SO4)3下的2‑丁酮收率作为停留时间的函数。
图4显示了来自实施例2、在320℃和34MPa下未加入和加入200‑800ppm(g g‑1)的Fe2(SO4)3下的外消旋‑内消旋‑2,3‑丁二醇转化率作为停留时间的函数。
图5显示了来自实施例2、在320℃和34MPa下未加入和加入200‑800ppm(g g‑1)的Fe2(SO4)3的2‑丁酮收率作为停留时间的函数。
图6显示了来自实施例3、在320℃和34MPa下加入和未加入盐的2,3‑丁二醇转化率作为停留时间的函数。
图7显示了来自实施例3、在320℃和34MPa下加入和未加入盐的2‑丁酮收率作为停留时间的函数。
图8显示了来自实施例4、在320℃和340巴下,加入200ppm(g g‑1)的Al2(SO4)3、200ppm(g g‑1)的Fe2(SO4)3、800ppm(g g‑1)的Ce(SO4)2和800ppm(g g‑1)的ZnSO4的外消旋‑内消旋‑2,3‑丁二醇转化率作为停留时间的函数。
图9显示了来自实施例4、在320℃和340巴下,加入200ppm(g g‑1)的Al2(SO4)3、200ppm(g g‑1)的Fe2(SO4)3、800ppm(g g‑1)的Ce(SO4)2和800ppm(g g‑1)的ZnSO4的2‑丁酮收率作为停留时间的函数。
图10显示了来自实施例4、在320℃和340巴下,加入200ppm(g g‑1)的Al2(SO4)3、200ppm(g g‑1)的Fe2(SO4)3、800ppm(g g‑1)的Ce(SO4)2和800ppm(g g‑1)的ZnSO4的异丁醛收率作为停留时间的函数。
以下实施例用于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试验在图1所示设备中进行,并描述如下:
通过HPLC泵(,泵头10mL)(1),将均相反应溶液由贮液器(2)输送至预热器(3),然后进入反应器(4)。将具有2.2cm3体积的流动管反应器(不锈钢,材料号1.4571)作为预热器(3),其在150℃下操作。在初步实验中确定没有反应在该温度下进行。反应器单元(4)由电加热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5)(625,材料号2.4856)组成,所述釜式反应器(5)被置于铝部件(block)(6)中。通过各为400W的5个加热元件对其进行电加热。通过具有两个热电偶(7,8)的调节器来进行温度调节,两个热电偶中的一个热电偶(7)测量反应器中的溶液温度。第二个热电偶(8)被置于外部铝部件(6)中。搅拌釜式反应器(4)的体积为5cm3。然后在热交换器中将反应溶液冷却至7℃,并通过泄压阀(9)将其降压至大气压力。然后将产物混合物收集于冷却的样品容器(10)中。为了除去可能的固态反应产物,在热交换器(不锈钢,材料号1.4571)后面设置过滤器(11)(90μm)。
这产生15‑180秒的反应器(4)中的停留时间窗口,其可通过泵(1)调节流速。
将从反应器(4)获得的样品与离子交换剂(Amberlite IR120H+型)混合。这种与离子交换剂的预处理是为了结合从不锈钢浸出的重金属离子,并保护HPLC柱不受污染。通过HPLC,在离子交换柱(ION‑300H,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Inc.)上进行定量分析。
实施例1
如上所述地使由0.5%(g g‑1)的外消旋‑内消旋‑2,3‑丁二醇和200‑1064ppm(g g‑1)的硫酸铝(0.58‑3.11mmol L‑1)在5%(g g‑1)乙酸溶液中组成的水溶液在320℃和34MPa下反应。通过HPLC定性和定量作为主产物的2‑丁酮和作为副产物的异丁醛。在120秒的停留时间、34MPa和320℃、不加入电解质下,实现了2mol%的转化率。加入硫酸铝(0.58mmol L‑1=约200ppm(g g‑1)的Al2(SO4)3)时,在320℃下,在120秒后完全转化。甚至在15秒的停留时间之后,就实现了达55mol%的转化率。图2显示了来自实施例1的这些结果(在320℃下使用Al2(SO4)3作为加入的电解质的2,3‑丁二醇的转化率作为停留时间的函数)。
在320℃下加入270ppm(g g‑1)的Al2(SO4)3,所期待的主产物2‑丁酮的最大收率为约70mol%。在360℃下加入盐时,2‑丁酮的最大选择性为70mol%。图3显示了来自实施例1的这些结果(在320℃下使用Al2(SO4)3作为加入的电解质的2,3‑丁二醇的收率作为停留时间的函数)。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类似地进行反应。在5%(g g‑1)乙酸水溶液中,将外消旋‑内消旋‑2,3‑丁二醇用作反应物。反应在320℃、34MPa和加入200‑800ppm(g g‑1)的硫酸铁(0.5‑2.00mmol L‑1)下进行。通过在320℃下加入硫酸铁,转化率可显著地增大。在加入400和800ppm(g g‑1)的Fe2(SO4)3的情况下,在120秒停留时间下实现完全转化。图4显示了来自实施例2的这些结果(反应物转化率作为停留时间的函数)。
通过加入200ppm(g g‑1)(0.5mmol L‑1)Fe2(SO4)3,2‑丁酮收率可从3mol%增加至21mol%。通过加入800ppm(g·g‑1)(2mmol L‑1)的Fe2(SO4)3,在90秒的停留时间下,实现了70mol%的最大收率。这些结果示于图5中。
实施例3
根据实施例1进行反应。将外消旋‑内消旋‑2,3‑丁二醇用作反应物。反应在320℃、34MPa和加入800ppm(g g‑1)的硫酸铈(2.41mmol L‑1)下进行。为了对比,加入硫酸锌进行类似反应。所得结果示于图6和7中。通过加入硫酸铈,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实现了比加入硫酸锌更高的转化率。在120秒的停留时间下实现了98mol%的最大转化率。在120秒停留时间处,2‑丁酮的最大收率为70mol%。
实施例4
根据实施例1进行反应。对于加入了硫酸铝或硫酸铁的反应,使用由0.5%(g g‑1)的外消旋‑内消旋‑2,3‑丁二醇和200ppm(g g‑1)的硫酸铝或硫酸铁(分别为0.58和0.5mmol L‑1)在5%(g g‑1)乙酸溶液中组成的水溶液。作为进一步的加入,将800ppm(g g‑1)的硫酸铈用于由0.5%(g g‑1)的外消旋‑内消旋‑2,3‑丁二醇组成的水溶液中。该反应在320℃、34MPa和加入相应的电解质下进行。为了对比,加入硫酸锌进行类似反应。所得结果示于图8‑10中。通过加入硫酸铝、硫酸铁或硫酸铈,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实现了比加入硫酸锌更高的转化率。通过加入200ppm(g g‑1)的硫酸铁,在120秒的停留时间下实现了100mol%的最大转化率。加入800ppm(g g‑1)的硫酸铈之后,在120秒的停留时间下,2‑丁酮的最大收率为70mol%。

用于在具有加入的电解质的热加压水中连续制备2丁酮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用于在具有加入的电解质的热加压水中连续制备2丁酮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用于在具有加入的电解质的热加压水中连续制备2丁酮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在具有加入的电解质的热加压水中连续制备2丁酮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在具有加入的电解质的热加压水中连续制备2丁酮的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8005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5.01 CN 103080059 A *CN103080059A* (21)申请号 201180042513.3 (22)申请日 2011.10.17 102010042703.9 2010.10.20 DE C07C 45/52(2006.01) C07C 49/10(2006.01) (71)申请人 瓦克化学股份公司 地址 德国慕尼黑 (72)发明人 C吕丁格 H-J埃贝勒 A索莱尔 H福格尔 (74)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过晓东 谭邦会 (54) 发明名称 用于在具有。

2、加入的电解质的热加压水中连续 制备 2- 丁酮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加入电解质的热加压 水中从2, 3-丁二醇连续制备2-丁酮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使用选自 Ce(SO4)2、 Fe2(SO4)3、 Al2(SO4) 的 化合物作为所述加入的电解质。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3.03.01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EP2011/068115 2011.10.17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2/052404 DE 2012.04.26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0 页 。

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0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80059 A CN 103080059 A *CN103080059A* 1/1 页 2 1. 一种用于在具有加入的电解质的热加压水中从 2, 3- 丁二醇连续制备 2- 丁酮的方 法, 其特征在于使用选自 Ce(SO4)2、 Fe2(SO4)3、 Al2(SO4) 的化合物作为所述加入的电解质。 2. 权利要求 1 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入的电解质以 200-1100ppm(g g-1) 的浓度使 用。 3. 权利要求 1 或 2 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使。

4、用 0.5-20 (g g-1) 或 0.056-2.22mol L-1的 2, 3- 丁二醇的水溶液作为反应物。 4. 权利要求 1、 2 或 3 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在 300 -400、 特别优选 320的 温度下, 和优选 300-400 巴、 特别优选 340 巴的压力下进行。 5. 权利要求 1-4 中任一项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在反应室中的流体力学停留时 间为 5-200 秒。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80059 A 2 1/4 页 3 用于在具有加入的电解质的热加压水中连续制备 2- 丁酮 的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具有加入的电解质的热加压水。

5、中从 2, 3- 丁二醇连续制备 2- 丁酮的方法。 0002 2- 丁酮主要被用作燃料添加剂和用于清漆、 塑料、 树脂、 硝化纤维和乙酰纤维素的 溶剂。另外, 它也被用于润滑油的脱蜡。相当低比例的 2- 丁酮被用作制备甲基异丙烯基酮 以及甲基戊基酮和乙基戊基酮的原料。在过氧化氢的存在下, 甲基乙基酮转化为甲基乙基 酮过氧化物, 其为一种聚合引发剂。 0003 在 1, 4- 位具有羟基的多醇, 例如 1, 4- 丁二醇的反应产生相应的四氢呋喃衍 生物。相比之下, 具有邻羟基的二醇, 例如 1, 2- 丙二醇和 1, 2- 丁二醇的脱水产生相 应的醛或酮。之前已通过异相催化和均相催化实施了 2。

6、, 3- 丁二醇的脱水。硅铝酸盐 (A.N.Bourns, R.V.V.Nicholls, Can.J.Res.B 1946-1947, 24-25, 80ff) 和-H(I. Bucsi, A.Molnr, M.bartk, Tetrahedron 1994, 50, 27, 8195ff) 被用作异相催化剂。硫 酸 (A.C.Neish, V.C.Haskell, F.J.MacDonald, Can.J.Res.B 1945, 23, 281ff) 或 磷 酸 (E.R.Alexander, D.C.Dittmer, J.Am.Chem.Soc.1951, 73, 1665ff)被用于均。

7、相催化脱水。 在 所有试验中, 以不同的比例获得 2- 丁酮和异丁醛, 以及其与 2, 3- 丁二醇的乙缩醛。Bourns 能够在 225下在硅铝酸盐上的气相反应中以 85的收率获得 2- 丁酮。收率在更高温度 下下降, 而高于450下仅形成气态分解产物。 Bucsi等通过-H催化剂上的异相催 化实现了 83的 2- 丁酮选择率和几乎完全的转化, 而异丁醛的形成可几乎完全消除 (S 3 )。Neish 研究了加入 3-20 (g g-1) 硫酸的 2- 丁酮的脱水动力学。对于外消旋 - 内消 旋原料 (R, R-) 和 (S, S-) 和内消旋 -2, 3- 丁二醇的异构混合物 ), 使用 8。

8、5磷酸的蒸馏导 致 2- 丁酮和异丁醛的合并收率为 59。然而, 高酸浓度的使用伴随着反应器腐蚀的增加。 此外, 处理 (workup) 过程中需要额外的中和。 0004 还已知通过在亚临界水和超临界水中加入硫酸锌和硫酸镍, 可增加多醇的转化率 以及收率。 在水中在内消旋赤藓糖醇脱水生成的主产物1, 4-脱水赤藓糖醇中其360、 340 巴下的最大收率为 55, 并且含有 988ppm(gg-1) 的硫酸锌。由亚临界水和超临界水中的 1, 2- 丙二醇开始反应, 在 360、 340 巴、 停留时间 120 秒且含有 400ppm(g g-1) 的硫酸锌下所 实现的丙醛最大收率为 90。在 3。

9、20、 34MPa 和 90 秒的停留时间下, 转化率为约 70, 并 且收率为 70 (L.Ott, S.Kohl, M.Bicker, H.Vogel, Chem.Eng.Technol.2005, 28, 1561)。 在 340和 340 巴下, 在 400ppm(g g-1) 硫酸锌的存在下的 1, 2- 丁二醇向正丁醛的转化中, 在 120 秒的停留时间之后实现了 70的最大收率 (L.Ott, V.Lehr, S.Urfels, M.Bicker, H.Vogel, J.Supercrit.Fluids 2006, 38, 80ff)。该反应过程是不利的, 因为硫酸锌非常昂 贵,。

10、 并且根据有害物质法规, 硫酸镍被分级为对环境有害。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具有加入的电解质的热加压水中从 2, 3- 丁二醇连续 制备 2- 丁酮的优化方法。 0006 该目的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其中将在热加压水中包含 2, 3- 丁二醇的混合物转化 为 2- 丁酮, 其特征在于使用选自 Ce(SO4)2、 Fe2(SO4)3、 Al2(SO4)3的化合物用作所述加入的电 说 明 书 CN 103080059 A 3 2/4 页 4 解质。 0007 该 加 入 的 电 解 质 优 选 以 200-1100ppm(g g-1) 的 浓 度 使 用, 硫 酸 铁 优 选 以 200。

11、-800ppm(g g-1)(0.5-2mmol L-1), 特别优选以 200ppm(g g-1)(0.5mmol L-1) 的浓度使 用, 硫酸铝优选以 200-1064ppm(g g-1)(0.58-3.11mmolL-1), 特别优选以 200ppm(g g-1) (0.58mmol L-1)的浓度使用, 并且硫酸铈优选以800ppm(g g-1)(2.41mmol L-1)的浓度使用。 由于形成氢氧化物, 与硫酸铁和硫酸铝的反应优选在具有pH7的溶液中, 特别优选在5 (g g-1) 乙酸溶液中进行, 而硫酸铈优选以水溶液使用。 0008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 优选 0.5-20 。

12、(g g-1) 或 0.056-2.22mol L-1的 2, 3- 丁 二醇水溶液用作反应物。2, 3- 丁二醇存在三种立体异构体, 它们可彼此生化分离 ; 两种对 映体 (R, R)- 和 (S, S)-2, 3- 丁二醇以及内消旋形式的 (R, S)-2, 3- 丁二醇。在根据本发明 的方法中, 优选使用 (R, R)- 和 (S, S)-2, 3- 丁二醇的异构混合物、 以及内消旋形式的 (R, S)-2, 3- 丁二醇, 其在应用中也被称为外消旋 - 内消旋 -2, 3- 丁二醇。 0009 所述反应在热加压水存在的条件下进行。 这些条件优选包括温度300-400, 特别 优选 32。

13、0, 并且压力优选 300-400 巴, 特别优选 340 巴。 0010 反应时间(反应室中的流体力学(hydrodynamic)停留时间)优选为5-200秒。 2, 3- 丁二醇在亚临界水和超临界水 ( 高压水 ) 中的脱水是有利的, 因为生化制得的丁二醇稀 水溶液可在高压设备中直接被转化为 2- 丁酮, 而无需提前将水除去。在亚临界水和超临界 水中的反应是特别有利的, 因为处理过程中无需额外的中和。 0011 使用硫酸铁和硫酸铝是有利的, 因为这些盐非常廉价。 根据有害物质法规, 与硫酸 锌和硫酸镍相比, 硫酸铝和硫酸铁都是对环境友好的。 0012 根据本发明, 通过加入硫酸铝、 硫酸铁。

14、和硫酸铈, 可获得与使用硫酸锌相同的高达 70mol的 2- 丁酮收率。这可由图 9 和 10 显示。由图 8 清楚地是硫酸铁和硫酸铝增强的活 性。异丁醛的收率也与加入硫酸锌的那些相当。然而, 清楚地是, 对于 2, 3- 丁二醇向 2- 丁 酮的转化, 与硫酸锌或硫酸镍相比, Ce(SO4)2、 Fe2(SO4)3和 / 或 Al2(SO4) 具有增强的活性, 因 此能够使空时收率比硫酸锌或硫酸镍更佳。 0013 图 1 显示了实施例所用设备的流程图。 0014 图 2 显示了来自实施例 1、 在 320和 34MPa 下未加入和加入 200-1064ppm(g g-1) 的 Al2(SO4。

15、)3下的 2, 3- 丁二醇转化率作为停留时间的函数。 0015 图 3 显示了来自实施例 1、 在 320和 34MPa 下未加入和加入 200-1064ppm(g g-1) 的 Al2(SO4)3下的 2- 丁酮收率作为停留时间的函数。 0016 图 4 显示了来自实施例 2、 在 320和 34MPa 下未加入和加入 200-800ppm(g g-1) 的 Fe2(SO4)3下的外消旋 - 内消旋 -2, 3- 丁二醇转化率作为停留时间的函数。 0017 图 5 显示了来自实施例 2、 在 320和 34MPa 下未加入和加入 200-800ppm(g g-1) 的 Fe2(SO4)3的。

16、 2- 丁酮收率作为停留时间的函数。 0018 图 6 显示了来自实施例 3、 在 320和 34MPa 下加入和未加入盐的 2, 3- 丁二醇转 化率作为停留时间的函数。 0019 图 7 显示了来自实施例 3、 在 320和 34MPa 下加入和未加入盐的 2- 丁酮收率作 为停留时间的函数。 0020 图 8 显示了来自实施例 4、 在 320和 340 巴下, 加入 200ppm(g g-1) 的 Al2(SO4)3、 说 明 书 CN 103080059 A 4 3/4 页 5 200ppm(g g-1) 的 Fe2(SO4)3、 800ppm(g g-1) 的 Ce(SO4)2和 。

17、800ppm(g g-1) 的 ZnSO4的外消 旋 - 内消旋 -2, 3- 丁二醇转化率作为停留时间的函数。 0021 图 9 显示了来自实施例 4、 在 320和 340 巴下, 加入 200ppm(g g-1) 的 Al2(SO4)3、 200ppm(g g-1) 的 Fe2(SO4)3、 800ppm(g g-1) 的 Ce(SO4)2和 800ppm(g g-1) 的 ZnSO4的 2- 丁酮 收率作为停留时间的函数。 0022 图10显示了来自实施例4、 在320和340巴下, 加入200ppm(g g-1)的Al2(SO4)3、 200ppm(g g-1) 的 Fe2(SO4)。

18、3、 800ppm(g g-1) 的 Ce(SO4)2和 800ppm(g g-1) 的 ZnSO4的异丁醛 收率作为停留时间的函数。 0023 以下实施例用于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24 试验在图 1 所示设备中进行, 并描述如下 : 0025 通过 HPLC 泵 (, 泵头 10mL)(1), 将均相反应溶液由贮液器 (2) 输送至 预热器 (3), 然后进入反应器 (4)。将具有 2.2cm3体积的流动管反应器 ( 不锈钢, 材料号 1.4571)作为预热器(3), 其在150下操作。 在初步实验中确定没有反应在该温度下进行。 反应器单元 (4) 由电加热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 (5)(62。

19、5, 材料号 2.4856) 组成, 所述釜式反应器 (5) 被置于铝部件 (block)(6) 中。通过各为 400W 的 5 个加热元件对其进 行电加热。通过具有两个热电偶 (7, 8) 的调节器来进行温度调节, 两个热电偶中的一个热 电偶 (7) 测量反应器中的溶液温度。第二个热电偶 (8) 被置于外部铝部件 (6) 中。搅拌釜 式反应器 (4) 的体积为 5cm3。然后在热交换器中将反应溶液冷却至 7, 并通过泄压阀 (9) 将其降压至大气压力。然后将产物混合物收集于冷却的样品容器 (10) 中。为了除去可能 的固态反应产物, 在热交换器 ( 不锈钢, 材料号 1.4571) 后面设置。

20、过滤器 (11)(90m)。 0026 这产生 15-180 秒的反应器 (4) 中的停留时间窗口, 其可通过泵 (1) 调节流速。 0027 将从反应器(4)获得的样品与离子交换剂(Amberlite IR120H+型)混合。 这种与 离子交换剂的预处理是为了结合从不锈钢浸出的重金属离子, 并保护 HPLC 柱不受污染。通 过 HPLC, 在离子交换柱 (ION-300H,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 Inc.) 上进行定量分析。 0028 实施例 1 0029 如上所述地使由 0.5 (g g-1) 的外消旋 - 内消旋 -2, 3- 丁二醇和 200-1064。

21、ppm(g g-1) 的硫酸铝 (0.58-3.11mmol L-1) 在 5 (g g-1) 乙酸溶液中组成的水溶液在 320和 34MPa 下反应。通过 HPLC 定性和定量作为主产物的 2- 丁酮和作为副产物的异丁醛。在 120 秒的停留时间、 34MPa 和 320、 不加入电解质下, 实现了 2mol的转化率。加入硫酸铝 (0.58mmol L-1约 200ppm(g g-1) 的 Al2(SO4)3) 时, 在 320下, 在 120 秒后完全转化。甚 至在 15 秒的停留时间之后, 就实现了达 55mol的转化率。图 2 显示了来自实施例 1 的这 些结果 ( 在 320下使用 。

22、Al2(SO4)3作为加入的电解质的 2, 3- 丁二醇的转化率作为停留时 间的函数 )。 0030 在 320下加入 270ppm(g g-1) 的 Al2(SO4)3, 所期待的主产物 2- 丁酮的最大收率 为约 70mol。在 360下加入盐时, 2- 丁酮的最大选择性为 70mol。图 3 显示了来自实 施例 1 的这些结果 ( 在 320下使用 Al2(SO4)3作为加入的电解质的 2, 3- 丁二醇的收率作 为停留时间的函数 )。 0031 实施例 2 0032 与实施例 1 类似地进行反应。在 5 (g g-1) 乙酸水溶液中, 将外消旋 - 内消 说 明 书 CN 103080。

23、059 A 5 4/4 页 6 旋 -2, 3- 丁二醇用作反应物。反应在 320、 34MPa 和加入 200-800ppm(g g-1) 的硫酸铁 (0.5-2.00mmol L-1) 下进行。通过在 320下加入硫酸铁, 转化率可显著地增大。在加入 400 和 800ppm(g g-1) 的 Fe2(SO4)3的情况下, 在 120 秒停留时间下实现完全转化。图 4 显示 了来自实施例 2 的这些结果 ( 反应物转化率作为停留时间的函数 )。 0033 通过加入 200ppm(g g-1)(0.5mmol L-1)Fe2(SO4)3, 2- 丁酮收率可从 3mol增加至 21mol。通过。

24、加入 800ppm(gg-1)(2mmol L-1) 的 Fe2(SO4)3, 在 90 秒的停留时间下, 实现 了 70mol的最大收率。这些结果示于图 5 中。 0034 实施例 3 0035 根据实施例 1 进行反应。将外消旋 - 内消旋 -2, 3- 丁二醇用作反应物。反应在 320、 34MPa 和加入 800ppm(g g-1) 的硫酸铈 (2.41mmol L-1) 下进行。为了对比, 加入硫酸 锌进行类似反应。 所得结果示于图6和7中。 通过加入硫酸铈, 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实现了比 加入硫酸锌更高的转化率。在 120 秒的停留时间下实现了 98mol的最大转化率。在 120 秒停。

25、留时间处, 2- 丁酮的最大收率为 70mol。 0036 实施例 4 0037 根据实施例 1 进行反应。对于加入了硫酸铝或硫酸铁的反应, 使用由 0.5 (g g-1) 的外消旋 - 内消旋 -2, 3- 丁二醇和 200ppm(g g-1) 的硫酸铝或硫酸铁 ( 分别为 0.58 和 0.5mmol L-1) 在 5 (g g-1) 乙酸溶液中组成的水溶液。作为进一步的加入, 将 800ppm(g g-1) 的硫酸铈用于由 0.5 (g g-1) 的外消旋 - 内消旋 -2, 3- 丁二醇组成的水溶液中。该反 应在 320、 34MPa 和加入相应的电解质下进行。为了对比, 加入硫酸锌进。

26、行类似反应。所 得结果示于图 8-10 中。通过加入硫酸铝、 硫酸铁或硫酸铈, 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实现了比加 入硫酸锌更高的转化率。通过加入 200ppm(g g-1) 的硫酸铁, 在 120 秒的停留时间下实现了 100mol的最大转化率。加入 800ppm(g g-1) 的硫酸铈之后, 在 120 秒的停留时间下, 2- 丁 酮的最大收率为 70mol。 说 明 书 CN 103080059 A 6 1/10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80059 A 7 2/10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80059 A 8 3/10 页 9 图 3 说 明 。

27、书 附 图 CN 103080059 A 9 4/10 页 10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80059 A 10 5/10 页 11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80059 A 11 6/10 页 12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80059 A 12 7/10 页 13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80059 A 13 8/10 页 14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80059 A 14 9/10 页 15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80059 A 15 10/10 页 16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80059 A 1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