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传感器锁止部分的纱线供给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纱线供给装置,尤其是用于纺织机的纱线供给装置。
纱线供给装置用于将纺织纱线输送给一个纺织机、如针织机或其它类型的需用纱线的机器。其中纱线供给装置从一个保持在一个筒架上的线圈中抽出纱线及以确定的张力和/或以确定的量将纱线输送给纺织机,或在确定的情况下提供纱线。同时要供给多个纱线的纺织机通常也配置有多个纱线供给装置。例如对于中等大小的圆形针织机,在一个圆形针织机设有约100个纱线供给装置。为此该机器具有一个环形支架,在其上可固定多个纱线供给装置。这些纱线供给装置形成由支架向外辐射的形状,其中它们彼此相邻地布置。
所述结构的纱线供给装置通常需要纱线传感杆,以便监测纱线的正确供给。
例如已由DE3516891 C1公知了一种用于纺织机的纱线供给装置,该纱线供给装置具有一个可绕一垂直轴上转动地驱动的纱线供给卷筒。到来的纱线被送到纱线供给卷筒上,缠绕卷筒多次后输出。无论在纱线供给卷筒的前还是后在纱线上均有一个可摆动地支承的纱线传感杆,及由纱线保持在一个摆动位置上。如果纱线断裂或纱线张力明显减小,该杆摆向下方,这被解读为一个不希望状态的信号。
在输入纱线及有时的启动或试运行或步进工作的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纱线传感杆停止。
由US-PS5.860.298公知了一种类似的纱线供给装置。它具有一个基体,该基体在其一端具有一个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在一个纺织机的支架上。在基体上可转动地支承着一个垂直布置的轴,在该轴的下端带有一个纱线供给卷筒。在该轴的上端它与作为驱动装置用的皮带盘相连接。纱线将通过确定纱线运行路径的导纱件输送到纱线供给卷筒上。其中纱线运行路径开始于远离固定装置地基体一端及经过纱线供给卷筒到达布置在固定装置附近的输出侧端。用于监测纱线的纱线传感杆可摆动地设置在纱线供给卷筒的前、后及压在纱线上。
在输入纱线时必需要注意:正确地在纱线传感杆下面穿入纱线。
本发明的任务将由该此出发,给出一种纱线供给装置,它的操作可被简化。
该任务将借助一种纱线供给装置来解决,该纱线供给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纱线供给装置至少具有一个但最好具有多个纱线传感杆。对此设置一个传感器锁止部分,它在需要时使纱线传感杆转换到一个无效位置上。这也可以替换地或累积地通过两个措施来实现。一个是,当传感器锁止部分被操作时纱线传感杆转换到一个无效位置,及另一个是关断纱线传感杆,即通过传感器锁止部分的操作中断在纱线传感杆上连接的信号路径。如果通过操作传感器锁止部分使纱线传感杆抬起,纱线易于被穿入及在随后的启动或试验运行(亦为步进式)时纱线的一些下垂不会产生出相应的信号。纱线传感杆为无效状态。由此使操作变得显然容易。
传感器锁止部分被手动操作及通过一个滑板或可转动或可摆动部件构成。一个手把用于该操作,它被设置在基体的外端上,在安装状态中它易于被操作人员触及。如果纱线供给装置被安装在一个圆形针织机的固定环上,纱线供给装置由它径向地向外伸,手把设置在基体上远离其固定装置的端部将导致:可不受阻地手动触及可从外面看出传感器锁止部分的位置。以此方式操作人员易于观察到该纱线供给装置处于何状态。此外,当所有的纱线供给装置(通常约为100个)的所有传感器锁止部分必需被操作时,操作被变得非常容易。
该纱线供给装置具有一个纱线行进路径,它从纱线进入侧延伸到纱线输出侧。传感器锁止部分的手把最好被布置在纱线进入侧的附近。这里通常设有其它装置,例如纱线阻尼器,捕结器或类似装置,它们可能需要光学检查或手动触及。纱线供给装置的操作位置因此被集中在同一区域中。
在此情况下,手把可被设置在纱线供给装置的侧壁上并且在其远离固定装置的一端上。为此在最好作为壳体构成的基体上构成一个凹陷或类似的槽,其中手把可被看到及触及到。此外根据需要可连接或设置一个信号显示装置,通过它可容易地识别传感器锁止部分的位置。该信号显示装置例如可显示彩色或为类似设计。
传感器锁止具有一个锁止件或用其构成,其中该锁止件最好可移动地支承。手把可与该锁止件刚性地连接。这样就得到一个特别简单及坚固的结构。其中锁止件可几乎全部设置在基体内空间中。这里也可安装其它部件,如开关、弹性地固定锁止件位置的定位装置及类似部件。
纱线供给装置可具有多个纱线传感杆,它们最好被传感器锁止部分先后依次地影响。传感器锁止部分将先后依次将纱线传感杆摆动到无效位置上及由此依次地将它们关掉。由此可有目的地将一个纱线传感杆、如输出侧纱线传感杆转换到无效,以便在启动机器时进入侧纱线传感杆可有效地监测断纱,而输出侧允许短时地供给大纱线量。
本发明有利实施形式的的其它细节可由附图,说明书或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中获得。
在附图中表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附图为:
图1:布置在一个环形支架上的一组纱线供给装置的区段的概要视图,
图2:纱线供给装置的一个透视图,
图3:图2中所示的纱线供给装置的一个打开的壳体部分的透视图,
图4:图2中所示的纱线供给装置的两个纱线传感杆及一个传感器停止件的原理图,及
图5:图2中所示的纱线供给装置的传感器停止件及对其配置部件的概要视图。
图1中表示多个彼此结构相同的纱线供给装置1的概要视图,这些纱线供给装置被固定在一个圆形针织机的一个支架上。约有100个纱线供给装置依次相邻地及每个径向定向地设置在支架2上这些纱线供给装置在支架2上径向地向外延伸及由一个共同的皮带2a驱动。它将每个纱线输送到一个未示出的针织机,该针织机被设置在支架2的下面。
图2中表示出一个纱线供给装置1,它代表所有设置在支架2上的纱线供给装置。该纱线供给装置1具有一个长形基体3,它由一个上部分4及下部分5构成一个双壳式壳体。在支架2的安装位置上径向朝内的端部上基体3设有一个固定装置6,它由向下张开的开口7构成,其上设有一个夹持螺丝。在开口7的区域中壳体各部分(上部分4及下部分5)彼此上下地扣合,以便相互支承。
在基体3上可转动地支承着一个轴,其下端支承一个纱线供给卷筒8。在其上端设有两个皮带盘9,10,它们可转动地支承在该轴上。一个可轴向移动地支承的耦合盘11用于皮带盘9或皮带盘10与该轴所需的耦合。
纱线供给卷筒8被设置在由导纱件确定的纱线行进路径中。属于导纱件的有:纱线供给卷筒8前面的一个向一侧张开的纱线导入环14,一个固定在壳体上的导纱环15及一个在纱线供给卷筒8终端的导纱环16及一个张开的纱线导出环17。根据需要导纱环16可被一个弹簧舌18闭合,以便易于穿入纱线。
在纱线导入环14及导纱环15之间最好设有一个纱线阻尼器21,它具有两个磁性的或另外形式的彼此相夹的阻尼盘22,23。它们可移动及转动地被保持在一个支承装置24中。在这些阻尼盘彼此之间弹性地夹持着运行的纱线25。
在纱线供给装置1的基体3上可摆动地支承着两个纱线传感杆27,28。纱线传感杆27设置在进入侧及被构成弓形。它具有使弓的两个支脚彼此相连接的纱线传感部分31,它压在纱线25上及处于纱线阻尼器21及导纱环15之间被抬起的位置上。如果它未被纱线25保持抬起,则它将通过其自重或弹簧负荷或弹簧支撑力向下摆动。
纱线传感杆28也被构成弓形及在在其下方使弓的两个支脚彼此相连接的端部具有纱线传感部分32。它压在纱线25上及被纱线保持在抬起的位置上。如果纱线张力减小或纱线25形成一个下垂的环,则纱线传感杆28在其自重和/或弹簧支撑力的作用向下摆动。
为了在需要时能够使纱线传感杆27,28转移到一个抬高的无效位置上,在该纱线供给装置1上设有一个传感器锁止部分,它尤其可从图4及5看到。而从图3首先可看到,在其下壳体部分5中设有一个电接地的弓件36,它由一个相应的、大约弯成U形的金属条板构成。它的两个腿37,38彼此平行地向内沿两个对置的作为侧壁的壳壁延伸。在壳体部分5侧壁中设置的梯形缺口41,42,43,44的紧附近,腿37,38具有L状的凹口45,46,47,48,它们构成弓形纱线传感杆27,28的向内弯的端部的支承位置。为了将纱线传感杆27,28的这些端部固定到支承位置中,如图2所示,上壳体部分4设有嵌入到梯形缺口41,42,43,44的凸块51,52,这些凸块在其前端具有半圆的槽,用于固定纱线传感杆27,28的转轴53,54(图4)。
在纱线传感杆27,28的向内弯的端部之间设有辊形的塑料部分55,56,它们使每个纱线传感杆27,28的彼此面对的腿端相互连接起来及与各相应转轴53,54同心地布置。这些塑料部分55,56用作开关操作件。它们各具有其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大致平行于各转轴53,54延伸的槽状缺口57,58,其中支承一个弯成U形的弯曲弹簧59,60的一个腿的、向外弯曲的自由端。弯曲弹簧59,60用其另一个腿的向外弯曲的自由端支承在一个由接触条61,62作成的反支承上。弯曲弹簧59,60用于纱线传感杆27,28的去重量负荷及还用作开关件。对此设有弹性接触舌63,64,它们伸到各弯曲弹簧U形弯曲端的摆动区域中。
为了在需要时能够使纱线传感杆27,28转移到一个抬高的位置上,设有一个传感器锁止部分,其中具有一个锁止件71。它与设在各塑料部分55,56上的突出部分还凸块73,74相互作用。
该锁止件71由一个基本上扁平的金属条扳或滑板构成,在其一个端部被直角地弯成一个尾片75(图5)。根据图2,该尾片被布置在侧向地形成在基体3的远离固定装置6一端上的手把凹坑77中。它用于:在图4及5的箭头78所示的纵向方向上来回移动锁止件71,以便锁止及释放纱线传感杆27,28。
锁止件71具有一个配置给纱线传感杆27的第一控制面81及一个配置给纱线传感杆28的第二控制面82。控制面81,82相对锁止件71的移动方向定向成一个锐角及这样地定位,即当这些控制面与纱线传感杆相作用时,它们使纱线传感杆的突出部分还凸块73,74向下压。控制面81,82之间的距离不同于凸块73,74之间的距离,以使得譬如首先(当锁止件71上的距离小时)控制面82与凸块74相接触及然后控制面83与凸块73相接触。最好控制面81,82开始为斜坡及后面过渡到一个平行于移动方向78的保持区段。控制面81,82最好构成从锁止件71弯出的区段。
锁止件71最好可停止在多个移动位置上。为此使用了一个定位装置83,它由一个从锁止件71侧面伸出的突起84及朝着锁止件71的壳壁中的一个或多个凹陷85,86,87构成。这里突起84最好被构成在锁止件71上远离手把75的侧向弹性端上。切口或凹陷85,86,87这样地布置在壳壁中,即当突起84伸入第一凹陷85时,任何控制面81,82均不与凸块73,74形成接触。如果突起84伸入第二凹陷86,控制面82已使凸块74压向下方并由此使纱线传感杆28压向上方。如果突起84伸入第三凹陷87,时间上间隔地,第二控制面81使传感杆27压向上方。
变换地,能用可摆动的部件来取代用作锁止件71的滑板,例如一个杆或可绕其纵轴转动的部件,如使用一个轴过一个管。它们也可设有锁止槽或锁止件。
以上所述的纱线供给装置1将如下地工作:
如果在支架2上固定了所有的纱线供给装置1,首先对每个纱线供给装置1导入一个配置给该纱线供给装置1的纱线。为了使纱线能够容易且直接地导入相应的纱线供给装置1,这时首先操作传感器锁止部分70,其方式是用手把75操作所有纱线供给装置1,即相对固定环2径向地向外拉手把。在此情况下纱线传感杆27,28摆向上方。纱线传感杆27的纱线传感部分31被保持在纱线阻尼器21及导纱环15之间。纱线传感部分32在导纱环16及纱线导出环17之间向上摆动。如果所有的纱线被导入,可小心地将该针织机用步进工作启动。为此根据需要可使导入侧的纱线传感杆27由无效状态转换到有效状态、即被释放。为此使锁止件71的相应的手把75径向地向内推(一级),以使得相应突起84从凹陷87(图5)进入凹陷86。这可在所有的纱线供给装置1上执行。现在该机器可这样一般地工作,直到所有纱线正常运行为止。如果达到该正常运行状态,通过再次径向地向内推纱线供给装置1的手把75使各输出侧的纱线传感杆28释放。这时每个纱线供给装置1的两个纱线传感杆27,28变为有效。
在此状态中纱线传感杆27,28被纱线25保持在其上位置上。由此各个弯曲弹簧59,60的弯曲区域不与对应的接触舌63,64相接触。因此通过要这些触头闭合的电路被打开及所连接的一个信号灯91(图2)保持不亮。并且没有任何的停机信号传送给所连接的针织机。但如果一个纱线25断裂,纱线传感杆、譬如27摆向下方,由此使由接触舌64构成的开关闭合。电路的闭合使信号灯91发光及提供对针织机关机的信号。
纱线传感杆28的过程类似。正常状态它被纱线25抬起,在该位置上弯曲弹簧59不与接触舌63接触。如果纱线传感杆28摆向下方,弯曲弹簧59这样地摆动,即用其弯成U形的背与接触舌63接触及由此使这样构成的电开关闭合。信号灯91发光及针织机停机。纱线进入侧和/或纱线输出侧的相应故障状态的信号显示及关机将通过传感器锁止部分70的操作来中止。
根据本发明的纱线供给装置1具有一个或两个监测纱线25的纱线传感杆27,28。为了在需要时中断监测设有一个传感器锁止部分70。它的操作机构(手把75)被布置在基体3或纱线供给装置1外方端部,由此使操作人员能很好地接触到它。此外借助手把的位置易于识别出调整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