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卡的移动火灾报警器的系统及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智能卡。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基于智能卡的移动火灾报警器
(pull station)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没有用于火灾事故期间精确定位陷于建筑中的人的已知的系统及方法。类似地,
没有用于例如校园枪击期间向职权人士通知安全威胁的已知的系统及方法。在医疗紧急情
况以及诸如化学泄漏的危险事件期间,出现类似的定位及通知缺陷。
鉴于上述情况,存在对改进的系统及方法的持续的正在进行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公开的实施例的基于智能卡的移动火灾报警器的框图;
图2为根据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根据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根据公开的实施例的系统的框图;
图5为根据公开的实施例的系统的框图;以及
图6为根据公开的实施例的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发明允许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是在理解本公开应被视为本发明的原
理的例证的情况下在附图中示出并在本文中将详细描述其具体实施例。不旨在将本发明限
于具体所示的实施例。
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包括基于智能卡的移动火灾报警器的系统及方法。例如,基
于智能卡的移动火灾报警器能够连同建筑或区域内安装的周围情况监控系统一起使用。在
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智能卡的移动火灾报警器能够连同包括基于网格的网络的无线火灾系
统一起使用。
根据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由用户激活如本文中公开的基于智能卡的移动火灾报警
器。一旦激活,基于智能卡的移动火灾报警器就能够发射无线信号,例如紧急压力信号
(emergency stress signal),并且一个或多个附近无线设备可以检测到该信号,并经由该
区域中安装的系统将该信号中继到系统的网关或控制面板、或中继到营救工作者的移动设
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中公开的系统及方法可以包括反馈机制,以确认紧急压力
信号的发射或接收。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确认紧急压力信号的发射的反馈机制可以包括
振动通知或视觉通知,诸如智能卡上或与之相关联的颜色变化或闪光LED。在一些实施例
中,确认紧急压力信号的接收的反馈机制可以包括由与网状网络通信的公共地址系统发射
的警报音调。当在预定时段内未接收到适当的确认时,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智能卡的移动
火灾报警器可以推进所发射的无线信号的功率,使得位于更远离智能卡的无线检测能够检
测到该无线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响应者的移动设备等可以基于检测到智能卡的信号的无线
设备来识别、显示或被通知基于智能卡的移动火灾报警器的用户的位置。甚至在一些实施
例中,区域中安装的系统的控制面板可以识别最初接收到紧急压力信号的无线设备。当用
户需要快速援助和/或无法定位或访问区域中的固定火灾报警器时,可能期望此类实施例。
相应地,用户的智能卡在被激活时,能够充当移动火灾报警器。
将理解的是,如本文中公开的智能卡可以包括智能卡、访问卡、芯片卡或可以是具
有嵌入式集成电路的口袋大小的卡的集成电路卡。例如,如本文中公开的智能卡可以与硬
件集成,所述硬件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电池和能够发射RF信号的微处理器。还将理解的
是,如本文中公开的智能卡可以由塑料、聚氯乙烯、基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聚酯、丙
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或聚碳酸酯制成。而且,将理解的是,如本文中公开的智能卡可以提供如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识别、认证、数据存储和应用处理。例如,如本文中描述的智能
卡可以为大型组织内的单点登录(SSO)提供安全认证。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智能卡的移动火灾报警器可以在正常操作中时在第一频道
上发射信号。然而,当如上文或本文中描述的那样被激活时,基于智能卡的移动火灾报警器
可以在不同于第一频道的第二频道上发射紧急压力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紧急压力信号
可以包括RF分组,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发射的紧急压力信号可以包括唯一识别符,其指
示该信号所源自的智能卡,从而识别该智能卡的用户。
如上文和本文中所解释的那样,用户可以激活基于智能卡的移动火灾报警器。例
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断开智能卡、断开或拔掉与智能卡相关联的标签、向智
能卡施加高于预定温度的热量、断开与智能卡相关联的链或腕带、或按下与智能卡相关联
的应急开关来激活智能卡。
可以经由电池给如本文中公开的基于智能卡的移动火灾报警器供电。在一些实施
例中,电池可以包括可再充电电池,可以经由无线充电、振动充电、读取器点(reader
point)充电、RF能量或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知晓的任何其它能量采集方法对其再充电。
在其中经由内部电池对智能卡供电的实施例中,可以仅在激活智能卡时使用电池,从而节
约智能卡的电能和寿命。
图1为根据公开的实施例的基于智能卡的移动火灾报警器100的框图。如图1中所
见,智能卡100可以包括与RF发射器120和例如EEPROM的存储器设备130通信的微控制器
110。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卡100还可以包括电池140。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卡可以包括断开线150和断开开关160。在这些实施例中,用
户可以通过跨断开线150断开卡100来激活智能卡100。跨断开线150断开卡100可以激活断
开开关160,其可以引起发射器120发射固定模式的比特流作为RF信号。例如,在一些实施例
中,固定模式可以存储在存储器设备130中,并且断开开关160的激活可以引起微控制器检
索所存储的固定模式并将检索到的固定模式发射给发射器120以用于其发射。在一些实施
例中,所发射的RF信号中的固定模式可以是唯一的并且识别它源自的具体智能卡100。
尽管图1中未示出,但智能卡100的预定距离内的无线设备可以监控专用于紧急压
力信号或SOS信号的频道,接收从发射器120发射的信号,并采用其中的固定模式的比特流
将信号发射给远程位置,诸如控制面板或移动设备以用于进一步处理。无线设备作为其一
部分的系统、该系统的控制面板或接收信号的移动设备可以使用检测到来自智能卡100的
信号的无线设备的位置来识别智能卡100以及携带卡100的用户的位置。
图2为根据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200的流程图。如图2中所见,该方法可以包括如
205中的在建筑中安装例如无线火灾系统的无线系统,以及如210中的无线系统的无线设备
构成网状网络。然后,方法200可以包括如215中的无线设备定期扫描充当移动火灾报警器
的智能卡。例如,无线设备可以扫描专用于从基于智能卡的移动火灾报警器发射的紧急压
力信号或SOS信号的频道。
如图2中所见,方法200还可以包括如在220中的无线设备检测火灾事件并与系统
控制面板通信。此类检测和通信可以包括无线设备的正常操作。然而,方法200还可以如225
中那样确定无线设备中的任何是否从基于智能卡的移动火灾报警器接收到了紧急压力信
号或SOS信号。也就是说,方法200可以确定无线设备中的任何是否在专用于紧急压力信号
或SOS信号的频道上从智能卡接收到了信号。如果没有,那么方法200可以分别继续如215和
220中的扫描和检测。
然而,当方法200如225中那样确定无线设备从基于智能卡的移动火灾报警器接收
到了紧急压力信号或SOS信号时,方法可以如230中那样向控制面板、监控站、移动设备等发
射指示紧急压力信号或SOS信号事件的信号。然后,控制面板等可以响应于并基于紧急压力
信号或SOS信号的配置,如235中那样执行适当动作。例如,控制面板可以激活音频消息、警
告适当职权人士、打开计算机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面板等可以识别很可能基于如220
中的检测或缺少其而引起的紧急压力信号或SOS信号的发射的危难情形的类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面板等可以基于接收到紧急压力信号或SOS信号的无线设
备来识别基于智能卡的移动火灾报警器的位置。在这些实施例中,控制面板等可以如240中
那样将基于智能卡的移动火灾报警器的位置细节发射给适当的职权人士,例如消防员、第
一响应者或安全人员的移动设备,以在营救或定位基于智能卡的移动火灾报警器的用户时
辅助此类职权人士。
图3为根据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300的流程图。如图3中所见,方法300可以包括如
310中的携有能够发射事件信标信号的智能卡的用户进入区域。当如320中那样用户识别出
火灾、威胁或其它相关事件时,用户可以如330中那样激活智能卡以充当移动火灾报警器。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断开智能卡以激活智能卡。然后,智能卡可以如340中那样
发射适当的事件信标信号。以这种方式,根据公开的实施例的智能卡在作为移动火灾报警
器被激活时可以作为用以识别和公布智能卡的位置的信标设备。
图4-6为根据公开的实施例的系统400的框图。系统400可以包括在区域R中构成网
状网络的多个无线设备410,并且区域R中的一个或多个用户U可以拥有智能卡420。如图4中
所见,在激活智能卡420之前,智能卡420不在专用于来自基于智能卡的移动火灾报警器的
紧急压力信号的频道上与无线设备410通信。然而,如图5中所见,当用户U激活智能卡420′
以充当移动火灾报警器时,智能卡420′可以与在距智能卡420′的预定距离内的无线设备
410′通信。而且,如图6中所见,从基于智能卡的移动火灾报警器420′接收通信信号的无线
设备410′可以经由包括该系统中的其它无线设备410的网状网络发射此类通信信号给系统
控制面板、中央站或网关430。
尽管上文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例,但是其它修改是可能的。例如,上文描述的逻辑
流程不需要所描述的特定次序或顺序次序来实现期望的结果。可以提供其它步骤,或者可
以从所描述的流程中除去步骤,并且可以向所描述的系统中添加其它组件或从其中移除组
件。其它实施例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从前文将观察到的是,可以实现众多变化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应理解的是,不意图或不应推断出相对于本文中描述的具体系统或方法的限制。当然,意图
为覆盖如落入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此类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