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5325207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30.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23941.2

申请日:

2013.01.23

公开号:

CN103073822A

公开日:

2013.05.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L 27/06申请日:20130123|||公开

IPC分类号:

C08L27/06; C08L53/02; C08L23/28; C08L33/12; C08K13/04; C08K3/26; C08K5/11; C08K3/34; C08K7/14

主分类号:

C08L27/06

申请人:

上海瀚氏模具成型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海应; 张荣福; 印玲

地址:

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友东路35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代理人:

刘锋;王传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汽车内饰件用PVC树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PVC树脂100份,偶联剂1-5份,碳酸钙纳米粒子10-20份,抗冲击改性剂50-80份,填充改性剂10-35份。按配比称取各原料,混合均匀后,熔融混炼、挤出造粒,即可制得。本发明的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具有橡胶体外观和性能,具有较高的拉升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可以用注塑工艺轻易加工成各种形状的汽车内饰件,如手套箱内盖板、手套箱斗、副仪表板本体、储物盒衬垫、面板储物盒。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
PVC树脂100份,
碳酸钙纳米粒子10‑20份,
偶联剂1‑5份,
抗冲击改性剂50‑80份,
填充改性剂10‑35份。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
PVC树脂100份,
碳酸钙纳米粒子10‑20份,
偶联剂1‑5份,
抗冲击改性剂55‑70份,
填充改性剂20‑25份。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三异硬脂酰钛酸异丙酯或二(亚磷酸二辛酯)钛酸四异丙酯。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击改性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氯化聚乙烯、葵二酸二辛酯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改性剂为滑石粉、碳酸钙和玻璃纤维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击改性剂,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组成: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50‑60份,
氯化聚乙烯20‑40份,
葵二酸二辛酯10‑30份。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改性剂,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组成:
滑石粉40‑70份,
硅酸钙10‑30份,
玻璃纤维10‑30份。
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配比称取各原料,混合均匀后,熔融混炼、挤出造粒,即获得所述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英文名:polyvinylchloride,简称PVC,是由氯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是氯乙烯的均聚物。氯乙烯均聚物和氯乙烯共聚物统称为氯乙烯树脂。PVC为无定形结构的白色粉末,支化度较小。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对有机和无机酸、碱、盐均稳定,具有难燃、耐酸碱、抗微生物、耐磨并具有较好的保暖性和弹性。因其具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用于管材、棒材、薄膜、绝缘材料等方面,其产量仅次于聚乙烯(PE)而居世界树脂产量的第二位。
但是PVC树脂的制品的抗冲击性能不佳,韧性差,属于脆性材料,PVC树脂制成的塑料制品,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出现变形等问题,这极大地限制了PVC树脂在某些领域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提供上述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
PVC树脂100份,
碳酸钙纳米粒子10‑20份,
偶联剂1‑5份,
抗冲击改性剂50‑80份,
填充改性剂10‑35份。
优选的,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
PVC树脂100份,
碳酸钙纳米粒子10‑20份,
偶联剂1‑5份,
抗冲击改性剂55‑70份,
填充改性剂20‑25份。
进一步的,
所述偶联剂为三异硬脂酰钛酸异丙酯或二(亚磷酸二辛酯)钛酸四异丙酯。
所述抗冲击改性剂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氢化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氯化聚乙烯、葵二酸二辛酯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所述填充改性剂为滑石粉、碳酸钙和玻璃纤维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优选的,
所述抗冲击改性剂,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组成: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氢化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50‑60份,
氯化聚乙烯20‑40份,
葵二酸二辛酯10‑30份。
所述填充改性剂,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组成:
滑石粉40‑70份,
硅酸钙10‑30份,
玻璃纤维10‑3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的制备方法:
按配比称取各原料,混合均匀后,熔融混炼、挤出造粒,即获得所述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
显然,在本发明中为提高产品的其他性能,还可以适应性地添加其他助剂,如阻燃剂、着色剂和抗静电剂等。
具体的,在本发明中:
碳酸钙纳米粒子的粒径为10‑80μm。
三异硬脂酰钛酸异丙酯,英文名为:isopropyl triisostearoyltitanate,缩写为TTS,相对分子质量965。
二(亚磷酸二辛酯)钛酸四异丙酯,英文名为:tetraisopropyl‑di(dioctylphosphite)titanate,简称为KR‑41B。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英文名称:MethacryIate‑Butadiene‑Styrene copolymer,简写为MBS,是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和苯乙烯形成的三元非晶型热塑性共聚物。
氯化聚乙烯,chlorinated polyethylene,CPE,氯的质量百分比一般为25%~45%,无毒无味,具有优良的耐侯性、耐臭氧、耐化学药品及耐老化性能,具有良好的耐油性、阻燃性及着色性能。韧性良好,与其它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分解温度较高。
葵二酸二辛酯(dioctyl sebacate),又名:癸二酸二(2-乙基己)酯,皮脂酸二辛酯(bis(2‑ethylhexyl)sebacate)、双‑2‑乙基己基癸二酸酯,简称DOS,CAS号:2432‑87‑3,分子式:C26H50O4,分子量:426.68。
滑石粉,CAS号:14807‑96‑6,分子式:Mg3[Si4O10](OH)2,分子量:260.8617。
硅酸钙,英文名称:calcium silicate,CAS号:1344‑95‑2,分子式CaSiO3,EINECS号233‑250‑6。
玻璃纤维,中文别名:玻璃棉,玻璃微球,硼硅酸铝钙,英文名称:Glass Fiber,CAS号:65997‑17‑3。本发明中优选的玻璃纤维为短纤维和无碱玻璃纤维。
本发明中,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氯化聚乙烯、葵二酸二辛酯进行复配使用,其抗冲击改性效果更加优异,具有协同抗冲击改性效果,且对PVC树脂具有增韧效果,提高耐寒性,其机理还有待发明人进一步研究探讨。
而且发明人意外的发现,使用滑石粉、碳酸钙和玻璃纤维进行填充改性,可以增强抗冲击改性剂的作用效果。使得PVC树脂弯曲模量和冲击强度等达到了较大的提高。
本发明的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具有橡胶体外观和性能,可以用注塑工艺轻易加工成各种形状的汽车内饰件,如手套箱内盖板、手套箱斗、副仪表板本体、储物盒衬垫、面板储物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按照表1中对应实施例1数据称取各原料后,加入高速混合器中搅拌,控制转速在200‑400r/min、搅拌温度70‑90℃、搅拌时间3‑6分钟,再经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温度150‑180℃,在10‑40℃的冷水中冷却成型,即获得所述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
表1: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配方表单位:公斤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对比例PVC树脂100100100100100100100100碳酸钙纳米粒子2010151515151515
TTS1/5/3///KR‑41B/1/5/333MBS25303055//30/CPE201015/55///DOS151510//5525/滑石粉1214820//10/硅酸钙626/20/10/玻璃纤维666//20//
实施例2
按照表1中对应实施例2数据称取各原料。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备所述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
实施例3
按照表1中对应实施例3数据称取各原料。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备所述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
实施例4
按照表1中对应实施例4数据称取各原料。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备所述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
实施例5
按照表1中对应实施例5数据称取各原料。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备所述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
实施例6
按照表1中对应实施例6数据称取各原料。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备所述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
实施例7
按照表1中对应实施例7数据称取各原料。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备所述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
对比例
按照表1中对应对比例数据称取各原料。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备所述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
测试例
对实施例1~7和对比例的PVC树脂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进行测试。
表2:PVC树脂性能测试表
 拉升强度/Mpa弯曲强度/Mpa弯曲模量/Mpa缺口冲击强度/KJ/m2实施例140.149.7199510.8实施例241.350.8209810.5实施例342.251.2191511.2实施例440.947.320187.6实施例540.049.119007.4实施例638.250.218238.2实施例741.550.819408.9对比例37.548.218596.2
由测试数据可以明显的得出,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氯化聚乙烯、葵二酸二辛酯进行复配使用,其抗冲击改性效果更加优异,具有协同抗冲击改性效果,且对PVC树脂具有增韧效果,使用滑石粉、碳酸钙和玻璃纤维复配,作为填充改性剂对PVC树脂进行填充改性,可以增强抗冲击改性剂的作用效果。使得PVC树脂弯曲模量和冲击强度等达到了较大的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7382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5.01 CN 103073822 A *CN103073822A* (21)申请号 201310023941.2 (22)申请日 2013.01.23 C08L 27/06(2006.01) C08L 53/02(2006.01) C08L 23/28(2006.01) C08L 33/12(2006.01) C08K 13/04(2006.01) C08K 3/26(2006.01) C08K 5/11(2006.01) C08K 3/34(2006.01) C08K 7/14(2006.01) (71)申请。

2、人 上海瀚氏模具成型有限公司 地址 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友东路 355 号 (72)发明人 赵海应 张荣福 印玲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25 代理人 刘锋 王传林 (54) 发明名称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 PVC 树脂及其 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 PVC 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汽车内饰件用 PVC 树脂, 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 : PVC树脂100份, 偶 联剂 1-5 份, 碳酸钙纳米粒子 10-20 份, 抗冲击改 性剂50-80份, 填充改性剂10-35 份。 按配比称取 各原料, 混合。

3、均匀后, 熔融混炼、 挤出造粒, 即可制 得。 本发明的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 具有橡胶体外观和性能, 具有较高的拉升强度、 弯 曲强度、 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 可以用注塑工 艺轻易加工成各种形状的汽车内饰件, 如手套箱 内盖板、 手套箱斗、 副仪表板本体、 储物盒衬垫、 面 板储物盒。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73822 A CN 103073822 A *CN103073822A* 1/1 页 2 1. 一种汽车内饰件。

4、用抗冲击改性 PVC 树脂,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 : PVC 树脂 100 份, 碳酸钙纳米粒子 10-20 份, 偶联剂 1-5 份, 抗冲击改性剂 50-80 份, 填充改性剂 10-35 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PVC树脂,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下述重量 份的组分 : PVC 树脂 100 份, 碳酸钙纳米粒子 10-20 份, 偶联剂 1-5 份, 抗冲击改性剂 55-70 份, 填充改性剂 20-25 份。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 PVC 树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偶 联剂为三异硬脂酰钛酸异丙酯或二 (亚磷。

5、酸二辛酯) 钛酸四异丙酯。 4.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 PVC 树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抗 冲击改性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氯化聚乙烯、 葵二酸二辛酯中的一 种或其混合物。 5.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 PVC 树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填 充改性剂为滑石粉、 碳酸钙和玻璃纤维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6.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 PVC 树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抗 冲击改性剂, 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组成 : 甲基丙烯酸甲酯 - 丁二烯 - 苯乙烯共聚物 50-60 份, 氯化聚。

6、乙烯 20-40 份, 葵二酸二辛酯 10-30 份。 7.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 PVC 树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填 充改性剂, 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组成 : 滑石粉 40-70 份, 硅酸钙 10-30 份, 玻璃纤维 10-30 份。 8. 如权利要求 1-7 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 PVC 树脂的制备方法, 其 特征在于 : 按配比称取各原料, 混合均匀后, 熔融混炼、 挤出造粒, 即获得所述汽车内饰件用 抗冲击改性 PVC 树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73822 A 2 1/5 页 3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 PVC 。

7、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 PVC 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聚氯乙烯, 英文名 : polyvinylchloride, 简称 PVC, 是由氯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聚 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 是氯乙烯的均聚物。氯乙烯均聚物和氯乙烯共聚物统称为氯乙烯树 脂。PVC 为无定形结构的白色粉末, 支化度较小。有较好的机械性能, 对有机和无机酸、 碱、 盐均稳定, 具有难燃、 耐酸碱、 抗微生物、 耐磨并具有较好的保暖性和弹性。 因其具有诸多优 点, 而被广泛用于管材、 棒材、 薄膜、 绝缘材料等方面, 其产。

8、量仅次于聚乙烯 (PE) 而居世界树 脂产量的第二位。 0003 但是 PVC 树脂的制品的抗冲击性能不佳, 韧性差, 属于脆性材料, PVC 树脂制成的 塑料制品, 在长时间使用后, 可能出现变形等问题, 这极大地限制了 PVC 树脂在某些领域的 应用。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汽车 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 PVC 树脂。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提供上述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 PVC 树脂的 制备方法。 0006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0007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 PVC 树脂, 包括下述重。

9、量份的组分 : 0008 PVC 树脂 100 份, 0009 碳酸钙纳米粒子 10-20 份, 0010 偶联剂 1-5 份, 0011 抗冲击改性剂 50-80 份, 0012 填充改性剂 10-35 份。 0013 优选的, 所述的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 PVC 树脂, 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 : 0014 PVC 树脂 100 份, 0015 碳酸钙纳米粒子 10-20 份, 0016 偶联剂 1-5 份, 0017 抗冲击改性剂 55-70 份, 0018 填充改性剂 20-25 份。 0019 进一步的, 0020 所述偶联剂为三异硬脂酰钛酸异丙酯或二 (亚磷酸二辛酯) 钛酸四异丙酯。

10、。 0021 所述抗冲击改性剂为苯乙烯 - 丁二烯 -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氢化的苯乙烯 - 丁二 说 明 书 CN 103073822 A 3 2/5 页 4 烯 -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氯化聚乙烯、 葵二酸二辛酯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0022 所述填充改性剂为滑石粉、 碳酸钙和玻璃纤维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0023 优选的, 0024 所述抗冲击改性剂, 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组成 : 0025 苯乙烯 - 丁二烯 -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氢化的苯乙烯 - 丁二烯 - 苯乙烯嵌段共聚 物 50-60 份, 0026 氯化聚乙烯 20-40 份, 0027 葵二酸二辛酯 10-30 份。 0028。

11、 所述填充改性剂, 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组成 : 0029 滑石粉 40-70 份, 0030 硅酸钙 10-30 份, 0031 玻璃纤维 10-30 份。 003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 PVC 树脂的制备方法 : 0033 按配比称取各原料, 混合均匀后, 熔融混炼、 挤出造粒, 即获得所述汽车内饰件用 抗冲击改性 PVC 树脂。 0034 显然, 在本发明中为提高产品的其他性能, 还可以适应性地添加其他助剂, 如阻燃 剂、 着色剂和抗静电剂等。 0035 具体的, 在本发明中 : 0036 碳酸钙纳米粒子的粒径为 10-80m。 0037 三异硬脂酰钛酸异丙酯, 英文。

12、名为 : isopropyl triisostearoyltitanate, 缩写为 TTS, 相对分子质量 965。 0038 二 (亚 磷 酸 二 辛 酯) 钛 酸 四 异 丙 酯,英 文 名 为 : tetraisopropyl-di (dioctylphosphite) titanate, 简称为 KR-41B。 0039 甲 基 丙 烯 酸 甲 酯 - 丁 二 烯 - 苯 乙 烯 共 聚 物,英 文 名 称 : MethacryIate-Butadiene-Styrene copolymer, 简写为 MBS, 是用甲基丙烯酸甲酯、 丁二烯 和苯乙烯形成的三元非晶型热塑性共聚物。 0。

13、040 氯化聚乙烯, chlorinated polyethylene, CPE, 氯的质量百分比一般为 25%45%, 无毒无味, 具有优良的耐侯性、 耐臭氧、 耐化学药品及耐老化性能, 具有良好的耐油性、 阻燃 性及着色性能。韧性良好, 与其它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分解温度较高。 0041 葵二酸二辛酯 (dioctyl sebacate) , 又名 : 癸二酸二 (2 乙基己 ) 酯, 皮脂酸 二辛酯 (bis(2-ethylhexyl)sebacate) 、 双 -2- 乙基己基癸二酸酯, 简称 DOS, CAS 号 : 2432-87-3, 分子式 : C26H50O4, 分。

14、子量 : 426.68。 0042 滑石粉, CAS 号 : 14807-96-6, 分子式 : Mg3Si4O10(OH)2, 分子量 : 260.8617。 0043 硅酸钙, 英文名称 : calcium silicate, CAS 号 : 1344-95-2, 分子式 CaSiO3, EINECS 号 233-250-6。 0044 玻璃纤维, 中文别名 : 玻璃棉, 玻璃微球, 硼硅酸铝钙, 英文名称 : Glass Fiber, CAS 号 : 65997-17-3。本发明中优选的玻璃纤维为短纤维和无碱玻璃纤维。 0045 本发明中,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 - 丁二烯 - 苯乙烯共聚物。

15、、 氯化聚乙烯、 葵二酸二辛 酯进行复配使用, 其抗冲击改性效果更加优异, 具有协同抗冲击改性效果, 且对 PVC 树脂具 说 明 书 CN 103073822 A 4 3/5 页 5 有增韧效果, 提高耐寒性, 其机理还有待发明人进一步研究探讨。 0046 而且发明人意外的发现, 使用滑石粉、 碳酸钙和玻璃纤维进行填充改性, 可以增强 抗冲击改性剂的作用效果。使得 PVC 树脂弯曲模量和冲击强度等达到了较大的提高。 0047 本发明的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 PVC 树脂, 具有橡胶体外观和性能, 可以用注 塑工艺轻易加工成各种形状的汽车内饰件, 如手套箱内盖板、 手套箱斗、 副仪表板本体、 。

16、储 物盒衬垫、 面板储物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49 实施例 1 0050 按照表1中对应实施例1数据称取各原料后, 加入高速混合器中搅拌, 控制转速在 200-400r/min、 搅拌温度 70-90、 搅拌时间 3-6 分钟, 再经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 挤出温度 150-180, 在 10-40的冷水中冷却成型, 即获得所述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 PVC 树脂。 0051 表 1 : 汽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 PVC 树脂配方表单位 : 公斤 0052 实施例 1实施例 2实施例 3实施例 4实施例 5实施例 6实施例 7对比例 PVC 树脂1。

17、00100100100100100100100 碳酸钙纳米粒子2010151515151515 TTS1/5/3/ KR-41B/1/5/333 MBS25303055/30/ CPE201015/55/ DOS151510/5525/ 滑石粉1214820/10/ 硅酸钙626/20/10/ 玻璃纤维666/20/ 0053 0054 实施例 2 0055 按照表 1 中对应实施例 2 数据称取各原料。采用实施例 1 所述的方法制备所述汽 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 PVC 树脂。 0056 实施例 3 0057 按照表 1 中对应实施例 3 数据称取各原料。采用实施例 1 所述的方法制备所述汽 。

18、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 PVC 树脂。 0058 实施例 4 0059 按照表 1 中对应实施例 4 数据称取各原料。采用实施例 1 所述的方法制备所述汽 说 明 书 CN 103073822 A 5 4/5 页 6 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 PVC 树脂。 0060 实施例 5 0061 按照表 1 中对应实施例 5 数据称取各原料。采用实施例 1 所述的方法制备所述汽 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 PVC 树脂。 0062 实施例 6 0063 按照表 1 中对应实施例 6 数据称取各原料。采用实施例 1 所述的方法制备所述汽 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 PVC 树脂。 0064 实施例 7 0065 按照表。

19、 1 中对应实施例 7 数据称取各原料。采用实施例 1 所述的方法制备所述汽 车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 PVC 树脂。 0066 对比例 0067 按照表 1 中对应对比例数据称取各原料。采用实施例 1 所述的方法制备所述汽车 内饰件用抗冲击改性 PVC 树脂。 0068 测试例 0069 对实施例17和对比例的PVC树脂的拉伸强度、 弯曲强度、 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 度进行测试。 0070 表 2 : PVC 树脂性能测试表 0071 拉升强度 /Mpa弯曲强度 /Mpa弯曲模量 /Mpa缺口冲击强度 /KJ/m2 实施例 1 40.149.7199510.8 实施例 2 41.350.8209。

20、810.5 实施例 3 42.251.2191511.2 实施例 4 40.947.320187.6 实施例 5 40.049.119007.4 实施例 6 38.250.218238.2 实施例 7 41.550.819408.9 对比例37.548.218596.2 0072 由测试数据可以明显的得出,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 - 丁二烯 - 苯乙烯共聚物、 氯化 聚乙烯、 葵二酸二辛酯进行复配使用, 其抗冲击改性效果更加优异, 具有协同抗冲击改性效 果, 且对 PVC 树脂具有增韧效果, 使用滑石粉、 碳酸钙和玻璃纤维复配, 作为填充改性剂对 PVC树脂进行填充改性, 可以增强抗冲击改性剂的作用效果。 使得PVC树脂弯曲模量和冲击 强度等达到了较大的提高。 0073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 说 明 书 CN 103073822 A 6 5/5 页 7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 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 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 明 书 CN 103073822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