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用具的朝向选择机构和分析装置.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531258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80018223.X

申请日:

2005.06.01

公开号:

CN1965235A

公开日:

2007.05.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1N35/04(2006.01); B65G47/14(2006.01)

主分类号:

G01N35/04

申请人:

爱科来株式会社;

发明人:

山形秀成

地址:

日本京都

优先权:

2004.06.02 JP 164983/2004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龙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装置,其包括:使分析用具(2)从上方向下方移动的通路(45);和能够沿水平方向(D1、D2)往复移动、并且使经过通路(45)移动来的分析用具(2)向(D1)方向移动用的移动块(51)。该分析装置构成为:使分析用具(2)立起在位于通路(45)的出口(45B)的正下方的移动块(51)上,并且使移动块(51)向D1或D2方向移动,由此,使分析用具(2)倒下,将分析用具(2)呈水平状态载置在移动块(51)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分析用具的朝向选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板状的分析用具从上方向下方移动的通路;和
能够沿着包含第一方向和作为与其相反的方向的第二方向的水平方向往复移动、并且使经过所述通路移动来的分析用具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用的移动块,
其构成为:在使所述移动块停止在所述通路的出口的正下方的状态下,使经由所述通路移动来的分析用具在所述移动块上立起之后,使所述移动块向所述第一或第二方向移动,由此,使所述分析用具倒下,使所述分析用具呈水平状态载置在所述移动块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用具的朝向选择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移动块上设置有在使所述分析用具立起时,用于放置所述分析用具的侧面的槽。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析用具的朝向选择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的截面是V字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用具的朝向选择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块具有立起面,所述立起面用于在使该移动块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阻止所述分析用具在该移动块上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用具的朝向选择机构,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移动块接合,而另一侧的端部与所述通路的出口侧的端部接合,由此,使所述分析用具立起在所述移动块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用具的朝向选择机构,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通过选择使所述移动块向所述第一和第二方向中的某一方向移动,能够选择在所述分析用具上的试样滴附的滴附面朝向上方和下方的某一方向的状态下,将所述分析用具载置在所述移动块上。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用具的朝向选择机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立起在所述移动块上的所述分析用具的试样滴附的滴附面朝向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中的某一方向。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析用具的朝向选择机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具有所述通路的导向器,并且
所述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导向器上。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析用具的朝向选择机构,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使所述移动块根据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从使所述分析用具立起的状态,选择使所述移动块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或在使其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之后再使其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10一种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收容板状的分析用具的收容部;用于使收容在该收容部内的分析用具从上方向下方移动的通路;用于向所述分析用具滴附试样的滴附部;和能够沿着包含朝向所述滴附部的第一方向和作为与其相反的方向的第二方向的水平方向往复移动、并且使经过所述通路移动来的分析用具向所述滴附部移动用的移动块,
构成为:在使所述移动块停止在所述通路的出口的正下方的状态下,使经由所述通路移动来的所述分析用具立起在所述移动块上之后,使所述移动块向所述第一或第二方向移动,由此,使所述分析用具倒下,使所述分析用具呈水平状态载置在所述移动块上。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移动块上设置有在使所述分析用具立起时,用于放置所述分析用具的侧面的槽。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的截面是V字形。

13.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块具有立起面,所述立起面用于在使该移动块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阻止所述分析用具在该移动块上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在所述滴附部中修正所述分析用具向所述第一和第二方向的位置偏移。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在使所述分析用具位于所述滴附部时,通过将所述移动块夹持在所述移动块的立起面与所述滴附部的立起面之间,修正所述第一和第二方向上的所述分析用具的位置偏移。

16.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移动块接合,而另一侧的端部与所述通路的出口侧的端部接合,由此,使所述分析用具立起在所述移动块上。

17.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通过选择使所述移动块向所述第一和第二方向中的某一方向移动,能够选择在所述分析用具上的试样滴附的滴附面朝向上方和下方的某一方向的状态下,将所述分析用具载置在所述移动块上。

18.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立起在所述移动块上的所述分析用具的试样滴附的滴附面朝向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中的某一方向。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具有所述通路的导向器,并且
所述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导向器上。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使所述移动块根据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从使所述分析用具立起的状态,选择使所述移动块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或在使其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之后再使其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说明书

分析用具的朝向选择机构和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滴附试样的滴附面朝向同一方向后将多个分析用具分别供给目的部位的机构、和组装有这样的机构的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尿的分析装置,有构成为从收容有多个试验片的收容部中逐片地取出试验片,将该试验片连续地供给测光部,进行尿的分析的装置。在收容部中,通常不将多个试验片的表里统一而将其收容。所以,分析装置被构成为:在判别从收容部取出的试验片的表里之后,基于其判别结果将试验片的表里统一之后,向测光部供给试验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作为将试验片的表里统一的方法,有利用旋转体的方法,该旋转体具有用于收容试验片的通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在该方法中,将从收容部取出的试验片引导到形成有通孔的旋转体上之后,基于由传感器进行的试验片的表里判别的结果,控制旋转体的旋转方向,将试验片的表里朝向统一。
但是,在上述方法中,因为设置有特别形状的旋转体,需要用于使该旋转体旋转的机构,所以使装置结构复杂化,带来分析装置的大型化以及制造成本的上升。而且,还需要用于使旋转体旋转的专用的电动机等驱动源,使得上述问题更加显著。不仅如此,仅仅由于需要驱动专用的电动机,运行成本就会变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3062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平6-9901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354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分析用具的滴附面的朝向统一之后再将分析用具供给至测光部位,并抑制分析所需要的运行成本的上升,且不会导致装置的大型化和制造成本的上升。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分析用具的朝向选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使板状的分析用具从上方向下方移动的通路;和能够沿着包含第一方向和作为与其相反的方向的第二方向的水平方向往复移动、并且使经过所述通路移动来的分析用具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用的移动块,其构成为:在使上述移动块停止在上述通路的出口的正下方的状态下,使经由上述通路移动来的分析用具在上述移动块上立起之后,使上述移动块向所述第一或第二方向移动,由此,使上述分析用具倒下,使上述分析用具呈水平状态载置在上述移动块上。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收容板状的分析用具的收容部;用于使收容在该收容部内的分析用具从上方向下方移动的通路;用于向上述分析用具滴附试样的滴附部;和能够沿着包含朝向上述滴附部的第一方向和作为与其相反的方向的第二方向的水平方向往复移动、并且使经过上述通路移动来的分析用具向上述滴附部移动用的移动块,其构成为:在使上述移动块停止在上述通路的出口的正下方的状态下,使经由上述通路移动来的上述分析用具立起在上述移动块上之后,使上述移动块向上述第一或第二方向移动,由此,使上述分析用具倒下,使上述分析用具呈水平状态载置在上述移动块上。
在移动块上设置有例如在使分析用具立起时,用于放置分析用具的侧面的槽。优选槽的截面是V字形。
优选移动块构成为:具有立起面,该立起面用于在使该移动块向上述第一方向移动时,阻止分析用具在该移动块上向上述第二方向移动。
本发明的分析装置构成为:例如在滴附部中修正上述分析用具向上述第一和第二方向的位置偏移。优选构成为:在使分析用具位于滴附部时,通过将移动块夹持在移动块的立起面与滴附部的立起面之间,修正分析用具的位置偏移。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一侧的端部与移动块接合,而另一侧的端部与通路的出口侧的端部接合,由此,使分析用具立起在移动块上。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其构成为:通过选择使上述移动块向上述第一和第二方向中的某一方向移动,能够选择在上述分析用具上的试样滴附的滴附面朝向上方和下方的某一方向的状态下,将上述分析用具载置在上述移动块上。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其构成为:还包括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例如立起在移动块上的分析用具的试样滴附的滴附面朝向上述第一方向或上述第二方向中的某一方向。检测单元例如设置在具有上述通路的导向器上。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其构成为:使移动块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从使分析用具立起的状态,选择使移动块向上述第一方向移动,或在使其向上述第二方向移动之后再使其向上述第一方向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分析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分析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分析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分析装置中的滑动搬送机构的移动块的作用以及间隔进给机构的主要部分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分析装置中的试验片供给机构以及滑动搬送机构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6是与用于说明滑动搬送机构的作用的图5相当的截面图。
图7是表示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分析装置的试样供给机构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8是表示用于说明在图4中已表示其主要部分的间隔进给机构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9是图1所示的分析装置的废弃箱的整体立体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废弃箱的截面图。
图11是表示用于说明图9所示的废弃箱的作用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的分析装置1被构成为使用试验片2自动地分析尿中的多种成分。在该分析装置1中使用的试验片2在薄长方形的基材20上沿基材20的长边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试剂垫21(参照图3)。分析装置1包括框体3、试验片供给机构4、滑动搬送机构5、试样供给机构6、间隔(pitch)进给机构7、测光机构8以及废弃箱9。
如图1所示,在框体3上设置有开口部30、31。开口部30在存取废弃箱9时被利用(参照图11),向上方开放。该开口部30被设定为开口面积比后述的废弃箱9的底壁93E(参照图9至图11)的面积小,利用附属在框体3上的盖32进行开闭。盖32附属于框体3,使得在开放开口部30时位于框体3的上方,能够相对于框体3转动。由此,在打开盖32使开口部30开放时,盖32不会突出至框体3的前方、后方或侧方。另一方面,开口部31用于使后述的旋转箱60的一部分露出,从而能够相对于旋转箱60进行架64的存取,被设置在框体3的前面。
如图2所示,试验片供给机构4用于逐片地向滑动搬送机构5供给试验片2。该试验片供给机构4包括收容部40、转鼓41以及导向器42。
收容部40用于在长轴朝向D3、D4方向(参照图1以及图3)的状态下收容多个试验片2,具有下部开口43。该下部开口43用于使转鼓41在收容部40的内部露出。即,形成收容部40内的多个试验片2堆积在转鼓41上的状态。
转鼓41用于逐片连续地从收容部40中取出试验片2并使其移动至导向器42。该转鼓41被配置在收容部40的正下方,使得轴心朝向D3、D4方向(参照图1以及图3),能够沿D5方向(图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利用图外的控制单元以一定角速度旋转。在转鼓41上设置有沿轴方向(D3、D4方向(参照图1以及图3))延伸的槽口44。该槽口44形成为可嵌入一片试验片2的尺寸。即,在将试验片2保持在转鼓41的槽口44中时,利用转鼓41向D5方向的旋转,使试验片2沿D5方向移动。保持在转鼓41上的试验片2在位于与导向器42相对应的部分时,利用自重从转鼓41上脱离并落下。由于图外的控制单元使转鼓41以一定角速度旋转,所以,在试验片供给机构4中,利用转鼓41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从收容部40中反复取出试验片2。
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在试验片供给机构4中,利用叶片将保持在槽口44中的试验片2从转鼓41(槽口44)中取出。
导向器42用于将由转鼓41取出并移动的试验片2引导至后述的滑动搬送机构5的移动块51上。该导向器42具有用于规定试验片2的移动路径的通路45。该通路45构成为:将从入口45A导入的试验片2,在不翻转其表里的情况下,将其从出口45B排出。在此,在后述的移动块51位于出口45B的正下方时,通路的出口45B被设置在其与移动块51的载置面55之间的距离H比试验片2的短轴方向的尺寸(宽度方向)小的位置上(参照图5)。
在该导向器42上,在通路的入口45A的附近设置有传感器46。该传感器46用于判别保持在转鼓41的槽口44内的试验片2的表里。即,传感器46用于在使槽口44位于与导向器42相对应的部分时,检测试验片2的试剂垫21(参照图3)在转鼓41的半径方向上是否朝向外侧(是否为表面),或者,在上述半径方向上是否朝向内侧(是否为里面)。作为传感器46,例如,可以使用反射式光传感器。此时,通过监测在反射式光传感器中接收的反射光的光量,能够判别试验片2的表里。
另外,传感器46也可以被组装在导向器42的内部,使得在试验片2在通路45中移动的期间判别试验片2的表里,或者也可以将其设置在与收容部40邻接的部位,使得在刚将试验片2从收容部40取出之后就能够判别试验片2的表里。
如图2至图4所示,滑动搬送机构5用于将由试验片供给机构4供给的试验片2搬送至能够由试样供给机构6供给试样的滴附位置(后述的间隔进给机构7的导轨71的D2侧的端部)。该滑动搬送机构5还具有如下功能:使由试验片供给机构4连续地供给的试验片2的朝向(表里)一致,并且在使试验片2移动至间隔进给机构7时,修正试验片2的姿势。该滑动搬送机构5具有驱动机构50和移动块51。
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50用于使移动块51在后述的间隔进给机构7的搬送台70上沿D1或D2方向移动。该驱动机构50构成为连杆机构,具有固定臂52和可动臂53、54。固定臂52相对于移动块51被固定,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通孔52A。可动臂53经由能够在通孔52A内移动的轴53A与固定臂52连接,且通过轴53B能够转动地与框体3连接。可动臂54通过轴54A能够转动地与可动臂53连接,且能够利用图外的机构沿D1、D2方向平行移动。
在该驱动机构50中,在使朝向D1方向的力作用在可动臂54上时,轴53A在固定臂52的通孔52A内向上方移动,可动臂53沿D5方向(图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使固定臂52(移动块51)向D1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在使朝向D2方向的力作用在可动臂54上时,轴53A在固定臂52的通孔52A内向下方移动,可动臂53沿D6方向(图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使固定臂52(移动块51)向D2方向移动。即,使驱动机构50进行动作,使得:在使移动块51向D1方向移动时,使可动臂54向D1方向移动,且在使移动块51向D2方向移动时,使可动臂54向D2方向移动。可动臂54的驱动例如由图外的控制单元进行控制。
但是,用于使移动块51移动的驱动机构并不限定于之前说明的机构,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的驱动机构。
如图3所示,移动块5 1在D3、D4方向上有一定的长度尺寸,使得能够以长轴朝向D3、D4方向的方式载置由试验片供给机构4(参照图2)供给的试验片2。移动块51的D3、D4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小于后述的间隔进给机构7的一对导轨71的D3、D4方向的间隔。如图3和图5所示,该移动块51具有载置面55和立起壁56。
载置面55用于载置试验片2,D3、D4方向的尺寸比D1、D2方向的尺寸大。但是,载置面55的D3、D4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比试验片2的宽度尺寸(短轴方向的尺寸)大。在载置面55上,在D1、D2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沿D3、D4方向的槽57。该槽57用于在从导向器42的通路45的出口45B排出试验片2时,接合试验片2的一侧的边缘部,形成为截面V字形。
如图5所示,如上述的那样,导向器42的通路45的出口45B与载置面55之间的距离H被设定为小于试验片2的宽度尺寸。所以,从出口45B排出的试验片2,一侧的边缘部与槽57接合,同时另一侧的边缘部与出口45B接合。结果,试验片2在从出口45B排出时,呈立起的状态。另外,因为在导向器42的通路45中,试验片2表里不翻转地进行移动,所以,在转鼓41的槽口44中试剂垫21朝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的情况下,试验片2以试剂垫21大致朝向D1方向的方式被立起在移动块51上(参照图6A)。另一方面,在槽口44中试剂垫21朝向半径方向的内侧的情况下,试验片2以试剂垫21大致朝向D2方向的方式被立起在移动块51上(参照图6B)。
如图6A和图6B所示,通过使移动块51沿D1方向或D2方向移动,立起状态的试验片2倒下,以试剂垫21朝向上方的方式被载置在载置面55上。更具体地说,如图6A所示,在试验片2的试剂垫21大致朝向D1方向而立起的情况下,使移动块51向D1方向移动。由此,通过使位于下方的侧边缘部比位于上方的侧边缘部,相对地向D1方向移动,试验片2倒下,使得试剂垫21呈朝向上方的姿势。另一方面,如图6B所示,在试验片2的试剂垫21大致朝向D2方向而立起的情况下,使移动块51向D2方向移动。由此,通过使位于下方的侧边缘部比位于上方的侧边缘部,相对地向D2方向移动,试验片2倒下,使得试剂垫21呈朝向上方的姿势。
如上所述,在载置面55上立起的试验片2,其一侧的边缘部与槽57接合。所以,在使移动块51从通路45的出口45B的正下方位置向D1或D2方向移动的情况下,试验片2的一侧的边缘部不会在载置面55上滑动,能够使该侧边缘部可靠地与移动块51一起移动。
槽57的截面形状只要是能够与试验片的侧边缘部接合的形状,并不限定于V字形,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形状,例如,U字形或矩形。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如下结构:省略槽57,通过将载置面55的表面设置为粗糙面,在试验片2的一侧的边缘部与载置面55之间产生充分的摩擦阻力,使之接合试验片的侧边缘部。
在此,在移动块51的载置面55上立起的试验片2的试剂垫21的朝向,基于传感器46的检测结果进行判断。即,因为在导向器42的通路45中,试验片2表里不翻转地进行移动,所以在转鼓41的槽口44中的试剂垫21的朝向与在移动块51的载置面55上立起的试验片2的试剂垫21的朝向相对应。所以,通过检测收容在槽口44中的试验片2的试剂垫21的朝向,能够判断出在载置面55上立起的试验片2的试剂垫21的朝向。结果,滑动搬送机构5基于传感器46的检测结果,使移动块51向D1或D2方向移动,由此能够使反复载置到载置面55上的试验片2的试剂垫21的朝向总是朝向上方。
如上所述,滑动搬送机构5被构成为:不仅能够搬送试验片2,而且能够将反复供给的试验片2的试剂垫21的朝向统一。即,在分析装置1中,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在用于搬送试验片2的机构以外还设置用于将试验片的试剂垫的朝向统一的机构,所以能够抑制分析装置1的大型化以及运行成本的上升。
如图3和图4所示,立起壁56用于在将试验片2载置在载置面55上的状态下使移动块51沿D1方向移动时,抑制试验片2向D2方向移动。由此,在利用移动块51使试验片2向D1方向移动时,能够抑制试验片2从移动块51向D2方向脱离。立起壁56还具有如下作用:在将移动块51搬送至上述滴附位置时,将试验片2夹持在间隔进给机构7的一对导轨71的立起面71C与立起壁56之间,修正试验片2在D1、D2方向上的姿势。
如图7所示,试样供给机构6用于在上述滴附位置,对试验片2的各试剂垫21滴附试样。该试样供给机构6具有旋转箱60、喷嘴61和清洗槽62。
旋转箱60用于能够旋转地保持用于保持试验管63的多个架64。即,旋转箱60被构成为:通过使多个架64旋转,能够使作为目标的试验管63在喷嘴61的移动轨迹上顺次移动。
喷嘴61用于从位于特定位置的试验管63中采取试样、并将试样滴附在位于滴附位置的试验片2的试剂垫21上,能够在D3、D4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移动。该喷嘴61被构成为:与图外的泵连接,能够向喷嘴61的内部作用吸引力和吐出力。在喷嘴61的前端部64上设置有两个环状的突出部65。该环状突出部65用于抑制附着在喷嘴61的前端部64上的剩余试样在将试样滴附在试剂垫21上时落下。各环状突出部65被安装在:在将喷嘴61的前端部64插入试验管63时,保持在试验管63内的试样所浸渍的位置。环状突出部65可以通过例如将环状的部件套在喷嘴61的前端部64上而形成。作为环状部件,例如可以使用沿半径方向切断高分子制的管而得到的部件。这样的环状部件65因为能够廉价且容易地设置,所以能够得到抑制试样落下的效果,而不怎么损害成本和操作性。
另外,环状突出部65也可以和喷嘴61的前端部制造成一体,而且其个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清洗槽62用于在对一片试验片2的试样供给结束之后,对喷嘴61的前端部64进行清洗,保持有蒸馏水或缓冲液等清洗液。
在试样供给机构6采取试样时,首先,将喷嘴61的前端部插入作为目标的试验管63中。将喷嘴61插入试验管63中,直至两个环状突出部65被浸渍在试验管63中保持的试样中的位置。随后,通过向喷嘴61的内部作用吸引力,将试样保持在喷嘴61的前端部64的内部。
另一方面,在试样供给机构6向试验片2供给试样时,首先,从试验管63中提起喷嘴61的前端部64。此时,因为在喷嘴61的前端部64上设置有环状突出部65,所以附着在喷嘴61的前端部64的表面上的剩余试样,由于试样的表面张力,在附着于环状突出部65上的状态下被保持。另外,在图7中,附着在环状突出部65上的剩余试样,在喷嘴61的扩大部分中,以涂满黑色进行表示。随后,使喷嘴61顺次移动至与各试剂垫21相对应的部位,并且,在喷嘴61的前端与试剂垫21相对的时刻,向喷嘴61的内部作用吐出力,将试样滴附在各试剂垫21上。此时,附着在喷嘴61的前端部64的表面的试样,被维持在附着于环状突出部65上的状态,其从喷嘴61的落下被抑制。结果,在喷嘴61将试样滴附在试剂垫21上时,能够抑制试样从喷嘴61上滴落。由此,能够使应该滴附在试剂垫21上的试样的量为目标量,所以能够抑制由滴附量的不准确而引起的分析精度的降低。因为只要在喷嘴61的前端部64的形状上想办法就可以得到这样的效果,所以,喷嘴以外的结构没有改变,分析装置1也不会大型化。
在对试验片2的试样供给结束的情况下,通过将喷嘴61的前端部64浸渍在清洗槽62所保持的清洗液中,对包括环状突出部65的喷嘴61的前端部64进行清洗。由此,将附着在喷嘴61的环状突出部65上的剩余试样除去。结果,在反复进行的试样供给中,喷嘴61的前端部64受以前液体的污染被抑制,而且因为在剩余试样的除去中使用清洗液,所以不需要使用滤纸等消耗品,对测定成本有利。
如图2、图3和图8所示,间隔进给机构7用于将由滑动搬送机构6搬送来的试验片2搬送至在测光机构8中能够测光的位置,并且将测光结束后的试验片2收容到废弃箱9中。该间隔进给机构7包括搬送台70、一对导轨71、进给部件72和驱动机构73。
搬送台70用于规定搬送区域并且支撑一对导轨71。在该搬送台70上设置有一对狭缝(slit)70A。一对狭缝70A用于容许后述的进给部件72的载置片75的旋转运动,在相互隔开一定间隔的状态下,沿箭头D1、D2方向延伸。
一对导轨71用于支撑试验片2,形成为在箭头D3、D4方向上隔开一定间隔并沿D1、D2方向延伸。各导轨71沿图中的D1、D2方向排列,在其上设置有多个凹部71A。各导轨71A的多个凹部71A在D1、D2方向上隔开一定的间隔设置,在一对导轨71上,试验片2在相对于D3、D4方向平行的状态下被支撑。如图4和图8清楚地所示,在一对导轨71的D2侧的端部设置有倾斜面71B和立起面71C。倾斜面71B用于将由滑动搬送机构5搬送来的试验片2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向上方移位。即,在使试验片2在倾斜面71B上移动的期间,在试验片2与移动块51的载置面55之间形成间隙。由此,在使移动块51沿D2方向移动时,移动块51能够与试验片2分离并移动。另一方面,立起面71C用于限制试验片2向D1方向的移动、并且将试验片2夹持在其与移动块5 1的立起壁56之间。由此,试验片2的D1、D2方向的姿势被修正。但是,试验片2的D1、D2方向的姿势的修正,也可以通过在导轨71之外,将发挥与立起面71C同样功能的要素设置在搬送台70上来进行。
如图3和图8所示,进给部件72用于将被载置在一对导轨71的特定的凹部71A内的试验片2,依次间隔进给到邻接的凹部71A内。该进给部件72被构成为利用后述的驱动机构73进行圆周运动。进给部件72包括从支撑板74A向下方突出的两对连结臂74B(图上为一对)、以及从支撑板74A向上方突出的一对载置片75。一对载置片75被配置在支撑板74A上,在D3、D4方向上隔开间隔的状态下,沿D1、D2方向延伸。各载置片75具有在D1、D2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槽口75A。如图8所示,各载置片75的各槽口75A由一对倾斜面75Aa、75Ab规定,在试验片2的底面23与倾斜面75Aa接触的状态下,搬送试验片2。即,在载置片75的槽口75A从下方向上方通过与导轨71的凹部71A相对应的部分时,被支撑在导轨71的凹部71A中的试验片2,在被支撑在倾斜面75Aa上的状态下被提起。与此相对,在载置片75的槽口75A从上方向下方通过与导轨71的凹部71A相对应的部分时,被支撑在倾斜面75Aa上的试验片2,被从倾斜面75Aa上移载到凹部71A内。通过这样反复地提起、以及移载试验片2,使得试验片2依次向D1方向上邻接的凹部移动。
驱动机构73用于使进给机构72旋转运动。该驱动机构73具有利用图外的驱动源(例如、电动机)进行旋转的两组滑轮组77A、77B(图上是一组),共计四个滑轮77A、77B。各滑轮组77A、77B中,滑轮77A、77B之间由无端皮带78进行连接。虽然在图上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各滑轮组77A、77B相互在D3、D4方向上(参照图1和图3)隔开间隔进行配置。各滑轮77A、77B经由连杆部件79被固定到连结臂74B上。连杆部件79具有相互错开位置的一对轴部79A、79B,轴部79A、79B能够相对于连结臂74B和滑轮77A旋转地被固定。在这样构成的驱动机构73中,由驱动源(未图示)使各滑轮77A向同一方向旋转,而且,这些滑轮77A的旋转力作为用于使连结臂74B(进给部件72)、即载置片75旋转的力发挥作用。
但是,作为用于使进给部件72做圆周运动的驱动机构,也可以采用凸轮机构等其他机构。另外,搬送台70上的试验片2的移动也可以构成为由搬送臂进行,也可以构成为确保滑动搬送机构5的移动块51的往复行程较大而由滑动搬送机构5进行。
图2所示的测光机构8用于接收对试验片2的各试剂垫21照射光时的反射光,得到与各试剂垫21的显色程度相应的信息。该测光机构8中,虽然在图上被省略,但具有发光部和受光部72,能够沿D3、D4方向(参照图1和图3)往复移动。发光部能够发出例如具有特定的峰值波长的光,由LED构成。另一方面,受光部用于接收从各试剂垫21反射来的光,例如,由光电二极管构成。
在测光机构8中,通过一边使测光机构8沿着试验片2的多个试剂垫21的列、向D3、D4方向(参照图1和图3)移动一边由发光部向试剂垫21照射光,在受光部中连续地接收来自多个试剂垫21的反射光。以受光部中的受光结果作为分析试样时的演算的基础。
如图9至图11所示,废弃箱9用于收容已完成测光的试验片2,与间隔进给机构7的D1侧邻接设置。该废弃箱9能够经由框体3的开口部30进行存入取出,具有本体部90、盖91以及手柄92。
本体部90中,由侧壁93A~93D以及底壁93E规定了用于收容试验片2的空间93,具有上部开口94。在侧壁93A的上部,向外侧突出地设置有用于固定手柄92的被安装部93a。侧壁(与间隔进给机构7邻接的侧壁)93B的高度尺寸被设置为小于其他的侧壁93A、93C、93D。在侧壁93B上设置有朝向本体部90的外侧、向斜上方突出的倾斜部95。即,倾斜部95形成为其上面95A的高度越向D1方向变得越小。该倾斜部95作为用于将由进给部件72的载置片75从测光部位移载来的试验片2引导至本体部90的空间93中的导向器而发挥作用(参照图8和图10)。在倾斜部95上隔开一定的间隔设置有一对槽口96。一对槽口96用于容许载置片75的端部的旋转运动。即,如图3、图8以及图10所示,在载置片75的端部从上方向下方在槽口96内移动时,以横跨一对载置片75的方式被支撑的试验片2,与倾斜部95的上面95A相干扰。由此,载置片75相对于试验片2相对地向下方移动,同时,试验片2被支撑在倾斜部95的上面95A上。如上所述,因为倾斜部95的上面95A被形成为越向D1方向其高度越小,所以,被移载到倾斜部95的上面95A上的试验片2,利用自重从倾斜部95的上面95A滑落,被收容在本体部90的内部。
如图9至图11所示,盖91用于盖住本体部90的上部开口94,相对于本体部90可自由转动地被固定。如上所述,本体部90的侧壁93B的高度尺寸被设置为比其他的侧壁93A、93C、93D小。所以,在由盖91盖住本体部90的上部开口94的状态下,在侧壁93B的上部(倾斜部95)与盖91的之间形成间隙。正如从上述记载所预想到的那样,该间隙构成将试验片2收容到废弃箱9中时的入口。
如图9和图11所示,手柄92是在相对于框体3存入和取出废弃箱9时等,移动废弃箱9的时候,由用户利用的部分,具有把持部97和一对弯曲臂98。把持部97是在移动废弃箱9时,用户把持用的部分。各弯曲臂98用于将手柄92固定在本体部90上,并且用于规定把持部97的位置。各弯曲部98从把持部97延伸出来,并且其端部99能够旋转地被轴固定在本体部90的被安装部93a上。即,手柄92能够以轴固定的部分为支点,整体转动,通过使手柄92转动,规定把持部97相对于本体部90的相对位置。
如图11所示,在使把持部97向接近盖91的方向旋转时,弯曲臂98的端部99与侧臂93A相干扰。即,废弃箱9被构成为:在把持部97位于盖91的上方的状态下,能够维持将手柄92折叠的姿态。所以,通过折叠手柄92,废弃箱9能够以较小体积收容在框体3的内部。结果,不需要在框体3的内部为手柄92保留大的空间。另外,若在把持部97位于盖91的上方的状态下,将废弃箱9收容在框体3的内部,则在打开框体3的盖32、使开口部30开放的状态下,把持部97在用户易于抓握的位置经由开口部30而露出。由此,易于将废弃箱9从框体3的内部取出。
如上所述,本体部90的被安装部93a被设置在本体部90的侧壁93A的上部。所以,手柄92在本体部90的角部与本体部90连结。结果,在利用把持部97提起废弃箱9整体的情况下,如图11清楚地所示,形成为由手柄92吊起本体部90和盖91的姿态。因此,即使在将框体3的开口部30的开口面积设定为比本体部90的底壁93E的面积小的情况下,也能够经由向上方开口的框体3的开口部30进行废弃箱9的存取。由此,即使在分析装置1的侧方接近配置有其他的分析装置等的情况下、或在分析装置1的前方配置有分析所必需的器具类等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且可靠地相对于框体3进行废弃箱9的存取。另外,因为能够使其他的分析装置等在接近分析装置1的侧方的状态下配置,所以能够增大装置布置的自由度、并且提高配置装置时的空间效率。另外,即使在分析装置1的前方放置有试剂类等的情况下,也能够相对于框体3进行废弃箱9的存取,而不需要特意移动它们。
在废弃箱9中,可以省略盖91和手柄92中的至少一个。另外,即使在使用盖91或手柄92的情况下,也没有必要在本体部90上常设盖91或手柄92。例如,可以采用如下的使用方法:相对于本体部90可自由装卸地构成盖91或手柄92,在将本体部90收容在框体3的内部时,不安装盖91或手柄92,在将本体部90从框体3中取出之前或之后,将盖91或手柄92安装在本体部90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用并排设置有多个试剂垫的试验片的分析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使用前文所述的试验片以外的分析用具的分析装置。在这种情况下,也可设想使分析用具的滴附面(供给试样的面)朝向下方后搬送分析用具,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之前说明的滑动搬送机构5使分析用具的滴附面统一朝向下方后进行搬送。

分析用具的朝向选择机构和分析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分析用具的朝向选择机构和分析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分析用具的朝向选择机构和分析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析用具的朝向选择机构和分析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用具的朝向选择机构和分析装置.pdf(3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装置,其包括:使分析用具(2)从上方向下方移动的通路(45);和能够沿水平方向(D1、D2)往复移动、并且使经过通路(45)移动来的分析用具(2)向(D1)方向移动用的移动块(51)。该分析装置构成为:使分析用具(2)立起在位于通路(45)的出口(45B)的正下方的移动块(51)上,并且使移动块(51)向D1或D2方向移动,由此,使分析用具(2)倒下,将分析用具(2)呈水平状态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