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波红外5MM光学被动消热差镜头.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5311712 上传时间:2019-01-0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7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168939.4

申请日:

2016.12.16

公开号:

CN106405800A

公开日:

2017.02.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B 13/14申请日:20161216|||公开

IPC分类号:

G02B13/14; G02B13/18; G02B7/02

主分类号:

G02B13/14

申请人: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阳; 钟兆铨; 周宝藏; 陈丽娜

地址:

350015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江滨东大道15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波红外5mm光学被动消热差镜头,包括主镜筒、设置在主镜筒内的光学系统,光学系统包括沿光线自左向右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负弯月透镜A、第一双凸透镜B、固定光阑C、第二双凸透镜D,负弯月透镜A和双凸透镜B之间的空气间隔是1.52mm,第一双凸透镜B和固定光阑C之间的空气间隔是5.43mm,固定光阑与第二双凸透镜D之间的空气间隔是2.13mm,本发明镜头结构简单、紧凑,克服温度对红外镜头成像性能的影响,通过合理分配各镜片光焦度,采用具有低温度折射率系数(dn/dt)特点的红外硫系玻璃,实现温度自适应的光学被动消热差,使红外光学系统能够在一个较大的温度范围内保持良好的成像质量,降低了镜片的加工难度与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长波红外5mm光学被动消热差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镜筒、设置在主镜筒内
的光学系统,所述光学系统包括沿光线自左向右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负弯月透镜A、第一双
凸透镜B、固定光阑C、第二双凸透镜D,所述负弯月透镜A和双凸透镜B之间的空气间隔是
1.52mm,所述第一双凸透镜B和固定光阑C之间的空气间隔是5.43mm,所述固定光阑与第二
双凸透镜D之间的空气间隔是2.13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波红外5mm光学被动消热差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弯月
透镜A、第一双凸透镜B及第二双凸透镜D均采用的是同一种长波红外硫系玻璃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波红外5mm光学被动消热差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双
凸透镜的D物侧面为非球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波红外5mm光学被动消热差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球面
满足下列表达式:

式中,Z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r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1/R,R
表示镜面的近轴曲率半径;K为圆锥系数;A、B、C、D为高次非球面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波红外5mm光学被动消热差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镜筒
内部设置有A片压圈、AB隔圈、C片压圈,A片压圈设置于负弯月透镜A左侧,AB隔圈设置于负
弯月透镜A、第一双凸透镜B之间,C片压圈第二双凸透镜D右侧。

说明书

长波红外5mm光学被动消热差镜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波红外5mm光学被动消热差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红外光学技术的发展,红外光学镜头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在一些许多的使
用场合中,红外镜头的工作温度变化范围很大。当镜头的使用温度发生变化时,由于光学、
机械材料的热胀冷缩以及光学材料折射率随温度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光学系统靶面偏移,
进而导致成像质量下降。因此,在进行光学系统设计中,必须采用消热差技术使红外镜头在
一个较大的温度变化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

光学系统的消热差技术可分为主动消热差和被动式消热差两类,主动式消热差是
利用测温技术与伺服技术调焦实现的,系统结构复杂。被动式消热差又分为机械被动式消
热差和光学被动式消热差两种:机械被动式消热差技术一般是利用镜体材料产生与焦面漂
移反向、等量的热变形来实现的;光学被动式消热差技术是利用光学材料热特性之间的差
异,通过合理分配材料和光焦度,消除光学系统最佳像面随温度的偏移。其中机械被动式消
热差技术的无热化效果及可靠性差,且镜头尺寸偏大偏重,而光学被动式消热差技术与其
他消热差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质量轻,无需额外添加调焦机构、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
点。因此,光学被动消热差技术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长波红外5mm光学
被动消热差镜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长波红外5mm光学被动消热差
镜头,包括主镜筒、设置在主镜筒内的光学系统,所述光学系统包括沿光线自左向右入射方
向依次设置的负弯月透镜A、第一双凸透镜B、固定光阑C、第二双凸透镜D。

进一步的,所述负弯月透镜A和双凸透镜B之间的空气间隔是1.52mm,所述第一双
凸透镜B和固定光阑C之间的空气间隔是5.43mm,所述固定光阑与第二双凸透镜D之间的空
气间隔是2.13mm。

进一步的,所述负弯月透镜A、第一双凸透镜B及第二双凸透镜D均采用的是同一种
长波红外硫系玻璃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双凸透镜的D物侧面为非球面。

进一步的,所述非球面满足下列表达式:


式中,Z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r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1/R,R
表示镜面的近轴曲率半径;K为圆锥系数;A、B、C、D为高次非球面系数。

进一步的,所述主镜筒内部设置有A片压圈、AB隔圈、C片压圈,A片压圈设置于负弯
月透镜A左侧,AB隔圈设置于负弯月透镜A、第一双凸透镜B之间,C片压圈第二双凸透镜D右
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镜头结构简单、紧凑,克服温度对红
外镜头成像性能的影响。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在常温(20℃)下的MTF图;

图4 为本发明在高温(80℃)下的MTF图;

图5 为本发明在低温(-40℃)下的MTF图。

图中:A-负弯月透镜A、B-第一双凸透镜B、C-固定光阑C、D-第二双凸透镜D、1-A片
压圈,2-AB隔圈,3-主镜筒,4-C片压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
细说明如下。

如图1~5所示,一种长波红外5mm光学被动消热差镜头,包括主镜筒、设置在主镜筒
内的光学系统,所述光学系统包括沿光线自左向右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负弯月透镜A、第一
双凸透镜B、固定光阑C、第二双凸透镜D。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负弯月透镜A和双凸透镜B之间的空气间隔是1.52mm,所述第
一双凸透镜B和固定光阑C之间的空气间隔是5.43mm,所述固定光阑与第二双凸透镜D之间
的空气间隔是2.13mm。

光学元件参数如下表:


在本实施例中,面1的间距是指面1与面2表面之间的中心距离,其他以此类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负弯月透镜A、第一双凸透镜B及第二双凸透镜D均采用的是同
一种长波红外硫系玻璃制成,在光学设计中,通过合理分配各镜片光焦度,采用具有低温度
折射率系数(dn/dt)特点的红外硫系玻璃,实现温度自适应的光学被动消热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双凸透镜的D物侧面为非球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非球面满足下列表达式:


式中,Z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r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1/R,R
表示镜面的近轴曲率半径;K为圆锥系数;A、B、C、D为高次非球面系数。

非球面数据如下:


在本实施例中,镜头采用一体的形式将光学系统安置在主镜筒内,所述主镜筒内部设
置有A片压圈、AB隔圈、C片压圈,A片压圈设置于负弯月透镜A左侧用于将负弯月透镜A锁紧
在主镜筒上,AB隔圈设置于负弯月透镜A、第一双凸透镜B之间,C片压圈第二双凸透镜D右侧
用于将第二双凸透镜D锁紧在主镜筒上。

本发明的光学系统达到了如下的技术指标:

(1)工作波段:8μm-12μm;(2)焦距:f′=5.0mm;(3)探测器:长波红外非制冷型160*120,
25μm;(4)视场角:43.0°(H)×32.4°(V);(5)相对孔径D/ f′:1/1.0;(6)光学总长23.0mm。

在本实施例中,本镜头可以与长波红外非制冷型160*120 25um探测器匹配,执行
测温、安防监控等任务。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镜头结构简单、紧凑,克服温度对红外镜头成像性能的
影响,通过合理分配各镜片光焦度,采用具有低温度折射率系数(dn/dt)特点的红外硫系玻
璃,实现温度自适应的光学被动消热差,使红外光学系统能够在一个较大的温度范围内保
持良好的成像质量,降低了镜片的加工难度与成本。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
种形式的长波红外5mm光学被动消热差镜头。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
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长波红外5MM光学被动消热差镜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长波红外5MM光学被动消热差镜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长波红外5MM光学被动消热差镜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波红外5MM光学被动消热差镜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波红外5MM光学被动消热差镜头.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波红外5mm光学被动消热差镜头,包括主镜筒、设置在主镜筒内的光学系统,光学系统包括沿光线自左向右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负弯月透镜A、第一双凸透镜B、固定光阑C、第二双凸透镜D,负弯月透镜A和双凸透镜B之间的空气间隔是1.52mm,第一双凸透镜B和固定光阑C之间的空气间隔是5.43mm,固定光阑与第二双凸透镜D之间的空气间隔是2.13mm,本发明镜头结构简单、紧凑,克服温度对红外镜头成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