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扶手的制造方法、环形扶手以及自动扶梯.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5319281 上传时间:2019-01-03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80028826.1

申请日:

2015.05.29

公开号:

CN106458526A

公开日:

2017.02.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6B 23/24申请日:20150529|||公开

IPC分类号:

B66B23/24; B29C65/72

主分类号:

B66B23/24

申请人: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竹山豪俊; 吉田敦彦; 村田史也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14.05.30 JP 2014-112005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李辉;黄纶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是提高扶手连接部的可靠性。环形扶手(10)的制造方法具有:第1工序,对带状成型物的一端侧的背部(10a)和另一端侧的背部(10a)进行切削,从端部剥出抗拉体(4);第2工序,对带状成型物的一端侧进行加热,将软化的一端侧的树脂部件(11)从端面起去除规定宽度,使帆布(2)从带状成型物的一端侧的端部(A)露出;第3工序,将加热工具(13)安装在带状成型物的另一端侧的腹腔部(10b),对该带状成型物的另一端侧进行加热,使带状成型物的另一端侧的腹腔部(10b)与周围相比凹下;第4工序,在带状成型物的一端侧的终端(A)或者带状成型物的另一端侧的终端(B)涂布粘接剂之后,使带状成型物的一端侧的终端(A)和另一端侧的终端(B)嵌合;以及第5工序,对带状成型物的嵌合部(23)补充树脂(22),对补充了该树脂(22)的嵌合部(23)进行热压,使一端侧的终端(A)和另一端侧的终端(B)熔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环形扶手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具有:
第1工序,对带状成型物的一端侧的背部和另一端侧的背部进行切削,从端部剥出一端
侧的抗拉体和另一端侧的抗拉体;
第2工序,对经过了所述第1工序的带状成型物的一端侧进行加热,将借助该加热而软
化的一端侧的树脂部件从端面起去除规定宽度,使帆布从所述带状成型物的一端侧的端部
露出;
第3工序,将加热工具安装在经过了所述第1工序的带状成型物的另一端侧的腹腔部,
对该带状成型物的另一端侧进行加热,使所述带状成型物的另一端侧的腹腔部与周围相比
凹下;
第4工序,在经过所述第2工序形成的带状成型物的一端侧的终端或者经过所述第3工
序形成的带状成型物的另一端侧的终端涂布粘接剂之后,使所述带状成型物的一端侧的终
端和另一端侧的终端嵌合;以及
第5工序,对经过所述第4工序形成的带状成型物的嵌合部补充树脂,对补充了该树脂
的嵌合部进行热压,使一端侧的终端和另一端侧的终端熔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扶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第6工序,在经过所
述第1工序而剥出的带状成型物的一端侧的抗拉体上加工出第1卡合部,在另一端侧的抗拉
体上加工出与所述第1卡合部卡合的第2卡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形扶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第7工序,使用金
属针对经过所述第4工序形成的带状成型物的嵌合部进行临时固定。
4.一种环形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扶手具有:
热塑性树脂部件,其夹着平坦部而形成有相互对置的第1弯曲部和第2弯曲部,且接缝
在具有宽度的帆布搭接部的一侧熔合;
帆布,其粘接在所述热塑性树脂部件的内侧,覆盖所述平坦部、所述第1弯曲部和所述
第2弯曲部;以及
抗拉体,其在两端形成有卡合部,并埋设在所述热塑性树脂部件的平坦部内,
所述帆布的两端在所述帆布搭接部处重合,
所述卡合部的对接部设置在比所述帆布的上侧端靠帆布搭接部相反侧的位置。
5.一种自动扶梯,其具有:
驱动器,其设置在机房内;
梯级,其呈环形状连结并伴随所述驱动器的转动而升降;以及
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环形扶手,其与所述梯级的升降联动地旋转。
6.一种环形扶手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具有:
第1工序,将带状成型物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按所需尺寸切断;
第2工序,将一端侧的抗拉体和另一端侧的抗拉体从端部剥出;
第3工序,将经过了所述第2工序的带状成型物的剥出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的抗拉体加
工成阶梯状而形成卡合部;
第4工序,使帆布从经过了所述第3工序的带状成型物的一端侧的端部露出;
第5工序,使经过了所述第3工序的带状成型物的另一端侧的腹腔部与周围相比凹下;
第6工序,使经过所述第4工序形成的带状成型物的一端侧的终端或者经过所述第5工
序形成的带状成型物的另一端侧的终端嵌合并粘接;以及
第7工序,使经过所述第6工序形成的带状成型物的嵌合部熔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形扶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带状成型物的一端侧和
另一端侧的抗拉体剥出的第2工序是通过切削带状成型物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的背部来剥
出抗拉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形扶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帆布从带状成型物的一
端侧的端部露出的第4工序是通过对经过了第3工序的带状成型物的一端侧进行加热并将
借助该加热而软化的一端侧的树脂部件从端面起去除规定宽度,或者,通过切削将一端侧
的树脂部件从端面起去除规定宽度,来使帆布从所述带状成型物的一端侧的端部露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形扶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带状成型物的另一端侧
的腹腔部与周围相比凹下的第5工序是通过将加热工具安装在经过了第3工序的带状成型
物的另一端侧的腹腔部中而对该带状成型物的另一端侧进行加热,来使所述带状成型物的
另一端侧的腹腔部与周围相比凹下。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形扶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经过第4工序形成的带
状成型物的一端侧的终端或者经过所述第5工序形成的带状成型物的另一端侧的终端嵌合
并粘接的第6工序是在带状成型物的经过第4工序形成的带状成型物的一端侧的终端或者
经过第5工序形成的带状成型物的另一端侧的终端涂布粘接剂之后,使所述带状成型物的
一端侧的终端和另一端侧的终端嵌合。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形扶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带状成型物的嵌合部
熔合的第7工序是对经过第6工序形成的带状成型物的嵌合部补充树脂,并通过热压对补充
了该树脂的嵌合部进行加热,从而使一端侧的终端和另一端侧的终端熔合。
12.一种环形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扶手具有:
热塑性树脂部件,其夹着平坦部而形成有相互对置的第1弯曲部和第2弯曲部,接缝在
具有宽度的帆布搭接部的一侧熔合;
帆布,其粘接在所述热塑性树脂部件的内侧,覆盖所述平坦部、所述第1弯曲部和所述
第2弯曲部,所述帆布的两端在所述帆布搭接部处重合;以及
抗拉体,其埋设在所述热塑性树脂部件的平坦部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环形扶手,其特征在于,在埋设于热塑性树脂部件的平坦部
内的抗拉体的两端形成有卡合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环形扶手,其特征在于,埋设于热塑性树脂部件的平坦部内
的抗拉体的卡合部的对接部的位置无论是在比帆布的上侧端靠帆布搭接部相反侧、还是靠
帆布搭接部侧都可以。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环形扶手,其特征在于,埋设于热塑性树脂部件的平坦部内
的抗拉体的卡合部的对接部的位置跨越终端的对接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环形扶手,其特征在于,降低了主体部与连接部的扶手弯曲
刚性比。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环形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扶手是搭接式环形结构。

说明书

环形扶手的制造方法、环形扶手以及自动扶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形扶手的制造方法、环形扶手以及自动扶梯。

背景技术

自动扶梯的环形扶手是根据预先通过挤压成型而批量成型的带状成型物来制作
的(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6)。带状成型物由帆布、热塑性树脂、抗拉体等的复合材料构
成,被切断成客户的指定长度之后呈环状连接,因而在环形扶手上存在一处连接部(接缝)。
环形扶手的连接部是将切断终端的热塑性树脂部件再熔合而形成的。

在由复合材料构成的自动扶梯扶手中,为了满足扶手里侧的帆布的接缝的强度、
以及为了保护帆布的接缝不受扶手导向件等影响,在环形连接部上一般粘接有垫布。垫布
通过热压粘接到帆布上,使得从由预先成型的热塑性树脂和帆布构成的扶手的耳部外侧到
耳部内表面与扶手形状相配。在垫布式环形连接部中,与扶手的通常部相比较,通过粘接垫
布而将帆布压入到扶手内侧。

垫布粘接在帆布的接缝之上,帆布的接缝部分处于帆布断开的状态。在帆布的接
缝存在的状态下,当从其上粘接垫布时,帆布通过垫布被向扶手内侧压入,因而帆布朝扶手
内侧移动。在帆布的接缝中,长度不足而必然地在帆布的接缝处产生帆布间隙部。在帆布间
隙部中,由于局部地存在在垫布之下没有帆布的部分,因而当环形扶手卷绕在驱动自动扶
梯的带轮等上而弯曲时,应变集中在帆布之下的帆布间隙部,帆布间隙部以隆起的方式变
形。

在帆布接缝的对接部分处,由于成型挤压时的树脂热膨胀和垫布厚度量的增加引
起的部分的层叠结构的变化而产生间隙。在接缝中,由于层叠结构局部变化,因而在帆布接
缝处产生刚性差,在使环形扶手弯曲时应变集中。其结果是,垫布在帆布接缝处局部变形,
垫布剥离,并发展为环形扶手主体的龟裂或破坏。

在乘客输送机用移动扶手中,金属制的带状抗拉体沿着由热塑性弹性体构成的芯
体的长边方向连续地设置(例如专利文献1)。乘客输送机用移动扶手的两端部在接头部相
互连接。在带状抗拉体的两端部设置有在接头部沿厚度方向互相重合的第1重合部和第2重
合部。在第1重合部和第2重合部的末端部分别设置有宽度尺寸逐渐减小的锥形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6/087801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26518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25015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0-8613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0-226177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8-2014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这样,在自动扶梯的扶手上设置有环形连接部。环形连接部的热塑性树脂部分通
过再熔合而连接。由于里侧的帆布面的接缝仍是剥出状态,因而以增强帆布的接缝和保护
帆布面的接缝免受扶手导向件等影响为目的,一般做法是以遮盖连接部的方式粘接垫布。
然而,由于环形连接部的成型挤压时的树脂热膨胀和垫布厚度量的增加引起的部分的层叠
结构的变化,使得帆布接缝的对接部分被压入到扶手的内侧而在帆布接缝处产生间隙。即
使接缝由垫布保护,在垫布下帆布接缝的间隙打开部分的层叠结构也局部地变化,因而在
帆布接缝处产生局部的刚性差。

当环形扶手卷绕在驱动自动扶梯的带轮等上而弯曲时,应变集中在扶手上,扶手
耳部的帆布接缝欲以隆起的方式变形。其结果是,在帆布接缝处垫布局部地持续变形,因而
由于疲劳和劣化而使得垫布剥离,并发展为扶手主体的龟裂、破坏。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
的课题而作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消除帆布的接缝的局部应变,抑制刚性增大范围,提高扶
手连接部的可靠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环形扶手的制造方法具有:第1工序,对带状成型物的一端侧的背部和另
一端侧的背部进行切削,从端部剥出一端侧的抗拉体和另一端侧的抗拉体;第2工序,对经
过了第1工序的带状成型物的一端侧进行加热,将借助该加热而软化的一端侧的树脂部件
从端面起去除规定宽度,使帆布从带状成型物的一端侧的端部露出;第3工序,将加热工具
安装在经过了第1工序的带状成型物的另一端侧的腹腔部,对带状成型物的另一端侧进行
加热,使带状成型物的另一端侧的腹腔部与周围相比凹下;第4工序,在经过第2工序形成的
带状成型物的一端侧的终端或者经过第3工序形成的带状成型物的另一端侧的终端涂布粘
接剂之后,使带状成型物的一端侧的终端和另一端侧的终端嵌合;以及第5工序,对经过第4
工序形成的带状成型物的嵌合部补充树脂,对补充了该树脂的嵌合部进行热压,使一端侧
的终端和另一端侧的终端熔合。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环形扶手,通过使帆布搭接部的帆布重合而消除了在帆布的接缝处
产生间隙的情况,在扶手整周上消除了帆布断开的部位。即使当环形扶手卷绕在驱动自动
扶梯的带轮等上而弯曲时,也可以防止局部的应变,因此具有提高环形连接部的可靠性的
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的全景的结构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环形扶手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环形扶手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环形扶手的连接部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环形扶手的连接部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环形扶手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终端A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帆布剥出用的加热块的使用方法的图且是立体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终端B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终端凹下用加热工具的使用方法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使终端A和终端B嵌合的工序的图。

图12是示出使终端A和终端B熔合的工序的图。

图13是说明环形扶手的嵌合部的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环形扶手的连接部的俯视图。

图15是示出在环形扶手中测量扶手弯曲刚性的方法的图。

图16是示出在环形扶手中测量扶手弯曲刚性所得到的结果的图。

图17是示出环形扶手中的驱动机构的概略截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自动扶梯和自动扶梯的环形扶手的实施方式。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的描述,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的全景的结构图。自动扶梯100由环形扶
手10、机房50、梯级51、主框52、梯级驱动链55、主轴56、驱动器57、面板58等构成。主框52架
设在相邻的上下楼层间,支撑自动扶梯的自重和乘客载荷。通过主轴56的旋转,多个梯级51
连续移动。驱动器57设置在自动扶梯100的机房50内。驱动器57的驱动力通过驱动链被传递
到主轴56。梯级51呈环状连结。主轴56的转动通过梯级驱动链55被传递到梯级51。自动扶梯
100的乘客在升降时辅助使用环形扶手10。面板58是为了确保乘客安全而设置的。

图2是示出自动扶梯的环形扶手的结构的立体图。环形扶手10由热塑性树脂部件
1、帆布2、抗拉体4等构成。热塑性树脂部件1的内侧(里侧)使用由棉、麻、聚酯等织成的厚布
即帆布2覆盖整周。抗拉体4由被覆盖的多个金属丝构成。热塑性树脂部件1应用了聚氨酯树
脂等。热塑性树脂部件1、帆布2以及抗拉体4通过挤压成型而一体化。金属制的抗拉体4是为
了提高环形扶手的强度而被插入的。

图3是示出自动扶梯的环形扶手的结构的剖视图。环形扶手10当以截面形状观察
时具有主体部(平坦部)3、耳部(第1弯曲部)5x、耳部(第2弯曲部)5y。耳部5x和耳部5y夹着
主体部3而形成,向外侧凸出地弯曲。相互对置的耳部5x和耳部5y由预先成型的热塑性树脂
部件1和帆布2构成,以与自动扶梯的扶手导向件的形状相配的方式成型。在环形扶手10上
存在背部10a和腹腔部10b。

环形扶手10是由预先通过挤压成型而批量成型几百米的带状成型物制作的。带状
成型物被切断成客户的指定长度,呈环状连接。在呈环状连接的环形扶手10上一定存在1处
连接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部具有帆布重合的搭接式结构。图4是示出环形扶手的搭接式结
构的俯视图。在帆布搭接部6中,以覆盖帆布2的周向整体的方式使用粘接剂粘接搭接侧帆
布8。通过在扶手的长度方向上确保搭接侧帆布8,消除了帆布的接缝的间隙。

图5是示出环形扶手的连接部(帆布搭接部)的剖视图。在帆布搭接部中,帆布2和
搭接侧帆布8重合并粘接。在这样的搭接式环形结构中,由于不会在帆布接缝处产生间隙而
使应变集中,因而可以将粘接面积减少到所需最低限度。由于在环形扶手的整周上帆布2断
开的部位被消除,因而即使在环形扶手卷绕在带轮等上而弯曲时也不存在应变集中。其结
果是,可以消除由环形扶手的局部应变引起的粘接剂的剥离,具有提高连接部(帆布搭接
部)的可靠性的效果。

在使用垫布的环形结构中,当扶手卷绕在驱动自动扶梯的带轮等上而弯曲时,在
帆布接缝处产生间隙。为了使集中在帆布间隙部的应变分散、以及为了确保垫布的粘接面
积,垫布的长度在扶手的长度方向上为100mm以上。然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搭接式环形结构
中,由于不会在帆布接缝处产生间隙而使应变集中,因而可以将粘接面积减少到所需最低
限度。可以使帆布搭接部6的长度为50mm以下,其结果是,可以抑制连接部的刚性增大的范
围,在带轮等上弯曲时的跟随性提高,具有提高环形扶手的可靠性的效果。

下面,使用图6说明利用搭接式环形结构的环形扶手的制造方法。为了制作帆布搭
接部,在环形连接之前,在带状成型物30的两侧终端实施终端加工。首先,制备通过挤压成
型而成型的带状成型物30,切出两端,以便达到规定的长度。这里,设图的左侧的端部为帆
布被搭接的一侧的终端A,设右侧的端部为搭接帆布的一侧的终端B。在两个终端,从背部
(扶手上表面)通过切削去除300毫米左右的长度的聚氨酯树脂11。通过从背部切削聚氨酯
树脂11,使得抗拉体4在两终端露出。

在帆布被搭接的一侧的终端A,在从挤压成型后的带状成型物上通过切削去除了
主体部的背部(扶手上表面的聚氨酯树脂11)之后,切掉削除部11a,使得抗拉体4从端部伸
出。这时,使用加热的刀将抗拉体4呈带状地从热塑性树脂部件1(帆布2)上分离下来,将抗
拉体4的末端切断成连接时的形状。进而,在削除部11b中,去除聚氨酯树脂而剥出搭接侧帆
布8。在搭接帆布的一侧的终端B,在通过切削去除了扶手上表面的聚氨酯树脂11之后,使用
加热的刀将抗拉体4呈带状地从帆布2上分离下来,将抗拉体4切断成连接时的形状。此时,
在终端A的抗拉体4A和终端A的抗拉体4B上分别形成有卡合部4a和卡合部4b。在图中,在终
端A的抗拉体上形成有凹部作为卡合部4a。在终端B的抗拉体上形成有突部作为卡合部4b。
卡合部4a和卡合部4b可以嵌合。

图7是示出完成的帆布被搭接的一侧的终端A的图。在终端A,搭接侧帆布8被剥出
规定的宽度(W)。具有卡合部4a的抗拉体4A与搭接侧帆布8相比进一步伸出。在抗拉体4A上
形成有3级的凹部作为卡合部4a。为了将搭接侧帆布8从热塑性树脂部件1剥出,将加热块插
入到腹腔部10b内,经由帆布2对热塑性树脂部件1进行加热,从而使热塑性树脂部件1软化。

图8示出在帆布被搭接的一侧的终端A中剥出帆布时使用的加热块的使用方法。在
该图中,省略了抗拉体4。在终端A中使用的加热块13具有规定的长度(W)。在加热块13内装
入有筒形加热器14和热电偶15,它们分别与温度调节器16连接。通过操作温度调节器16,可
以将加热块13控制到规定的温度。通过经由帆布2对削除部11b进行加热,使削除部11b的热
塑性树脂部件1软化。

加热块13的温度被设定在使热塑性树脂部件1软化而不会使帆布2变质而硬化的
180℃前后。在加热完成后夹住终端A的冷温部,剥离削除部11b的热塑性树脂,或者利用刮
削器刮掉削除部11b的热塑性树脂。若将加热温度设定在180℃前后,则不会使帆布硬化或
撕裂,可以去除削除部11b的热塑性树脂而剥出帆布。

图9是示出搭接所完成的帆布的一侧的终端B的图。在终端B,通过切削去除扶手上
表面的聚氨酯树脂之后,使用加热的刀将抗拉体4呈带状地从帆布2上分离下来,将抗拉体4
切断成连接时的形状。之后,使用终端凹下用工具对终端的搭接帆布的部分进行加热加压,
从而在终端B上形成具有搭接侧帆布8和粘接剂的厚度的帆布凹下部12。

图10示出在终端B上形成帆布凹下部12时使用的终端凹下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在
终端B的搭接帆布的部分设置终端凹下用工具(加热工具),进行加热加压,从而在终端B上
形成与帆布2和粘接剂的厚度相当的凹下部。终端凹下用工具由下模17、上模18、凹下块19
构成,在其内分别装入有筒形加热器14和热电偶15。通过操作温度调节器16,将终端凹下用
工具控制在规定的温度。

说明凹下时的具体的使用方法。在使用下模17和上模18约束扶手外形的状态下,
使用加压装置20对凹下块19从上方进行加压和保持,在经过规定时间后进行冷却并冷却到
常温附近。之后解除加压,取下凹下块19和上模18并取出终端。通过按规定的长度进行精加
工、切断、去毛刺,可以在搭接帆布的一侧的终端B上形成图9所示的帆布凹下部12。

图11示出使帆布被搭接的一侧的终端A和搭接帆布的一侧的终端B嵌合的工序。在
终端A的搭接侧帆布8上涂布了粘接剂之后,将终端A的搭接侧帆布8插入到终端B的帆布凹
下部12。或者在终端B的帆布2上涂布了粘接剂之后,将终端B的帆布凹下部12插入到终端A
的搭接侧帆布8上。也可以将终端A的搭接侧帆布8插入到终端B的帆布凹下部12。当使终端A
和终端B嵌合时,卡合部4a和卡合部4b对接,相互卡合。

图12示出使帆布被搭接的一侧的终端A和搭接帆布的一侧的终端B的嵌合部23熔
合的工序。对带状成型物的嵌合部23补给补充树脂22。将补充树脂22追加放到由于终端加
工而变得不足的扶手上表面和耳部,通过热压而成型。在熔合时补充给嵌合部23的补充树
脂22使用热塑性树脂。终端B的端面与终端A的热塑性树脂部件1熔合,形成环形接头的接
缝。

图13表示终端A和终端B的嵌合部23的截面。抗拉体4在两端形成有卡合部4a、4b,
埋设在热塑性树脂部件1的平坦部3内。帆布2的两端在帆布搭接部6重合,终端A的帆布位于
比终端B的帆布靠上侧(内部侧或腹腔部侧)的位置。将终端A的帆布的结束点称为帆布的上
侧端。终端B的帆布的结束点与接缝一致。由于在终端B形成有帆布凹下部12,因而帆布即使
在热压成型后也可以取得均匀的形状,可以确保稳定的粘接品质。卡合部4a、4b的对接部设
置在比帆布的上侧端靠帆布搭接部相反侧的位置。

另外,在粘接帆布搭接部6的粘接剂使用热塑性粘接剂的情况下,即使在帆布被搭
接的一侧的终端A的搭接侧帆布8插入到搭接帆布的一侧的终端B的帆布凹下部12,也难以
保持形状。因此,在事先对热塑性粘接剂进行加温而达到表面具有粘性的程度之后插入到
帆布搭接部6。通过用手对帆布搭接部6轻轻加压,可以使搭接侧帆布8和帆布凹下部12临时
固定,之后即使通过热压进行环形连接部的成型,也能够维持搭接侧帆布8的形状。

通过实施上述的方法,可以将搭接侧帆布8不发生弯折或褶皱地以均匀的形状收
到帆布凹下部12中,粘接剂也可以在帆布凹下部12和搭接侧帆布8之间确保均匀的膜厚。其
结果是,可以确保稳定的粘接品质,具有提高环形部的可靠性的效果。并且,帆布的重合面
积与垫布的面积相比可以减少,因而可以抑制环形连接部的刚性增大的范围。

并且,通过在终端B凹下与一块帆布和粘接层的量相当的厚度,使帆布重合的部分
的帆布形状稳定,可以确保稳定的粘接面积和粘接膜厚。其结果是,可以消除帆布的接缝的
局部应变,而且可以抑制环形连接部的刚性增大范围,因而具有提高环形连接部的可靠性
的效果。

实施方式2

根据图14说明实施方式2的环形扶手。该图是示出使用金属针(封钉机等)临时固
定了帆布搭接部6的状态的图。如实施方式1所示,在粘接帆布搭接部的粘接剂使用热塑性
粘接剂的情况下,即使将终端A的搭接侧帆布8插入到终端B的帆布凹下部12,也难以保持形
状。因此,使用不从耳部5的内侧突出的程度的长度的封钉机芯21临时固定帆布搭接部6的
耳部,之后通过热压形成环形扶手的连接部。其结果是,即使在热压成型后,也可以取得均
匀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一样,可以确保稳定的粘接品质。

实施方式3

在使用垫布的环形结构中,为了使集中在帆布间隙部的应变分散、以及为了确保
垫布的粘接面积,垫布的长度在扶手的长度方向上为100mm以上。根据搭接式环形结构,由
于可以避免在帆布接缝处产生间隙而使应变集中,因而可以使帆布搭接部6的长度为50mm
以下。图15示出测定扶手弯曲刚性的方法。使用以约200mm的间隔配置的2个支撑辊59,在两
点支撑环形扶手10。使用万能试验机在连接部的中心将压头60压入10mm左右,测定反作用
力。

图16示出测定结果。示出了环形结构和扶手弯曲刚性的关系。与垫布式环形结构
相比较,在搭接式环形结构中,连接部的扶手弯曲刚性减小。并且,通过缩短搭接部长度,可
以进一步减小接合部的扶手弯曲刚性。当搭接部长度是20mm时,与垫布式环形结构相比较
可以使连接部的扶手弯曲刚性降低40%,可以使主体部和连接部的扶手弯曲刚性比降低到
1.3。

由于主体部和连接部的扶手弯曲刚性比低,因而在连接部产生的应力降低,产生
提高环形扶手的可靠性的效果。搭接式环形结构中的搭接部长度越短,就越可以降低接合
部的扶手弯曲刚性,而由于搭接部长度过短时粘接面积下降、以及作业性恶化,因而期望的
是10mm以上。

实施方式4

图17示出在自动扶梯的扶手驱动方式中最广泛使用的带轮驱动方式的概况。在带
轮驱动方式中,驱动带轮62向扶手61传递驱动力。通过驱动带轮62旋转,扶手61以朝行进方
向被推出的方式行进。在扶手61从驱动带轮62被推出之后,呈弓状配置的导向辊63和扶手
61接触。

在通常的环形连接部中,由于主体部和连接部的扶手弯曲刚性差大,因而扶手61
在以从导向辊63浮起的方式变形为多边形的同时通过导向辊63。其结果是,当扶手61以着
地的形式碰撞导向辊63时发生扶手表面伤。通过做成搭接式环形结构,主体部和连接部的
扶手弯曲刚性比变低,因而可以抑制扶手61通过导向辊63时的变形。减轻扶手与导向辊的
碰撞的结果是,可以抑制扶手表面中的伤的发生。

另外,本发明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使实施方式自由组合,或者使各实施方式适
当变形、省略。

标号说明

1:热塑性树脂部件;2:帆布;3:主体部;4:抗拉体;4A:抗拉体;4B:抗拉体;4a:卡合
部;4b:卡合部;5:耳部;5x:耳部;5y:耳部;6:帆布搭接部;8:搭接侧帆布;10:环形扶手;
10a:背部;10b:腹腔部;11:聚氨酯树脂;11a:削除部;11b:削除部;12:帆布凹下部;13:加热
块;14:筒形加热器;15:热电偶;16:温度调节器;17:下模;18:上模;19:凹下块;20:加压装
置;21:封钉机芯;22:补充树脂;23:嵌合部;30:带状成型物;50:机房;51:梯级;52:主框;
55:梯级驱动链;56:主轴;57:驱动器;58:面板;59:支撑辊;60:压头;61:扶手;62:驱动带
轮;63:导向辊;100:自动扶梯;A:终端;B:终端。

环形扶手的制造方法、环形扶手以及自动扶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环形扶手的制造方法、环形扶手以及自动扶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环形扶手的制造方法、环形扶手以及自动扶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形扶手的制造方法、环形扶手以及自动扶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形扶手的制造方法、环形扶手以及自动扶梯.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目的是提高扶手连接部的可靠性。环形扶手(10)的制造方法具有:第1工序,对带状成型物的一端侧的背部(10a)和另一端侧的背部(10a)进行切削,从端部剥出抗拉体(4);第2工序,对带状成型物的一端侧进行加热,将软化的一端侧的树脂部件(11)从端面起去除规定宽度,使帆布(2)从带状成型物的一端侧的端部(A)露出;第3工序,将加热工具(13)安装在带状成型物的另一端侧的腹腔部(10b),对该带状成型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卷扬;提升;牵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