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片表面长多晶的方法.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5313009 上传时间:2019-01-0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4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248634.4

申请日:

2016.12.29

公开号:

CN106601594A

公开日:

2017.04.26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L 21/02申请日:20161229|||公开

IPC分类号:

H01L21/02; C30B29/06; C30B28/00

主分类号:

H01L21/02

申请人:

上海合晶硅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江笠; 李敏

地址:

201617 上海市松江区贵南路5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代理人:

李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片表面长多晶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a)、将硅片放置于晶舟上,所述晶舟上设置有多个容置槽,所述多个容置槽之间的间距为2.5??3.5mm;b)、将放置有硅片的晶舟放入长晶炉内长多晶。本发明中的硅片表面长多晶的方法,将容置槽之间的间距调整为2.5mm??3.5mm,增加了产能,可将产能提升40%。容置槽的槽壁表面粗糙度设置为为Ra:降低了崩边不良率,可由原有不良率5%降低为1%以下。

权利要求书

1.硅片表面长多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硅片放置于晶舟上,所述晶舟上设置有多个容置槽,所述多个容置槽之间的间距
为2.5-3.5mm;
b)将放置有硅片的晶舟放入长晶炉内长多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表面长多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壁的表
面粗糙度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表面长多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晶舟长度为1200-
1300mm,容置槽个数为30-50个。

说明书

硅片表面长多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片表面长多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多晶硅薄膜生长装置,包括石英晶舟,硅片放置在晶舟上并放入多
晶炉内生长多晶薄膜。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是产能低,二是存在崩边现象,崩边不良率
达到5%以上,造成较大成本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良率高的硅片表面长
多晶的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硅片表面长多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硅片放置于晶舟上,所述晶舟上设置有多个容置槽,所述多个容置槽之间的
间距为2.5-3.5mm;

b)将放置有硅片的晶舟放入长晶炉内长多晶。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述容置槽的槽壁的表面粗糙度为Ra: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述晶舟长度为1200-1300mm,容置槽个数为30-50个。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其中一种石英晶舟总长度121.45mm,包含50个容置槽,相邻
容置槽间距为2.38mm,表面性质光滑。这种晶舟的缺点之一是50个容置槽无法全部排片,会
导致气流无法顺利从片与片之间的间隙通过;另一缺点是硅片与晶舟接触部位在工艺过程
中会粘结在一起,导致卸片的时候崩边。

本发明中的硅片表面长多晶的方法,将容置槽之间的间距调整为2.5mm-3.5mm,增
加了产能,可将产能提升40%。容置槽的槽壁表面粗糙度设置为为Ra:降低了崩边不
良率,可由原有不良率5%降低为1%以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晶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硅片表面长多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c)将硅片放置于晶舟上,如图1所示,所述晶舟1上设置有多个容置槽2,所述多个
容置槽2之间的间距为2.5-3.5mm;所述容置槽2的槽壁的表面粗糙度为Ra:所述晶舟
长度为1200-1300mm,容置槽个数为30-50个。

d)将放置有硅片3的晶舟1放入长晶炉内长多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晶舟总长度121.45mm,设置有35个容置槽2,容置槽2间
距3mm;表面粗糙度为Ra:将其用于在硅片表面生长多晶薄膜。经统计,产能提升
40%。对硅片经检测,因崩边导致的不良率降为1%以下。

发明人经过试验,所述多个容置槽2之间的间距为2.5-3.5mm,尤其是2.8mm-
3.5mm;所述容置槽2的槽壁的表面粗糙度为Ra:所述晶舟长度为1200-1300mm,容置
槽个数为30-50个,在以上数值范围内调整,均能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均能达到前述实例相
同的效果。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其中一种石英晶舟总长度121.45mm,包含50个容置槽,相邻
容置槽间距为2.38mm,表面性质光滑。这种晶舟的缺点之一是50个容置槽无法全部排片,会
导致气流无法顺利从片与片之间的间隙通过;另一缺点是硅片与晶舟接触部位在工艺过程
中会粘结在一起,导致卸片的时候崩边。

本发明中的硅片表面长多晶的方法,将容置槽之间的间距调整为2.5mm-3.5mm,增
加了产能,可将产能提升40%。容置槽的槽壁表面粗糙度设置为为Ra:降低了崩边不
良率,可由原有不良率5%降低为1%以下。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
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硅片表面长多晶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硅片表面长多晶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硅片表面长多晶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硅片表面长多晶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硅片表面长多晶的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片表面长多晶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a)、将硅片放置于晶舟上,所述晶舟上设置有多个容置槽,所述多个容置槽之间的间距为2.5?3.5mm;b)、将放置有硅片的晶舟放入长晶炉内长多晶。本发明中的硅片表面长多晶的方法,将容置槽之间的间距调整为2.5mm?3.5mm,增加了产能,可将产能提升40。容置槽的槽壁表面粗糙度设置为为Ra:降低了崩边不良率,可由原有不良率5降低为1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