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约束装置.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5318998 上传时间:2019-01-03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2.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80033225.X

申请日:

2015.05.15

公开号:

CN106458072A

公开日:

2017.02.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N 2/60申请日:20150515|||公开

IPC分类号:

B60N2/60; B60N2/28

主分类号:

B60N2/60

申请人:

道尔青少年集团公司

发明人:

威廉·C·福布斯

地址:

美国马萨诸塞州

优先权:

2014.05.16 US 61/994,599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代理人:

王达佐;王艳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儿童约束系统包括幼儿车辆座椅(12)和婴儿提篮(14)。该幼儿车辆座椅被适配成在车辆的乘客座椅上被固位在固定位置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儿童约束系统,包括
被适配成搁置在车辆中的乘客座椅上的幼儿车辆座椅,该幼儿车辆座椅包括座椅底
部、和被安排成远离该座椅底部向上延伸的座椅靠背、联接至该座椅底部和背部的一侧上
并且被形成为包括第一锚接收器的第一侧壁、以及联接至该座椅底部和背部的相反的第二
侧上并且被形成为包括第二锚接收器的第二侧壁,该第一和第二侧壁被安排成处于彼此间
隔开的关系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儿童接纳空间,以及
婴儿提篮,该婴儿提篮包括座椅壳和联接至该座椅壳上的携行把手,该座椅壳包括儿
童支撑基座、第一壳锚以及第二壳锚,该第一壳锚联接至该儿童支撑基座的第一侧上并且
被安排成当该婴儿提篮被放置在该幼儿车辆座椅中所形成的该儿童就坐空间中的预定位
置上时延伸进入该幼儿车辆座椅的该第一侧壁中形成的该第一锚接收器中,从而以紧密面
对关系将该座椅壳的该儿童支撑基座与该幼儿车辆座椅中所形成的该儿童就坐空间中的
该幼儿车辆座椅的该座椅底部和该座椅靠背对齐,以建立该婴儿提篮的该座椅壳的该儿童
支撑基座相对于该幼儿车辆座椅的对齐位置;该第二壳锚联接至该儿童支撑基座的相反的
第二侧上并且被安排成当该婴儿提篮被放置在该幼儿车辆座椅中所形成的该儿童就坐空
间中的预定位置上时延伸进入该幼儿车辆座椅的该第二侧壁中形成的该第二锚接收器中,
以将该座椅壳的该儿童支撑基座固位在该对齐位置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幼儿车辆座椅进一步包括至少联接至该
幼儿车辆座椅的该座椅靠背上的儿童约束安全带,该婴儿提篮的该座椅壳的该儿童支撑基
座包括座椅底部和座椅靠背,并且当响应于该第一壳锚接合在该第一锚接收器中并且该第
二壳锚接合在该第二锚接收器中而使得该儿童支撑基座在该幼儿车辆座椅中被固位在该
对齐位置上时,该儿童约束安全带的一部分位于该儿童支撑基座的该座椅靠背与该幼儿车
辆座椅的该座椅靠背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无论何时该儿童支撑基座的该座椅靠背被安排
成当该儿童支撑基座在该幼儿车辆座椅上被固位在该对齐位置上时都位于该儿童约束安
全带的那部分与该婴儿提篮的该携行把手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第一锚接收器被形成为包括入口孔,该
入口孔被安排成通向该儿童就坐空间并且大小被确定为在将该儿童支撑基座插入该幼儿
车辆座椅中所形成的该儿童就坐空间中的过程中接纳该第一壳锚的自由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第一锚接收器被形成为包括入口孔,该
入口孔被安排成通向该儿童就坐空间并且大小被确定为在将该儿童支撑基座插入该幼儿
车辆座椅中所形成的该儿童就坐空间中的过程中接纳该第一壳锚的自由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第二锚接收器被形成为包括入口孔,该
入口孔被安排成通向该儿童就坐空间并且大小被确定为在将该儿童支撑基座插入该幼儿
车辆座椅中所形成的该儿童就坐空间中的过程中接纳该第二壳锚的自由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第一和第二锚联接至该儿童支撑底座的
该座椅靠背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座椅壳进一步包括联接至该儿童支撑基
座上从而在该婴儿提篮中形成儿童接纳腔体的侧壁,该侧壁包括联接至该携行把手的第一
端上并且位于该儿童支撑基座的第一侧旁边的半软第一侧板、联接至该携行把手的第二端
上并且位于该儿童支撑基座的第二侧旁边的半软第二侧板、以及脚和腿毛毯,该毛毯被安
排成连接该第一和第二侧板的底部部分并且延伸横跨该儿童支撑基座的该座椅底部以覆
盖在该座椅壳中所形成的该儿童接纳腔体中休息的婴儿的脚和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第一壳锚被安排成处于该第一侧板下方
并且与其成间隔开关系,并且该第二壳锚被安排成位于该第二侧板下方并且与其成间隔开
关系。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座椅壳的该第一和第二壳锚中的每一
者被安装成在将该婴儿提篮安装在该幼儿车辆座椅中所形成的该儿童就坐空间中的安装
位置上的过程中相对于该儿童支撑基座移动,该壳锚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一可滑动柱塞,该
柱塞通过该第一弹簧远离该儿童支撑基座向外偏置从而沿着第一柱塞移动线移过该座椅
壳中形成的第一通道进到为限定该第一锚接收器而在该幼儿车辆座椅的该第一侧壁中形
成的第一盲孔中,并且该第二壳锚包括第二弹簧和第二可滑动柱塞,该柱塞通过该第一弹
簧远离该儿童支撑基座向外偏置从而沿着第二柱塞移动线移过该座椅壳中形成的第二通
道进到为限定该第二锚接收器而在该幼儿车辆座椅的该第二侧壁中形成的第二盲孔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儿童支撑基座包括座椅底部和座椅靠
背,并且该第一弹簧和该第一可滑动柱塞的一部分被安排成处于该儿童支撑基座的该座椅
靠背中形成的第一通道中,并且该第一可滑动柱塞在将该婴儿提篮安装在该幼儿车辆座椅
上的过程中当与该幼儿车辆座椅的该第一侧壁相接合时被向内推动来压紧该第一弹簧并
且当该第一可滑动柱塞与该第一锚接收器对齐时被该第一弹簧向外移动进入该第一锚接
收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第二弹簧和该第二可滑动柱塞的一部
分被安排成处于该儿童支撑基座的该座椅靠背中形成的第二通道中,并且该第二可滑动柱
塞在将该婴儿提篮安装在该幼儿车辆座椅上的过程中当与该幼儿车辆座椅的该第二侧壁
相接合时被向内推动来压紧该第二弹簧并且当该第二可滑动柱塞与该第二锚接收器对齐
时被该第二弹簧向外移动进入该第二锚接收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儿童支撑基座由结实的材料制成,该座
椅壳进一步包括联接至该儿童支撑基座上并且由半软柔韧材料制成的侧壁,并且该携行把
手由半软柔韧材料制成并且联接至该侧壁的相反部分并且被安排成向上延伸并且越过由
该儿童支撑基座和该周围的侧壁定界的儿童接纳腔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侧壁包括联接至该携行把手的第一端
上并且位于该儿童支撑基座的第一侧旁边的半软第一侧板、联接至该携行把手的第二端上
并且位于该儿童支撑基座的第二侧旁边的半软第二侧板、以及脚和腿毛毯,该毛毯被安排
成连接该第一和第二侧板的底部部分并且延伸横跨该儿童支撑基座的该座椅底部以覆盖
在该座椅壳中所形成的该儿童接纳腔体中休息的婴儿的脚和腿。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儿童约束安全带被包括在该幼儿车辆座
椅内并且被联接至该幼儿车辆座椅的该座椅底部和该座椅靠背上,并且当该婴儿提篮在该
幼儿车辆座椅上被固位在固定位置上时,该儿童约束安全带被卡在该婴儿提篮的该座椅壳
下面的不用位置上并且位于该座椅壳与该幼儿车辆座椅的该座椅底部和座椅靠背之间。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儿童支撑基座包括座椅底部和座椅靠
背,当该儿童支撑基座被固位在该对齐位置上时,该座椅底部与该儿童车辆座椅的该座椅
底部以紧密面对关系对齐,当该儿童支撑基座被固位在该对齐位置上时,该座椅靠背与该
儿童支撑基座的该座椅靠背以紧密面对关系对齐。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第一壳锚包括第一弹簧和通过该第一
弹簧远离该儿童支撑基座向外偏置的第一可滑动柱塞,该第一弹簧和该第一可滑动柱塞的
一部分被安排成处于该儿童支撑基座的该座椅靠背中形成的第一通道中,并且该第一可滑
动柱塞在将该婴儿提篮安装在该幼儿车辆座椅上的过程中当与该幼儿车辆座椅的该第一
侧壁相接合时被向内推动来压紧该第一弹簧并且当该第一可滑动柱塞与该第一锚接收器
对齐时被该第一弹簧向外移动进入该第一锚接收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第二壳锚包括第二弹簧和远离该儿童
支撑基座向外偏置的第二可滑动柱塞,该第二弹簧和该第二可滑动柱塞的一部分被安排成
处于该儿童支撑基座的该座椅靠背中形成的第二通道中,并且该第二可滑动柱塞在将该婴
儿提篮安装在该幼儿车辆座椅上的过程中当与该幼儿车辆座椅的该第二侧壁相接合时被
向内推动来压紧该第二弹簧并且当该第二可滑动柱塞与该第二锚接收器对齐时被该第二
弹簧向外移动进入该第二锚接收器。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儿童支撑基座进一步包括分开的第一
和第二上导轨和分开的第一和第二下导轨,该第一壳锚联接至该第一上导轨和第一下导
轨,并且该第二壳锚联接至该第二上导轨和第二下导轨。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儿童支撑基座的该第一下导轨、该第
二下导轨、和该座椅底部与座椅靠相背协作形成整体部件。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第一上导轨的上端联接至该儿童支撑
基座的该座椅靠背的一侧,该第一上导轨的下端联接至该第一下导轨的上端,并且该第一
可滑动柱塞的多个部分延伸穿过该第一上导轨和该第一下导轨中形成的对齐孔。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第二上导轨的上端联接至该儿童支撑
基座的该座椅靠背的一侧,该第二上导轨的下端联接至该第二下导轨的上端,并且该第二
可滑动柱塞的多个部分延伸穿过该第二上导轨和该第二下导轨中形成的对齐孔。
23.一种儿童约束系统,包括
被适配成搁置在车辆中的乘客座椅上的幼儿车辆座椅,该幼儿车辆座椅包括座椅底部
和被安排成远离该座椅底部向上延伸的座椅靠背,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儿童接纳空间,以

婴儿提篮,该婴儿提篮包括座椅壳和联接至该座椅壳上的携行把手,该座椅壳包括儿
童支撑基座、第一壳锚以及第二壳锚,该第一壳锚联接至该儿童支撑基座的第一侧上并且
被安排成当该婴儿提篮被放置在该幼儿车辆座椅中所形成的该儿童就坐空间中的预定位
置上时延伸进入该幼儿车辆座椅中形成的该第一锚接收器中,从而以紧密面对关系将该座
椅壳的该儿童支撑基座与该幼儿车辆座椅中所形成的该儿童就坐空间中的该幼儿车辆座
椅的该座椅底部和该座椅靠背对齐,以建立该婴儿提篮的该座椅壳的该儿童支撑基座相对
于该幼儿车辆座椅的对齐位置;该第二壳锚联接至该儿童支撑基座的相反的第二侧上并且
被安排成当该婴儿提篮被放置在该幼儿车辆座椅中所形成的该儿童就坐空间中的预定位
置上时延伸进入该幼儿车辆座椅中形成的该第二锚接收器中,以将该座椅壳的该儿童支撑
基座固位在该对齐位置上。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幼儿车辆座椅进一步包括至少联接至
该幼儿车辆座椅的该座椅靠背上的儿童约束安全带,该婴儿提篮的该座椅壳的该儿童支撑
基座包括座椅底部和座椅靠背,并且当响应于该第一壳锚接合在该第一锚接收器中并且该
第二壳锚接合在该第二锚接收器中而使得该儿童支撑基座在该幼儿车辆座椅中被固位在
该对齐位置上时,该儿童约束安全带的一部分位于该儿童支撑基座的该座椅靠背与该幼儿
车辆座椅的该座椅靠背之间。

说明书

儿童约束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依据35U.S.C.§119(e)要求于2014年5月1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1/
994,599的优先权,该申请通过引用明确结合在此。

背景技术

本披露涉及一种儿童约束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婴儿提篮。更具体地,本披露涉及
用于固持婴儿并且用于固持较大幼儿的约束装置。

发明内容

根据本披露的儿童约束装置包括婴儿提篮。该婴儿提篮包括联接至座椅壳上的携
行把手。

在说明性实施例中,该座椅壳包括由结实的材料制成的儿童支撑基座和连接至该
结实的儿童支撑基座上并且由半软柔韧材料制成的侧壁。该携行把手也由半软柔韧材料和
挠性材料制成并且联接至该侧壁的相反部分上并且被安排成向上延伸并且越过由该儿童
支撑基座和周围的侧壁限制的儿童接纳腔体。

在说明性实施例中,该座椅壳的柔韧侧壁包括联接至该携行把手的第一端上并且
联接至该儿童支撑基座上的半软第一侧板和联接至该挠性携行把手的第二端上并且联接
至该儿童支撑基座上的半软第二侧板。该侧壁还包括脚和腿毛毯,该毛毯被安排成将该第
一和第二侧板的底部部分互连并且延伸横跨该儿童支撑基座中所包括的座椅底部以覆盖
在该座椅壳中所形成的儿童接纳腔体中休息的婴儿的脚和腿。

在说明性实施例中,该婴儿提篮还包括联接至该儿童支撑基座上的儿童约束安全
带。该儿童约束安全带被配置成在紧握该携行把手的看护者运输婴儿提篮的过程中将休息
的婴儿约束在该儿童支撑基座上并且约束在形成在该座椅壳中的儿童接纳腔体中。

在说明性实施例中,该婴儿提篮还包括一对安装在该儿童支撑基座的相反侧上并
且被安排成朝相反方向向外伸出的可移动壳锚。各壳锚是弹簧加载的可滑动柱塞,该弹簧
加载的可滑动柱塞被配置成与该幼儿车辆座椅中所包括的配套的锚接收器无需分开的锚
控制器来远程激活地自动配合来将该婴儿提篮在该幼儿车辆座椅的座椅底部上固位在固
定位置上并且倚靠在该幼儿车辆座椅的向上延伸的座椅靠背上。该幼儿车辆座椅中所包括
的并且联接至该幼儿车辆座椅的座椅底部和座椅靠背上的儿童约束安全带在该婴儿提篮
被安装在该幼儿车辆座椅上时被卡在该婴儿提篮的座椅壳下面的不用位置上并且在该幼
儿车辆座椅的座椅底部和背部前面。

本披露的额外特征将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考虑举例展示如目前理解的本披
露的最佳执行模式的示意性实施例后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详细的说明具体参照了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在被占用的婴儿提篮在其被安装在幼儿车辆座椅中所形成的儿童就坐空间
中之前的透视图,该幼儿车辆座椅被适配成锚固到车辆中的乘客座椅上,并且示出了该婴
儿提篮包括:(1)儿童支撑基座,该儿童支撑基座位于占用着该婴儿提篮的婴儿下方、并且
大小被确定为装配到该幼儿车辆座椅中所形成的儿童就坐空间中、并且搁置在该幼儿座椅
的座椅底部和座椅靠背上;(2)侧壁,该侧壁由柔韧材料制成并且联接至该儿童支撑基座上
从而形成提供儿童接纳腔体的座椅壳,婴儿已经被放在该儿童接纳腔体中;(3)携行把手,
该携行把手联接至该侧壁中所包括的相反的半软侧板上;(4)联接至该儿童支撑基座上的
儿童约束安全带;以及(5)第一壳锚,该第一壳锚联接至该座椅壳的儿童支撑基座的侧边缘
上并且被配置成快速且容易地与该幼儿车辆座椅的侧壁中所包括的配套的第一接收器配
合从而将该婴儿提篮在该幼儿车辆座椅中所提供的儿童就坐空间中固位在固定位置上,如
例如图2中所示;

图2是类似于图1的透视图,示出了的婴儿提篮是在婴儿提篮已经安装在该幼儿车
辆座椅中所形成的儿童接纳空间中之后,以便覆盖该幼儿车辆座椅中所包括的、并且联接
至该幼儿车辆座椅上的分开的儿童约束安全带,该儿童约束安全带用以在该婴儿提篮没有
联接至该幼儿车辆座椅上时将坐在该幼儿车辆座椅上的较大的儿童加以约束;

图3是在婴儿提篮安装在配套幼儿车辆座椅上之前被约束在该婴儿提篮的儿童支
撑基座上的婴儿的透视图,并且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第一壳锚包括弹簧加载的可滑动柱塞,
该可滑动柱塞向外延伸穿过该儿童支撑基座中形成的孔,使得当该婴儿提篮被安装在该幼
儿车辆座椅上时该可滑动柱塞可以延伸进入由该配套幼儿车辆座椅的侧壁中所形成的第
一锚接收器限定的盲孔,如图5中所示;

图4是图3的婴儿提篮的放大侧视正视图,示出了该儿童支撑基座包括座椅底部和
被安排成远离该座椅底部向上延伸的座椅靠背,并且示出了该儿童约束安全带联接至该座
椅底部和背部上并且该第一壳锚被安排成处于该座椅靠背旁边;

图5是图3和图4的、安装在图1的幼儿车辆座椅中所形成的儿童接纳空间中的婴儿
提篮的透视图;

图6和图7是图3-5中所示的儿童支撑基座的透视图,并且示出了第一壳锚被提供
在该儿童支撑基座的第一侧上并且第二壳锚被提供在该儿童支撑基座的相反的第二侧上;

图8是类似于图5但没有就坐的婴儿的透视图,并且从一个不同视点示出了位于该
儿童支撑基座的远侧上的第一壳锚与该幼儿车辆座椅的远侧壁中形成的配套第一锚接收
器的配合接合,并且示出了位于该儿童支撑基座的近侧上的第二壳锚与该幼儿车辆座椅的
近侧壁中形成的配套第二锚接收器的配合接合;并且

图9是类似于图8的、从另一个视点获得的透视图,并且省略了与婴儿提篮相关联
的儿童约束安全带。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披露的儿童约束装置10包括幼儿车辆座椅12和婴儿提篮14,该婴儿提篮可
以如图1中所示独立使用或者如图1和图2中所示安装在幼儿车辆座椅12上。幼儿车辆座椅
12被适配成搁置并且拴系到车辆中的乘客座椅上,以便为较大的儿童提供座椅或提供根据
本披露婴儿提篮14可以快速且容易地锚固在其上的基础。婴儿提篮14包括座椅壳16和联接
至座椅壳16上的携行把手18,以准许看护者将在座椅壳16上休息的婴儿11从幼儿车辆座椅
12上运离。

儿童约束装置10包括快速联接器件20,该快速联接器件用于将婴儿提篮14固位在
幼儿车辆座椅12中所提供的儿童就坐空间120中的固定位置上,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从而
使得被占用的婴儿提篮14可以快速且容易地安装在幼儿车辆座椅12上,该幼儿车辆座椅已
经搁置在车辆中的乘客座椅上的固定位置上。在说明性实施例中,快速连接器件20包括婴
儿提篮14中所包括的、并且联接至座椅壳16的第一侧上的可移动第一壳锚141以及形成在
幼儿车辆座椅12的一侧中的用于在婴儿提篮14被安装在幼儿车辆座椅12上时接纳第一壳
锚141的配套第一锚接收器121(如图1、图5和图8所示)。快速连接器件20还包括婴儿提篮14
中所包括的、并且联接至座椅壳16的第二侧上的可移动第二壳锚142以及形成在幼儿车辆
座椅12的另一侧中的用于在婴儿提篮14被安装在幼儿车辆座椅12上时接纳第二壳锚142的
配套第二锚接收器122(如图5和图8所示)。

幼儿车辆座椅12包括:座椅底部123,被安排成从座椅底部123向上延伸的座椅靠
背124,联接至座椅底部和背部123、124的一侧上的第一侧壁125,联接至座椅底部和背部
123、124的相反侧上的第二侧壁126,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例如图1中所示的儿童就坐空间
120。幼儿车辆座椅12的第一侧壁125被形成为包括图1、图5和图8中所示的第一锚接收器
121。幼儿车辆座椅12的第二侧壁126被形成为包括图5和图8中所示的第二锚接收器122。在
说明性实施例中,幼儿车辆座椅12还包括头枕127和以其下端联接至座椅靠背124并且以其
上端联接至可移动头枕127上(如图1中所示)的儿童约束安全带128,该头枕被安装成用于
在看护者的控制下在座椅靠背124上上下移动以考虑使用幼儿车辆座椅12的正在成长的儿
童的增大的大小。

例如,如图1中所示,婴儿提篮14包括座椅壳16、携行把手18和儿童约束安全带30。
婴儿提篮14还包括如图1和图3-8中所示的联接至座椅壳16的第一侧上的可移动第一壳锚
141和如图5-8中所示联接至座椅壳16的相反的第二侧上的可移动第二壳锚142。

座椅壳16包括儿童支撑基座32和联接至儿童支撑基座32上的侧壁34以限定儿童
接纳腔体36,如例如图1和图2中所示。如例如图6和图7中所示,第一和第二壳锚141、142联
接至儿童支撑基座32上。

座椅壳16的儿童支撑基座32由结实的材料制成并且包括座椅底部321和被安排成
从座椅底部321向上延伸的座椅靠背322。如例如图6和图7中所示,第一和第二壳锚141、142
联接至儿童支撑基座32的座椅靠背322上。

儿童支撑基座32还包括如图9中所示的第一上导轨323、第二上导轨324、第一下导
轨325和第二下导轨326。座椅底部321、座椅靠背322和第一与第二下导轨325、326协作形成
整体部件。第一上导轨323的上端联接至座椅靠背322的一侧,而第一上导轨323的下端联接
至第一下导轨325的上端。第二上导轨324的上端联接至座椅靠背322的相反的第二侧,而第
二上导轨324的下端联接至第二下导轨325的上端。第一可滑动柱塞141P的多个部分延伸穿
过第一上导轨和下导轨323、325中形成的对齐孔,如图9中所示。第二可滑动柱塞142P的多
个部分延伸穿过第一上导轨和下导轨324、326中形成的对齐孔,如图9中所示。

在说明性实施例中,座椅壳16的侧壁34由半软且柔韧的材料制成。如例如图1和图
2中所示,侧壁34包括联接至携行把手18的第一端181上并且位于儿童支撑基座32的第一侧
旁边的半软第一侧板341、联接至携行把手18的第二端182上并且位于儿童支撑基座32的第
二侧旁边的半软第二侧板342、以及脚和腿毛毯343。脚和腿毛毯343被安排成连接第一和第
二侧板341、342的底部部分并且延伸横跨儿童支撑基座32的座椅底部321以覆盖在座椅壳
16中形成的儿童接纳腔体36中休息的婴儿的脚和腿。

婴儿提篮14的第一壳锚141被安装成在将婴儿提篮14安装在幼儿车辆座椅12中所
形成的儿童就坐空间120中的安装位置上的过程中相对于儿童支撑基座32移动。第一壳锚
141被安排成如图5和图8中所示当看护者将婴儿提篮14放置在儿童就坐空间120中的预定
位置上时延伸进入例如幼儿车辆座椅12的第一侧壁125中形成的配套锚接收器121中。在说
明性实施例中,第一壳锚141包括可滑动柱塞141P,该柱塞通过弹簧141S远离座椅壳16的儿
童支撑基座32的座椅靠背322向外偏置来沿着柱塞移动线移过座椅壳16中形成的通道进到
为限定第一锚接收器121而在第一侧壁125中形成的第一盲孔中。弹簧141S和可滑动柱塞
141P的一部分被安排成位于座椅靠背322中所形成的第一通道322C1中,如例如图5-7中所
示。柱塞141P在将婴儿提篮14安装在幼儿车辆座椅12上的过程中当与第一侧壁125相接合
时被向内推动来压紧弹簧141S并且然后当柱塞141P与锚接收器121对齐时被弹簧141S向外
移动进入锚接收器121。

婴儿提篮14的第二壳锚142被安装成在将婴儿提篮14安装在幼儿车辆座椅12中所
形成的儿童就坐空间120中的安装位置上的过程中相对于儿童支撑基座32移动。第二壳锚
142被安排成如图8中所示当看护者将婴儿提篮14放置在儿童就坐空间120中的预定位置上
时延伸进入例如幼儿车辆座椅12的第二侧壁126中形成的配套锚接收器122中。在说明性实
施例中,第二壳锚142包括可滑动柱塞142P,该柱塞通过弹簧142S远离座椅壳16的儿童支撑
基座32的座椅靠背322向外偏置来沿着柱塞移动线移过座椅壳16中形成的通道进到为限定
第二锚接收器142而在第二侧壁126中形成的第二盲孔中。弹簧142S和可滑动柱塞142P的一
部分被安排成位于座椅靠背322中形成的第二通道322C2中,如例如图8中所示。柱塞142P在
将婴儿提篮14安装在幼儿车辆座椅12上的过程中当与第二侧壁126相接合时被向内推动来
压紧弹簧142S并且然后当柱塞142P与锚接收器122对齐时被弹簧142S向外移动进入锚接收
器122。

儿童约束系统10包括如图1和图2所示的幼儿车辆座椅12和婴儿提篮14。如图2以
图解方式所示,幼儿车辆座椅12被适配成搁置在车辆(未示出)中的乘客座椅13上。婴儿提
篮14包括也如图1和图2所示的座椅壳16和联接至座椅壳16上的携行把手18。

幼儿车辆座椅12包括座椅底部123、被安排成远离座椅底部123向上延伸的座椅靠
背124、联接至座椅底部123和座椅靠背124的一侧上并且被形成为包括第一锚接收器121的
第一侧壁125、联接至座椅底部123和座椅靠背124的相反的第二侧上并且被形成为包括第
二锚接收器122的第二侧壁126,如图1和图8所示。第一和第二侧壁125、126被安排成处于彼
此间隔开的关系从而如图1中所示在它们之间形成儿童接纳空间120。

座椅壳16包括儿童支撑基座32、联接至儿童支撑基座32的第一侧上的第一壳锚
141、和联接至儿童支撑基座32的相反的第二侧上的第二壳锚142,如图1和图8中所示。第一
壳锚141被安排成当婴儿提篮14被放置在幼儿车辆座椅12中所形成的儿童就坐空间120中
的固定预定位置上时延伸进入幼儿车辆座椅12的第一侧壁125中形成的第一锚接收器121
中,从而将座椅壳16的儿童支撑基座32以紧密面对关系与幼儿车辆座椅12中所形成的儿童
就坐空间120中的幼儿车辆座椅12的座椅底部123和座椅靠背124对齐,以建立婴儿提篮14
的座椅壳16的儿童支撑基座32相对于幼儿车辆座椅12的对齐位置。第二壳锚142被安排成
当婴儿提篮14被放置在幼儿车辆座椅12中所形成的儿童就坐空间120中的固定预定位置上
时延伸进入幼儿车辆座椅12的第二侧壁126中形成的第二锚接收器122中以将座椅壳16的
儿童支撑基座32固位在对齐位置上。

幼儿车辆座椅12进一步包括至少联接至幼儿车辆座椅12的座椅靠背124上的儿童
约束安全带128,如图1中所示。婴儿提篮14的座椅壳16的儿童支撑基座32包括如图3中所示
的座椅底部321和座椅靠背322。如图1和图2中所示当响应于第一壳锚141接合在第一锚接
收器121中并且第二壳锚142接合在第二锚接收器122中而使得儿童支撑基座32在幼儿车辆
座椅12中被固位在对齐位置上时,儿童约束安全带128的一部分位于儿童支撑基座32的座
椅靠背322与幼儿车辆座椅12的座椅靠背124之间。如图1和图2中所示儿童支撑基座32的座
椅靠背322被安排成当儿童支撑基座32在幼儿车辆座椅12上被固位在对齐位置上时处于儿
童约束安全带128的那部分与婴儿提篮14的携行把手18之间。

第一锚接收器121被形成为包括入口孔121A,该入口孔被安排成通向儿童就坐空
间120并且大小被确定成用于如图5中所示在将儿童支撑基座32插入幼儿车辆座椅12中所
形成的儿童就坐空间120中的过程中接纳第一壳锚141的自由端。第二锚接收器122被形成
为包括入口孔122A,该入口孔被安排成通向儿童就坐空间120并且大小被确定成用于如图5
中所示在将儿童支撑基座32插入幼儿车辆座椅12中所形成的儿童就坐空间120中的过程中
接纳第二壳锚142的自由端。第一和第二壳锚141、142联接至儿童支撑基座32的座椅靠背
322上。

座椅壳16进一步包括联接至儿童支撑基座32上的侧壁124以便如图1和图2中所示
在婴儿提篮14中形成儿童接纳腔体36。如图1中所示,侧壁34包括联接至携行把手18的第一
端181上并且位于儿童支撑基座32的第一侧旁边的半软第一侧板341、联接至携行把手18的
第二端182上并且位于儿童支撑基座32的第二侧旁边的半软第二侧板342、以及脚和腿毛毯
343。如图1和图2中所示,脚和腿毛毯343被安排成连接第一和第二侧板341、342的底部部分
并且延伸横跨儿童支撑基座32的座椅底部321以覆盖在座椅壳16中形成的儿童接纳腔体36
中休息的婴儿的脚和腿。

第一壳锚141被安排成如图1中所示处于侧壁34的第一侧板341下方并且与其成间
隔开关系。第二壳锚142被安排成如图1中所示处于侧壁34的第二侧板342下方并且与其成
间隔开关系。

座椅壳16的第一和第二壳锚141、142中的每一者被安装成在将婴儿提篮14安装在
幼儿车辆座椅12中所形成的儿童就坐空间120中的安装位置上的过程中相对于儿童支撑基
座32独立移动。第一壳锚141包括第一弹簧141S和第一可滑动柱塞141P,该柱塞通过第一弹
簧141S远离儿童支撑基座32向外偏置来沿着第一柱塞移动线独立移过座椅壳16中形成的
第一通道进到为限定第一锚接收器121而在幼儿车辆座椅12的第一侧壁125中形成的第二
盲孔中。第二壳锚142包括第二弹簧142S和第二可滑动柱塞142P,该柱塞通过第二弹簧142S
远离儿童支撑基座32向外偏置来沿着第二柱塞移动线独立移过座椅壳16中形成的第二通
道进到为限定第二锚接收器122而在幼儿车辆座椅12的第二侧壁126中形成的第二盲孔中。

第一弹簧141S和第一可滑动柱塞141P的一部分被安排成处于儿童支撑基座32的
座椅靠背322中形成的第一通道中。第一可滑动柱塞141P在将婴儿提篮14安装在幼儿车辆
座椅12上的过程中当与幼儿车辆座椅12的第一侧壁125相接合时被向内推动来压紧第一弹
簧141S并且当第一可滑动柱塞141P与第一锚接收器121对齐时一旦儿童支撑基座32就位在
对齐位置上就被第一弹簧141S向外移动进入第一锚接收器121。

第二弹簧142S和第二可滑动柱塞142P的一部分被安排成处于儿童支撑基座32的
座椅靠背322中形成的第二通道中。第二可滑动柱塞142P在将婴儿提篮14安装在幼儿车辆
座椅12上的过程中当与幼儿车辆座椅12的第二侧壁126相接合时被向内推动来压紧第二弹
簧142S并且当第二可滑动柱塞142P与第二锚接收器122对齐时一旦儿童支撑基座32就位在
对齐位置上就被第二弹簧142S向外移动进入第二锚接收器122。

儿童支撑基座32由结实的材料制成。座椅壳16进一步包括联接至儿童支撑基座32
上并且由半软柔韧材料制成的侧壁34。携行把手18由半软柔韧材料制成并且联接至侧壁34
的相反部分341、342上并且被安排成向上延伸并且越过由儿童支撑基座32和周围的侧壁34
定界的儿童接纳腔体36。

儿童约束安全带128被包括在幼儿车辆座椅12中,如图1中所示。儿童约束安全带
128联接至幼儿车辆座椅12的座椅底部123和座椅靠背124上。当响应于第一壳锚141延伸进
入第一锚接收器121和第二壳锚142延伸进入第二锚接收器122而使得婴儿提篮14在幼儿车
辆座椅12上被固位在固定位置上时,儿童约束安全带128被卡在婴儿提篮14座椅壳16下面
的不用位置上并且位于座椅壳16与幼儿车辆座椅12的座椅底部123和座椅靠背124之间。

以下带编号的条款包括所考虑到的并且非限制性的实施例:

条款1.一种儿童约束系统,包括

被适配成搁置在车辆中的乘客座椅上的幼儿车辆座椅,该幼儿车辆座椅包括座椅
底部、和被安排成远离该座椅底部向上延伸的座椅靠背、联接至该座椅底部和背部的一侧
上并且被形成为包括第一锚接收器的第一侧壁、以及联接至该座椅底部和背部的相反的第
二侧上并且被形成为包括第二锚接收器的第二侧壁,该第一和第二侧壁被安排成处于彼此
间隔开的关系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儿童接纳空间,以及

婴儿提篮,该婴儿提篮包括座椅壳和联接至该座椅壳上的携行把手,该座椅壳包
括儿童支撑基座、第一壳锚以及第二壳锚,该第一壳锚联接至该儿童支撑基座的第一侧上
并且被安排成当该婴儿提篮被放置在该幼儿车辆座椅中所形成的该儿童就坐空间中的预
定位置上时延伸进入该幼儿车辆座椅的该第一侧壁中形成的该第一锚接收器中,从而以紧
密面对关系将该座椅壳的该儿童支撑基座与该幼儿车辆座椅中所形成的该儿童就坐空间
中的该幼儿车辆座椅的该座椅底部和该座椅靠背对齐,以建立该婴儿提篮的该座椅壳的该
儿童支撑基座相对于该幼儿车辆座椅的对齐位置;该第二壳锚联接至该儿童支撑基座的相
反的第二侧上并且被安排成当该婴儿提篮被放置在该幼儿车辆座椅中所形成的该儿童就
坐空间中的预定位置上时延伸进入该幼儿车辆座椅的该第二侧壁中形成的该第二锚接收
器中,以将该座椅壳的该儿童支撑基座固位在该对齐位置上。

条款2.一种儿童约束系统,包括

被适配成搁置在车辆中的乘客座椅上的幼儿车辆座椅,该幼儿车辆座椅包括座椅
底部和被安排成远离该座椅底部向上延伸的座椅靠背,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儿童接纳空
间,以及

婴儿提篮,该婴儿提篮包括座椅壳和联接至该座椅壳上的携行把手,该座椅壳包
括儿童支撑基座、第一壳锚以及第二壳锚,该第一壳锚联接至该儿童支撑基座的第一侧上
并且被安排成当该婴儿提篮被放置在该幼儿车辆座椅中所形成的该儿童就坐空间中的预
定位置上时延伸进入该幼儿车辆座椅中形成的该第一锚接收器中,从而以紧密面对关系将
该座椅壳的该儿童支撑基座与该幼儿车辆座椅中所形成的该儿童就坐空间中的该幼儿车
辆座椅的该座椅底部和该座椅靠背对齐,以建立该婴儿提篮的该座椅壳的该儿童支撑基座
相对于该幼儿车辆座椅的对齐位置;该第二壳锚联接至该儿童支撑基座的相反的第二侧上
并且被安排成当该婴儿提篮被放置在该幼儿车辆座椅中所形成的该儿童就坐空间中的预
定位置上时延伸进入该幼儿车辆座椅中形成的该第二锚接收器中,以将该座椅壳的该儿童
支撑基座固位在该对齐位置上。

条款3.如任何其他条款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幼儿车辆座椅进一步包括
至少联接至该幼儿车辆座椅的该座椅靠背上的儿童约束安全带,该婴儿提篮的该座椅壳的
该儿童支撑基座包括座椅底部和座椅靠背,并且当响应于该第一壳锚接合在该第一锚接收
器中并且该第二壳锚接合在该第二锚接收器中而使得该儿童支撑基座在该幼儿车辆座椅
中被固位在该对齐位置上时,该儿童约束安全带的一部分位于该儿童支撑基座的该座椅靠
背与该幼儿车辆座椅的该座椅靠背之间。

条款4.如任何其他条款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无论何时该儿童支撑基座的该座椅
靠背被安排成当该儿童支撑基座在该幼儿车辆座椅上被固位在该对齐位置上时都位于该
儿童约束安全带的那部分与该婴儿提篮的该携行把手之间。

条款5.如任何其他条款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第一锚接收器被形成为包
括入口孔,该入口孔被安排成通向该儿童就坐空间并且大小被确定为在将该儿童支撑基座
插入该幼儿车辆座椅中所形成的该儿童就坐空间中的过程中接纳该第一壳锚的自由端。

条款6.如任何其他条款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第一锚接收器被形成为包
括入口孔,该入口孔被安排成通向该儿童就坐空间并且大小被确定为在将该儿童支撑基座
插入该幼儿车辆座椅中所形成的该儿童就坐空间中的过程中接纳该第一壳锚的自由端。

条款7.如任何其他条款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第二锚接收器被形成为包
括入口孔,该入口孔被安排成通向该儿童就坐空间并且大小被确定为在将该儿童支撑基座
插入该幼儿车辆座椅中所形成的该儿童就坐空间中的过程中接纳该第二壳锚的自由端。

条款8.如任何其他条款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第一和第二锚联接至该儿
童支撑底座的该座椅靠背上。

条款9.如任何其他条款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座椅壳进一步包括联接至
该儿童支撑基座上从而在该婴儿提篮中形成儿童接纳腔体的侧壁,该侧壁包括联接至该携
行把手的第一端上并且位于该儿童支撑基座的第一侧旁边的半软第一侧板、联接至该携行
把手的第二端上并且位于该儿童支撑基座的第二侧旁边的半软第二侧板、以及脚和腿毛
毯,该毛毯被安排成连接该第一和第二侧板的底部部分并且延伸横跨该儿童支撑基座的该
座椅底部以覆盖在该座椅壳中所形成的该儿童接纳腔体中休息的婴儿的脚和腿。

条款10.如任何其他条款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第一壳锚被安排成处于该
第一侧板下方并且与其成间隔开关系,并且该第二壳锚被安排成位于该第二侧板下方并且
与其成间隔开关系。

条款11.如任何其他条款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座椅壳的该第一和第二壳
锚中的每一者被安装成在将该婴儿提篮安装在该幼儿车辆座椅中所形成的该儿童就坐空
间中的安装位置上的过程中相对于该儿童支撑基座移动,该壳锚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一可滑
动柱塞,该柱塞通过该第一弹簧远离该儿童支撑基座向外偏置从而沿着第一柱塞移动线移
过该座椅壳中形成的第一通道进到为限定该第一锚接收器而在该幼儿车辆座椅的该第一
侧壁中形成的第一盲孔中,并且该第二壳锚包括第二弹簧和第二可滑动柱塞,该柱塞通过
该第一弹簧远离该儿童支撑基座向外偏置从而沿着第二柱塞移动线移过该座椅壳中形成
的第二通道进到为限定该第二锚接收器而在该幼儿车辆座椅的该第二侧壁中形成的第二
盲孔中。

条款12.如任何其他条款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儿童支撑基座包括座椅底
部和座椅靠背,并且该第一弹簧和该第一可滑动柱塞的一部分被安排成处于该儿童支撑基
座的该座椅靠背中形成的第一通道中,并且该第一可滑动柱塞在将该婴儿提篮安装在该幼
儿车辆座椅上的过程中当与该幼儿车辆座椅的该第一侧壁相接合时被向内推动来压紧该
第一弹簧并且当该第一可滑动柱塞与该第一锚接收器对齐时被该第一弹簧向外移动进入
该第一锚接收器。

条款13.如任何其他条款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第二弹簧和该第二可滑动
柱塞的一部分被安排成处于该儿童支撑基座的该座椅靠背中形成的第二通道中,并且该第
二可滑动柱塞在将该婴儿提篮安装在该幼儿车辆座椅上的过程中当与该幼儿车辆座椅的
该第二侧壁相接合时被向内推动来压紧该第二弹簧并且当该第二可滑动柱塞与该第二锚
接收器对齐时被该第二弹簧向外移动进入该第二锚接收器。

条款14.如任何其他条款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儿童支撑基座由结实的材
料制成,该座椅壳进一步包括联接至该儿童支撑基座上并且由半软柔韧材料制成的侧壁,
并且该携行把手由半软柔韧材料制成并且联接至该侧壁的相反部分并且被安排成向上延
伸并且越过由该儿童支撑基座和该周围的侧壁定界的儿童接纳腔体。

条款15.如任何其他条款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侧壁包括联接至该携行把
手的第一端上并且位于该儿童支撑基座的第一侧旁边的半软第一侧板、联接至该携行把手
的第二端上并且位于该儿童支撑基座的第二侧旁边的半软第二侧板、以及脚和腿毛毯,该
毛毯被安排成连接该第一和第二侧板的底部部分并且延伸横跨该儿童支撑基座的该座椅
底部以覆盖在该座椅壳中所形成的该儿童接纳腔体中休息的婴儿的脚和腿。

条款16.如任何其他条款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儿童约束安全带被包括在该
幼儿车辆座椅内并且被联接至该幼儿车辆座椅的该座椅底部和该座椅靠背上,并且当该婴
儿提篮在该幼儿车辆座椅上被固位在固定位置上时,该儿童约束安全带被卡在该婴儿提篮
的该座椅壳下面的不用位置上并且位于该座椅壳与该幼儿车辆座椅的该座椅底部和座椅
靠背之间。

条款17.如任何其他条款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儿童支撑基座包括座椅底
部和座椅靠背,当该儿童支撑基座被固位在该对齐位置上时,该座椅底部与该儿童车辆座
椅的该座椅底部以紧密面对关系对齐,当该儿童支撑基座被固位在该对齐位置上时,该座
椅靠背与该儿童支撑基座的该座椅靠背以紧密面对关系对齐。

条款18.如任何其他条款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第一壳锚包括第一弹簧和
通过该第一弹簧远离该儿童支撑基座向外偏置的第一可滑动柱塞,该第一弹簧和该第一可
滑动柱塞的一部分被安排成处于该儿童支撑基座的该座椅靠背中形成的第一通道中,并且
该第一可滑动柱塞在将该婴儿提篮安装在该幼儿车辆座椅上的过程中当与该幼儿车辆座
椅的该第一侧壁相接合时被向内推动来压紧该第一弹簧并且当该第一可滑动柱塞与该第
一锚接收器对齐时被该第一弹簧向外移动进入该第一锚接收器。

条款19.如任何其他条款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第二壳锚包括第二弹簧和
远离该儿童支撑基座向外偏置的第二可滑动柱塞,该第二弹簧和该第二可滑动柱塞的一部
分被安排成处于该儿童支撑基座的该座椅靠背中形成的第二通道中,并且该第二可滑动柱
塞在将该婴儿提篮安装在该幼儿车辆座椅上的过程中当与该幼儿车辆座椅的该第二侧壁
相接合时被向内推动来压紧该第二弹簧并且当该第二可滑动柱塞与该第二锚接收器对齐
时被该第二弹簧向外移动进入该第二锚接收器。

条款20.如任何其他条款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儿童支撑基座进一步包括
分开的第一和第二上导轨和分开的第一和第二下导轨,该第一壳锚联接至该第一上导轨和
第一下导轨,并且该第二壳锚联接至该第二上导轨和第二下导轨。

条款21.如任何其他条款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儿童支撑基座的该第一下
导轨、该第二下导轨、和该座椅底部与座椅靠相背协作形成整体部件。

条款22.如任何其他条款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第一上导轨的上端联接至
该儿童支撑基座的该座椅靠背的一侧,该第一上导轨的下端联接至该第一下导轨的上端,
并且该第一可滑动柱塞的多个部分延伸穿过该第一上导轨和该第一下导轨中形成的对齐
孔。

条款23.如任何其他条款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中,该第二上导轨的上端联接至
该儿童支撑基座的该座椅靠背的一侧,该第二上导轨的下端联接至该第二下导轨的上端,
并且该第二可滑动柱塞的多个部分延伸穿过该第二上导轨和该第二下导轨中形成的对齐
孔。

儿童约束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儿童约束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儿童约束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约束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约束装置.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儿童约束系统包括幼儿车辆座椅(12)和婴儿提篮(14)。该幼儿车辆座椅被适配成在车辆的乘客座椅上被固位在固定位置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