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泵.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5316779 上传时间:2019-01-0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6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915266.8

申请日:

2016.10.20

公开号:

CN106438330A

公开日:

2017.02.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4B 53/00申请日:20161020|||公开

IPC分类号:

F04B53/00; A61B17/00; A61M29/04

主分类号:

F04B53/00

申请人:

深圳市业聚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文伟; 卢立中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坑梓街道金辉路14号深圳市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区5号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代理人:

刘抗美;马凯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力泵包括推注机构、泵体及离合机构。推注机构与泵体可滑动连接。泵体包括腔体及螺纹杆。推注机构包括手柄及推杆。手柄包括中空柱状的推进部,螺纹杆收容于推进部内。推进部的一端设有把手部,把手部与推进部开设形成连通的开槽。离合机构,包括离合片及弹性件,离合片收容于开槽内。连接部与推注机构的可转动连接,离合片设有螺纹部,螺纹部与螺纹杆相啮合。弹性件抵接于第二弯臂与把手部之间,第二弯臂挤压弹性件,离合片转动,使第一弯臂与螺纹杆脱离。因此上述压力泵在卸压、抽负压的工作过程中,可使用单手操作,提高便利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压力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泵体,包括用于收容液体的腔体,所述腔体的一端设有螺纹杆;
推注机构,包括:
手柄,包括中空柱状的推进部,所述螺纹杆收容于所述推进部内,所述推进部的一端设
有把手部,所述把手部与所述推进部开设形成连通的开槽;
推杆,其一端固定设于所述把手部,另一端经所述推进部穿出,可滑动收容于所述腔体
内;
离合机构,包括:
离合片,收容于所述手柄内且与所述开槽相对设置,所述离合片包括第一弯臂及第二
弯臂,所述第一弯臂与所述第二弯臂之间形成夹角,所述第一弯臂与所述第二弯臂相交处
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推注机构的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弯臂朝向所述螺纹杆的
侧面设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与所述螺纹杆相啮合;
弹性件,抵接于所述第二弯臂与所述把手部之间,所述第二弯臂挤压所述弹性件,所述
离合片转动,使所述第一弯臂与所述螺纹杆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部远离把手部的一端设有加固
环,所述加固环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弯臂的顶端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的螺纹为右旋外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把手部设
有定位柱,所述压缩弹簧套设于所述定位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片的连接部开设有轴孔,所述
离合片通过转轴与所述推注机构的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注机构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片为两个,所述把手部与所述
推进部的相对两侧均开设形成连通的所述开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臂的螺纹部长度小于所述螺
纹杆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为圆柱形,所述离合片为弧
形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塞头,所述活塞头设于所述推
杆的顶端,所述活塞头收容于所述腔体内。

说明书

压力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压力泵。

背景技术

目前,球囊压力充盈装置简称“压力泵”,压力泵是在介入手术中,向球囊导管内注
入或抽取生理盐水等液体介质,使球囊导管的球囊实现增压膨胀,卸压、抽负压收缩功能的
器械。

压力泵通常包括三个部分:泵体、推注机构及离合机构。在卸压、抽负压的过程中,
大多为双手操作。首先,需要一只手握住压力泵的泵体的同时,配合另一只手操作推注机
构,从而使压力泵进行卸压、抽负压的工作。因此,双手操作机构在使用中需要双手配合,操
作复杂,不便于临床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便于临床使用的压力泵。

一种压力泵,包括:

泵体,包括用于收容液体的腔体,所述腔体的一端设有螺纹杆;

推注机构,包括:

手柄,包括中空柱状的推进部,所述螺纹杆收容于所述推进部内,所述推进部的一端设
有把手部,所述把手部与所述推进部开设形成连通的开槽;

推杆,其一端固定设于所述把手部,另一端经所述推进部穿出,可滑动收容于所述腔体
内;

离合机构,包括:

离合片,收容于所述手柄内且与所述开槽相对设置,所述离合片包括第一弯臂及第二
弯臂,所述第一弯臂与所述第二弯臂之间形成夹角,所述第一弯臂与所述第二弯臂相交处
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推注机构的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弯臂朝向所述螺纹杆的
侧面设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与所述螺纹杆相啮合;

弹性件,抵接于所述第二弯臂与所述把手部之间,所述第二弯臂挤压所述弹性件,所述
离合片转动,使所述第一弯臂与所述螺纹杆脱离。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推进部远离把手部的一端设有加固环,所述加固环设
有限位槽,所述第一弯臂的顶端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螺纹杆的螺纹为右旋外螺纹。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把手部设有定位柱,所述压缩
弹簧套设于所述定位柱上。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合片的连接部开设有轴孔,所述离合片通过转轴与
所述推注机构的可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注机构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合片为两个,所述把手部与所述推进部的相对两侧
均开设形成连通的所述开槽。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弯臂的螺纹部长度小于所述螺纹杆的长度。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螺纹杆为圆柱形,所述离合片为弧形片。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活塞头,所述活塞头设于所述推杆的顶端,所述活塞
头收容于所述腔体内。

在上述压力泵中,通过在泵体上设置螺纹杆,并将离合机构整合在推注机构上。离
合片的第二弯臂在未受外力施加时,离合片受弹性件的回弹力推动第一弯臂与泵体的螺纹
杆啮合。此时转动推注机构的手柄,手柄带动离合片同向旋转,离合片沿泵体的螺纹杆的螺
旋方向行进,带动推注机构沿泵体的轴线方向向泵体的远端移动,相当于对压力泵进行增
压工作。

在卸压、抽负压工作过程中,单手握住手柄及离合片,使离合片对弹性件施加一个
力,弹性件被压缩,离合片沿转轴转动,离合片的第一弯臂与螺纹杆分离,此时推注机构可
沿泵体的轴向滑动,回撤推注机构,即可完成压力泵的卸压、抽负压工作。

因此上述压力泵相对于传统压力泵,在卸压、抽负压的工作过程中,可使用单手操
作,提高便利性。并且,上述压力泵的离合片与螺纹杆的啮合面积较大,保证了压力泵在增
压时的压力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方式的压力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图1所示的压力泵的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图1所示的压力泵的推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图1所示的压力泵的离合机构和推注机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5为根据图1所示的压力泵的剖视图。

图6为根据图1所示的压力泵增压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7为根据图5所示的压力泵的离合片与螺纹杆脱离时的示意图。

图8为根据图1所示的压力泵卸压、抽负压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9为根据图1所示的压力泵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0为根据图9所示的压力泵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压力泵;11、泵体;111、腔体;112、出液口;113、213、螺纹
杆;12、推注机构;121、手柄;122、推杆;123、223、推进部;1231、第二开槽;124、224、把手部;
1241、第一开槽;1242、定位柱;125、加固环;126、限位槽;127、活塞头;128、密封件;129、
229、开槽;13、离合机构;131、231、离合片;132、232、弹性件;133、233、第一弯臂;134、234、
第二弯臂;135、连接部;136、螺纹;138、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
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
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泵10包括推注机构12、泵体11及离合机构13。推
注机构12与泵体11可滑动连接。泵体11用于收容生理盐水等液体介质。通过推注机构12注
入或抽取生理盐水等液体。离合机构13设于推注机构12上,通过改变与泵体11之间的连接
关系,改变推注机构12与泵体11的运动状态。

请参阅图2,泵体11包括用于收容液体的腔体111。腔体111的前端设有出液口112,
腔体111的另一端为后端。腔体111的后端设有螺纹杆113。具体地,螺纹杆113的螺纹为右旋
外螺纹。右旋外螺纹方便操作人员右手旋转操作。

请参阅图3,推注机构12包括手柄121及推杆122。手柄121为T形中空结构。手柄121
包括中空柱状的推进部123,螺纹杆113收容于推进部123内。推进部123的一端设有把手部
124。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推进部123的另一端设有加固环125,加固环125设有限位槽126。

把手部124与推进部123的相对两侧均开设形成连通的开槽129。即,把手部124开
设有第一开槽1241,推进部123的侧壁沿轴向开设有第二开槽1231。第一开槽1241与第二开
槽1231相连通。

可以理解,开槽129的形状随所述把手部124与推进部123的设置而改变形状,只要
保证把手部124的第一开槽1241与推进部123的第二开槽1231相连通即可。

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手部124与推进部123相交处的相对两侧均开设形成有开
槽129。具体地,把手部124与推进部123呈T形设置,则第一开槽1241与第二开槽1231呈L形
设置。开槽129为L形槽,把手部124位于推进部123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开槽1241。推进部123
的相对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开槽1231。位于同侧的第一开槽1241与第二开槽1231形成一个L
形槽,即把手部124与推进部123相对形成L形槽。

推杆122的另一端穿过推进部123,从加固环125的一侧穿出,并可滑动收容于腔体
111内。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推杆122的顶端设有活塞头127及密封件128。活塞头127收容
于腔体111内,密封件128套设于活塞头上,以使活塞头127与腔体111密封连接。

可以理解,推注机构12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一体结构可以保证推注机构12结构
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4,离合机构13包括L形的离合片131及弹性件132。离合片131为两个。离
合片131收容于手柄121内且与开槽129相对设置。离合片131收容于L形槽内,离合片131包
括第一弯臂133及第二弯臂134。第一弯臂133与第二弯臂134之间形成夹角。具体地,第一弯
臂133与第二弯臂134之间的夹角为直角。第一弯臂133与第二弯臂134相交处设有连接部
135。离合片131通过连接部135与推注机构12的可转动连接。具体地,离合片131的连接部
135开设有轴孔138,离合片131通过转轴139与推注机构12的可转动连接。离合片131的第一
弯臂133、第二弯臂134与转轴139能够形成杠杆模型。根据杠杆原理,通过压下第二弯臂
134,以使第一弯臂133抬起。抬起第二弯臂134,以使第一弯臂133下降。当第一弯臂133与第
二弯臂134之间的夹角为直角,能够方便对第二弯臂134用力,保证第一弯臂133能够准确翘
起或下落。

请参阅图4及5,第一弯臂133朝向螺纹杆113的侧面设有螺纹部136,螺纹部136与
螺纹杆113相啮合。第一弯臂133的螺纹部136长度小于螺纹杆113的长度。螺纹杆113为圆柱
形,离合片131为弧形片。离合片131的形状与螺纹杆113的形状相适配,以保证离合片131与
螺纹杆113之间能够保持较好的啮合状态。两个离合片131的螺纹部136均与螺纹杆113啮
合,增大离合片113与螺纹杆116的啮合面积,保证了压力泵10在增压时的压力稳定。

并且,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离合片113及螺纹杆116的螺纹包括直面与斜面。螺纹
的直面与离合片113的轴向垂直,离合片113的螺纹的直面与螺纹杆116的螺纹的直面形成
相互对顶的形态,斜面相互抵接,从而限制住了离合片113沿轴向向后的移动的趋势。同理
的,由于离合片113与手柄121是连接在一起的,故手柄121沿轴向向后的移动的趋势也受到
限制。最后活塞头127沿轴向向后的移动趋势也受到了限制,从而保证压力泵10能够稳定的
增压及保压。

弹性件132抵接于第二弯臂134与把手部124之间,对第二弯臂134作用弹性恢复
力。弹性件132为压缩弹簧,把手部124设有定位柱1242,压缩弹簧套设于定位柱1242上。定
位柱1242可以限位弹性件132,防止弹性件132在伸缩过程中,发生移动,影响压力泵10使
用。

可以理解,弹性件132还可以为螺旋压缩弹簧,拉伸弹簧,旋转弹簧等。

当对离合片131施加外力时,第二弯臂134挤压弹性件132,对弹性件132施加一个
压力,离合片131绕转轴139转动,根据杠杆原理,使第一弯臂133与螺纹杆113脱离。此时可
以自由推动手柄121,使推杆122能够较大幅度地在腔体111内运动。当推杆122到达合适位
置的时候,当撤去作用力的时候,由于弹性件132的弹性恢复力,使离合片131反向转动,使
第一弯臂133与螺纹杆113啮合。离合片131在弹性件132的弹性恢复力的推动作用下,使第
一弯臂133与螺纹杆113保持啮合。

请参阅图6,并且,顺时针旋转手柄121,手柄121带动离合片131随手柄121一起旋
转,则使离合片131沿螺纹杆113的螺纹旋转,使推杆122沿螺纹杆113的轴向前进,相当于压
力泵10进行增压工作。并且,第一弯臂133的顶端限位于加固环125的限位槽126内。当手柄
121相对于螺纹杆113旋转的时候,使离合片131能够稳定地随手柄121一起旋转,防止离合
片131发生移位。

请参阅图7,在卸压、抽负压工作过程中,单手握住手柄121及离合片131,使离合片
131对弹性件132施加一个作用力,弹性件132被压缩,离合片131沿转轴139转动。请参阅图
8,离合片131的第一弯臂133与螺纹杆113分离,此时推注机构12可沿泵体11的轴向滑动,回
撤推注机构12,即可完成压力泵10的卸压、抽负压工作。

在上述压力泵10中,通过在泵体11上设置螺纹杆113,并将离合机构13整合在推注
机构12上。离合片131的第二弯臂134在未受外力施加时,离合片131受弹性件132的回弹力
推动第一弯臂133与泵体11的螺纹杆113啮合。此时转动推注机构12的手柄121,手柄121带
动离合片131同向旋转,离合片131沿泵体11的螺纹杆113的螺旋方向行进,带动推注机构12
沿泵体11的轴线方向朝泵体11的远端移动,相当于对压力泵10进行增压工作。

因此,上述压力泵10相对于传统压力泵,在卸压、抽负压的工作过程中,可使用单
手操作,提高便利性。并且,上述压力泵10的离合片131与螺纹杆113的啮合面积较大,保证
了压力泵10在增压时的压力稳定。

可以理解,离合片131的形状可以其他形状,只要保证第一弯臂133与第二弯臂134
之间具有一定夹角,使离合片131的第一弯臂133、第二弯臂134与转轴139能够形成杠杆模
型,根据杠杆原理,通过压下第二弯臂134,以使第一弯臂133抬起。同样,当离合片131的形
状改变,则手柄121的形状也相应改变。

请参阅图9及图1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离合片231的第一弯臂233与第二弯臂
234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接近180度的时候。则手柄221为直筒型。同样,手柄221包括把手部
224与推进部223。把手部224与推进部223开设形成连通的开槽229。把手部224开设有第一
开槽,推进部223的侧壁沿轴向开设有第二开槽。第一开槽与第二开槽相连通形成直线型的
开槽229。离合片231收容于手柄221内且与开槽229相对设置。离合片231可从开槽229内进
出。弹性件232抵接于第二弯臂234与把手部224之间,对第二弯臂234作用弹性恢复力。其他
元件及其相关内容与本实施方式中的方案基本相同,不再赘述。

握紧把手部224,对离合片231的第二弯臂234施加外力时,第二弯臂234挤压弹性
件232,离合片231绕转轴239转动,根据杠杆原理,使第一弯臂233与螺纹杆213脱离。松手撤
去对第二弯臂234的作用力,弹性件232的弹性恢复力,使离合片231反向转动,使第一弯臂
233与螺纹杆213啮合。

因此上述压力泵在卸压、抽负压的工作过程中,同样可使用单手操作,控制离合片
231与螺纹杆213的啮合关系,从而达到单手操作控制压力泵的卸压、抽负压过程,提高压力
泵使用的便利性。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
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
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
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
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压力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压力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压力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压力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泵.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力泵包括推注机构、泵体及离合机构。推注机构与泵体可滑动连接。泵体包括腔体及螺纹杆。推注机构包括手柄及推杆。手柄包括中空柱状的推进部,螺纹杆收容于推进部内。推进部的一端设有把手部,把手部与推进部开设形成连通的开槽。离合机构,包括离合片及弹性件,离合片收容于开槽内。连接部与推注机构的可转动连接,离合片设有螺纹部,螺纹部与螺纹杆相啮合。弹性件抵接于第二弯臂与把手部之间,第二弯臂挤压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体变容式机械;液体泵或弹性流体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