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系统之远红外线投光器散热方法及其装置.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531250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6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30493.6

申请日:

2001.11.20

公开号:

CN1356576A

公开日:

2002.07.0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公开

IPC分类号:

G02B27/00; H05B6/00

主分类号:

G02B27/00; H05B6/00

申请人:

福乡通商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元昌

地址:

台湾省台北市忠孝东路五段482号5楼之6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成明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夜间监视系统之远红外线投光器之散热方法及其装置。其主要是在投光器壳体朝灯泡的前端,该有一多阶式的光栅组件,该光栅组件是由多数相等外形,不同大小之框形阻光板,经由一阻光套管或连接件连结所构成,藉该多数不同大小之阻光板,可相对于投光器壳体内表及套管外表,而形成“S”形散热通道,以达到直接对该灯泡作有效散热之方法,并藉该方式,而可接受雨淋及水份入侵。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监视系统之远红外线投光器散热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 在于投光器壳体里部,位于灯泡的朝前端,设有一多阶层式光栅组 件,该光栅组件是有大小不等的框形阻光板,经由一密接有远红外 线转换滤镜之阻光套管穿接后所形成,藉由各阻光板各别相对于壳 体内圆及套管外圆表所形成的“S”形通道,提供空气穿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监视系统之远红外线投光器散热方法 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远红外线转换滤镜接近于灯泡之位置者为 佳。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监视系统之远红外线投光器散热方法 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栅可设为活动式、可抽离的状态者为佳。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监视系统之远红外线投光器散热方法 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栅组件抽离出之后,可经由支持件支持, 而暂态依附于壳体之外端。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监视系统之远红外线投光器散热方法 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远红外线转换滤镜,可改为一般之透明板, 形成可见光投光器之散热及防水作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监视系统之远红外线投光器散热方法 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内部灯泡的背端,可设有类似之光栅 组件。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监视系统之远红外线投光器散热方法 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灯泡之灯座为以导热材质佳之材料为之。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监视系统之远红外线投光器散热方法 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灯座后端可向外伸设,并设有散热鳍片。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监视系统之远红外线投光器散热方法 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栅组件之阻光板,可设为交错气孔状。

说明书


监视系统之远红外线投光器散热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夜间监视系统之远红外线投光器散热方法及其装置。

    有关一般运用于监视系统之红外线投光器,一般大概在一密闭式的壳体里部,投射端栅设有远红外线转换滤镜,里部装设有一灯泡,灯泡所发生之高温,直接由一装设在里部之风扇藉该壳体的前后两端,所设的通孔,带换冷热空气,由于该方式为密闭室空间,因此所进入之水气或水份,无法有效排除,在里部经久累积而形成水滴或者由该水液破坏该金属结构,甚至污染到该远红外线转换镜,而且,该马达由于运转在高温之下,因此寿命不长,像对该灯泡也因为对该马达的影响,而时常跟著损坏,一般该灯泡只能使用在2000小时之内,实不附合经济及使用效益。

    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接受水液入侵,并且能藉该自然对流效果,得到对该灯泡作有效的散热及易蒸发水气之监视系统之远红外线投光器散热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式而实现,其在投光器壳体里部,位于灯泡的朝前端,设有一多阶层式光栅组件,该光栅组件是有大小不等的框形阻光板,经由一密接有远红外线转换滤镜之阻光套管穿接后所形成,藉由各阻光板各别相对于壳体内圆及套管外圆表所形成的“S”形通道,提供空气穿流。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图1为本发明之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之组合结构侧视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光栅组件另一实施例。图号说明:壳体——1                        光栅组件——2灯座——3                        套管——4通道——5                        气孔——6灯泡——10                        分隔环——11排水孔——12                      穿孔——20连接件——21                      阻光板——22、23镜框——24                        转换滤镜——25表板——31                        通孔——220、230

    本发明之监视系统之远红外线投光器散热方法及其装置,主要是在该投光器所设壳体1里部所设的灯泡10之投射端,设有一多阶式光栅组件2,该光栅组件2是有多数不等大小之框形阻光板22、23,经由连接件21穿接而成。

    又藉由各阻光板22、23里部各别所形成之通孔220、230,而构成一贯通之穿孔20,该穿孔20是供套管4穿通连结,该套管4是为可阻光效果,里端密接一远红外线转换滤镜25,又该滤镜25是由一镜框24所支持。(请配合图2示所说明)

    该投光器里部所设灯泡10是经由某种方式而加设于壳体1里部,在壳体里部灯泡10的朝前端,置设入多阶式的光栅组件2,该光栅组件2是由多数大小不等的阻光板22、23所构成,因此在较大的阻光板22外框缘,可接触于壳体的内圆表面,最佳的方式为密接状态,以使光流无法透出,而较小的阳光板23内圆即切靠于套管4的外圆表,当然该较大的阻光板22相同可采藉其他延生脚柱之方式,而枢置于套管4的外圆,如此便不需使用连接件21。

    如图上所示,该灯泡即位于壳体1的内部,而光栅组件2是设于其投射端,又远红外线产生的原理,是藉由该转换滤镜25可过滤过灯泡所投射出的光流,将之转换成远红外线波长之光流。

    又灯泡所产生的热温的带放方式,由于冷空气与热空气之间有一自然对流的作用存在,藉其冷热气体分子密度地不等,而所产生的质量不等的状态原理,而使该冷热空气可形成自然的交流状态。

    本发明是利用该光栅组件2可作有效穿流冷热空气、冷却灯泡,是藉其所设大小不等阻光板22、23,在间隔的作用之下,使该较小的阻光板23外圆边与壳体内表面保持一定距离,又藉较大的阻光板22内圆边与套管4的外圆表之间,形成有一定空间距离,并藉由各个距离空间产生一定的穿流交换冷热“S”形通道5,藉该通道5可有效供冷热空气进、出并交换带放灯泡10所产生之热温。

    又由于远红外线是由该灯泡所投射出之可见光所转换成不可见光,因此该灯泡的可见光流必需有效的防止,不能让该光流穿射出来,于是藉由本发明之多阶式光栅组件,第一可提供该热气可从该通道5运行带入冷空气,冷却该灯泡10之后,再由相对的运行线穿出,以达到冷热对流效果之外,更藉由该阻光板22、23等各阻光板面的交错间隔方式,而可有效阻隔直线性的可见光。

    再者为该灯泡10所散射出之光流,经由各组光板的阻光作用而无法直接在壳体内部散射,且由于该多层的阻光板存在,因此该光流在壳体10的里部,有直接被阻隔的效果,或是增加其反射之阻挠,可将壳体内部及各阻光板等元件外表,涂上易于吸光之表面色泽,如平光雾面之黑色涂料,或以电镀等方式,可使表面形成可吸光者,因此使壳体所投射出之光流单纯为远红外线光,且本发明在实验上,该防止可见光穿流散射出之测试效果非常良好。

    又在空气交流的冷却实施上,由于该远红外线转换滤镜25是靠近于灯泡10,使该转换滤镜25与灯泡10对面之间保持在较短小的空间,相对因为该空间较为狭小,因此灯泡10所产生的热度,可在该小空间内,快速的加热使所囤积的空气,在极短时间内,易于反应,使对该区的冷空气能高速加热,藉该冷空气澎涨之后,密度变低,而可从上部的通道5所形成的运行线直接排放出,又藉其排放速率的作用,而产生一个冷热带换的效果,当然该转换滤镜25的座落位置,只要在壳体内部的任何位置,都可达到转换效果,不同的是,藉由该转换滤镜25,是为一板状的板状体,因此可对空气作内外的阻隔,相对于灯泡10之一面,由于与灯泡保持较近距离,可缩小其灯泡热温作用反应空间,而提升该加热反应速力,藉由该速率的提升,相对也提升该冷热空气对流的流速,增加其热温的带换速率,而达到有效的对灯泡本体作有效的散热。

    又该投光器应用于室外的时候,由于必需接受风雨的侵袭,而藉由该多阶式光栅组件里部所设的多层阻光板22、23,及该套管4内端与转换滤镜25为密接式,可采渐近式的阻隔该雨水直接侵入到灯泡10,甚至雨水直接侵入到该最里部的红外线转换滤镜25外侧面,也必然被该转换滤镜25阻挡,使雨水不会直接喷溅到灯泡10,而且所进入之水份,除了可促该壳体所设的排水孔11、12排出所残留之水份,更由于该灯泡加热作用及空气带换的流动效果,因此会快速的将该残留的水份蒸发带效,并有效直接交换出,使该投光器保持正常干燥工作环境。

    本发明之优点是为该光栅组件可经由连接件21或套管4构成一单体装置组件,而提供整体可抽移出壳体,藉该抽移操作,可直接徒手拆换必需保养之灯泡10,或是取出后,清洁转换板镜面。

    又该单体装置光栅组件2抽出后,可藉由支持依附于壳体外部,该支持件为有多种方式设计,譬如连结链或伸缩杆等方式,而暂态式的固定于该壳体的外部,或是悬挂的效果,提供拆换保养该投光器的时候,可采单手操作取出该光栅组件后,即可释放手肢的支持,而可单手操作方便于高空作业时,对灯泡的拆换保养,或甚至抽离出之后,可对滤镜镜片作简便性的清洁处理,清洁该镜面。

    本发明再一优点为该远红外线转换滤镜取下后,代用上一般的透明玻璃隔板,可作一般可见光流的投射,虽然不具远红外线效果,但相对运用于室外,而可对可见光投光器灯泡作有效的散热效果,并且可防止雨水直接入侵。

    本发明再一优点是在该灯泡的背后,相对可设有多阶式光栅组件,并藉由该光栅组件相同的工作原理,提供该空气可对流以及雨水入侵后,相同可由里部所设的排水孔12排出,而产生的水气,当然可藉由加温作用而排放,另进入之水滴或大量的水液可经由排水孔12直接排放。

    本发明又再一优点为该灯座3朝后端由于是为可形成外露的状态,该背端可设有散热鳍板31,而直接将灯座所吸收之热温,直接由该散热鳍板31,由外部空气直接冷欲。

    且该灯座基本上为一道热性能为佳之材质为佳,可对该灯泡本体的肩部或颈部的交接处的热温直接带放出来。

    本发明又再另一优点为该光栅组件2(请参阅图3所示)之阻光板,可设为同样大的形态,并同样由该套管或连接件组合成多阶式,而在前后排例的阻光板,各别开设有对开之气孔6,藉该交错之气孔,同样可形成“S”之通道5,另该交错之方式为可如图示之径向不等半径位置之交错开孔,或由其他如纵向之不等角度位置之交错排例,或任何可形成“S”形通道之各种方法。

    有关上述本发明之说明部份,谨为本发明之最佳实施例。本发明不限于上述所述之实施例。

监视系统之远红外线投光器散热方法及其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监视系统之远红外线投光器散热方法及其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监视系统之远红外线投光器散热方法及其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监视系统之远红外线投光器散热方法及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视系统之远红外线投光器散热方法及其装置.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夜间监视系统之远红外线投光器之散热方法及其装置。其主要是在投光器壳体朝灯泡的前端,该有一多阶式的光栅组件,该光栅组件是由多数相等外形,不同大小之框形阻光板,经由一阻光套管或连接件连结所构成,藉该多数不同大小之阻光板,可相对于投光器壳体内表及套管外表,而形成“S”形散热通道,以达到直接对该灯泡作有效散热之方法,并藉该方式,而可接受雨淋及水份入侵。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