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乙二胺和水共沸物的分离方法.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5322768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7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09282.7

申请日:

2011.12.09

公开号:

CN103159629A

公开日:

2013.06.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C 211/10申请日:20111209|||公开

IPC分类号:

C07C211/10; C07C209/86

主分类号:

C07C211/1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发明人:

陈曙光; 丁云杰; 安丽华

地址: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路45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代理人:

马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乙二胺和水共沸物的分离方法,是将乙二胺与水的混合物进入用于乙二胺脱水的精馏塔,向体系中加入脱水剂,通过调整混合物进料口位置、脱水剂回流口位置、回流比例,控制塔釜温度等方法,使脱水剂与水形成低沸点共沸物,而不与乙二胺形成共沸物,并将此低沸点共沸物从塔顶蒸出,已脱水的乙二胺从塔底流出。乙二胺中水质量含量在1-30%左右。本发明的优点为脱水后的乙二胺能达到产品指标要求。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乙二胺和水共沸物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乙二胺与水的混合物进入乙二胺脱水的精馏塔,向体系中加入脱水剂,使其与水形成共沸物,并将此共沸物从塔顶蒸出,已脱水的乙二胺从塔底采出;脱水塔塔底温度控制在117‑120℃;脱水塔塔顶的操作压力为常压‑0.5MPa;
所述的脱水剂为苯、二异丙醚、环己烷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
脱水剂的用量与原料中水的质量比例为45‑9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
乙二胺中水的质量含量在1‑30%左右。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乙二胺脱水的精馏塔采用板式塔、或填料塔、或板式和填料的组合塔。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乙二胺脱水的精馏塔的理论板数在20~90。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乙二胺脱水的精馏塔的进料位置位于塔顶向下的第5~30块理论板所处的位置。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乙二胺脱水的精馏塔的脱水剂回流口为1~10个。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乙二胺脱水的精馏塔的操作压力为常压。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乙二胺和水共沸物的分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乙二胺和水共沸物的脱水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乙二胺和水的二元共沸物的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在乙醇胺临氢氨化制备乙二胺工艺的生产过程中,产品乙二胺的混合物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必须除去才能达到产品的纯度要求,所以精制过程中,以乙二胺脱水的精馏塔对乙二胺与水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将其中的水分去除掉,才能得到合格的乙二胺产品。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乙二胺和水的高沸点二元共沸物的脱水方法,可有效地将共沸物乙二胺中的水分除掉。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乙二胺和水共沸物的分离方法,是将乙二胺与水的混合物进入乙二胺脱水的精馏塔,向体系中加入脱水剂,使其与水形成共沸物,并将此共沸物从塔顶蒸出,已脱水的乙二胺从塔底采出;脱水塔塔底温度控制在117‑120℃;脱水塔塔顶的操作压力为常压‑0.5MPa;
所述的塔底的温度如果高于117‑120℃,则乙二胺就会进入塔顶;而低于117‑120℃,则水和共沸剂不能有效地蒸到塔顶。
所述的脱水剂是任意一种能和水形成共沸物且共沸点与乙二胺的沸点相差20℃以上的物质;所述的脱水剂为苯、二异丙醚、环己烷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
脱水剂的用量与原料中水的质量比例为85‑95。
乙二胺中水的质量含量在1‑30%左右。
乙二胺脱水的精馏塔采用板式塔、或填料塔、或板式和填料的组合塔。
乙二胺脱水的精馏塔的理论板数在20~90。
乙二胺脱水的精馏塔的进料位置位于塔顶向下的第5~30块理论板所处的位置。
乙二胺脱水的精馏塔的脱水剂回流口为1~10个。
乙二胺脱水的精馏塔的操作压力为常压。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乙二胺和水的混合物经共沸脱水后,乙二胺的水质量含量小于0.2%,能确保乙二胺的产品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将含水约20wt%的乙二胺的混合物送入乙二胺脱水的精馏塔,精馏塔理论板可为40~70块,在此选其优化值为50块,进料位置可为10~20块理论板,在此选其优化值为15块板,根据其中的水含量,向体系中加入脱水剂苯,水∶苯的质量比例为1∶50,苯回流口为2~5个,在此选其优化值为4个(全部位于脱水塔进料口的上部),使苯和水形成共沸物,并将此共沸物从塔顶蒸出;已脱水的乙二胺从塔底采出,精馏塔塔底温度控制在118℃,塔顶操作压力为常压。对得到的乙二胺进行分析,其含水量≤0.1%。
实施例2:将含水约20wt%的乙二胺的混合物送入乙二胺脱水的精馏塔,精馏塔理论板可为40~70块,在此选其优化值为60块,进料位置可为10~20块理论板,在此选其优化值为12块板,根据其中的水含量,向体系中加入脱水剂二异丙醚,水∶二异丙醚的比例为1∶60,二异丙醚回流口可为4~8个,在此选其优化值为6个(位于脱水塔进料口的上部),使二异丙醚和水形成共沸物,并将此共沸物从塔顶蒸出;已脱水的乙二胺从塔底采出,精馏塔塔底温度控制在118℃,塔顶操作压力为常压。对得到的乙二胺进行分析,其含水量为≤0.1%。
实施例3:将含水约20wt%的乙二胺的混合物送入乙二胺脱水的精馏塔,精馏塔理论板可为40~70块,在此选其优化值为55块,进料位置可为10~20块理论板,在此选其优化值为18块板,根据其中的水含量,向体系中加入脱水剂环己烷,水∶环己烷的比例为1∶70,环己烷回流口可为3~6个,在此选其优化值为5个,使环己烷和水形成共沸物,并将此共沸物从塔顶蒸出;已脱水的乙二胺从塔底采出,精馏塔塔底温度控制在118℃,塔顶操作压力为常压。对得到的乙二胺进行分析,其含水量≤0.1%。

一种乙二胺和水共沸物的分离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乙二胺和水共沸物的分离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乙二胺和水共沸物的分离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乙二胺和水共沸物的分离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乙二胺和水共沸物的分离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5962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19 CN 103159629 A *CN103159629A* (21)申请号 201110409282.7 (22)申请日 2011.12.09 C07C 211/10(2006.01) C07C 209/86(2006.01) (71)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地址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路 457 号 (72)发明人 陈曙光 丁云杰 安丽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21002 代理人 马驰 (54) 发明名称 一种乙二胺和水共沸物的分离方法 (57) 。

2、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乙二胺和水共沸物的分离 方法, 是将乙二胺与水的混合物进入用于乙二胺 脱水的精馏塔, 向体系中加入脱水剂, 通过调整混 合物进料口位置、 脱水剂回流口位置、 回流比例, 控制塔釜温度等方法, 使脱水剂与水形成低沸点 共沸物, 而不与乙二胺形成共沸物, 并将此低沸点 共沸物从塔顶蒸出, 已脱水的乙二胺从塔底流出。 乙二胺中水质量含量在 1-30左右。本发明的优 点为脱水后的乙二胺能达到产品指标要求。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

3、03159629 A CN 103159629 A *CN103159629A* 1/1 页 2 1. 一种乙二胺和水共沸物的分离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是将乙二胺与水的混合物进入乙 二胺脱水的精馏塔, 向体系中加入脱水剂, 使其与水形成共沸物, 并将此共沸物从塔顶蒸 出, 已脱水的乙二胺从塔底采出 ; 脱水塔塔底温度控制在 117-120 ; 脱水塔塔顶的操作压 力为常压 -0.5MPa ; 所述的脱水剂为苯、 二异丙醚、 环己烷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分离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脱水剂的用量与原料中水的质量比例为 45-95。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4、 2 所述的分离方法, 其特征在于 : 乙二胺中水的质量含量在 1-30左右。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分离方法, 其特征在于 : 乙二胺脱水的精馏塔采用板式塔、 或 填料塔、 或板式和填料的组合塔。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4 所述的分离方法, 其特征在于 : 乙二胺脱水的精馏塔的理论板 数在 20 90。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分离方法, 其特征在于 : 乙二胺脱水的精馏塔的进料位置位 于塔顶向下的第 5 30 块理论板所处的位置。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分离方法, 其特征在于 : 乙二胺脱水的精馏塔的脱水剂回流 口为 1 10 个。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

5、4 所述的分离方法, 其特征在于 : 乙二胺脱水的精馏塔的操作压 力为常压。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59629 A 2 1/2 页 3 一种乙二胺和水共沸物的分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乙二胺和水共沸物的脱水方法, 特别涉及一种乙二胺和水的二元共沸 物的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乙醇胺临氢氨化制备乙二胺工艺的生产过程中, 产品乙二胺的混合物含有一定 量的水分, 必须除去才能达到产品的纯度要求, 所以精制过程中, 以乙二胺脱水的精馏塔对 乙二胺与水的混合物进行分离, 将其中的水分去除掉, 才能得到合格的乙二胺产品。 发明内容 0003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乙二胺。

6、和水的高沸点二元共沸物的脱水方法, 可有效地 将共沸物乙二胺中的水分除掉。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0005 一种乙二胺和水共沸物的分离方法, 是将乙二胺与水的混合物进入乙二胺脱水 的精馏塔, 向体系中加入脱水剂, 使其与水形成共沸物, 并将此共沸物从塔顶蒸出, 已脱水 的乙二胺从塔底采出 ; 脱水塔塔底温度控制在 117-120 ; 脱水塔塔顶的操作压力为常 压 -0.5MPa ; 0006 所述的塔底的温度如果高于 117-120, 则乙二胺就会进入塔顶 ; 而低于 117-120, 则水和共沸剂不能有效地蒸到塔顶。 0007 所述的脱水剂是任意一种能和水形成共。

7、沸物且共沸点与乙二胺的沸点相差 20 以上的物质 ; 所述的脱水剂为苯、 二异丙醚、 环己烷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 0008 脱水剂的用量与原料中水的质量比例为 85-95。 0009 乙二胺中水的质量含量在 1-30左右。 0010 乙二胺脱水的精馏塔采用板式塔、 或填料塔、 或板式和填料的组合塔。 0011 乙二胺脱水的精馏塔的理论板数在 20 90。 0012 乙二胺脱水的精馏塔的进料位置位于塔顶向下的第530块理论板所处的位置。 0013 乙二胺脱水的精馏塔的脱水剂回流口为 1 10 个。 0014 乙二胺脱水的精馏塔的操作压力为常压。 0015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乙二胺和水的混合。

8、物经共沸脱水后, 乙二胺的水质量含量小于 0.2, 能确保乙二胺的产品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7 实施例 1 : 将含水约 20wt的乙二胺的混合物送入乙二胺脱水的精馏塔, 精馏塔 理论板可为 40 70 块, 在此选其优化值为 50 块, 进料位置可为 10 20 块理论板, 在此 选其优化值为 15 块板, 根据其中的水含量, 向体系中加入脱水剂苯, 水苯的质量比例为 说 明 书 CN 103159629 A 3 2/2 页 4 1 50, 苯回流口为 2 5 个, 在此选其优化值为 4 个 ( 全部位于脱水塔进料口的上部 ), 使 苯和。

9、水形成共沸物, 并将此共沸物从塔顶蒸出 ; 已脱水的乙二胺从塔底采出, 精馏塔塔底温 度控制在 118, 塔顶操作压力为常压。对得到的乙二胺进行分析, 其含水量 0.1。 0018 实施例 2 : 将含水约 20wt的乙二胺的混合物送入乙二胺脱水的精馏塔, 精馏塔 理论板可为 40 70 块, 在此选其优化值为 60 块, 进料位置可为 10 20 块理论板, 在此选 其优化值为 12 块板, 根据其中的水含量, 向体系中加入脱水剂二异丙醚, 水二异丙醚的 比例为 1 60, 二异丙醚回流口可为 4 8 个, 在此选其优化值为 6 个 ( 位于脱水塔进料口 的上部 ), 使二异丙醚和水形成共沸。

10、物, 并将此共沸物从塔顶蒸出 ; 已脱水的乙二胺从塔底 采出, 精馏塔塔底温度控制在118, 塔顶操作压力为常压。 对得到的乙二胺进行分析, 其含 水量为 0.1。 0019 实施例 3 : 将含水约 20wt的乙二胺的混合物送入乙二胺脱水的精馏塔, 精馏塔 理论板可为 40 70 块, 在此选其优化值为 55 块, 进料位置可为 10 20 块理论板, 在此选 其优化值为 18 块板, 根据其中的水含量, 向体系中加入脱水剂环己烷, 水环己烷的比例 为170, 环己烷回流口可为36个, 在此选其优化值为5个, 使环己烷和水形成共沸物, 并将此共沸物从塔顶蒸出 ; 已脱水的乙二胺从塔底采出, 精馏塔塔底温度控制在 118, 塔 顶操作压力为常压。对得到的乙二胺进行分析, 其含水量 0.1。 说 明 书 CN 103159629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