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610166703.7
2006.12.08
CN1979350A
2007.06.13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G03G15/00(2006.01); B41J2/175(2006.01); B41J2/01(2006.01)
G03G15/0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朴相哲; 朴贞娟
韩国京畿道
2005.12.08 KR 120228/05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马高平;杨梧
一种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包括把熔融墨喷射到打印介质上以打印图像的打印单元以及沿着打印单元的横向收容固体墨的供墨单元。在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包括用于从原稿读取图像的扫描单元的情况下,用户能够简单且容易地装载固体墨而无需移动扫描单元,于是该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具有改进的安装稳定性和紧凑的尺寸。
1. 一种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包括:打印单元,把熔融墨喷射到打印介质上以打印图像;扫描单元,安装在所述打印单元的第一侧的上方以扫描数据;以及供墨单元,设在所述扫描单元的下方,且从靠近所述第一侧的所述打印单元的横侧是易接近的,其中,所述供墨单元接收固体墨、熔融所述固体墨并把所述熔融墨供应给所述打印单元。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供墨单元包括:收容部,收容至少一块所述固体墨;加热板,熔融所述固体墨;以及装载器,沿着所述打印单元的横向往复运动,从而打开所述收容部和关闭所述收容部以把所述固体墨偏压向所述加热板。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供墨单元还包括:供给部,把所述熔融墨供应给所述打印单元;以及加压板,位于所述装载器内,且当所述装载器被插入所述打印单元内时把所述固体墨弹性压向所述加热板。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供墨单元还包括用于提供把所述加压板弹性偏压向所述加热板的弹力的弹性件。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弹性件包括卷簧。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固体墨包括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供墨单元。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装载器包括插孔,所述固体墨经由所述插孔装入所述装载器内,所述插孔依据所述固体墨的形状来成形。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插孔位于所述装载器上的预定位置,使得当所述装载器被拉开以露出所述插孔时,所述插孔位于所述加压板的旁边。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装载器形成为一个部件以装载所述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供给单元。10.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其中,还包括用于关闭和打开所述打印单元的横侧以允许所述装载器移入和移出所述打印单元的门。11. 一种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包括:打印单元,把熔融墨喷射到打印介质上以打印图像;以及供墨单元,从所述打印单元的横侧是易接近的,且设在所述打印单元的顶侧与底侧之间,其中,所述供墨单元接收固体墨、熔融所述固体墨并把所述熔融墨供应给所述打印单元。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供墨单元包括:收容部,收容至少一块所述固体墨;加热板,熔融所述固体墨;以及装载器,沿着所述打印单元的横向往复运动,从而打开所述收容部和关闭所述收容部以把所述固体墨偏压向所述加热板。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供墨单元还包括:供给部,把所述熔融墨供应给所述打印单元;以及加压板,位于所述装载器内,且当所述装载器被插入所述打印单元内时把所述固体墨弹性压向所述加热板。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固体墨包括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供墨单元。15.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装载器包括插孔,所述固体墨经由所述插孔装入所述装载器内,以及所述插孔依据所述固体墨的形状来成形。16. 一种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包括:打印单元,把熔融墨喷射到打印介质上以打印图像;扫描单元,安装在所述打印单元的第一侧上以扫描数据;以及供墨单元,朝向这样一种方向移入和移出所述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所述方向不经过所述扫描单元安装于其上的第一侧。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供墨单元设在所述扫描单元的下方,且所述方向基本平行于所述扫描单元的扫描方向。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供墨单元包括:收容部,收容至少一块所述固体墨;加热板,熔融所述固体墨;以及装载器,沿着所述打印单元的横向往复运动,从而打开所述收容部和关闭所述收容部以把所述固体墨偏压向所述加热板。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供墨单元还包括:供给部,把所述熔融墨供应给所述打印单元;以及加压板,位于所述装载器内,且当所述装载器被插入所述打印单元内时把所述固体墨弹性压向所述加热板。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供墨单元还包括用于提供把所述加压板弹性偏压向所述加热板的弹力的弹性件。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弹性件包括卷簧。22.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固体墨包括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供墨单元。23.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装载器包括插孔,所述固体墨经由所述插孔装入所述装载器内;以及所述插孔依据所述固体墨的形状来成形。24.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插孔位于所述装载器内的预定位置,使得当所述装载器被拉开以露出所述插孔时,所述插孔位于所述加压板的旁边。25.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装载器形成为一个部件以装载所述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供给单元。26. 一种用于把墨供应给打印单元的供墨单元,包括:收容部,收容固体墨;加热板,熔融所述固体墨;以及装载器,经由位于所述打印单元的顶侧与底侧之间的所述打印单元的横侧沿着所述打印单元的横向往复运动,从而打开所述收容部和关闭所述收容部以把所述固体墨偏压向所述加热板。27. 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供墨单元,还包括:供给部,把所述熔融墨供应给所述打印单元;以及加压板,位于所述装载器内,且当所述装载器被插入所述打印单元内时把所述固体墨弹性压向所述加热板。28. 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供墨单元,其中,还包括用于提供把所述加压板弹性偏压向所述加热板的弹力的弹性件。29. 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供墨单元,其中,所述弹性件包括卷簧。30. 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供墨单元,其中,所述固体墨包括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供墨单元。31. 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供墨单元,其中,所述装载器包括插孔,所述固体墨经由所述插孔装入所述装载器内,所述插孔依据所述固体墨的形状来成形。32. 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供墨单元,其中,所述插孔位于所述装载器上的预定位置,使得当所述装载器被拉开以露出所述插孔时,所述插孔位于所述加压板的旁边。33. 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供墨单元,还包括形成为一个部件以装载所述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供给单元的多个装载器。34. 一种用于把墨源插入用在成像装置内的供墨单元中的方法,包括:把利用弹性件弹性偏压向所述成像装置内部的装载器拉出位于所述成像装置的顶侧与底侧之间的所述成像装置的横侧;把所述墨源插入所述装载器;以及释放所述装载器,使所述弹性件把所述装载器弹性压回到所述成像装置内部。35. 一种给成像装置供应墨的方法,包括:在设于打印单元的顶侧与底侧之间的所述打印单元的横侧处,把墨供应单元插入所述打印单元;以及把所述供墨单元移离所述打印单元。36. 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供墨单元包括:收容部,收容至少一块所述固体墨;加热板,熔融所述固体墨;以及装载器,沿着所述打印单元的横向往复运动,从而打开所述收容部和关闭所述收容部以把所述固体墨偏压向所述加热板。
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 发明领域 本发明方面涉及成像装置,尤其涉及通过熔融固体墨并把所熔融的墨喷射到打印介质上来形成图像的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成像装置打印图像到打印介质例如纸张或者OHP(高射投影仪)片上。成像装置的例子包括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以及结合了这些设备的功能的多功能装置。成像装置按照多种方式分类,例如,可以分为电子照相式成像装置、墨喷射式成像装置、染料升华式成像装置等。在墨喷射式成像装置中,通过熔融固体墨并把所熔融的墨喷射到打印介质上来形成图像的喷墨成像装置被称为“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 固体墨是通过混合树脂和墨并形成具有预定尺寸的块状制成的。固体墨在室温下处于固态,并在受热时转化为液态。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包括容纳固体墨并熔融该固体墨以供应所熔融的墨用于打印的供墨单元,以及从该供墨单元接收所熔融的墨并把该熔融墨喷射到打印介质上以形成图像的打印单元。 现在说明用于装载固体墨的传统方法。设在成像装置上部上的介质输出托盘接收打印后的打印介质。介质输出托盘包括用于打开供墨单元的门。通过在把打印介质移离介质输出托盘之后向上打开该门,使供墨单元外露。然后,把固体墨插入外露的供墨单元中。 若成像装置是具有扫描仪功能的多功能装置,则该成像装置包括扫描单元、供墨单元和打印单元。一般,通过转动扫描单元来打开成像装置。若门设在扫描单元与供墨单元之间,则转动该扫描单元以露出该门,然后打开该门以把固体墨插入供墨单元中。 为方便起见,成像装置顶部的广阔区域应外露以装载固体墨。在插入固体墨后,关闭该门以进行打印。上述固体墨装载方法应被改进以使得把固体墨装入成像装置内的过程对用户而言更简单。此外,在门被打开时,外来物质可能落入成像装置内。 此外,因为供墨单元这个附加物增大了成像装置的尺寸,所以该成像装置的包装尺寸增大,导致货物运销成本的相应增加。因此,需要尺寸缩小的供墨单元和成像装置。 扫描单元包括用于放置原稿于其上的平玻璃板、设在该平板玻璃下方以扫描该原稿的图像传感器、以及用于移动该图像传感器的驱动单元。扫描单元显著增大了成像装置的重量。一般,铰链设在成像装置的顶角内以转动扫描单元。当转动扫描单元以插入固体墨时,该扫描单元的重心朝向靠近打印单元外侧的方向移动,从而增大了由于成像装置翻转而损坏该成像装置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方面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固体供墨单元以使用户能够方便地把固体墨装入固体供墨单元内的成像装置。 本发明方面提供一种能够缩小成像装置尺寸的改进固体供墨单元。 依据本发明方面,当成像装置包括扫描单元时,可装载固体墨而无需把该扫描单元转离成像装置并改变重心。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包括:打印单元,喷射熔融的固体墨以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扫描单元,安装在打印单元的上方以投射用于从原稿读取图像的光线;以及供墨单元,其收容固体墨且熔融该固体墨以把所熔融的固体墨供应给打印单元,该供墨单元设在扫描单元的下方且在装载固体墨时可从打印单元的横侧打开。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包括:打印单元,喷射熔融的固体墨以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以及供墨单元,其收容固体墨且熔融该固体墨以把所熔融的固体墨供应给打印单元,该供墨单元在装载固体墨时可从打印单元的横侧打开。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供墨单元包括:收容部,收容至少一块固体墨;加热板,熔融固体墨;以及装载器,沿着打印单元的横向往复运动,从而打开收容部和关闭该收容部以把固体墨偏压向加热板。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供墨单元还包括:供给部,把熔融墨供应给打印单元;以及加压板,当装载器被插入打印单元内时把固体墨弹性压向加热板且当装载器被拉向打印单元的外部时离开固体墨。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供墨单元还包括与加压板连接以提供把该加压板拉向加热板的弹力的卷簧。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供墨单元提供给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装载器包括插孔,经由该插孔装载固体墨。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插孔具有与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固体墨对应的不同形状。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插孔限定在装载器内的预定位置,使得当加压板在用户拉动该装载器时向后移动时,该插孔位于加压板的前方。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装载器形成为用于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固体墨的单个部件。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还包括在打印单元的横侧关闭和打开以允许装载器移入和移出该打印单元的门。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或优点将部分地在以下说明中阐述,以及部分地将自该说明显而易见或通过实施本发明认识到。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明显且更易于理解,其中: 图1是依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2是当装载器插入依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成像装置内时该成像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当装载器被拉出依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成像装置时该成像装置的透视图; 图4是当装载器被拉出依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供墨单元时该供墨单元的透视图; 图5是沿水平面取的剖视图,其表示当一块固体墨被装入依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供墨单元内时的供墨单元; 图6是沿水平面取的剖视图,其表示当两或多块固体墨被装入依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供墨单元内时的供墨单元; 图7是沿水平面取的剖视图,其表示当装载器被拉出依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供墨单元时的供墨单元; 图8是当装载器被拉出依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供墨单元时该供墨单元的俯视图;以及 图9是依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集成装载器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详细参照表示在附图中的本发明的当前实施例,其中,相同附图标记自始至终都指示相同部分。以下参照附图描述这些实施例以说明本发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一方面的成像装置的侧剖视图,图2是当装载器350插入图1所示成像装置内时该成像装置的透视图,图3是当装载器350被拉出图1所示成像装置时该成像装置的透视图,图4是当装载器350被拉出依据本发明的供墨单元时该供墨单元的透视图。现在将参照图1至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参照图1和2,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成像装置被表示为多功能装置。多功能装置包括打印单元101、扫描单元200和供墨单元。尽管未表示,但没有扫描单元200的成像装置也可以是本发明成像装置的实施例。以下给出的说明对于成像装置是共用的。另外,尽管被描述为扫描单元200,但也可采用复印机和/或传真机来替换该扫描单元200,或者除该扫描单元200之外额外采用复印机和/或传真机。 供墨单元熔融固体墨390,并把所熔融的固体墨390供应给打印单元101。打印单元101把所熔融的固体墨390喷射到打印介质(P)上以打印图像。打印单元101包括纸盒110、拾取辊120、输送辊130、转移定影辊150、鼓状件160、维护辊170、墨喷射盒180和弹出辊190。此鼓状件160可以是感光鼓。然而应理解的是,打印单元101也可以具有其它构造。 一般,液体墨被吸入打印介质(P)内以在该打印介质(P)上形成图像。例如,当采用液体墨在纸上打印图像时打印质量高,因为纸张纤维良好地吸收液体墨。然而另一方面,当通过喷射液体墨到OHP片上以在OHP片上打印图像时打印质量差,因为OHP片不怎么吸收液体墨。因此,为打印高质量图像,用户仅能采用有限种类的打印介质。此外,在喷射液体墨后,残余墨会下流到喷嘴周围或者由于液体墨的粘度较低而附着在该喷嘴周缘,从而导致该喷嘴被弄脏或者堵塞。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固体墨390由包括石蜡、树脂、墨和/或其它添加剂的混合物形成。固体墨390在室温下保持固态。例如,固体墨390具有范围从40℃至140℃的软化点、范围从50℃至150℃的熔融点、以及熔融时的高粘度。在受热时,具有石蜡或树脂的固体墨390转化为液态。当把熔融的此液体墨390喷射到打印介质(P)上时,该液体墨390附着到打印介质(P)的表面上并迅速还原回固态。因此,即便在具有光滑表面的打印介质(P)例如OHP片上打印时,采用固体墨390也能获得高打印质量。墨供给通道和墨喷嘴被保持处于受热状态以防止所熔融的固体墨390固化,从而降低了喷嘴堵塞或者其它问题的可能性。尽管被描述为采用石蜡和/或树脂来增大粘度,但应理解的是,也可采用其它添加剂来增大粘度。 然而,当从喷嘴喷射所熔融的固体墨390到打印介质(P)上时,所熔融的固体墨390在其到达打印介质(P)的表面后马上变成固体。由于马上转变为固体,固体墨390在打印介质(P)上堆积至较高的高度。因此,当在打印后擦拭打印介质(P)时,形成在该打印介质(P)上的墨点易于被磨掉且固体墨390的粘着强度也会降低。此外,堆积在打印介质(P)例如OHP片上的厚墨点散射光线并使所打印的图像不清楚。当打印彩色图像时,不同颜色例如青色(C)、品红色(M)、黄色(Y)和黑色(K)的墨被喷射到同一点上。在此情况下,若青色(C)、品红色(M)、黄色(Y)和黑色(K)墨在它们分别冷却时于不同的时间固化,则颜色套准误差会导致打印质量下降。为避免这些问题,采用中间转移单元如鼓状件160。 鼓状件160可转动地安装在打印单元101内。鼓状件160包括位于其内部的热源165。此热源165可以是卤素灯,但其也可以是许多其它类型的热源。尽管未表示,从卤素灯发出的光线利用形成在鼓状件160的内表面上的光热层转化为热量,以把该鼓状件160的外表面加热至预定温度。 墨喷射盒180可拆卸地安装在打印单元101的内部。当墨喷射盒180的寿命期满时,用新的墨喷射盒替换期满的墨喷射盒180。在打印过程中,墨喷射盒180接收所熔融的墨390,并经由喷嘴单元185把墨滴喷射到鼓状件160的外表面上。 为防止熔融墨390迅速固化,加热并隔离从供墨单元限定至喷嘴单元185的墨供给通道和鼓状件160的外表面,以保持它们的温度处于预定水平。当自墨点尺寸的显微透视图中看时,从喷嘴单元185喷射到鼓状件160的外表面的墨滴扩散到该鼓状件160的外表面上的一区域,此区域与这些墨滴在打印介质(P)上的区域相比较广。如上所述,当直接喷射到打印介质(P)上时,墨滴迅速固化。然而,当在打印操作过程中采用鼓状件160时,与墨滴被直接喷射到打印介质(P)上时相比,喷射到该鼓状件160上的墨滴以薄厚度水平固化且不迅速固化。 在一种实施例中,墨喷射盒180沿着主扫描方向(y轴)一次喷射熔融墨390。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喷嘴单元185包括沿着主扫描方向横过打印介质(P)的宽度的多个喷嘴。当打印彩色图像时,不同颜色例如青色(C)、品红色(M)、黄色(Y)和黑色(K)的墨被同时喷射。这些不同墨颜色的使用把彩色打印操作的速度加快至与单色打印过程中的打印操作相同的速度。然而,在本发明的其它方面中,也可以采用其它数量的喷嘴和/颜色。 在与一页对应的墨滴被喷射到鼓状件160的外表面上后,把墨390从该鼓状件160转移到打印介质(P)。当墨390被转移到打印介质(P)时,如果鼓状件160的长度近似等于打印介质(P)的宽度,则可减小该打印介质(P)上的厚墨区域与薄墨区域之间的温度差异。此外例如,当基于A4尺寸打印图像时,鼓状件160的外表面可以大于A4尺寸。在这种情况下,当与A4尺寸对应的墨滴被喷射到鼓状件160后,在一个步骤中从该鼓状件160把与A4尺寸页面对应的墨图像转移到打印介质(P)。 在一种实施例中,当顺时针转动时,鼓状件160接收熔融墨390于其外表面上。维护辊170在熔融墨390被喷射到鼓状件160的外表面上前接触该鼓状件160的外表面,以给该鼓状件160涂覆隔离剂例如油类。当把利用喷射墨滴形成在鼓状件160上的墨图像转移给打印介质(P)时,隔离剂便于分离该墨图像与鼓状件160。 在与一页对应的墨滴被喷射到鼓状件160的外表面上后,把打印介质(P)送入成像装置内部的通道。在所示例中,打印介质(P)存储在纸盒110内,该纸盒110可拆卸地安装在打印单元101上。在堆叠于纸盒110内的打印介质(P)中,拾取辊120从该纸盒110拾取最上张打印介质(P)并将其输送至输送辊130。输送辊130输送打印介质(P)至鼓状件160与转移定影辊150之间。然而应理解的是,打印介质(P)也可被输送和/或储存在例如托盘内。 预热单元140在墨图像转移到打印介质(P)前加热该打印介质(P),以防止在该墨图像转移到打印介质(P)上时该墨图像迅速固化。在墨图像转移到打印介质(P)的同时,朝向弹出辊190输出该打印介质(P)。弹出辊190把打印介质(P)排出到设在打印单元101外侧上的输出托盘195。然而应理解的是,托盘195也可位于其它位置。 转移定影辊150被加热至预定温度,并在经由压力与鼓状件160接触的同时开始转动。在鼓状件160与转移定影辊150之间同时执行墨图像的转移和熔凝。在一种实施例中,当鼓状件160和其它辊如图1所示设置时,该鼓状件160在其顺时针转动时接收墨滴,该墨滴在鼓状件160的外表面上形成墨图像。当墨图像全部形成在鼓状件160上后,该鼓状件160转换方向并逆时针转动以把墨图像转移给打印介质(P)。 若成像装置包括扫描单元例如扫描单元200,则该扫描单元200安装在打印单元101的上方,如图1所示。尽管未表示,扫描单元200包括自动原稿馈送器(ADF)、光源、反射镜、透镜单元以及图像传感器。扫描单元200利用光线扫描原稿以获取图像信号。图像信号经由图像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然后把该电信号直接发送给打印单元101和/或把该电信号发送给与打印单元101连接的计算机。应理解的是,扫描单元200可以具有其它构造且不需要在所有方面中都采用ADF。 供墨单元储存固体墨390并熔融该固体墨390以将其供应给打印单元101。在一种实施例中,供墨单元位于打印单元101的上方。若成像装置是具有位于成像装置顶部上的扫描单元200的多功能装置,则供墨单元位于该扫描单元200与打印单元101之间。用户能够从打印单元101的侧面打开供墨单元以更换固体墨390。依据这种构造,打印单元101的高度减小,且因而成像装置的总尺寸也减小。另外,由于用户能够把固体墨390装入供墨单元而无需移动扫描单元200,更换该固体墨390的过程对用户而言更方便。 如图1所示,依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供墨单元包括收容部310、加热板320和装载器350。供墨单元可还包括供给部330和加压板340。在此实施例中,收容部310呈板状且固定在打印单元101上。收容部310可具有其它形状且不一定固定在打印单元101上。收容部310自用户接收至少一块固体墨390。加热板320位于收容部310的一侧上。加热板320与固体墨390接触以熔融该固体墨390,并把熔融墨390供应给供给部330。供给部330自加热板接收熔融墨390,并将该熔融墨390供应给打印单元101。 尽管不是在所有方面中都是必需的,所示供给部包括储存仓332和供给路径331,但该供给部也可具有其它构造。储存仓332暂时储存自加热板320接收的熔融墨390。储存仓332与供给路径331连接。储存仓332被加热至且然后维持在预定温度,以防止该储存仓332内的熔融墨390固化。供给路径331连接储存仓332与墨喷射盒180。 加压板340位于收容部310的与加热板320相对的一侧上,以把固体墨390压向该加热板320。利用加热板320和加压板340给至少一块固体墨390的两侧施压。加压板340与把该加压板340拉向加热板320的弹性件连接。 可采用许多不同类型的弹性件来把墨390有效地偏压向加热板320。弹性件可以是例如卷簧345。如图4-9所示,卷簧345可位于每个装载器350的各自侧上。弹簧(未表示)设在卷簧345的轴杆347上以提供用于卷绕带材346的弹力。带材346卷绕在轴杆347上,且其具有固定在该轴杆347上的一端和固定在加压板340上的另一端。带材346被适当地构造以使该带材346不妨碍装载器350与收容部310之间的相对运动。本发明实施例的弹性件不限于卷簧345。可拉动加压板340的任何类型弹性件都能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效地起作用。 装载器350可朝向打印单元101的横向方向沿着收容部310移动。装载器350和加压板340经由连接件连接以便同时运动,使得当加压板340被拉向加热板320时装载器350与该加压板340一起被拉向加热板320。作为连接件的一例,如图5中所示的止动部341和351分别形成在加压板340和装载器350上。当弹性件把加压板340弹性拉向加热板320时,该加压板340的止动部341接触装载器350的止动部351,导致该装载器350被弹性件弹性拉向加热板320。如图5-6所示,当克服把装载器350拉向加热板320的弹力朝向沿x轴的方向拉动该装载器350时,收容部310被打开。装载器350的顶部具有固定开口,以便用户能够容易且方便地把固体墨390装入该装载器350。装载器350的顶部也可具有用户能够打开以把固体墨390插入该装载器350内的盖(未表示)。其它构造也是可能的。 彩色成像装置包括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供墨单元,这些供给单元中的每个都具有收容部310、加热板320、供给部330、加压板340、装载器350和卷簧345。若多个装载器350C、350M、350Y和350K分别设在各个彩色供墨单元中的每个内,则四个不同装载器350C、350M、350Y和350K的各自顶部具有独特的形状作为开口。插孔355C、355M、355Y和355K限定在装载器350C、350M、350Y和350K的顶部的部分内,以使这四个不同形状插孔355C、355M、355Y和355K中的每个对应于不同颜色的固体墨390C、390M、390Y和390K。于是,用户能够把固体墨390C、390M、390Y和390K插入合适的装载器350C、350M、350Y和350K内而不会混淆。也可把固体墨390C、390M、390Y和390K形成为具有与它们的颜色对应的不同形状,并相应地限定插孔355C、355M、355Y和355K以匹配这四种不同形状,使得仅正确颜色的墨才能配合正确的插孔。尽管表示为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但应理解的是也可采用其它颜色和/或每种颜色的装载器数量。 当用户拉动装载器350时,利用该装载器350的止动部351朝向x轴的方向把加压板340移动至后方位置。可这样定位插孔355,使得当加压板340朝向x轴方向移动时该插孔355位于加压板340的旁边。这样,用户可把固体墨390装入插孔355而不受加压板340的阻碍,因为该加压板340被远离定位至插孔355的旁边。当拉动装载器350时,收容部310经由插孔355暴露于打印单元101的外部,用户经由该插孔355插入新固体墨390。 当用户把固体墨390插入装载器350并释放该装载器350后,弹性件沿着x轴的方向把该装载器350和加压板340弹性拉回到打印单元101的内部。然后,加压板340把固体墨390压向加热板320。在装载器350完全插入打印单元101后,用户关闭门105。门105被铰接到打印单元101的横侧上以关闭或打开供墨单元。用户可关闭门105以保护供墨单元,以及打开该门105以露出供墨单元并把新固体墨390插入装载器350。用户可手动地关闭和打开门105,或者该门105被设计成当弹性件把装载器350拉回到成像装置内部时自动地关闭,例如通过连接弹簧(未表示)到装载器350和门150上,使得当利用弹性件把该装载器350拉入成像装置内时,该弹簧自动地拉动闭合门105。 尽管不是必需的,打印单元101还包括卡塞介质移除门(未表示),用户可利用该门移除卡塞的记录介质(P)。当用户打开卡塞介质移除门时,该卡塞介质移除门使打印单元101内的打印介质输送通道外露。在一种实施例中,门105用作卡塞介质移除门。 尽管不是必需的,打印单元101还包括部件更换门(未表示),此门为用户提供至内部耗材的通路以用于更换目的。通过打开部件更换门使耗材外露。在一种实施例中,门105用作部件更换门。 图5是沿水平面取的剖视图以表示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当一块固体墨390装入供墨单元内时的该供墨单元,图6是沿水平面取的剖视图以表示当两或多块固体墨390装入图5所示供墨单元内时的该供墨单元,图7是沿水平面取的剖视图以表示当装载器350被拉出图5所示供墨单元时的该供墨单元,以及图8是当装载器350被拉出图5所示供墨单元时该供墨单元的俯视图。 参照图5至8,装载器350装有固体墨390。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固体墨390C、390M、390Y和390K中每个的至少一块装入装载器350内。也可把每种彩色墨的多块装入装载器350内,如图6所示。固体墨390的一侧与加热板320接触,以及该固体墨390的另一侧与加压板340接触。当弹性件拉动装载器350时,止动部341和351使加压板340连同该装载器350一起移动。 图9是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集成装载器的透视图。因为当用户打开收容部310时装载器350朝向后方(沿着图9中的x轴)移动加压板340,所以该装载器350可以形成为一个部件,而不是与四种不同颜色的固体墨390对应的四个单独部件。在此实施例中,装载器350可形成为用于所有四种颜色固体墨390的一个部件。集成装载器实施例的一个优点是用户能够更方便地运走集成装载器350以便更换、维护等。因此在其它方面中,装载器350和/或装载器350C、350M、350Y和350K是可拆卸和/或一次性的。 如上所述,依据本发明的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的方面,用户从打印单元的横侧装载固体墨,于是能够简单且容易地把该固体墨装入成像装置。此外,如果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设有扫描单元,用户可装载固体墨而无需移动该扫描单元,使得该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具有增强的安装稳定性和比传统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更紧凑的尺寸。另外,固体墨可形成为具有不同形状的单元,该不同形状与单元的不同颜色对应,且装载器具有与不同单元的不同形状对应的插孔,从而允许用户以简单、迅速且方便的方式把正确的彩色墨容易地装入正确的插孔中。 尽管已表示且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可对此实施例做出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本发明的范围限定在权利要求书和它们的等同物中。 本申请要求享有2005年12月8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2005-120228的权益,这里引入该申请的公开内容以供参考。
《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包括把熔融墨喷射到打印介质上以打印图像的打印单元以及沿着打印单元的横向收容固体墨的供墨单元。在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包括用于从原稿读取图像的扫描单元的情况下,用户能够简单且容易地装载固体墨而无需移动扫描单元,于是该固体墨喷射成像装置具有改进的安装稳定性和紧凑的尺寸。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