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及其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531027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56 大小:3.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80023988.2

申请日:

2005.07.14

公开号:

CN1985037A

公开日:

2007.06.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D03D 11/00登记生效日:2016062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变更后权利人:旭化成株式会社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日本东京变更后权利人:日本东京|||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3D11/00(2006.01); D03D1/02(2006.01); B60R21/16(2006.01); D06M15/643(2006.01)

主分类号:

D03D11/00

申请人: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发明人:

长冈利郎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2004.07.16 JP 210393/2004

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樊卫民;郭国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是双层袋状组织部分的外周用接合带形成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构成基布的经纱和纬纱是总纤度为150~500dtex的聚己二酰己二胺纤维,双层袋状组织部分的单侧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20~350g/m2,在20℃下的对数衰减率为0.01~0.10。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是双层袋状组织部分的外周用接合带形成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构成基布的经纱和纬纱是总纤度为150~500dtex的聚己二酰己二胺纤维,双层袋状组织部分的单侧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20~350g/m2,在20℃下的对数衰减率为0.01~0.10。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在双层袋状组织部分的表面具有硅酮组合物的涂层。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硅酮组合物含有在25℃下的粘度为1,000~1,000,000mPa·s,且在末端部分具有SiC键合的乙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2层的由硅酮组合物组成的涂层,并且2层的涂层为下述(1)、(2),
(1)第1层是在织物表面进行涂层,以固态成分计,硅酮组合物的涂布量为3~30g/m2
(2)第2层是在第1层表面进行涂层,以固态成分计,硅酮组合物的涂布量为20~90g/m2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第1层的硅酮涂层使用的硅酮组合物含有0.1~4.5wt%的由有机硅化合物组成的偶合剂。

6.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第1层的硅酮涂层中,硅酮组合物在固化后的拉伸延伸率为350%以下。

7.
  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第1层的硅酮涂层使用的硅酮组合物含有在25℃下的粘度为1,000~100,000mPa·s,且在末端部分具有SiC键合的乙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

8.
  如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第2层的硅酮涂层使用的硅酮组合物含有在25℃下的粘度为50,000~1,000,000mPa·s,且在末端部分具有SiC键合的乙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

9.
  如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第2层的硅酮涂层中,硅酮组合物的涂布量为30~60g/m2

10.
  如权利要求4~9中任一项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第2层的硅酮涂层中,硅酮组合物在固化后的拉伸延伸率为400%以上。

11.
  如权利要求2~10中任一项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在硅酮涂层的截面用SPM进行的敲击测定中,对于织物表面相位图像至少为2层。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从织物表面的第1层和第2层的硅酮涂层中,在对各层的截面用SPM进行的敲击测定中,第1层的平均相位δ大于第2层的平均相位δ。

13.
  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从织物表面的第1层和第2层的硅酮涂层中,在对各层的截面用SPM进行的敲击测定中,平均相位δ的比为1.1~2.5。

14.
  如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从织物表面的第1层和第2层的硅酮涂层中,平均膜厚D的比为1/30<[(第1层的D)/(第2层的D)]<1。

15.
  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在第2层的硅酮涂层的表面上,以固态成分计涂布1~25g/m2含有30wt%以上的无机填充剂的硅酮组合物作为第3层。

16.
  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经湿热老化和冷热循环老化后的擦洗试验为500次以上。

17.
  使用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而制成的窗帘式气囊,可以在一定时间、加压下保持气体。

18.
  一种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的制造方法,该基布在20℃下的对数衰减率为0.01~0.10,由150~500dtex的聚己二酰己二胺纤维组成,包括涂布下述(1)、(2)中的硅酮组合物作为第1层和第2层涂层的工序,
(1)涂布在织物表面上的第1层硅酮组合物至少含有下述(a)~(d),构成硅酮涂层的硅酮组合物在固化后的拉伸延伸率为350%以下,
(a)在25℃下的粘度为1,000~100,000mPa·s,且在末端单元具有SiC键合的乙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
(b)至少具有3个与Si键合的氢原子的有机聚硅氧烷,
(c)促进向脂肪族重键加成与Si键合的氢原子的催化剂,
(d)由有机硅化合物组成的偶合剂,
(2)在第1层的表面涂布的第2层硅酮组合物至少含有下述(A)~(C),构成硅酮涂层的硅酮组合物在固化后的拉伸延伸率为400%以上,
(A)在25℃下的粘度为50,000~1,000,000mPa·s,且在末端单元具有SiC键合的乙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
(B)至少具有3个与Si键合的氢原子的有机聚硅氧烷,
(C)促进向脂肪族重键加成与Si键合的氢原子的催化剂。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袋状组织基布的双层部分的织物密度为40~100根/2.54cm。

20.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硅酮组合物含有0.1~4.5wt%的偶合剂。

21.
  如权利要求18~20中任一项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第1层的硅酮涂层,利用浮刀、辊刀、凹版涂布或浸渍涂布,以固态成分计,附加3~30g/m2的硅酮组合物,并在120~200℃下进行10~600秒的热处理。

22.
  如权利要求18~21中任一项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第2层的硅酮涂层,利用浮刀、辊刀或逗号涂布,以固态成分计,附加20~90g/m2的硅酮组合物,并在120~200℃下进行10~600秒的热处理。

23.
  如权利要求18~22中任一项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2层的硅酮涂层的表面,以固态成分计涂布1~20g/m2含有30wt%以上的无机填充剂的硅酮组合物作为第3层。

24.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硅酮组合物含有0.1~3wt%的偶合剂。

25.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第2层的硅酮涂层,以固态成分计附加30~60g/m2的硅酮组合物。

说明书

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安全装置的一种即气囊中使用的基布,特别涉及在交通工具碰撞时,用于保护乘员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汽车等交通工具中,逐渐要求提高乘员的安全性,因此气囊的安装率提高。气囊通过传感器检测交通工具在正面碰撞、追尾或侧面碰撞时受到的冲击,使来自气体发生器的气体流入可以膨胀的袋状部分,使气囊迅速展开、膨胀,利用其缓冲性保护乘员。
以往的气囊多装于驾驶席和副驾驶席的前面部分,主要是用于保护在正面碰撞时乘员的脸部和上半身。最近,开发了可以应对来自侧面的碰撞和交通工具的侧翻(以下,称为侧滚)的窗帘式气囊。
这种窗帘式气囊,设计为例如收纳于沿着车内侧壁的上边梁,从前柱侧到后柱侧的范围内,当碰撞时沿着侧面窗口膨胀展开。另外,窗帘式气囊是能够膨胀的袋状部分在多个位置形成,变长且成为复杂的形状。窗帘式气囊有必要具有优异的收纳性(压紧性)。并且,由于乘员头部和侧面玻璃的距离很短,侧面碰撞时需要瞬间进入乘员头部与玻璃之间保护头部,因此要求展开速度要快。另外,设想为了应对侧翻后多次的侧滚事故,就要求气囊内压不能大幅度降低。亦即,要求膨胀展开后保持8秒左右内压为40kPa以上。
并且,期待这种保持气囊内压的性能,当然能够在各种环境下仍然保持功能。但是,实际上在热老化、湿热老化、冷热循环老化等苛刻环境的试验条件下,不能发挥保持内压的机能。
为了提高保持内压的性能,加厚涂层膜厚度时,由于增加了气囊的重量而不优选,并且,也不能通过苛刻环境下的试验。另外,为了提高展开速度,有必要减轻构成基布的织物重量。
窗帘式气囊中也有将多块布裁断、缝制而成的类型。这样的气囊为了防止由缝纫针产生的空气泄漏而使用密封剂夹入缝制部位,而为了得到耐爆裂性要用粗的缝纫线进行缝制,就有收纳性变差,并且缝制时很费事的问题。
在特开平3-16852号公报中,公开了用单层织物部分封闭袋状组织部分外周而制成的高密度织物用于气囊。但是,这些织物是由经纱和纬纱的总纤度为500dtex以上的合成纤维构成,为防止空气泄漏,涂层量较多,达到单位面积重量为700g/m2,在减轻重量的方面,十分欠缺。
在特开平11-1876号公报中,公开了2层涂层的纤维织物。第1层是用高伸缩度硅酮进行涂层,第2层用高断裂强度的硅酮涂层。在第1层中用高伸缩度硅酮涂层时,在老化前气囊能够很好保持内压。但是,高伸缩度硅酮与织物表面的粘接性不好,在湿热老化、冷热循环老化后,老化后内压保持性变差,有时也有发生硅酮膜剥落的问题。
在特表2003-526557号公报中公开了在第1层中用硅酮化合物和非硅酮化合物的混合物涂层,在第2层中用硅酮化合物涂层的技术。根据该技术,记载了可以减少涂层量,并且即使在热老化、湿热老化后仍然能够维持气囊内的内压保持性。但是,实际情况是在冷热循环老化中的冷却范围内,第1层的涂层的粘合力显著下降,不能承受膨胀、展开时的初期压力,不能维持气囊的内压保持性。
在特开2003-327910号公报中公开了在气囊展开时硅酮涂层没有剥落,内压保持性优异的硅酮组合物。但是,其中完全没有记载在老化后气囊展开时的内压保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前述的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在湿热老化后以及冷热循环老化后,在展开气囊时内压保持性仍然优异,并且适用于重量减轻的窗帘式气囊的袋状组织用基布。
本发明人经专心研究,结果发现在双层袋状组织部分外周用接合带形成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中,通过将构成基布的经纱以及纬纱的总纤度设为一定值,使用具有高对数衰减率的涂层组合物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与以往相比,利用本发明可以得到在老化前后内压保持性都很优异,重量减轻的窗帘式气囊。
亦即,本发明为如下所述。
1)一种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是双层袋状组织部分的外周用接合带形成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构成基布的经纱和纬纱是总纤度为150~500dtex的聚己二酰己二胺纤维,双层袋状组织部分的单侧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20~350g/m2,在20℃下的对数衰减率为0.01~0.10。
2)如上述1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在双层袋状组织部分的表面具有硅酮组合物的涂层。
3)如上述2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硅酮组合物含有在25℃下的粘度为1,000~1,000,000mPa·s,且在末端部分具有SiC键合的乙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
4)如上述3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2层的由硅酮组合物组成的涂层,并且2层的涂层为下述(1)、(2),
(1)第1层是在织物表面进行涂层,以固态成分计,硅酮组合物的涂布量为3~30g/m2
(2)第2层是在第1层表面进行涂层,以固态成分计,硅酮组合物的涂布量为20~90g/m2
5)如上述4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第1层的硅酮涂层使用的硅酮组合物含有0.1~4.5wt%的由有机硅化合物组成的偶合剂。
6)如上述4或5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第1层的硅酮涂层中,硅酮组合物在固化后的拉伸延伸率为350%以下。
7)如上述4~6中任一项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第1层的硅酮涂层使用的硅酮组合物含有在25℃下的粘度为1,000~100,000mPa·s,且在末端部分具有SiC键合的乙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
8)如上述4~7中任一项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第2层的硅酮涂层使用的硅酮组合物含有在25℃下的粘度为50,000~1,000,000mPa·s,且在末端部分具有SiC键合的乙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
9)如上述4~8中任一项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第2层的硅酮涂层中,硅酮组合物的涂布量为30~60g/m2
10)如上述4~9中任一项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第2层的硅酮涂层中,硅酮组合物在固化后的拉伸延伸率为400%以上。
11)如上述2~10中任一项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在对硅酮涂层的截面用SPM进行的敲击测定中,对于织物表面相位图像至少为2层。
12)如上述11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从织物表面的第1层和第2层的硅酮涂层中,在对各层的截面用SPM进行的敲击测定中,第1层的平均相位δ大于第2层的平均相位δ。
13)如上述11或12中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从织物表面的第1层和第2层的硅酮涂层中,在对各层的截面用SPM进行的敲击测定中,平均相位δ的比为1.1~2.5。
14)如上述11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从织物表面的第1层和第2层的硅酮涂层中,平均膜厚D的比为1/30<[(第1层的D)/(第2层的D)]<1。
15)如上述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在第2层的硅酮涂层的表面上,以固态成分计涂布1~25g/m2含有30wt%以上的无机填充剂的硅酮组合物作为第3层。
16)如上述1~15中任一项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经湿热老化和冷热循环老化后的擦洗试验为500次以上。
17)使用如上述1~16中任一项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而制成的窗帘式气囊,可以在一定时间、加压下保持气体。
18)一种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的制造方法,该基布在20℃下的对数衰减率为0.01~0.10,由150~500dtex的聚己二酰己二胺纤维组成,包括涂布下述(1)、(2)中的硅酮组合物作为第1层和第2层涂层的工序,
(1)涂布在织物表面上的第1层硅酮组合物至少含有下述(a)~(d),构成硅酮涂层的硅酮组合物在固化后的拉伸延伸率为350%以下,
(a)在25℃下的粘度为1,000~100,000mPa·s,且在末端单元具有SiC键合的乙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
(b)至少具有3个与Si键合的氢原子的有机聚硅氧烷,
(c)促进向脂肪族重键加成与Si键合的氢原子的催化剂,
(d)由有机硅化合物组成的偶合剂,
(2)在第1层的表面涂布的第2层硅酮组合物至少含有下述(A)~(C),构成硅酮涂层的硅酮组合物在固化后的拉伸延伸率为400%以上,
(A)在25℃下的粘度为50,000~1,000,000mPa·s,且在末端单元具有SiC键合的乙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
(B)至少具有3个与Si键合的氢原子的有机聚硅氧烷,
(C)促进向脂肪族重键加成与Si键合的氢原子的催化剂。
19)如上述18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袋状组织基布的双层部分的织物密度为40~100根/2.54cm。
20)如上述18或19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硅酮组合物含有0.1~4.5wt%的偶合剂。
21)如上述18~20中任一项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第1层的硅酮涂层,利用浮刀、辊刀、凹版涂布或浸渍涂布,以固态成分计,附加3~30g/m2的硅酮组合物,并在120~200℃下进行10~600秒的热处理。
22)如上述18~21中任一项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第2层的硅酮涂层,利用浮刀、辊刀或逗号涂布,以固态成分计,附加20~90g/m2的硅酮组合物,并在120~200℃下进行10~600秒的热处理。
23)如上述18~22中任一项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2层的硅酮涂层的表面,以固态成分计涂布1~20g/m2含有30wt%以上的无机填充剂的硅酮组合物作为第3层。
24)如上述20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硅酮组合物含有0.1~3wt%的偶合剂。
25)如上述22所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第2层的硅酮涂层,以固态成分计附加30~60g/m2的硅酮组合物。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的经纱和纬纱优选使用聚己二酰己二胺(以下,只称为尼龙66)纤维,或以聚己二酰己二胺纤维为主体的纤维。从耐热性的角度,特别优选熔点为215℃以上的尼龙66纤维、尼龙66共聚物(尼龙66/6、尼龙66/6 I、尼龙66/610等)纤维以及将尼龙类聚合物(尼龙6、尼龙610等)混合后的尼龙66纤维。
本发明中,尼龙66纤维可以经公知的拉伸纺丝法或直接拉伸纺丝法制造。
为了提高在原丝制造工序和后加工工序中工序的合格性,这些纤维丝条中还可以含有各种添加剂。例如,可以含有耐热稳定剂、耐光稳定剂、抗老化剂、抗氧化剂、润滑剂、平滑剂、颜料、防水剂、防油剂、氧化钛等的遮光剂、光泽剂、阻燃剂、增塑剂、抗静电剂、增稠剂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并且,根据情况,还可以实施加捻、蓬松加工、卷曲加工、打卷加工等加工。
另外,为了提高纺丝时的集束性和延伸性,也可以附加公知的纺丝用整理剂0.1~5wt%。
构成本发明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的经纱和纬纱的总纤度为150~500dtex,优选为150~350dtex。总纤度为上述范围时,能够承受展开膨胀时的强度,同时基布变得柔软,提高了收纳性,还能够高速展开。在使用总纤度为上述范围的经纱和纬纱时,袋状组织部分的坯布重量为90~280g/m2
当总纤度小于150dtex时,展开时的机械强度不足,产生爆裂的现象。另外,当总纤度超过500dtex时,基布的厚度变大,也由于折叠性降低使收纳性变差。另外,由于基布重量变大,展开时的速度也变慢。
并且,经纱和纬纱的单根纱线的纤度为0.1~7dtex,优选为0.5~5.0dtex。经纱和纬纱的单根纱线的截面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例如,圆形、异型截面的三角形、扁平形等。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强度方面优选圆形截面。
并且,构成基布的纤维的拉伸强度优选为5.7cN/dtex以上,更优选为6.2cN/dtex以上。拉伸强度为5.7cN/dtex以上时,得到的气囊可以在展开时满足必要的耐用强度。特别优选拉伸强度为6.2~11cN/dtex。
本发明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中使用的织物,优选导入流体而膨胀的双层袋状组织部分的上层布和下层布由平纹组织构成。双层袋状组织部分的单侧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20~350g/m2。另外,双层袋状组织部分的外周更优选用双面异色花纹组织和方平组织构成的接合带形成。方平组织是指以经纱和纬纱的特定根数的同时浮沉组织为基本单元,将上述单元纵横展开的构造,也叫做席纹组织、平方组织等。
在本发明中,对数衰减率是使用株式会社ェ一·ァンド·ディ一制造的复摆型物性试验机:RPT-3000测定的值。要使轻质的涂层树脂吸收气囊展开时的冲击,就有必要使涂层布帛在20℃的对数衰减率为0.01~0.10,优选为0.02~0.06。对数衰减率小于0.01时,树脂就没有冲击吸收性,展开时可能产生空气泄漏。而对数衰减率大于0.10的树脂,表面过于柔软容易打褶,折叠的操作性变差,展开性也变差。
本评价中,首先将刀刃放于试样表面,因荷重而下陷,刀刃的两个侧面与试样产生接触。接着,通过使刀刃作为振子振动,利用在试样接触面上反复推动距离试样的振幅的轨迹测量产生振动的自由衰减的情况。
本评价中,试样柔软、由于变型产生的能量损失越大,测出的衰减率越高。因此,通过测量气囊基布试样的涂层表面,就可以表示涂层的柔软性,由于变型产生能量损失的程度。
本发明中使用的涂层树脂,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使用通常使用的涂层树脂。例如,可以使用氯丁二烯、氯磺化聚烯烃、硅酮橡胶、聚酰亚胺类人造橡胶、聚苯乙烯-丁二烯、丁腈橡胶、氟橡胶、聚氨酯等,其中,优选具有耐热性、耐寒性、阻燃性的硅酮组合物。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硅酮组合物,优选含有在末端单元具有SiC键合的乙烯基的二有机聚硅氧烷。这样的二有机聚硅氧烷用如下的通式表示。
(CH2=CH)XSiR(3-X)-O(SiR2O)n-SiR(3-X)(CH=CH2)X
(式中的R优选表示为含有1~18个碳原子的烃基,也可以是用其他的原子或官能团置换后的烃基,还可以是相同的烃基或不同烃基的混合。X为1、2或3,优选为1。n为二有机聚硅氧烷在25℃下具有平均粘度为1000~1,000,000mPa·s所必要的数值。)
本发明中为使对数衰减率为0.01以上,优选作为形成硅酮涂层主要使用的组成成分的有机聚硅氧烷在25℃下的平均粘度为1,000mPa·s以上。小于1,000mPa·s时,固化后硅酮网的网眼结构增多,不能得到在气囊展开时能够吸收碰撞的涂层膜。而有机聚硅氧烷在25℃下的粘度超过1,000,000mPa·s时,对数衰减率就超过0.10,就有织物表面产生胶粘性,气囊的展开性变差的情况。
作为烃基R,优选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丁基、辛基、十四烷基、或十八烷基)、脂环类烃基(例如,环戊基、环己基或甲基环己基)、芳基(例如苯基)、烷芳基(例如,甲苯基)、芳烷基(例如苄基、或苯乙基)等。
作为被置换的烃基,优选例如卤化的基团(例如3,3,3-三氟丙基、3-氯丙基或氯苯基)。还可以含有腈烷基(例如,氰乙基)。同样还可以含有具有不饱和脂肪族基的基团(例如,乙烯基、烯丙基、己烯基或环己烯基)。
烃基R优选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烃基,更优选R表示的有机基团至少80%为甲基。
上述有机聚硅氧烷可以是相同的共聚物,也可以是由各自相同聚合度或具有不同聚合度的不同的共聚物组成的混合物。二有机聚硅氧烷具有不同的二有机聚硅氧烷单元时,可以任意分布存在,也可以依据分区分布存在。
在本发明中,包含硅酮组合物的涂层膜优选由两层涂层构成。亦即,首先在织物表面上用硅酮组合物涂层作为第1层,并且,在第1层的上面用硅酮组合物涂层作为第2层。
第1层中的硅酮组合物的涂层量优选为3~30g/m2。该组合物是为了在老化前后保持与织物的粘接性而涂层的物质,在满足粘接性的范围内,量越少,就越能赋予气囊的轻质化,因此优选。
第2层中的硅酮组合物是为了在老化前后保持硅酮膜的伸缩度,有助于维持气囊展开时的内压保持性。涂层量优选为20~90g/m2,更优选为30~60g/m2。涂层量在上述范围时,展开时涂层膜没有产生断裂部分,因此没有引起空气泄漏,并且由于基布厚度适度,折叠性良好,因此收纳性优异。
在本发明的2层涂层中,为了提高与第1层的硅酮组合物的粘合力,优选添加包含有机硅化合物的偶合剂。作为偶合剂,可以使用具有能够水解基团的硅烷和在该硅烷上具有经由碳原子键合硅原子的乙烯、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环氧基或酸酐的化合物。偶合剂的分子量通常使用150~1000的。也可以使用这样的硅烷部分水解物和/或水解物混合物。优选使用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和γ-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亦即,如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硅烷的混合生成物。
插入[化1]
更优选的是,用(R4O)4Si表示的化合物(R为烃基,四个都相同或者各自不同都可以,例如乙基、丙基、乙烯甲基、环己基等)作为偶合剂优选至少含有1种。
可以使用1种类型的偶合剂,还可以使用2种类型或2种以上的硅烷的混合物或这些的反应产物,或者部分水解物或水解物混合物。
包含有机硅化合物的偶合剂,在硅酮组合物中的含量优选为0.1~4.5wt%,更优选为0.5~3wt%。低于0.1wt%时,有时不能得到满足与织物表面的粘合力,并且在湿热老化和冷热循环老化后,有时粘合力不充分。超过4.5wt%时,有时在热处理中发生气泡,制品表面的成色变差,有时气囊展开时的内压保持性变得不充分。
本发明的2层涂层中,第1层的硅酮涂层中的硅酮组合物固化后的拉伸延伸率为350%以下。为了提高粘合性而添加的由有机硅化合物构成的偶合剂,在提高与织物表面的粘合力的同时使硅酮组合物固化后的拉伸延伸率降低。
本发明的2层涂层中,第1层的硅酮涂层中的硅酮组合物含有的在末端单元具有SiC键合的乙烯基的二有机聚硅氧烷,主要是用下述的通式表示的二有机聚硅氧烷。
(CH2=CH)XSiR(3-X)-O(SiR2O)n1-SiR(3-X)(CH=CH2)X
(式中的R优选表示为含有1~18个碳原子的烃基,也可以是用其他的原子或官能团置换后的烃基,还可以是相同的烃基或不同烃基的混合。X为1、2或3,优选为1。n1为二有机聚硅氧烷在25℃下具有平均粘度为1,000~100,000mPa·s所必要的数值。)
第1层中使用的硅酮组合物中含有的二有机聚硅氧烷的粘度优选为5,000~100,000mPa·s,更优选为5,000~30,000mPa·s。第1层中的硅酮组合物是以提高与织物的粘合性为目的而使用的。粘度为100,000mPa·s以上时,硅酮组合物难以向织物浸透,有时不能得到所期望的粘合力。
本发明的2层涂层中,第2层的硅酮涂层中的硅酮组合物含有的在末端单元具有SiC键合的乙烯基的二有机聚硅氧烷,主要是用下述的通式表示的二有机聚硅氧烷。
(CH2=CH)XSiR(3-X)-O(SiR2O)n2-SiR(3-X)(CH=CH2)X
(式中的R优选表示为含有1~18个碳原子的烃基,也可以是用其他的原子或官能团置换后的烃基,还可以是相同的烃基或不同烃基的混合。X为1、2或3,优选为1。n2为二有机聚硅氧烷在25℃下具有平均粘度为50,000~1,000,000mPa·s所必要的数值。)
在本发明中,第2层的硅酮涂层起到阻断从气囊的空气泄漏的作用。气囊的展开通常在30msec以下非常短时间范围下进行,这时的内压为80kPa以上,构成气囊的涂层膜受到非常大的冲击。该第2层中使用的硅酮组合物不适当的话,由于冲击产生涂层膜破裂、空气泄漏,不能发挥作为气囊的功能。
为了吸收冲击并且展开性良好,亦即,为使对数衰减率为0.01~0.10,在第2层中使用的硅酮组合物中含有的二有机聚硅氧烷的平均粘度特别优选为50,000~1,000,000mPa·s。并且,由含有这样的平均粘度的二有机聚硅氧烷的硅酮组合物所得到的硅酮组合物经固化后的拉伸延伸率优选为400%以上。更优选在500~1000%的范围,最优选为800%以下。
本发明的涂层的最好的构成为,在织物表面形成膜的层的截面中,由物理性质不同的2层的硅酮涂层构成。另外,也可以是层压超过2层的多层。
对于交联固化后的硅酮,利用SPM(扫描探针显微镜),根据在织物表面上膜形成的状态,可以明显区分物理性质的差异。用敲击模式测量涂层的截面时,涂层的弹性性质的差异,可以作为观测相位值的差。边控制成为悬臂的探针为一定的振动边叩击试样的表面,观测外加振动相位和探针前端的振动相位之间的关系作为相位。较硬表面探针相位量变大,结果观测到相位变大。如测绘该相位,得到表示弹性差异的相位图像。
本发明中的涂层的截面测量中,优选从织物表面的第1层和第2层中具有明显的相位差,成为2层的相位图像。2层之间明显的相位差是指,例如,以平均相位值,具有1比1.1~2.5的相位比。敲击条件可以适宜选定弹性差显著的条件,优选使用硬敲击条件。例如,敲击条件下的振幅衰减率为15~40%,更优选在35%附近。
可以使用各种探针。例如,可以使用弹簧常数为20~100N/m,前端部分为硅单晶,前端部分的曲率半径为10~20nm的探针。
在本发明中,从织物表面的第1层和第2层的平均相位δ的值优选具有如下述关系。
(第1层的δ)>(第2层的δ)
本发明更优选平均相位δ的比为1.1~2.5。由于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层结构,涂层膜的对数衰减率高,涂层膜不容易破损,同时涂层膜良好粘接于在织物表面。其结果是可以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维持内压保持功能等功能。
亦即,第1层是坚硬层,第2层是柔软层。第2层柔软有助于整体对数衰减率较大。作为整体的柔软性,保持长时间的气密性是很必要的。第1层是相对较硬质的高交联的硅酮,承担着和织物粘接的作用。
更优选为平均相位的比有下述的关系。
1.1<[(第1层的δ)/(第2层的δ)]<2.5
亦即,第1层是坚硬层,第2层是柔软层,由该物理性质差异明显的层构成。第1层和第2层的较大的物理性质差异,由于各自承担一定的作用,因此涂层膜难以破裂以及涂层膜良好粘接于织物表面,两者高度共存。
并且,本发明的硅酮涂层从织物表面的第1层和第2层,其平均膜厚D的比优选有如下述的关系。
1/30<[(第1层的D)/(第2层的D)]<1
柔软的第2层存在第1层的1倍以上,有助于硅酮涂层整体的对数衰减率较大。根据第2层的存在量,涂层整体的柔软性,对于长时间保持气密性有效。第1层只要是作为达到粘接的功能的涂层最小限度存在即可,在织物表面均匀存在所必要的厚度。
本发明中,在第2层的硅酮涂层的表面上,为了降低表面摩擦,可以用硅酮组合物进行涂层作为第3层。通过设置第3层,可以使气囊的展开速度加快。第3层中使用的硅酮组合物,优选含有公知的无机填充剂,例如碳酸钙、氢氧化铝、碳黑、硅藻土、滑石粉、云母等,优选含有30wt%,进一步优选30~60%为有效。另外,第3层的涂层量优选为1~25g/m2,更优选为5~25g/m2。在25g/m2以下时,充分达到减轻质量,也不产生无机填充剂的脱落。
本发明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汽车内耐久性的标准即湿热老化(在80℃,95%RH下200hr),以及冷热循环老化(下述A~C的30个循环)中,能够保持粘合力。
A)125℃下,经336hr处理后,以2℃/min降温、
B)-40℃下,经24hr处理后,以2℃/min升温、
C)85℃、95%RH下,经24hr处理后,以2℃/min升温。
ISO5981的擦洗试验中,湿热老化和冷热循环老化后500次以上,能够保持没有剥落异常。
本发明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可以在驾驶席和副驾驶席的前部安装的气囊以及可以应对来自侧面的碰撞和交通工具的侧翻的窗帘式气囊中使用。尤其是可以在一定时间,保持加压下的气体的窗帘式气囊中使用。
生产在本发明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中使用的织物的方法,织机可以使用气喷织机、剑杆织机、喷射织机、提花机等,没有特别限制。控制经纱上下的机械可以使用提花机、多臂机等,电子提花机对于产量和设计变更的迅速性、设计的精密性有利。提花机的头数没有特别限制,但2000~14000针的针数较多的电子提花机由于可以应对复杂形状的设计制作而精度良好,因此优选。
在本发明中,作为涂层前处理,经过通常的精练-整理工序、单是整理工序,或者轧光处理等,可以将经纬的大小或织物表面的平滑状态设为所期望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在织物表面涂层的第1层的硅酮组合物至少含有下述(a)~(d)。
(a)在25℃下的粘度为1,000~1000,000mPa·s,且在末端单元具有SiC键合的乙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
(b)至少具有3个与Si键合的氢原子的有机聚硅氧烷,
(c)促进向脂肪族重键加成与Si键合的氢原子的催化剂,
(d)由有机硅化合物组成的偶合剂。
在末端单元具有SiC键合的乙烯基的二有机聚硅氧烷(a)用下述的通式表示。
(CH2=CH)XSiR(3-X)-O(SiR2O)n1-SiR(3-X)(CH=CH2)X
(式中的R优选表示为含有1~18个碳原子的烃基,也可以是用其他的原子或官能团置换后的烃基,还可以是相同的烃基或不同烃基的混合。X为1、2或3,优选为1。n1为二有机聚硅氧烷在25℃下具有平均粘度为5000~100,000mPa·s所必要的数值。)
二有机聚硅氧烷(a)的粘度优选为5000~50,000mPa·s,更优选为5000~30,000mPa·s。第1层的硅酮组合物是以提高与织物的粘合性为目的而使用的。粘度超过100,000mPa·s时,硅酮组合物难以向织物浸透,有时不能得到所期望的粘合力。
作为烃基R优选的例子为烷基(例如,甲基、乙基、n-丙基、异丙基、丁基、辛基、十四烷基、或十八烷基)、脂环烃基(例如,环戊基、环己基或甲基环己基)、芳基(例如,苯基)、烷芳基(例如,甲苯基)、芳烷基(例如苄基、或苯乙基)等。
作为置换的烃基优选的例子,可以例举卤化的基团(例如3,3,3-三氟丙基、3-氯丙基或氯苯基)。还可以含有腈烷基(例如,氰乙基)。同样还可以含有具有不饱和脂肪族基的基团(例如,乙烯基、烯丙基、己烯基或环己烯基)。
烃基R优选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烃基,更优选R所表示的有机基团至少80%为甲基。
上述有机聚硅氧烷可以是相同的共聚物,也可以是由各自具有相同聚合度或不同聚合度的不同共聚物组成的混合物。二有机聚硅氧烷具有不同的二有机聚硅氧烷单元时,可以任意分布存在,也可以依据分区分布存在。
(b)至少具有3个与Si键合的氢原子的有机聚硅氧烷,用如下述的通式表示。
(CH3)3SiO-(SiHRO)o-(SiR2O)p-Si(CH3)3
(式中的R优选表示为含有1~18个碳原子的烃基,也可以是用其他的原子或官能团置换后的烃基,还可以是相同的烃基或不同烃基的混合。o和p以1∶0~1∶20的比例存在,优选为1∶0~1∶7。)
o和p合计可以在10~1000之间,优选合计为20~200,更优选合计为30~100。当一分子的有机聚硅氧烷中至少含有3个与Si键合的氢原子时,不具有由氢原子和硅氧烷的氧原子而饱和的硅原子价态的有机聚硅氧烷优选为由甲基、乙基或苯基饱和后的。但是,也可以完全不含有上述R记载的基团。
作为(c)促进向脂肪族重键加成与Si键合的氢原子的催化剂,可以使用公知的促进反应的任意的催化剂。这种催化剂的例子是微粉粉碎后的金属铂(铂溶胶)、钌、铑、钯或铱。这些金属也可以吸附于固体载体、例如二氧化硅、氧化铝或活性炭、陶瓷材料或氧化物混合物或氢氧化物混合物。
这些金属化合物或络合物,例如铂-烯烃-络合物、铂-醇络合物、例如Speyers催化剂(Speyers catalyst)、铂-醇化物-络合物、铂-醚-络合物、铂-醛-络合物、铂-酮-络合物、例如环己烷和六氯铂酸的反应产物、铂-乙烯硅氧烷-络合物,特别是含有或不含有有机键合卤素原子的铂-二乙烯四甲基二硅氧烷-络合物、二-(γ-甲基吡啶)-铂二氟化物、三亚甲基吡啶铂二氯化物、二环戊二烯铂二氯化物、二甲磺酰基二乙烯铂(2)二氯化物、以及1-辛烯中溶解的铂四氯化物和仲丁胺反应的产物也是该催化剂的例子。铂化合物作为本发明的生成物中的催化剂特别优选。
上述催化剂可以只使用一种或者作为混合物使用。在本发明中,硅烷组合物中含有的催化剂为铂催化剂时,可以使用的铂含量相对于硅氧烷的含量为3~500ppm,优选为相对于使用的聚硅氧烷,铂含量为10~200ppm。
(d)作为由有机硅化合物组成的偶合剂的例子,可以使用具有能够水解基团的硅烷和在该硅烷上具有经由碳原子键合硅原子的乙烯、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环氧基或酸酐的。还可以使用这样的硅烷部分水解物和/或水解物混合物。优选使用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和γ-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亦即,如上述化学式(1)表示的硅烷的反应产物。
也可以使用一种偶合剂。还可以使用2种类型或2种以上的硅烷的混合物或这些的反应产物,或者部分水解物或水解物混合物。为使之为以上这样的第1层,硅酮组合物在固化后的拉伸延伸率优选为350%以下。
在本发明的第1层的表面涂层的第2层硅酮组合物含有至少为下述(A)~(C)。
(A)在25℃下的粘度为50,000~1,000,000mPa·s,且在末端单元具有SiC键合的乙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
(B)至少具有3个与Si键合的氢原子的有机聚硅氧烷,
(C)促进向脂肪族重键加成与Si键合的氢原子的催化剂。
在第2层的硅酮组合物中含有在末端单元具有SiC键合的乙烯基的二有机聚硅氧烷(A),是用下述通式表示的二有机聚硅氧烷。
(CH2=CH)XSiR(3-X)-O(SiR2O)n2-SiR(3-X)(CH=CH2)X
(式中的R优选表示为含有1~18个碳原子的烃基,也可以是用其他的原子或官能团置换后的烃基,还可以是相同的烃基或不同烃基的混合。X为1、2或3,优选为1。n2为二有机聚硅氧烷在25℃下具有平均粘度为50,000~1,000,000mPa·s所必要的数值。)
(B)至少具有3个与Si键合的氢原子的有机聚硅氧烷,(C)促进向脂肪族重键加成与Si键合的氢原子的催化剂可以与第1层的硅酮组合物中所含的(b)、(c)相同。
第2层中可以含有偶合剂0.001~1.0wt%。为使之为上述这样的第2层,硅酮组合物在固化后的拉伸延伸率优选为400%以上。
本发明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的密度优选经纱、纬纱一起为40~100根/2.54cm。当低于40根/2.54cm时,500dtex以下的纤维,强度不足在气囊展开时有爆裂的可能性。比100根/2.54cm多时,150dtex以上的纤维就可以得到对于气囊展开充分的强度。
在本发明中,2层涂层的第1层中使用的硅酮组合物的类别,用有机溶剂稀释后的涂料、将硅酮作为乳化剂的涂料、无溶剂的涂料等,任何类别都可以,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无溶剂的涂料。涂布方法优选浮刀、辊刀和浸渍涂布,没有特别限制。用硅酮组合物涂布后,连续的在120~200℃下进行10~600秒的热处理,利用硅酮的交联反应进行固化。
本发明的第2层中使用的硅酮组合物的类别,有用有机溶剂稀释的涂料、将硅酮作为乳化剂的涂料、无溶剂的涂料等,任何类别都可以,没有特别限制,优选实质上为无溶剂的涂料。涂布方法优选浮刀、辊刀或逗号涂布。用硅酮组合物涂布后,连续地在120~200℃下进行10~600秒的热处理,利用硅酮的交联反应进行固化。
在本发明中,在为了降低表面摩擦的第3层中使用的硅酮组合物可以含有在25℃下的粘度为100~10,000mPa·s,至少在末端单元具有SiC键合的乙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至少具有3个与Si键合的氢原子的有机聚硅氧烷、促进向脂肪族重键加成与Si键合的氢原子(氢化硅烷化)的催化剂、以及无机填充剂30wt%以上。
作为无机填充剂,可以使用公知的碳酸钙、氢氧化铝、碳黑、硅藻土等。涂层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优选可以使用凹版涂布。
在本发明中,在硅酮组合物中还可以含有公知的加强填充剂。作为这样的填充剂,可以列举二氧化硅、有机硅树脂、二氧化钛、石英粉末、以及铝硅酸盐等。优选为二氧化硅和有机硅树脂。作为二氧化硅可以使用微硅粉或沉淀二氧化硅,其平均粒径的直径为0.1~20μm,经BET测定表面积为50m2/g以上。而作为有机硅树脂,可以使用用通式(R3SiO1/2)a(R3SiO3/2)b表示的硅酮树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通式中的R为甲基、苯基、乙烯基或氢原子。a和b的比值为使硅酮树脂在30~300,000mPa·s的粘度范围内进行选择。
另外,在硅酮组合物中添加的成分可以含有例如链延长剂、染料、粘合促进剂、着色剂、颜料、粘度调节剂、电解槽寿命延长剂、软化剂、固化抑制剂、阻燃剂、抗氧化剂以及催化剂增强剂等。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气囊用基布的概略图。
图2是实施例18中气囊用基布的截面的SEM照片。
图3是实施例18中气囊用基布截面的SPM相位图像。
符号说明
1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
2接合带
3双层袋状组织部分
4单层组织部分
5导流部分
6部分结节部分
F基布织物
G第1层
H第2层
S第3层(表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另外,测定方法、评价方法等如下。
(1)总纤度、单丝纤度
依照JIS L 1096测定。
(2)袋状部分重量(单位面积重量)
依照JIS L 1096测定。
(3)对数衰减率
由株式会社ェ一·ァソド·デイ一制造的复摆型物性试验机:RPT-3000进行测定。从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切下8×4cm见方的小片,将涂层面面向刀刃侧,置于测定台。测定条件为使用刀法的刀口型RB200的帧,测定间隔为6s,振子的吸附间隔(为使振子静止)2s,振子周期为0.6s,升温速度为10℃/min,测定温度范围-100~150℃。测定中读取20℃时的对数衰减率。
(4)硅酮组合物的粘度
用Brookfield制造的粘度计测定。
(5)硅酮组合物在固化后的树脂伸缩度
依照JIS K 6249测定。
(6)SPM测定
从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切下小片,包埋于环氧树脂中后,为得到经纱、纬纱方向的基布截面,使用冰冻切片机制成截面试样。
(试样制作条件)
超薄切片机ULTRACUT N(Reichert公司制造)
冰冻单元FC 4E(Reichert公司制造)
设定温度:试样为-130℃,玻璃刀为-130℃
接着,用SPM(扫描探针显微镜)测量基布截面。
测定装置:Digital Instruments公司制造的NanoScopeIV D3100
测定模式:敲击模式/共振频率276.6KHz
探针:NCH型硅单晶探针
(测定条件)
扫描角度:0°
扫描速率:0.3Hz
电子分解能(样品数量):256×256
振幅水平的控制(目标振幅):1.6V
振幅衰减率:31.25%
总增益:0.65
成比例增益:1.5
确认不存在显著的表面凸凹和差异,在对表面宏观的倾斜进行补正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相位制图,得到相位图像,并且得到相位的平均值。
并且,对于同样的截面试样的形态进行SEM观察。
日立制FE-SEM S-4700
加速电压:1~5kV
工作距离:12~13mm
(7)压紧性(收纳性)
将图1所示形状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从A到B方向折叠成宽为5.08cm(2英寸)的折皱状。接着,将其置于平面台上,在中央附近放置50mm见方的玻璃板,施加1kg的载重,测定30分钟后的平均厚度X。
(8)内压保持性(展开性)、到达最高压力的时间(展开性)
将图1所示形状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从A到B方向折叠成宽为5.08cm(2英寸)的折皱状,每隔10cm的100tdex的单根纱线卷曲,使折叠不能破断。将该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通过金属管连接在内压900kPa,容量为300升的罐子的前端,将该罐子的前端附近设置的电磁阀瞬间开关,之后,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一侧的管设置的压力传感器调节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的内压变化。
将8秒后的内压保持率为初期的50%以上的情况作为合格。测定数为10,即使最小内压保持率的值为1时,没有超过50%情况也是有问题的。并且,通过达到最高压力的时间比较展开性。
(9)擦洗测试
依照ISO 5981进行测定。
试样的大小:50mmW(经纱方向)×100mmL(纬纱方向)。试样中,从纬纱方向的两端27mm的位置画折线。
试样的设置:将夹钳向相对的位置合并,将涂层面朝上,折线和夹钳边缘一律固定于100mmL方向的中央的46mm两夹钳之间的位置。中央46mm的部分整齐折叠,施加10N的压力负荷。
试验标准的设定:每100个循环中,目视确认是否有可能的涂层剥落,记录产生剥落的循环数。不能确认剥落时,试验至2000循环,结束。
(10)湿热老化
将涂层后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用80℃,95%RH处理200hr。
(11)冷热循环老化
将涂层后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用下述A~C的30个循环进行处理。
A)125℃下,经336hr处理后,以2℃/min降温、
B)-40℃下,经24hr处理后,以2℃/min升温、
C)85℃、95%RH下,经24hr处理后,以2℃/min升温。
实施例1
在经纱和纬纱中使用总纤度为235dtex,单丝纤度为3.3dtex的尼龙66纤维,使用电子提花机和剑杆织机,设计制作如图1所示的坯布,接着进行精练和整理。接合带从袋状部分一侧看由双面异色花纹组织构成,然后用两根纱线制作双层袋状组织部分,另外,作为单层组织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6根的2/2方平组织。
接着,用辊刀涂布法将液状硅酮组合物以50g/m2涂布于坯布的单面,在干燥机内于180℃下,进行1分钟热处理。然后,对另一面同样的用液状硅酮组合物以50g/m2涂布,在干燥机内于180℃下,经1分钟热处理。涂层后的袋状部分的经纱密度为72根/2.54cm,纬纱密度为72根/2.54cm。
使用得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制作气囊。气囊的特性如表1所示,压紧性良好,内压保持率良好,展开速度也较快。
这里使用的液状硅酮组合物以下述进行制造。
(1)将用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后的二氧化硅11重量份和在25℃下具有的粘度为150,000mPa·s、末端具有乙烯基的二有机聚硅氧烷33重量份,在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接着边搅拌边向混合物中添加乙炔基环己醇0.03重量份和含有铂1wt%的铂-二乙烯四甲基二硅氧烷络合物0.07重量份。
(2)将用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后的二氧化硅11重量份和在25℃下具有的粘度为150,000mPa·s、末端具有乙烯基的二有机聚硅氧烷33重量份,在搅拌机中进行混合,然后,边搅拌边向混合物中添加在25℃下粘度约为1,000mPa·s的含氢硅氧烷8重量份。
将在上述(1)中制造的混合物44重量份和上述(2)中制造的混合物52重量份和,在25℃下粘度约为20mPa·s、含有Si-H键的有机聚硅氧烷1.5重量份、四乙氧基硅烷0.9重量份和含有铂1wt%的铂-二乙烯四甲基二硅氧烷络合物0.9重量份在搅拌机中混合而制造。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同样的,用辊刀涂布法将液状硅酮组合物以50g/m2涂布于坯布的单面,在干燥机内于180℃下,经1分钟热处理。然后,对另一面同样用液状硅酮组合物以50g/m2涂布,在干燥机内于180℃下,经1分钟热处理。涂层后的袋状部分的经纱密度为72根/2.54cm,纬纱密度为72根/2.54cm。
使用得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制作气囊。气囊的特性如表1所示,压紧性良好,内压保持率良好,展开速度也较快。
这里使用的液状硅酮组合物以下述进行制造。
(1)将用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后的二氧化硅11重量份和在25℃下具有的粘度为5,000mPa·s、末端具有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33重量份,在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接着边搅拌边向混合物中添加乙炔基环己醇0.03重量份和含有铂1wt%的铂-二乙烯四甲基二硅氧烷络合物0.07重量份。
(2)将用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后的二氧化硅11重量份和在25℃下具有的粘度为5,000mPa·s、末端具有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33重量份,在搅拌机中进行混合,然后,边搅拌边向混合物中添加在25℃下粘度约为1,000mPa·s的含氢硅氧烷8重量份。
通过将在上述(1)中制造的混合物44重量份和上述(2)中制造的混合物52重量份,和在25℃下粘度约为20mPa·s、含有Si-H键的有机聚硅氧烷1.5重量份、四乙氧基硅烷0.9重量份和含有铂1wt%的铂-二乙烯四甲基二硅氧烷络合物0.9重量份在搅拌机中混合而制造。
比较例1
与实施例1同样的,用辊刀涂布法将液状硅酮组合物以50g/m2涂布于坯布的单面,在干燥机内于180℃下,经1分钟热处理。然后,对另一面同样的用液状硅酮组合物以50g/m2涂布,在干燥机内于180℃下,经1分钟热处理。涂层后的袋状部分的经纱密度为72根/2.54cm,纬纱密度为72根/2.54cm。
使用得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制作气囊。气囊的特性如表1所示,虽然压紧性良好,但是由于对数衰减率低,因此空气泄漏,内压保持率低。
这里使用的液状硅酮组合物以下述进行制造。
(1)将用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后的二氧化硅11重量份和在25℃下具有的粘度为1,000mPa·s、末端具有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33重量份,在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接着边搅拌边向混合物中添加乙炔基环己醇0.03重量份和含有铂1wt%的铂-二乙烯四甲基二硅氧烷络合物0.07重量份。
(2)将用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后的二氧化硅11重量份和在25℃下具有的粘度约为1,000mPa·s、末端具有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33重量份,在搅拌机中进行混合,然后,边搅拌边向混合物中添加在25℃下粘度约为1,000mPa·s的含氢硅氧烷8重量份。
将在上述(1)中制造的混合物44重量份和上述(2)中制造的混合物52重量份,和在25℃下粘度约为20mPa·s的含氢硅氧烷1.5重量份、四乙氧基硅烷0.9重量份和含有铂1wt%的铂-二乙烯四甲基二硅氧烷络合物0.9重量份在搅拌机中混合而制造。
比较例2
与实施例1同样的,用辊刀涂布法将液状硅酮组合物150g/m2涂布于坯布的单面,在干燥机内于180℃下,经1分钟热处理。然后,对另一面同样的用液状硅酮组合物以150g/m2涂布,在干燥机内于180℃下,经1分钟热处理。涂层后的袋状部分的经纱密度为72根/2.54cm,纬纱密度为72根/2.54cm。
使用得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制作气囊。气囊的特性如表1所示,由于对数衰减率高,因此涂层面产生打褶,展开性变差。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使用的液状硅酮组合物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在经纱和纬纱中使用总纤度为175dtex,单丝纤度为3.1dtex的尼龙66纤维,使用电子提花机和剑杆织机,设计制作如图1所示的坯布,接着经过整理-涂层工序,得到经纱密度为166根/2.54cm,纬纱密度为166根/2.54cm的双层袋状组织的加工织物。接合带从袋状部分一侧看由双面异色花纹组织构成,然后用两根纱线制作双层袋状组织部分,另外,作为单层组织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8根的2/2方平组织。
接着,用辊刀涂布法将液状硅酮组合物35g/m2涂布于坯布的单面,在干燥机内于180℃下,经1分钟热处理。然后,对另一面同样的用液状硅酮组合物以35g/m2涂布,在干燥机内于180℃下,经1分钟热处理。涂层后的袋状部分的经纱密度为83根/2.54cm,纬纱密度为83根/2.54cm。
使用得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制作气囊。气囊的特性如表1所示,压紧性良好,内压保持率良好,展开速度也较快。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使用的液状硅酮组合物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在经纱和纬纱中使用总纤度为350dtex,单丝纤度为4.9dtex的尼龙66纤维,使用电子提花机和剑杆织机,设计制作如图1所示的坯布,接着进行精练和整理。接合带从袋状部分一侧看由双面异色花纹组织构成,然后用两根纱线制作双层袋状组织部分,另外,作为单层组织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6根的2/2方平组织。
接着,用辊刀涂布法将液状硅酮组合物以50g/m2涂布于坯布的单面,在干燥机内于180℃下,经1分钟热处理。然后,对另一面同样的用液状硅酮组合物以50g/m2涂布,在干燥机内于180℃下,经1分钟热处理。涂层后的袋状部分的经纱密度为59根/2.54cm,纬纱密度为59根/2.54cm。
使用得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制作气囊。气囊的特性如表1所示,压紧性优异,内压保持率良好,展开速度也较快。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使用的液状硅酮组合物与实施例1相同。
比较例3
在经纱和纬纱中使用总纤度为470dtex,单丝纤度为6.6dtex的尼龙66纤维,使用电子提花机和剑杆织机,设计制作如图1所示的坯布,接着进行精练和整理。接合带从袋状部分一侧看由双面异色花纹组织构成,然后用两根纱线制作双层袋状组织部分,另外,作为单层组织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6根的2/2方平组织。
接着,用辊刀涂布法将液状硅酮组合物以130g/m2涂布于坯布的单面,在干燥机内于180℃下,经1分钟热处理。然后,对另一面同样的用液状硅酮组合物以130g/m2涂布,在干燥机内于180℃下,经1分钟热处理。涂层后的袋状部分的经纱密度为59根/2.54cm,纬纱密度为59根/2.54cm。
使用得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制作气囊。气囊的特性如表1所示,气囊很重,由于对数衰减率高,涂层面产生打褶,展开性变差。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使用的液状硅酮组合物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在经纱和纬纱中使用总纤度为175dtex,长丝数为56根的尼龙66纤维,使用电子提花机和剑杆织机,设计制作如图1所示的坯布,接着进行精练和整理。接合部分的组织,从袋状部分一侧看由双面异色花纹组织构成,然后用两根纱线制作双层袋状组织部分,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4根的2/2方平组织,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4根的双层袋状组织部分,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6根的3/3方平组织。
接着,用辊刀涂布法将液状硅酮组合物以20g/m2涂布于织物的单面,在干燥机内于180℃下,经1分钟热处理。
这里使用的液状硅酮组合物以下述进行制造。
(1)将用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后的二氧化硅11重量份和在25℃下具有的粘度为6,000mPa·s、末端具有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33重量份,在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接着边搅拌边向混合物中添加乙炔基环己醇0.03重量份和含有铂1wt%的铂-二乙烯四甲基二硅氧烷络合物0.07重量份。
(2)将用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后的二氧化硅11重量份和在25℃下具有的粘度为6,000mPa·s、末端具有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33重量份,在搅拌机中进行混合,并且,边搅拌边向混合物中添加在25℃下粘度约为1,000mPa·s、具有Si-H键的有机聚硅氧烷8重量份。
将在上述(1)中制造的混合物44重量份和上述(2)中制造的混合物51重量份和,在25℃下粘度约为20mPa·s、含有Si-H键的有机聚硅氧烷1.5重量份、四乙氧基硅烷2.0重量份和含有铂1wt%的铂-二乙烯四甲基二硅氧烷络合物0.9重量份在搅拌机中混合而制造。
接着,用辊刀涂布法将液状硅酮组合物以60g/m2涂布于第1层的硅酮涂层表面作为第2层,在干燥机内于180℃下,进行2分钟热处理。
这里使用的液状硅酮组合物以下述进行制造。
(3)将用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后的二氧化硅11重量份和在25℃下具有的粘度为100,000mPa·s、末端具有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33重量份,在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接着边搅拌边向混合物中添加乙炔基环己醇0.03重量份和含有铂1wt%的铂-二乙烯四甲基二硅氧烷络合物0.07重量份。
(4)将用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后的二氧化硅11重量份和在25℃下具有的粘度为100,000mPa·s、末端具有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33重量份,在搅拌机中进行混合,并且,边搅拌边向混合物中添加在25℃下粘度约为1,000mPa·s、具有Si-H键的有机聚硅氧烷8重量份。
将在上述(3)中制造的混合物45重量份和上述(4)中制造的混合物52重量份和,在25℃下粘度约为20mPa·s、含有Si-H键的有机聚硅氧烷1.5重量份、四乙氧基硅烷1.5重量份,含有铂1wt%的铂-二乙烯四甲基二硅氧烷络合物0.9重量份在搅拌机中混合而制造。
然后,在另一面同样的使用上述的第1层和第2层中使用的液状硅酮组合物各自进行涂层,在干燥机内进行热处理。涂层后的袋状部分的经纱密度为83根/2.54cm,纬纱密度为83根/2.54cm。
使用得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制作气囊。气囊的特性如表2所示,压紧性良好,内压保持率良好。
实施例6
在经纱和纬纱中使用总纤度为235dtex,长丝数为72根的尼龙66纤维,使用电子提花机和剑杆织机,设计制作如图1所示的坯布,接着进行精练和整理。接合部分的组织,从袋状部分一侧看由双面异色花纹组织构成,然后用两根纱线制作双层袋状组织部分,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4根的2/2方平组织,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4根的双层袋状组织部分,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6根的3/3方平组织。
用在实施例5中使用的相同的硅酮组合物用同样的方法,对袋状组织的两面进行涂层。涂层后的袋状部分的经纱密度为72根/2.54cm,纬纱密度为72根/2.54cm。
使用得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制作气囊。气囊的特性如表2所示,压紧性优异,内压保持率良好。
实施例7
在经纱和纬纱中使用总纤度为350dtex,长丝数为108根的尼龙66纤维,使用电子提花机和剑杆织机,设计制作如图1所示的坯布,接着进行精练和整理。接合部分的组织,从袋状部分一侧看由双面异色花纹组织构成,然后用两根纱线制作双层袋状组织部分,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4根的2/2方平组织,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4根的双层袋状组织部分,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6根的3/3方平组织。
用在实施例5中使用的相同的硅酮组合物用同样的方法,对袋状组织的两面进行涂层。涂层后的袋状部分的经纱密度为60根/2.54cm,纬纱密度为60根/2.54cm。
使用得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制作气囊。气囊的特性如表2所示,压紧性优异,内压保持率良好。
实施例8
在经纱和纬纱中使用总纤度为470dtex,长丝数为144根的尼龙66纤维,使用电子提花机和剑杆织机,设计制作如图1所示的坯布,接着进行精练和整理。接合部分的组织,从袋状部分一侧看由双面异色花纹组织构成,然后用两根纱线制作双层袋状组织部分,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4根的2/2方平组织,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4根的双层袋状组织部分,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6根的3/3方平组织。
用在实施例5中使用的相同的硅酮组合物用同样的方法,对袋状组织的两面进行涂层。涂层后的袋状部分的经纱密度为51根/2.54cm,纬纱密度为51根/2.54cm。
使用得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制作气囊。气囊的特性如表2所示,压紧性优异,内压保持率良好。
并且,将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切下小片试样,对基布截面进行SPM测定。从相位图像观测2层的涂层,平均相位比为1.23,确认了第2层的弹性比第1层的低的结构。平均膜厚比与涂层量比同等为0.30。
比较例4
在经纱和纬纱中使用总纤度为110dtex,长丝数为36根的尼龙66纤维,使用电子提花机和剑杆织机,设计制作如图1所示的坯布,接着进行精练和整理。接合部分的组织,从袋状部分一侧看由双面异色花纹组织构成,然后用两根纱线制作双层袋状组织部分,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4根的2/2方平组织,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4根的双层袋状组织部分,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6根的3/3方平组织。
用在实施例5中使用的相同的硅酮组合物用同样的方法,对袋状组织的两面进行涂层。涂层后的袋状部分的经纱密度为110根/2.54cm,纬纱密度为110根/2.54cm。
使用得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制作气囊。气囊的特性如表2所示,虽然压紧性良好,但是展开时发生爆裂。观察到织纱断开。
比较例5
在经纱和纬纱中使用总纤度为700dtex,长丝数为108根的尼龙66纤维,使用电子提花机和剑杆织机,设计制作如图1所示的坯布,接着进行精练和整理。接合部分的组织,从袋状部分一侧看由双面异色花纹组织构成,然后用两根纱线制作双层袋状组织部分,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4根的2/2方平组织,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4根的双层袋状组织部分,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6根的3/3方平组织。
用在实施例5中使用的相同的硅酮组合物以同样的方法,对袋状组织的两面进行涂层。涂层后的袋状部分的经纱密度为38根/2.54cm,纬纱密度为38根/2.54cm。
使用得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制作气囊。气囊的特性如表2所示,虽然展开时没有爆裂,但是压紧性差。
实施例9
在经纱和纬纱中使用总纤度为470dtex,长丝数为144根的尼龙66纤维,使用电子提花机和剑杆织机,设计制作如图1所示的坯布,接着进行精练和整理。接合部分的组织,从袋状部分一侧看由双面异色花纹组织构成,然后用两根纱线制作双层袋状组织部分,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4根的2/2方平组织,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4根的双层袋状组织部分,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6根的3/3方平组织。
接着,用辊刀涂布法将液状硅酮组合物以20g/m2涂布于织物的单面,在干燥机内于180℃下,进行1分钟热处理。
这里使用的液状硅酮组合物以下述进行制造。
(1)将用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后的二氧化硅11重量份和在25℃下具有的粘度为6,000mPa·s、末端具有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33重量份,在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接着边搅拌边向混合物中添加乙炔基环己醇0.03重量份和含有铂1wt%的铂-二乙烯四甲基二硅氧烷络合物0.07重量份。
(2)将用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后的二氧化硅11重量份和在25℃下具有的粘度为6,000mPa·s、末端具有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33重量份,在搅拌机中进行混合,并且,边搅拌边向混合物中添加在25℃下粘度约为1,000mPa·s、具有Si-H键的有机聚硅氧烷8重量份。
将在上述(1)中制造的混合物46重量份和上述(2)中制造的混合物51重量份,和在25℃下粘度约为20mPa·s的含氢硅氧烷1.5重量份、3-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0.3重量份和含有铂1wt%的铂-二乙烯四甲基二硅氧烷络合物0.9重量份在搅拌机中混合而制造。
接着,用辊刀涂布法将液状硅酮组合物以60g/m2涂布于第1层的硅酮涂层表面作为第2层,在干燥机内于180℃下,进行2分钟的热处理。
这里使用的液状硅酮组合物以下述进行制造。
(3)将用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后的二氧化硅11重量份和在25℃下具有的粘度为100,000mPa·s、末端具有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33重量份,在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接着边搅拌边向混合物中添加乙炔基环己醇0.03重量份和含有铂1wt%的铂-二乙烯四甲基二硅氧烷络合物0.07重量份。
(4)将用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后的二氧化硅11重量份和在25℃下具有的粘度为100,000mPa·s、末端具有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33重量份,在搅拌机中进行混合,然后,边搅拌边向混合物中添加在25℃下具有的粘度约为1,000mPa·s、具有Si-H键的有机聚硅氧烷8重量份。
将在上述(3)中制造的混合物45重量份和上述(4)中制造的混合物52重量份和在25℃下粘度约为20mPa·s、含氢硅氧烷1.5重量份和含有铂1wt%的铂-二乙烯四甲基二硅氧烷络合物0.9重量份在搅拌机中混合而制造。
然后,在另一面同样使用上述的第1层和第2层中使用的液状硅酮组合物各自进行涂层,在干燥机内进行热处理。涂层后的袋状部分的经纱密度为51根/2.54cm,纬纱密度为51根/2.54cm。
使用得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制作气囊。气囊的特性如表3所示,湿热老化以及冷热循环老化后的擦洗试验结果良好,并且内压保持率良好。
并且,将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切下小片试样,对基布截面进行SPM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观测2层的涂层,确认了第2层的弹性比第1层的低的结构。平均膜厚比和涂层量比为同等。
另外,表3还表示了下述实施例10、11以及比较例6的SPM测定结果。
实施例10
将在实施例9中的第1层硅酮组合物中含有的3-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设为1重量份,并通过和实施例9同样的方法制作气囊。得到的气囊的特性如表3中所示,湿热老化和冷热循环老化后的擦洗试验的结果良好,并且,内压保持率良好。
实施例11
将在实施例9的第1层中使用的硅酮组合物中含有的3-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设为3重量份,并通过和实施例9同样的方法制作气囊。得到的气囊的特性如表3中所示,湿热老化和冷热循环老化后的擦洗试验的结果良好,并且,内压保持率良好。
比较例6
在实施例9中未添加第1层中使用的硅酮组合物中含有的3-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并且将第2层的涂层量设为160g/m2,通过和实施例9同样的方法制作气囊。得到的气囊的特性如表3中所示,湿热老化和冷热循环老化后的擦洗试验的结果不好,并且,内压保持率也不充分。
比较例7
将在实施例9中的第1层硅酮组合物中含有的3-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设为3重量份,并且将第2层的涂层量设为160g/m2,通过和实施例9同样的方法制作气囊。
得到的气囊的特性如表3中所示,湿热老化和冷热循环老化后的擦洗试验的结果以及内压保持率为能够满足的程度,但是气囊较重,难以操作,压紧性差。
比较例8
将在实施例9中的第1层中使用的硅酮组合物中含有的3-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设为5重量份,并且将第2层的涂层量设为160g/m2,通过和实施例9同样的方法制作气囊,第1层涂层时,涂层面产生很多气泡。
得到的气囊的特性如表3中所示,湿热老化和冷热循环老化后的擦洗试验的结果不好,并且内压保持率也不充分。
实施例12
在经纱和纬纱中使用总纤度为235dtex,长丝数为72根的尼龙66纤维,使用电子提花机和剑杆织机,设计制作如图1所示的坯布,接着进行精练和整理。接合部分的组织,从袋状部分一侧看由双面异色花纹组织构成,然后用两根纱线制作双层袋状组织部分,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4根的2/2方平组织,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4根的双层袋状组织部分,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6根的3/3方平组织。
接着,用辊刀涂布法将液状硅酮组合物以5g/m2涂布于织物的单面,在干燥机内于180℃下,热处理1分钟。
这里使用的液状硅酮组合物以下述进行制造。
(1)将用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后的二氧化硅11重量份和在25℃下具有的粘度为6,000mPa·s、末端具有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33重量份,在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接着边搅拌边向混合物中添加乙炔基环己醇0.03重量份和含有铂1wt%的铂-二乙烯四甲基二硅氧烷络合物0.07重量份。
(2)将用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后的二氧化硅11重量份和在25℃下具有的粘度为6,000mPa·s、末端具有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33重量份,在搅拌机中进行混合,并且,边搅拌边向混合物中添加在25℃下粘度约为1,000mPa·s、具有Si-H键的有机聚硅氧烷8重量份。
将在上述(1)中制造的混合物46重量份和上述(2)中制造的混合物51重量份和在25℃下具有的粘度约为20mPa·s,具有Si-H键的有机聚硅氧烷1.5重量份和四乙氧基硅烷1.5wt%份和含有铂1wt%的铂-二乙烯四甲基二硅氧烷络合物0.9重量份在搅拌机中混合而制造。
接着,用辊刀涂布法将液状硅酮组合物以60g/m2涂布于第1层的硅酮涂层表面作为第2层,在干燥机内于180℃下,热处理2分钟。
这里使用的液状硅酮组合物以下述进行制造。
(3)将用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后的二氧化硅11重量份和在25℃下具有的粘度为100,000mPa·s、末端具有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33重量份,在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接着边搅拌边向混合物中添加乙炔基环己醇0.03重量份和含有铂1wt%的铂-二乙烯四甲基二硅氧烷络合物0.07重量份。
(4)将用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后的二氧化硅11重量份和在25℃下具有的粘度为100,000mPa·s、末端具有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33重量份,在搅拌机中进行混合,并且,边搅拌边向混合物中添加在25℃下粘度约为1,000mPa·s的含氢硅氧烷8重量份。
将在上述(3)中制造的混合物45重量份和上述(4)中制造的混合物52重量份和在25℃下粘度约为20mPa·s、含有Si-H键的有机聚硅氧烷1.5重量份和含有铂1wt%的铂-二乙烯四甲基二硅氧烷络合物0.9重量份在搅拌机中混合而制造。
然后,在另一面同样使用上述的第1层和第2层中使用的液状硅酮组合物各自进行涂层,在干燥机内进行热处理。涂层后的袋状部分的经纱密度为72根/2.54cm,纬纱密度为72根/2.54cm。
使用得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制作气囊。气囊的特性如表4所示,湿热老化以及冷热循环老化后的擦洗试验结果良好,并且内压保持率良好。
实施例13
将实施例12中第1层的涂层量设为10g/m2,第2层的涂层量为40g/m2,用和实施例12相同的方法制作气囊。
得到的气囊的特性如表4所示,湿热老化以及冷热循环老化后的擦洗试验结果良好,并且内压保持率良好。
实施例14
将实施例12中第1层的涂层量设为10g/m2,第2层的涂层量设为80g/m2,用和实施例12相同的方法制作气囊。得到的气囊的特性如表4所示,湿热老化以及冷热循环老化后的擦洗试验结果良好,并且内压保持率良好。
比较例9
将实施例12中第1层的涂层量设为10g/m2,第2层的涂层量设为220g/m2,用和实施例12相同的方法制作气囊。得到的气囊的特性如表4所示,湿热老化以及冷热循环老化后的擦洗试验结果以及内压保持率良好,但是气囊较重,难以操作,压紧性差。
实施例15
将实施例12中第1层的涂层量设为30g/m2,第2层的涂层量为70g/m2,用和实施例12相同的方法制作气囊。得到的气囊的特性如表4所示,湿热老化以及冷热循环老化后的擦洗试验结果良好,并且内压保持率良好。
比较例10
将实施例12中第1层的涂层量设为70g/m2,第2层的涂层量设为30g/m2,用和实施例12相同的方法制作气囊。得到的气囊的特性如表4所示,湿热老化以及冷热循环老化后的擦洗试验结果以及内压保持率良好,但是气囊较重,难以操作,压紧性差。
实施例16
在经纱和纬纱中使用总纤度为235dtex,长丝数为72根的尼龙66纤维,使用电子提花机和剑杆织机,设计制作如图1所示的坯布,接着进行精练和整理。接合部分的组织,从袋状部分一侧看由双面异色花纹组织构成,然后用两根纱线制作双层袋状组织部分,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4根的2/2方平组织,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4根的双层袋状组织部分,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6根的3/3方平组织。
接着,用和实施例5同样的涂层加工后,在第2层的硅酮涂层面上,用液状硅酮组合物以10g/m2进行凹版涂布作为第3层,在干燥机内于200℃下,热处理30秒。涂层后的袋状部分的经纱密度为72根/2.54cm,纬纱密度为72根/2.54cm。
在第3层中使用的硅酮组合物以下述进行制造。
(1)将用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后的二氧化硅11重量份和在25℃下具有的粘度为500mPa·s、末端具有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33重量份,在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接着边搅拌边向混合物中添加乙炔基环己醇0.03重量份和含有铂1wt%的铂-二乙烯四甲基二硅氧烷络合物0.07重量份。
(2)将用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后的二氧化硅11重量份和在25℃下具有的粘度为500mPa·s、末端具有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33重量份,在搅拌机中进行混合,并且,边搅拌边向混合物中添加在25℃下粘度约为1,000mPa·s、含有Si-H键的有机聚硅氧烷8重量份。
将在上述(1)中制造的混合物28重量份和上述(2)中制造的混合物30重量份和在25℃下粘度约为20mPa·s的含氢硅氧烷1重量份和,环氧硅烷偶合剂1重量份和含有铂1wt%的铂-二乙烯四甲基二硅氧烷络合物0.5重量份,碳酸钙20重量份,氢氧化铝20重量份在搅拌机中混合而制造。
使用得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制作气囊。气囊的特性如表5所示,压紧性优异,内压保持率良好。
实施例17
在经纱和纬纱中使用总纤度为350dtex,长丝数为108根的尼龙66纤维,使用电子提花机和剑杆织机,设计制作如图1所示的坯布,接着进行精练和整理。接合部分的组织,从袋状部分一侧看由双面异色花纹组织构成,然后用两根纱线制作双层袋状组织部分,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4根的2/2方平组织,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4根的双层袋状组织部分,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6根的3/3方平组织。
用和实施例16同样的方法进行涂层加工。涂层后的袋状部分的经纱密度为60根/2.54cm,纬纱密度为60根/2.54cm。
使用得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制作气囊。气囊的特性如表5所示,压紧性优异,内压保持率良好。
实施例18
在经纱和纬纱中使用总纤度为470dtex,长丝数为144根的尼龙66纤维,使用电子提花机和剑杆织机,设计制作如图1所示的坯布,接着进行精练和整理。接合部分的组织,从袋状部分一侧看由双面异色花纹组织构成,然后用两根纱线制作双层袋状组织部分,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4根的2/2方平组织,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4根的双层袋状组织部分,其相邻部分使用纱线根数为6根的3/3方平组织。
然后用在实施例5中使用的同样的2层用的各自的硅酮组合物利用浮刀涂层法以35g/m2涂层织物表面作为第1层,在干燥机内于180℃,热处理1分钟。在该第1层的硅酮涂层的表面利用辊刀涂层法用液状硅酮组合物以85g/m2涂层作为第2层,在干燥机内于180℃,热处理2分钟。
接着,在第2层的硅酮涂层面上,用和实施例16使用的同样的液状硅酮组合物10g/m2利用凹版涂布涂层作为第3层,在干燥机内于200℃,热处理30秒。涂层后的袋状部分的经纱密度为57根/2.54cm,纬纱密度为49根/2.54cm。
使用得到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制作气囊。气囊的特性如表5所示,压紧性优异,内压保持率良好。
并且,将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切下小片试样,对基布截面进行SPM测定。从相位图像观测由2层的涂层和第3层涂层组成的表层涂层。很难从SEM照片中识别清晰的2层涂层结构。第1层的平均相位为15.9,第2层的平均相位为9.6,平均相位比为1.66。亦即,确认了第2层的弹性比第1层的低的结构。平均膜厚比和涂层量比同等为0.39。
需要说明的是,图2表示气囊用基布截面的SEM照片,而图3表示气囊用基布截面的SPM相位图像。
表1

  实施例1  实施例2  比较例1  比较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比较例3经纱总纤度(dtex)    235    235    235    235    175    350    470纬纱总纤度(dtex)    235    235    235    235    175    350    470经纱密度(根/2.54cm)    72    72    72    72    83    59    52纬纱密度(根/2.54cm)    72    72    72    72    83    59    52袋状部分重量(g/m2)    185    185    185    285    140    250    370对数衰减率    0.038    0.021    0.008    0.121    0.019    0.042    0.131压紧性(mm)    48    50    47    65    40    53    85达到最高压力的时间(msec)    150    140    160    260    120    165    310内压保持率平均  (%)    90    85    41    93    87    89    94内压保持率最小~最大(%)    87~94    81~89    35*~48*    89~95    83~91    86~93    89~97

需要说明的是,表中的*表示数值是成为问题的水平。
表2
  实施例5  实施例6  实施例7  实施例8  比较例4  比较例5经纱总纤度(dtex)    175    235    350    470    110    700纬纱总纤度(dtex)    175    235    350    470    110    700经纱密度(根/2.54cm)    83    72    60    51    110    38纬纱密度(根/2.54cm)    83    72    60    51    110    38袋状部分重量(g/m2)    210    230    270    300    185    350对数衰减率    0.027    0.029    0.029    0.029    0.031    0.033压紧性(mm)    53    57    60    62    46    72内压保持率平均(%)    91    93    93    95    爆裂    93内压保持率最小~最大(%)    89~96    91~95    92~95    93~97    爆裂    92~95

表3
  实施例9  实施例10  实施例11  比较例6  比较例7  比较例8经纱总纤度(dtex)    470  470    470    470    470    470纬纱总纤度(dtex)    470  470    470    470    470    470经纱密度(根/2.54cm)    51  51    51    51    51    51纬纱密度(根/2.54cm)    51  51    51    51    51    51袋状部分重量(g/m2)    300  300    300    400*    400*    400*第1层的偶合剂剂量(wt%)    0.3  1.0    3.0    0    3.0    5.0第1层硅酮树脂的拉伸度(%)    310  290    250    450    250    170对数衰减率    0.019  0.017    0.014    0.18    0.031    0.023相位比(第1层的δ)/(第2层的δ)    1.21  1.32    1.60    1.09    -    -平均膜厚比    0.30  0.30    0.30    0.11    -    -压紧性(mm)    62  63    64    73*    75*    76*内压保持率平均  (%)    90  93    93    96    95    43*内压保持率最小~最大(%)    86~94  91~95    92~95    94~98    93~97    39*~48*湿热老化后的内压保持率平均(%)    89  93    93    35*    93    38*湿热老化后的内压保持率最小~最大(%)    85~93  91~95    92~95    20*~48*    90~95    33*~45*冷热循环老化后的内压保持率平均(%)    90  93    93    43*    95    40*冷热循环老化后的内压保持率最小~最大(%)    89~94  91~95    92~95    35*~55*    93~97    36*~45*擦洗试验(次)    800次  1200次    2000次    700次    2000次    200次*湿热老化后的擦洗试验(次)    700次  1000次    2000次    50次*    2000次    50次*冷热循环老化后的擦洗试验(次)    800次  1100次以上    2000次    150次*    2000次    50次*

需要说明的是,表中的*表示数值是成为问题的水平。
表4
  实施例12  实施例13  实施例14  比较例9  实施例15  比较例10经纱总纤度(dtex)    235    235    235    235    235    235纬纱总纤度(dtex)    235    235    235    235    235    235经纱密度(根/2.54cm)    72    72    72    72    72    72纬纱密度(根/2.54cm)    72    72    72    72    72    72袋状部分重量(g/m2)    215    200    240    380*    250    420*第1层的涂层量(g/m2)    5    10    10    10    70    70第2层的涂层量(g/m2)    60    40    80    220    30    200对数衰减率    0.023    0.024    0.028    0.133    0.019    0.141压紧性(mm)    54    55    58    73*    59    78*内压保持率平均  (%)    93    93    95    96    95    96内压保持率最小~最大(%)    90~95    91~95    94~97    94~98    93~97    94~98湿热老化后的内压保持率平均(%)    92    93    94    96    88    96湿热老化后的内压保持率最小~最大(%)    89~94    91~95    92~95    94~98    83~91    94~98冷热循环老化后的内压保持率平均(%)    92    93    93    96    89    96冷热循环老化后的内压保持率最小~最大(%)    89~94    91~95    92~95    94~98    85~93    94~98擦洗试验(次)    1200次    2000次    2000次    500次    1200次    700次湿热老化后的擦洗试验(次)    900次    2000次    2000次    400次*    400次*    400次*冷热循环老化后的擦洗试验(次)    1000次    2000次    2000次    400次*    500次    500次

需要说明的是,表中的*表示数值是成为问题的水平。
表5
  实施例16  实施例17  实施例18经纱总纤度(dtex)    235    350    470纬纱总纤度(dtex)    235    350    470经纱密度(根/2.54cm)    72    60    57纬纱密度(根/2.54cm)    72    60    49袋状部分重量(g/m2)    240    280    370对数衰减率    0.023    0.021    0.015压紧性(mm)    58    61    68内压保持率平均(%)    93    93    94内压保持率最小~最大(%)    91~95    92~95    93~96

工业利用可能性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可以提供重量轻,内压保持率良好,展开快速的良好气囊。本发明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特别适用于从侧面保护人体的窗帘式气囊。

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及其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及其制造方法.pdf(5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是双层袋状组织部分的外周用接合带形成的袋状组织气囊用基布,其特征在于,构成基布的经纱和纬纱是总纤度为150500dtex的聚己二酰己二胺纤维,双层袋状组织部分的单侧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20350g/m2,在20下的对数衰减率为0.010.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造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