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处理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532002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80000325.3

申请日:

2006.02.14

公开号:

CN1969535A

公开日:

2007.05.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4N1/46(2006.01); H04N1/60(2006.01); G06T1/00(2006.01); B41J2/525(2006.01)

主分类号:

H04N1/46

申请人:

佳能株式会社;

发明人:

大贺学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2005.02.16 JP 039290/2005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张浩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为了生成使得能够适当地控制着色剂量的转换数据,获得用于存储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控制着色剂量的控制信息的特征文件,并基于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控制着色剂量的控制信息生成用于将与设备无关的数据转换为与设备相关的数据的反向转换数据。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色彩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得用于存储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控制着色剂量的控制信息的特征文件;以及
基于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控制着色剂量的控制信息,生成用于将与设备无关的数据转换为与设备相关的数据的第一转换数据。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色彩处理方法,其中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控制多种着色剂的总量的信息。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色彩处理方法,其中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控制着色剂的二次色彩的着色剂量的信息。

4.
  根据权利要求1的色彩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色彩处理方法适于基于所述特征文件获得输出端色域;以及
基于所述色度学值和用于控制色度学值的控制信息,获得当图像输出时的着色剂量受到控制信息限制时的色域作为输出端色域。

5.
  根据权利要求1的色彩处理方法,其中:
在特征文件中存储黑色打印机控制信息;以及
基于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用于控制着色剂量的控制信息以及黑色打印机控制信息获得第一转换数据。

6.
  根据权利要求1的色彩处理方法,其中,不考虑用于控制着色剂量的控制信息,基于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用于将与设备相关的数据转换为与设备无关的数据的第二转换数据。

7.
  根据权利要求3的色彩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色彩处理方法适于基于所述特征文件获得输入端色域;以及
不考虑由控制信息对着色剂量的控制,基于色度学值获得色域作为所述输入端色域。

8.
  根据权利要求1的色彩处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使用输入设备的前向转换数据将与输入设备相关的色彩数据转换为与设备无关的色彩数据;
对与设备无关的色彩数据执行色域映射处理;以及
通过使用输出设备的反向转换数据将接受色域映射处理的与设备无关的色彩数据转换为与输出设备无关的色彩数据。

9.
  一种色彩处理方法,包括:
获得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控制着色剂量的控制信息的获得步骤;以及
根据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控制着色剂量的控制信息,生成用于将与设备无关的色彩数据转换为与设备相关的色彩数据的第一转换数据的反向转换数据生成步骤;
基于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控制着色剂量的控制信息,获得当图像输出时的着色剂量受到控制信息限制时的色域的第一色域计算步骤;
根据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用于将与设备相关的色彩数据转换为与设备无关的色彩数据的前向转换数据的第二转换数据生成步骤;以及
不考虑由控制信息对着色剂量的控制,基于色度学值获得色域的第二色域计算步骤。

10.
  一种色彩处理方法,该方法基于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控制着色剂量的控制信息,将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控制着色剂量的控制信息提供给生成用于将与设备无关的数据转换为与设备相关的数据的第一转换数据的生成步骤,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输出设备基于设备色彩数据输出补丁;
获得补丁的色度学结果;
获得用于控制将由输出设备在图像输出时刻使用的着色剂量的着色剂控制信息;以及
生成具有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着色剂控制信息的特征文件信息。

11.
  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其使计算机执行色彩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得用于存储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控制着色剂量的控制信息的特征文件;以及
基于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控制着色剂量的控制信息,生成用于将与设备无关的数据转换为与设备相关的数据的第一转换数据。

12.
  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其使计算机执行色彩处理方法,包括:
获得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控制着色剂量的控制信息的获得步骤;
根据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控制着色剂量的控制信息,生成用于将与设备无关的色彩数据转换为与设备相关的色彩数据的第一转换数据的反向转换数据生成步骤;
基于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控制着色剂量的控制信息,获得当图像输出时的着色剂量受到控制信息限制时的色域的第一色域计算步骤;
根据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用于将与设备相关的色彩数据转换为与设备无关的色彩数据的前向转换数据的第二转换数据生成步骤;以及
不考虑控制信息对着色剂量的控制,基于色度学值获得色域的第二色域计算步骤。

13.
  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其使计算机执行色彩处理方法,该方法基于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控制着色剂量的控制信息,将设备色彩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控制着色剂量的控制信息提供给用于生成用于将与设备无关的数据转换为与设备相关的数据的第一转换数据的生成步骤,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输出设备基于设备色彩数据输出补丁;
获得补丁的色度学结果;
获得用于控制将由输出设备在图像输出时刻使用的着色剂量的着色剂控制信息;以及
生成具有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着色剂控制信息的特征文件信息。

14.
  一种色彩处理设备,包括:
适于获得用于存储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控制着色剂量的控制信息的特征文件的获得单元;以及
适于基于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控制着色剂量的控制信息,生成用于将与设备无关的数据转换为与设备相关的数据的第一转换数据的生成单元。

15.
  一种色彩处理设备,包括:
适于获得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控制着色剂量的控制信息的获得单元;
适于根据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控制着色剂量的控制信息,生成用于将与设备无关的色彩数据转换为与设备相关的色彩数据的第一转换数据的反向转换数据生成单元;
适于基于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控制着色剂量的控制信息,获得当图像输出时的着色剂量受到控制信息限制时的色域的第一色域计算单元;
适于根据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用于将与设备相关的色彩数据转换为与设备无关的色彩数据的前向转换数据的第二转换数据生成单元;以及
适于不考虑由控制信息对着色剂量的控制,基于色度学值获得色域的第二色域计算单元。

16.
  一种色彩处理设备,该处理设备基于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控制着色剂量的控制信息,将设备色彩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控制着色剂量的控制信息提供给适于生成用于将与设备无关的数据转换为与设备相关的数据的第一转换数据的生成单元,所述设备包括:
适于使输出设备基于设备色彩数据输出补丁的补丁输出单元;
适于获得补丁的色度学结果的色度学结果获得单元;
适于获得用于控制将由输出设备在图像输出时使用的着色剂量的着色剂控制信息的着色剂控制信息获得单元;以及
适于生成具有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着色剂控制信息的特征文件信息的生成单元。

说明书

色彩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以及用于控制着色剂量的控制信息之间的关系执行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图1是示出了在不同设备之间的一般颜色匹配的原理图。
在图1中,通过利用输入特征文件11,在与设备相关的颜色空间内表示的输入图像数据(RGB(红,绿和蓝)数据或CMYK(青,品红,黄和黑)数据)被转换为在与设备无关的颜色空间内表示的XYZ数据。由于在输出设备的色域之外的色彩不能由相关的输出设备再现,于是执行到XYZ数据的色域映射,以便所有色彩都能被保持在相关输出设备的色域内。于是,经过色域映射的XYZ数据被转换为在与设备相关的颜色空间(即,与输出设备相关的颜色空间)内表示的CMYK数据。在此,数字12代表输出特征文件。
在一般的颜色匹配中,参考白色点和环境光是固定的。例如,在由ICC(国际色彩联盟)定义的特征文件中,用于连接特征文件的PCS(特征文件连接空间)被定义作为基于D50的XYZ值和Lab值。
当在不同光源下观察同一个采样(例如,图像)时,所观察采样的XYZ值相对于各种光源当然就会不同。由于这个原因,为了估算不同光源下的XYZ值,提出了诸如(1)比例转换,(2)von Kries变换,(3)基于色彩外观模型的预测公式等各种转换(变换)方法。
比例转换是执行W2/W1比例转换以将标准白色点W1下的XYZ值转换为标准白色点W2下的XYZ值的方法。如果这种方法应用于Lab均匀颜色空间,则标准白色点W1下的Lab值就与标准白色点W2下的Lab值相匹配。例如,如果假设标准白色点W1下的采样的XYZ值(Xw1,Yw1,Zw1)为(X1,Y1,Z1),而标准白色点W2下的采样的XYZ值(Xw2,Yw2,Zw2)为(X2,Y2,Z2),则基于比例转换给出以下关系式(1):
X2=(Xw2/Xw1)·X1
Y2=(Yw2/Yw1)·Y1                  …(1)
Z2=(Zw2/Zw1)·Z1
von Kries变换是在人的色彩外观空间PQR上执行W2′/W1′比例转换以将标准白色点W1下的XYZ值转换为标准白色点W2下的XYZ值的方法。如果这种方法应用于Lab均匀颜色空间,则标准白色点W1下的Lab值就与标准白色点W2下的Lab值不匹配。例如,如果假设标准白色点W1下的采样的XYZ值(Xw1,Yw1,Zw1)为(X1,Y1,Z1),而标准白色点W2下的采样的XYZ值(Xw2,Yw2,Zw2)为(X2,Y2,Z2),则基于von Kries变换给出以下关系式(2):
X 2 Y 2 Z 2 = [ M - 1 ] P 2 / P 1 0 0 0 Q 2 / Q 1 0 0 0 R 2 / R 1 [ M ] X 1 Y 1 Z 1 . . . ( 2 ) ]]>
其中,
P 1 Q 1 R 1 = [ M ] X w 1 Y w 1 Z w 1 ]]>
P 2 Q 2 R 2 = [ M ] X w 2 Y w 2 Z w 2 ]]>
[ M ] = 0.40024 0.70760 - 0.08081 - 0.22630 1.16532 0.04570 0 0 0.91822 ]]>
[ M - 1 ] = 1.85995 - 1.12939 0.21990 0.36119 0.63881 0 0 0 1.08906 ]]>
基于色彩外观模型的预测公式等价于通过利用诸如CIECAM97s(国际照明协会色彩外观模型,1997,简版(Simple))等的人的色彩外观空间QMh(或JCh)将环境条件VC1(包括标准白色点W1)下的XYZ值转换为环境条件VC2(包括标准白色点W2)下的XYZ值的方法。这里,对于人的色彩外观空间QMh,符号“Q”代表“亮度”,符号“M”代表“色彩度”而符号“h”代表“色彩相差(huequadrature)”或“色调角”。此外,对于人的色彩外观空间JCh,符号“J”代表“亮度”,符号“C”代表“色度”而符号“h”代表“色彩相差”或“色调角”。无论如何,如果这种转换应用于Lab均匀颜色空间,则与vonKries变换一样,标准白色点W1下的Lab值与标准白色点W2下的Lab值不匹配。例如,如果假设标准白色点W1下的采样的XYZ值(Xw1,Yw1,Zw1)为(X1,Y1,Z1),而标准白色点W2下的采样的XYZ值(Xw2,Yw2,Zw2)为(X2,Y2,Z2),则根据色彩外观模型执行以下转换:
(X1,Y1,Z1)→[CIE CAM97s前向转换]→(Q,M,h)或(J,C,h)→[CIE CAM97s反向转换]→(X2,Y2,Z2)          (3)
图2为示出了将通过使用色彩外观模型执行的、在不同观察环境下的颜色匹配的原理图。
在图2中,与设备相关的颜色空间中表示的输入数据(RGB数据,CMYK数据,灰度数据或类似数据)通过使用取决于输入观察条件(查看条件1 D50)的输入特征文件21被转换为取决于输入观察条件的与设备无关的颜色空间中表示的XYZ50数据。于是,对基于输入观察条件(查看条件1)的色彩外观模型执行前向转换处理22,以将XYZ50数据转换为色彩外观空间JCh中表示的JCh数据23或在色彩外观空间QMh中表示的QMh数据24。随后,对基于输出观察条件(查看条件2)的色彩外观模型执行反向转换处理25,以将JCh数据23或QMh数据24转换为XYZ65数据。此外,通过使用取决于输出观察条件(查看条件2)的输出特征文件26,将已获得的XYZ65数据转换为取决于输出观察条件和设备的颜色空间中表示的CMYK数据。
如图1和2中所示,不同设备之间的颜色匹配可以通过与设备无关的XYZ值(或Lab值)实现。
然而,在将XYZ值转换为CMYK值的情况下需要考虑以下问题。那就是,(1)由于对于一个XYZ值,存在CMY值和K值的多种组合,因此有必要固定黑色打印机(K打印机)生成特性以获得一个解决方案。此外,(2)由于存在一种针对由CMYK设备打印输出的CMYK补丁(即块),墨水或调色剂的总面积覆盖率不受控制的情况,因此在将XYZ值转换为CMYK值的情况下,有必要根据每个媒介和打印质量设置总面积覆盖率。
这里,假设在总面积覆盖率中,可输出的上限值是结合各个墨水和调色剂设置的。例如,设置主色彩(K)的面积覆盖率、二次色彩(C+M,M+Y,Y+C)的面积覆盖率以及四次色彩(C+M+Y+K)的面积覆盖率。顺带提及,应注意主色彩是通过使用一种着色剂再现的色彩,而二次色彩是通过使用两种着色剂再现的色彩。即,N-次色彩是通过使用N种着色剂表示的色彩。
在考虑了传统的ICC特征文件和观察条件而使用的特征文件(即,在每台设备中代替PCS D50使用的观察条件下的XYZ值)中,使用了将XYZ转换为CMYK值时存储的诸如3D LUT(三维查找表)等的转换表,从而黑色打印机生成特性和调色剂或墨水的总面积覆盖率将在生成特征文件的时刻设置。因此,有必要在每次黑色打印机生成特性和总面积覆盖率的设置改变时生成特征文件、安装所生成的特征文件、指定所安装的特征文件、并执行颜色匹配。
此外,在考虑了传统的ICC特征文件和观察条件而使用的特征文件中,色域映射被包含在特征文件转换中。由于这个原因,当生成特征文件时,其它特征文件的特征就变为未定义。更特别的,当生成输出特征文件时,输入特征文件的特征变为未定义,反之亦然。因此,不可能通过使用输入端色域和输出端色域二者来执行色域映射。换言之,不可能执行最适合于输入端色域和输出端色域之组合的色域映射(即,颜色匹配的目标)。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获得用于存储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控制着色剂(用)量的控制信息的特征文件,并基于该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控制着色剂量的控制信息生成用于将与设备无关的数据转换为与设备相关的数据的第一转换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得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对应关系以及用于控制着色剂量的控制信息的获得步骤;根据该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控制着色剂量的控制信息,生成用于将与设备无关的色彩数据转换为与设备相关的色彩数据的第一转换数据的反向转换数据生成步骤;基于该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控制着色剂量的控制信息,获得当图像输出时的着色剂量受到控制信息限制时的色域的第一色域计算步骤;根据该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用于将与设备相关的色彩数据转换为与设备无关的色彩数据的第二转换数据的前向转换数据生成步骤;以及,不考虑由控制信息对着色剂量的控制,基于色度学值获得色域的第二色域计算步骤。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与优点将变得明显,其中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字符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
附图说明
结合并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举例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本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示出了不同设备之间一般的颜色匹配的概念图;
图2为示出了将通过使用色彩外观模型执行的颜色匹配的概念图;
图3为示出了用于设置总面积覆盖率的特征文件描述器(profiler)的用户接口的示例的框图;
图4为示出了根据第一个实施例的颜色匹配的概念图;
图5为用于解释在使用CMYK打印机作为输出设备的情况下,将执行的颜色匹配过程的框图;
图6为用于解释在使用CMYK打印机作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情况下,将执行的颜色匹配过程的框图;以及
图7为用于解释在使用CMYK打印机作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情况下,将执行的颜色匹配过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第一个实施例)
(使用设备模型和到人的色彩外观空间之上的色域映射的颜色匹配)
图4为示出了使用到人的色彩外观空间上的色域映射的颜色匹配的概念图。
首先,分别通过使用色度学值1111和色度学值1114生成输入端设备模型1101和输出端设备模型1106。这里,在设备模型中,存在前向转换(对应于ICC特征文件的AToB1Tag过程)和反向转换(对应于ICC特征文件的BToA1Tag的过程)。此外,应注意设备特性表示隐含了生成用于执行前向转换(即,从与设备相关的数据到与设备无关的数据的转换)的转换数据以及用于执行反向转换(即,从与设备无关的数据到与设备相关的数据的转换)的转换数据的过程。
在生成前向转换数据的情况下,读取其中描述了设备色彩与色度学值之间对应关系的色度学值文件(1111或1114),并生成用于将设备色彩转换为XYZ值的多维LUT或转换等价物。另一方面,在生成反向转换数据的情况下,例如,多项式参数通过对前向转换多维LUT的反向引用或使用上述前向转换的结果的回归分析方法来优化,由此生成用于将XYZ值转换为设备色彩的多维LUT或转换装置。
在此,应注意色度学值和与设备无关的颜色空间无需限制为XYZ值。即,色度学值和与设备无关的颜色空间可以是Lab颜色空间、Luv颜色空间等等。
接下来,获得了在人的色彩外观空间上的输入端设备的色域1107(或1108)和输出端设备的色域1109(或1110)。在此,在相对模式下,色彩外观空间JCh被选择作为人的色彩外观空间。另一方面,在绝对模式下,色彩外观空间QMh被选择作为人的色彩外观空间。
顺带提及,输入端设备的色域1107(或1108)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而获得:将色彩外观模型的前向转换应用于整个输入端设备的XYZ值,该XYZ值是从色度学值文件1111的色度学值以及设备模型1101的前向转换结果获得的;并且形成所获得的JCh(或QMh)值的三维凸包。这里,应注意色域是包含所获得的JCh(或QMh)值的三维实心体。
此外,输出端设备的色域1109(或1114)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而获得:将色彩外观模型的前向转换应用于整个输出端设备的XYZ值,该XYZ是从色度学值文件1114的色度学值以及设备模型1106的前向转换结果获得的;并且形成所获得的JCh(或QMh)值的三维凸包。
在此,输入端观察条件1112被设置为输入端色彩外观模型,而输出端观察条件1113被设置为输出端色彩外观模型。顺带提及,应注意色彩外观模型并不限于CIE CAM02、CIE CAM97s等等。即,可以使用其它的色彩外观模型,只要能够预测人的色彩外观参数J、C、Q、M、h和H。
无论如何,颜色匹配是基于输入端设备模型和色域以及输出端设备模型和色域执行的,如上述所生成的那样。
从输入端设备色彩到输出端设备色彩的色彩转换可以在考虑到人的色彩外观空间JCh上的色域映射而执行,如下所述。
首先,通过将输入端设备模型1101的前向转换应用于输入色彩而获得XYZ值。接着,通过应用基于输入端观察条件1112的色彩外观模型1102的前向转换获得JCh值,基于输入端设备的色域1107和输出端设备的色域1109执行色域映射1103,以及在色域映射之后,通过将基于输出端观察条件1113的色彩外观模型1105的反向转换应用于JCh值获得XYZ值。随后,通过应用输出端设备模型1106的反向转换获得输出色彩。
同样,从输入端设备色彩到输出端设备色彩的色彩转换可以通过使用输入端设备的色域1108、输出端设备的色域1110、色域映射1104等,考虑到人的色彩外观空间QMh上的色域映射而执行。
根据图4中所示的颜色匹配,有可能针对输入端设备的色域和输出端设备的色域的组合执行最佳的色域映射。
(使用CMYK打印机59的输出端设备模型的颜色匹配)
图5为用于解释在根据本实施例的颜色匹配中,在使用CMYK打印机59作为输出设备的情况下将要执行的颜色匹配过程的框图。
<考虑总面积覆盖率和黑色打印机生成特性的输出端设备模型53的生成>
·反向转换数据的生成
下文中,将解释考虑总面积覆盖率和黑色打印机生成特性而将由输出端设备模型53执行的过程。
首先,为了分析CMYK打印机59的设备特性,基于打印机驱动程序57的设置来处理CMYK补丁(块)数据58,并在α%的TAC条件下由CMYK打印机59打印输出所处理的数据,从而获得打印在媒介上的CMYK补丁(块)60。在此,CMYK补丁(块)60具有α%的TAC的色域64。例如,CMYK补丁(数据)58隐含了诸如包括总面积覆盖率400%的IT8.7/3、IT8.7/4、ECI或类似的CMYK色彩目标。
此外,应注意总面积覆盖率隐含了分别使用的着色剂的总值,而每种着色剂的最大可记录量被设置为100%。关于这一点,例如,如果CMYK打印机通过使用最大量的各种着色剂C(青)、M(品红)、Y(黄)和K(黑)执行打印,则总面积覆盖率为400%。
如果通过使用超过适当的总面积覆盖率的量的着色剂来输出图像,则不可能将着色剂适当地固定到记录媒介上。例如,已经有图像输出到其上的媒介会变得发潮和起皱,并且着色剂从已经有图像输出到其上的媒介上剥落。从而,为了阻止这种现象并获得高质量的输出图像,有必要适当地控制着色剂用量。
存在一种打印在记录媒介上的CMYK补丁(块)60受到打印机驱动程序57或打印机控制器的总面积覆盖率设置等限制的情况。例如,如果打印机驱动程序57对四次色彩的总面积覆盖率(TAC)设置为α%(α<400),则CMYK补丁(块)58上的CMYK的总面积覆盖率400%被限制为CMYK的总面积覆盖率α%。在此,应注意打印机驱动程序57或打印机控制器的总面积覆盖率设置对于每种产品是不同的。此外,存在可以打开/关闭总面积覆盖率限制功能的产品。因此,根据相关产品,如果总面积覆盖率限制功能关闭,则总面积覆盖率400%的着色剂(CMYK)就直接打印在媒介上。
随后,在媒介上打印的CMYK补丁(块)60接受由特征文件描述器(profiler)56控制的比色计61所执行的比色处理,所获得的与设备色彩(CMYK)相关的色度学值存储作为特征文件55。同时,由特征文件描述器56在特征文件55中存储黑色打印机生成特性和总面积覆盖率设置。
图3为示出了用于设置总面积覆盖率的特征文件描述器的用户界面的实例的框图。在此,应注意总面积覆盖率的最佳值对于每种媒介类型和诸如中间色调的打印质量、打印速度等不同。因此,对于用户来说有两种设置总面积覆盖率的方法,一种是根据媒介类型和打印质量设置总面积覆盖率,另外一种是通过直接输入主色彩即一次色彩(K)的面积覆盖率、二次色彩(C+M,M+Y,Y+C)的面积覆盖率和四次色彩(C+M+M+K)的面积覆盖率来设置总面积覆盖率以应对未知的媒介和/或未知的打印质量。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解释,假设由特征文件描述器56对四次色彩的总面积覆盖率设置为β%(β<α)。
此外,对于黑色打印机生成特性,提供了两种情况,一种设置诸如硬色调黑色打印机生成、中间色调黑色打印机生成、软色调黑色打印机生成等预定值,而另一种直接输入黑色打印机曲线的采样值。
如果用户选择其中存储了色度学值、黑色打印机生成特性和面积覆盖率的特征文件55作为输出端特征文件,则输出端设备模型53动态执行后面的处理。
顺带提及,如果在特征文件中除了色度学值之外还存储面积覆盖率和黑色打印机生成特性,则在通过使用设备模型生成转换数据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设置面积覆盖率和黑色打印机生成特性。
·步骤1
均匀采样的RGB-(补色转换)→CMY-(总面积覆盖率限制)→CMYK-(黑色打印机特性)→C′M′Y′K′。
首先,RGB颜色空间在内部定义为中间颜色空间,并且,举例来说,考虑从均匀17×17×17采样的RGB值到CMYK值的转换。更特别地,为了将RGB值转换为CMYK值,通过补色转换(C=1-R,M=1-G,Y=1-B)将RGB值转换为CMY值。接着,为了将CMY值转换为CMYK值,为CMY的输入定义了具有八个格点W(0,0,0),R(0,1,1),Y(0,0,1),G(1,0,1),C(1,0,0),B(1,1,0),M(0,1,0)和Bk(1,1,1)的3D LUT,以便能够考虑总面积覆盖率(TAC)。
然后,例如,针对各个格点设置诸如W(0,0,0,0),R(0,TAC2/2,TAC2/2,0),Y(0,0,1,0),G(TAC2/2,0,TAC2,0),C(1,0,0,0),B(TAC2/2,TAC2/2,0,0),M(0,1,0,0)和Bk((TAC4-TAC1)/3,(TAC4-TAC1)/3,(TAC4-TAC1)/3,TAC1)的值,以便能够根据总面积覆盖率设置(主色彩即一次色彩的面积覆盖率TAC1,二次色彩的面积覆盖率TAC2,四次色彩的面积覆盖率TAC4)输出CMYK值。随后,通过线性插值法获得根据CMY值应用了总面积覆盖率限制的线性CMYK值。
接着,通过使用黑色打印机生成特性(在预先设置值的情况下转换为黑色打印机曲线)的黑色打印机曲线从所获得的K值(线性K)获得黑色打印机输出,并根据黑色打印机输出校正其它CMY输出。
·步骤2
C′M′Y′K′→XYZ→RGB→XYZ
接下来,通过对与特征文件中的设备色彩CMYK关联的色度学值进行插值,针对基于总面积覆盖率和黑色打印机生成特性校正的C′M′Y′K′输出获得XYZ值,从而能够生成RGB→XYZ转换数据。
·步骤3
RGB→XYZ→XYZ→RGB→XYZ→CMYK
可以在步骤2中为均匀17×17×17采样的RGB值获得XYZ值。接着,从XYZ值到RGB值的转换是通过,例如,根据对从RGB值到XYZ的3D LUT转换的反向引用的多项式参数的优化或回归分析方法而获得的。随后,从在步骤1中获得的RGB值到基于总面积覆盖率和黑色打印机生成特性校正的CMYK输出的转换被应用于从XYZ值到RGB值的转换,由此最终获得从XYZ值到CMYK值的转换。
通过以上处理,可以考虑总面积覆盖率和黑色打印机生成特性而获得XYZ→CMYK的转换数据。
·前向转换数据的生成
另一方面,对于CMYK打印机的前向转换数据,没有必要遵守特征文件中的总面积覆盖率设置β%,并根据CMYK补丁(块)的打印输出生成对应于总面积覆盖率α%的转换数据。
这是因为,由于CMYK补丁(块)60的打印输出的总面积覆盖率为α%,其大于总面积覆盖率β%,如果使用了根据总面积覆盖率α%的前向转换数据,则可以通过对与特征文件中的设备色彩CMYK关联的色度学值进行插值,针对其总面积覆盖率限制为β%的CMYK数据为CMYK值获得XYZ值
无论如何,在生成前向转换数据时,基于特征文件55中存储的设备色彩与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用于将设备色彩转换为XYZ值的多维LUT或转换装置,无需任何根据总面积覆盖率的处理。
<CMYK设备模型的色域的生成>
下文中,将解释基于总面积覆盖率设置生成CMYK设备模型的色域的方法。甚至在打印机驱动程序的总面积覆盖率设置为α%的地方,如果在CMYK打印机的输出端设备模型的情况下在特征文件中设置总面积覆盖率为β%(<α%),则有必要生成β%的总面积覆盖率的色域作为输出端设备的色域。这是因为实际上能够由CMYK打印机再现的色域是总面积覆盖率被限制为β%的色域。
通过考虑总面积覆盖率和黑色打印机生成特性,利用输出端设备模型53的生成过程的步骤2中生成的对应于总面积覆盖率β%的RGB→XYZ转换数据,可以生成总面积覆盖率β%的色域。
用于整个中间RGB颜色空间的各个采样值通过使用RGB→XYZ转换数据转换为XYZ值。然后,通过应用基于输出端观察条件的色彩外观模型的前向转换将每个XYZ值转换为JCh值,并基于所获得的JCh值群形成三维凸包。应注意所形成的三维凸包为总面积覆盖率β%的色域。根据本实施例,有可能不考虑色度学值所依赖的总面积覆盖率α%,根据实际的总面积覆盖率β%而获得色域。即,有可能获得这样的色域:根据该色域能够以较高精确度表示由CMYK打印机62实际再现的颜色范围。
为了执行具有高精确度的色域映射,对于输出端CMYK设备模型来说,重要的是适当获得能够由CMYK打印机62再现的色域。因此,基于总面积覆盖率生成设备模型的色域非常重要。
<使用CMYK设备模型和到人的色彩外观上的色域映射的颜色匹配>
下文中,将解释在通过使用根据上述的处理获得的CMYK打印机的反向转换数据和CMYK打印机的色域执行颜色匹配的情况下将要执行的处理过程。
通过将输入端设备模型51应用于输入图像50将RGB值转换为XYZ值,而通过使用针对基于输入端观察条件的色彩外观模型的前向转换将XYZ值进一步转换为JCh值。接下来,通过使用输入端设备的色域和输出端设备的色域(对于总面积覆盖率β%的色域)执行色域映射52。接着,通过使用基于输出端观察条件的色彩外观模型的反向转换将经过色域映射的JCh值转换为XYZ值。随后,通过应用输出端设备模型53(反向转换数据),将所获得的XYZ值转换为基于总面积覆盖率β%和黑色打印机生成特性而校正的CMYK值。
根据上述内容有可能将输入图像50转换为CMYK图像。
通过使用与打印输出CMYK补丁(块)58的系统相同的打印机驱动程序54(=57)以及CMYK打印机62(=59)打印输出CMYK图像的情况下,由于打印机驱动程序54的总面积覆盖率α%大于输出端设备模型中设置的总面积覆盖率β%,有可能因此获得对应于总面积覆盖率β%的CMYK打印输出63。即,尽管CMYK补丁(块)58的CMYK打印输出60的总面积覆盖率为α%,也有可能限制输入图像50的CMYK打印输出63的总面积覆盖率β%。这里,总面积覆盖率β%的色域65小于总面积覆盖率α%的色域。
此外,有可能导致色域映射52中所使用的输出端设备的色域和输出端设备模型53(反向转换数据)在打印输出的时刻对应于总面积覆盖率(β%)。从而,有可能实现高度精确的色域映射和高度精确的CMYK转换,并由此可能获得高质量的打印输出63。
(使用CMYK打印机作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颜色匹配)
图7为用于解释在根据本实施例的颜色匹配中,在使用CMYK打印机作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每一种的情况下将执行的颜色匹配过程的概念图。根据图7中所示的颜色匹配,当输入图像数据90由输入设备打印时,打印图像可以由输出设备模拟。
在此,应注意图7中所示的过程在有关获得输入端色域97的方法和输出端设备模型91的处理的方面不同于图5中所示的过程。换言之,由于输出端色域98、输出端设备模型93和输出端特征文件96的内容与图5所示的那些相同,因此忽略对其的解释。
<考虑总面积覆盖率和黑色打印机生成特性时输入端设备模型91的生成>
与图5所示的情况一样,通过使用对应于输入设备的特征文件95生成前向转换数据和反向转换数据。
接着,在输入端设备模型中,通过使用前向转换数据执行转换过程。对于前向转换数据,无需遵守特征文件中的总面积覆盖率设置β%。即,根据CMYK补丁(块)的打印输出对应于总面积覆盖率α%生成前向转换数据。
<CMYK打印机的输入设备模型的色域生成>
如果CMYK打印机是输入端设备模型,则输入端设备的色域无需遵守特征文件中的总面积覆盖率β%。即,当打印输出CMYK补丁(块)时生成与总面积覆盖率α%一致的色域。
这是因为输入图像数据无需被限制到总面积覆盖率β%。例如,在转换过程是基于不同的总面积覆盖率设置值而执行的情况下,在输入图像数据是基于色彩编辑过程的调整结果而改变的情况下,以及对应的类似情况。
在当打印输出CMYK补丁(块)时根据总面积覆盖率α%的色域中,通过使用针对基于输入端观察条件的色彩外观模型的前向转换将特征文件95中的色度学值转换为JCh值,并针对所获得的JCh值群形成三维凸包。
<颜色匹配>
然后,基于在以上过程中获得的输入端设备模型(前向转换数据)91、输入端色域97、输出端设备模型(反向转换数据)93以及输出端色域98执行颜色匹配。在此,通过使用输入端色域97和输出端色域98执行色域映射92。顺带提及,数字94表示图像输出。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输入端设备模型和输入端色域不受限于总面积覆盖率β%,即使输入图像数据中包含有超过总面积覆盖率β%的色彩数据,也有可能执行转换过程。这里,即使输入端设备模型与总面积覆盖率等于或大于β%的数据不对应,输入端设备模型也不能够适当地转换总面积覆盖率超过β%的色彩数据,由此发生错误或错误着色的打印。
此外,输出端设备模型(反向转换数据)93和输出端色域98是基于总面积覆盖率β%的,从而有可能实现如图5所示情况一样好的高度精确的处理。
无论如何,根据图7所示的颜色匹配,有可能以高精确度执行模拟的颜色匹配。
(修正的实施例)
在第一个实施例中,总面积覆盖率是通过使用特征文件描述器的用户接口设置的。然而,有可能在生成特征文件之后在生成的特征文件中设置总面积覆盖率和黑色打印机生成特性。图6示出了通过使用控制面板设置黑色打印机生成特性和总面积覆盖率的实例。在图6中,特征文件描述器76存储以下内容作为特征文件75的基本操作与图5中所示的相同,这些内容即与设备色彩CMYK相关的色度学值、黑色打印机生成特性以及总面积覆盖率的设置值。然而,在图6中,有可能在生成特征文件之后,通过控制面板等改变黑色打印机生成特性和总面积覆盖率的设置值。从而,用户可以再次仅仅设置黑色打印机生成特性和总面积覆盖率而不用再次执行比色的操作。
此外,在第一个实施例中,色度学值原样存储在特征文件中。然而,诸如平滑校正、白色点校正、黑色点校正等的校正处理的结果也可存储作为色度学值。
此外,在第一个实施例中,使用了CMYK打印机。然而,即使是在使用诸如RGB打印机、CMYKRGB打印机等的图像输出设备用于通过使用其它着色剂(墨,调色剂等)的组合执行图像输出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本发明。
而且,作为要在特征文件中存储的总面积覆盖率控制参数,可以替代使用每种着色剂的面积覆盖率或二次色彩的面积覆盖率。
此外,使用特征文件的颜色匹配过程可以在驱动程序或控制器内部执行。
本发明包括为连接到各种设备的系统或装置内的计算机提供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代码,以便操作这些设备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并使这些设备根据在该系统或装置中的计算机(或CPU,MPU)内存储的程序代码运行的情形。
假如这样的话,程序代码本身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因此,程序代码本身和为计算机提供这些程序代码的手段(例如,用于存储这些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构成了本发明。
作为用于存储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可以使用诸如软盘、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磁带、非易失存储卡、ROM等。
此外,不用说,本发明不仅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功能通过执行为计算机提供的程序代码而实现的情况,而且包括运行在计算机之上的OS(操作系统)等或者与另外一个应用软件协同的OS执行程序代码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情况。
此外,无需说明,本发明还包括在所提供的程序代码被写入到插入到计算机中的功能扩展板上提供的,或在连接到计算机的功能扩展单元内提供的存储器中之后,该功能扩展板或功能扩展单元内提供的CPU等基于程序代码的指令执行一部分或所有的实际处理,并由此通过这些处理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情况。
由于可以不背离其思想和范围而做出本发明的许多显然大为不同的实施例,故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除了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定义之外的特定实施例。
本申请要求在此引入作为参考的2005年2月1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5-039290的优先权。

色彩处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色彩处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色彩处理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色彩处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色彩处理方法.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为了生成使得能够适当地控制着色剂量的转换数据,获得用于存储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控制着色剂量的控制信息的特征文件,并基于设备色彩数据和色度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控制着色剂量的控制信息生成用于将与设备无关的数据转换为与设备相关的数据的反向转换数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